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非融合技术
动态固定系统

动态固定系统(Dynamic stabilization system)在腰椎退行性疾患中的应用在治疗由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慢性下腰痛的方法中, 脊柱融合术已得到广泛接受, 但一些研究认为:虽然在放射学上取得了融合率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却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改善;再者,强直固定和脊柱融合存在潜在并发症,如继发性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增加,可导致不稳和椎管狭窄;还有螺钉断裂、假关节形成等风险。
这些促使脊柱外科医生思考引起慢性下腰痛的真正原因及应用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能性。
动态固定系统的概念“动态固定(dynamic stabilization)”(又称“软固定——soft stabilization”)是指改变腰椎运动节段的活动范围及负荷而不进行融合的一种固定方式, 即应用动态固定将运动节段的活动限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 避免异常载荷的产生。
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的理论依据脊柱融合术治疗慢性下腰痛基于的理念退变的腰椎运动节段常表现为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是产生疼痛的原因, 消除受累节段的运动可消除不稳定, 进而使疼痛消失。
然而, 有些腰痛可能是由于异常负荷而不是由于稳定性差引起。
患者以姿势或体位性疼痛为主要症状,而在动力位X 线片上常常无法发现异常的活动;且部分患者在腰椎融合术后腰痛不能改善,说明异常负荷可能是导致腰痛的关键。
正常椎间盘由胶原和蛋白多糖组成, 就象一个均匀的水囊可把在不同姿势或体位的负荷进行均匀的传导。
椎间盘退变改变了力学上均匀一致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从而导致了传导至终板上的负荷不一致, 并进一步导致了终板及终板下骨的破坏。
椎间盘的病理改变会造成异常负荷传导到终板, 椎间盘高度的丢失还可导致纤维环结构的折叠及结构破裂。
McNally 和Adams 进行了退变间盘的压力测定, 退变椎间盘疼痛的产生与应力传导形式有关, 而与绝对应力负荷无关。
这个理念解释了某些椎间盘病变患者有其特殊的疼痛体位, 退变程度与腰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的现象。
211028222_中国≥75_岁无症状人群全脊柱矢状位平衡情况及性别差异分析

18 0% 及 8 0% ,女性分别占 36 0% 、26 0% 、28 0% 及 10 0% 。 两组各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均以Ⅰ型所占比例最高,Ⅳ型所占比例最低。 结论 中国≥75 岁无症状人群脊柱矢状位维持一定形态,且具
有男女差异,男女间脊柱 Roussouly 分型分布趋势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可为≥75 岁矢状位失衡患者治疗提
male and the other 50 cases were female. All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full⁃length spinal radiographs. Lumbar
lordosis(LL), sacral slope(SS), pelvic tilt(PT), pelvic incidence(PI), thoracolumbar angle(TLK), thoracic kyphosis(TK),
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gittal spinal balance and its gender⁃dependent differences in an asymp⁃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 05), and type Ⅰ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and type Ⅳ was the least. Conclusion The sagittal spinal morphology of the asymptomatic
骨科收获心得(精选8篇)

骨科收获心得(精选8篇)骨科收获心得篇1护理工作特别锻炼人的耐心和心理素质,用心去做,使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可上一个台阶。
面对病人因病痛的折磨而痛苦万分,看到他们的家人因你的护理工作做的好而对你万分感谢,这时你的心里总有一分安慰和收获的喜悦。
尽管我的实习工作六个月左右,但却成为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以下就是我制定的护理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护理工作实习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期间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了护士自我鉴定。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进展

