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_吴泽鑫

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吴泽鑫,邢文听,高青环(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是近年来生态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
伴随铬工业的发展,土壤铬污染的事件逐渐增多,对农业造成的危害逐渐加大,随着食物链的扩大,对动植物和人造成的毒害也逐渐放大,土壤铬污染、农产品铬超标及其安全性问题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土壤重金属Cr污染现状、土壤中Cr来源、Cr 相关化合物生态效应及当前的土壤重金属Cr污染修复机理及措施。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Cr;危害;生物修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467(2011)13-0033-04Research Progress of Heavy Metal Cr Pollution at Soil and Its Treatment WU Ze-xin,XING Wen-ting,GAO Qing-huan(Henan Chemic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e Co.Ltd,Zhengzhou450052,China)Abstract:Prevention and repairment of soil heavy metal Cr pollution is hot spot of ec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With the developing of Cr industry,the soil Cr pollution accident increasing gradually,the harm to agriculture increasing gradually;with the enlarge of food chain,the poison to animals,plants and human also amplifiering,the soil Cr pollution,chromium over standar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s securty problem are attention widely.The aim of paper is summar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heavy Cr pull-tion,the Cr sourse in soil,ecological effect of Cr relative compounds,repair mechanism and measures of soil Cr pollution at present.Key words:soil pollution;heavy metal Cr;harm;bio remecliation1土壤中重金属Cr污染现状铬是ⅥB族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10%左右,分布广泛。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山废弃地 , 城市垃圾填埋 场 、 污水处理 厂污泥和各种污染土 壤 的修复。 目前常用 的植物 有野生植物和某些高产农作物 ,
如印度芥菜 、油菜 、杨树 、苎麻等 。
2 2 4植物过滤。植物过滤 是通 过生物或非生物的方法 , .. 将
根际周围液体 中的污染物 吸附或沉积在根部表面 , 或者 吸收
土壤 是环境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承担着环境 中大约9 %的 0
肥等。含镉 、汞 的磷 肥 ,含有汞 、砷 ,铜 、锌等重金属的农 药, 以及 利用未经处理 的污染 水灌溉农 田, 都会导致土壤的 重金属污染 ,且对 农作物 的产量及 品质造 成极 大的不 良影
污染物…, 是农业 生产的重要 资源 。土壤 重金属污 染是通过 人类活动使重 金属进 入到土壤 中 , 致使 土壤 中重金属 明显 高
道 路两侧 土壤 中的重金 属污染 物主要来 自汽车 尾气排
放、 汽车 轮胎磨损产生 的大量 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 、 粉尘的 沉 降 ,污染 元素 主要为 P 、C 、Z b u n等l。汽车尾气排放的 6 I 主要 污染物有一 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物 、铅等 ,这
些物 质随风飘落 , 进入 土壤 , 形成 污染 。它们一般以道路 为
2 3 1 优势 。与物理和化学 修复方法相 比, .. 植物修复技术
以利于机械化操作;( ) 2 植物对农业措 施如施肥等 能产 生积
极反应;( ) 3 植物可收割部 位要能忍耐 和积累高含量 的重金
具有成本低 、美化景 观、重金 属可部分 回收 、经济盈利、应 用面积大和不造成二 次污染 等优势 , 还具有提高土壤通 气效
转移到根内部的过程。 该方法较适合水 田、 池塘及水体的重
淋洗法处理铬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淋洗法处理铬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郭伯厚;陈睿颉;张基尧;凌晓杰;王娟
【期刊名称】《绿色矿冶》
【年(卷),期】2024(40)2
【摘要】重金属铬进入土壤后不仅会污染地下水,还会在植物体内累积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淋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成本、效果显著等优点,是较为常用的铬污染土壤处理方法。
本文整理和归纳了目前有关铬污染土壤淋洗的研究,介绍各种淋洗剂的淋洗原理、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影响淋洗效果的因素,如土壤性质、淋洗剂性质、淋洗液pH值、淋洗时间、液固比及增强方式等,并针对铬污染土壤淋洗存在的黏性土壤中铬淋洗效率不高、淋洗后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不足、淋洗废水处理和资源化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总页数】7页(P66-72)
【作者】郭伯厚;陈睿颉;张基尧;凌晓杰;王娟
【作者单位】嘉兴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3
【相关文献】
1.柱淋洗法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
2.复合淋洗剂柱淋洗法修复工业废弃地铬污染土壤
3.铬渣污染土壤的淋洗法修复
4.淋洗法去除土壤中铬污染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硫化钙修复Cr(Ⅵ)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研究进展

多硫化钙修复Cr(Ⅵ)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研究进展1. 引言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中。
它的无机形态主要有Cr(Ⅲ)和Cr (Ⅵ)。
Cr(Ⅲ)是一种对生物相对较为无害的形态,而Cr(Ⅵ)则具有高度的毒性和致癌性。
由于Cr(Ⅵ)的污染已成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严重问题,因此寻找高效、经济并且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成为迫切需要的任务。
2. 多硫化钙的性质多硫化钙是一种无机硫化物,化学式为CaS。
它具有良好的可溶解性和稳定性,并且具有吸附、沉淀和还原等多种与重金属元素相互作用的能力。
多硫化钙还可利用自身所含的硫化物离子与Cr(Ⅵ)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其还原为相对无毒的Cr(Ⅲ)形态。
3. Cr(Ⅵ)的污染特点Cr(Ⅵ)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和毒性,容易造成环境和健康风险。
它的迁移主要受土壤粒子、溶液pH值、溶液中其他离子和有机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4. 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机制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机制主要涉及吸附、沉淀和还原等过程。
多硫化钙的大量添加可以增加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硫化物浓度,从而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
多硫化钙中的硫化物离子可以与Cr(Ⅵ)形成CrS沉淀,从而有效地去除和控制污染源。
