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解剖详解
肝脏基本解剖及详细分段

肝胆外科
肝脏的位置与毗邻
肝脏的形态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
肝的生理功能
肝脏周围的韧带(膈面)
肝脏的脏面-肝胃韧带及肝十二 指肠韧带
肝脏表面形态的分叶
肝脏面形态的分叶
肝脏表面形态的分叶
肝脏内部的管道及相应分叶分段
肝内管道结构
肝内管道结构
肝脏的血液循环
胆管的组建-肝内微观胆道系统
肝内胆管的组建
肝脏的管道系统
肝脏的管道系统前面
肝脏的管道系统后面
肝脏的分段
肝脏的分段
肝脏的分段
肝叶、肝段化分法-肝裂
正中裂
肝脏手术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的化学实验室和代谢中心。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胆汁、负责血糖的调节、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
在人体内,肝脏是最重要和最繁忙的器官之一,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肝脏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
一、肝脏解剖学结构肝脏的重量约为1.2-1.5kg,位于腹膜腔内,分为左、右、中三个叶,右叶最大,左叶次之,中叶最小,其中右叶占肝脏总重量的60%左右。
肝脏外表呈三角形,稍微隆起,下表面为平坦的底面,上表面呈不规则凸面,各裂隙浅深不一,隔以许多次级的小叶,每个小叶由同心排列的肝细胞构成,每个肝细胞的周围都有毛细血管,形成了肝窦。
肝脏的血管很丰富,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进入肝窦,牵涉到的静脉形成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
这些血管在肝窦中形成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内的净化作用,毒素、废物和过多的细胞代谢产物被分解和排出。
肝脏将大部分药物和生物化学物质处理掉,并将其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形态或排泄出体外。
二、肝脏的功能1.分泌胆汁肝脏是人体内唯一的胆汁合成脏器,每天可分泌约500毫升的胆汁,经过胆囊逐渐储存,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将胆汁送入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
2.负责血糖的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是由肝脏进行调节和维持的。
当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时,肝脏会释放糖原储备,将其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液中,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肝脏会转化这些多余的葡萄糖为糖原储备,维持血糖平衡。
3.合成蛋白质肝脏负责合成人体内的许多蛋白质,如凝血因子、白蛋白和胆红素等。
这些蛋白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代谢脂肪肝脏的代谢作用包括脂肪代谢。
当人体内的脂肪摄入过多时,肝脏会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中,以供能源使用。
5.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能够处理和中和许多有害的毒素和废物。
肝脏解剖及功能

肝脏解剖及功能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身体内非常重要的代谢器官,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解剖结构来看,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大部分被肋骨所遮盖。
肝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而脆弱。
正常成人的肝脏重量约为 15 千克左右。
肝脏的外形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肝右叶和肝左叶。
肝右叶较大,肝左叶相对较小。
肝脏的表面被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膜所覆盖,称为肝包膜。
在肝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肝细胞,它们排列成肝小叶的结构。
每个肝小叶都是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细胞索、肝血窦和胆小管等组成。
肝血窦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它为肝细胞提供了丰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也带走了代谢产物。
肝细胞索则是由一排排肝细胞组成的,这些肝细胞承担着肝脏的大部分代谢功能。
肝脏具有丰富的血管系统。
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两个来源:肝动脉和门静脉。
肝动脉提供富含氧气的血液,而门静脉则收集来自胃肠道、脾脏等器官的血液,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这些血液在肝脏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和处理过程。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脏的重要功能。
首先,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具有代谢功能。
它参与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在糖类代谢方面,肝脏能够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当身体需要能量时,又能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对于脂肪代谢,肝脏能够合成和分泌胆汁,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肝脏还能够将多余的脂肪转化为脂蛋白运输出去,或者将其储存起来。
在蛋白质代谢中,肝脏能够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等。
其次,肝脏具有解毒功能。
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各种有毒物质,包括药物、酒精、化学物质等,大部分都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和解毒。
肝脏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这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
再者,肝脏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脏能够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 等。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28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29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30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31
肝叶、肝段划分法 肝裂