doi:10.11659/jjssx.03E021036·综 述·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进展姜乐涛1,杜建伟2 (1.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44;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江苏扬州225000)[摘 要]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介绍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药物、物理疗法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和减压术、融合术以及内固定术等手术治疗方式,同时对各治疗方式的优缺点、适应证加以阐述。
综合相关文献内容,笔者认为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资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病理机制;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椎管减压术[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1 03 23AdvancesinthetreatmentoflumbarspinalstenosisJIANGLe tao1,DUJian wei2 (1.GraduateSchool,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44,China;2.DepartmentofOrthopedics,AffiliatedHospitalof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000,China)Abstract:Inthispaper,thedomesticandforeignliteratureonthetreatmentoflumbarspinalstenosiswassearchedandcollated,andthenon surgicaltreatmentmethodssuchasdrugs,physicaltherapyandsurgicaltreatmentmethodssuchasdecompression,fusionandinternalfixationwereintroduced.Meanwhile,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andindicationsofeachtreatmentmethodweredescribed.Basedontherelevantliterature,webelievethatforpatientswithlumbarspinalstenosis,individualizedtreatmentplansshouldbeformulatedaccordingtothesymptoms,signsandimagingdataofpatientsto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Keywords:lumbarspinalstenosis;pathomechanism;conservativetreatment;surgicaltreatment;spinalcanaldecompression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的由一处或多处椎管、神经管或椎间孔狭窄导致的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等[1]。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策略及潜在问题分析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策略及潜在问题分析贾长青;姚强;付勤【摘要】目的评价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2年单节段颈椎病患者41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ACDR组及ACDF组,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判定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应用动力位X线片观察置换间隙活动度,采用McAfee异位骨化分级方法评定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情况,在MRI T2加权像上采用Miyazaki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评定两组相邻节段稚间盘退变情况.结果共收集ACDR组17例,ACDF组24例.ACDR 组假体位置良好,无塌陷或移位发生.末次随访时矢状面假体置换间隙平活动度(6.93±1.04)°.17例患者中2例置换间隙发生Ⅱ度异位骨化,1例因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失误出现术后症状反复.ACDF组融合率100%.1例因头侧邻近间隙退变引起神经症状而行二次手术.末次随访时NDI、颈部VAS及上肢VAS评分两组内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SF-36躯体及精神评分两组内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间盘置换术疗效肯定,可以作为单节段颈椎病的手术选择方式,但有赖于手术适应证的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把控,另外,目前的人工间盘假体尚需进一步完善.【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43)012【总页数】5页(P1100-1104)【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病;疗效【作者】贾长青;姚强;付勤【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外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外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外科,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目前临床治疗单节段颈椎退变性疾病的经典术式,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疗效良好稳定。
脊柱侧弯手术的麻醉

谢谢聆听!
刺激胫后神经
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s)
评估脊髓感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大脑皮质 中央后回感觉区
脊髓、丘脑
➢用脑电图头皮电极检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域的诱发电位 ➢观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
运动诱发电位(MEPs)
电极刺激 • 头皮电极→大脑运动皮质区 •硬膜外电极→ 脊髓前索
Click to a监dd 测Title
结核;脊髓炎
病因学
特发性脊柱侧弯 (idiopathic scoliosis,IS)
婴幼儿型IS
➢发生在3岁之前,发病率占IS的2%-3% ➢多数具有自限性和自愈性 ➢少数进展为显著的脊柱畸形
儿童型IS
➢发生于4-10岁,发病率占IS的12%-15% ➢多数表现为进展型侧弯
青少年型IS
➢发生在10岁以后、骨骼成熟以前 ➢最常见类型,发病率约占IS的85% ➢脊柱三维畸形(侧方弯曲、椎体旋转)Biblioteka ➢神经功能评估呼吸功能
➢ 肺部听诊
• 喘鸣、啰音
➢ 临床评估
• 屏气试验和爬楼梯运动试验
➢ 肺功能
• 肺活量、FEV1/FVC
➢ 动脉血气
术前呼吸功能状态是决定 患者麻醉耐受程度的重要因素
心脏功能
➢ 是否有呼吸急促、劳力性呼吸困难 ➢ 有无心悸、晕厥史 ➢ 心脏听诊:有无异常心音 ➢ ECG ➢ 心彩超:EF、SV、肺动脉压力、右室形态等
正常脊柱
脊柱侧弯
病因学
• 特发性(70%): 早期发病(婴幼儿型);晚期发病(儿童型、青少年型)
• 神经肌肉性(15%):脑瘫;脊髓空洞症; 脊髓灰质炎;肌肉病变
• 先天性:
椎体畸形;肋骨畸形;脊柱裂
髓核置换术研究进展

