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街区案例

美丽街区案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

1.介绍美丽街区的概念

2.阐述美丽街区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二、美丽街区的特点

1.环境优美

2.建筑风格独特

3.文化底蕴丰富

三、美丽街区案例分析

1.纽约苏荷区

2.巴黎左岸

3.北京南锣鼓巷

4.上海田子坊

四、美丽街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1.提升城市形象

2.促进旅游业发展

3.激发文化创新

五、我国美丽街区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1.现状:政策扶持,美丽街区建设逐渐兴起

2.展望:未来美丽街区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正文

一、引言

美丽街区,是指在城市中具有独特魅力、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富的街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美丽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对美丽街区的概念进行解读,阐述美丽街区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分析一些典型的美丽街区案例,以期为我国美丽街区建设提供借鉴。

二、美丽街区的特点

美丽街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环境优美:美丽街区的环境整洁、绿化覆盖率高,注重公共空间和街道景观的打造,为居民和游客营造宜人的生活和游览环境。

2.建筑风格独特:美丽街区的建筑风格往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3.文化底蕴丰富:美丽街区往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历史建筑、艺术作品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美丽街区案例分析

1.纽约苏荷区: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苏荷区,是著名的艺术家聚集地。这里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艺术氛围浓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家前来游览和创作。

2.巴黎左岸:巴黎左岸的塞纳河岸风光旖旎,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咖啡馆、书店和艺术院校。这里曾经是毕加索、海明威等众多文化名人的聚集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3.北京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里的四合院、胡同、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大量游客。南锣鼓巷已成为京味文化的代表之一。

4.上海田子坊:田子坊是上海著名的艺术创意产业园区,拥有独特的石库门建筑群和丰富的艺术资源。这里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创意产业从业者前来发展,是上海城市创新的重要载体。

四、美丽街区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美丽街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提升城市形象:美丽街区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前来。

2.促进旅游业发展:美丽街区通常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可以带动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3.激发文化创新:美丽街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活跃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激发城市的文化创新能力,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我国美丽街区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1.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美丽街区建设的扶持力度,许多城市开始着手打造具有特色的美丽街区。目前,我国美丽街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2.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上海旧住宅成套改造的探索——以彭一小区为例

上海旧住宅成套改造的探索——以彭一 小区为例 The Exploration of Complete Renovation of Old Houses in Shanghai ——Example for Pengyi Community 胡晓颖 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XiaoYing Hu、 Shanghai Key Design Group co.,Ltd. 摘要:彭一小区成套改造采用旧住宅全部拆除重建,小区居民原地安置的 方式。在保持人口结构和社会空间稳定的前提下,在现有住宅建筑量的基础上充 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改造使住宅成套,增加套内厨卫设施,增加人均住宅建 筑面积,切实提高居民住房条件;增配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居民生活 质量,营造友好、健康、生态的社区。原地安置的成套改造促进公共设施实施、 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更新探索,保留了文脉的传承。 Abstract: The complete renovation of Pengyi Community adopts the method of demol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ll old houses and resettlement of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On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ocial space, the actual needs of residents are fully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volume. Renovation of the old houses makes it ensuite, the facilities of kitchen and bathroom in the suite are increased ,the areas of per capita residential are increased. The housing conditions of residents are improved effectively.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is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public service

美丽街区案例

美丽街区案例 摘要: 一、引言 二、美丽街区的定义与意义 三、美丽街区案例介绍 1.上海新天地 2.成都宽窄巷子 3.北京南锣鼓巷 四、美丽街区成功的关键因素 1.历史文化底蕴 2.保护与更新并重 3.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五、美丽街区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1.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2.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已成为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美丽街区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丰富了市民

的生活。本文将通过对美丽街区案例的分析,探讨美丽街区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二、美丽街区的定义与意义 美丽街区是指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对既有建筑、街道、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提升,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具有较高美学价值、人文内涵和经济效益的城市空间。美丽街区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美丽街区案例介绍 1.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通过对石库门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上海新天地成功地将传统的里弄住宅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成为上海的时尚地标。 2.成都宽窄巷子 成都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改造后的宽窄巷子保留了传统的四川民居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各类餐饮、茶馆、工艺品等业态,成为游客体验成都悠闲生活的重要去处。 3.北京南锣鼓巷 北京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北京最具特色的老街区之一。南锣鼓巷在改造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四合院建筑和老北京的风貌,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和游客前来探访,成为北京的时尚文化地标。 四、美丽街区成功的关键因素 1.历史文化底蕴

