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颈动脉斑块病情举例
颈动脉斑块诊断与治疗PPT

临床表现与危害
临床表现: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 危害: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防措施: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颈动脉斑块诊断 方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原理: 利用超声波穿透 人体组织,通过 反射和散射信号
研发方向:针对颈动脉斑块的新型药物 研发目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颈动脉斑块治疗的主流药物 展望:未来几年内,新型药物有望在颈动脉斑块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先进技术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3D打印技术:用于制作个 性化支架,提高治疗效果
机器人手术:提高手术精 度,减少手术风险
公众健康意识的 提高,将促使更 多人采取预防措 施,减少颈动脉 斑块的发生
公众对颈动脉斑 块治疗的关注度 提高,将促使医 疗行业加大对颈 动脉斑块治疗的 研发投入
公众对颈动脉斑 块治疗的需求增 加,将促使医疗 行业提高治疗水 平,提供更优质 的医疗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磁共振血管
造
影
(MRA):
通过磁共振
成像技术检
查颈动脉斑
块的情况
计算机断层 扫描血管造 影 ( C TA ) : 通过CT扫 描技术检查 颈动脉斑块 的情况
血管内超 声 (IVUS): 通过血管 内超声检 查颈动脉 斑块的情 况
血管造影: 通过血管 造影检查 颈动脉斑 块的情况
核素扫描: 通过核素 扫描检查 颈动脉斑 块的情况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治疗 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高 胆固醇血症
人工智能:用于辅助诊断,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生物材料:用于制作可降 解支架,减少术后并发症
颈动脉斑块的症状有哪些

/1 颈动脉斑块的症状有哪些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目前认为正常IMT 值应小于1.0毫米,IMT 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 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
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
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是较粗大的血管,其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和氧,其颈外动脉则向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给血和氧。
如果颈动脉硬化了,就是在血管壁上有斑块形成,从而使血液在流通时不顺畅。
不顺畅就往往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病人常感头晕、目眩、记忆力差、思维力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将造成大脑萎缩。
如果硬化了的颈动脉有稠样斑块脱落,并随血流而阻塞动脉血管,就会造成脑梗塞,出现失明、语言不清、瘫痪等中风表现,甚至威胁生命。
一般来说,轻度的动脉硬化不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所以颈部活动后不会出现什么症状。
而重度的动脉硬化,会使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出现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这时活动颈部,很可能加重脑缺血,从而使脑部缺血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造成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的主要原因。
双侧颈动脉斑块大小标准

双侧颈动脉斑块大小标准双侧颈动脉斑块是指颈动脉内膜下层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脑血管意外。
对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标准,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标准,本文将对双侧颈动脉斑块大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一般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进行评估。
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可以将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小、中、大。
小颈动脉斑块一般指斑块的直径小于1.5毫米,通常不会引起血管狭窄或者阻塞,对脑血管的影响较小。
中等大小的颈动脉斑块指斑块的直径在1.5毫米到3毫米之间,这类斑块可能会引起轻度的血管狭窄,但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
而大颈动脉斑块则指斑块的直径大于3毫米,这类斑块可能会引起明显的血管狭窄甚至阻塞,严重时可导致脑血管意外。
除了大小外,颈动脉斑块的位置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颈动脉斑块越靠近颈内动脉开口处,对脑血管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对于位置靠近颈内动脉开口处的斑块,即使其大小较小,也可能对脑血管造成较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对于双侧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标准,应该综合考虑斑块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等因素进行评估。
一旦发现颈动脉斑块,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管理,以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预防血管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也是预防颈动脉斑块的重要手段。
总之,对于双侧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标准,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脑血管健康,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颈动脉斑块是啥病?分几种?有啥症状?危...

