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解剖基础
肝脏超声解剖学习课件

肝静脉负责将血液从肝脏流出 ,汇入下腔静脉。
胆道系统由肝内胆管和肝外胆 管组成,负责胆汁的输送和排 泄。
02
超声成像原理与设备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利用压电效应产生高频振动,经过耦 合剂传入人体组织。
回声的接收与处理
图像的形成与显示
电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图像处理等步 骤,最终形成超声图像并显示在屏幕 上。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
01
02
03
04
确定穿刺点
在超声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穿刺 点,避开大血管及重要脏器。
消毒铺巾
对穿刺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
穿刺活检
将穿刺针经皮肤刺入肝脏病变 部位,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
学检查。
止血包扎
穿刺结束后进行止血包扎,并 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06
肝脏超声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涂抹耦合剂,轻放于检查 部位,避免过度压迫和滑 动,保持稳定以获得清晰 的图像。
03
肝脏超声扫查技巧
患者准备与体位选择
检查前准备
患者应禁食8小时以上,保证空腹 状态,避免胃肠道内容物和气体 的干扰。
体位选择
一般采用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和检查需求进行调整 。
呼吸配合
指导患者深呼吸后屏气,使肝脏下 移,减少肋骨遮挡,有利于超声扫 查。
04
肝脏常见病变超声表现
脂肪肝
肝脏形态饱满,边缘变钝,实质回声 细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
肝静脉变细,门静脉主干及肝内分支 显示欠清晰。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晰,肝肾实质 回声反差增大。
肝硬化
肝脏形态失常,体积缩小,表面 不光滑,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 均匀,可见结节状回声。
人体肝脏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肝脏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的右上方,负责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血液过滤、药物代谢、与胆囊一起分泌胆汁等。
了解人体肝脏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和生理学领域的基础,下面将介绍人体肝脏的解剖位置、结构、血液供应和功能。
1. 解剖位置:人体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缘在胸骨,下缘在肋骨,延伸至中腹部。
与人体其他器官如胃、脾脏、胆囊等相邻,并通过血管和胆管与这些器官相连。
2. 解剖结构:人体肝脏由左右两个大叶组成,右叶相对较大,左叶较小。
肝脏表面光滑,并有不规则凹陷部分,称为肝窦,是血液和胆汁的通道。
肝脏内部由肝小叶构成,每个肝小叶由肝细胞和窦道组成。
3. 血液供应: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两个血管系统:门静脉系统和肝动脉系统。
门静脉系统由门静脉和门脉组成,携带从消化器官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毒素进入肝脏。
肝动脉通过腹腔大动脉供应肝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两个血管系统在肝脏内分支并与肝小叶的窦道相连。
4. 功能:肝脏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1) 蛋白质代谢:肝脏合成和分解多种蛋白质,如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
(2) 糖代谢:肝脏能够储存和释放葡萄糖,参与血糖水平的调节。
(3) 脂肪代谢:肝脏合成和分解脂肪,参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调节。
(4) 解毒功能:肝脏能够清除和代谢体内的毒素,包括药物和代谢产物。
