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是一门由密码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灾难与数据恢复技术、操作系统维护技术、局域网组网与维护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等组成的计算机综合应用学科。

密码应用技术:主要用于保障计算机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抗御外部入侵等。

信息安全技术:主要用于防止系统漏洞、防止外部黑客入侵、防御病毒破坏和对可疑访问进行有效控制等。

数据灾难与数据恢复技术:一旦计算机发生意外、灾难等,可使用备份还原及数据恢复技术将丢失的数据找回。国际领的数据恢复技术研发机构效率源就曾针对地震灾害、洪涝灾害等特殊数据恢复难题推出过相应的灾难数据恢复解决方案。

操作系统维护技术:操作系统作为一切操作的平台,在进行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处理前必须对操作平台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编辑本段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与病毒防范、黑客攻击手段分析与防范技术,能熟练应用信息安全产品,熟悉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具有开发、维护和管理信息安全系统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第1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

1.1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

1.2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内容

1.2.1计算机外部安全

1.2.2计算机内部安全

1.2.3计算机网络安全

1.3OSI信息安全体系

1.3.1安全服务

1.3.2安全机制

1.4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策略

1.4.1安全策略

1.4.2人、制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1.5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1.5.1避错和容错

1.5.2容错设计

1.5.3故障恢复策略

习题1

第2章密码与隐藏技术

2.1密码技术概述

2.2古典加密方法

2.2.1代替密码

2.2.2换位密码

2.2.3对称加密体制

2.3数据加密标准DES

2.3.1DES算法描述

2.3.2DES算法加密过程

2.3.3DES算法解密过程

2.3.4三重DES算法

2.4高级加密标准AES

2.4.1AES算法数学基础

2.4.2AES算法概述

2.4.3AES算法加密过程

2.4.4AES算法解密过程

2.4.5AES算法安全性

2.5公开密钥体制

2.6RSA算法

2.6.1RSA算法数学基础

2.6.2RSA算法基础

2.6.3RSA算法过程

2.6.4RSA算法安全性

2.7NTRU算法

2.7.1NTRU算法数学基础

2.7.2NTRU算法描述

2.7.3NTRU算法举例

2.8对称加密体制与公开密钥体制比较

2.9信息隐藏技术

2.10数字水印

2.10.1数字水印的通用模型

2.10.2数字水印主要特性

2.10.3数字水印分类

2.10.4典型数字水印算法

2.10.5数字水印应用

2.10.6数字水印攻击

习题2

第3章数字签名与认证

3.1数字签名概述

4.5.2木马的基本原理

4.5.3特洛伊木马的启动方式

4.5.4特洛伊木马端口

4.5.5特洛伊木马的隐藏

4.5.6特洛伊木马分类

4.5.7特洛伊木马查杀

4.6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防范

习题4

第5章网络攻击与防范

5.1网络安全漏洞

5.2目标探测

5.2.1目标探测的内容

5.2.2目标探测的方法

5.3扫描概念和原理

5.3.1扫描器概念

5.3.2常用端口扫描技术

5.3.3防止端口扫描

5.4网络监听

5.4.1网络监听原理

5.4.2网络监听检测与防范

5.4.3嗅探器Sniffer介绍

5.5缓冲区溢出

5.5.1缓冲区溢出原理

5.5.2缓冲区溢出攻击方法

5.5.3防范缓冲区溢出

5.6拒绝服务

5.6.1拒绝服务DDoS

5.6.2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

5.6.3DDoS攻击的步骤

5.6.4防范DDoS攻击的策略

5.7欺骗攻击与防范

5.7.1IP欺骗攻击与防范

5.7.2IP地址盗用与防范

5.7.3DNS欺骗与防范

5.7.4Web欺骗与防范

5.8网络安全服务协议

5.8.1安全套接层协议SSL

5.8.2传输层安全协议TLS

5.8.3安全通道协议SSH

5.8.4安全电子交易SET

5.8.5网际协议安全IPSec

5.9无线网安全

5.9.1IEEE 802.11b安全协议

5.9.2IEEE 802.11i安全协议

5.9.3WAPI安全协议

5.9.4扩展频谱技术

习题5

第6章防火墙技术

6.1防火墙概述

6.1.1防火墙的概念

6.1.2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6.1.3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6.2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6.2.1筛选路由器结构

