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四氯:钠盐与胺盐 差异细盘点
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附录4 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应用化学除草剂清除苗圃中的杂草,是一项多、快、好、省的除草办法,它可节省劳动力,降低除草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杂草特点是:根系强大,生长迅速,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株杂草的结实量由几百粒到几十万粒,繁殖和传播能力很强,有的毛草的地下茎在土壤中穿透力极强,很难人工彻底清除。
用化学除草剂除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化学除草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一、化学除草的优缺点及杀草原理㈠化学除草的优缺点⒈化学除草的优点⑴除草效果好。
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一般都在80-90%,有的可达100%,比人工除草及时彻底,它可以杀死苗圃地里大部分常见的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如灰菜、马齿苋、马唐蓼等,效果十分显著。
⑵消除了杂草与苗木争夺肥、水、光的危害,提高苗木的质量和产量。
⑶省钱省力。
据一些统计,化学除草为人工除草费用的1/30或1/20,同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⑷化学除草使耕作减少到最低限度,更有利于免耕法的推行。
化学除草不需要动土就能防除杂草对苗木的不良影响,可以减少土壤板结和土壤侵蚀。
⒉化学除草的缺点化学除草剂使用不当,会导致药害,伤害甚至杀死苗木,容易污染环境。
㈡除草剂的杀草原理除草剂从叶面和根部进入植物体。
触杀型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后,与细胞原生质体发生牢固的结合,造成吸收到药剂的细胞和周围的邻近细胞死亡,起到局部的触杀作用。
传导型(内吸型)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后,通过输导系统传导到分生组织,起毒杀作用。
虽然除草剂各不相同,但其杀草的实质是一样的,即干扰和破坏杂草体内的正常生理生化活动,导致杂草的死亡。
植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的有机体,在其生长发育中,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是统一与协调的,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受到干扰或破坏,正常生理生化活动就受到破坏,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现在所用的除草剂,虽然作用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下述4类。
⒈导致植物生长异常少量激素型一类的除草剂,如2,4-D和二甲四氯等能促进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增大,促进生根、发芽等。
添加剂--苯甲酸及其钠盐

食品添加剂论文(理工类)题目: 对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学习研究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年级班号: 2009 级 3 班姓名: 邓凯学号: 312009081401319目录一、摘要二、引言三、食品防腐剂概述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防腐方法2、食品防腐剂的分类3、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四、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制备与应用1、苯甲酸及其盐介绍2、制备方法3、应用技术五、苯甲酸的分析检测1、分析方法2、GC—NMKL—AOAC方法3、AOAC液相色谱法检测橙汁中的苯甲酸六、苯甲酸在绿色食品中的使用与禁用1、绿色食品生产中禁用的防腐剂及其危害2、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安全性与危害七、参考文献对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学习研究作者:邓凯年级专业:200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时间:2011.12.06摘要: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主要是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变质,提高保存性,延长食用价值而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
苯甲酸及其盐类是常用的防腐剂,本文介绍了苯甲酸及其盐类的制备与应用,分析与检测,以及在绿色食品中的使用情况等。
关键词: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制备;应用;分析;检测;GC;AOAC液相色谱法;绿色食品;禁用;危害。
引言:食品的营养丰富,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而腐败变质。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可分为:细菌繁殖造成的食品腐败,霉菌代谢造成的食品霉变和酵母菌分泌的氧化还原酶促使的食品发酵。
一、食品防腐剂概述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防腐方法微生物繁殖需要有合适的客观条件,即适当的水分、温度、氧、渗透压、pH值和光等。
