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总结、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总结、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总结、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要点梳理

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的实验与结论

伽利略的结论:当斜面水平时,小球由于无法到达这个的高度,而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小球的运动既不向左,也不向右,沿着直线一直以这个速度运行下去。(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的实验与结论

实验的结论:小车如果收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改变越慢,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

推论:若运动物体不受阻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概括(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1)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2)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原来运动着的足球,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足球将会怎样?

(2)天花板上吊着的吊灯,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吊灯将会怎样?

要点2、惯性

.

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几点说明: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只有质量有关,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3、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可以说有惯性、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的原因,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或者惯

性力。

三、典型例题

【例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答案:D

解析:由于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运动的物体有运动的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静止的惯性。与物体运动

的方向是否改变无关,方向不改变时有惯性,改变时也有惯性。

举一反三

变式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以后,仍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收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前进是由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收到的阻力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例2】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答案:B、D

解析:以杯内的水为研究对象,如果列车匀速运动,则杯内的水随列车一起匀速运动,整杯水运动情况一致,水面就是平的。列车向左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左运动,会造成水面左端高,右端低。列车向右

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会造成水面右端高,左端低。水面右端高,左端低,还可能是列

车突然向左开动,或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举一反三

变式2、如图a所示,小车原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内有一小球,用细绳悬挂于小车顶部。一段时间后,小丽

.

发现车内小球的状态如b图所示。试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是( )

A.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B.向左匀速直线运动

C.突然向右加速运动 D.突然向左加速运

【例3】人站在匀速的船上,竖直向上扔一个小球,则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1)下落后()

A、落回到人手中

B、落到人前方

C、落到人后方

(2)小球相对于船将做()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匀速运动

D、变速运动

(3)小球对于地面将做()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匀速运动

D、变速运动

举一反三

变式3、一架飞机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小球,三只小球落下且均未落至地面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三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随堂练习

1.英国科学家牛顿概括了哪些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

A.爱因斯坦等人 B.伽利略等人 C.亚里士多德 D.爱迪生.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才会运动,当外力停止作用后,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也能改变

3.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D.验证牟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科学推理得出来

4.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一段路程后,力F突然撤去,则这个物体将 ( )。

A.继续做变速运动 B.静止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都有可能

5.下列关于惯性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的质量很小,惯性却很大

C.物体所受合力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刹车时,车上的人向前倾倒

B.放入水中的铁球很快地沉入水底

C.汽车发动机关闭后,车还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D.锤头松了,用力将锤柄撞击固定物,使头紧套在柄上

7.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运动,是由于( ) 。

A.子弹受到向前的力 B.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子弹受火药的推力大于阻力 D.子弹有惯性

8.列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物体,突然自动向车尾方向移动,原因可能是 ( )。

A.列车突然起动 B.列车突然刹车 C.列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列车开始转弯

9.一行走的人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倒,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下半身没有惯性

B.人的上半身受到惯性的作用

C.石块作用于脚时,使脚运动变慢,乃至停止,人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向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让一个表面光滑的小钢球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水平面上向前滚动,那么它的速度( )。

A.会逐渐变大 B.会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一个人在船舱中立定跳远,所有的力相同的情况下,正确的说法是( )。

A.人在静止的船舱中跳得最远

B.人在匀速前进的船舱中,朝船行驶的方向跳,跳得最远

C.人在匀速前进的船舱中,朝船行驶的相反方向跳,跳得最远

D.以上三种情况,跳得距离都相等

12.某人在车厢内用同样的力跳远:(1)车停着向前跳;(2)车匀速行驶时在车内朝车前进的方向跳;(3)车减速行驶时在车内向着车前进的方向跳。这三种情况下,人相对于车厢地板来说,跳过的距离是( )。

A.第二次最大 B.第一次最大 C.第三次最大 D.三次一样大

13.物体刚脱离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时,它的运动方向及原因是( )。

A.由于惯性,竖直向上运动 B.由于重力作用,竖直向下运动

C.由于脱离气球,会停在空中一瞬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14.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水平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将(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因不知小车运动方向,不能确定是否相碰

15.一架匀速飞行的轰炸机,为能击中地上的目标,应在何时投弹 ( )

A.在目标的正上方. B.在飞抵目标之前 C.在飞过目标之后 D.随时都可以

16.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能运动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只要物体在运动,就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17.牛顿第一定律适合于 ( )

