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压轴题专题10崇尚公平维护正义(含答案)

专题10 崇尚公平维护正义

一、单项选择题

1.【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2017年9月公布的《绵阳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将50%以上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初中、民族地区初中、城市薄弱初中适当倾斜。这有利于

①维护中学生的政治权利

②自动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③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

④促进教育领域公平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维护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题文描述,将50%以上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初中、民族地区初中、城市薄弱初中适当倾斜。这有利于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有利于促进教育领域的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此项举措旨在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的真正实现,①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此项举措并不能自动实现社会公共利益,②夸大了此项举措的作用,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2.【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体现公平正义的是()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B.公平的实现不受任何限制

C.公平正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D.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公平正义是社会永恒的主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A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

是公平正义的体现,A符合题意;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的实现总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B说法错误,故应排除;公平正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不公平的,C说法错误,故应排除;城乡差别是不可能消除的,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3.【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政治试卷】2018年2月2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①应该从起点守卫教育公平

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③“特长生”实际上都是“特权生”

④“特长”应回归本真,“教育”应回归清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公平的理解。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分析教育部发布的通知,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要从起点守卫,“特长”应回归本真,“教育”应回归清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所以

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过于绝对,“特长生”是指具有某种技能或特长的学生和学生群体,但是特长生不等同于特权生,利用特长妨碍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故选B。

考点:公平的理解

4.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现阶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B.有了这样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关爱

C.正义的制度是为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制定的

D.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我国建立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A是正确的,

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ABD均是正确的,C的表述是错误的,正义的制度是为每个公民制定的,故选C。

考点:正义

5.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现在找工作比较难,但社会给我们创造的机会很多,不少单位公开招聘,应聘者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这说明()

A.参与竞争是获得劳动权利的唯一途径

B.应聘就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

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D.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严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社会为公民的发展创造了公平的机会,只要个人能力强,就可以有用武之地,可见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C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获得劳动权利的途径有很多,不是唯一的,B的表述过于绝对了,D是错误的,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排除,故选C。

考点:公平正义

6.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卷)《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样做()

①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

②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④是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可见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样做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也是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①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故选D。

7.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政治)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该法的通过有利于

①促进社会公平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③推进慈善事业发展④确保所有人无后顾之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文中慈善法的通过,可以维护社会中弱势全体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慈善符合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所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通过法律的制定,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但是④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公平正义;中华文化

8.(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政治)国务院要求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这表明我国()

A.积极促进经济发展 B.积极推进社会公平建设

C.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D.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题文中国家采取措施,统一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社会公平

9.(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青岛卷)政治)近期,胶州市两名中学生捡到一个内有9000元现金及贵重物品的钱包,将其送到派出所,经过民警多方寻找,物归原主.这个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获赞无数.这件事告诉我们()

①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②要按照正义标准做人做事

③要想获得社会赞誉,只能拾金不昧

④正义行为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正义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题文中中学生拾金不昧的精神,是具有正义感的表现,符合正义的要求,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等,其中③观点绝对,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正义

10.(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政治)如图漫画中的现象说明

①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②教育领域中引进竞争机制更能培养人才

③政府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教育公平

④教育资源短缺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之一.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说明了因为高级中学具备了优质教育资源,所以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较高,而普通中学却因为教育资源的落后,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可见我国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作为政府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教育公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教育资源短缺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之一,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②的表述是错误的,排除,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维护教育公平

11.【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制度。这些规则和制度的正义性表现在

①从制定上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②从执行上每个人既能从规则制度正常运行中收益,也都受其约束

③从表现上即使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获得最高的生存保障

④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时,即使处于竞争劣势也能确保竞争获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制度的正义性。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所以据此,①②是正确的;③处于最底层的人能获得保障,但不是最高保障,所以③是错误的;④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是不公平竞争,就是非正义了;所以正确答案选D。