体。液体 聚合物是通过特制 的注入系统在压力控制下完 成的 , 以 D S O 所 A C R髓核置换 系统具 有一定 的 自我 塑形 能力 , 能与髓核切除术后形成 的各种解剖空 间相契合 , 最 后形成 的固化聚合物( 即髓核假体 ) 为不可压缩 的等 向性 芳香族聚 醚 聚氨酯 , 具有 很好 的弹性 、 柔韧 性及 机 械强
度 。
D SO A C R髓核置换 系统 适 用于 受 累间 隙椎 问盘高 度 至少为 5 5 m 的单 间隙椎间盘 ( ~S) .m 退变性疾病 , 且该 间隙上 、 下终板 须保 持完 整 。手术 一般 在全麻 下完 成, 患者多采 用仰 卧 或侧 卧位 , 了方 便术 中图像 的采 为
维普资讯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 年 7 第 2 卷 第 4 08 月 9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r 。1 1 t h
1
1 ! ! ! ! : :
・
2 3 3 ・
髓核置换术研究进展
申勇 王 宣 李 宝俊
摘要 与 传 统 的 融 合 术 和全 椎 间 盘 置 换 术 相 比 , 核 置 换 术 可 更 多地 保 留 纤 维 环 和 脊 柱 周 围 的韧 髓 带组 织 , 利 于 术后 椎 间盘 高度 和 脊 柱 活 动 范 围 的 维持 。 目前 临床 已广泛 应 用注 射 型 和 植 入 物 型 髓核 假 有
集, 常选用前路或侧 路 。手术 的关 键是 在完 整摘 除髓核 的同时如何减少对 纤维环 和终板 软骨 组织 的破坏 , 因为 这些结构是术后 维持假体位置恒定 的主要 因素 。术 中确
定椎 间 盘 内 的 空 间 能 满 足 髓 核 假 体 植 入 后 , 助 借 D S OR 核置换系统专用 的成像技术和成像球 囊测试 AC 髓 植入物的大小 、 形状和容积 , 调试满意后将成像球囊取 出, 植入真正的球囊装置 , 通过计算机调控的压力注射 系统将 液体聚合物注入 , 获得理想 的填充效果后利用 系统 自身配 备的固化装置使液体聚合物骨化即形成最终的髓核假体。 D SO A C R髓 核置换术 可 保 留患者 骨量 和骨 周 围结 缔组织 、 肌肉组织 , 减轻 椎 间盘源性 疼痛效 果显著 , 同时 可恢复椎间隙高度和保 留脊柱活动性 。A rn 等 报道 hes 6例D SO 0 A C R髓 核 置换术 患者 的临 床疗效 ( 男女各 3 0 例, 平均 年龄 3 9岁 ; 手术节段 ~3例 , 4 2 L~ 6例 , L~S
颈前路Hybrid术式是融合与非融合手术的完美平衡吗?

( 第 二 军 医 大 学附 属长 征 医院 2 0 0 0 0 3 上海 市 )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 0 0 4 — 4 0 6 X . 2 0 1 4 . 0 1 . 0 1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1 . 5 文 献标 识 码 : C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0 6 X( 2 0 1 4 ) 一 0 1 — 0 0 0 5 — 0 2
整 体 ROM ; HS手术 对整 体 ROM 没 有 明显影 响 [ 1 1 。AC DF组 手术 节段 ROM 最 小 ; A DR 组 手术 节段 R . OM} g 对 于正常颈 椎 变化 不 大 ; HS 组 则介 于二 者之 间。 AC DF手术 导致邻 近 节段 ROM 增加 ; A DR 术
动 与 骨性 融合 的 混合 术 式 ( h y b r i d s u r g e r y , HS ) , 即在 不 同 节段 一期 进 行 融合 与 非 融合 的联 合 手术 应运
而生 。
迄 今 为止 , 一 些 学者对 多节段 A C DF和 A DR 以及 HS的生 物 力学特 性进 行 了研 究 。研 究表 明 . 两 节段 AC DF手 术降低 了 c 4 ~ T 1的颈椎 整体 活动 度 ( r a n g e o f mo t i o n , R0M ) : 两 节段 AD R 手 术增 加 了
增 高。
为保 留手术 节段运 动功 能 , 近年 来 颈椎人 工椎 间盘 置换 ( ADR) 手 术获得 了长足 发展 目前 普遍认 为, C3 - C7的 单 节段 椎 间盘病 变是 A DR 手术 较好 的适 应证 , 且 临床 疗效令 人鼓 舞 。 然而, 对 于 多节段 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