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完整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完整篇

前言

信息技术正成为全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也不例外。本文旨在介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包括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详细信息。

课程概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意在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该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 电脑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维护;

- 软件应用技能,如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图像处理等;

- 互联网的使用与安全;

- 编程基础;

- 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实际应用。

教材概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应当符合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严格把握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鼓励学生

自主研究和创新思考。

教材内容宜生动有趣,注重实践操作与知识的融合。同时,也

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一些难度

较大的知识点和技能操作,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概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兴趣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研究,激

发他们的研究热情;

- 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 实践操作。通过编程实践、软件操作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 多媒体辅助。采用图文并茂、动画演示等手段,生动形象地

展现知识点,提高学生研究体验。

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和教学需要家长、学生、教师、学校、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旨在培养小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9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与才能: 1、通过创情景,解决问题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展图象处理。 2、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套索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利用资,对学生进展创新学习、自主学习才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合作,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2、通过创设活动情景,浸透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在Phtshp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图象。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套索”工具操作方法及使用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白天鹅的家由于受环境污染而无家可归〕通过动画介绍学习任务。〔板书:美丽的天鹅湖〕观看动画考虑展示任务,激发学习热情,浸透环境保护区意识。 二、为天鹅找家。 〔出示“天鹅”、“湖”图片〕:我们要使用PHOTOSHOP中的那些命令,怎样操作,才能把白天鹅送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呢? 三、美化天鹅 同学们,象你们那样做,修饰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缺点么? 〔学生小组讨论答复。〕 老师展示没有背景的天鹅图片。 1.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2.这节课我们就要接触一个新的工具——套索工具。 3、大家想知道这个工具怎样使用么? 4. 观看动画,学习工具的使用。 5. 同学们看完了三个套素工具的使用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么? 6. 你打算使用哪个套素工具呢?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全五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全五篇] 第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现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每个学生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真正问题的情境。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情境性问题悬念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教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时,可先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如何实现样稿中的模式。如果想改动样稿中的某模式,又如何操作。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 二、形象比拟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容易接受。 比如在讲Windows 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等,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一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课时)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信息 1. 信息的概念 2. 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2)知识性(3)指向性(4)共享性(5)无限性(6)时效性(7)传播性3. 信息的作用 (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信息是人类知识的源泉(3)信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手段 (4)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5)信息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1.1.2 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的概念 2. 信息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从信息依附的载体和方法的角度分从信息技术的信息功能的角度分 (2)特点 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3. 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 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 1.2.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1. 教学任务 2. 教学目标 1.2.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1.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要 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3.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3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结构体系 1.3.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 课程目标素质化 2. 课程内容综合化 3. 学习方式多样化 4. 内容呈现多媒化 1.3.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及结构体系 1. 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3. 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1.4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4.1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数学的关系 1.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2.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工具,培养计算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开创解决数学问题新思路(3)利用计算机作图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4.2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语文、英语的关系 1. 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信息素养提供了条件 2.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学习语文和英语 (1)充分发挥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的优势,提高识字和用字的能力(2)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检索式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教材篇 第一章 引论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简史,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法规和文件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这对于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1.1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在2000年以前叫做“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2000年 11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改名为“信息技术”。自我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过5个〈指导纲要〉:1984年颁发〈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7年10月28日颁发〈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等候课教学大纲(试行)〉1994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1997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改稿)〉2000年11月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它们相应对应着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1 实验探索阶段(1981—1986)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做了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的反响。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回来后把全世界计算机教育情况向教育部作了汇报和研究。在华夏基金会的支持下, 我国5所大学附中(北大、北师大、清华、华东师大、复旦)以高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并受伊尔肖夫报告的影响,当时的教学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1983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于1984年公布。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是: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的影响; (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 (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规定为40~60小时,并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 这次会议后,计算机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例如在北京,在几十所 中学配置了计算机房,编写了教材,在重点学校开展了计算机课的教学试验。 2.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1)1986年国家教委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大会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的影响,修改了1983年的大纲,于1987年10月28日颁发,名为《普遍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用)》。大纲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的教学内容,课程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 这一阶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扩大了试验的规模。如北京在城区所有中学开设了计算机课,郊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最新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话筒、摄像机等设备及其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话筒、摄像机等设备采集所需的素材;能综合运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毕业留念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中结合理想教育,整合德育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珍惜友情的情感,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毕业留念册的构思、创意。 教学难点: 毕业留念册所需素材的收集和整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1-2个不同风格的多媒体电子毕业留念册的范例;网上邻居的正常使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本领,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具有独特风格的毕业留念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制作“毕业留念册”为中心活动,组织与展开教学。教学中,一要重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并交流探索成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合作所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以及整个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积极感受数字化信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二要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激励小组成员互帮互助,让先完成任务的同学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同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领导才能。 教师要提供2-3个做好的范例,最好是风格不一致的。让学生心里大致有个数,但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萌发想做得更好的愿望。 教学建议: 1、激趣导入。 让学生欣赏一些毕业留念册,引入制作毕业留念册的课题,也可以说说电子毕业留念册与传统留念册相比,突显的优势和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因为制作毕业留念册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创意。 2、策划毕业留念册。 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先思考,要有计划。在构思毕业留念册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在毕业纪念册里可以放一些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分工,运用什么工具进行制作等。 3、资料的采集与分类整理。 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拿来,通过扫描仪输入到电脑中,有数码相机的话,可以在校园里选几个有留念意义的地方进行拍摄,直接输入到电脑中。学生的留言可以利用录音软件通过话筒输入到电脑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拍摄录像,利用视频捕捉卡输入到电脑中。并把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存放,以便于使用。 4、制作毕业留念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2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2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以不同方式打开程序。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放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鼠标的单击、双击与拖放操作。 难点:通过双击进入程序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电脑知识参差不齐。 教具学具: CAI课件。 教法、学法、指导: 读启、讲授、辅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常规安全教育。 二、引入新课: 1、播放cai课件。 2、指导:要玩好游戏,必须熟练地操作鼠标。 三、进行新课: 1、“拯救小兔子”游戏,双击技巧训练。 游戏技巧:双击排在最前面的小兔子,它就会跳过小河,逃离危险。 指导:看书——试一试——帮助——交流 2、“心灵手巧”游戏。 自学:单击“帮助” 指导:注意讲清并演示鼠标的拖放动作,要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左键,到目标位置后再松开左键。 3、玩扫雷游戏。 注意:熟练掌握鼠标的定位和左、右键的单击技巧。 四、上机练习:

