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一、总则

1.1、本标准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公共建筑的节能安全,提高公共建筑节能效率,实

现高效使用适当的节能错峰用电技术,合理降低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就业和居住环境。

1.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小区、公共

机构、办公大厦、体育场所、商业中心、各级学校、医院、酒店旅馆以及其他建筑物等。

1.3、本标准所提出的节能技术要求和节能设计思想,促进建筑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

位实现公共建筑节能目标。

二、基本要求

2.1节能规划

2.1.1建设建筑物应当遵守当地的节能政策、制度及要求。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政

府新方案的要求,并照顾国家有关节能技术标准。

2.1.2节能设计应准确把握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与此相一致的有效节能措施,以期

达到节能报环境的最佳效果。

2.1.3公共建筑建设设计应采用节能设备,如高效热源、照明节能领域,以及除湿和

通风节能等。

2.2建筑外立面节能技术

2.2.1选用低热阻、低吸热率的外墙保温材料,以确保外墙的导热系数在0.45w/mk以下。

2.2.2外墙及采光幕墙采光系统应采用低热倾斜结构,保证外立面有较好的采光照度。

2.2.3外墙保温结构应考虑非正常墙体和储水池、消防设施等因素,设计合理。

2.2.4墙面和玻璃采用低反射、低吸收率立面材料,有利于降低建筑物导热系数、减

少太阳能辐射热量,抑制内外温度差异。

2.3建筑面积和建筑型式分析

2.3.1应当控制建筑的总面积,减少建筑的体量,以减轻用能负担,减少热及额外的

损失。

2.3.2应当按照建筑型式、朝向和尺寸检验建筑的节能利用率,设计建筑空间布局,

确保建筑节能技术有效。

2.4节能设备使用

2.4.1应当按照能源状况,确定合理的能源技术方案,制定可行性节能设计技术文件,以便改善当地能源状况,实现节能和高效使用能源。

2.4.2应当尽可能采用节能设备,如高效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夹套、太阳能灶、低压高效变频水泵、新型变流设备、LED照明等。

2.4.3室内采光系统应采用节能照明,确保室内有良好的视觉环境。

2.4.4新建建筑系统以及现有建筑系统,应采用集成控制系统,以实现节能控制。

2.5监测评估

2.5.1应当定期监测建筑的运行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诊断和更新节能设备,提

高其工作效率与可靠性。

2.5.2定期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监测与对比检测,分析其状况,以便继续优化和提高

节能水平。

2.5.3对建筑节能技术设计和施工质量,要进行有效的检验验收,避免出现节约费用

而损害节能效果的情况。

三、补充要求

3.1立面节能材料选用

建设单位应结合各类建筑施工方案,采用低热阻、低吸热率立面材料,实现建筑物整

体低温、建筑体量小及投资少等节能目标,以减少建筑物对环境影响,保证外立面的节能

效果。

3.2能耗管理

政府应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加大重点监督力度,依法制约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管理,有效释放社会对节能的热情,促进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及利用。

3.3采光与通风

应当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把阳光和通风引入室内空间,将室外热量辐射减至最低。

3.4节能安全

建筑物节能设计要达到节能安全的要求,保证环境质量,实行合理的节能利用,以及

改善当地的人们的居住环境。

四、附则

本标准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一切节能设计应遵守和执行本节能设计标准,以保证建筑物的节能安全。

各地区最新实施建筑节能标准

最新各地实施建筑节能标准 区域当前公建标准当前居建标准 北京《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 687 —2009)《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 891-2012) 河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 63-2011) 天津《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53-2010)《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2013) 山西《山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4-241-2006》《山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242-2012) 河南《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41/075-2006) 《河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12),《河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DBJ41/071-2012) 山东《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 10786-2006)《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7-2012) 内蒙内蒙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DBJ03-27-2011《内蒙古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3-35-2011) 吉林《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2/436-2007)《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2009年版)》 (DBJ22/T450-2007) 黑龙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 (DB23/1269-2008)《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辽宁《辽宁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1/T 1899-2011)《辽宁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 1476-2011) 江苏《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32/J96-2010)《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 福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福建省实施细则》 (DBJ13-62-2004) 浙江《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3/1036-200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34-2010) 安徽《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7-2011)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1);《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实施细则》 上海《上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DBJ08-107-2012《上海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205-2011 甘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青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J/T 14-082-2012 J 11957-20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12-01-04 发布2012-03-01 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DBJ/T 14-082-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1957-2011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节能 发展促进中心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2年3月1日 2012 济南