【颈动脉斑块是啥病?分几种?有啥症状?危...现在发现颈动脉有斑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那么,如何治疗颈动脉斑块就成了一个大众普遍关心的大问题。
今天张大夫就给大家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说透彻,大家往下看。
1、什么是颈动脉?在人体上,颈动脉指的是颈部的动脉(如图)。
颈动脉可以说是人类大脑营养“补给线”上的重要要塞,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大脑的必经之路。
其中,颈内动脉负责大脑半球的前部和中部供血。
2、什么是颈动脉斑块和狭窄?可以造成颈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大动脉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烟雾病、颈动脉迂曲等等,但是这其中最常见的还是动脉粥样斑块造成的颈动脉狭窄。
而这里所说的动脉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原因,占据我国每年200万脑卒中患者中的15%-20%,这个比例并不低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颈动脉斑块(如图)。
3、颈动脉斑块有几种?颈动脉斑块简单说分为3种:软斑块、混合斑块、硬斑块。
但是,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分类方法。
比如说颈动脉斑块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50%-70%)、重度狭窄(狭窄>70%)。
也可以根据近6个月是否发生相关症状,分为无症状的和有症状的两种。
4、颈动脉斑块可能有哪些症状?首先说,有颈动脉斑块的人大部分没有任何症状。
而小部分颈动脉斑块患者是有症状的。
症状主要是对侧的大脑半球症状和同侧的视觉异常症状。
对侧的大脑半球症状可以表现为对侧的面部、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和感觉异常,同侧的视觉异常症状可以表现为黑蒙、视野缺损以及失明。
5、颈动脉斑块怎么治?涉及到颈动脉斑块的治疗,大致有下面4种方法: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那么,不同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呢?张大夫大致介绍一下,具体到每个人还是需要找专业医生就诊决定如何治疗。
如果一个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超过了50%以上,甚至超过了70%,这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颈动脉狭窄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患者会有一些相关上面提到的症状。
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概述双侧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比不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多出很多倍。
多种因素导致的双侧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就类似于下水道中积存的油污,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导致下水道堵塞。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不仅仅只是阻塞这么简单的。
危害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
当双侧颈动脉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颈部,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感到头晕、目眩、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时间长了会导致脑萎缩。
若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会阻塞动脉血管,造成失明、偏瘫,甚至危及生命。
双侧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主要在于不稳定斑块,这种斑块很容易脱落,当斑块整块或者部分脱落后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远端脑动脉,导致栓塞事件。
根据堵塞血管的大小及堵塞的时间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小血管堵塞一般症状较轻或者无症状,而大血管堵塞会导致突发的偏瘫、失语等症状。
治疗双侧颈动脉斑块这么危险,要预防脑梗死,就必须重视颈动脉斑块的预防,要根据颈动脉斑块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的强度和疗程。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吗,戒烟、控制饮酒,通过减少饮食的热量和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和轻松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知足常乐,这些对预防脑梗死都是十分重要,。
当然光靠这些远远是不够的,治疗的话还是要靠药物的作用的,想要药物治疗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亦可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目前经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对颈动脉斑块治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中药噬斑通管ASP在动脉硬化疾病的五行辨证辨证的基础上,运用针对血液、血脂、斑块、血管四个方面,通过“噬斑通管-ASP”系统治疗理念及核心配伍组方,是的动脉硬化疾病的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全]颈动脉斑块-详解
![[全]颈动脉斑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081b3a4ff00bed5b8f31d1d.png)
颈动脉斑块-详解颈动脉斑块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头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其发展阶段包括: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形成期、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破裂、血栓、钙化)。
更通俗地讲,颈动脉血管像「水管」,而颈动脉斑块就是里面的水锈和污垢沉积。
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种病理现象越来越高发;而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现象。
大部分颈动脉斑块在体检发现时并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任由其继续进展,最后可能会造成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或腔隙性脑梗塞,甚至引发严重的脑卒中,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发现颈动脉斑块后,最聪明的做法是,通过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如磁共振易损斑块诊断MR-VPD项目)确认其风险,对症处理:轻则改变生活方式,健康干预;重则遵从医嘱,住院治疗。
斑块大小和斑块稳定性,哪个更重要?对于发生在自己体内的斑块,B超单上的一般提示:右(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可见范围约X.0XY.0mm的低(等或高)回声斑块,大多数人会更关心斑块的大小,主观地认为斑块小就问题不大,而斑块大就问题严重。
其实,多数情况下,斑块大小并不是有效的诊断依据,不稳定斑块(也就是易损斑块)才是引发脑卒中的极高危因素。
斑块导致卒中最重要的机制是两点:斑块脱落,形成栓子;狭窄造成远端脑组织血流低灌注。
如果斑块不稳定,斑块既使很小,也容易脱落,形成栓子,直接或继发阻塞血管,造成卒中(TIA、腔梗、大面积脑梗);反之如果斑块稳定,只有当严重狭窄与代偿机制形成不良同时存在时,才会形成低灌注(分水岭梗塞、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因此,评估斑块是否稳定,是否易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那么临床上如果判定斑块稳定性呢?•血管超声诊断方法是初步方法,可以通过低、等、高和不均质回声来判断。
一般而言,高回声和均质回声是稳定的,反之不稳定。
••TCD通过血流速度;CTA及DSA从形态上可通过斑块是否不规则、血管表面毛糙(或规则),是否存在龛影。
颈动脉斑块

