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体会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价值体会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价值体会【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在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材料:实验筛选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就诊的74名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
患者均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同意配合实验进行。
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7人。
常规组患者采用单纯中医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实验选取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作为实验观察指标。
疼痛评价采用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有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有效率较高,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推广实行。
【关键字】颈肩腰腿痛;中医针灸综合治疗;临床疗效颈肩腰腿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与慢性的劳损以及炎症有关,常见的颈肩腰椎疾病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表现为颈肩部、腰背部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麻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状态[1]。
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常常使用中医针灸的方式,但是单独使用针灸治疗患者的治疗疗程较长,疼痛改善的情况较差,无法得到患者的满意,随着神经阻滞法在临床的运用,将神经阻滞法运用到颈肩腰腿痛疾病中有重要意义[2]。
为了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本次实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就诊的74名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现将实验过程和结论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患者的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就诊的74名面瘫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
杨治洲治疗颈肩腰腿痛临证经验

杨治洲治疗颈肩腰腿痛临证经验关键词杨治洲颈肩腰腿痛针刺临证经验杨老师认为,针刺手法是一种操作要求极高的外治法,除辨证审因,准确诊断外,其疗效与针刺取穴有密切关系。
在20余年的从医过程中:①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指力,只有具备足够的指力才能正确的操作,达到针到、力到、气到的目的;②注重针刺穴位的选取,密切结合解剖,“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和解剖中点结合,在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杨老师在“颈肩腰腿痛”中的治疗经验从以下方面做以总结。
注重经筋的辨证经筋的病变和软组织颈肩腰腿痛的病变,主要在人体的四肢、颈肩背腰部软组织内,但二者病变的循行的路线和发病机制则各有特点,筋经的病变由四肢末端的爪甲起始,最后终止于头面,而软组织颈肩腰腿痛的病变则多位于1处或多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和关节囊等易于受摩擦、牵拉和挤压的部位。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系统的疾病,不包括内脏器官。
从外力损伤到生物学或物理学的变化而造成骨折移位、骨错缝、筋出槽的力学状态改变,以致组织受到破坏,大量细胞坏死、组织液渗出,形成体内病理性异物,刺激组织引起疼痛,产生生物变化,缓激肽类和5-羟色胺类物质释放,刺激人体,通过神经反射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产生病理变化,如瘢痕、粘连,从而形成新的病理因素。
也就是中医所讲的“瘀”,即“不通则痛”。
注重治神与守神,注重针感,善用行气法,强调手法补泻杨老师认为施针时要重视“神”,强调守神与治神,包括医者和患者,首先医者要心定神宁,聚精会神,细心操作,持针有力,观察形色,专注于病所,体会针下感应,使其气至,得气后慎守经气,力贯全针。
正如《灵枢·邪客》所说:“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素问·保命全形论》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其次,要求患者体位要舒适,神思专一,体会针感,积极配合治疗。
《素问·评热病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通过调整机体的气机,调动机体的内因,提高抗病能力以驱邪外出,即“治之于外,调之于内”。
雷火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雷火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摘要】雷火灸治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颈肩腰腿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首先分析雷火灸治疗的原理及机制,再深入探究雷火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关键词】雷火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疗效,护理,体会引言颈肩腰腿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雷火灸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护理特点,在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雷火灸治疗的原理及机制1.雷火灸的定义历史来源雷火灸是一种在中医传统疗法中使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热疗的方式来刺激特定穴位,起到调节气血、缓解疼痛、促进自愈等作用。
雷火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灸田署方》和《刺灸田父方》等文献,就有对灸疗的记载,雷火灸作为一种火疗法,在古代就有相应的应用,传统上雷火灸是使用艾草或者其他植物药材,点燃后置于特定穴位上,将其热量传导到人体,以达到调理气血、促进健康的效果。