打造美丽街区改造工程方案

打造美丽街区改造工程方案 一、项目介绍和背景 美丽街区改造工程是一项旨在提升城市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通过改造、 美化和提升街区的各种设施和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和 形象,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城市街区面临着多种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建筑老 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因此,对于城市街区的改造工 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定位和目标 美丽街区改造工程的定位是通过改造和提升城市街区的各种设施和服务,打造优美、宜居 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主要目标包括: 1. 提升城市街区的功能和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2. 增强城市街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弘扬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城市精神。 3. 促进城市街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项目内容和主要措施 美丽街区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主要措施: 1. 提升城市街区的交通设施和服务,加强交通管理和交通组织,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 效率和安全性。 2. 改善城市街区的建筑环境和空间布局,提升建筑质量和形象,美化城市街区的建筑风貌。 3. 美化城市街区的绿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加绿地和公园,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条件。 4. 完善城市街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升城市街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公共活动 场所和文化设施。 5. 加强城市街区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城市街区管理机制和运行体系,提高城市街区 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项目实施和推进 美丽街区改造工程的实施和推进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上半年各区城市更新重大进展系列专题-补齐民生短板“两旧一村”焕新提速

上半年各区城市更新重大进展系列专题-补齐民生短板 “两旧一村”焕新提速 姜乐瑶 “两旧一村”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治理工程。2023年4月,《上海市 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重点开展城市更新六大行动,包括综合 区域整体焕新行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公共空间设施优化行动、历史风貌魅力重塑行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商业商务活力再造行动。本期,我们将聚焦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盘点1-6月各区在老旧小区焕新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浦东新区】 1月:40个“城中村”点位将完成拔点 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补齐民生短板,浦东新区今年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敲定了新的全年目标:启动中心城区及周边“城中村”点位拔点,年内完成40 个点位拔点,力争实现“推进力度最大、完成时间最早、标志性成果最多、群众满 意度最高”。 【徐汇区】 2月:徐汇区打响城市更新攻坚战 在2月召开的2023年城市更新攻坚战推进大会上表示,徐汇区表示今年将推进小梁薄板房屋成套改造超15万平方米,新开工住房修缮300万平方米,推进旧改征收、成套改造、房屋修缮、土地储备、区域更新、风貌更新、市政交通、道路景观、绿化提升等9个方面超过400项城市更新攻坚战目标任务。 具体来说,比如房屋改造指挥部,2023年要推进小梁薄板成套改造超15万平方米,新开工住房修缮300万平方米。风貌更新指挥部,要聚焦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积极探索规模性街坊改造解决不成套里弄住宅问题,重点推进零星旧改地块的保护更新利用。道路绿化建设指挥部,全要素建设“美丽街区”,推进31条道路建设、38公里架空线入地、51条道路景观和23处公园绿化提升等。 【宝山区】 5月:顾村动迁安置房项目完工 5月,位于宝山区顾村镇潘泾社区动迁安置房项目,顾文苑全部完工。作为顾村老集镇“城中村”改造的新建动迁安置房项目,顾文苑小区主体结构、户内工作、外立面、景观、绿化等已全部完成。待项目交付后,顾文苑将迎来老镇及周边千余户村民入住。

美丽街区案例

美丽街区案例 (原创实用版)目录 一、引言 1.介绍美丽街区的概念 2.阐述美丽街区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二、美丽街区案例分析 1.纽约高线公园 2.巴塞罗那拉姆布拉大道 3.东京代代木公园 4.我国北京 798 艺术区 三、美丽街区的共同特点 1.人性化的设计 2.历史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3.绿色环保理念的贯彻 4.社区参与和互动 四、美丽街区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1.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2.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3.推进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建设 4.鼓励社区参与和互动 五、结论

1.总结美丽街区的成功经验 2.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出建议 正文 一、引言 美丽街区,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独特魅力、人性化设计、绿色环保且充满活力的街区。它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展现城市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美丽街区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丽街区案例分析 1.纽约高线公园:曾经废弃的高架铁路被改造成具有创意的线性公园,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它融合了绿色景观、艺术展览和商业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体验。 2.巴塞罗那拉姆布拉大道:这条充满活力的步行街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貌,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它以人性化的设计和浓厚的社区氛围,成为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场所。 3.东京代代木公园:这座公园周边分布着多个美术馆和博物馆,是东京著名的文化聚集区。公园内的樱花和枫叶为游客呈现了四季不同的美景,展现了日本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魅力。 4.我国北京 798 艺术区:这个曾经的工业园区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 名的艺术交流中心。独特的厂房建筑、现代艺术展览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北京市民和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三、美丽街区的共同特点 1.人性化的设计:美丽街区注重人的需求,提供舒适的空间和设施,方便市民和游客休闲、交流。 2.历史文化的保留与传承:美丽街区尊重历史和文化,将原有的建筑、

