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障碍的中西医治疗81页PPT
?中医嗅觉异常辨病

中医嗅觉异常辨病1、嗅觉减低或消失。
嗅觉,即人体能觉查出来的气味,这在人体生理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敏锐地觉查出各种物质发出的气味,这样人们才可以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
祖国医学宝库《内经》就有关于气味辨病的记载:「肺气通于鼻,肺和则知香臭矣。
」可见,肺主气,若其功能正常,则鼻窍通利,气体出入无阻,且香臭可辨。
若肺脏气机失调,则致鼻窍闭塞,不知香臭。
所以,当人患感冒、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鼻塞流涕时,则出现嗅觉障碍,嗅觉减低。
当上述这些疾病经治疗好转时,嗅觉又可逐渐恢复正常,说明鼻了内没有大的毛病,但若较长时间嗅觉减低,或者根本嗅不到什么气味,则为嗅觉丧失,便是有较重的疾病存在,如萎缩性鼻炎、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瘤等。
所以发现嗅觉稍有异常,就应详细进行检查。
2、嗅觉锐敏失常。
嗅觉对于正常人来说基本是恒定的,对周围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经常发生的气味都能正常的反应出来。
但是,嗅觉有时敏感度降低,如居住在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工区,明明那里有一种不好闻的气体存在,可是居民们都居然无所反应,这说明人们已经适应了那里的环境,本来很敏感的嗅觉器官变得嗅觉功能降低,这是特定环境终年作用的结果,一旦改变这些人的居住环境,嗅觉又会恢复,这不是什么疾病。
还有一种具有特殊敏感嗅觉的人,他能嗅到别人嗅不到的特殊气味,神经衰弱、精神不稳等神经质的人,也可能有此情况。
3、幻嗅。
即指根本不存在的某种气味,而像梦幻一样的嗅到。
如有的人说嗅到烧猪皮味、腐味或者有特别难闻的气味,而同在一起生活的其他人闻不到这种气味,这时就应该注意凡是与众不同的嗅觉异常,也是一种病态,如常见的疾病有精神分裂症,重症神经官能症,脑肿瘤(大脑海马回沟区垂体部)等。
总之,幻嗅的出现应引起重视。
所以,当有的人或自己出现与众不同的嗅觉,或伴有其他特殊的症状时,先不要过于紧张,自己细心体味一下平时所熟悉的各种气味,如香油、酒精、醋等气味有没有异常,如有异常,证明嗅觉出了毛病;如果所试的各种气味都如正常存在时,再体会一下还有没有幻嗅的气味,或寻找那种物品是否真的存在,如根本不存在,别人又都与自己不同时,则证明是患有幻嗅症,再去医院进一步验证和详细体检。
嗅觉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嗅觉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嗅觉是人类五大感官之一,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花香、美食的香气,还能够警觉我们周围的危险,如烟雾、漏气等。
然而,许多人会遇到嗅觉丧失或减弱的情况,即嗅觉障碍。
嗅觉障碍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嗅力减退和嗅力丧失。
嗅力减退指的是嗅觉受到了某些影响,导致嗅觉的灵敏度下降;嗅力丧失则是指完全失去了嗅觉感知能力。
嗅觉障碍的发生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如影响食欲、健康状况的监测、家庭安全等,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嗅觉障碍的诊断1. 家庭医生询问如出现嗅觉障碍的情况,个体可以首先就近到家庭医生处进行询问。
家庭医生可以从问诊开始,询问患者的病史及轻重程度、嗅觉障碍的发生时间等内容,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了解。
2. 嗅觉测试如患者不清楚嗅觉能力的损伤程度,则需要进行嗅觉测试。
嗅觉测试是指通过呼吸法或物理刺激法对嗅觉感知转导器进行刺激,评估嗅觉灵敏度和正常嗅觉张力与感知。
呼吸法嗅觉测试是传统的嗅觉测试方法,它将气体物质通过呼吸进入鼻子,由嗅觉神经负责转换感觉,最终反应出气体物质引起的嗅觉感受。
物理刺激法嗅觉测试则是利用嗅觉神经末梢的接触受体,让受体感知一些能产生气味的物质而进行测试。
常用的呼吸法嗅觉测试包括嗅识别门槛、嗅阈测定,常用的物理刺激法嗅觉测试包括浓度辨别门槛、品质辨别门槛。
嗅识别门槛是指在持续呼吸流量情况下,测试者能否辨别出一段成分均匀的空气中是否含有某种香味。
嗅阈测定是指在特定香型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香味成分的浓度,在测试者感知香味的最小浓度时,浓度即为其嗅阈。
品质辨别门槛是指在某种基材香型中,逐步改变香味的品质,在测试者可以感知到不同品质变化的最小浓度时,浓度即为其品质辨别门槛。
浓度辨别门槛类似品质辨别门槛,测试者需要从两种相同的香味中辨别出浓度更高的一种。
3. 医生检查嗅觉障碍也可能是其他一些问题的症状,因此患者在出现嗅觉障碍的情况下需要到医生处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
