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试题库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绿色革命”与小麦矮源有关。

答案:农林10号2.我们一般将天然异交率的作物视为自花授粉作物。

答案:<4%3.“雌雄异花,异熟”为的花器构造特点及开花习性。

答案:异花授粉作物4.无性繁殖系品种群体内的基因型在:答案:个体间一致,上下代间一致5.晚稻的感温性和感光性分别为。

答案:强、强6.在杂交育种中,利用系谱法进行三交后代处理时,在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代开始在优良系统中选择优良单株。

答案:三交F1,三交F27.在四交时,一般农艺性状较好的亲本放在第次杂交。

答案:38.利用系谱法进行复交后代处理时,在代开始出现系统群。

答案:复交F39.在杂交育种中,利用单籽传法时,在代进行单株选择,下一代对进行比较和选择。

答案:F5,株系10.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远缘杂交所得F1染色体加倍后获得的多倍体一般为。

答案:异源多倍体11.八倍体小偃麦是。

答案:异源多倍体12.染色体组成为A1A1A2A2的物种为。

答案:区段异源多倍体13.下列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不正确的是:答案:普遍提高产量14.大多数情况下,寄主植物的抗病基因为基因控制;病原物的毒性基因为基因控制。

答案:显性,隐性15.在作物抗病育种中,对于病原菌的鉴定要用到鉴别寄主,理想的鉴别寄主应为一套。

答案:近等基因系16.在寄主和病原物的基因对基因学说中,病原菌的基因只能克服寄主植物中相对应的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

答案:毒性,抗病17.用以标示目标基因的DNA序列称为:答案:分子标记18.SNP是以为基础的DNA标记。

答案:DNA序列分析19.下列不属于利用转基因方法培育的品种是:答案:小麦品种郑麦902320.Western杂交是在水平上对外源基因进行的鉴定。

答案:翻译21.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主要为哪种杂交种?答案:单交种22.下列作物品种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的是:答案:玉米双交种水稻杂交种玉米单交种23.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方法有:答案:杂种染色体加倍法杂种胚的离体培养回交法24.自交系间杂交种主要有:答案:双交种综合杂交种三交种单交种25.小麦面筋主要是由下列哪些蛋白质含量多少决定?答案:麦谷蛋白醇溶蛋白26.加速优良单株繁殖系数的方法有()。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 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3.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4.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5.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6.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7.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8.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9.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作物育种学_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物理诱变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和浸泡;参考答案:错误2.无籽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来的三倍体。

参考答案:正确3.染色体组是指配子体所含染色体。

参考答案:错误4.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参考答案:错误5.对于二倍体植物来说,单倍体即一倍体;对于多倍体植物来说,单倍体和一倍体不同。

参考答案:正确6.不完全双二倍体是指由双亲的一部分结合而成的新物种。

参考答案:染色体组7.初级基因库一般包括种内各种材料;次级基因库包括种间材料和近缘野生种;三级基因库包括种间以上材料。

参考答案:正确8.完全双二倍体是指由两个亲本,两套来源和性质不同的结合而形成的,其染色体数目为双亲染色体的总和。

参考答案:染色体组新物种9.杂种染色体加倍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正确10.品种是植物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参考答案:错误11.下列分子标记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是参考答案:RFLP12.在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鉴定和选择可以代替田间鉴定和选择。

参考答案:错误13.MAS是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其依据是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的连锁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14.远缘杂交是指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杂交。

参考答案:正确15.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需要饱和的分子标记图谱,这是进行MAS育种必备的条件之一参考答案:正确16.PCR扩增程序主要包括:①模板DNA变性,② ,③引物在模板上延伸参考答案:引物与模板退火##%_YZPRLFH_%##引物与模板结合##%_YZPRLFH_%##引物与模板链结合##%_YZPRLFH_%##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_YZPRLFH_%##引物与模板的结合17.SNP和EST是以为基础的DNA标记。

参考答案:DNA序列分析##%_YZPRLFH_%##DNA测序##%_YZPRLFH_%##DNA sequencing18.分子设计育种是指根据不同作物的具体育种目标,以生物信息学为平台,以和等数据库为基础参考答案:基因组学蛋白组学19.根据识别的层次和手段可将植物的遗传标记分为四类:形态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

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种植业卷)

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种植业卷)

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种植业卷)种植业卷.第一篇作物育种第一章作物育种基础一、单选C 1、种子水分测定的主要方法有()、电子仪器法、蒸馏法。

