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建立
三种小鼠全身炎症模型的制作流程

全身炎症三种小鼠模型的制作流程一、方法总结:通过脂多糖(LPS)给药、腹腔污染和感染(PCI)或盲肠结扎穿孔(CLP)对C57BL/6N小鼠治疗诱导全身性炎症反应。
在炎症诱导后0, 2, 4、6, 12, 24、48和72小时评估血糖和循环细胞因子水平。
此外,还测定了各器官的氧化应激和肝脏的生物转化能力。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脾组织中氧化应激、凋亡、浸润性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模式。
二、对比结果:用LPS给药和PCI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非常相似。
然而,LPS给药能引起更强的反应。
在两种模型中,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迅速升高,而血糖下降。
器官显示氧化应激的早期迹象,脾细胞凋亡增加。
此外,肝脏的生物转化能力降低,肝和脾有明显的免疫细胞浸润。
暴露于LPS或PCI的小鼠在72小时后恢复,相反,CLP诱导的炎症反应相对较少,但炎症反应更为持久。
三、方法比较结论:当研究急性炎症的新疗法时,全身炎症反应的LPS模型显示最合适。
当使用CLP模型模拟人体脓毒症时,给药应采用较长的疗程,因为给药可导致全身炎症的迟发性发展。
四、动物和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2周龄,体重25–30 g),动物被安置在标准条件下的塑料笼子(光暗周期12 / 12小时,温度22±2°C,湿度50±10%,颗粒饲料自由饮水)。
2.实验操作:2.1脂多糖(LPS)给药:小鼠用脂多糖LPS处理。
大肠杆菌,5毫克/公斤体重,溶解在PBS中腹腔给药体积0.1毫升/10克小鼠体重)。
2, 4, 6、12, 24, 48和72小时后所描述的处死动物。
在实验开始时(T=0),每治疗组处死四只对照小鼠。
这些老鼠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在前几次(试验)研究中确定了最合适的非致死性LPS剂量。
2.2腹腔污染和感染(PCI):小鼠取1.5g的大便,溶于PBS腹腔内给予0.1毫升/ 10克体重,代表非致死剂量。
2.3盲肠结扎穿孔[CLP]:异氟醚诱导麻醉和沿腹白线正中切口切开腹腔,暴露盲肠,在远端与盲肠底之间用不可吸收缝线结扎。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脓毒血症大鼠肺保护的作用

和支 气管 肺 泡灌 洗液 I一 浓 度 『1. 2 6 v 911 9 n/ L均 高 于对照 组 , 高 于 IF 1 L6 (7 ± . ) s(. . )g ] 9 5 +1 m 也 G 一 治疗 组 ( P<0 5 , 均 .) 0 同时脓 毒血 症组 在血清 I-[ . _. ) s(. _. )g L ̄支气 管肺 泡灌洗 液 的 I一 浓 度『1 50 7 s(. ± L 8 2 3 0 5 v 1 201 n/ ] (0+ 1 6+ 3 m L8 (. ±. ) 09 3 3 8
01 )gmL .1 n/ 1均 高 于 对 照组 和 I F 1治疗 组 ( P<00 ) G 一 G 一 均 . 。I F 1治疗 2组 大 鼠血 清 和 支 气 管 肺 泡 灌 洗 液 I一 5 L6
『1.± . v 1 .± .9 ,(1 - .3 s( 36 27 )gmL和 I 一 『1 3 01 )v 1 7 02 ) 09 _ .9 v (73 45 9) s(73 45 ) 1 .+ 9 )u 1 .- .1n / 1 L 8 (. - .1 s( . _ .6 ,( .9 03 ) s 42 + 7+ 8+ +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E i g h t y s p e c i f i c p a t h o g e n f r e e ma l e Wi s t a r r a t s a g e d 7 w e e k s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n o r ma l g r o u p( n=1 0)a n d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n=7 0),w h i c h w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f e d wi t h n o r ma l d i e t a n d h i g h f a t ,h i g h s u g a r ,h i g h s a l t d i e t or f 1 6 w e e k s .T h e r a t s b o d y