从小剂量开始,优先 选择长效制剂,可选 择CCB等降压药物治 疗
抗血小板 治疗
他汀治疗 抗高血压 治疗
降糖治疗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血组.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7 . 2 (2 ):78-84254-60.
推荐他汀治疗以预防 卒中、心肌梗死和其 他心血管事件
控制血糖目标值:非 空腹血糖11.1mmol/L 以下,糖化血红蛋白 <7%
• 一项纳入天津农村地区3789例,45岁以上居民的调查,受试者既往无心脑血管 疾病史,对其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评估颈动脉斑块*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5.00 4.00
3.92 P<0.001
颈动脉斑块与心血管危险 因素的相关性(OR值)
3.00 2.00 1.00
P<0.001 1.41
P=0.001 1.47
依据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狭窄程度
1. Skagen K, et al. Croat Med J. 2016 Aug 31;57(4):311-20. 2.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5 . 9 (4 ):254-60.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 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管理指南2017: 多普勒超声为颈动脉斑块的一线评估手段
颈动脉斑块与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相关
高血脂
1. Omisore AD, et al. Cardiovasc J Afr. 2018 Feb 28;29:1-7.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血组.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7 . 2 (2 ):78-84254-60.
研究显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 为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颈动脉血管斑块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颈动脉血管斑块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导语:在临床上,颈动脉血管斑块的出现,多是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因此,对于造成该症出现的原因,大家就可以参考下文内容进行了解。
颈动脉
在临床上,颈动脉血管斑块的出现,多是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因此,对于造成该症出现的原因,大家就可以参考下文内容进行了解。
颈动脉血管斑块的病因: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同,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年龄>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血管斑块的临床表现:
根据是否产生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同颈动脉狭窄):
1.症状性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可表现为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
发作过后查体无明确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2)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查体可有相应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可见局灶性病变。
2.无症状性
许多颈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头晕、头痛、晕厥等。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病史 双侧颈动脉斑块,右8.3*1.6,左侧8.0*2.2,IMT1.3,均为低回声斑块,冠状动脉
硬化,血压血糖正常,血脂偏高。
既往史 平素身体一般,无肝炎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家族
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专科检查 超声诊断:双侧颈总动脉管径对称,左侧后壁内膜增厚(1.3mm)右侧后壁内膜增厚
(1.2mm),各段流速正常。双侧颈动脉分叉部管径对称,内膜不厚,左侧后壁探及8.3*1.6mm
低回声扁平斑块,右侧后壁探及8.0*2.2mm低回声扁平斑流速正常。双侧颈内动脉管径对
称,各段血流速度正常。双侧椎动脉管径及流速正常。双侧颈外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流速度
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结果: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形成(单发)
治疗过程 2013年4月9日:接受我院中药保守治疗,由我院噬斑通管ASP首席专家张主
任亲自制定方案,制定一个疗程25天,回家服用药物
2013年5月8日:专家电话回访,病人头脑模糊改善明显,背胀,最近有前列腺炎,小腹
坠胀。。
2013年5月9日:上午专家回电详细问诊,专家组会诊,制定下一个治疗方案,下午回电
告知会诊结果,继续邮寄药物一个疗程
2013年5月27日:专家回访,头不晕了,就是用药有点拉肚子。病人最近做血脂检查,和
以前相比较,血脂有改善。病人想这个疗程用完药,去检查一下。
2013年6月7日:联系专家,病人现在平时血压110/70,饮食保持清淡,坚持锻炼,血脂
稍高,平时因为颈动脉斑块思虑过度,前列腺炎症状有所缓解。睡眠很好,大便因为服用立
普妥,一直有腹泻。制定下一个疗程治疗方案。
2013年7月6日:回访,病人最近感觉身体各方面挺好,6月30号检查结果超声扫描:双
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走行清晰,内膜层毛糙,内-中膜层厚度右侧0.8mm,左侧0.7mm,
双侧颈动脉窦部见强回声团,大小为:右侧1.9mm,左侧1.7mm,后方不伴声影,血流显
示连续,血流方向正常,峰值流速正常,双侧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正常。双侧椎动脉显示清
晰,走行略迂曲,血流显示连续,血流方向正常,双侧峰值流速正常,血流不对称,左侧>
右侧。双侧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正常。超声提示:颈动脉内膜毛糙伴双侧硬化斑。椎动脉供
血不对称(左侧>右侧)椎动脉供血未见明显异常。继续办理邮寄服药。
2013年8月回访:各方面比较稳定。没有特别明显的波动,就是后脑有时候感觉有点胀,
准备继续服药。
2013年9月1日:病情仍非常稳定,又继续用药。
2013年9月20日:回访,病人感觉各方面非常好。
2013年10月16日:回访,医院复查基本治愈,无需继续用汤药,改为丸剂1个疗程。
2013年11月回访:基本痊愈,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