A.运动的物体 B.静止的物体 C.任何物体 D.地球上的任何物体

18.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离开桌面的瞬间,若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这个物体将( ) A.立即停止 B.慢慢停下来 C.悬浮在空中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19.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重为500牛的物体,以3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维持这个物体运动状

态不变的力是( )

A.500牛 B.300牛 C.1500牛 D.零

20.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一切外力均消失则( )

A.火车静止 B.火车慢慢停下来 C.作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发生改变

21.卡车刹车时,总是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其原因是( )

A.刹车力小于卡车惯性 B.卡车重力太大,刹车力小于重力

C.卡车有保持原运动状态的性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2.下面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①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要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⑤跳远运动员都是助跑一段距离才跳

⑥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旅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 D. ③④⑤⑥

23.石块在空中自由落下,速度越来越快,这是由于( )

A.受到阻力的缘故 B.具有惯性的缘故 C.受到重力的缘故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

A.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5、人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厢里,竖直向上扔一石子,石子将落在()

A、原处

B、抛出点后面

C、抛出点前面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26、在车厢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小球,当车突然起动时,桌上的小球将()

A、向前滚动

B、向后滚动

C、静止不动

D、向上跳动

27、我国公安部规定: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情况出现时可能

对人体的伤害()

A、倒车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

28.匀速直线上升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则该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

29.力是改变物体______ ____的原因。而不是_____ _____的原因。

维持物体的运动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30.行驶的汽车由于__________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__________才能停止下来,所以为了安全

起见,两车之间要保持一段距离。乘坐出租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求乘客一定要系安全带,这是为了

__________

31.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____(前或后)倒.,这是由于乘客有__________。而被踢出去的足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有惯性,一切__________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将地球上的物体拿到太空船上,物体的惯性将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消失”) 32.汽车刹车后,还需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__________ .汽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3.如右图所示,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用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

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图中所示的位置。

(1)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因为

(2)由图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

越。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A单纯实验方法B演绎法C数学推导的方法D实验加推测的方法

(5)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

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相同吗?为什么?

.

34、甲同学骑自行车带着乙同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自行车行驶时,乙要从车上下来,乙同学如果直接从车上直接跳下来,他可能会摔跤。

(1)试解释这种这是为什么?(2)你认为怎么下车比较好?

.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100题(附答案)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100题 试题1: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 提高国民素质 B: 发展科学教育 C: 加强道德建设 D: 培养“四有”新人 答案: D 试题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 A: 实事求是原则 B: 伸张正义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实力原则 答案: C 试题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指()。 A: 通过发动革命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以推翻统治阶级的社会变革对生产力发展有重大作用 C: 凡当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时候,就必须发动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 B 试题4: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A: 根本动力 B: 主题 C: 直接动力 D: 中心 答案: C 试题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 指导方针 B: 基本方针 C: 战略方针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6:在()的报告中、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 党的十三大 D: 党的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7:1955年,()代表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答案: B 试题8: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 内容 B: 目标 C: 指导方针 D: 基本方针 答案: B 试题9: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D: 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答案: D 试题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从()开始。 A: 城市 B: 边远地区 C: 农村 D: 北京 答案: C 试题11: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A: 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 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 B 试题1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选择 题 二、实验, 探究题 三、填空 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每空?分,共?分) 1、如右图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情况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静止B.突然刹车C.突然开动D.匀速行驶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3、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评卷人得分

5、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 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 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 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 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6、对生括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7、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汽车具有惯性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C、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完整word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总结、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要点梳理 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的实验与结论 伽利略的结论:当斜面水平时,小球由于无法到达这个的高度,而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小球的运动既不向左,也不向右,沿着直线一直以这个速度运行下去。(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的实验与结论 实验的结论:小车如果收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改变越慢,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 推论:若运动物体不受阻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概括(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1)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2)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原来运动着的足球,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足球将会怎样? (2)天花板上吊着的吊灯,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吊灯将会怎样?

要点2、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几点说明: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只有质量有关,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3、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可以说有惯性、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的原因,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或者惯 () 答案:B、D 解析:以杯内的水为研究对象,如果列车匀速运动,则杯内的水随列车一起匀速运动,整杯水运动情况一致,水面就是平的。列车向左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左运动,会造成水面左端高,右端低。列车向右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会造成水面右端高,左端低。水面右端高,左端低,还可能是列车突然向左开动,或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典型例题1(1)(答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典型例题 例1 想一想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它有几条对称轴。 例2 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AC AB 、都是腰,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12=+CE BE 厘米,8=BC 厘米,求ABC ?的周长. 例3 AC AB ABC =,:中在已知? _____ ,100)3(____,30)2(___ __,,70)1(00为则它的另外两内角分别若一角为为则它的另外两内角分别若一个角为则若=∠=∠=∠C B A ο 例 4 如图,已知:在ABC ?中,AC AB =,?=∠110ACD ,求ABC ?各内角的度数.