完成以上操作。 五、小结: 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鼠标小游戏 打开程序——玩游戏——“帮助” 七、作业布置: 1、纸牌 2、扫雷 3、梦游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板式; 2、掌握PowerPoint输入图片的方法; 3、掌握使用板式进行排版。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PowerPoint输入图片的方法。 2、掌握使用板式进行排版。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用图片配合文字,展示元宵节观灯、赏灯的习俗,精彩而生动,同时现代化的花灯和冰灯,更展示了科技进步与历史习俗的完美结合。本节课,我们就试一试用图文结合的幻灯片来完成介绍元宵节的.演示文稿吧。 (二)新课教学 一、规划幻灯片的布局。 (1)启动PowerPoint软件,打开素材文件夹的元宵节文件; (2)在最后一张幻灯片的页面上,单击【板式】,就可以看到当前幻灯片板式的处于选中状态; (3)单击office中的两栏内容选项。 二、在幻灯片页面上插入第一张图片 1、单击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2、找到本课素材选中“花灯”、jp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汇编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汇编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位新朋友——在电脑中活跃的一只可爱的老鼠,同学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有谁知道它为什么叫鼠标吗? 讲述鼠标名称的由来。(课件演示:鼠标上有两个长得有点像老鼠耳朵的两个键,左边的叫做鼠标的左键;右边的叫做鼠标的右键。鼠标背面有个橡胶球,是小老鼠的脚鼠标指针的移动就是靠它的滚动来实现的。) 设计思路:通过老鼠的引入到鼠标的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鼠标由来的阐述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指导使用鼠标 1、掌握正确把握鼠标的方法。在使用鼠标之前,我们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握鼠标方法。 2、鼠标的使用。同学们平时在家里使用过鼠标吗?通常用它来干什么?再追问:你是怎样打开学习软件的?