医生通过查看MRI、CT扫描结果,对是否存在嗅觉神经损伤进行初步的判断;通过让患者尝试各种不同的气味,对患者的嗅觉能力进行检查。
嗅觉障碍,嗅觉障碍的症状,嗅觉障碍治疗【专业知识】

嗅觉障碍,嗅觉障碍的症状,嗅觉障碍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嗅觉障碍是指部分或全部嗅觉功能下降、丧失或异常。
嗅神经为嗅觉上皮穿过筛板到嗅球的神经纤维,嗅觉能力是鼻黏膜中嗅细胞的特性,鼻黏膜、嗅球、嗅丝或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可能影响嗅觉。
临床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嗅觉缺失、嗅觉倒错、幻嗅和嗅觉刺激敏感性增加。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目前暂无相关资料二、发病机制嗅觉的分子生物学尚不清楚。
鼻黏膜、嗅球、嗅丝神经病变引起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通常不伴发任何可发觉的嗅觉丧失。
由于胚胎期嗅神经在发生上的异常出现嗅觉的缺失。
偶尔,颞叶病变伴随暂时或阵发性幻嗅。
嗅觉丧失常合并味觉损害,这取决于食物和饮料中易挥发的物质。
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嗅觉损害为暂时性的。
脑膜瘤、转移瘤或前颅凹动脉或额叶的浸润性肿瘤.可压迫嗅球和嗅束导致嗅觉损害。
许多颅前凹的肿瘤以及鞍区、鞍旁的肿瘤侵犯嗅神经,出现嗅觉的减退与消失;额叶的病变如胶质瘤、脑脓肿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均能出现嗅觉的病变;少数情况下,颅内压增高、脑积水、颅脑手术也能产生嗅觉的障碍。
颅脑外伤时,经筛板的嗅神经嗅丝可被撕裂,或嗅球被撕碎(挫伤)。
由于颅前凹颅底的骨折涉及筛板,常出现单侧的嗅觉的丧失,并可出现脑脊液鼻漏;在枕部受力的对冲性脑损伤时,挫伤主要集中在额叶的眶回,正好是双侧嗅神经的所在部位,表现为双侧的嗅觉的丧失,有时是持久性的。
Leigh和Zee(1991)报道在军队医院留观的1000例颅脑外伤病人,其中7.2%的人嗅觉有改变,4.1%嗅觉减退,3.1%部分嗅觉丧失。
72例病人中仅6人恢复嗅觉,12人出现嗅觉倒错。
Friedman和Merritt(1944)研究平民颅脑外伤,发现430人中11人(2.6%)有嗅神经受损,嗅觉缺失均为双侧受累,其中3人为暂时性嗅觉丧失,伤后2周内症状消失。
症状体征一、症状1、临床类型临床尚无统一分类标准。
常见类型有:(1)嗅觉减退:嗅觉损害常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敏锐性的减退。
鼻渊 PPT课件

治疗--水针
选穴:合谷 迎香 方法: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0.2-0.5毫 升,每次选用一穴,隔日一次。 也可用维生素B12+胶性钙
治疗--耳针
选穴:内鼻 下屏尖 额 肺 方法:取2-3穴,间歇捻转,留针20- 30分钟,或埋针一星期。 过敏性鼻炎可平喘、屏间。
(下屏尖)
(平喘) (屏间)
文献报道-汪永胜上海针灸杂志1995(6)
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大量粘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急 性伴发热及全身不适。 急性发病迅速,病程较短。治疗不彻底,迁延 为慢性,病程较长。 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 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急性发作时血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应与鼻窒(慢性鼻炎)相鉴别。
吴长岩等中国针灸1998(6)
天灸疗法:用白芥子、元胡、细辛、甘 遂各10g,麝香0.3g,冰片0.3g,共研细 末,再用鲜姜汁调拌成软泥状待用,患 者取坐位,头稍低,选取大椎、大杼、 风门、肺俞,用梅花针叩刺各穴至微出 血为止,然后取适量药泥敷于穴位上, 以胶布固定,持续敷贴l0-12小时后擦 掉药物。每周贴敷1次,3次为一疗程。
鼻炎的分类
1. 急性鼻炎-伤风鼻塞 2. 慢性鼻炎-鼻窒 3. 萎缩性鼻炎-鼻槁 4. 常年性鼻炎 5.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鼻鼽 6. 血管运动性鼻炎 7. 药物性鼻炎 8. 结构性鼻炎
嗅觉失灵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嗅觉失灵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嗅觉失灵,又称为嗅觉障碍,是指个体对气味的感知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