(5) 胆汁分泌:肝脏与胆囊一起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
(6) 血液过滤:肝脏通过窦道和肝细胞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血液的纯净。
总结:人体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其解剖位置、结构、血液供应和功能都十分复杂而精细。
了解人体肝脏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医学和生理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的化学实验室和代谢中心。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胆汁、负责血糖的调节、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
在人体内,肝脏是最重要和最繁忙的器官之一,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肝脏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
一、肝脏解剖学结构肝脏的重量约为1.2-1.5kg,位于腹膜腔内,分为左、右、中三个叶,右叶最大,左叶次之,中叶最小,其中右叶占肝脏总重量的60%左右。
肝脏外表呈三角形,稍微隆起,下表面为平坦的底面,上表面呈不规则凸面,各裂隙浅深不一,隔以许多次级的小叶,每个小叶由同心排列的肝细胞构成,每个肝细胞的周围都有毛细血管,形成了肝窦。
肝脏的血管很丰富,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进入肝窦,牵涉到的静脉形成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
这些血管在肝窦中形成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内的净化作用,毒素、废物和过多的细胞代谢产物被分解和排出。
肝脏将大部分药物和生物化学物质处理掉,并将其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形态或排泄出体外。
二、肝脏的功能1.分泌胆汁肝脏是人体内唯一的胆汁合成脏器,每天可分泌约500毫升的胆汁,经过胆囊逐渐储存,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将胆汁送入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
2.负责血糖的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是由肝脏进行调节和维持的。
当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时,肝脏会释放糖原储备,将其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液中,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肝脏会转化这些多余的葡萄糖为糖原储备,维持血糖平衡。
3.合成蛋白质肝脏负责合成人体内的许多蛋白质,如凝血因子、白蛋白和胆红素等。
这些蛋白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代谢脂肪肝脏的代谢作用包括脂肪代谢。
当人体内的脂肪摄入过多时,肝脏会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中,以供能源使用。
5.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能够处理和中和许多有害的毒素和废物。
肝胆解剖知识点总结

肝胆解剖知识点总结一、肝脏的解剖结构1、位置: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上接膈膜,下靠近胃及肠道,向后凸起。
肝脏的上下边缘分别与膈上下缘相平行。
2、形状:肝脏呈楔形,上面宽而下面窄,前后缘后凸,左侧缘呈锐角,右侧缘呈圆角。
3、重量:成年人肝脏重约1500~2000克。
4、解剖结构:肝脏由左、右两叶组成,中间有肝门和韧带。
(1)肝门:肝门位于肝脏的中央,包含肝动脉、门脉和胆囊的出口。
(2)左、右叶:左叶大于右叶,左叶下缘有3个凹陷,为胆囊、血管、肝周纤维组成的三角区。
(3)肝脏的内部结构:肝细胞构成的肝小叶,由肝中央静脉和肝组织相交织的肝窦组成。
二、肝脏的功能1、代谢功能:肝脏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是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器官。
2、解毒功能:肝脏可以将体内的有害物质转化或排泄,是重要的解毒器官。
3、合成功能:肝脏可以合成尿素、胆汁酸、胆固醇、蛋白质等物质,并储存各种营养物质。
