自考大学语文合集.ppt

合集下载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1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1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1第一部分4学分大学语文考试题型、考试内容我们先看全国大学语文4学分的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认为:与“艰苦奋斗”一起表现创业者精神风貌的是()A.励精图治B.知难而进C.一心一德D.自强不息2.郭沫若参加发起组织的文学团休是()A.左联B.太阳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3.《句斟字嚼》中所举与陈词滥调不同,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是()A.写拜别:“柳岸灞桥”B.写才子:“立地书橱,学富五车”C.写风景:“春花秋月”D.写烹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4.下列语句中,说明散文创作要重视表示手段的是()A.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B.有了线,有了珍珠,还必需有一双巧手把它们穿起来C.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D.一座大山上有一小堆的乱石,并无损于大山的壮不雅5.孔子对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要求的语句是()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6.《答司马谏议书》驳倒对方采用的是()A.驳论据B.驳论证C.既驳论证,又驳论点D.驳论点7.下列文句中,用了下定义方法的是()A.化学是研究分子变化的B.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是和万物一般,是继续不竭,分秒不断的C.所谓客星,实际上就是星的爆发D.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办事的数学方法8.《桥的运动》一文指出:桥产生蠕动的原因是()A.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B.暴风暴雨的侵袭C.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D.遇到地震9.《苏州园林》一文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A.“总——分——总”式B.“总——分”式C.”分——总”式D.并列式10.《菊花》一文提到的故事《黄英》的作者是()A.王安石B.范成大C.蒲松龄D.苏东坡11.胡适《悲悼志摩》对志摩这位单纯抱负主义者的态度是()A.恭敬与同情B.不睬解但同情C.理解但反对D.不睬解不反对12.《秋夜》是一篇()A.说理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B.抒情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C.说理色彩较浓的叙事散文D.抒情色彩较浓的叙事散文13.《箱子岩》中说“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这“幻想”指的是()A.由“他”来改变村民的生活B.由“他”来改造村民的灵魂C.现状是有可能改变的D.病痛是可以消除的14.《拣麦穗》中,“我”的性格特征是()A.顺其自然B.少年事重C.纯真痴情D.感情专一15.下列文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A.尽力而不能寻常B.不应,摇其首C.吾腰千线,重,是以后D.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16.方苞写《狱中杂记》旨在()A.为本身申辩B.求朝廷宽恕C.表达内心痛苦D.揭露监狱黑幕17.紧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两句之后的诗句是()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8.下列诗句中含有对比意义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9.下列诗篇中,与杜甫《蜀相》体裁相同的是()A.张继《枫桥夜泊》B.王维《送元二使安西》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陆游《书愤》20.下列诗词语句中,表述深切思念亲人的是()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D.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宝黛吵架》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宝黛吵架》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宝黛吵架》一、作家作品曹雪芹字霑,号雪芹,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创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从曾祖父起,三代先辈任江宁织造。

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其父被革职,家业被抄,举家迁居北京,从此家道败落,晚年移居北京西郊,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

贫病而卒。

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二、中心思想本小说采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手法,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恋爱中的情人吵架的起因,到愈演愈烈,到最后后悔的过程,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

三、课文串讲小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且说宝玉因见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事。

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吵架的起因。

课文:且说宝玉因见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怠吃,不时来问,只怕他有个好歹。

黛玉因说道: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

要是别人跟前,断不能动这肝火,只是黛玉说了这话,倒又比往日别人说这话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你了!罢了,罢了!黛玉听说,冷笑了两声道:你白认得了我吗?我那里能够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呢!宝玉听了,便走来,直问到脸上道: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黛玉一时解不过这话来。

宝玉又道:昨儿还为这个起了誓呢,今儿你到底儿又重我一句!我就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呢?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话来。

今日原自己说错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来,说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呢!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拦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原来宝玉自幼生成来的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蚂蚁大战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蚂蚁大战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蚂蚁大战一、作家作品亨利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

最有名的作品《瓦尔登湖》,这部长篇的记述散文,描写了梭罗在美国康科德附近瓦尔登湖畔的生活经历,详细地记录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二、中心思想本文通过细致观察,生动地描写森林中一场蚂蚁大战,并由此联想到人在历史上的战争,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

三、课文串讲第一、二自然段:(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毋宁死)描写一黑一红两只蚂蚁的大战。