嗅觉是人类五种基本感觉之一,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嗅觉失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疾病、药物、外伤、年龄等因素。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嗅觉失灵,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分别探讨嗅觉失灵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首先,嗅觉失灵的原因之一是疾病。
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嗅觉失灵,如感冒、鼻窦炎、鼻息肉、上呼吸道感染等。
这些疾病导致鼻腔受损,影响气味分子的传导和嗅觉神经的感知,从而引起嗅觉失灵。
治疗这类嗅觉失灵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治疗感染,手术治疗息肉等。
其次,药物也是引起嗅觉失灵的常见原因之一。
一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对嗅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嗅觉失灵。
例如,长期使用鼻腔喷雾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都可能影响嗅觉功能。
一旦发现药物引起的嗅觉失灵,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寻求合适的替代药物。
此外,外伤也是嗅觉失灵的常见原因。
鼻部的外伤可能导致鼻腔结构损伤,影响气味分子的传导和嗅觉神经的感知,从而引起嗅觉失灵。
对于外伤引起的嗅觉失灵,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鼻部手术修复受损的组织结构,恢复嗅觉功能。
最后,年龄也是嗅觉失灵的一个常见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系统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嗅觉敏感度降低。
对于因年龄引起的嗅觉失灵,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延缓嗅觉功能下降的速度。
综上所述,嗅觉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疾病、药物、外伤、年龄等因素。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嗅觉失灵,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面对嗅觉失灵时,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保护嗅觉系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嗅觉失灵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张重华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经验

试嗅 觉功 能 , 检 测结 果 为 : 5度 ( 完全 丧 失 ) 。 中医诊
断: 失嗅( 脾肺 气虚 ) 。西 医诊 断: 感觉神 经性嗅 觉 障碍 。治疗方 法: 鼻腔 局部 外用药物 同前, 在 此基 础上 , 用双侧 迎 香 穴 穴位 注 射 , 药物 选 用 维 生素 B
案例 介绍
2 0 1 5年 3月 2 8 日二 诊 : 患 者在 第 2次 穴位 注
方某, 女3 8岁 , 2 0 1 5年 3月 2 1日初 诊 。主 诉 : 感 冒后 嗅 觉逐 渐 减退 1 2年 。患者 于 1 2年前 一 次 感 冒后 , 出现 嗅 觉逐 渐 减 退 , 并 未进 行 系统 治 疗 。 一
针时用干棉球堵塞前鼻孔 , 以防流血 。疗程同穴位
注射 。
④辅助治疗 。可配合 应用 营养神经药物 , 如弥 可保片或 A T P片 ; 外伤致 病者 或舌 下脉 曲张 明显
者, 可加 服 活血 化瘀 药 , 如 三 七 通舒 胶囊 ; 嗅 觉 出现
恢复后用水针或针刺方法治疗时 , 出现嗅觉改善前 不加用 中药 , 对原来在用激 素类药喷鼻或滴鼻 的不 停用 。
综上 , 张重 华 教 授 倡 导 中西 医 结 合 、 内外 并 治 的方 法 治疗 感 觉神 经 性 嗅 觉 障 碍 , 初 步 取 得 了较 好 的临床 疗 效 。其 中穴 位 注 射 是 以 中 医 基 本 理 论 为
方法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 , 取得 了较好 的临床 疗效。张老师在治疗本病时, 常用方法如下 : ① 药物 治 疗。 口服强 的松 片 , 剂量从 1 5 m g 、 1 0 m g 、 5 a r g 递减 , 每5 天减量一次 。鼻腔 内局部应用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 每个 鼻孔 2喷 , 每 日晨起 1 次; 地塞米松麻黄素滴鼻液 , 每个 鼻孔 2滴 , 每晚 1 次。 2周后 随访 。对 服 用 小 剂 量 强 的 松 能 唤 醒 嗅 觉 者 , 强的松剂量再作减量调整 ( 5 m g , t i d X 2 , b i d× 3 , q d X 4 , q o d× 5 ) ; 同时加服 中药验方“ 促 嗅汤” 逐步替 代激素 。“ 促 嗅汤” 是张重华教授根据 多年临床经 验 自拟而成 , 作为治疗 嗅觉障碍的基本方 , 由黄芪 、 白术、 生 白芍 、 山萸 肉、 葛根 、 桑 叶、 路 路通 、 干荷 叶
