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相变驱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态相变的驱动力?两相自由焓之差哪些因素构成相变组里?界面能和畸变能组成

晶体缺陷对固态相变有何影响?

a晶核在晶体缺陷处形核时,缺陷能将贡献给形核功,因此,晶体通过自组织功能在晶体缺陷处优先性核。

b 晶体缺陷对形核的催化作用体现在:1、母相界面有现成的一部分,因而只需部分重建。2、原缺陷能将贡献给形核功,使形核功减小。3、界面处的扩散比晶内快的多。

4、相变引起的应变能可较快的通过晶界流变而松弛。

5、溶质原子易于偏聚在晶界处,有利于提高形核率。

扩散型相变化和无扩散型相变各有哪些特征?扩散型相变:旧相原子单个地、无序地、统

计地跃过相界面进入新相,改变原子邻居关系;无扩散型相变:原子经集体的协同位移进入

新相,保持原子共格关系。

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晶粒长大时的晶界移动方向与晶核长大时的晶界移动方向有何不同?

为什么?晶核长大的驱动力是新旧相自由焓之差(再结晶晶核长大的驱动力:储存能),晶

粒长大的驱动力是界面能减少(再结晶晶粒长大的驱动力:界面能);晶核长大晶界移动方

向背向曲率中心,晶粒长大时的晶界移动方向指向曲率中心;驱动力不同导致界面移动方向

不同:因为相同体积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界面能最低,最为稳定。

单晶体在滑移时为什么还发生晶体转动?晶体在单纯切应力作用下发生滑移,当滑移面上

同时存在分切应力时,原子面除了做相对位移外,还发生晶体的转动,将外力分解为沿滑移

面法线方向正应力,σ1和σ2及最大切应力方向的切应力τ1和τ2。σ1和σ2将组成力偶促

使滑移面向外力轴方向转动,同时最大切应力方向上的τ1和τ2又可分解为滑移方向上的分

切应力τ’1和τ’2以及垂直于滑移方向τ”1和τ”2。τ”1和τ”2组成力偶使滑移方向

向最大切应力方向方向转动。

说明以下现象原因:1滑移面是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滑移方向是原子密度最大的方向;2Zn.

α-Fe.Cu的塑性不同;3在冷拔钢丝时,若总变形量很大,则中间需穿插几次退火工艺?1

原子密度最大面上,原子间距最小,原子面和原子列间距最大,面和列间距结合力最小,所

需临界切应力小,原子易滑移;密排面上原子间距小,位错引起的畸变能小,位错能量小,

位错易形成,稳定性大,位错易形成,原子易滑移。2由于三者的原子结构不同,所拥有的

滑移系越多,滑移可进行的空间取向越多,塑性越好;滑移方向比滑移面的影响要大。Cu

为面心立方,含12个滑移系,3个滑移方向,塑性最好。α-Fe含12个滑移系,2个滑移方向,

塑性居中;Zn为密排六方结构,有3个滑移系,塑性最次。3冷拔钢丝时,由于发生塑性变形,

因此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随进一步加工,变形抗力和残余应力会增加,钢丝也可能发生断

裂,因此需穿插退火工序,消除残余应力。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在多晶体中哪些晶粒最先滑移?a晶粒取向差效应,相邻晶粒位向

不同,阻碍滑移的进行;相邻晶粒要协同变形,各晶粒不能同时进行,各晶粒变形不均匀。

b晶界强化作用c变形不均匀。晶界处的较细小,取向为“软取向”的晶粒先发生滑移。

金属经冷塑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a显微组织的变化,出现滑移带和孪生带,

晶粒外形发生变化b亚结构发生变化,位错密度升高,位错分布发生变化,(空位,间隙原

子)缺陷明显增多c晶体位向变化,出现形变织构d产生加工硬化现象,性能出现各向异性,

物理状态和性能发生变化,出现残余应力和点阵畸变。

什么是加工硬化,产生的原因,怎么消除?金属材料经冷变形,强度、硬度提高、塑性下

降的现象。产生原因:金属经塑性变形后,位错密度升高,位错间发生交互作用,产生固定

割阶,位错纠缠,邻位错等,使位错运动困难,变形抗力增加。消除方法:再结晶退火。

单项固溶体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a出现屈服现象和应变时效现象b产生固溶强化现象。