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

我还是一场战争的见证人。

一天,我出门到我的木柴堆去,更准确地说,堆树根之处,我瞥见两只蚂蚁,一只红的,另一只是黑的,后者比前者大得多,差不多有半英寸之长。

两只蚂蚁缠斗不已。

一交上手,谁也不退却,推搡着,撕咬着,在木片上翻滚起伏。

放眼远望,我惊叹不已,木柴堆上到处都有这样奋力厮杀的勇士,看来不是单挑决斗,而是一场战争,两个蚂蚁王国的大决战。

红蚂蚁与黑蚂蚁势不两立,通常是两红对一黑。

木柴堆上都是这些能征善战的弥尔弥冬军团。

地上躺满已死和将死者,红黑混杂一片。

这是我亲眼目睹的唯一一场大决战,我亲临激战的中心地带。

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

尽管双方在战场上翻来滚去,但红色斗士却一刻不停地噬住对手的一根触须的根部,另一根触须已被咬断。

而胖大的黑色斗士,举起对手撞来撞去。

我凑近观战,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

双方都不让分毫,显然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

第三自然段:(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和水泥相形见绌)描写又一只红蚂蚁投入大战。

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它看来斗志正盛,不是已击毙一个对手,就是刚刚投入战场据我分析是后者,因为它还没有缺胳膊少腿。

第四、五自然段:(这时犹如我们的邦克山战役一样)作者抒发议论,蚂蚁大战与人类大战类比,歌颂了为真理而战,杀身成仁的英雄们。

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哭小弟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哭小弟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哭小弟一、作家作品宗璞原名冯钟璞,北京人,女作家。

著有小说《红豆》、《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等。

本文是写人散文。

二、主旨小弟冯钟越是一位飞行强度专家。

为了祖国的富强,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奋发工作,不幸英年早逝。

本文对小弟生前、逝后的事迹回忆,赞美小弟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对小弟英年早逝的无限悲痛之情。

三、课文串讲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用倒叙手法,描写小弟英年早逝。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

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

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

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

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呵!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

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

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

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

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

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

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

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第二部分,5~22自然段(我长小弟三岁不只他一个呵)。

描写小弟短暂的一生。

我长小弟三岁。

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

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

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怕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

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

自考“大学语文(专)”课程完整讲义第六部分4学分大学语文作文部分的复习与准备在大学语文自学考试中,作文要占40分,即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作文实际情况的好坏,对考试的成绩影响极大。

这里,着重谈一谈作文考试,这是课文中没有明确提出的问题。

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作文考核的重点是议论、说明和记叙的能力。

这里我们侧重于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加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第一部分: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它是以抽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论证和阐明客不雅事物的道理。

它要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引出遍及的结论,使人领悟、懂得某个道理。

下面,我有针对性地给考生谈几个问题。

一、明确要求,审好题第一类是命题作文。

首先要分析标题问题的语言结构、文字含义,明确议论的重点或范围。

一般说来,议论文标题问题有两种语言结构:一种是用一个判断句为题,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别的,是中心论点以联合词组为题,这就要求搞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第二种,对那些蕴含比方意义或象征意义的标题问题,则要透过试题字面的表层含义去理解它的比方意义或象征意义,如《议“根深才能叶茂”》是一个含有比方意义的标题问题,如果只就事论事地议论根深和叶茂的关系,不揭示标题问题的比方意义,显然背离了题意,只有对“根深才能叶茂”这个比方,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揭示它的比方意义,指出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础,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真正符合标题问题的要求。

第二类是材料作文。

这类试题是看一段或数段材料,要求按照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有的要求考生自拟标题问题,有的在试题上已拟好标题问题。

这类试题在历届自学考试中用得比力多。

对看材料作文的试题,必然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

如1993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东汉时有一少年陈著,独居一室,其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伴侣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曰:何不洒扫以待室!”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居?”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请以《扫天下与扫一居》为题,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2024年10月 大学语文(04729)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 大学语文(04729)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大学语文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作比喻的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B.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过秦论》的中心论点体现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3.《容忍与自由》所举例证中,认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是A.胡适B.布尔C.高尔文D.陈独秀4.《秦晋殽之战》中,预示秦军骄兵必败的情节是A.弦高犒师B.王孙满观师C.杞子密报D.皇武子辞客5.《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视死如归的细节描写是A.“虞兮虞兮”的悲歌B.瞋目而叱,吓退杨喜C.“天之亡我”的慨叹D.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6.《种树郭囊驼传》中,与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构成类比关系的语句是A.其莳也若子B.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C.其置也若弃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7.《先妣事略》中,写母亲“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所要表现的是A.多子女的烦扰B.母亲的勤劳C.对子女的溺爱D.家务的劳累8.《马伶传》中,马伶首败于李伶后,赴相府为仆,“察其举止,聆其语言”。