嗅觉障碍是什么?嗅觉障碍解读
嗅觉障碍是什么?嗅觉障碍解读
嗅觉障碍是什么?嗅觉障碍解读。
嗅觉障碍是指部分或全部嗅觉功能下降、丧失或异常。
嗅神经为嗅觉上皮穿过筛板到嗅球的神经纤维,嗅觉能力是鼻黏膜中嗅细胞的特性,鼻黏膜、嗅球、嗅丝或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可能影响嗅觉。
临床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嗅觉缺失、嗅觉倒错、幻嗅和嗅觉刺激敏感性增加。
康康在线—嗅觉失灵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配合原因治疗。
对于非呼吸阻塞性嗅觉失灵,尚缺乏十分有效的药物,临床上试用药物有:维生素类,激素类,锌治疗,营养治疗等。
嗅觉失灵的治疗方法
解除鼻腔阻塞性病灶,恢复鼻腔通气功能:呼吸性嗅觉失灵乃在于含有嗅素的空气不能到达嗅区,阻塞原因去除后,一般可恢复正常嗅觉。
对于因鼻腔解剖结构发生变异而致呼吸阻塞者,如前、后鼻孔闭锁,可实行手术治疗。
对鼻中隔严重偏曲同时伴有嗅觉和呼吸障碍者,手术治疗可能一举两得。
积极治疗肿瘤或内分泌疾病。
针对嗅觉失灵的治疗方法,专家提醒:有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切忌不要自己乱用药物,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专业的耳鼻喉医院才是您的最佳选择。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PPT教程 (耳聋 耳胀 耳内胀闷堵塞 耳内微痛 耳鸣 听力下降)
现代医学临床表现分期 1.咽鼓管阻塞期 2.化脓前期
鼓膜充血,耳鸣耳聋,耳剧痛(小儿哭闹) 3.化脓期
鼓膜外凸膨隆,耳聋,跳动性膜穿破流脓,浆液—粘液—脓性 (一但鼓膜穿孔流脓,除耳鸣耳聋外,一切症状消失, 体温正常)
2.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主证:鼓膜穿孔,流脓,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脓质多清稀 无味,传导聋。 治疗:健脾化湿排脓《参苓白术散》,《托里消毒 散》。若脾虚证不具备,可根据脓液的性质。 及舌.脉象 寻求辩证依据。
3.肾元亏虚,邪毒停聚
现代医学治疗思想: 1.改善咽鼓管阻塞(抗炎治疗) 2.鼓膜穿刺或切开 3.穿孔后滴药(加压) 4.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2 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开闭;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外治法:滴鼻,鼓膜按摩,咽鼓管吹张, 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鼓室置管术(西医院常用疗法, 有损伤,疗效差)。
3 脾虚失困,湿浊困耳 治法:健脾利湿,化浊通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
4.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开闭 方药:通窍活血汤
3.肾元亏虚,邪毒停聚
现代医学有关病因病理: 1.咽鼓管感染 2.外耳道感染
(1)鼓膜破裂感染 (2)鼓膜糜烂溃破 3.血行感染,急性中毒传染病的脓毒血症。
诊断要点 耳膜穿孔,脓自耳穿孔处膜流出。
辨证施治 急证初期流脓多属实热证,久病不愈, 多属虚证或虚中挾实。
按脓的性质来分: 黄脓多属湿热;红脓(脓血)肝胆火热伤血分;白
鉴别诊断 急性鼓膜炎,常并发流感及带状疱疹,鼓膜充血形成大
血疱,耳剧痛, 但无鼓膜穿孔流脓。
1肝胆火盛,邪毒外侵 主证:初期`耳内胀闷疼痛,耳鸣听力减退,随之耳痛 加剧,耳流脓。 兼外感风热表证或肝胆热证。 治疗: 初期病位在肺,在耳窍,疏风清热,解毒消肿,《蔓 荆子散》加减 疏风清热:蔓荆子.葛根.;凉血益阴: 生地.赤芍.麦冬; 清热利湿: 木通.桑皮.茅根; 肝胆热盛《龙胆泻肝汤》加减;耳流脓,表证除,应解毒 排脓《仙方活命饮 》。
嗅觉系统和嗅觉通路PPT课件
嗅觉系统和嗅觉通路
奇妙的嗅觉
自古以来芳香物质的神秘功效让人着迷,祖 国医学有“芳香开窍”“芳香益脑”“芳香 ” 等各种说法,西方医学芳香物质及芳香精油 有“液体黄金”“皇室情人”的美誉。随着 现代科学的发展,这些神秘面纱逐渐展现在 我们面前,就是芳香物质可通过本能的嗅觉 通路影响大脑的功能。
不同排列组合,使我们能觉察到的气味总数 大得惊人。
不同气味的编码识别模式(引自Axel)
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通 常位于鼻腔内由支持细胞、 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的嗅 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 觉细胞的轴突形成嗅神经。 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 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嗅 神经进入嗅球。嗅球和端 脑是嗅觉中枢。