Me d i c i n e Cl i ni c a l Me d i c a2 S c h o o l ,G an s u 7 3 00 0 0,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0 b j e c t i v e T o r e p l i c a t e t h e r a t s m o d e l o f h u ma n m 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 e( MS ) , d e t e r m i n e t h e s t a n d a r d o f t h e m o d e l , e v a l u —
联合一次性小 剂量腹腔注 射 S T Z可 成 功 复 制 M S大 鼠 模 型 , 符 合 MS的 病 理 生 理 特 征 , 此方法操作 简便 , 成模率高 , 可 作 为 研 究
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NOS的变化

牡 丹 江 医 学 院 学 报
・ 4 ・
20 0 2年
第 2 3卷
第 4期
J URN AL O F M U DA NJ A NG M EDI O I CA I CO IIEG E Vo 2 NO. 2 02 l 3 4 0
2 0 —0 — 2 02 1 2收 稿
脑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属 祖 国 医 学 中 风 范 畴 。 中 风
乃正气不足 , 脉空虚 , 邪侵袭 , 瘀交阻 , 络 风 痰 脉络 阻 塞 , 血 流 行 不 畅 所 致 。 而 血 瘀 是 其 中 主 要 病 理 基 气
础 。祖 国 医 学认 为“ 风先 活 血 , 行 风 自灭 ”故 目 治 血 ,
2 结 果 见 表 1所 示
12 方 法 .
( ) 验 分 组 : 物 随 机 分 治疗 组 8只 , 1实 动
给予 脑 康 胶 囊 灌 胃mg ml
按 成 人 比例 折 算 ( 人 6 k 成 0 g每 天 6粒 ) 假 手 术 组 , ;
组 。模 型组 和 治疗 组 于 动 物 麻 醉 苏 醒 后 , 动 脉 夹 用 夹 闭 双 侧 颈 总 动脉 , 脉 搏 动 消 失 , 缺 血 6 动 于 h后 , 打 开 动 脉 夹 。 ( ) 液 流 变 学 测 定 : 组 动 物均 于 颈 外 3血 三 静 脉 取 血 , 素 抗 凝 , 5 血 液 放 人 毛 管 式 自 动 肝 将 ml 显 示 血 流 变 仪 中操 作 。
型 成 功后 测 量 外 周血 中 NOS的 活性 。 结果 : 毒 症 组 大 鼠 外 周 血 中 NOS活 性 显 著 升 高 ( < O O ) 结 论 : 脓 P .1 。
几种常见疾病的造模方法

几种常见疾病的造模方法1.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动物选取选用健康Ⅱ级SD雄性大鼠,体重280- 320 g,动物于安静环境下分笼饲养,室温控制在(22士1)℃的范围内,相对湿度60%,光线自动控制,明(07: 00- 19: 00)暗(19: 00-07)交替,给予充足清洁饮水、摄食。
处理大鼠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1 g/ kg)麻醉后,将其仰卧固定。
分离右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ECA)并挂线备用,结扎ECA与CCA,用动脉夹夹闭ICA远心端后,迅速于ECA与ICA分义处作一切切口,从切口处插入一端加热成光滑球形尼龙线(直径为0. 25 mm,距球端2cm处作标记)。
线插入ICA后,于入日处稍稍结扎尼龙线与入口处ICA段,然后松开夹闭ICA的动脉夹,继续插入尼龙线至稍有阻力后略回撤,至线插入深度为(18. 5士0. 5)mm左右,实现大脑中动脉阻塞导致脑缺血。
再次结扎入口处,尼龙线外留约1缝合皮肤。
2h后轻轻提拉所留线头至有阻力,实现大脑中动脉再灌,则造模完成。
纳入动物入选的标准(按照Zea Longa 5级评分法取评分为2,3,4分的动物,动物于缺血2h后出现对侧前肢倦曲或行走转圈或行走向对侧倒体征则纳入,动物无此体征或于缺血2h后仍不清醒者弃去。
2.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取材体重125- 155g雄性SD大鼠,环境温度18℃一20 0C,湿度70%左右,自由采食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垫料为紫外线消毒后的卫生纸。
将酒精体积分数为0. 52的红星二锅头自酒(北京酿酒总厂生产),按体积比分别稀释成400Io .450Io .500Io ( v/ v)备用。
处理按每周所测得的体重给子每日早晚白酒灌胃各1次。
第1周将稀释成40%的白酒按剂量4g/(kg.d)、每次0. 5m1/ 100g灌胃,第2周按剂量8g/(kg.d)、每次1. 0ml/ 100g,灌胃,第5周开始将稀释成45%的自酒按9g/(kg.d),每次1. 0m1/ 100g灌胃,第9周将稀释成50%的白酒按10g/(kg.d)、每次1. 0m1/ 100g灌胃,第11周起改用自由饮酒至第12周,以浓度50%白酒作为主要饮料,日供给量40ml,同时限制饮水。
大鼠足肿胀实验实验报告

1. 了解并掌握大鼠足肿胀模型的制备方法。
2. 观察不同药物对大鼠足肿胀的影响,以评估其抗炎作用。