例5 如下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用轴对称的性质证明:BE=CE. 例6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知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都是60°,它有三条对称轴。 解:三个内角都是60°,它有三条对称轴。 说明: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所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其都是适用的,在数学的学习时这样的情况是会经常出现的。 例2 分析:本题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 解:DE Θ是AB 的垂直平分线 ∴BE AE = ∴12=+CE AE 厘米AC = ABC ?Θ是等腰三角形 ∴12==AC AB 厘米 ∴ABC ?的周长是3281212=++=++BC AC AB 厘米 例3 分析:注意到题中所给的条件AB =AC ,得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问题(1)可得οο55,55=∠=∠C B ;对问题(2)考虑到所给这个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对问题(3)由三角形内角和为ο180可得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只能为ο100这一种情况。 略解:(1)οο55,55=∠=∠C B (2)另外两内角分别为:οοοο120,30;75,75(3)οο40,40 说明:通过题目中的(2)、(3)渗透分类思想,训练思维的严密性。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2018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 A.小康社会 B.民主社会 C.发达国家 D.现代化国家 【答案】A 2.2017年2月17日,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在()闭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讨论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和平、加选与非洲合作等议题。 A.波斯 B.杭州 C.大阪 D.慕尼黑 【答案】A 3.习强调的“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A.以人文本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实现共产主义 D.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B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兴国之魂 B.思想指针 C.发展指南 D.兴国之要 【答案】A 5.在每年3月份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都要有()作《政府工x作报告》。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中共中央总书记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答案】B

6.政府职能的行使由()授予并受其监督。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立法机关 D.中央政府 【答案】C 7.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我国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 A.为人民服务 B.为工人阶级服务 C.为统治阶级服务 D.为人类服务 【答案】A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适当的组织形式是()。 A.“三权分立”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答案】C 9.()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A.四化同步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梯次推进战略 D.五位一体 【答案】D 10.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C 1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八年级下牛顿第一定律习题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一) 1.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沿竖直方向下落 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2.坐在行驶的汽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车厢内悬挂的一个小球突然向左摆动,由此可知这辆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怎样的?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4.物理原理:物体总有保持或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运动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状态。 5.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车顶棚上有一个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水滴将落在( )。 A.此乘客的前面 B. 此乘客的后面 C.此乘客的头上 D.此乘客的左侧 6.某人骑自行车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当他经过某路口横道线时,恰好从口袋中落下一串钥匙,则钥匙落地时的位置应在()。 A.横道线上 B. 越过横道线,但在自行车的后面 C.越过横道线,且在自行车的下方 D.越过横道线,且在自行车的前面 7.放在一辆足够长的表面光滑的平板车上的两个物体,随车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这两个物体在车上(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 A.一定不相碰 B.一定相碰 C.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一定相碰 D.若两个物体质量不相等,一定相碰 8.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A.赛车在拐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摔倒 9. 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 A.运动员失去了惯性 B.运动员具有惯性 C.运动员不受力的作用 D.运动员的惯性大于阻力 10.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时,小球会()。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断裂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的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定律没有实际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牛顿一个人的成果

牛顿第一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一定律》典型例题 命题人:日期: 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任何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据有惯性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绑到时有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6、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是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指向运动,可见() A.力是使物体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起跳,则() A.向北跳最远 B. 向南跳最远 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无论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8、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9、如图1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 1,m 2的两个小球,(m 1>m 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10、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11、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 .火车进站时 B .汽车转弯时 C .匀速上升的电梯 D .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在空中飞 行时 12、如图2,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 小球的位置可能在桌面上的( ) A.A 点 B.B 点 C.O 点 D.无法确定 13、下列物体所受合外力是0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 .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 C .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D .停在斜坡上的汽车 14、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依次放出abc 三个小球, 不考虑空气m 1 图 1 O A B 图2

八年级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十三章《轴对称》 一、知识点归纳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对称轴必须是直线) 3、对称点: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 联系: 1:都是折叠重合 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是必须有两个点)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公共基础知识中科技常识典型例题.docx