通过学生的示范引出鼠标还有哪些操作?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我与鼠标交朋友)。 (1)指向:课件出示(和我握握手)来和我们的新朋友好好交流一下,学习指向的操作。 (2)单击:课件出示(你能选我做你的好朋友吗)尝试将桌面上的图标选定。 (3)右击:(神秘和右键)让学生尝试右键的作用。 (4)拖动:(给我排排座位吧),教师讲解操作的要点,然后做一个游戏“排座位”。 (5)双击:(让我帮你查查你的生日吧)。用鼠标查生日,引出双击操作。要求同学们参照课本6—7页,尝试查找自己的生日,并写下来。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初步尝试自学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述能力。给学生一个衡量作品质量尺子,促使学生向标准看齐。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鼠标的使用环节中,我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将这五个鼠标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初次尝 三、体验成功,分享成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游戏练习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电脑的组成;软硬件的区别;初识输入与输出设备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能够区别简单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图片以及实物,真正认识计算机硬件,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3、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距离感;产生认识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以及主要设备的作用 [教学难点]:软件和硬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远志多媒体教室广播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通过上一节课

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目前,计算机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计算机的组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计算机吗?家里有计算机吗?会使用计算机吗? 生回答 师:那么有谁能告诉老师,你们认为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生回答(学生的回答应该会集中在硬件上) 师: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想法,那么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计算机由这些部分组成呢?请大家看看书本第16页。 生阅读课文,教师下台巡视看书情况。 师:谁来告诉老师,书上说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回答:硬件家族和软件家族 师:那什么叫做硬件?什么又叫软件呢? 生回答 师:所以大家在说计算机组成时,提到的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等是硬件还是软件?生思考回答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6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6篇) 【篇1】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目前,电子邮件是一种最根本的网上沟通方式。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另一种网上沟通方式,即网上论坛的学习做铺垫。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熟悉OutlExpress的操作界面根底上,学会使用OutlExpress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和对邮件进展简洁治理,并能了解“接收”、“回复”、“转发”、“通讯薄”等操作技巧。 重点及难点: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教学本课时,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争论:“当点击发送按钮之后,邮件是发送到对方的电脑中了吗?”或者“发送邮件时,对方是否必需翻开计算机?”以此来帮忙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是怎样在因特网上传输的。 由于教材中第八课和第九课为选学局部,故本课的教学不要求一律使用OutlExpress来收、发邮件,也可直接利用网络上的电子邮局,进展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结合不同网站中的电子邮局,就本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做敏捷处理。 建议本课教学时数为2课时。 二、学生分析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Wrd、画图以及幻灯片等窗口模式的软件,对本课的OutlExpress界面会感到很亲切,便于进展自主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写信、收到信件这些事情并不生疏。由于网络的快速普及,E-ail 这个词对学生来说也是多数人都知道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本钱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初步学会利用OutlExpress发送、接收及整理电子邮件的根本方法,培育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创设写信和发送电子邮件相比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互发电子邮件,使其切身感受到电子邮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互发电子邮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念,提高学生分析、整理信息的力量,学会利用E-MAIL与人沟通和沟通的方法。 四、教学预备 硬件环境:建议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配置宽带互联网。 素材资源:让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查找、搜集关于“书信的进展历史”的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五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五篇 学校信息技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进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学问。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学问。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看体验学习、合作商量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老师展现课件,展现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进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行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却常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同学商量沟通,同学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老师展现课件,介绍计算机的进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其次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本钱低。 老师引入:今日我们和大家一起来熟悉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熟悉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信任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同学以感性熟悉。 自主学习:同学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学问。 老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商量探究。 同学回答:……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老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实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汇总八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位图转矢量图,掌握图片格式转换操作要领; 2.学会制作Flash形状补间动画; 3.知道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能力目标: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时安排: 1课时(可根据需要二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四、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法:教师讲解、引导。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 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 谁能给大家说一下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那么大家想不想再看一次《西游记》? 好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自制的《西游记》片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播放Flash动画,出示课件:即本课孙悟空变成大公鸡、房子、猪八戒和桃子的变形动画,并伴有动画片《西游记》里的主题歌) 师:好了,大家欣赏完了,想不想自己做出这个小动画?(生:想)那好,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做一次。 (二)制作动画 A布置学习任务,勇闯第一关 1、师:孙悟空大闹天空,玉帝派二朗神捉拿孙悟空,在众多的神仙捉拿下,他变成了一只公鸡。现在我们就帮他变一下吧,请大家自学P30的“我来做”这部分, 要认真仔细的读要求,反复的推敲,然后按步骤完成?遇到困难时再仔细读读,答案就在里面。好了,开始闯关吧!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3、简单交流,恰当鼓励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读要求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B布置任务,勇闯第二关: 1、同学们真棒。第一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变成了一只鹰,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房子,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二关开始! 2、学生自主完成 (本关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进行演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3、学生演示,全班交流,恰当鼓励。 这一部分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在设计上仍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尽量避免教师的讲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充满自信完成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集锦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集锦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掌握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试听歌曲,确定朗诵内容的位置。 1、打开Adobe Audition。 2、打开歌曲音乐。 3、标记朗诵内容。 (二)选取朗诵部分并删除。 1、删除朗诵内容 2、试听

