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黏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用什么药

合集下载

狮头鹅常见病有哪些?怎么预防和治疗?.doc

狮头鹅常见病有哪些?怎么预防和治疗?.doc

狮头鹅常有病有哪些?怎么预防和治疗?概括:狮头鹅抗病能力强,不易患病,但它也会患病。

在养鹅过程中,不单要掌握好养殖技术,科学饲养管理;别的,也应认识狮头鹅常有病及其防治举措,做好预防防止其发生,若一旦有发生便于赶快控制。

下边我们一同来详尽认识下:1.小鹅瘟小鹅瘟病是鹅的主要传得病,对养鹅生产威迫很大,且最近几年来不但小鹅发病,大日龄鹅只(50 日龄以上 )相同也会感染发病。

预防举措:本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经过母鹅免疫产生抗体传给子代,对未有母源抗体的雏鹅预防方法是在 5 日龄 -7 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一头份, 15 日龄二免注射 1.5 头份。

实践证明,经过免疫的鹅群能有效控制小鹅瘟病的发生。

治疗方法:如发病时可用抗小鹅瘟血清治疗。

2.鸭瘟病鸭瘟病常发生于20 日龄以上,鹅只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

预防举措:在12 日龄注射鸭瘟疫苗,每只雏鹅10 头份, 21 天龄二免注射,每只雏鹅20 头份,经过免疫的鹅群,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治疗方法:病鹅用抗鸭瘟血清治疗,每羽每次肌肉注射1ml,同时肌肉注射氟美松0.5mg,在饲猜中增添多维素含量,在饮水中按比例加进口服补液盐, 2~3 次/d,连用 3d,让鹅自由饮用。

为了防备继发感染,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或卡那霉素等抗菌素。

3.鹅啄癖网上饲养啄癖最为常有,病因许多,如长时间灯光过强,饲养密度大,温度过高,缺少某种微量元素等均可致使发生。

预防举措:增强饲养管理,平衡饲料营养,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预防疾病发生。

治疗方法:假如初发生啄羽现象,就应立刻剖析查明原由,针对病因赐予实时办理。

用 1%~2%的石膏粉配合中升阿莫西林混饲7 天,用于防治啄羽、啄肛。

对鹅体外伤或啄伤要实时治疗,涂擦紫药水、碘酊等,并隔绝饲养。

4.鹅大肠杆菌病鹅大肠杆菌病依据发病的年纪,损害部位及其余疾病混淆感染的不一样状况而表现为不一样的症状。

本病主要与不良的饲养管理相关,被病鹅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流传本病的主要要素。

鹅副粘病毒病ppt课件

鹅副粘病毒病ppt课件

治 疗
• 一旦发病,立即隔离病鹅,及时用灭活疫苗先免疫注 射健康鹅,然后免疫注射假定健康鹅。免疫注射过 程中应注意针头的消毒和更换。对病雏鹅每只皮 下注射1.0~1.5毫升鹅副粘病毒抗血清或卵黄抗 体。较大的鹅每500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2~3 毫升,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采用小鹅瘟和 鹅副粘病毒病二联抗血清注射也有较好的紧急预 防和治疗效果。用鹅副粘病毒高免血清每只2毫升 加6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肌内注射,隔1天再注射1次, 有一定的疗效。适当采用病毒灵和氧氟沙星或恩 诺沙星配合维生素E、维生素C,可控制并发症或 继发症的发生。
鹅副粘病毒病
概 述
• 鹅副黏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 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的 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雏鹅死亡率 可达90%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 济损失。
病 原
• 鹅副粘病毒病的病原为鹅粘病毒,属副粘病 毒科副粘病毒属。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 内脏器官内(脾脏、肝脏、肠管等)。在电子 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平均直径 为120纳米),形态不正,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 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核衣壳。 分离的毒株接种10日龄发育鸡胚后能迅速 繁殖,鸡胚在接种后2~3天死亡。鹅粘病毒 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5天,人工感染雏鹅和青年鹅 2~3天发病,病程1~4天。病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食欲 不振或拒食,饮水量增加,行动缓慢,不愿下水,下水后浮在水 面随水流漂游。病鹅拉黄白色稀粪便或水样便,有时带血 呈暗红色。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 样液体,并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后 病鹅有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成年鹅病程稍长, 产蛋量下降,康复鹅生长发育受阻。病死鹅机体脱水鹅副 粘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雏鹅和青年鹅2~3 天发病,病程1~4天。病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 拒食,饮水量增加,行动缓慢,不愿下水,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水 流漂游。病鹅拉黄白色稀粪便或水样便,有时带血呈暗红 色。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 并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后病鹅有 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成年鹅病程稍长,产蛋量 下降,康复鹅生长发育受阻。病死鹅机体脱水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焦旭;毕玉海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07(000)020
【摘要】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我国新发生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给鹅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主要感染60日龄以下雏鹅,尤以15日龄以下雏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流行于春季和夏季,各个品种的鹅均具有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易感性有所下降,为了研究鹅副粘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免疫机理以及特异性的诊断和防治,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在病原的分离与鉴定、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的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焦旭;毕玉海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许昌市畜牧工作站;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2.鹅副粘病毒病及其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症状及防治
3.鹅副粘病毒病的症状与防治
4.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5.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怎样诊断鹅感染了副粘病毒 鹅副粘病毒的发病特点