对中心城区慢行环境系统性设计的一些思考——以东莞中心区核心地段慢行系统建设为例

对中心城区慢行环境系统性设计的一 些思考——以东莞中心区核心地段慢行 系统建设为例 摘要:东莞作为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近三年来通过高品质的中心城区环境提升,着力实现从“中间城市”向“中心城市”蝶变。文章从城市愿景、系统性设计和实施机制三个方面梳理了在东莞“强心“战略下中心区慢行环境提升的建设内容,并通过总结与反思为其他城市中心高品质建设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心城区;慢行环境;高品质;系统性 一、“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城市愿景 伴随粤港澳湾区的建设,极致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环境成为大湾区城市持续吸引创新人才的重要要素。城市品质成为东莞在深度竞争合作中的“主战场”,于2017年提出“强心”战略,对中心城区的城市品质与内涵进行不断强化和提升,以“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城市愿景,展现东莞的区域魅力和文化磁力。 “一心两轴片区”是东莞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山、水、城“特色的空间格局,同时聚集了城市级的公共服务和开放空间。在2019年,东莞成立了高规格、超常规的中心城区建设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1】,以公共活动链接引导城市空间整体品质提升,作为对未来高品质中心城区的前瞻探索和示范带动。 二、东莞中心城区慢行环境系统性设计 东莞大道-鸿福路”路口是中心城区最核心、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汇聚了市民服务中心、国贸中心、“台商-农商”商业办公集群、第一国际商住集群等重

要城市公共与商办服务空间,同时承载着市域轨道1、2号线交汇换乘的重要功能。 根据专业设计团队对东莞大道-鸿福路路口及周边248 公顷范围的大数据分 析显示,每天有约100 万人次活动在该范围,人群量大、密度高,人群年龄段以 年轻人为主,活动范围大,但活动轨迹被东莞大道和鸿福路打断。人车冲突情况 严重,亟需增设立体过街设施连接最具人气的商业办公和绿地公园,以缓解行人 过街压力。现有的地铁地下出入口及地面过街设施,明显不能满足慢行需求。地 铁地下设施依赖引导标识系统引导人行进方向,而地下空间存在无方向感、环境 舒适性欠佳、心理影响、运营管理与安全等负面问题。 针对中心城区现状的慢行环境问题,设计首先研究了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 保护协会《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报告》和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行人环境评 价体系》等国内外慢行环境评价体系,结合香港和上海的慢行系统规划案例,以 杨盖尔的PSPL研究法,同时为了应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慢行环境 评价体系的六大因子:便捷性、舒适度、愉悦度、安全性、可持续、创新性。 在慢行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248公顷范围提供了动态的设计服务,包括了系统的协同和局部的设计,涵盖了东莞大道等16条街道公共空间品质提 升的、3.5公里的二层连桥系统、东莞大道及鸿福路路口核心景观风貌等多个建 设项目。通过建立高质量的公共活动链接,来整体提升中心城区的空间品质和活力。 街道公共空间 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市民的日常出行、运动、休憩、社会 交往等多元活动诉求,以及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营造有温度、有记忆、可传 承的高品质街道空间氛围,改善出行和活动体验,不仅事关每一位市民的安全、 健康和幸福,也是提升城市创造力、竞争力的关键【2】。 设计提出五维策略梳理了中心区的空间结构和体系,通过门户地标彰显城市 脊梁,编织品质慢行网络构建美丽街区,利用主题锚点激发城市活力,延续自然