4、排泄功能:肝脏可以排泄体内消耗过多的代谢产物、代谢废物和药物残留。
5、免疫功能:肝脏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三、胆囊的解剖结构1、位置:胆囊位于肝右叶的下缘,隐藏于肝的下表面之下。
2、形状:胆囊呈梨形,一端狭尖为底部,另一端圆钝为颈部。
3、容量:成年人胆囊的容量大约为50ml。
4、结构:胆囊由颈、体、底三部分组成。
颈部与囊肝管相连,底部与胆囊管相连。
四、胆囊的功能1、储存胆汁:胆囊储存由肝脏合成的胆汁,当食物摄入时,胆囊可以收缩排放胆汁。
2、浓缩胆汁:胆囊可以对胆汁进行浓缩,使其浓度提高,以满足消化脂肪的需要。
3、排放胆汁:当胆囊收到胆囊管的信号时,可以通过肌肉收缩将胆汁排出,用于消化脂肪和清洁肝脏。
五、肝胆血管的解剖结构1、门静脉:从腹腔器官将含有营养物质和荷尔蒙的血液输送到肝脏。
2、门脉:将含有养分、氧气和代谢产物的血液从肝脏输送到全身。
3、肝动脉:为肝脏供应氧气、营养和激素的血液。
4、肝静脉:将含有代谢产物和废物的血液从肝脏排出,输送到全身。
肝胆解剖学知识点总结

肝胆解剖学知识点总结一、肝脏的解剖结构1. 肝脏的位置和外形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呈楔形,上窄下宽。
左侧为锐角,右侧则有一个圆钝的外缘。
2. 肝叶的构成肝脏由左右两叶组成,右叶又分为前叶和后叶。
每个叶内有很多的肝小叶,犹如发泡水泡一样。
3. 肝窦和肝藏管系肝脏内有较为复杂的管系:肝纤维支架支撑着和包裹着肝小叶,包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在肝小叶内,可见由肝中动脉和门静脉排列成果实状的肝内窦状结构,而这些窦状结构汇入中心静脉,形成小肝叶再汇入肝静脉。
4. 肝门区结构肝门区是指肝脏中所有的管道汇合处,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胆道。
在肝门区结构中,门静脉、肝动脉和胆囊管结合处为维尔森三角。
5. 肝脏的功能肝脏是个重要的代谢器官,它有着非常多的生理功能:原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排泄代谢。
此外,肝脏还有很多与调节机体内环境相关的功能。
二、肝脏的血液供应1. 肝脏的血液供应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动脉侧,主要通过肝动脉供血;②静脉侧,主要通过门静脉供血。
2. 肝门静脉门静脉是肝的主要提供血液的动脉,占据了肝脏总血流量的75% - 80%。
3. 肝内血管系统肝内血管系统主要包括肝中动脉、门静脉和肝动脉。
它们在肝小叶内形成彼此交叉的分支网,更好地保障了肝小叶内的毛细血管的供血。
三、肝的解剖形态1. 肝实质及血管系统肝实质主要包括实质脉管系统和胆道系统,以及与之形成的胆小管-肝窦-内胆管系统。
而这些系统是血管系统的支持和血管系统用来传递新的营养和废物代谢产物的工具。
2. 肝叶的结构和功能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生化功能、排泄功能、免疫功能、代谢功能和生理调节功能。
同时,每个肝小叶也拥有这些功能。
其结构和功能皆由肝窦来提供便利的通道。
3. 肝脏的神经支配肝脏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所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改变肝血管的张力来调节肝脏的血液供应。
四、胆囊的解剖结构1. 胆囊的位置和形态胆囊为一个类似梨形的囊袋状结构,位于肝脏的下表面。
肝脏解剖及正常超声表现

1
一、肝脏的解剖概要
• 肝脏呈楔形,上面呈光滑圆顶形,下面 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一条横 沟。
• 横沟为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肝 管等由此出入。
• 右纵沟前方为胆囊窝,内有胆囊,后方 为静脉窝,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2
二、肝内管道系统
3
肝动脉:常规超声较难显示,与肝外胆管伴行于门脉腹侧。
• 剑下纵切 肝左叶呈锐角(<45度)。 腹主动脉矢状切面测量左肝厚度,正 常值:5—7CM.
8
9
• 右肋缘下斜切面声像图 右肝缘呈钝角,约75度。可显示肝脏各 叶,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左、右分支, 左右肝管及胆囊等结构。
• 正常值:肝右叶最大斜径12-14cm。
10
11
正常肝动脉波形 特点是低阻型,
主要病理:肝细胞发生广泛性坏死,其后 在肝实质坏死区出现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和 肝细胞再生现象。
44
45
(3)胆汁性肝硬化 主要病因:胆道系统阻塞淤胆而发生的肝硬化.