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雷火灸逐渐被纳入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医学理论之中,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对雷火灸的制备和临床疗效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一些慢性疾病、疼痛症状和康复治疗中,雷火灸被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2.雷火灸的原理作用机制雷火灸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热量和压力,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气血畅通,调整脏腑功能,达到防病病的目的,并且雷火灸施加热量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代谢,舒筋活络,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雷火灸对于湿寒痹阻、关节疼痛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通过热烧的方法去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气,改善病症,还能够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对一些慢性病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二、雷火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1.缓解肌肉疼痛通过雷火灸热疗的方式,可以促进局部血液、舒筋活络,缓解颈肩腰腿等部位的肌肉疼痛和炎症,有助于改善疼痛症状,当雷火灸被施加在疼痛部位时,可以渗透到肌肉组织中放松紧张的肌肉,并且有助于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刺激还能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有助于清除代谢废物和毒素,减轻疼痛的感觉。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中医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进而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次观察主要针对颈肩腰腿痛进行,通过对一组患者的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共选取了100例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范围为30-60岁。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没有进行过其他治疗。
观察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针灸治疗和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针灸治疗组:每周3次,连续4周。
选择经典的针灸穴位进行刺激,包括太阳穴、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肩中俞穴、腰俞穴、肾俞穴、外丘穴、阳陵泉穴等。
每次治疗持续20分钟。
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包括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热敷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连续4周。
热敷治疗选取适宜的热敷器材,如暖宝宝等,每次热敷20分钟,每日2次,连续4周。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评分。
针灸治疗前后,患者根据自觉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难忍。
生活质量评分主要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评估,评分标准为0-100分,0分表示生活无能,100分表示生活正常。
治疗满意度评分根据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评分标准为1-5分,1表示非常不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
观察结果显示,在针灸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平均下降了4.5分;在常规治疗组,疼痛评分下降了2.3分。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生活质量评分方面,针灸治疗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平均提高了20分。
治疗满意度评分方面,针灸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平均分数为4.5,而常规治疗组的平均分数为3。
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引言
颈肩腰腿痛是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在短时间内能够缓解疼痛,但却很难根治病情。
因此,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包括针灸、拔罐、按摩、理疗和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如止疼片等。
治疗时间均为4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60分钟。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且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对照组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在治疗4周后的变化较小。
具体数据如下:
治疗组:
疼痛评分降低30%以上的患者数:43例
对照组:
综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提升的效果,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更为有效。
综合疗法能够针对疾病的不同表现采取多种治疗手段,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临床上可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
当然,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便选用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观察及体会

临床探索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观察及体会郑占举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江家屯乡卫生院,河北张家口 075100)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诊治的6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及活动能力评分。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实施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对颈肩腰腿痛有显著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活动功能。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受到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不良习惯的影响,导致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发展。