公共基础知识中科技常识典型例题 1.遗传物资的载体是() 。 A.核酸 B.基因 D.染色体 2.判定一零碎是不是同其他零碎处于互为热均衡的标记是()。 A.压力 B.温度 D.动体 3.今世科技成长的两种情势是() 。 A.冲破和融会 B.超出和融会 D.冲破和接收 4.我们常听386,486,586 的说法 ,这是人们对计较机型号的称号,你能说出 X86 详细指甚么 ?() A.硬盘容量 B.显示器种别 C.软件运转速度 D.CPU 的型号 5.在太阳系中 ,离太阳比来的行星是()。 A.火星 B.金星 D.水星 6.() 代表了古希腊数学最高成绩。 A.毕达哥拉斯的《天然哲学的数学道理》 B.欧几里德的《几何本来》 D..培根的《新东西》 7.我国平易近间称之为“扫帚星”的星体是()。 A.水星 B.金星 D.火星 8.下年夜雨的时辰,闪电一过 ,接着就要打雷,这类景象的诠释是()。 A.雷声是在闪电后发生的 B.雷声是闪电的从属物 D.打雷天然而然随着闪电 9.廓清的石灰水用口吹过以后,便会变得混浊,其缘由是 ()。 A.呼出的气体中含一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氯气 D.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10.计较机主机不包罗() 。 A. 中心处置单位CPU B. 输人 /输入装备 C.主板 /板卡 D.内存储器 11.被东方称之为“物理学之父”的迷信家是 () 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德 D.伽利略 12.克隆手艺属于生物手艺中的() A.遗传工程 B.细胞工程 D.化学工程 13.天下上第一台电子计较机发生于() A.1944 年 B.1945 年 C.1946 年 D.1954 年 14.应用试管喷鼻蕉手艺来推行良好喷鼻蕉种类,这类手艺属于()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D.发酵工程 15.绝对论的提出者是() 。 A.霍金 B.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16.19 世纪天然迷信的三年夜发现不包罗() A.细胞学说的成立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D.达尔文退化论的创建 17.在中国的地动探测史中,有一个驰誉中外的地动探测仪,是 () 。 A.浑天仪 B.候风地震仪 D.古代地震仪 l8.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资是()。

《牛顿第一定律》典型例题及综合模拟

牛顿第一定律 典型例题及综合模拟 【典型例题】 例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C.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析:对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定律反映的就是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故A选项正确. 对B,惯性与惯性定律二者的物理意义截然不同.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的惯性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惯性定律则是说: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所遵守的规律.惯性与惯性定律这二者极易混淆,只有从概念的物理意义上分析、对比,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故B选项错误。 对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就是由于物体不受外力和具有惯性.故C选项正确. 对D,由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可知,力就是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故D选项正确. 答案:A、C、D 点评:要辨析选择这一类的题目,必须明确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必须明确、区分、对比此题中的“力”、“惯性”、“惯性定律”、“运动状态”等概念的异同,以避免出现概念混淆,难辨是非的低级错误. 惯性与质量关系的定性分析 例2. 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粒中也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可用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宪法经典练习题 1)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有(ABCD )。(多选提)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D:决定国家重大问提 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ABCD )。(多选提) A:民主集中制原则B:社会主义法制原则C:精简和实行工作责任制原则D:密切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 3)国家机构按其行使职权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BD )。(多选提)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咨询机关D:司法机关 4)我国公民在家庭生活方面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应尽的义务主要包括(ACD )。 (多选提) A:实行计划生育B:实行男女平等C: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D:赡养扶助父母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AC )。(多选提) A: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B:承担和履行义务的主体非常广泛C: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D:保障权利和自由实现的条件非常充分 6)下列命提中,错误的提法有(BC )。(多选提) A:国籍主要是因出生和因加入而取得B:“公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C:人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个人,它是一个法律概念。D:国籍是国家对侨民实行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 7)下列财产中,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ACD )。(多选提) A: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B:森林等自然资源C: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D:林木、文物、图书等 8)特别行政区与其他普通行政区域相比其特点在于(AC )。(多选提) A:依法律规定在相当长期限内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原有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予以保留B:享有独立的外交权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不同于一般省、市、县的特点主要在于(BD )。(多选提) A:具有独立B:享有极广泛的自治权C:经济、文化等发展相对比较落后D:主要由本民族人员组成自治机关 10)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内容的有(ACD )。(多选提) A:人民选派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权力的机关B: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C: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D: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如右图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情况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 .静止 B .突然刹车 C .突然开动 D .匀速行驶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3 、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5、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 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 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 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 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6、对生括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7、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汽车具有惯性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C、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轴对称整章知识点复习题含答案