A.持续性肝外胆管阻塞和胆道上行性感染。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叶间胆管破坏 和损伤。 主要病理:肝体积常增大,晚期可轻度缩小。肝 表面较光滑或呈细小颗粒状。
65
66
67
4.胆囊变化
胆囊壁增厚,或呈双层。 原因:肝纤维化血管萎缩,胆囊静脉回流受阻,胆囊 静脉压增高,引起胆囊壁水肿。
肝功能障碍血浆蛋白降低。
68
4.门脉高压表现(后期改变)
(1)脾肿大 (2)侧支循环形成 (3)腹水
69
70
• 脾门区脾门静脉增粗>1cm。
71
72
73
74
脐静脉重新开放:肝 圆韧带呈液性管腔, 一端与门脉左支囊部、 矢状部相通,另一端 至肝下缘延续至腹壁。
肝脏解剖生理

2.脏面: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外面观(膈面和脏面观)
一、肝脏的解剖
(三)肝蒂与肝门
1.肝蒂: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其所包含的结构,包括:门 静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以及淋巴管和神经
2.肝门: (1)第一肝门:位于肝脏面的“H”形的横沟内,是
• 肝的分段
二、肝脏的显微结构
1. 肝小叶 中央静脉:肝小叶中央的小静脉 肝细胞索:围绕中央静脉放射性排列的单层肝细胞索 肝血窦:肝细胞索之间的间隙 胆小管:肝细胞相邻面的质膜局部凹陷
2.门管区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胆管
肝小叶显微结构图
三、肝脏的生理作用
1. 分泌胆汁 2. 代谢功能 3. 凝血功能 4. 解毒作用 5. 吞噬或免疫作用 6. 其他作用:肝脏的再生等
Thanks
肝脏解剖生理
一、肝脏的解剖
(一) 肝脏的位置与毗邻 1.位置 ——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侧膈下和季肋深面 ——小部分横过腹中线达左上腹 2.毗邻 ——膈面呈凸形,大部分与膈肌相贴附 ——脏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结 肠肝曲,以及右侧肾和肾上腺相毗邻
肝脏的位置与毗邻
一、肝脏的解剖
(二) 肝脏的韧带
肝蒂进入肝脏之凹陷处 (2)第二肝门:左、中、右三条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的入口处 (3)第三肝门:肝后方数支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
肝外面观(膈面和脏面观)
(四)分区与分段
一、肝脏的解剖
尾状叶
左叶
左外叶 左内叶
上段 下段Leabharlann Ⅰ段 Ⅱ段Ⅲ段 Ⅳ段
• 肝的分区
右叶
右前叶 右后叶
上段 下段 上段 下段
Ⅷ段 Ⅴ段 Ⅶ段 Ⅵ段
断层解剖学肝脏

肝蒂 由前向后为:
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 肝门静脉左、右支 汇合点的高低: 肝左、右管 肝门静脉左、右支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 •
脏面被H形沟分为方叶、尾状叶、左叶、 右叶。尾状叶中有弓状切迹(出现率 55%),左侧为乳状突,右侧为尾状突。
(三)肝前缘(肝下缘):有脐切迹、胆 囊切迹、右下缘切迹(多位于胆囊切迹 中点至肝下角之间的中点或中、内1/3交 界处,为右叶间裂的标志)、副右下缘 切迹。
4.左段间裂(左门裂):在膈面为下腔V 左壁至肝左缘上、中1/3交点的连线,转 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稍后上方处。内 有肝左V,分左外叶为左外上段(段Ⅱ) 和左外下段(段Ⅲ),两者为后上与前 下重叠关系。
• 5.左内叶亚段间裂:以肝门V左支主干 为标志,在该平面以上为段Ⅳa,以下
为段Ⅳb。
6.右叶间裂(右门裂):在膈面为下腔V 右壁至胆囊切迹中点右侧的肝下缘外、 中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连于肝门 右端。内有肝右V,分开右前叶(段Ⅴ和 段Ⅷ)与右后叶(段Ⅶ和段Ⅵ)。