12.【2018年广西梧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近年来,梧州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逐年加大投入,扩大补助覆盖面,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去年,我市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营养改善计划”共投入444.72万元补助6975名学生;今年,他们计划投入资金480万元补助8384名学生,该计划的实施()

①属于对未成年人实施学校保护

②体现了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

④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梧州市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营养改善投入力度,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④观点正确,①观点错误,梧州市采取的措施属于社会保护,不是学校保护;③按劳分配制度在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1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案例点评弘扬正能】

2016年8月9日,某地某管理局工作人员孙某夫妇,在公共场所,对自己的母亲(婆婆)拳打脚踢。

县纪委介入调查,于9月4日作出了处分决定:孙某夫妇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公职人员殴打其母亲(婆婆)的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决定给予

请你结合案例和所学知识,对孙某夫妇暴力殴打老母亲的行为进行点评。

【答案】:

孙某夫妇身为党员、公职人员,在公共场所,暴力殴打老母亲的行为违反了党纪(《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损毁了党的形象.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理应受到党纪处分.

二人暴力殴打老母亲的行为违反了孝敬父母的家庭美德,冲击传统伦理道德底线,败坏社会风气,理应受到公众的道德谴责.

二人暴力殴打老母亲的行为是没有履行孝敬父母义务的违法行为;暴力虐待老人理应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老人受虐严重,还应依法追究二人的刑事责任.

将孙某夫妇清除出党,有利于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二人会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

【解析】

试题分析:点评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阐述,在本题中,可以从他们受到党内处分的原因来阐述,还可以从孝敬父母的角度来回答,也可以从违反法律的角度来阐述,可以从国家这样处理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弘扬正气的重要作用来回答。

考点:公正正义

14.(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海南卷)政治)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侮辱谩骂、围殴打斗、拍照上网……对此,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种丧失正义良知的行为,但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旁观。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

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不正确、不赞同)

②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非正义行为。

③阐述非正义行为的危害。

④“无能为力,只能旁观”是漠视非正义行为及其危害。

⑤阐述维护正义的重要性。

⑥阐述作为未成年人也有责任维护正义,要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⑦总结,我们既不要做伤害他人的行为,遇到欺凌行为也不要漠视,要敢于向老师或有关部门反映,匡扶正义。【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和分析运用,对于辨析题,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角

之都是非正义行为。首先要认识到题文中“校园欺凌现象是一种丧失正义良知的行为”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从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回答。“但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旁观”是一种看客心理和冷漠的态度,是错误的,理由从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怎样维护正义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对正义的认识

15.【浙江省湖州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公平角度分析图中这类现象的危害。

(2)根据两幅漫画反映的问题,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角度谈谈我们应有的举措。

【答案】 (1)网络投票评选活动中的刷票行为导致投票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破坏了评选的公平性,不利于为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2)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漫画中通过刷票获得荣誉,会导致投票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破坏了评选公平,所以危害从不利于为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等方面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题文中刷票的行为是不诚信的,不道德的,表明部分公民缺乏道德素质,所以按照设问要求,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6.(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包头卷)一名曾在校园中遭到欺凌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起初他们欺负低年级学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高年级学生;接着他们欺负住校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走读生;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运用“维护正义”的相关知识,谈谈这则日记对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启示。

【答案】

我们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正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做正义的事情,不做非正义的事,采用适当的方法与非正义行

为作斗争,做正义感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知识点如何维护正义,围绕做正义的事,不做非正义的事,与非正义的行为做斗争来阐述。

考点:正义

17.【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全面改薄”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新建、扩建校舍1.86亿平方米,完成五年规划任务的90%,极大改善了偏远基层贫困地区办学条件。

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全面改薄”工作?(至少答三点)

【答案】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授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全面改薄”工作,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育重要性和维护教育公平的认识和理解。“全面改薄”工作,将加大改善偏远基层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奠定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全面改薄”工作,学生可从发展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接受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授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和维护教育公平(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角度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