控制食品所处的环境条件或加入防腐剂均可达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1)食品腐败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在合适的条件下,微生物迅速繁殖导致食品的外观和内在发生劣变而失去食用价值的现象。
食品发生腐败,在感官上丧失食品原有的色泽,产生各种颜色,发出腐臭气味,呈现不良滋味。
从微观上讲,微生物代谢的酶类对食品的蛋白质肽类、胨、氨基酸等含氮有机物进行分解产生多种低分子化合物,如酚、吲哚、腐胺、尸胺、粪臭素、脂肪酸等,然后进一步分解成硫化氢、硫醇、氨、甲烷、二氧化碳等。
★除草剂分类表(凯年图)

胞膜破坏剂
使根尖呈鳞片状。易挥发和易光解是此类除草剂的冲突特征,因此在田间喷药后必须
尽快耙地拌土。
6
三氮苯类
7
三氮苯酮类
抑制光合作用 抑制光合作用
安道麦阿甘 拜耳
西玛津、扑草净、氰草津、西 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植物的根吸收,个别能被茎叶吸收。对植物主要抑制是植物的
草净、莠灭净、扑草津、异丙 光合作用。主要防除一年生杂草,阔叶好于禾本科的。生物化学选择性是重要特征,
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烟嘧磺 最大特点是高活性。以茎叶吸收为主,兼有封闭作用,主要防除阔叶类杂草,在杂草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
隆、氟嘧磺隆、噻磺隆、甲磺 3-4叶期使用效果最好。由于其死草速度较慢,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死草速度,多 与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乙羧氟草醚等复配使用。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
作物无影响。
叶绿素合成。
唑啶草酮
土壤处理剂,主要杀灭杂草的幼芽,因而多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施,此除草
剂典型作用特性是抑制次生根生长,对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单子叶的效果好些
微管组装抑制剂与细
5
二硝基苯胺类
巴斯夫 二甲戊乐灵、地乐胺、氟乐灵 。除草机制只要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分化,破坏核分裂,被认为是一种核毒剂,
和化学分解而消失,部分品种在土壤中比较稳定。
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
最大优点是:①水溶液的贮存稳定强,不易挥发与光解;②与其它除草剂的物理相容
磺草酮、甲基磺草酮、双环磺
8
三酮类
酶活性抑制剂(
先正达
性好,利于开发混合制剂;③弱酸性除草剂,便于植物吸收。植物分生组织失绿白
草酮
HPPD )
化,造成植物死亡。
常见几种类型除草剂

三、草甘膦制剂的发展趋势
3、高含量制剂成为发展方向 已有17家(含1家外企)登记62%含量 的草甘膦(异丙胺盐、钾盐)水剂; 粒性化制剂也应运而生,已有26家 (含2家外企)27个从50%~88%可溶粒剂。 特别是这些高含量的粒性化制剂,保持了 草甘膦原有制剂高的除草活性,在水中可 以快速溶解,使用十分方便;
四、草甘膦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
3、市场竞争转化为技术和人才竞争
原药的研发与产业化必须有高层次的人才与综合实力做支撑,这 样对原药合成的原料、路线、工艺、质控等才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农业部认证了10家有资质的实验单位承担登记原药全组分的分析,对 原药中大于等于0.1%的杂质和小于0.1%的对哺乳动物、环境有明显 危害的杂质进行定性与定量。 农药制剂的质量除了原药的质量外,更取决于企业选用助剂的质 量和技术水平。原药质量无区别,登记含量、农药名称、标签标识等 也已完全透明和规范化,制剂的市场竞争将逐渐转化为技术竞争。 随着全球对保护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重视,农药助剂已不仅仅 只是“惰性物质”,其作用也不再仅仅是满足制剂分散体系形成与稳 定的需要,将更多地体现在农药有效成分的控制释放、靶向传输以及 环境安全等方面,这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毒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需要足够的技术实力作保障。 草甘膦制剂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 百草枯 1、属于联吡啶类除草剂,对作物没有选择性, 见绿就杀,这一点与草苷膦相类同。 2、杀除速度快,药后2-3小时后杂草就发黄, 3-4天就死亡。 3、没有内吸和传导的功能,施药时要求喷雾 细致。 4、对多年生杂草地下部分没有作用,这一点 有别于草苷膦。
酰胺类除草剂主要品种介绍
• 乙草胺 1、属于芽前土壤处理剂。在作物播后苗前进行土壤表面喷 雾处理,禾本科杂草由幼芽吸收,阔叶杂草由根和幼芽吸 收,吸进体内的药剂能干扰核酸蛋白合成与代谢,使幼芽 停止生长,最终死亡,持效期2个月。 2、主要使用作物:大豆田、花生田、玉米田(可与莠去津 混用扩大杀草谱)、甘蔗、水稻(与其它水稻专用除草剂 混用) 3、注意:A、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应采用低剂量。B、喷 后遇雨或高温用药,种子接触药剂易产生药害。C、瓜类、 韭菜、菠菜对乙草胺敏感,不能使用。
药物化学复习提纲

药物化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1、填空题;2、单项选择;3、多项选择;4、合成化学反应;5、论述题;6、名词解释。
注:第一章至第四章,因本人没上课,整理的资料不全面,希望同学们自己看书。
注:化学名和化学结构请同学们参照书本进行整理。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资料,内容可能不全面,供同学们参考,请同学结合列出的重点进行复习。