3. 探讨不同药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
2. 药物:地塞米松、当归拈痛丸、福氏完全佐剂(CFA)、鸡蛋清、尿酸钠等。
3.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足趾体积测量仪、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等。
4. 试剂:生理盐水、75%酒精、氯仿、硫酸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当归拈痛丸组和尿酸钠组。
2. 模型制备:- 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CFA 0.1ml。
- 鸡蛋清组: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鸡蛋清0.1ml。
- 尿酸钠组: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尿酸钠溶液0.1ml。
3. 药物干预:- 地塞米松组:在大鼠足肿胀后,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剂量为0.5mg/kg。
- 当归拈痛丸组:在大鼠足肿胀后,给予当归拈痛丸灌胃,剂量为0.2g/kg。
- 尿酸钠组:在大鼠足肿胀后,给予尿酸钠灌胃,剂量为0.1g/kg。
4. 观察指标:- 足肿胀度:采用足趾体积测量仪测量大鼠足跖体积,计算肿胀度和肿胀率。
- 组织学观察:取大鼠足跖部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情况。
1. 模型制备成功,大鼠足跖部出现明显肿胀,肿胀度和肿胀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 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当归拈痛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降低,肿胀率显著降低(P<0.05)。
尿酸钠组大鼠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
3. 组织学观察显示,地塞米松组和当归拈痛丸组大鼠足跖部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情况明显减轻。
五、讨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大鼠足肿胀模型,为研究抗炎药物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2. 地塞米松和当归拈痛丸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大鼠足肿胀程度,降低肿胀率。
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作用

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作用孙正达;沈建明;沈蕾;秦海军;施梦;曹同瓦;祝禾辰【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35)2【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及血必净治疗组(XBJ组),每组15只.Sham组不结扎穿刺盲肠,余同CLP组;CLP组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刺法造模;XBJ组造模后立即经阴茎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mL/kg 体重.12 h后经右颈总动脉左心室内插管监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功能变化,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观察形态学改变,同时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①脓毒症状态下左心室收缩峰压(LVP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后可明显改善各项指标.②CLP 组可见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XBJ组上述改变减轻.③脓毒症状态下cTn-Ⅰ、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应用血必净后明显降低.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脓毒症状态下心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损伤,下调TNF-α、IL-1β水平有关.