颈肩腰腿痛主要表现为颈部、肩部、腰部及四肢疼痛,若不进行相关治疗干预及日常保健,可能造成症状加重、相应功能障碍等不良情况,增加患者及家庭压力。
本研究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来院诊治颈肩腰腿痛患者6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8岁,平均(48.6±3.2)岁。
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1岁,平均(51.3±3.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对研究知晓并签字同意;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者;存在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药物治疗。
(1)中药内服。
药方: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三七粉各10 g,血竭、川牛膝、自然铜各20 g,威灵仙10 g,鸡血藤25 g,将上述药物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2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25例临床疗效观察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25例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临床资料本次观察共选取了25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
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病程在3个月至1年之间。
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椎、肩关节、腰椎或髋关节病变引起的疼痛。
二、治疗方法2.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采用针灸、中药调理和按摩推拿等手段。
首先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症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针灸手法包括温针、留针、耳针等,针刺穴位主要集中在肩背、腰骶和髋关节周围。
针刺后常结合按摩推拿促进气血循环和疏通经络。
中药调理主要采用煎煮服用或外敷贴药的方式,常用药物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等,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治疗周期为2个月,每周2次。
2.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非甾体消炎药、肌松剂和镇痛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病症和疼痛。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理疗、肌力训练和功能训练等,通过物理疗法、按摩和功能锻炼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活动度。
治疗周期为3个月,每周3次。
三、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周期的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其中,中医治疗组中17例(68%)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明显,7例(28%)患者疼痛症状减轻,仅1例(4%)患者没有明显改善。
西医治疗组中12例(48%)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明显,9例(36%)患者疼痛症状减轻,4例(16%)患者没有明显改善。
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可见,中医治疗组的疗效略优于西医治疗组。
四、讨论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可以综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颈椎病经验与体会
治疗颈椎病经验与体会一、活血化瘀的应用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血瘀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风寒湿等外邪入侵或积累性损伤,必然在发病的过程中出现血瘀的病机,尤其是表现为疼痛者。
作者在治疗颈椎病痛证之时,结合其病机的情况,在各种治法中加上活血化瘀之法。
当病机以非血瘀为主时,则作为辅助的治法,当病机以血瘀为主时,则重用活血化瘀之法。
如风寒阻络者,治以祛风散寒佐以活血,以羌活、白芷为主配以川芎、红花;气血不足者则以益气养血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用八珍汤加丹参、鸡血藤、三七;肾阳虚者则以温肾壮阳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常用熟附片加川芎、红花;肝肾阴虚者以滋阴养肾为主,用六味地黄汤加桃仁、赤芍;痰湿内阻者则化痰祛湿的同时,更注重使用既能祛痰又能化瘀通络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蜈蚣、全蝎。
除了在中药煎剂中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外,亦可使用活血化瘀之成药,如复方丹参片、灯盏花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
二、温通法的应用针对颈椎病患者往往有肾(阳)虚和痰瘀交阻而闭塞不通的病机特点,故治疗时常以温阳补肾治其本,祛瘀通络和化痰通络治其标,常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血属阴,瘀血则为阴邪,痰湿亦为阴邪,其遇寒则凝,遇热则通,痰瘀之邪非温阳而难以化之,且温阳补肾能健脾益气、推动气血之运行,加强水湿之运化,从根本上去除了痰瘀内生的病因,故临床疗效明显,且疗效稳定,可减少复发。
基本方组成:熟附子12g,仙茅15g,补骨脂30g,血竭9g,杜仲18g,桂枝9g,肉苁蓉18g,陈皮6g,每天1剂,再煎,分上下午两次服用,10~14天为1疗程。
忌吃萝卜、笋干、水果等寒凉之品。
当然,属阴虚火旺者禁服,有外感时暂时停服。
病情稳定后,将上方做成胶囊(温通胶囊),以方便长期服用。
三、综合疗法效果较好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使用范围和优、缺点。
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应选用不同的方法。