5. 影响因素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多硫化钙用量、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温度等因素。
土壤和地下水中其他离子和有机物质的存在也会对修复效果产生影响。
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目前,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多硫化钙的合成方法和修复机制的深入研究等。
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优化条件和机制,以提高修复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溯源与修复技术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溯源与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土壤样品,追溯污染源,并探索有效的修复技术。采用ICP-MS技术对土壤中铅(Pb)、镉(Cd)、铬(Cr)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确定污染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活动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技术显示出良好的修复潜力。本研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源溯源;修复技术;环境治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因其难以降解且具有生物累积性,一旦进入土壤,便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溯源工作,探索有效的修复技术,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和GIS技术应用,旨在揭示污染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修复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功能,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重金属如铅(Pb)、镉(Cd)、铬(Cr)等,因其不易被生物降解且具有高度的生物累积性,一旦进入土壤环境,便可能通过食物链累积在人体中,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疾病而死亡。在中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占1.1%,而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重金属可以通过作物根系吸收,累积在作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破坏土壤的生物功能,降低土壤的生产力。重金属污染还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水资源的安全。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的方法。例如,通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精确测定。根据2018年的一项研究,某工业区土壤中铅的含量高达320 mg/kg,远超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中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铅含量不超过70 mg/kg)。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有哪些新进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有哪些新进展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污染土壤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物理修复技术方面,电动修复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它通过在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施加直流电场,使重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从而集中到电极附近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对于渗透性较低的土壤也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操作相对简单。
此外,土壤淋洗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
通过使用合适的淋洗剂,如有机酸、螯合剂等,可以更有效地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洗脱出来。
同时,研究人员在选择淋洗剂时更加注重其环境友好性,以减少对土壤生态系统的二次影响。
化学修复技术中,化学氧化还原法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重金属的价态,使其从活性较高的形态转化为活性较低的形态,从而降低其毒性和迁移性。
例如,利用铁基材料进行还原处理,可以将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降低其环境风险。
化学固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新型的固定剂如生物炭、纳米材料等被开发和应用。
这些固定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固定重金属,减少其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
生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
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特定的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其转移到地上部分,然后进行收割和处理。
一些新发现的超富集植物具有更强的重金属吸收能力和适应性,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为培育更高效的修复植物提供了可能。
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等作用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和驯化高效的微生物菌株,提高了微生物修复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菌根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修复方法,利用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联合修复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危害生命健康,并且对整个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成为亟需解决的重点环境问题。
文章阐述了目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总结了各类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采用的技术,为当前复杂的污染场地选用修复技术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为行业学者们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频繁地社会生产活动导致土壤存在污染。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各种土壤污染中较为严峻的。
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气体和污水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带来的恶劣影响逐渐严峻,体现在食物中毒、生态失衡、水土恶化等[1]。
重金属污染具有危害周期长、隐蔽性、不能自然逆转等特征,如果不能对重金属彻底去除,会影响土壤的可使用性,给后面土地的合理利用带来困难。
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仅会持续危害人类和动物植物的健康,而且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所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各类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采用的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类修复技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场地综合治理与修复提供最佳选择与新思路。