A、发芽法B、清选C、烘干法D、生理生化法C 2、下列作物哪一个是粮油兼用型作物?()A. 水稻B. 小麦C. 大豆D. 高粱A 3、减数分裂真正进行减数为第(A)次分裂A、1B、2C、3D、4D 4、DNA主要存在于()A、细胞质B、细胞壁C、细胞膜D、细胞核B 5、成熟的花粉是种子植物的:()A、雌配子体B、雄配子体C、雌、雄配子体A 6、种子扦样的目的是从种子堆中扦取适量有()的供检样品A、代表性B、准确性C、随机性D、多样性C 7、国际种子规程规定的种子发芽标准为()A、胚根、胚芽露出种皮B、胚根伸长约为胚芽1/2C、种子萌发长成正常幼苗D、胚芽伸长约为胚根的1/2C 8、重庆地区水稻种子的安全水分是()A、9%B、12%C、13%D、14B 9、在1995年颂布的种子净度分析标准中,明显不含真种子的种子单位是()A、净种子B、杂质C、其它植物种子B 10、把某些物质包裹在种子表面增大种子体积的种子处理过程叫()A、种子包衣B、种子丸化C、种子检验B 11、种子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能保持生命力的期限,称为()A、种子生活力B、种子寿命C、种子活力A 12、在种子检验中,本品种的种子数(或株、穗数)占供检本作物(种)的样品数的百分比称()A、品种纯度B、品种净度C、健康度C 13、种子病害检验时采用的培养检验方法有()、吸胀种子检验和洗涤检验三种方法。

A、剖粒检验B、染色检验C、肉眼检验D、拌药处理B 14、种子是否完成()是能否作种用(播种)的必需条件A、形态成熟B、生理成熟C、后熟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A 15、种子植物从开花受精到种子完全成熟所需时间,因作物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禾谷类作物约需()天A、30—50B、30—70C、40—60D、20—50C 16、一般农作物种子的千粒重在()克之间A、10—30B、20—30C、20—50D、30—60 D 17、种子中水分存在的状态有自由水和()A、临界水B、安全水C、平衡水D、束缚水D 18、种子中贮藏的糖类一般占种子干重的()A、2—3%B、8—12%C、60—70%D、25—70%B 19、有生命力的种子在适宜的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叫()A、种子败育B、种子休眠C、种子死亡D、种子腐烂A 20、种子劣变的发生反映种子的()A、活力下降B、霉变C、死亡D、休眠B 21、一批种子从收获到发芽率降低到50%时所经历的天数叫()A、种子发芽力B、种子寿命C、种子生活力D、发芽率C 22、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A、8—14℃B、38—42℃C、30—35℃D、42℃以上A 23、水稻温汤浸种一般中40-45度的水中浸泡()分钟,可杀死稻瘟菌A、5B、10C、20D、60B 24、种子的胚芽和胚根伸长而突破外颖时,叫()A、发芽B、露白C、膨胀D、吸水A 25、我国种子分级的指标体系为()A、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B、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其它植物种子数C、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健康D、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健康度、其它植物种子数A 26、贮藏时间在()年以上的种子称为陈种子A、1B、2C、3D、4B 27、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效温度高于()摄氏度A、5摄氏度B、10摄氏度C、15摄氏度D、20摄氏度A 28、种子健康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对种子()和虫害进行检验。

作物育种学试题2

作物育种学试题2

作物育种学复习整理绪论一句话:创造变异:最有效的方法是杂交,还可以有诱变辐射等选择变异:是一门需要经验的艺术,将来的方向,分子设计育种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征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作物品种是人工进化、人工选择的结果,即育种的产物,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Variety:变种cultivar:品种农作物品种的3个特性(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育种目标:(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改进产品品质(三)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四)扩大作物种植面积(五)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有性繁殖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天然异交:是相对于人工杂交而言的,是指同作物的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

天然异交率测定方法:选择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作为遗传测定的标记性状,以具有隐形性状的品种问母本,将父本、母本等距、等量、隔行种植,任其自由传粉结实,然后将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播种,进行后代苗期的性状测定。

天然异交率:F1中显性个体出现的比率天然异交率=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F1总个体数*100% 也有人把上述结果乘以2,作为实际的天然异交率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都称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小于4%。

大麦的天然异交率0.04%-0.15%,大豆0.5%-0.1%,稻,小麦4%左右异花授粉:雌蕊柱头上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称为异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大于50%,有些可达100%,常见的有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大麻常异花授粉: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称常异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且变幅较大,常见的有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粟等两种特殊的有性繁殖方式一、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的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如异花授粉作物二、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雄性不育性,存在与水稻、玉米、高粱、油菜、大麦、小麦、棉花、向日葵等作物中。