6.2.2双宿主主机结构

6.2.3屏蔽主机网关结构

6.2.4屏蔽子网结构

6.3防火墙技术

6.3.1包过滤技术

6.3.2代理服务技术

6.3.3电路层网关技术

6.3.4状态检测技术

6.4分布式防火墙

6.4.1传统边界式防火墙

6.4.2分布式防火墙概述

6.4.3分布式防火墙组成

6.4.4分布式防火墙工作原理

6.5防火墙安全策略

6.5.1防火墙服务访问策略

6.5.2防火墙设计策略

6.6Windows XP防火墙

6.7防火墙的选购

6.8个人防火墙程序设计介绍

习题6

第7章入侵检测技术

7.1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7.2入侵检测一般步骤

7.3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7.3.1根据系统所检测的对象分类

7.3.2根据数据分析方法分类

7.3.3根据体系结构分类

7.4入侵检测系统关键技术

7.5入侵检测系统模型介绍

7.5.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7.5.2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

7.5.3智能入侵检测系统

7.6入侵检测系统标准化

7.6.1入侵检测工作组IDWG

7.6.2通用入侵检测框架CIDF

7.7入侵检测系统Snort

7.8入侵检测产品选购

习题7

第8章数字取证技术

8.1数字取证概述

8.2电子证据

8.2.1电子证据的概念

8.2.2电子证据的特点

8.2.3常见电子设备中的电子证据

8.3数字取证原则和过程

8.3.1数字取证原则

8.3.2数字取证过程

8.4网络取证技术

8.4.1网络取证概述

8.4.2网络取证模型

8.4.3IDS取证技术

8.4.4蜜阱取证技术

8.4.5模糊专家系统取证技术

8.4.6SVM取证技术

8.4.7恶意代码技术

8.5数字取证常用工具

习题8

第9章操作系统安全

9.1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9.1.1操作系统安全功能

9.1.2操作系统安全设计

9.1.3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

9.1.4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9.2Windows安全机制

9.2.1Windows安全机制概述

9.2.2活动目录服务

9.2.3认证服务

9.2.4加密文件系统

9.2.5安全模板

9.2.6安全账号管理器

9.2.7其他方面

9.3Windows安全配置

9.4UNIX安全机制

9.5Linux安全机制

9.5.1PAM机制

9.5.2安全审计

9.5.3强制访问控制

9.5.4用户和文件配置

9.5.5网络配置

9.5.6Linux安全模块LSM

9.5.7加密文件系统

9.6Linux安全配置

习题9

第10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10.1数据备份概述

10.2系统数据备份

10.2.1磁盘阵列RAID技术

10.2.2系统还原卡

10.2.3克隆大师Ghost

10.2.4其他备份方法

10.3用户数据备份

10.3.1Second Copy 2000

10.3.2File Genie 2000

10.4网络数据备份

10.4.1网络备份系统

10.4.2DAS直接连接存储

10.4.3NAS网络连接存储

10.4.4SAN存储网络

10.4.5IP存储技术

10.4.6数据迁移技术

10.5数据恢复

10.5.1数据恢复概述

10.5.2硬盘数据恢复

10.5.3EasyRecovery

10.5.4FinalData

习题10

第11章软件保护技术

11.1软件保护技术概述

11.2静态分析技术

11.2.1文件类型分析

11.2.2W32Dasm

11.2.3IDA Pro简介

11.2.4可执行文件代码编辑工具

11.2.5可执行文件资源编辑工具

11.3动态分析技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