前言 本标准是为贯彻落 实完善山东省绿色 建筑标准体系以及 启动山东 省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要求,提高山东省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水平,进 一步推动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步伐,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 主要内容,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山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 修改,最后完成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附录及条文说明。 为进一步完善本标准,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 料、总结经验,及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 29 号,邮政编码:250031),以供修 订时参考。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一、总则 1.1、本标准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公共建筑的节能安全,提高公共建筑节能效率,实 现高效使用适当的节能错峰用电技术,合理降低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就业和居住环境。 1.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小区、公共 机构、办公大厦、体育场所、商业中心、各级学校、医院、酒店旅馆以及其他建筑物等。 1.3、本标准所提出的节能技术要求和节能设计思想,促进建筑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 位实现公共建筑节能目标。 二、基本要求 2.1节能规划 2.1.1建设建筑物应当遵守当地的节能政策、制度及要求。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政 府新方案的要求,并照顾国家有关节能技术标准。 2.1.2节能设计应准确把握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与此相一致的有效节能措施,以期 达到节能报环境的最佳效果。 2.1.3公共建筑建设设计应采用节能设备,如高效热源、照明节能领域,以及除湿和 通风节能等。 2.2建筑外立面节能技术 2.2.1选用低热阻、低吸热率的外墙保温材料,以确保外墙的导热系数在0.45w/mk以下。 2.2.2外墙及采光幕墙采光系统应采用低热倾斜结构,保证外立面有较好的采光照度。 2.2.3外墙保温结构应考虑非正常墙体和储水池、消防设施等因素,设计合理。 2.2.4墙面和玻璃采用低反射、低吸收率立面材料,有利于降低建筑物导热系数、减 少太阳能辐射热量,抑制内外温度差异。 2.3建筑面积和建筑型式分析 2.3.1应当控制建筑的总面积,减少建筑的体量,以减轻用能负担,减少热及额外的 损失。 2.3.2应当按照建筑型式、朝向和尺寸检验建筑的节能利用率,设计建筑空间布局, 确保建筑节能技术有效。

山东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

山东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 山东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构建绿色生态发展的标杆 1. 引言:山东省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一直以来都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近年来,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提升公共建筑的能源效益,创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其中,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成为了山东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支撑。 2.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的背景与意义: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的出台,旨在减少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3.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的基本原则:该技术标准基于科学、可行和可持续的原则,将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融合在一起,为公共建筑能源效率提升奠定了基础。 3.1 节能技术措施: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能量回收、智能照明等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3.2 绿色材料选择: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3.3 设备管理与维护: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确保其高效运行,减少能源浪费。 4.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在山东省的推广与实施:山东省通过多 种渠道积极推动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的实施,包括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和扶持资金等。 4.1 政策支持: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公共建筑领域的超低能耗技术应用,包括财政奖励、减免税收和绿色建筑认 证等。 4.2 技术培训与指导:山东省组织专家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3 资金支持:山东省设立资金专项,为符合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机构积极投入到绿色建筑领域。 5.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的效果与影响: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 标准在山东省的广泛推广和实施,显著降低了公共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山东省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山东省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总则 (一)编制要求 为规范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审查文件,明确审查内容,使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符合国家和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特制定本要点。 为方便施工图审查机构和设计单位使用,本要点将强制性条文用黑体字列入。 本要点分建筑、暖通、电气专业编制,分别用J、N、D表示。 各专业应分别单列节能设计专篇或在设计说明中设置节能专项说明。设计文件包括节能说明、热工计算书、节能设计表格和施工图纸。 (二)审查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现行的国家和省规范标准、政策法规以及各地区文件要求。 居住建筑节能审查内容及要点