在肝的管道腐蚀标本上,可见叶与叶、段与段之间有明 显的裂隙存在,这些裂隙称肝裂,是肝叶、肝段间的分 界线。
14
肝脏的液体流向(血液/胆汁)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15
肝内管道的结构
Glisson系 统 - 肝内胆管 - 肝门静脉 - 肝固有动 脉
肝静脉系统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16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17
肝脏的血液循环
18
肝脏的血液循环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19
胆道的组成---肝内微观 胆道系统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20
胆道的组成---肝内胆管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21
肝脏的管道系统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2020-12-08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新课件)
5
肝脏的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故而活体 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 弱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而 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2020-12-08
肝脏的解剖及分段

a
5
肝脏的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故而活体 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 弱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而 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14
肝脏的液体流向(血液/胆汁)
a
15
肝内管道的结构
n Glisson系统 - 肝内胆管 - 肝门静脉 - 肝固有动脉
n 肝静脉系统 - 肝右静脉 - 肝中静脉 - 肝左静脉
a
16
a
17
肝脏的血液循环
入肝
门静脉
逐渐分支形成小叶间静脉 入口微静脉(穿过肝板与肝血窦相连)
终末门微静脉(行于小叶间)
肝脏的解剖及分段
潘玉萍
a
1
肝脏的概述 肝脏的位置及毗邻 肝脏的功能 肝脏的韧带及表面分叶 肝内的管道结构 肝脏的分段
a
2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a
3
肝脏概述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也是最大消化腺,分泌胆汁, 储存于胆囊,排入小肠,不 含消化酶,但是可以促进脂 肪的消化。
a
4
肝脏的位置与毗邻
肝脏内部的管道系统及相应分叶和分段
• 根据肝外形的沟裂将肝分为左、右、方、尾4叶的形态 学解剖方法,因不符合肝内管道系统的分布规律,不能适 应肝切除和影像学描述的要求。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在临床上对于描述病变位置,确定治 疗方案、特别是肝的切除范围,以及肝肿瘤的选择介入 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aSLeabharlann 尾叶S2左外上段S3 左外下段
肝胆脾胰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02
内分泌功能
胰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 血糖素等激素,调节血糖代谢 。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摄取和 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胰高 血糖素则升高血糖。
03
调节消化液分泌
04
胰液中的消化酶能够刺激胃液、 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协调其他消 化器官的功能。
维持血糖稳定
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激素,胰在维持血糖稳定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当血糖升高时,胰 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摄取和 利用葡萄糖;当血糖降低时,胰 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
浓缩胆汁
胆囊能够浓缩胆汁,提高胆汁 中胆盐、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 ,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分泌粘液
胆囊还能分泌粘液,保护胆道 黏膜免受消化液的侵蚀和细菌
感染。
调节胆道压力
胆管可以调节胆道压力,防止 胆汁淤积和结石形成。
03
脾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脾的解剖
01
脾位于左上腹,是人体 最大的淋巴器官,呈扁 豆状,红褐色。
02
脾分为两面、四缘和两 端,表面有一层由胶原 纤维和弹力纤维交织而 成的白膜。
03
脾内有红髓和白髓,红 髓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 和巨噬细胞,白髓则富 含淋巴组织。
04
脾动脉从腹腔动脉发出, 向脾门分为数支入脾。
脾的生理功能
免疫功能
脾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能够产生淋巴细 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肝胆脾胰的解剖及生理功 能
• 肝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 胆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 脾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 胰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01
肝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肝的解剖
01
02
03
位置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是 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正常肝脏解剖图(B超)

正常肝脏B超解剖图
肝*腹主动脉纵切超声显像图
肝(L)贲门(CA)胰腺(P)腹主动脉(AO)
肝*下腔静脉纵切超声显像图
肝(L)肝左静脉(LHV)门静脉左支(LPV)下腔静脉(IVC)
肝*胆纵切超声显像图肝(L)胆(GB)
肝*肾纵切超声显像图肝(L)右肾(RK)
肋缘下斜切超声显像图
肝(L)胆囊(GB)门静脉右支(RPV)门静脉左支(LPV)肝右静脉(RHV)肝左静脉(LHV)
第一肝门肋缘下斜切超声显像图
肝(L)肝中静脉(MHV)肝左静脉(LHV)肝右静脉(RHV)下腔静脉(IVC)
第一肝门右肋缘间斜切超声显像图
肝(L)门静脉右支(RPV)门静脉主干(MPV)下腔静脉(IVC)胆总管(CBD)幽门窦(P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脏分段对肝脏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肝外科依据 Couinaud分段施行半肝、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在术前通 过影像学手段判断病损所在肝段,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在 术中可以比较快速准确的判断手术区域,还可以通过阻断 相应的供应血管,然后根据各区域的变色情况判断切除范 围,或者通过阻断手术区域的供应血管施行精准切除术。 • 在术前的ct片中,以肝静脉及门静脉为标志读图,对肝脏 进行分区,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指导手术。