怎样诊断鹅感染了副粘病毒 鹅副粘病毒的发病特点

怎样诊断鹅感染了副粘病毒鹅副粘病毒的发病特点
鹅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是重要的绿色食品之一,有着很高的养殖价值。

而在鹅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
鸭、鹅副黏病毒病也叫作鹅新城疫,它的发病特点是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严重影响养鸭、鹅户的经济收益。

小鹅感染了副粘病毒。

如果得了副黏病毒,很多情况下会有混感,引发鹅的发烧,后期也可能会激发为,大肠杆菌和浆膜炎,引发包心包肝情况
当鹅发生副粘、流感、黄病毒、腺病毒时,都可选用达龙独立健一举五得。

怎样诊断鹅感染了副粘病毒?外观:扭颈转圈仰头、饮水量增加、口流黏液、单脚提起,精神沉郁,无力常蹲地,少食或不食,体重减轻消瘦脱水,但饮水量增加,严重者口腔流出液体。

鹅是常见的家禽,很多地区都有鹅养殖场。

养鹅最让养殖户困扰的就是雏鹅了,因为小雏鹅抵抗力差,稍微管理不好,极易生病。

鹅舍地面平养鹅垫料很容易潮湿,应及时更换。

由于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水分,加重了鹅舍的潮湿,所以应该及时进行清理。

鹅副粘病毒病

鹅副粘病毒病

鹅副粘病毒病鹅副黏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对鹅的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雏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鹅副黏病毒病的病原为鹅黏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

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内脏器官内(脾脏、肝脏、肠管等)。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平均直径为120纳米),形态不正,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螺旋对称核衣壳。

分离的毒株接种10日龄发育鸡胚后能迅速繁殖,鸡胚在接种后2~3天死亡。

鹅黏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亡。

流行特点1.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鹅对鹅副黏病毒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10~15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

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下降。

疫区内的鸡也可以感染发病死亡。

2.传染原和传播途径患病鹅和病愈后带毒者为传染源。

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水平传播。

3.发生规律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

病理变化鹅副黏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雏鹅和青年鹅2~3天发病,病程1~4天。

病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拒食,饮水量增加,行动缓慢,不愿下水,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水流漂游。

病鹅拉黄白色稀粪便或水样便,有时带血呈暗红色。

成年鹅将头插于翅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并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后病鹅有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

成年鹅病程稍长,产蛋量下降,康复鹅生长发育受阻。

病死鹅机体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干燥,皮肤淤血,皮下干燥;肝脏肿大,淤血,有芝麻或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心肌变性;下段食道黏膜有散在的灰白色或淡黄色芝麻大小溃疡结痂,剥离后留有斑痕及溃疡面;腺胃和肌胃黏膜充血,有出血斑点;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空肠和回肠黏膜上常有散在的淡黄色豆大小坏死性假膜,剥离后呈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诊断鹅副粘病毒病