1.建筑专业 序号项目审查内容 J1 设计标准条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1.4条 建筑施工图中应有建筑节能的专项说明。 审查要点 1.建筑节能专项说明应为建筑节能设计专篇或在建筑设计说明中的建筑节能设计专项章节,是建筑施工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附录E的附表E.0。1为我省居住建筑节能专项说明推荐用表,在不降低该表要求的前提下,可对表的形式进行适当调整,并可增加项目或文字说明内容。填写该表时,应力求准确、简明。“节能做法”栏目中一般应填写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分层构造、保温层材料及厚度;外墙保温还应填写应用的保温系统名称. 3.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准确填写附录E的附表E.0.2或E.0。3。 4.应有热工计算书(A4规格),计算书应有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签字并有设计单位盖章。 J2 设计标准条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1. 3条 建筑的体形系数,七层及七层以上居住建筑不应超过0。30;四~六层居住建筑不应超过0。35;一~三层居住建筑不应超过0。4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规定时,应按本标准3.4.2条或3。4.3条规定,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判定。 审查要点 体型系数对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有重要影响,应明确体形系数的定义,准确计算。

山东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1S97-2019年文档

山东省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14-S1-97 )第一章总则 1.0.1为了促进住宅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住宅的功能和质量,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城镇及工矿区内建设的包括城市建设动迁房、安居工程在内的永久性住宅(不适用于别墅式住宅和高级公寓)。 1.0. 3 住宅设计应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体现和适应现代生活水准、社会文明意识以及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除满足近期使用的要求,并考虑今后进一步改造的可能,适当体现超前意识。 1.0.4住宅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1.0.5设计中应根据条件积极采用成熟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型建筑材料,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 1.0.6住宅建筑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省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选址与环境 2.0. 1住宅宜选在统一规划的住宅区内建设,应尽量利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0.2住宅设计应创造优美的环境、良好的通风和视野条件,有足够的绿地(人均公共绿地目标值为0.8-1.0平方米)。 2.0.3住宅应有足够的间距,必须保证每套住宅冬至日有不少于1小时的满窗日照。 2.0.4住宅附近应有适量供部分住户机动车存放的停车位,住户自行车可利用住宅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存放,不得随意在住宅之间搭建车棚或贮藏室。 2.0. 5屋顶形式应注意美观和多样化,有条件时宜采用坡屋顶。 第三章面积标准与套型 3.0.1住宅按建筑面积及使用质量标准分为四类。

一类住宅:基本标准; 二、三类住宅:中等标准: 四类住宅:稍高标准。 3.0.2各类住宅面积标准如下: 一类住宅:每套住宅建筑面积50平方米-65平方米; 二类住宅:每套住宅建筑面积65平方米以上-75平方米; 三类住宅:每套住宅建筑面积75平方米以上-90平方米; 第四章共用部分 第一节楼梯和电梯 4.1.1楼梯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受平面布置限制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可靠的人工照明和通风排烟措施。 4. 1. 2楼梯开间不得小于2.6m。 4. 1. 3如在楼梯间2.0m高度以下有墙面凸出物,计算净宽时应扣除其占用宽度尺寸。 4. 1. 4楼梯间的净高在主要行人部位不应小于2.0m。 4. 1. 5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4. 1. 6当分户门设在楼梯间平台侧面时,门边至最近的楼梯踏步边至少相距0.25m。 4. 1. 7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一住户至少有两台电梯可供使用,其中一台兼作消防电梯。 4. 1. 8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各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当利用公共走廊兼做假梯厅时,此段走廊应加宽0.9m以上。 第二节出入口和走廊 4.2. 1住宅的出入口位于阳台或外廊的下部时,必须有避免落物伤人的安全措施。 4.2.2中高层及高层住宅应有门斗。 4.2.3高层住宅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应做能开启窗扇的封闭外廊。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于2019年7月16日正式实施,旨 在建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业务的行业质量标准,促进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一、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规定建筑类型,一般由公共机构、公共事业企业、商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个人等主体投资建造和使用的建筑,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一)办公业态建筑:政府机关办公楼、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科研设计研究院所; (二)医疗服务建筑:综合医院、社区诊所; (三)酒店、餐饮业态建筑:宾馆、餐厅; (四)娱乐休闲建筑:剧院、体育场馆; (五)教育服务建筑:学校、图书馆、科研实验楼; (六)特殊功能建筑:火车站、机场、仓库等。 二、节能设计内容 1、建筑结构设计:充分利用建筑遮挡、良好的采光和日照条件,及时发现建筑性能 和有利条件,避免封闭型建筑由于重量偏重而产生的刚度不足和节能损失; 2、混凝土抗震设计:根据所在地区的地震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应力,防止地 震引起的损坏; 3、装修设计:严格控制辐射率,节约能耗,充分考虑墙体内保温、保湿,用环保材 料装饰装修; 4、空调设计:根据不同的空间面积和气候情况,采用空压、冷源、供热系统等设备; 5、照明设计:通过照度计量,采用LED、灯带等照明设备,节约能源消耗。 三、节能评估 建筑节能评估是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评价,是衡量建筑绿色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筑节能评价指标》,对建筑热水、冷水、空调、采暖、照明等节能设施进行检测、评价,定期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有效措施。 四、节能验收标准