反过来说,由于颈椎病发病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常使单一或两种方法不能解除其病理。
颈肩腰腿痛科室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医院颈肩腰腿痛科室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习内容:一、科室基本情况颈肩腰腿痛科室是该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主要负责诊治各种颈肩腰腿疼痛疾病。
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康复治疗师等。
在实习期间,我初步了解了科室的组织架构和日常工作流程。
二、诊疗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科室的诊疗工作,包括对患者的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做出初步的诊断,并了解到了各种颈肩腰腿疼痛疾病的治疗方法。
三、学习交流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科室的学习交流活动。
每周的疑难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都是我学习的好机会。
通过与其他实习生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不同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拓宽了我的视野。
四、实习收获通过在颈肩腰腿痛科室的实习,我对颈肩腰腿疼痛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诊断方法。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实习期间,我发现自己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候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病史细节,或者在体格检查时不够细致。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实习中更加注重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并且多向经验丰富的医生请教,学习他们的诊断技巧。
另外,我在与患者沟通方面也需要提高。
有些时候,我可能会因为紧张或者语言表达不够清晰,导致患者对我的信任度不高。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计划参加一些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总结:通过在颈肩腰腿痛科室的实习,我对颈肩腰腿疼痛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近年来,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日趋单一、久坐不动的现象日益普遍,颈肩腰腿等部位的疼痛症状也越来越多见。
这些部位的疼痛往往会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针对这类问题,综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这类疼痛患者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疗法对颈肩腰腿等疼痛症状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一、综合疗法的定义综合疗法是一种结合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
其包含多种手段,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针灸、推拿等手段,旨在通过综合治疗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起到减轻疼痛、消炎以及松弛肌肉等作用,使患者感到舒适。
但是,这些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适应人群,尤其是对于长期使用者。
此外,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也有限。
2、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多种手段,如理疗、推拿、针灸等,可有效减轻疼痛、增加关节的运动范围,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此外,经常进行物理疗法还有助于改善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但是,物理疗法需要专业技术支持,且治疗周期一般较长,需要耐心和持久的治疗。
3、针灸针灸作为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对于颈肩腰腿疼痛症状的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
在针灸治疗中,针刺患者的特定穴位,刺激机体内相应的反应,从而改善以及缓解症状。
同时,针灸治疗也不会出现副作用,适宜于长期使用,但针灸治疗的具体疗效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是否适合针灸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确定。
4、推拿推拿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式,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
通过推拿可以有效地缓解肌肉疼痛、协调肌肉运动和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
综合疗法将多种治疗手段综合使用,可以从各个角度切入,效果更为显著。
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使用,可以减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缩短治疗周期,并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颈肩腰腿等痛患者,常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来改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方法和运动正骨等综合方案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以推拿按摩手法+止痛兼服用方药+运动康复治疗患者的颈肩腰腿痛症。
结果:多数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药治疗,康复治疗
在临床实践上,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治疗上传统多采用封闭、理疗、针灸、按摩等非手术疗法,以及配合中药外敷、医疗体操治疗颈肩腰腿痛,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我院接诊此类患者的数据显示,采用中药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67例,其中,男性患者33名,最小3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岁;女性患者34名,最小4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最短的是4d,最长的是7d,类型分布主要是:颈椎骨质增生、网球肘、腰背肌筋膜炎、腰椎增生、