作物育种学考试题集

作物育种学考试题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从所给的4 个选择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将其字母代号填在括号中。

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 )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 B.生产条件 C.经济条件 D.人类需要2.复合杂交后代第一个出现分离的世代是( )。

A.Fl B.F2 C.F3 D.F4 E.F53.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应当( )。

A全面 B.详细 C.抓主要矛盾 D.灵活机动4.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

A所有品种 B.地方品种 C.新品种 D.一切基因资源5.瓦维洛夫把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 )个起源中心。

A.6 B.8. C.10 D.126.下列作物中繁殖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

A.小麦 B.水稻 C 高梁 D.豌豆7.下列( )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产物。

·A.新品种和新物种 B.新物种和新品种C.新品种和新作物 D.新作物和新品种8.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B.经济条件 D.作物类别9.品种是( )分类单位。

A植物学 B遗传学 C.生物学 D.经济上的10.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创造更加符合人类需要的( )。

A.作物新类型 B.作物新品种。

C.植物新物种 D作物新品系。

11.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12.在近代作物育种中,凡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均来自()气的发现和利用。

A.突破性育种新技术 B.突破性育种新理论C.突破性育种新方法 D. 突破性特异种质资源1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摩尔根 D.瓦维洛夫14.下列作物中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豌豆 B.蚕豆 C。

高梁 D.棉花15.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 )。

A. 0 B.0-5% C.4% D.1-4%16.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

A.5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17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高中生物育种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育种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育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基因重组育种技术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单倍体育种答案:B2. 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频率B. 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C. 诱变育种是一种非定向的育种方法D. 诱变育种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答案:B3.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中,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B.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 基因工程育种只能改变单一性状D. 基因工程育种不能用于植物育种答案:A4. 关于单倍体育种技术,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缩短育种周期B.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提高突变频率D.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答案:A5. 多倍体育种技术中,以下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B.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提高生物的抗逆性D.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缩短育种周期答案:D二、填空题6. 基因重组育种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7.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其________增加,从而产生新的________。

答案:突变频率、基因型8.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即按照人们的意愿,将一种生物的________导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基因转移、基因9. 单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________获得单倍体植株,再通过________获得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答案: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10. 多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________的生物新品种。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复试-作物遗传育种[试题]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复试-作物遗传育种[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0基因型频率:在群体遗传学中,某一种基因型个体数在总群体中所占的比率称基因型频率0同形异位现象:器官形态与正常相同,但生长的位置完全不同。

0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是由DNA与蛋白质组合成的复合物,也是构成染色体的结构。

0、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占有同一基因座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0、性导:细菌细胞在接合时,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

通常利用F'因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性因子)来形成部分二倍体。

0、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特定群体,该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0、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自花花粉落在柱头上,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受精结实的特性。

、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0、近等基因系:除了某一两个基因外,其他基因都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通常是经过饱和回交形成的除了目标性状有差异,其他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品系)。

0、轮回亲本: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0二、简答题(45分)01、相互易位杂合体半不育的原因。

0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03、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04、同源三倍体不育的原因。

05、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性及远缘杂交存在的困难。

06、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07、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各类型的育种特点。

08、人工诱导产生单倍体的途径。

09、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每种方法举出一两种作物为例。

0三、论述题01、论述基因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20分)02、由于病菌生理小种变异,某作物品种丧失对某病害的抗性,其一近缘植物由此抗性基因,且抗性为显性。

是设计完整的改良这一品种的育种技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各论 小麦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产量潜力 2、环境胁迫 3、营养品质 4、一次加工品质 5、二次加工品质 6、 伯尔辛克值 7、洛类抗源 8、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9、双二倍体 10、收获指数 11、抗逆性育种(小麦) 12、T型不育系 13、化学杀雄剂 14、(小麦)避旱性 15、(小麦)免旱性 16、(小麦)高光效育种 17、(小麦)冻害 18、(小麦)寒害 19、(小麦)异附加系 20、(小麦)异代换系