【总页数】4页(P208-211)【作者】孙正达;沈建明;沈蕾;秦海军;施梦;曹同瓦;祝禾辰【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ICU,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ICU,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ICU,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ICU,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ICU,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ICU,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ICU,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6+4;R285【相关文献】1.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肾保护作用的研究 [J], 朱雪琦;王蕾;刘清泉;姚咏明2.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陈华文;李树生;祝伟3.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刘鑫;王宁;鲁永玲;陈倩;祝元峰;范仕郡;郑江;4.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J], 孟繁甦;刘勇;罗泽坤;黄小洵;任甘雨;刘八一5.白藜芦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J], 闫姗姗;赵芳;肖剑;张春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脑病

辅助检查
虽然MRI或CT大量运用于诊断脓毒血症脑 病,但较少患者出现异常的头颅MRI或者 CT表现,有些患者可表现为弥漫性脑沟回 变浅、脑肿胀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排除原 发颅内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辅助检查
脑脊液中芳香旗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色氨 酸浓度升高,支链氨基酸浓度下降。预示 氨基酸比例失调是SE的一个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内皮细胞激活和血一脑脊液屏障破坏 内毒素及多种促炎细胞因子能激活脑血管内皮细胞,诱发 黏附分子表达,并可促进IL-1、TNF、IL-6产生和内皮细 胞表达iNOS。这些促炎细胞因子、NO与周围脑细胞相互 作用,引起脑内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内皮细胞激活则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1)血管紧张度改变, 微循环障碍,以及凝血紊乱致缺血或出血性损害;(2)对氧 气、养分及代谢产物转运功能的损害;(3)血-脑脊液屏障 的破坏,将促使神经毒性物质通透性增加。据报道,脓毒 症患者精神异常与脑血流和氧供改变无明显相关性,而与 脑血流的自身调节紊乱有关。在脓毒症动物模型中,有人 观察到血一脑脊液屏障破坏;通过脑磁共振扫描检查,在 脓毒症患者中也得到了证实。
治疗
脓毒症早期以病因治疗为主,包括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局 部脓肿的外科引流等,有效防止脓毒症脑病的发生。 中期重视脓毒症脑病的预测,及时阻断进程。研究显示, 阻断脓毒症脑病发病机制的各个关键细胞、分子靶点,如 运用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抑制剂,下调星形胶质细胞 AQP4等可能是早期治疗脓毒症脑病新的有效武器。 晚期多器官功能障碍阶段,脓毒症脑病作为多器官功能障 碍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具体表现,此时的治疗重点则是器官 功能的维护。 如果有证据显示患者存在脑肿胀或颅内压升高,则可适当 使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等脱水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P致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建立
一、实验目的
利用CLP技术建立脓毒血症大鼠模型
二、实验原理
脓毒血症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源来自腹腔且易造成腹腔感染,所以腹腔感染模型是目前最常见的动物模型。