在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前,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要求,制定验收手册,识别管理的设备及操作工程流程,安全质量检验结果合格方可列入验收,最终确定是否达到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及其在节能设计方面的综合水平。

山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共25页)

山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37/5043- 2015) (电气(diànqì)部分) 2016年1月1日实施(shíshī) 10 电气(diànqì)与智能化 10.1 一般(yībān)规定 10.1.1 方案设计阶段,应制定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和智能化系统方案,采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电气技术及设备,并应将节能高效作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方案设计比较。 10.1.2 在系统设计时应注重绿色节能运行管理,方便管理人员的操作控制,并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10.1.3 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应减少烟气、噪声污染,避免电磁污染及光污染,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10.1.4 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分析时,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适度应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优先采用并网型发电系统,并符合《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的相关规定。 10.2 供配电系统 10.2.1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提高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10.2.2当用电设备总容量达到250kW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上时,宜采用10(6)kV供电。 10.2.3 配变电所应深入负荷中心,低压(380V/220V)供电半径不宜超过 200m,受条件限制且总容量小于150KW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宜超过250m;照明配电箱分支线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m。 10.2.4 200m及以上超高层建筑(jiànzhù)宜在建筑避难层设置供电的分配变电所。 10.2.5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进行电力负荷、无功功率计算(jì suàn),并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负载率、容量和数量,以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10.2.6 配变电所不宜(bùyí)设置(shèzhì)在建筑物地下的最底层。当配变电所设在建筑内时,公共建筑的配变电所不应设在重要房间的正上方、正下方,住宅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该标准的颁布旨在加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推动节能建筑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质量。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居住建筑能源消耗限额。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类型,标准对建筑物能源消耗进行了分类和限制,包括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要求、采暖和制冷系统效率要求、照明设备能效要求等。 第二,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要求。该标准对居住建筑的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材料和施工要求进行了规定,要求保温材料达到一定的导热系数要求,同时还规定了保温材料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第三,采暖和制冷系统效率要求。标准要求采暖和制冷系统应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要求设备的能效比和能效等级达到一定要求。此外,还规定了采暖和制冷系统的管道绝热、泵的能效等要求。

第四,照明设备能效要求。标准要求采用节能高效的照明设备, 对居住建筑内的照明设备的功率密度、光效等进行了限制,并推荐使 用采光系统和自动调光设备,以进一步提升照明能效,并减少照明的 能耗。 第五,建筑节能设计评价方法。标准还规定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的评价方法,包括建筑能耗计算方法,以及节能措施的分析评价方法。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可以评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指导和促进节能设计的实施。 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对于推动居住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的意义。通过严格的能耗要求和评价方法,可以促使建筑师和设计 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对于建筑业来说,这也是 一个机遇和挑战,促使建筑行业向绿色、节能的方向转型和升级,加 快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总之,《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的发布为我国居住建筑节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在节能建筑的推动和实施中发