(五)肝V 1、肝左V:
1)引流:左外叶、左内叶小部分。 2)类型:集中型(69.8%)——由上、下两根汇 合而成,直接(33.2%)或与肝中V汇合(65.7%) 后注入下腔V。上、下根分别引流段Ⅱ和段Ⅲ的 V血。
分散型(20.8%)——上、下根并行注入 肝中V,或上根注入下腔V,下根注入肝中V。
膈面 右侧隔膈肌与右侧胸膜腔、右肺底相邻 左侧隔膈肌与心脏底部相邻;
脏面 右叶下方与结肠右曲,后部与右肾、右 肾上腺毗邻,近右纵沟部位与十二指肠 相邻 左叶下方与胃、小网膜相邻,近静脉韧 带裂与食管腹段相邻。
三、肝段及肝内管道的应用解剖 (一)肝段的概念 肝内管道分两系统 Glisson系统:走于肝叶内、段内 肝V系统:走于叶间、段间 1、Glisson系统:包括肝门V、肝A、肝 管。肝门V血占75-80%,肝A血占20-25%, 均进入肝血窦。 2、肝V系统:肝左、中、右V(入下腔V, 第二肝门),尾状叶V、肝右后V(入下 腔V,第三肝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4年Couinaud根据肝门静脉鞘系的分布和 肝静脉的走行,分肝为两半、4部和8段,并将 此8段自尾状叶开始用罗马数字顺时针命名。 此各肝段划分法,被国际上广泛采用。
Myrian Training
2、肝叶、肝段划分法
Couinaud根据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的 分布范围,将肝脏分为八段,门静脉 分支分布于肝段内,而肝静脉位于肝 段间。具体如下: 1.以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脏分 为左右半肝; 2.以肝左静脉为界将左半肝纵行分为 左内与左外叶; 3.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平分为 上下两段; 4.以肝右静脉纵向、门静脉右支横向 将肝右叶分为上下前后四段; 5.肝尾叶为单独的一段。 S1为尾状叶(Ⅰ段),S2为左外叶上段(Ⅱ段),S3为左外叶下段(Ⅲ 段),S4为左内叶(Ⅳ段),S5为右前叶下段(Ⅴ段),S6为右后叶下段 (Ⅵ段),S7为右后叶上段(Ⅶ段),S8为右前叶上段(Ⅷ段)
Myrian Training
(一)位置、毗邻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助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位于左季助区。肝膈面 左、右肋弓间的部分与腹前壁相贴。 肝的位置随呼吸和体位的不同而 变化,立位和吸气时下降,卧位和呼 气时回升。 肝的毗邻: 肝右半部的膈面借膈与右肋膈隐 窝和右肺底相邻,脏面与右肾上腺、 右肾、十二指肠 上部及结肠右曲相 邻。 肝左半部的膈面借膈与心的下面 相邻,后缘近左纵沟处与食管相接 触,脏面与胃前面小弯侧相邻。
2
解剖学资料表明,大约有30%的肝脏存在着肝动脉变异
Myrian Training
(五)分叶与分段
1、肝段的概念 根据肝外形的沟裂,将肝分为左、右、方、尾状四个叶,这种分叶分段法 与肝内管道的分布并不完全相符,必须依据肝内管道系统的分布并结合肝 的外形来划分肝叶和肝段。
Ⅰ段 Ⅱ段 Ⅲ段 Ⅳa段 Ⅳb段 Ⅴ段 Ⅷ段 Ⅵ段 Ⅶ段 上段 下段 上部 下部 下段 上段 下段 上段 右后叶 右前叶 右叶 左内叶 左外叶 左叶 尾状叶
Myrian Training
(四)门静脉
如图所示,蓝色的门静脉分支分为左、右两支。 左支较细长,分布于左半肝,主干沿横沟左 行叫横部,至左纵沟弯向前上方,移行于脐 部。横部的分支有尾状叶,1-3支,分布于尾 状叶左侧半。 脐部的分支有外侧支和内侧支,外侧支多为 二支,分别至左外侧叶上段和下段;内侧支也 多为二支,分别至左内侧叶的上部和下部。
Myrian Training
Myrian Training
(五)肝静脉 Hepatic Veins