固溶强化的机理?影响因素?机理:弹性交互作用,化学交互作用,静电交互作用,几何交

互作用。影响因素:原子浓度大小,原子尺寸大小,固溶体类型,电子浓度大小。

什么是回复?冷变形金属在加热中发生回复的机制及对性能的影响?回复是使之形变金属加热时,在新晶粒出现之前,某些物理、力学性能及亚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低温回复,点缺陷运动消失,使与点缺陷有关的各项性能回复。中温回复,点缺陷继续运动至消失,原子活性增大,位错通过滑移,交滑移使异号位错对消,位错重新排列及亚晶长大,位错密度减小,高温回复,点缺陷继续运动,位错滑移运动,位错攀移运动,多变化和亚晶合并。

再结晶?再结晶温度?影响因素?a经冷变形有很大畸变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一些无畸变的小晶粒并不断长大,直到由无畸变晶粒所取代的过程。b理论上:开始发生再结晶的最低温度。实际上: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1小时),能够完成再结晶(转变95%体积百分数)所对应的退火温度。C金属变形程度,原始晶粒大小,杂质和溶质原子,再结晶温度。回复和再结晶的驱动力?为什么预先冷加工量低于某一数值,金属在某一温度下均不发生再结晶,再结晶后晶粒长大驱动力?回复和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储存能,当预先冷加工量通常低于2%时,金属内部储存能较少,只能发生回复,再回复的过程中,储存能就消耗完了,不足以发生再结晶,再结晶后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界面能的降低。

二次再结晶?出现条件?它的晶粒长大机制及驱动力是什么?二次再结晶是指再结晶后,出现少数较大晶粒优先快速生长,吞噬周围小晶粒,最后形成粗大的晶粒。条件:塑变量较大,再结晶温度高,正常长大受阻。驱动力:界面能的减小。

指出名词区别: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热加工与冷加工?a一次再结晶包括行核和核长大两个过程,驱动力为储存能。二次再结晶无形核过程,驱动力为界面能,只有正常长大受阻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二次再结晶。b冷加工是指在结晶温度以下,并且无加热的加工。热加工是指在结晶温度以上的,不发生加工硬化的加工。

临界变形量?实际生产中的意义?是指能够发生再结晶的最小变形量。在工业生产中变形量在2.10%再结晶后晶粒特别粗大,所以应避免在临界变形量附近进行热加工,易发晶粒粗化。

用冷拉钢丝卷制弹簧,卷成之后,要在250-300℃进行去应力退火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消除钢丝残余应力,保证加工硬化的前提下消除第一类内应力。

回复和再结晶阶段空位与位错的变化及对性能的影响?会使空位和位错的密度明显降低,其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可以使金属的内应力减少直至全部消失,强度硬度降低,电阻下降,塑性韧性明显增强。

分析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在组织和性能方面的特点?冷轧钢板内部组织有大量的亚结构,储存有大量的畸变能,有加工硬化现象,强度硬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差。而热轧钢板内部有大量无畸变的晶粒组成,塑性韧性较好,强度硬度较低,耐腐蚀性好。

金属铸件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的原因?由于金属铸件未发生塑性变形,内部无储存能,无再结晶所需的驱动力,所以不能发生再结晶退火。

在纯铁板上冲一个洞,在加热到200℃,400℃,600℃各保温1小时,分析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变化?铁板洞周围型变量不同,因而其各部分再结晶温度也不同。在200°时靠近洞周围的那部分发生再结晶。400°较远处也发生再结晶,但是靠近洞处晶粒细小,600°时,再结晶区域进一步扩大,并且晶粒随距洞距离的增大。

用冷拔钢丝制作导线,冷拔后应如何处理?冷拔后应进行回复退火,一方面降低点缺陷密度,降低电阻;另一方面消除金属内部残余应力,提高其塑性韧性,增强抗腐蚀能力。

一个楔形板坯经冷轧后得到相同厚度的板材,经过再结晶退火,该板材的晶粒大小是否均匀,为什么?不均匀,由于冷轧后该板材各部分变形量不同,所含的储存能多少不同,因此再结晶驱动力的大小也不同,发生再结晶的温度不同,再结晶后晶粒的大小也就不一样。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当出炉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分析原因?由于冷拔钢丝存在加工硬化现在,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