一文读懂CIM城市信息模型

一文读懂CIM城市信息模型 1、CIM概念 1.1 CIM基础概念 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城市信息模型,通过融合地理信息、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时间为轴线,将一个城市的过往进行仿真还原、城市的现状进行记录、城市的未来进行推演; 形成一个集“室外室内”、“地上地下”三位一体的真城市立体空间,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基底;是伴随城市生长的智慧化基因;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必要支撑。 CIM 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种描述—CIM 是对一个城市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表达。一项多方协同维护的资源—在城市规划、设计、分析、运行、管理各阶段的不同利益相关方可通过在C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应其各自职责,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同时, CIM 中的所有信息均应依权责分类分级实现共享。一个过程—CIM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城市的信息,为该城市规划、设计、分析、运行、管理中的各项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1.2 CIM核心技术 从 CIM 提出的初衷和当前发展来看,它主要与BIM、GIS及物联网(IOT)等技术密切相关。 (1)BIM发展到今天,不同行业的人对其本质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将BIM视为一个过程、一种理念、一类方法或一项技术工具。美国的国家BIM标准对BIM所做的最完整权威的定义为:BIM是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示,它可以用作设施信息的共享知识资源,成为设施全生命期决策的可靠基础。BIM已在建筑、市政工程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2)目前的3D 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识别三维空间实体对象上任一点的精确位置(坐标),但是不能构造实体要素间的拓扑关系,这就使很多真三维的高仿真模拟分析难以实现,也无法处理和表达时间维度以及更多维度的信息,因此需要向真三维及更高维度发展。在智慧城市背景下,3D GIS必将向智慧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不再只局限于空间分析和数据库管理,而是与数据融合,具备挖掘知识、推理预测的能力。3D GIS正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需要面向不同专项领域业务应用精准描述各类物理实体对象的空间位置;二是面向物

XX市乡镇、街道2023年度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实施办法

XX市乡镇、街道2023年度城市管理工作 考核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各乡镇、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职责,推进更高品质“XX”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街道组:XX街道、XX街道、XX街道、XX街道; 乡镇组: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街道、XX街道。 二、考核内容 (一)季度考核项目 1.队伍建设(8分) (I)常态化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国家、省、XX市相关要求和标准,落实教育培训、队容风纪、执法规范、装备管理等方面各项措施。 (2)执法人员配备情况:城管执法人员配备情况。 (3)XX条线考核情况:根据XX市关于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季度考核反馈情况进行评价。 (4)结合城管执法业务,以百姓满意为核心,创新队 伍建设与执法管理举措。

注:本项为季度考核项目。 2.市容管理(25分) (1)市(镇)容(镇)貌常态管理(15分):按照《XX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XX省城市容貌标准》的规定,结合城管工作平台小程序,加强流动摊贩、店外占道经营、乱堆放、乱涂写、乱拉挂、乱晾晒、露天烧烤(餐饮油烟)、机动车人行道板乱停及非机动车乱停等乱象的日常管理以及停车设施常态管理。 (2)“双系统”建设管理情况(2分):按照市容环卫责任监管和户外广告动态管理“双系统”建设工作要求,对信息录入、巡查打卡、现场纠处等情况进行考核。 (3)户外广告规范化管理(5分):严格执行《XX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落实户外广告日常监管、安全管理、行政审批、设置权(使用权)公开出让等相关工作。 (4)户外广告整治(3分):开展大型户外广告(店招)设施、字幕式电子显示屏设施以及其它不规范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整治。 注:第(1)(2)(3)小项为月度考评、季度考核项 目;第(4)小项为季度考核项目。 3.城市绿化管理(2分) 开展绿化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注:本项为季度考核项目。 4.行政执法(20分)

浦东新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行动方案

浦东新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行动方案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一座儿童友好的现代化品质城区,是浦东引领区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吸引人才近悦远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文明发展形象、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统筹推进全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380号)、《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2〕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浦东新区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对儿童更加友好为目标,在现代化城区建设进程中推动儿童友好全要素统筹、全过程融入、全地域覆盖、全龄段共享,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全面提升广大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高品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注入活力、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儿童优先、普惠共享。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坚持公共事业优先规

划、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公共服务优先保障,推动儿童优先原则全面融入社会政策。坚持普惠共享原则,关注并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行为能力儿童的差异化发展需求,让全体儿童共同享有公平、便利、安全的服务。 ——创新发展、示范引领。立足浦东人口特征、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积极创新儿童友好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在儿童资源丰富的重点功能区域适度超前建设,为广大儿童提供更加多元化、特色化的服务,推动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战略定位相适应的儿童友好城区示范样板。 ——国际视野、开放包容。坚持世界眼光,强化交流互鉴,主动接轨国际标准,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实践中更好彰显中国风与国际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全面提升浦东儿童友好城区在国际上的形象传播力、品牌影响力和人才吸引力。 ——系统谋划、多元共建。坚持系统观念,将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与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三个圈层〃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工作统筹推进,促进各类设施综合高效利用。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合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儿童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儿童事业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