1.重金属污染土壤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发展较早,20世纪70年代就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展开研究,已进行了污染场地调查、污染源分类、污染分布、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5-6]。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入土壤中的Pb约为500万吨,Hg约为1.5万吨,Cu约为340万吨,Mn约为1500万吨。
瑞士的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已造成大量农作物遭受污染,澳洲的土壤中Cd的含量超出上限几倍。
我国目前农药、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已经达到上千万公顷,污染耕地面积约为0.1亿K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为此,我国大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工作,研究的方向包括污染场地中重金属的来源、赋存状态、修复技术等方面[9-10]。
1.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1.1.物理化学修复技术1.固化/稳定化固化/稳定化(S/S)技术主要是限制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力,并不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而是通过对污染区域进行固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物质的可迁移性,从而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影响。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受损,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去除或稳定化,使其达到安全水平,以恢复土壤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能力。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1.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挖掘、土壤置换、土壤淋洗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去除或迁移到其他介质中,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物理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效果明显,但缺点是成本高,且可能对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固化稳定化、土壤化学淋洗、土壤氧化还原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低毒性或不溶性形态,从而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化学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缺点是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且成本较高。
1.3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吸收、转化或固定,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环境友好,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是处理周期长,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污染程度、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或技术组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
2.1 物理修复技术的应用在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区,土壤挖掘和置换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和淋洗剂的主要种类及应用研究进展。提出高效环保淋洗剂的开发,以及快速淋洗设备的研制及过程集成,是今后重金属铬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已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重视. 重金属矿山的开采利用是造成当今世界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并已经严重威胁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我国重金属铬的利用入手,淋洗法是修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其中淋洗剂是决定淋洗修复技术成败和是否产生二次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淋洗法;修复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lution method to repair the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and the main types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spray lotion.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ray lotion, as well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f leaching device integration, is the heavy metal chromium leaching of soil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Heavy metals, as a kind of persistent pollutant has increasingly concern and attention. Heavy metal mine exploit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world, and has a serious threat and influenc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use of our country heavy metal chromium, elu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repair of heavy metal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rapid and effective method. The spray lotion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success of injector repair technology and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 Heavy metals; Chromium contaminated soil; Elution method; repair 引 言 所谓重金属污染 ,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重金属矿山的开采及其产品的利用是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也是全球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所在,对于矿山环境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农作物和人。其主要原因在于重金属被排入环境后具有永久性,且有明显的累积效应。 