(三)选择歌曲和伴奏。 1、打开伴奏。 2、复制歌曲。 3、链接歌曲和伴奏。 4、试听音乐。 5、保存文件。 四、拓展延伸 如何将两个音频文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文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Windows 窗口有关知识和鼠标器操作方法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并且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特点,安排了玩“纸牌”游戏,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使用鼠标器的熟练程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纸牌”游戏窗口的特别组成,掌握游戏规则。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纸牌”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掌握技能,学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玩“纸牌”游戏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玩“纸牌”游戏的规则。 教学难点: 掌握“纸牌”游戏的.规则。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设计: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以学生自己摸索为主,当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理论知识:通过学生阅读书上内容、小组讨论和教师的适当补充,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掌握所需了解的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利用广播教学演示、实际操作、比赛,让学生能够掌握“纸牌”游戏的规则,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1、“画图”窗口的组成 2、工具箱上的“直线”、“矩形”、“圆角矩形”、“椭圆”、“铅笔”、“橡皮”、“用颜色填充”工具的应用 3、颜料盒颜色的选取和应用 4、保存图画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画图”软件 2、熟悉“画图”窗口的组成 3、能够画简单的画 4、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具箱中工具的认识和颜料盒颜色的选取 难点:工具箱中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如认识窗口组成、键盘、指法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教材按

“启动‘画图’”→“认识‘画图’窗口”→“应用工具箱画图”→“保存图画”→“修改图画”→“关闭‘画图’”的顺序组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学习工具箱上重要工具的应用技巧,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课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之间有差距,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建议以小任务驱动为主,并考虑适当的同桌互帮教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发现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画图”的窗口和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多鼓励学生创作,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计算机,也掌握了使用计算机时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鼠标和键盘操作;我们还知道了利用计算机可以辅助我们学习,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接下来的单元,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用计算机“画画”。 (出示一些学生的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启动“画图”软件 师:“画图”软件在“程序”的“附件”里面,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打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 篇一: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 2、掌握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 2、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要制作舒缓的《美好时光》独奏曲音乐,首先要确定制作淡入、淡出的区域,然后进行效果制作。现在就开始吧! 1、打开音乐文件,启动Adobe Audition。 2、选择波形。 3、设置淡入效果。单击【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 4、制作淡出效果。【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Smooth Fade Out】→【确定】,结尾部分淡出效果制作完成。

四、拓展延伸 经过反复试听,淡入、淡出效果以多长时间为宜? 篇二: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2、通过分析图片中所包含信息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感知信息的游戏,体会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感知、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辨别生活中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数鸭子”,提出问题: (1)儿歌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门前大桥下】 (2)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有什么特点?【赶鸭老爷爷,有花白的胡子】