三年后,再扮严嵩,大获成功,终败李伶。

作者暗示的是A.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吃苦耐劳B.文艺创作必须到生活中学习C.顾秉谦与严嵩同为一丘之貉D.兴化部不换演员是明智之举9.《香市》中,写重兴香市农民几乎不再参与的原因是A.农村凋敝,无力参与B.农活繁忙,无暇参与C.打压迷信,不敢参与D.兴趣改变,不愿参与10.《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认为造成姐姐早逝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婆家的冷落以及丈夫的Nue待B.性格软弱,过于善良C.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摧残D.生活失意,吸食Ya片11.《纪念傅雷》中,作者认为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A.刚直率真B.迂腐固执C.狂妄易怒D.热情执着12.《牡丹的拒绝》写牡丹敢于说“不”所赞美的是A.牡丹的雍容华贵B.牡丹的不畏严寒C.牡丹的高贵个性D.牡丹的珍惜生命13.《蒹葭》中,点明隔河企望怀想意中人主题的诗句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4.《陌上桑》中,“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表现罗敷的性格特征是A.端庄大方B.机智聪明C.坚贞无畏D.诙谐幽默15.《长恨歌》中,描写唐玄宗避难蜀地时思念杨贵妃的诗句是A.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D.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抒写的情感是A.忧国忧民之情B.寄情山水之乐C.建功立业之志D.羁旅行役之苦17.辛弃疾最主要的词风是A.豪放悲壮B.清丽明快C.缠绵妩媚D.恬淡柔和18.《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象征的是A.深厚友情B.炽热爱情C.西方文明D.美好理想19.《枕中记》构思奇妙,所运用的结构方式的特点是A.藏头露尾,云掩神龙B.明暗相生,双线并列C.中心画面,鲜明突出D.虚实结合,两相比照20.《断魂枪》中,王三胜的形象特征是A.头脑清醒,眼光深远B.武艺高强,孤傲内向C.嗜艺如命,豪爽固执D.争强好胜,庸俗自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学语文》-精品课件

《大学语文》-精品课件

27, 2021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教学导航
关于《诗经》 文体/背景 重难点字词句理解 主题 层次结构 艺术特色 推荐扩展阅读
关于《诗经》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 (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 305篇作品。
《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故称《诗经》。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 其中大多上民歌。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 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颂” 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 计40篇。《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 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 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大学语文PPT展示

大学语文PPT展示

州教授,
元祐宋哲宗赵煦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
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2、朋党倾轧是北宋政治上的大难题,更是令朝廷不安 的一大乱源。秦观入仕之时,适逢北宋朋党斗争日益 激烈之际。 秦观于此亦身不由己地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之中, 无法自拔。
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登科以后,任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亲附苏 轼,被视为“旧党”,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元佑二年(1087年)苏轼、 鲜于侁,共以“贤良方正”荐秦观于朝,无奈却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诬 告。元佑五年(1090年)方由范引纯引荐,得以回京任秘书省正字。元佑六年又 因“洛党”贾易诋其"不检"而罢去正字。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观大受打 击,对政治开始灰心,且有退隐之意。元佑七年(1092年),秦观授左宣德郎, 又由秘书省正字,左迁国院编修官,参修《神宗实录》,甚得恩宠。数月之间, 拔擢连连。此三年亦为秦观仕宦期间最顺遂的时候。 宦达未久,元佑九年(1094 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则连 遭罢黜,秦观历时七年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
“砌成此恨无重数。” <<恨、愁的实体化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 溪沙》
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 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 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 潇湘去?
情悲怅,早已绝了希冀,引出所讲的词便作《踏莎行》词。虽
将《千秋岁》的直抒换为比兴,没有“愁如海”之类的字眼, 然而内心深处却依然郁结难解: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 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 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