【精品】节能软件操作流程

天正节能TBEC8。2分析流程 一:天正节能8。2简介: 节能分析软件应国家节能规范而生,目前国家规范规定的是节能50%,即建筑要进行节能设计,以达到节能50%的效果。这个50%指的是: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公共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称为“基准建筑”.基准建筑与能耗有关的参数都按当时的情况选取,在保持与目前标准约定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条件下,计算“基准建筑"全年的暖通空调和照明能耗,将它作为100%。规范规定的节能50%即是将这个数值减少一半.然后再根据这个能耗数值反向模拟出各个围护结构(外墙、门、窗、屋顶等)的传热系数限值,即规定性指标,也叫静态指标。节能分析软件就是通过对节能模型的分析来判断节能模型的各规定性指标是不是低于规范中的上限。如果静态指标都低于规范中的上限,则说明是节能设计满足规范的规定,达到50%以上.如果静态指标有高于规范中的上限的,刚要进行权衡判断(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不做权衡判断,静态指标必须满足规范).权衡判断是指计算设计建筑和参考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调总能耗,两者作比较,如果设计建筑全年能耗小于参考建筑的能耗,则满足规范规定,反之则不满足。所谓参考建筑指与设计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空间划分等等和设计建筑一致,但各静态指标取规范规定的上限值,然后计算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

二.节能计算依据及主要气候城市分区: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

三.节能软件适用的平台: CAD平台从AutoCAD2002支持到AutoCAD2011 系统由windowsxp支持到windows732位 四.天正节能软件的特点 1。直接利用天正建筑设计成果,实现快速建模,无需模型转换,无需二次建模,可充分利用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达到节能设计和建筑设计同步进行,与建筑设计成果无缝链接,实现数据共享. 2。不需输入围护结构输入方便,突破同类软件需复杂繁锁定义围护结构的难题,大量繁琐的热工参数,而是采用工程构造赋值方法,高效、方便、快速. 3。体形系数自动计算,并根据节能相关强制性条文自动校核验算不同朝向窗墙面积比及相关建筑构件的热工性能指标 4.动态模拟中单元划分、空调房间定义、窗外遮阳等定义简单方便、高效.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 公共建筑 甲类

目录 1 建筑概况 (4) 2 设计依据 (4) 3 规定性指标检查 (4) 3.1 工程材料 (4) 3.2 围护结构作法简要说明 (5) 3.3 体形系数 (6) 3.4 窗墙比 (7) 3.4.1 窗墙比 (7) 3.4.2 外窗表 (7) 3.5 可见光透射比 (8) 3.6 中庭天窗屋顶比 (9) 3.7 天窗 (9) 3.7.1 天窗屋顶比 (9) 3.7.2 天窗类型 (9) 3.8 屋顶构造 (9) 3.8.1 金属屋面 (9) 3.8.2 非上人平屋面 (10) 3.9 外墙构造 (10) 3.9.1 外墙相关构造 (10) 3.9.2 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ψ (11) 3.9.3 外墙平均热工特性 (11) 3.10 挑空楼板构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1 挑空楼板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供暖空调房间与非供暖空调空间之间的楼板 (12) 3.11.1 采暖与非采暖房间楼板 (12) 3.12 供暖空调房间与非供暖空调空间之间的隔墙 (13) 3.12.1 采暖与非采暖房间隔墙构造 (13) 3.13 外窗热工 (13) 3.13.1 外窗构造 (13) 3.13.2 外遮阳类型 (13) 3.13.3 平均传热系数 (13) 3.13.4 综合太阳得热系数 (15) 3.13.5 总体热工性能 (18) 3.14 外门 (18) 3.15 控温周边地面构造 (18) 3.15.1 周边地面构造一 (18) 3.16 采暖地下室外墙构造 (19) 3.17 变形缝 (19) 3.17.1 外墙砌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8 凸窗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