(3)赶鸭老爷爷有几只鸭?【很多只,数不清】 教师总结:从儿歌中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等。除了儿歌,在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呢?今天就一起学习《生活在信息中》。 (二)新课讲授 1、身边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 (1)第一幅图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推车的小男孩,车上装着南瓜、在冬季、下雪天】 (2)第二幅图片呈现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禁止游泳的标识,说明标识所在水域不能游泳】 (3)第三幅图片中是什么物品,有何作用?【交通红绿灯,指示能否通行的交通信息】 教师总结:除了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号、现象和消息都包含着信息。 2、形式多样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如交通信息、天气信息等,信息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4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4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是以美化Windows界面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表达“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使用者共性化设置,充分敬重用户共性进展。这对于学生培育对电脑的感情是特别有益的。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鼠标操作,还没有学习键盘操作学习之前的一节课,教材在本课中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更换桌面背景作为活动主题,一方面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忱持续高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换桌面背景所涉及的“显示属性”对话框是一个选项丰富的典型对话框,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会“对话框”的简洁操作。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对话框”界面的组成。 2、娴熟把握应用显示属性对话框转变桌面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承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沟通,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桌面背景的转变,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气,培育学生的美感,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转变桌面背景。 〔2〕通过“扫瞄”查找图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电脑桌面巧装饰 让学生一起读课题。 师提出问题:从课题中你能猎取什么样的信息呢?知道我们今日要到电脑城堡干什么吗? 2、出示教师机的桌面〔Autumn图〕:秋天到了,我们的桌面也披上了秋天秀丽的外衣。原来,我们的桌面是可以转变的,今日就让我们自己动手为电脑城堡的门面重装饰一番。 二、授: 〔一〕如何设置桌面的背景 1、初步学会设置背景 〔1〕教师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进展桌面的设置?翻开课本P16,看看能不能从书中找出答案。〔教师提出了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供给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8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8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插入图片》是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十五课的内容。此课是在学生已把握了WORD20xx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根底上,指导学生把握如何在WORD20xx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从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拟简洁,但假如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把握学问而学,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造成一味到达教学目标的盲目性。 因此,在提倡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依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比拟两篇文章,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熟识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了《插入图片》这一课。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意对学生跨学科学问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意学生对新奇学问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学问目标: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能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围绕工具。

力量目标: ①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 ②培育学生自学力量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的力量。通过共性设计,培育学生创新力量与审判力量。 教学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文字围绕工具。 教学难点:使用文字围绕工具调整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肯定的计算机根本操作力量。对于根底好的学生,他能够通过自学完成这局部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根底差的学生,还要在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等过程的帮忙下才能够学习把握这局部内容。 四、教学方式设计: 为了落实重难点,我选择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本钱课学习任务。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尝试练习、稳固新知──综合应用──小结。 五、教学进程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0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0篇) 篇一: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插入新幻灯片及插入文本框、艺术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对于PowerPoint3已

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力求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插入剪贴画、文件中的图片、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 2.教学方法指导 (1)插入剪贴画,操作步骤多而复杂,要注意带领学生观察“插入剪贴画”对话框的中的内容,看清每一个选项卡的内容、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一定的铺垫,另外注意提高学生的画面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学生的审美观点有差异,教师不要做统一要求,特别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审美观念加于学生之上。 (2)插入图片文件,操作方法同插入剪贴画的方法相类似,可以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于图片的调整部分的教学,注意要循序渐进,每进行一步操作都让学生互相查看,互相纠正,在互相学习中完成任务,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任务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互相,使学生有成就感。 (3)插入自选图形的操作与Word中的操作相类似。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4)插入剪贴画、文件中的图片和自选图形,是幻灯片的美化工作,也是直观反映主题的一种手段。由于在Word中已学习过操作方法,因此本课教材中没有作具体操作的讲解。教学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提出要求,让学生注意图片要与主题相符,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 (5)建议教师在服务器上建一个图片共享文件夹,其中包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一、说教材 《彩色世界》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彩色世界的内涵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前景、背景的置换 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学法指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