鼠类盲肠结扎穿刺(CLP)是临床研究脓毒血症常见模型,是模仿腹腔脓毒血症感染的临床过程,引起多菌群感染,最终导致脓毒血症。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成熟期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400-500g。
外科手术器械:手术台,手术刀,刀片,剪刀,刮毛器,镊子,止血钳,持针器,缝皮针,1号线,4号肠线,18g针头,血管夹,医用胶布,PE50导管(厂家),探针,硬膜外穿刺针,肝素帽,留置针,注射器(规格)。
实验药品:1.5%戊巴比妥钠,2%利多卡因,丁苯诺啡,75%酒精,碘伏,肝素钠(10000U),蒸馏水,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购买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饮水,饮食;
2.术前禁食12小时;
3.称重以1.5%戊巴比妥钠40mg/kg(4%水合氯醛 0.1ml/10g抽取麻药,一般3-5分钟起效,可以维持1小时左右。
),腹腔注射(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
),麻醉大鼠,止血钳夹小鼠脚趾确定麻醉深度;
4.将大鼠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腹部被毛;
5.取血导管的制备:取PE50导管约15cm,一侧剪契口,另一端平口,对楔面要进行简单打磨处理,以防表面粗糙划破血管外壁。
抗凝处理是将导管用装满肝素钠的注射器灌流、冲洗,保证导管每个部位都充分接触肝素钠。
6.颈静脉置管术:
a.用碘伏常规消毒颈部,铺无菌手术单。
b.于胸锁乳突肌连线中点起向颈部垂直延伸15mm,做皮肤切口约1.5cm,暴露皮下结缔组织,用血管钳逐层钝性分离至显露颈静脉(特征是在胸廓入口处,有轻微搏动,直径2~4 mm),2%利多卡因3-5滴局部浸润1min,完全游离一段长1-1.5cm血管,血管夹分别夹闭远心端和近心端,血管下穿过两根1号线。
c.在游离颈静脉中间部位,用镊子提起血管壁,全层剪一“V”形小口,约占静脉的1/3。
预先植入探针,再将导管沿切口缓慢送入静脉切口,轻轻开放近心端的血管夹,将导管植入2.5-3cm,可见有血回流或回抽有血。
1号线结扎固定导管,松紧适宜,再次回抽,确定导管在血管内,结扎远心端,开放远心端血
管夹。
d.将导管连同附近少许肌肉缝合固定2-3针,连续缝合切口,留0.5cm切口,以便导管穿过颈部,固定在颈部背侧。
e.导管固定:将大鼠将大鼠翻身置于实验台上,颈后部备皮、消毒,剪一小口,用硬膜外穿刺针沿皮下穿至颈部切口处,拔出针芯,将导管置入穿刺针中,在其引导下,从颈背部穿出,皮肤外留约2cm,连接接头,回抽,确定无误后,将充满肝素盐水的导管接头和肝素帽接好,在颈背部用4号线缝合3~4针固定。
缝合剩余切口,并用75%酒精消毒。
7.将大鼠仰卧位固定在手术台上,腹部备皮,碘伏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8.用手术刀于下腹部正中央,做一1-1.5cm纵行切口。
9.逐层打开肌层、筋膜、腹膜层。
10.找到盲肠一般位于腹部左侧,小心分离其远端及大肠系膜,用钝镊小心取出。
11.于盲肠末端1/4处,用4号肠线行结扎术,用18-gauge needle穿孔2个,需避开回盲部,将内容物挤出少部分,保证孔的通畅性,将肠内容物推至盲肠末端。
12.回纳盲肠至腹腔,关腹。
单纯连续缝合腹膜筋膜肌肉,间断缝合皮肤。
13.用预热的生理盐水(37℃,5ml/100g)皮下注射
14.注射丁苯诺啡(0.05mg)皮下,止痛,可每6h一次。
15.用注射针头接1ml注射器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之上,腹正中线穿刺。
取钝角进针,针头穿过皮肤后稍微改变角度,以避免穿刺后漏尿,然后刺向膀胱方向,边缓慢进针边回抽,直到抽到尿液为止。
16.大鼠复苏后将大鼠分成二个亚组颈静脉取血(A 亚组:CLP 0、 12、24、48 小时后取血;B 亚组:CLP 3、6、18 及72 小时后取血),同时所有大鼠通过膀胱穿刺取尿回笼子,活动在22-25℃环境下,食物和水不受限制。
刺法留取尿液标本。
四、注意事项
1.AB分组并非对照实验组,而是为了避免大鼠失血少于20%,引发休克,采取的分组取血,每次取血留样为0.8ml,保存温度为:-80℃。
2.该实验确定AKI程度为RIFLE标准,在同等时间点时,取血测定肌酐值,需要多少的血液标本才能测定,RIFLE标准:轻度: RIFLE-R,肌酐为基础值的150%;中度:RIFLE-I,肌酐为基础值的200%;重度:RIFLE-F,肌酐为基础值的300%。
3.血液标本是用血清测量?:取静脉血5ml,室温静置30min,4℃离心机3000R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80℃保存。
用什么管子保存标本。
4.血清保存管是否需要抗凝,抗凝剂用什么。
血清肌酐,目前拟定不需要抗凝,取血清样本测肌酐。
5.种鼠对实验是否有影响,实验室只有5-6周龄大鼠,100-150g左右,种鼠有老年期大鼠,400-5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