膝关节增生、肩周炎、跟痛症等。
笔者仅从上面案例中选取一位李先生,患者是高中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常常伏案工作,以至于年纪轻轻,腰腿痛的问题已很严重,诊断其为“肌肉劳损”,做了按摩、理疗等治疗后能缓解一段时间,但没过多久,他的腰腿痛又反复发作。
1、2临床症状
根据我院的临床研究和复诊发现,引起该患者腰腿痛的重要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
其主要特征为:腰痛或腿痛或腰腿均痛,部分病人伴有剧痛难忍,行动困难,少数人可有大小便失禁。
更严重者卧床不起,日夜难眠。
临床上明显的症状:
1、2、1疼痛性质
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是体贴由于病变本身或继发性及痉挛所致其部位教局限多由固定的明显认真压痛点用麻醉剂行局部封闭治疗病人疼痛可在短期内迅速消失()牵涉痛或感应痛:亦称反射痛是指腰骶椎或腹膜盆腔脏器疾病时刺激传递到脊神经后根或脊髓丘脑束神经元通过“聚合-投射”师表作用使同一节段的神经原兴奋在相应的皮肤支配区出现感觉丰富异常其疼痛部位较模糊少有神经损伤的客观体征但可伴有肌痉挛()放射痛:是神经根收到损伤的特征性表现疼痛沿受神经向末梢发射有较典型的高尚感觉运动反射损害的定位特征病程长着有肌萎缩及皮肤神经营养不良的性表现
1、2、2压痛点
病人在俯卧放松肌肉后易找准压痛点表浅组织疾患的压痛
点常有特定的部位如棘上或棘间韧带老随压痛点在该棘突表面或两相邻棘突之间;第腰椎横突综合症压痛点在横突尖端;臀肌筋膜炎时压痛点多在髂嵴内下方;臀上皮神经炎的压痛点在髂嵴外/;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在腰段骶棘肌中外侧缘;腰骶韧带劳损的压痛点在腰骶椎与髂后上棘之间等深部机构病变(小关节椎体椎间盘等)仅在某季后的体表处有深压痛或叩痛不如软组织病变时反面明确
2、方法
对该患者,笔者采用综合施治的治疗对策,主要从中医传统方案中找到治疗方法,先用运用的方法有:
2、1常规方法
采用颈肩腰部推拿按摩手法,以腰围固定腰部,静卧硬板床休息,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配合热敷、理疗、针灸、局部封闭及内服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剂,进行住院观察治疗和康复。
当时初定时间为35d。
2、2中医治疗
采用舒络止痛贴治疗腰腿痛,同时服用方药组成:(1)生白芥子25g,透骨草30g,川芎45g,当归35g,生川乌55g,生草乌50g,洋金花30g,白胡椒30g,松香30g,生附子40g,生南星50g,生半夏50g,生乳香30g,生没药30g,生桃仁30g,红花30g,生马钱子60g,辽细辛30g,独活35g,羌活35g,土虫40g,蛴螬40g,生狼毒50g,鹿角片40g,生大黄35g,祖师麻30g,共研成细粉(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备用。
(2)取
50度纯粮酒500mL,加入雪上一枝蒿30g,干辣椒50g,川蜈蚣10条,浸泡5-7d后过滤,加4%樟脑,3%丁香油,3%月桂氮酮反复摇晃混合至樟脑完全溶化,制成强力透皮湿润增效剂备用。
(3)取(1)组药粉10g装入小布袋(无纺布制成10cm×7cm),并用封口机压封,再取(2)组透皮增效剂10mL均匀浸入小布袋里使药粉浸透,然后贴于患者病变部位,外用弹力胶布固定密封即可。
每36h~48h贴敷1次,每疗程7-10d。
依照中医骨科医学的整体观念,一方面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快速缓解患者的腰腿部疼痛;另一方面,其药用成分渗入经络,能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激发人体自主的、多层次的生理调节功能,从源头上解除腰腿痛病症。
7-10d为一个观察周期,进行保守治疗。
2、3运动治疗
指导病人通过一种新颖的康复治疗方式:悬吊运动,就是把该患者吊起来做运动进行治疗。
2次/d,连续半月时间。
悬吊中是整个身体水平悬吊,手脚则处在一个不断晃动的吊带上。
完成训练动作中发动全身肌肉,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另外,在做悬吊运动时,还用到了海绵橡胶垫、平衡板以及充气的橡胶垫枕,人处于不平稳的状态下,则不得不主动“激发全身肌肉”去维护身体平衡。
3、结果
经过上述的系统治疗和综合调整,病人得到了彻底康复,行动自如,一年观察期未见明显的复发症状迹象,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疗
效。
经过统计对照,75%以上为显效。
4、讨论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经常受到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的侵袭。
中医认为:“寒胜则痛,寒主凝滞,气血不通,经脉不畅,不通则痛,这一连串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腰腿痛”。
(1)腰腿痛原因。
外在因素引起的腰腿痛,如外伤、创伤、扭伤、骨折、职业劳损、不良姿势及受寒着凉等;内在因素多是由感受风寒湿邪所致,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腰腿痛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
思华堂认为,寒胜则痛,寒主凝滞,气血不通,经脉不畅,不通则痛,这一连串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腰腿痛。
内脏系统疾病引起的反应性腰痛,如腹腔肿瘤、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结石和肾病,风湿或类风湿疾病等。
(2)小针刀,水针刀,液体刀进行治疗。
笔者认为针刀镇痛的个性,取决于针刀具有:针、刀、铲三种性能;局部病所施治(以痛为脱)的原则;上、下,纵、横,三维针刀运针法。
故一针一次就能达到最合理的“伤害性刺激程度”,该刺激量超过A(纤维阈值以上,并达到C纤维阈值,而产生最佳的镇痛作用。
即一针刀一次就能激发脊髓内镇痛系统(闸门控制功能)和脑内抗癌系统(DNIC)效应,而产生局部与全身性双重协同镇痛最大的镇痛效应。
(3)冯天有氏和林伍伍氏手法。
冯天有氏整脊疗法,又称“脊住(定点)旋转复位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膂,以促进督脉气血和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伤损等疾病的一种方法。
不仅对颈椎、腰椎棘突偏歪等伤骨科疾病有较好疗效,而且还可广泛应
用于由脊椎病变引起的某些疾病。
林伍伍氏手法是推拿、按摩、牵引、正骨手法治疗LDH的方法,对腰腿痛有松解和宣泄作用,林伍伍氏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突出。
这两种方法都值得推广和应用。
(4)生活起居注意。
工作学习的环境要干燥,温暖,特别不要睡卧在寒冷潮湿的地上,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服。
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冬季的睡床要温暖,农村可睡火炕,城市可用电热毯,这些都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腰腿痛的双重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耀昌,杨进,李彦民。
浅谈颈肩腰腿痛中药内治[J],现代中医药,2009年06期
2、李广。
智颈肩腰腿痛[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