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诊断鹅副粘病毒病
采样 , E IA 结果阴性 。 做 LS ,
全性 的 重 要 指 标 。N, ~羧 甲基 壳 聚 糖 ( 0 C含 量 为 0 NC
民卫生 出版社 ,0 12 6 2 9 20 ,2 - 2
25 用 于肉鸡饲料 的添加剂量 为 0 1 每 千克体重 鸡每 .%) .%, 天采食约 10g从 饲料 中摄取 的 N  ̄ 2 , C. C的量 约为 003g .0 。 最大耐受量试验表 明,4h内 5次 给药 累积量 1 . /g体 2 0 5g k 重 , 当于该剂量的 350倍 , 相 0 结果 仍然 没有对 肉鸡造成任何 可见的急性毒性反应 , 明该药对 鸡安全 、 说 无毒 , 有较大的安 全性 , 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在 肉鸡上推 广使 用。 可
近两年来 , 苏淮安楚 州地 区该病 的发 生较为严 重。 在江 鹅副粘病毒病 占鹅发病 总数 的 3 %, 5 此病 多发 于鹅 4 6 ~30 日 , 龄 常集中于 3 -5 0 0日龄 。发病 率一 般为 3 %~7%, 5 最 高可 达 8 % , 0 死亡率 一般 为 5 %~6 %, 5 最高可 达 6 %。养 7 殖户采用多种抗 菌素、 磺胺类药物 以及小鹅瘟血 清来治疗和 预防该病均未见效 。耐 过鹅也 常有 扭颈 、 转圈 、 仰头 等神经 症状 , 给养鹅业 带来严 重危 害。因而 , 立一 种快 速 、 建 准确 、 简便 的检测方法显得 尤为重 要 。本 试验从楚 州地 区的六个 疑似鹅副粘病毒 病 的鹅群 中采 集 了 24 9 份泄 殖腔棉拭 子样 品, 用新城疫单抗酶联免疫试剂盒对鹅 的副粘病 毒病进行 了 检测 , 阳性率 达 3 %。取其 中 阳性率 为 1%的一 个群 的 其 3 8 部分病鹅的脾脏做 了病毒的分离鉴定及 致病性试验 …。

鹅副粘病毒病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柴华;孙德君;孙晓峰;武啸;杨朋欣;秦立鑫
【期刊名称】《饲料博览》
【年(卷),期】2017(000)007
【摘要】鹅副粘病毒病是由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对养鹅业危害极大,文章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几个方面对鹅副粘病毒病作出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页数】4页(P30-32,36)
【作者】柴华;孙德君;孙晓峰;武啸;杨朋欣;秦立鑫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69;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69;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69;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69;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69;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5;S852.65+9.5
【相关文献】
1.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J], 许海英
2.鹅副粘病毒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J], 史洪根;盛建华;宗丽华
3.1例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J], 高伟新
4.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J], 夏林刚
5.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分析 [J], 李巧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草药对鹅副黏病毒病的疗效试验

中草药对鹅副黏病毒病的疗效试验
: 8 8 3 ¥ 5 .2 文献标 识码 : B 鹅副 黏病毒 病 是 由鸡新 城 疫 病 毒 的一 种 血 清 型 引起鹅 的一 种急性 、 度接触 性传 染病 。本病 发 高
文章 编号 :0 3 8 5 (0 6 0 —0 3 - 0 10 - 6 5 2 0 ) 4 0 3 2 病重 鹅 ( 每天 2 ~3次 ) 再将 剩 余 的药 汁 与药 渣 混 , 匀, 拌一 天 的料 或 饭 , 3 分 —4次 让 鹅 自 由采 食 , 1
维普资讯
中兽 医学杂, 2 0 t - 0 6年 第 4期 ( 1 1 ) 总 3期
・ 3 ・ 3
中 草 药 对 鹅 副 黏 病 毒 病 的 疗 效 试 验
吴仙 琴 姜爱娟 冯华 为。 。 。 ‘
( . 江省 江 山市大桥镇 动物诊 疗所 ,2 i 0 2 浙 江省江 山市 畜牧 兽 医联站 ; I浙 3 4 0 ;. 1 3 江 西新 世 纪 民星动 物保健 品有 限公 司 ) .
3 讨 论与 结论
就可 以完全治愈 , 说明使用清热解毒 、 健脾生津 、 凉
由上 表可 以看 出 , 中草药试 验组 , 用药后 3天 , 血止 痢 、 补气升 阳的 中草 药 对 本病 有 明显 的疗 效 ,
维普资讯