m C A B P 图3 图2 m C A B 第十二章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我保证认真独立地完成今天的作业! 签名:____________ 一、知识梳理 1、轴对称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的点叫做________________。 轴对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的点叫做________________。。 2、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轴对称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2, ∵CA=CB , 直线m ⊥AB 于C , ∴直线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3, ∵CA=CB , 直线m ⊥AB 于C , 点P 是直线m 上的点。 ∴PA=PB 。 6、等腰三角形定 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等腰三角形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判定。 判定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共基础知识典型例题

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B类)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 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每题0.8分,共60分。) 1.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B ) A. 意识的本质问题B.世界的本原问题 C.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D.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2.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这表 明( D ) A. 时间是由人的主观感觉决定的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 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 C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 事物的内部矛盾D.事物的外部矛盾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C )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 科学的观点 5.生产力反映的是( A ) A.人和自然的关系 B. 自然界中物与物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6.英雄史观的理论前提是(B)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7.中国近代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 ) A. 孙中山B.毛泽东 C. 周恩来D.邓小平 8。毛泽东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摹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 D.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9.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关于( D )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B. 武装斗争的理论 C.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 D.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 10.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 D ) A. 1949年10月B.1950年5月 C 1951年5月D.1951年10月 11.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首先要做到( A ) A.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 B.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区别开来 C. 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思想 D. 不断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2.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速度、比例和效率的统一 B.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C. 科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牛顿第一定律易错题练习(1)

牛顿第一定律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2.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特技演员驾车冲向空中,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惯性小于重力 B. 图中: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增大 C. 图中:足球在空中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足球受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 图中:人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海水给人的浮力大于重力 3.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A.一直加速B.一直匀速C.先加速后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 4.“六一”假期,小明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坐在汽车里的小明是运动的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明身体将向前倾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不受力的作用,最终将停下来 5.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则() A.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 B.F先变小后变大,v不断变小 C.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 6.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将是()(不计空气阻力)

轴对称知识点及对应例题(经典).

第十三章轴对称 《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 轴对称 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 考点一、关于“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认识 1.下列几何图形中,○1线段○2角○3直角三角形○4半圆,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 2.图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正n 边形有___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考点四、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6.如图,△ABC 中,∠A =90°,BD 为∠ABC 平分线,DE ⊥BC ,E 是BC 的中点,求∠C 的度数。 7.如图,△ABC 中,AB =AC ,PB =PC ,连AP 并延长交BC 于D ,求证:AD 垂直平分 BC 8.如图,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 =8厘米,AB =10厘米,则?EBC 的周长为【 】 A.16厘米 B.18厘米 C.26厘米 D.28厘米 C E B D A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及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2011·岳阳中考)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甲、乙、丙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3.(2011·襄阳中考)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 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 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 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 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4.小明乘船在桂林旅游时,在船向前匀速行驶的过程 中看到了远处美丽的“象鼻山”,激动地从船板上竖直

向上跳了起来(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他会落入船尾水中,因为船有惯性 B.他会落到起跳点之前,因为人有惯性 C.他会落在原起跳点,因为人有惯性 D.如果起跳时船正减速运动,他有可能落入船尾水中 5.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6.如图所示是一颗子弹一瞬间将水珠击穿时的情景,这一过 程的瞬间水珠的上半部分由于_________仍保持原来的位置 不动. 7.(2011·三明中考)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_____ 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________.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提优

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班级_______ 学习目标: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案,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概念,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重点: 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简单识别、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区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观察如下的图案,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折纸印墨迹 问题1.你发现折痕两边的墨迹形状一样吗?

问题2.两边墨迹的位置与折痕有什么关系? 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__________,那么称这两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___,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如图,△ABC和△DEF关于直线MN对称, 直线MN是对称轴,点A与点D、点B与点E、 点C与点F都是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 活动二切藕制作成轴对称的两个截面 联系实际,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图形成轴对称的实例吗? 活动三

把_________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就是_____________. 请你找出图1-5中的各图的对称轴. 联系实际,你能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吗? 活动五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三、课堂练习 1. 分别画出下列轴对称型字母的对称轴以及两对对称点. 2.画出下列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九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5.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6.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 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二、填空题 8.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