目前中国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至少有2000万公顷,据中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水灌溉区调查,在约140万ha的污水灌溉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矿物加工及冶炼、电镀、电池、化工、染料等行业的“三废”不合理排放,污水灌溉,污泥施肥,城市交通运输中汽车尾气排放,电子垃圾处理不当等,都会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可逆转等特点,并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在重金属中,铬在土壤中以三价和六价两种化学形态存在,存在着两种形态的相互转化,六价铬还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这增加了铬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复杂性[1]。2007年,六价铬的排放量为68.996吨,金属制造业、纺织业、皮革业三个行业排放最多[2]。全国每年产生约75~90万吨含铬废渣。Cr3+ 毒性不大,Cr6+ 的毒性比Cr3+ 大100倍,对呼吸道、消化道均有刺激,Cr6+ 有腐蚀性,可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形成铬性皮肤溃疡;Cr6+ 还有全身毒性作用,可引起血功能障碍,骨功能衰竭;具有诱变作用,破坏生物细胞结构,由于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有其特殊性,土壤对总铬和Cr6+ 的容忍性各不相同,目前尚未见到国内外铬污染土壤治理标准[3]。因此,铬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 铬在土壤中存在的形式及影响因素 土壤淋洗是利用清水或化学溶剂或其他可能把污染物从土壤中淋洗出的流体,甚至可能是气体冲洗土壤,通过离子交换、沉淀、吸附和螯合等作用,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把含重金属的废水进一步回收处理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土壤淋洗修复适合砂土和砂壤土等渗透性好的土壤,不适用于粘质土壤,对重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较好,费用较低,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污染物。但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也会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淋失和沉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且引入的淋洗剂易造成二次污染[4]。 在土壤中铬的存在形态十分复杂,主要以Cr(Ⅲ)和Cr(Ⅵ)为主。Cr(Ⅵ)在土壤中除了形成难溶的铬酸盐(CaCrO4、BaCrO4和PbCrO4)外,主要以可溶态的形式存在,通常为氧阴离子:Cr2O72-、 H2CrO4、HCrO4-和CrO42- ,在很大的pH范围内均为可溶的,且不易被土壤吸附。铬(Ⅵ)在水溶液中的形态比较简单,在pH低于l~2,铬(Ⅵ)以未离解的H2CrO4存在。当铬浓度低于0.002kmol/m3时,HCrO4-占主导而与pH无关;在此浓度之上,在pH约为2~7,铬以Cr2O72-存在,在pH>7的溶液中,则CrO42-离子稳定存在[5]。 Cr(Ⅲ)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取决于土壤的pH值及其土壤成分,主要以阳离子的形式Cr3+、Cr(OH)2 +、Cr(OH)2+存在,三价铬的氢氧化物、碳酸化物均为沉淀形式,同时Cr(Ⅲ)在土壤中吸附和沉淀能力非常强,土壤中有机质的存在也会增加Cr(Ⅲ)的吸附,导致其形态发生变化。 Sauveu[6]研究发现,在酸性的土壤中,当pH<4.4,Cr3+主要以Cr(H2O)63+形式存在,当pH<5.5,C r3+ 以Cr(OH)2+形式存在,而对于Cr6+而言,在中性到碱性的土壤中,Cr6+ 以CrO42- 存在,当pH<6时,以HCrO4- 形式存在。 按照重金属的逐级提取方法,铬在土壤中的形态还分为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其中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容易迁移且易于被生物利用。Cr(Ⅵ)污染土壤的铬大部分以弱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Cr(Ⅲ)污染土壤的铬大部分以可氧化态的形式存在。Cr(Ⅲ)和Cr(Ⅵ)同时污染土壤的铬的各种形态分布介于Cr(Ⅲ)污染土壤和Cr(Ⅵ)污染土壤中间。Lena等[7]引认为重金属的活性按下列顺序依次降低: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
(二)淋洗剂的种类及修复重金属铬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淋洗技术的关键是寻找一种既能提取各种形态的重金属j又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淋洗液。土壤淋洗剂的种类较多,包括无机淋洗剂、有机酸及其盐淋洗剂、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复合淋洗剂等,如果可能,最好直接使用清水。
(1)无机淋洗剂修复 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相对其它淋洗剂具有成本较低,效果好,作用速度快等优点。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酸解、络合或离子交换作用来破坏土壤表面官能团与重金属形成的络合物,从而将重金属交换解吸下来,进而从土壤溶液中溶出。 1988~1991年间,美国工程人员使用清水清洗俄勒冈州一个电镀厂造成的铬污染,4年内地下水六价铬平均浓度从1923mg/L下降到65mg/L。 Davis Andyn[8]等研究了铬迁移的地球化学与地下水修复,使用总铬为27~290mg/kg、Cr3+与Cr6+ 比值为0.2~28.0的砂质土壤进行水淋洗试验,可除去85%的Cr6+,从土壤淋洗出Cr6+ 的量与土壤吸附Cr6+ 浓度呈线性关系。 无机淋洗剂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好,但是对土壤的破坏性也不能忽视。如用酸溶液淋洗污染土壤时,会严重地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大量土壤养分淋失,并严重破坏土壤微团聚体结构,这些破坏往往不可逆。另外由于其自身的性质使其无法再利用,同时在淋洗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废液,增加后处理成本。这都限制了其在实际修复中的应用。
(2)有机酸和螯合剂淋洗修复 有机酸等天然螯合剂主要通过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而促进难溶态重金属的溶解;从而增加了重金属元素从样品中的转化;它通常有三种作用模式:①有机酸与重金属络合形成带正电荷的金属配合物而与土壤发生离子交换;②有机酸在土壤表面吸附以后;其本身的功能性官能团与重金属发生络合形成三元配合物;③有机酸与重金属之间发生配位作用;其产生的配合物不在土壤中发生吸附;从而降低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9]。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是一种人工螯合剂,其作用机理就是首先通过螯合作用,将吸附在土壤颗粒及胶体表面重金属离子解络下来,然后再利用自身强的螯合作用和重金属离子形成强的螯合体,从土壤中分离出来。EDTA能在很宽的pH范围内与大部分金属,特别是过渡金属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不仅能解吸被土壤吸附的金属,也能溶解不溶性的金属化合物。研究表明EDT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螯合剂。国内外有关利用EDTA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较多,大多以人工培植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周井刚等[10]以多金属污染的废弃工业场址作研究对象,在实验条件下,EDTA为0.05mol/L、pH=7、液土比为10:1,淋洗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能达到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最大去除率,其中Cr的去除率为6.29%,且Cr的转移系数较Zn、Cu、Pb、Ni大,先达到质量转移的平衡状态。 Pichtel[11]等比较了EDTA、NTA、SDS和HCl四种淋洗剂从被污染碱性土壤中去除铬和铅的能力。结果表明:EDTA、NTA和SOS在较宽的pH范围内都有清洗能力,清洗效果取决于pH和络合平衡。EDTA清洗效果最好,用0.1M的EDTA在pH=12附近操作时,可去除54%的铬和96.2%的铅。使用2%~8%的HCl能去除所有的Pb和Cr,但约有一半的土壤基质也被溶解,使后续的废水处理变得很困难。 Wasay等[12]对比了弱有机酸盐(柠檬酸和酒石酸盐)和强螫合剂对重金属Cr,Mn,Hg和Pb污染土壤修复有效性,EDTA和DTPA能有效地去除Hg以外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