P1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P8 药物的命名三种类型:1、通用名(国际非专有名)(INN);2、化学名;3、商品名P13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类:代表药化学名化学式化学反应理化性质临床应用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H,3H,5H)-嘧啶三酮异戊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蓝色络合物①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水溶液呈碱性反应。
地西泮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diazepam)本品的酸性水溶液不稳定,水解发生在1,2位或4,5位,亮放映平行进行,最终水解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
4,5位开主要用于失眠、抗焦虑、抗癫痫及其他神经官能症。
本品的二氮卓环上具有内酰胺及亚胺的结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生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和甘氨酸。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钠盐在水溶液中加入二氯化汞试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本溶液与咸加热,环状酰脲结构可以开环,分解产生二苯基脲基脲基乙酸,最后生成二苯基氨基乙酸治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主要用药,对小发作无效。
卡马西平5H-二苯并[b,f] 氮杂卓-5-甲酰胺长时间光照,固体表面有白色变橙黄色,部分环化成二聚体和氧化成10,11-环氧化物。
需避光保存。
:①室温、干燥稳定②受潮片剂硬化,药效降低③光照引起聚合和氧化,避光保存(3)代谢10氧代衍生物是奥卡西平属于三环(二苯并氮杂卓类)抗癫痫药。
1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的界面聚合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案(1)一、实验内容: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的界面聚合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2、了解聚合反应装置、聚合体系的除湿除氧技术、常见引发剂的提纯、聚合物的分离与纯化;3、掌握界面聚合的基本原理;4、掌握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界面聚合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教时: 6 教时四、实验指导(一)(一)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由于聚合物产量大、品种多、应用广、经济效益高,因此现代高分子工业发展迅猛。
并随着与生物学、信息学、医学等多学科的日益交叉渗透,高分子科在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渗透到许多的科学技术领域和部门。
现在每年全球生产约2 亿吨聚合物材料,以满足全世界60亿人的各种使用需要。
相应地,社会对高分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高分子方面的专业课程。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基本技能的训练,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教学的重要环节。
高分子化学与有机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高分子化学反应都是在有机化学实验技术的的基础之上,许多操作都有共同之处,但高分子合成毕竟不同于有机合成,对反应的实施与控制有自己的特点,对仪器设备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
1、聚合反应装置2、聚合体系的除湿除氧3、单体的纯化与贮存4、常见引发剂(催化剂)的提纯5、聚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二)实验室规则A、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B、进入实验时,应熟悉实验室的电器开关、灭火器材、急救药品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C、实验时要遵守纪律、保持安静;D、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科书所规定的步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用量进行实验E、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F、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使用完后应放在指定的地方,并保持整洁;G、实验完毕,值日生要清理实验室,并做到关电、关水、关灯、关窗和关门。
(三)高分子实验室安全知识由于有机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工作,若粗心大意,就容易发生事故。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特性及使用技术-精品文档

1、低浓度10-30ug/ml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100ug/ml抑制生长。
