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中的第2节内容,在本节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信息需求分析能力、操作实践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打下基础。

本节的特点是从实践中学习数据处理与数据图表化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Excel并不陌生,输入数据等基本操作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要根据任务需求,通过Excel建立表格,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表达数据的能力不高。而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多多少少会遇到数据统计麻烦、数据比较过程繁琐的问题。

对此,我们要提高学生根据任务需求建立表格、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将数据图表化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表格信息加工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

②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3、情感与态度:

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

②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包括求和、平均数,运用函数运算等。

③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掌握分析图表数据源的方法,领悟用图表分析或说明问题的优势及意义。

2、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信息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图表。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挖掘组数据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策略

演练法、自主探究

五、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任务表格,演示表格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3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报刊

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课我们将要要学

新内容。在开始讲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个表

格。

请同学们看屏幕,请你们用口算或者笔算来

算出平均分和总分。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算

一算。(1分钟)

好,时间到,同学们都算出来了吧。那好同

学们再看另外一张表格,评优的时间不是三周,

而是十周。再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计算,有没有

人能算得出来呀?应该是没有同学能算得出来!

既然你们用口算、笔算算补出来,那么有想

到什么工具能帮我们算出来?

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新内容就是——表格信

息的加工与表达

今天我们就学习Micorosoft office中的

EXCEL这个软件。在你们的印象中,EXCEL这个软

件能够用来做什么?

①数据快速处理

②数据图表化

按照老师的

要求进行计

算。

进行思考,回

答问题。

设置疑问,

引出新知

新课讲解(2分钟)

要学会利用表格进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首先,我们要知道: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我们今天这节课也是围绕这个过程开展

明确任务

需求(3分钟)我们以课本的例子为例:

1.需求分析

(1)根据各班“纪律分”、“卫生分”“礼仪分”得到各班各项评优指标得分的比较情况(2)比较各班三周评比得分情况,了解各班自身发展趋势

(3)分析表格数据,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结论。

2.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

建立表格(5分钟)

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EXCEL这个软件

我们打开软件是依次点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el”命令

我们来看看Excel软件的工作界面,跟我们

的经常用的哪一款软件非常相同?

Excel工作界面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和工作簿窗口等组成。

在Excel中输入数据直接输入就可以,但是,Excel表格都是有一个个小格子组合到一起,怎么将他们进行合并呢?之前在word中有介绍到,鼠标右键有非常强大工作,在Excel中也有!合并Excel格子,单击鼠标右键依次操作“设置单元格格式”→“对齐”→“合并单元格”→“确定”

分析数据(15分钟)数据处理:

计算总分:

选中需要求和的数据,在工具栏中单击“自

动求和”完成总分统计

计算平均分:

选中需要求和的数据,在工具栏中单击“求

平均值”完成平均值统计

数据汇总非常重要,建立“评优活动各周总

成绩”

任务1 3min

EXCEL软件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直观的看出数

值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插入图表。图表特点是:

“简单、直观、清晰、明了”

1.表格数据转成图表

具体操作见书 P-52 任务4

2.表格数据的转置

具体操作见书 P-53 任务5

3.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

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

条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

线形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饼状图适于描述数据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任务2 3min

认真听讲

学会运用技

形成报告

(3分钟)

文字说明,图表,进行修饰排版!

拓展任务

建立一个新表格让学生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6分钟)

展示点评

(3分钟)