肝静脉分肝左静脉、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肝静脉中最长的一条,位于右叶间裂内,它 主要收集来自肝右后叶(Ⅴ段,Ⅶ段)的血液,也回收 部分肝右前叶(Ⅴ段、Ⅷ段)的血液。 肝中静脉:位于正中裂内,接受来自左内叶和右前叶的血液。有时,肝 中静脉也接受来自右后叶下段的部分回血,所以,在劈离式肝移植时, 将供肝切成两半,应该将肝中静脉保留给右半肝,以防止右肝淤血和右 肝切面出血。 肝左静脉:本身不在肝左叶间裂内,而是与之呈锐角交叉,在裂 内只是它的一个分支,它接受来自左外叶(Ⅱ段和Ⅲ段)的血流 以及左内叶(Ⅳ段)的部分血流。 此外,在第三肝门处,肝短静脉位于下腔静脉左前壁和右前壁。开口于 左前壁的肝短静脉主要接收来自左尾状叶的静脉回流,开口于右前壁的 肝短静脉主要接收来自右尾状叶(尾状突)和肝右后叶脏面的静脉回流
门静脉右支短而粗,分布于右半肝,沿途发出的分支有: 尾状叶支,1-2支,分布于尾状叶右半; 前支,自右支前上缘发出,分为二支,分布于右前叶上部和下部; 后支为右叶的缘支,分为上、下二支,分别至右后叶上段和下段。
Myrian Training
第一肝门
门静脉分支
门静脉分支
门静脉3D
Myrian Training
在腔静脉沟下部,肝的后面肝短静脉有至少3~4条, 多至 7~8条小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称第三肝门。
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和 肝固有动脉的左、右支,淋巴及神经等出入。 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总称肝蒂。 在行半肝切除术时,常需在此分离、结扎、 切断肝管、肝动脉、门静脉的相应分支,同时 在第二肝门处理相应的肝静脉。
Myrian Training 肝右 肝左 肝中 肝左 肝中 肝右
肝中
门静脉右支
肝左g
(五)肝固有动脉
肝固有动脉的分支在肝门处分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入肝 肝左动脉(图1)行向肝门左侧,一般先发出尾叶动脉,再分出内侧叶 动脉和外侧叶动脉。外侧叶动脉又分为上段支和下段支。 肝右动脉(图2)行向肝门右侧,先发出尾叶动脉,继而发出前叶和后 叶动脉,后叶动脉又分为上、下段支。 1
Myrian Training
Myrian XP-Liver 产品培训系列之
肝脏解剖基础
法国影思(Intrasense)软件科技 应用工程师
Myrian Training
肝脏 Liver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器官,重约1.2~1.6kg,呈红褐色,质地柔而脆,呈楔 形,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 肝上面隆凸,与膈穹相对,叫做膈面。表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右叶约是肝左叶的6倍 肝下面凹陷,与腹腔脏器接触,叫做脏面。生有H形沟,左纵沟较窄,其前 半部有肝圆韧带,后半部有静脉韧带;右纵沟较宽,其前半部为胆囊窝,容纳 胆囊;后半部为腔静脉窝,下腔静脉从此穿过。
Myrian Training
(二)肝门与肝蒂
肝的脏面有左纵沟、右纵沟和介于两者之间 的横沟,三条沟呈“H”形。横沟也称肝门或第 一肝门,如图1所示。
在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 静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图2所示。
图1 第一肝门及出入结构 图2 第二肝门
Myrian Training
(二)肝门与肝蒂
肝蒂的组成
Myrian Training
(三)肝内管道系统
肝内管道包括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及肝管的各级分 支均伴行,三者在肝内的分布基本一致,并 由结缔组织鞘包裹,此三者组成Glisson系 统,见右下图。Glisson系统是肝依据结构 分叶、分段的基础。
其中门静脉将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携带 入肝,供血量约占70%左右。肝固有动 脉供给氧含量较高的血液。肝管及各级 胆管是排出胆汁的导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