2 、氧羧酸类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宽、效果好、价格低等优点,广泛应 用小麦、玉米、水稻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的一 些杂草,芽前土壤处理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 草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不同品种与剂型的防除对象及杀草活性有 不同差异,如几个常用品种的除草效果大小是:2甲4氯≥2,4-滴 >2,4,5-滴。同品种不同剂型的除草效果是;酯>酸>胺盐>钠 盐(钾盐)。 4、高温高湿下有利于药液的传导
稻田化学除草面临的新挑战-药害
激素类二甲四氯的药害
2,4-D玉米药害
2,4-D玉米药害
小麦药害
大豆药害
棉花药害
2,4-D飘移药害
安全应用技术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特别是广泛用于麦田、稻田、玉 米田除草。高粱、谷子抗性稍差。禾本科植物幼苗期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 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因此宜在小麦、水 稻分蘖末期施药。玉米1~4叶期对药剂耐性较差,易于发生药害;玉米气生根 发生后用药,气生根易于受害。寒冷地区小麦、水稻对2,4-滴的抗性较低,特 别是在喷药后遇到低温时,而应用二甲四氯的安全性较高于2,4-滴丁酯,但 也可能会发生药害
药害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具体药害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禾本科作 物受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禾本科作物受害表现幼苗矮化与畸形。禾本科植物形成葱叶形,花 序弯曲、难抽出,出现双穗、小穗对生、重生、轮生、花不稔等。 茎叶喷洒,特别是炎热夏天喷洒时,会使叶片变窄而皱缩,心叶呈 马鞭状或葱状,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抽穗难,主根段,生育 受抑制。 双子叶植物叶脉近于平行,复叶中的小叶愈合;叶片沿叶缘愈合成 筒状或类杯状,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性状异常。 顶芽与侧芽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叶缘与叶尖坏死。受害植物的根、 茎发生肿胀。可以诱导组织内细胞分裂而导致茎部分地加粗、肿胀, 甚至茎部出现胀裂、畸形。花果生长受阻。受药害时花不能正常发 育,花推迟、畸形变小;果实畸形、不能正常出穗或发育不完整。 植物萎黄。受害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敏感组织出现萎黄、生长发育 缓慢。
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

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要求:1、掌握口服降血糖药的结构类型。
掌握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盐酸二甲双胍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熟悉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的结构与代谢、作用时间的关系。
熟悉氯磺丙脲、格列吡嗪的结构和用途。
了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的发展。
了解格列美脲、米格列醇的结构和用途。
2、掌握利尿药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掌握氢氯噻嗪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应用及合成路线。
熟悉呋噻米、螺内酯的结构、化学名、代谢及应用。
了解依他尼酸、乙酰唑胺、氨苯蝶啶的结构及应用。
第一节口服降血糖药一、糖尿病及降糖药的分类1.糖尿病一般可分为两类:1)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胰岛素分泌极少,绝对不足,须人工注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需要,多发生于青少年;2)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而缓解症状。
多见于成年人,尤其四十岁以上的人。
2.降糖药的分类1)磺酰脲类(Sulfonylureas)2)双胍类(Biguanides)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效剂, 非磺酰脲结构口服降糖药.二、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1.化学名:4-甲基-N-[(丁氨基)羰基]苯磺酰胺2.英文名:N-[(butylamino)carbon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3.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易溶于丙酮和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
mp:126-130°C.4.理化性质Tolbutamide具有酸性,可溶于碱。
可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5.稳定性在酸中脲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析出对甲苯磺酰胺沉淀mp 138℃硫酸正丁胺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正丁胺的臭味.6.合成7.代谢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肝脏氧化而失活主要由肾脏排出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8.发现1)1942年,Janbon等用磺胺类抗菌药磺胺异丁基噻二唑(IPTD)治疗伤寒病时,病人出现了低血糖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甲4氯:钠盐与胺盐差异细盘点