二、填空题 1、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 、 。 2、在小麦矮秆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 和 。 3、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 、 ;另外一个是 ,其具有矮秆基因 、 ,其引入美国后作为杂交亲本育成创世界高产记录的品种 。 4、在生产上,所应用的小麦类型有三类,最广泛的是采用 ; 在一些国家近年开始推广,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仅在少数国家种植。 5、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 、 和 构成,所谓产量构成三要素。 6、根据小麦具体品种的穗部形态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我国北方冬麦区一般将小麦划分为 、 、 。 7、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 、 和 的协调发展。 8、.一般而言,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 ,南方多为大穗型品种,北方多为 品种。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的遗传力 。 9、小麦每穗粒数是由 和 构成。高产条件下,每穗粒数可以由较少的 和较多的 构成,也可以由较多的 和较少的 构成。 10、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 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标。 11、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 、 。 12、在育种过程中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对小麦品质改良至关重要。早代材料数目多、样品小,应多注意 的性状,测定方法应 ,便于单株选择,结果准确。 13、在小麦抗锈病育种中,1923年 从澳大利亚引进,1942年西北农学院用其为亲本,育成的 ,到1959年推广面积600万h㎡,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面积最大的品种。 14、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我国小麦品种 是共认的抗性最好也最为稳定的抗源。 15、意大利育种家N.Strampeli将 作为早熟矮秆亲本育成一系列中秆的推广品种,不但成为意大利小麦育种的骨干材料,而且被许多国家引进利用。 16、小麦矮化育种中,日本用达摩小麦杂交育成 。在美国,O.A.Vogel用其为亲本与Brevor杂交, 1961年育成创世界小麦高产纪录的冬性半矮秆品种 。 17、小麦现代品种的收获指数已从古老品种的0.3~0.35提高到0.4~0.5,甚至更高。不少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极限,想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注意 与 的协调提高。 18、小麦对干旱的抗性有 、 和 三种类型。 19、小麦主要通过早熟和发育的适应性而表现为 。小麦的免旱性包括 和 两种机制。 20、一般白皮小麦比红皮小麦中皮薄,且提高 不会影响面粉色泽,表现出较好的 。 21、小麦品种出粉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占麦粒的比例,二是胚乳与其他非胚乳部分 。 22、1913年,Schulz将小麦属分为三个类群,(1) (2) (3)普通系小麦。T.Sakamura 分析确定小麦属三个类群的染色体组成为 、 、 。 23、普通小麦的A组染色体来自 ,,D组染色体可能来源于 ,B组染色体可能来源于 。 24如果根据穗型来划分,我国小麦穗部性状可分为三类; 、 、 。 25、我国先后三批引进意大利品种,在我国育种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1932年引入的 、 、中农28等品种;二是1956年从阿尔巴利亚引进 、 等品种;三是1965年从罗马尼亚引进的 为代表的品种。 26、1951年,木原均首先报道,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 的细胞质中,获得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27、1962年,Wilson 和Ross指出,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 细胞质中获得的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本身具有其细胞质所致的雄性不育性的育性恢复基因。 28、小麦不育系的选育基本上决定于 的选择,优良的不育系应该不育性 而 ;有较好的 的能力 29、小麦恢复系的选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 、 。 30、小麦T型细胞质存在两个较明显的副作用,一为 ,一为T型杂种的 较低。 31、根据常胁恒一郎的研究,山羊草属中许多种的细胞质与普通小麦的细胞核作用,均能产生雄性不育,但大多数有不利的副作用,只有 、 、 、 四类具有应用价值。 32、诱发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方法,主要有 、 、 等。 33、我国是小麦重要的次生起源中心,在我国先后发现了三个独特小麦亚种 、 、 。 34、加速繁殖小麦种子有 、 两种技术途径。 35、六倍体小黑麦是 和 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36、六倍体小黑麦是圆锥小麦和黑麦的 异源双二倍体。 37、 是小麦近缘属种中最耐寒的物种之一,但其耐寒性在与小麦的杂交中容易受到抑制。 38、黑麦是小麦近缘属种中最耐寒的物种之一,但其耐寒性在与小麦的杂交中容易受到 。 39、小麦种皮的颜色与品质 直接关系,红粒对白粒为 。 40、我国小麦具有 是育性强的表现,有的品种对T型不育系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 41、我国小麦具有多花多粒性是 强的表现,有的品种对T型不育系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 42、小麦品种穗粒数的多少,受品种在穗分化时的 和 支配,这与品种的光温特性密切相关。在秋播情况下,春性品种穗分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穗粒数一般比较 。 43、小麦的食品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面粉中 的质和量,衡量它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 。 