点评个别同学完成情况促进学习

课堂小结(1分钟)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八、教学反思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PS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内容:1.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 工作界面;了解窗口的大小调整 重、难点: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启动Photoshop 首先确认计算机中已经安装了Photoshop中文版软件,下面介绍该软件的启动方法。【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掌握软件的正确启动方法是学习软件应用的必要条件。其他软件的启动方法与Photoshop 的基本相同,只要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安装的软件并单击即可。 二、Photoshop 工作界面 下面介绍Photoshop 工作界面各分区的功能和作用。 【命令简介】 在工作区中打开一幅图像,Photoshop 的工作界面如图所示。 Photoshop 界面按其功能可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图像窗口、控制面板和工作区等几部分,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标题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显示为蓝色的区域,其左侧显示的是软件图标和名称。当工作区中的图像窗口显示为最大化状态时,标题栏中还将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名称。标题栏右侧的按钮,主要用于控制界面的显示大小。 2、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包含Photoshop 的各类图像处理命令,共有10个菜单。每个菜单下又有若干个子菜单,选择任意子菜单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 3、属性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显示工具箱中当前选择按钮的参数和选项设置。在工具箱中选择不同的工具时,属性栏中显示的选项和参数也各不相同。例如,单击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后,属性栏中就只显示与文本有关的选项及参数。在画面中输入文字后,单击【移动】工具来调整文字的位置,属性栏中将更新为与【移动】工具有关的选项。 4、工具箱位于界面的左侧,包含各种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当将鼠标光标放置在工具箱上方的蓝色区域内,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即可移动工具箱的位置。单击工具箱中最上方的按钮,可以将工具箱转换为单列或双列显示。 5、状态栏位于图像窗口的底部,显示图像的当前显示比例和文件大小等信息。在比例窗口中输入相应的数值,可以直接修改图像的显示比例。 6、图像窗口是表现和创作Photoshop作品的主要区域,图形的绘制和图像的处理都是在该区域内进行。Photoshop 允许同时打开多个图像窗口,每创建或打开一个图像文件,工作区中就会增加一个图像窗口。 7、工作区是指工作界面中的大片灰色区域,工具箱、图像窗口和各种控制面板都处于工作区内。为了获得较大的空间显示图像,可按Tab键将工具箱、属性栏和控制面板同时隐藏;再次按Tab键可以使它们重新显示出来。 8、控制面板默认位于界面的右侧,在Photoshop 中共提供了21种控制面板。利用这些控制面板可以对当前图像的色彩、大小显示、样式以及相关的操作等进行设置和控制。将鼠标光标移动到任一组控制面板上方的灰色区域内,按住左键并拖曳,可以将其移动至界面的任意位置。 三、退出Photoshop 退出Photoshop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课程题目〗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信息需求样表〗 信息需求表 信息来源类型表 〖课后练习〗 1.林华同学所在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①上互联网②咨询相关专家③查阅相关报刊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判断哪种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第三版第三章第四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唤起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教学难点: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2、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皮影艺术”这样一个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感官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艺术,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海宁是盛产皮革的地方,皮革除了用于穿着和饰品之外,也是制作皮影的原材料,皮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逐渐处于消亡的边缘了。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能有机会与传统艺术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 (2)新课讲授 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信息化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作者:————————————————————————————————日期: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设计者信息 姓名电子信箱电话 区县学校名称日期 课题摘要 教学题目杨氏之子 所属学科小学语文学时安排 2 年级五所选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2、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发展思维。 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它必要的信息)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项目内容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 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 惠”。 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课外补充了解 《世说新语》。 教学难点古文的理解上面有点难。让学生通过网络多接触古文,分析,理解。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1.一般特征:能独立使用计算机,并且熟练点击课件,网络交流。 2.入门技能:本班有独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可以上网浏览并提取相关信息素材。 会使用PPT来进行教学和学习设计。 3.学习风格:轻松,活波的学习风格,以交流为主,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积极性。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应用 1.学习环境选择(打√,如□√) (1)简易多媒体教室□√(2)交互式电子白板□ (3)网络教室□(4)移动学习环境□ 2.学习资源应用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教学作用使用方式 明确要求课件百度文库 创设情 境,引发 边播放、 边讲解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浙江省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通辽市第一中学 刘洪波 2015.10.25

2.1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第一节《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与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讨论不同的历史时期,信息的来源和获取方法的不同,进而理解掌握信息来源与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感受到生活中的信息是丰富多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认识信息世界的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不久,大部分学生对信息只有初步的了解,并且不同的班级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要加以适当的引导。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对信息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正确的信息。从而为后面对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掌握获取信息的多面性。 2、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需要来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获取的多面性,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有多种途径,并懂得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一个很重要途径。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带来人类社会信息获取方法的变革

信息化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

附件1: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陈志电话 学科数学年级高三 邮箱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弧度制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四的三角函数的一节课,这节课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通过现实中的一个事例像我们介绍了一个物理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刻画。接着给出了刻画角的另外的方法,弧度,然后给出了角度和弧度的转换公式。在通过抽象概括给出了弧度制的概念最后给出了如何用弧度求弧长。本节课是三角函数中非常基础的一部分,是学习其他三角函数其他内容的基础。只有理解好了弧度制才可以更好的学习好三角函数。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角度的知识 2 学生对于弧度还是一个陌生和难以理解的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3学生仅仅有角度是60进位的基础 情感分析 学生对于弧度制还是有亲切感的。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要记住弧度的概念2学生应该理解弧度的概念和及其简单的应用 3让学生理解角度和弧度是可以换算的 并且熟练掌握角度和弧度直接的换算关系 4学生只要知道了弧度制的意思就可以了,应用公式求弧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弧度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度量角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却 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在弧度制下角的加、减运算可以像十进制一样进行,而不需要进行角度制与十进制之间的互化化简了六十进制给角的加、减运算带来的诸多不便 体现了弧度制的简捷美,通过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引入弧度制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环境 囗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囗移动学习囗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学生:通过上网,书籍或其他的途径查找,阅读收集整理有关弧度制的资料、文字、图片、背景知识 2、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看看新课程标准,上网搜集一些资料,然后自制教学课件。然后用几何画板软件做出一个几何画板的课件。通过几何画板可以是学生体会到如何用现代化的信息科学来探讨实际中的未知问题,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导能力3,让学生知道弧度制的概念,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应用。让学生记住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 方法、手段等) 复习引入 1 回忆怎么来度量一 度的角,并且做出一个 角∠ABC 1 学生思考老 师提出的数学 问题2 学生讨 论老师提出的 问题 用ppt的形式把这个 问题提出来,让学生 自己思考,讨论。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信息技术课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让学生了解早期计算机网络的模型; 3、让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4、让学生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模型; 5、让学生知道并掌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模型;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步骤: 一、导课 同学们,说到计算机网络,大家感到这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名词,其实在现代的 信息化时代里,计算机网络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就学习 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计算机网络已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多个终端接入到单个主机.它的出现和发展时期