嗅觉的潜力与应用
1.信号传递(军事、医学、艺术等); 2.现代生活的调节剂(剧院、医院、厨房、
卫生间、汽车内……); 3.现代人的精神安慰剂(紧张、忧虑、过度
兴奋、失眠等); 4.食品质量的评品和鉴别(香醋,酒类等电
子鼻); 5.安全检查和搜救(飞机、火车上的安检、
地震后的搜救等)。
小鼠有大约1500种气味受体基因,编码大概相同多 的或少一些的气味受体。这些基因占小鼠基因组的 3%~5%,大概有20%左右的假基因。由此可见, 小鼠的气味受体比人类的要
多,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小鼠
的嗅觉比人类灵敏。
嗅觉比视觉记忆更 长久,视觉记忆在 几天甚至几小时内 就可能淡化,而产 生的嗅觉却能令人 记忆长久。有时在 某种特殊气味刺激 下,人们记忆的闸 门会突然打开。
嗅觉差的治疗方案
摘要:嗅觉是人类重要的感官之一,对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嗅觉差(嗅觉减退)是一种常见的感官功能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本文旨在探讨嗅觉差的成因、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改善嗅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引言嗅觉是人类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人们的饮食、社交、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会出现嗅觉差的情况,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了解嗅觉差的成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嗅觉差的成因1.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性是导致嗅觉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感染:如感冒、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可引起嗅觉减退。
3.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嗅觉减退。
4. 耳鼻喉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可影响嗅觉。
5. 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有害物质等。
6.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逐渐减退。
7.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三、嗅觉差的诊断方法1. 嗅觉测试:通过测试患者的嗅觉灵敏度,判断嗅觉功能是否正常。
2. 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鼻窦等部位是否有异常。
3. X线、CT或MRI检查:了解鼻腔、鼻窦等部位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4. 血液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嗅觉减退。
四、嗅觉差的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嗅觉减退,可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2)抗过敏治疗:对于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嗅觉减退,可使用抗过敏药物。
(3)激素治疗:对于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嗅觉减退,可使用激素治疗。
2. 手术治疗(1)鼻内镜手术:针对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疾病,可进行鼻内镜手术。
(2)鼻窦开放术:针对鼻窦炎引起的嗅觉减退,可进行鼻窦开放术。
3. 物理治疗(1)鼻部按摩:通过按摩鼻部,改善鼻腔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嗅觉。
(2)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振动,改善鼻腔黏膜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嗅觉。
4. 生活方式调整(1)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可损害嗅觉神经,戒烟限酒有助于恢复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