44、胡道芬研究表明,在普通小麦上,在花粉的 进行花培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45、 反映了面团在烘烤、蒸煮过程中对产生气体的抗性,沉淀值反映了小麦面筋的质和量。 46、根据Mackey分类,二粒系小麦包括 和 两个种。 47、我国特有的显性单基因雄性不育—— 的发现,成为轮回改良的有利工具。 48、丁钟荣(1984)研究表明, 能反映小麦抗寒性的强弱,电阻大的品种抗寒性 。 49、1918年,T.Sakamura首次报道了小麦正确的染色体数目,即一粒系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二粒系小麦、普通系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和 。 50、质核雄性不育主要通过小麦与异种属间核互换产生的。其恢复基因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 ,二是 。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当代小麦收获指数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欲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注意生物学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协调提高。( ) 2、最古老的一粒小麦种越冬性较弱,四倍体小麦越冬性显著增强。( ) 3、根据Mackey的分类,六倍体小麦有普通小麦和圆锥小麦两个种。( ) 4、小麦T型不育系不育胞质来源是粘果山羊草。( ) 5、在大麦与球茎大麦的杂交中,来自球茎大麦的染色体在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大麦的单倍体植株。( ) 6、由于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因此本区的小麦产量结构类型以多穗型为主。( ) 7、由于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因此本区的小麦产量结构类型以大穗型为主。( ) 8、八倍体小黑麦是不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 9、八倍体小黑麦是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 10、1918年,T.Sakamura报道提莫菲维小麦染色体组成为AAGG。( ) 11、1918年,T.Sakamura报道提莫菲维小麦染色体组成为AABB。( ) 12、在小麦恢复系的选育中,杂交选育法是我国目前应用最有效的方法。( ) 13、在小麦不育系的选育基本上决定于保持系的选择。( ) 14、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 ) 15、目前在小麦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小麦类型是杂种品种。( ) 16、小麦产量结构三要素中,粒重的遗传力最高,但与每穗粒数、穗数之间表现为负相关。( ) 17、我国不论南方北方,旱地条件或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都必须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穗数。( ) 18、在我国发现三个独特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亚种、西藏半野生小麦亚种、新疆小麦亚种,所以我国是小麦重要的起源中心。( ) 19、供体植株的基因型对单倍体的诱导频率起重要的作用,如胡道芬(1983)指出普通小麦杂种一代的出愈率显著高于纯合亲本。( ) 20、在非干旱条件下选择产量潜力,不一定会产生在干旱条件下同样增产的基因型,因此可以同时选择产量潜力和对不同环境的稳定性。( ) 21、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应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化杀的处理剂量和时间的稳定性。( ) 22、单倍体育种与常规育种相比,主要省确了性状的分离,加速了纯合的进度,无须进行繁琐的性状鉴定和选择。( ) 23、小麦收获指数遗传力高,可在早代的单株上进行测定,测定方法简便。( ) 24、1951年,木原均首先报道,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卵圆山羊草的细胞质中,获得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 25、小麦恢复系测交筛选法,方法比较简单,需要一次杂交,可以育成多种类型的新恢复系,但对所选育的新恢复系必须经过多次测交,鉴定其恢复力。( ) 26、在小麦矮化育种中,田间选择时,我们可以通过在早期世代筛选基部节间短而壮实、单位长度重量大、具有发达的根系,穗下节间短的材料。( ) 27、主效基因抗性大多是全期抗病,苗期和成株均表现为免疫或高抗,深受育种家的喜爱。但往往这种抗性也是小种专化性的,面对生理小种群体产生巨大的选择压力,也最容易丧失。( ) 28、智利的无芒一号1958年引入我国,在各地表现良好,推广种植面积达490多万亩,由于其丰产性好,抗三锈,一度成为我国北方冬麦区的骨干亲本。( ) 29、麦的营养品质主要指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程度。因为色氨酸是小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实际中多用它的含量来衡量。( ) 30、由于四倍体小麦和六倍体小麦的染色体除A组外,均来源于山羊草属。因此山羊草属应并于小麦属。( ) 31、小麦与球茎大麦杂交,在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来自球茎大麦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阶段逐渐消失,最后形成的胚仅含有小麦的染色体。( ) 32、培育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能,应在一定矮化的基础上,加强对茎秆质量的选择。( ) 33、大多数矮秆基因对小麦产量构成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即使广泛应用的Rht1、2、Rht8、9。( ) 34、洛类抗源是用小麦与黑麦杂交后得到的易位系的衍生物,这些材料统称1BL/1RS抗源。( ) 35、小麦的抗寒性是一个很复杂的数量性状,对冬小麦而言,比较强调的是有较好的越冬性。( ) 36、小麦与近缘属种的杂交是创造抗寒种质资源和抗寒品种的有效途径。在小麦的近缘植物中,黑麦是最耐寒的物种之一,但是黑麦的抗寒性在与小麦的杂交中,容易受到抑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 37、小麦生育期间温度偏低,不利于子粒蛋白质的积累和质量的提高,灌浆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