为20世纪50年代中--70年代初 第二代:以分组交换网络为代表的网络:包括LAN, MAN, WAN),它的出现和发展时期大约是20世纪70-90年代. 典型的代表是目前Internet网的前身ARPANET.如后面 示意图。 第三代:标准化网络:包括:ISO/OSI-RM(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式互连参考模型第四代:网络互联:各种类型的网络全面互联,并向宽带化、高速化、智能化方向 发展。例如:在Internet环境下,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或者网络只要遵守tcp/ip 协议,都可以连入网中相互通信,共享资源。 1 信息技术课教案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软件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的系统。他们具有:1各计算机是独立自主的,其运行不依赖于其他计算机2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物理实现的 3用来实现网络通信、资源管理和网络服务的专门软件 4计算机之间能够利用各种通信手段进行相互通信,并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信息化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功》

信息化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功》 设计人: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10级物理一班 王玉

【课题】《功》 【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 【教材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功的公式W = Fs”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从力作用效果的角度导出功的一般公式W = Fscosα,突出了力有空间积累的效果。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与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物理思想,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潜能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和开发。 【学情分析】 对于功的概念与应用,在前面讲了力的合成与分解、标量与矢量,所以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通过做功来了解某种能量的变化,从而研究这种能量,也就是学生已经初步体验到“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且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了,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比,从力对物体做功入手来开始感性认知,并用实验进行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问题情境式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是标量,认识正功、负功的含义,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能判断物体所受的各力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正负。能利用功的一般公式计算恒力的功,掌握计算总功的两种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功的概念及其公式导出的过程,体会并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与“功”有关的问题,能运用功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将功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功”问题,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ppt ,flash 【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与力、位移、角度关系的物理方法,并学会比值定义法. 【教学难点】 1.探究思路的形成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2.用公式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图像法、迁移法、归纳总结、讨论、合成与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量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做功的过程,可见,功与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物理量。因此,在本章追寻守恒定律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功。 设问:为什么要引入功? 二.通过演示和事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请同学举例能量发生变化的例子。 利用Flash演示:射箭运动 通过学生举例和教师演示射箭运动的分析发现力对物体做功的确导致了物体能量的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讲解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解的实训教学为《凸轮轴的检测》,我讲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为教学分析: 《凸轮轴的检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一个实训项目。用时3课时。 授课的对象为汽修专业一年级一班的学生,该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较差,善于使用手机、电脑,对QQ、微信操作熟练。前期已经掌握凸轮轴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但尚未进行实际操作。 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学情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其中教学重点为规范、熟练的进行凸轮轴轴颈失圆度、凸轮桃尖高度、轴颈直径的检测。教学难点为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策略为 课前,课后,利用QQ、微信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上,利用学生喜爱的手机、电脑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教师现场演示,学生实训,实现“做中教,做中学”,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小组合作,创造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表现,及时评价、表扬,以激励学生学习。实现学、教、练、评深度融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取的策略为,一是利用仿真软件引导;二是教师现场演示;三是学生对照微课练习;四是小组合作探究;五是教师一对一指导。 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实施,课后提升三个环节。 课前我将本次课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上传到QQ学习群中,在群中与学生交流,引导学习。要求学生把学习情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发送到群中,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课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3课时的课堂实施过程,划分为7个环节。 环节一,实训导入 通过情景短视频,提出问题。 而后回顾凸轮轴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出实训任务。 环节二,模拟实训 首先,教师模拟示范操作过程、讲解要点。 而后学生通过模拟操作熟悉操作过程、要点。在此期间教师随机调取学生的模拟软件作业表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环节三,教师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规范的操作过程,同时投影播放事前录制的操作微课 环节四,分步练习 教师将操作微课发送到学习群中,学生手机下载后,对照微课,一步步反复练习,逐步掌握操作过程,规范操作要点。 在此期间,教师巡视全场,对个别学生手把手教学。 环节五,小组合作 在此环节,将全班学生分为8个组,分配待检凸轮轴。向每个组发放实训工单,给出凸轮轴的各项标准值和使用极限值,让每组学生,检测判断凸轮轴是否合格。 每组学生一起互相帮助,规范动作,完成实训工单。教师查看全场,帮助检测有误的小组查找问题,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环节六,成果展示 每组学生将检测工单分享到学习群中,并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1 / 2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学信息技术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教学设计 学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导师:

第三课数据统计与分析 执教:教学对象:初一学生课时:1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工作表的特征和功能; (2)知道用Excel工作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会用工作表进行基本数据的统计; (2)能利用公式或函数来进行数据的统计; (3)会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管理数据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统计、分析和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学科知识的渗透,灵活的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把工作表中函数的应用确定为重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函数的搜索和对数据整体的分析。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在11岁~12岁。他们思

维活跃,且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普遍薄弱。其学习动机主要是兴趣型,绝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较浓。但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许多操作已比较熟练,但知识不全面;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了解较少;少数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四、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的分析。 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优势更好的发挥。教学策略的设计注重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1、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求知欲; 2、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引导学生通 过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借助多媒体优势设计巩固练习,使练习具有典型性、生动 性、目的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者冯杨 案例摘要 本课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短片《十面埋伏》和教材配套光盘中声音、视频, 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多媒体。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多媒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己感受并收集声音、视频等媒体,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对教师提供的 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并能对他人收集的媒体做出正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 生的欣赏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现代媒体的兴趣。 2. 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 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教材上本单元要求学生知道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 是融合了几种每体的交互式信息交流 和传播的载体。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声音和视频的媒体处理技术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单元的任务是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声音和视频的媒体处理技术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媒体。 教学重点:1、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2、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说说多媒体技术有那些应用。 教学难点:声音和视频的处理 3. 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欣赏短片(十面埋伏)师提问:片中都涉及到那 些媒体形式。 教师启发:张艺谋用他的智慧和创造力将中国的文化、 功夫表现的如此完美,那我们 也用我们的智慧说一说他都运用了那些媒体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挑战精神) 多媒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具体谈一谈多媒体技术有哪些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学生初步具有欣赏美的能力,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创新精神,希望自己的理解看法与 众不同,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和评价。对本单元所涉及到的多媒体知识有初步和了解和 认识。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教学题目 第三单元感受多媒体第一节感受媒体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所选教材 信息技术(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编著) 1、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案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课程类别理论课课时1课时 任课教师XX 职称实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黑板,教材授课地点传统教室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对象分析 1. 授课对象为普通高等中学,大部分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只是缺乏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联系到课堂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学生对表格的认识浅,没有意识到表格在学习和生活中重要性。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表格便利之处,从而引起对表格的好奇和兴趣。 参考资料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表格、单元格。 (2)知道表有哪些基本功能。 (3)知道从表格中获取所需信息有哪些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学生成绩表”,明白表格的作用和功能。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表格的作用和功能从而认同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一种用表格管理自己实际生活和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表格、单元格的概念; (2)表格的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 能分析如何对表格进行加工可获得所需的信息。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1.导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两份课程安排一样的课程表。 (注:材料一、二、三均为课前准备好) 呈现材料一: 课程安排 星期一第一节课是语文,第二节课是数学,第三节课是物理,第四节课是地理,第五届课是英语,第六节课是生物,第七节课是政治; 星期二第一节课是数学,第二节课是地理,第三节课是英语,第四节课是语文,第五届课是体育,第六节课是历史,第七节课是生物; 星期三第一节课是英语,第二节课是,第三节课是语文,第四节课是政治,第五届课是,第六节课是物理,第七节课是化学; 星期四第一节课是语文,第二节课是英语,第三节课是生物,第四节课是政治,第五届课是数学,第六节课是历史,第七节课是地理; 星期五第一节课是英语,第二节课是数学,第三节课是历史,第四节课是语文,第五届课是物理,第六节课是政治,第七节课是化学; 呈现材料二: 师 :观察 完这两 份课程 表,你 们有什么样的的感觉。 高一课程表 1 2 3 4 5 6 7 一语文数学 课 间 操 物理地理 中 午 英语生物政治二数学地理英语语文体育历史生物 三英语数学语文政治音乐物理化学 四语文英语生物化学数学历史地理 五英语数学历史语文物理政治化学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 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