文/guozhong 1941年P.Pokrny首次报道了2,4-D的合成方法,次年P.W.Zmmerman和A.E.Hitchcock 报道了2,4-D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效果,此为四十年代农业上重大发明之一,至此除草剂被正式公认,且进入了有机时代,随后2,4-D迅速发展,类似品种相继被开发出来,在苯环上不同基团取代,开发出2,4,5-滴、2甲4氯(1946年开发了2甲4氯除草剂,标志着有机合成的第一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类的诞生);在侧链脂肪酸上取代,开发出2,4-D的丙酸和丁酯;在羧酸基团衍生物合成上,开发出盐类品种,2,4-D钠盐、钾盐、铵盐、二甲胺盐等和酯类品种2,4-D甲酯、乙酯、丁酯等。
2甲4氯属苯氧羧酸类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主要用于苗后茎叶处理,药剂穿过角质层和细胞质膜,最后传导到各部分,在不同部位对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产生不同影响,在植物顶端抑制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生长点停止生长,幼嫩叶片不能伸展,一直到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传导到植株下部的药剂,使植物茎部组织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异常分裂,根尖膨大,丧失吸收养分的能力,造成茎杆扭曲、畸形,筛管堵塞,韧皮部破坏,有机物运输受阻,从而破坏植物正常的生活能力,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多年来,2甲4氯被广泛用于小麦田、玉米田、水稻田、城市草坪、麻类作物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与草甘膦混用防除抗性杂草,加快杀草速度作用明显;也有资料介绍,作为水稻脱根剂使用,能提高拔秧功效。
用于土壤处理,对一年生禾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幼芽也有一定防效。
因其成本低、速度快、无残留对后茬作物安全等优势,被广泛使用,我国获得登记的此类品种有主要有:2甲4氯二甲胺盐、2甲4氯异辛酯、2甲4氯钠、2甲4氯硫代乙酯、2甲4氯乙硫酯、2甲4氯异丙胺盐、2甲4氯丁酸乙酯,市场常见品种多以单剂和混剂形式出现,其中二甲四氯钠单剂以56%可溶粉剂和13%水剂居多,也有众多与草甘膦、灭草松、唑草酮、异丙隆、氯氟吡氧乙酸、敌草隆、莠灭净、苄嘧磺隆、苯磺隆、溴苯腈、绿麦隆、莠去津做成的混剂品种,开发的剂型涉及到了可湿性粉剂、水剂、乳油、干悬浮剂、可溶液剂五类。
当前,市场常见品种为2甲4氯钠盐品种,众多公司积极关注2甲4氯的开发,已有两家企业取得了高含量2甲4氯二甲基胺盐(化学名称:2-甲基-4-氯苯氧乙酸二甲基胺)的登记,分别为纽发姆(英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农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纽发姆(英国)有限公司获得登记品种含量为750克/升为W/V(重量体积比),
江苏省农垦生物化学公司获得登记品种含量为53%为V/V(体积体积比),若按统一标准折算含量无明显差异。
2甲4氯二甲基胺盐在我国最早为英国AHMARKS公司登记,商品名为:百阔净。
该品在2001年获得农药登记证,登记证号为LS200125.分装登记证:LS200125-F02-0062,分装单位:江苏省农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国内推广销售单位为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在销售期间,该品种被广泛应用在水稻、甘蔗、小麦、玉米等作物上。
因登记证续展受阻,该产品在国内停止销售。
与传统钠盐相比,2甲4氯二甲基胺盐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了四个差异点:①适用温度更宽,安全性高,低温情况下,不易产生药害,药效稳定。
温度因素影响着除草剂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比如2甲4氯钠盐在低温(≤15℃)情况下使用容易对作物造成药害,黄淮海麦区使用该类品种进行冬前及早春除草,风险较大,造成药害,有用药时期掌握不当的原因,还有除草剂有毒杂质过多的原因。
2甲4氯二甲胺盐杂质量仅为一般钠盐品种的1/20,在低温下,也能较好的做到对作物高度安全。
一般品种在低温情况下使用药效不稳定,多是推荐在18℃以上使用,低于19℃药效就会降低,这使得该类品种的适用时期变窄。
2甲4氯二甲胺盐的最低适宜温度为10℃,在这个温度下,也能保证较好的使用效果。
高温强光能促进该类品种的吸收利用,但高温下药剂挥发又会危害到周边的双子叶作物,二甲胺盐不具有
挥发性,就避免了高温用药对周边敏感作物的影响。
②活性较高,药效稳定。
盐喷在作物叶片上进入植株体内转化为酸而发生毒害作用。
二甲四氯品种被加工成不同的形态,不同形态的品种除草活性大小依次为:酯>酸>盐,在盐中,胺盐>铵盐>钠盐或钾盐。
2甲4氯在特定条件下与二甲胺反应得到了胺盐,提高了产品活性,有助于药效的稳定发挥,对高龄阔叶草也有较高防效。
③杂质减少,减少了刺激气味同时减轻了作物代谢压力。
传统二甲四氯品种有游离酚的刺激性气味,高浓度2甲4氯二甲胺盐最大程度的去除了杂质,减少了刺激气味,并减轻了作物代谢压力,减少了隐性药害的产生几率,产量得以提高。
④喷雾机具更具清理。
较2.4滴等品种相比,2甲4氯二甲胺盐与喷雾器的结合力较弱,减少了清理喷雾机具的劳动量,减轻了因为喷雾药械残留药剂造成的除草剂药害。
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也发现了2甲4氯胺盐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杀草速度优于钠盐但慢于2.4D类品种,长期储存条件下,返酸现象比较明显会影响制剂理化性质。
影响除草效果的因素,除了除草剂本身外,水量、喷雾质量、助剂、空气湿度、叶表面状态等因素同样会影响到除草效果,要取得好的除草效果,就需要全面考虑各方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