在肝的脏面有肝胃韧带 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 者亦称小网膜;后者向 上直达肝门横沟,内含 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 等,另外在右侧肝的脏 面还有肝结肠韧带和肝 肾韧带。
膈下间隙
膈下间隙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成肝上下间隙, 肝上间隙借镰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右肝上间隙,肝上前间 隙和左肝上后间隙,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区分为右肝下间隙和 左肝下间隙,后者又被小网膜和胃分成左肝下前下后间隙和左 肝下后间隙。此外还有膈下腹膜外间隙,居膈与肝裸区之间。 其中任何一个间隙发生脓肿,均称膈下脓肿,以右肝上下脓肿 最为多见。
• 正中裂:又称主门裂Cantlie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分肝为左右半肝 ,直接分开相邻的左内叶与右前叶。正中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 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在肝脏面,经胆囊窝中份,越横沟入腔静脉 沟。 • 背裂:位于尾状叶前方,将尾状叶与左内叶与右前叶分开。它上起肝 左、中、右静脉出肝处,下至第一肝门,在肝上级形成一弧形线。 • 左叶间裂:又称脐裂,内有左叶间静脉和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走行, 分开左内叶和左外叶,左叶间裂在肝膈面为肝镰状韧带附着线左侧 1cm范围内与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于脏面,为肝圆韧带裂和静脉韧 带裂。 • 左段间裂:又称左门裂,内有肝左静脉走行,将左外叶分为左外上段 (2段)和左外下段(3段)。左段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肝 左缘上、中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稍后上方处。 • 右叶间裂:又称右门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分开右前叶和右后叶。 右叶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纸胆囊切迹中点右侧的肝下缘外, 中1/3交点的连线,专职脏面,连于肝门右端。 • 右段间裂:又称横裂,在脏面为肝门右端至肝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 膈面,连于正中裂。此裂相当于肝门静脉右支主干平面,分别将S8与 S5,S7与S6。
第一肝门、第二肝门、第三肝门
• 肝面有“H”形沟,其横沟即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神经 及淋巴管出入之处。 • 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其后上端为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 ,即第2肝门所在,其后下端为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此为第3肝 门所在位置。 • 左纵沟较窄,其前半部有肝圆韧带,后半部有静脉韧带组成;横沟连 接两纵沟,为第1肝门所在,
Couinaud分段法
• Couinaud分段法: Couinaud的肝段划分方法是以 Glisson系统在肝内的分布为基础以肝静脉为分段界限, Glisson系统即肝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在肝内的分、属 支被结缔组织纤维鞘包绕而形成的三联管道系统, 似树枝 状分布于肝内。肝的各段均有Glisson系统的一个分支供 血, 并引流胆汁, 而位于各段之间的肝静脉则引流相邻肝段 的回血。此每一个段可视为肝的功能解剖单位。
肝脏的毗邻
• 肝脏的膈面与横膈相连,右顶部与右肺相邻,左顶部与心 包和心脏以及左肺底的小部分相毗邻,在左肝膈面常可见 一心压迹。 • 肝的左侧脏面与食管腹段、胃及胰相毗邻,在左外叶后面 有食管压迹。右侧肝的脏面与十二指肠、胆囊、横结肠和 右肾及肾上腺等器官相邻,使肝表面出现相应的压迹。尾 状叶与第10~11胸椎相对应,在尾状叶左后方为腹主动 脉,尾状叶和腹主动脉之间隔以右膈下动脉和右膈肌脚。 在腔静脉窝处有下腔静脉经过,其右侧为肝裸区,在裸区 下缘稍上方与右侧肾上腺紧邻,故当游离肝裸区时,应注 意避免损伤右肾上腺及其血管。
肝脏解剖
肝脏概述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以代谢功能为主的脏器和消化 腺,其大小因人而异。一般左右径约25cm,前后径约 15cm,上下径约6cm,重约1200~1500g。新鲜肝脏呈 红褐色,组织厚而脆,血管丰富,结构复杂,受外界暴力 易损伤而破裂出血。右季肋部外伤或相应肋骨骨折可致肝 破裂,腹腔内出血。 • 肝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只有小部分延伸至左季肋 区,大部分被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左、右肋弓间露出 ,直接接触腹前壁。
肝的韧带
肝上面有镰状韧带,前下缘于脐切迹处有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向后上方 延伸并向左、右伸展称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 三角韧带。还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均由腹膜形成。
• 肝裸区:在右冠状韧带上、下叶之间,有一部分肝面没有 腹膜覆盖,称肝裸区。裸区的左侧部分有一较宽的沟称腔 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
Couinaud分段法
• 肝脏分为八段,门静脉分支分布于肝段内,而肝静脉位于 肝段间。具体如下:以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脏分为 左右半肝,以肝左静脉为界将左半肝纵行分为左内与左外 叶,而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平分为上下两段,以肝 右静脉纵向、门静脉右支横向将肝右叶分为上下前后四段 ,而肝尾叶为单独的一段,即S1为尾状叶,S2为左外叶 上段,S3为左外叶下段,S4为左内叶,S5为右前叶下段 ,S6为右后叶下段,S7为右后叶上段,S8为右前叶上段
肝脏脏面解剖
第二肝门:在腔静脉沟的上部,有肝左、中、右静脉出肝 后即注入下腔静脉,临床上常称此处为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 肝处称第三肝门。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 肝内存在两个管道系统,一是包裹于结缔组织鞘内的门静 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组成的Glisson系统;一是位于叶间 、段间的肝静脉所组成的肝静脉系统。 • 在Glisson系统或肝门系统腐蚀铸型上可见到肝内有若干 平面缺少管道的分布,这些平面是肝内分叶的自然界线, 称为肝裂。 • 肝脏有3个主裂(正中裂、左叶间裂、右叶间裂)、两个 段间裂(右段间裂、左段间裂)和一个背裂。这些肝裂将 肝脏分为五叶八段,即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 和尾状叶,左外叶、右前叶和右后叶又各分为上、下两段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