3 4・
中兽 医学杂 志 2 0 年 第 4期 ( 1 1 ) 06 总 3期
病急 剧 , 播 迅 速 , 传 发病 率 和死 亡 率 都很 高 。因该 天 1 , 剂 连用 3剂 。 病造 成 的死 亡 数量 逐年递 增 , 失惨 重 。虽 然养 鹅 142 血清 对照 组 : 照说 明书 将 该 组所 有 鹅 一 损 .. 依 户使 用 过鸡 新 城疫 I 系疫苗 , 保 护率 不很 理想 , 次腿 肌 注 1 5 血清 。 但 . ml 仍有 少数 养鹅 户发 生此 病 ; 多数养鹅 户 的鹅 患该病 1 4 3 空 白对 照组 : .. 该组 鹅不 给任何 药 物 。 后也 曾使 用过 抗 鸡新 疫 血 清 , 治 愈率 不 高 , 常 1 5 观 察项 目: 但 并 . 对所 有试 验鹅 观察 其发病 情况 、 临 发生 重 复感染 。有 鉴于 此 , 者 自 2 0 年 以来 , 笔 04 试 床症状 、 剖检 变化 和死亡 鹅数 、 成活 数等 。 用清 热解 毒 、 脾生 津 、 健 凉血止 痢 、 补气 升 阳等 中草 16 判 断标准 . 药与 国家定 点的 正规 某 厂 生 产 的抗 鸡 新疫 血 清 作 16 1 临床症 状 : 鹅 主要表 现精 神沉郁 , 欲减 . . 病 食 对 比治疗 试验 , 取得 了非常满 意 的效 果 。 少, 渴欲增 强 , 羽毛松 乱 , 颈 , 缩 看似 比正 常短些 , 用 1 材料 与方 法 手 触摸感 觉发 硬 , 两腿 无 力 , 立 - 旁或 瘫痪 ; 孤 - _ 初期 1 1 试 验用 发病鹅 : 市某 种 鹅 场 2 0 年 5月 8 排 出白色 稀 粪 。中后 期 呈 绿 色 或 黑 色 ; 结 膜 潮 . 我 05 眼 日购买 鹅 2 0 0 0羽 ,4 日龄 开 始 发 病 , 我 市 诊 断 红 , 分病 鹅 出现 呼吸 困难 , 3 经 部 咳嗽 , 头 , 别 出现 甩 个 中心确 诊为 鹅 副 黏 病毒 病 7日龄 时 试 验 用 鹅 数 扭 颈 、 圈或后 仰等 神经 症状 。 3 转 15 9 6羽 。 1 6 2 剖检 病变 : .. 经剖检 2 只病 死鹅 主要 病变 0多 1 2 试 验用 药物 . 在消化 道 , 胃溃疡 出血 , 腺 有黄 豆 大小坏 死灶 , 面 表 12 1 自制 中草 药 ( 量 ) 蒲 公 英 、 .. 1剂 : 白头 翁 各 有黄 色糠麸样 物 覆 盖 , 一般 不 易 刮 除 , 刮后 形 成 硬 5g 黄芩 、 0, 黄柏 各 4g 金 银 花 、 蓝 根 各 3 g 石 溃疡 面 , 0, 板 5, 各段 肠道 黏 膜 有 出 血斑 , 的 出现 弥 漫性 有 膏 、 梗各 3 g藿 香 、 芪各 2 g甘 草 1g 桔 0, 黄 5, 5。 大大 II, 11的坏死 灶 , 面 与腺 胃病 变 相 同 , 脏 有 -- , 表 胰 12 2 抗鸡 新 城疫 血 清 : .. 国家定 点 的正 规某 厂 生 出血 点 , 还有 少量 白色针 头 大小 的 坏 死 点 ; 脾脏 肿 产 , 号 为 2 00 2 。 批 0 54 8 大 , 有大小 不一 的灰 白色坏 死 灶 ; 也 口腔 内有 多量 13 试验 分组 : . 黏液 ; 气管 黏膜有 出血斑 ; 窦肿胀 , 开后 可见 有 鼻 剖 将该群 鹅 1 5 9 6羽随机 分成 3组 , 每组 6 2 , 白色 粘稠 的脓状物 。 5羽 即 中草药试 验组 、 清对 照组 、 白对 照组 , 血 空 均在正 16 3 实 验室诊 断 : 我 市 诊 断 中心 无 菌 取 病 死 .. 经 常饲 养管理 条 件下分 开饲 养 。 鹅 的肝脏 等病料 接种 于血 琼 脂 和麦 康 凯 琼 脂 培 养 1 4 投药 方法 . 基上 ,7 3 ℃培养 2 4小时 , 未见 细 菌生长 。取 心血 涂 14 1 中 草药 试 验 组 : 上 述一 剂 药量 连 续 煎 3 片 , 、 分 别触 片 , 革 兰 氏染 色镜 检 , 见 到细 .. 将 肝 脾 经 未 次, 次煎药 1 每 0分 钟 , 3次 药汁 混匀 , 接滴 服 菌 。经上述 综合判 断 , 取 直 确诊 为鹅 副黏病 毒病 。 2 试 验 结果 ( 见下 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副黏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用什么药
鹅副黏病毒病也叫作鹅新城疫,它的发病特点是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严重影响养鹅户的经济收益,如果养殖的鹅发病,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预防和治疗鹅副粘病,就用东方健的禽益健,东方禽益健治疗鹅副粘病效果显著。

一、什么是鹅副黏病毒病(鹅新城疫)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科禽副粘病毒(APMV)引起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对鹅的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雏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鹅副黏病毒病(鹅新城疫)的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各种日龄和各品种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

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尤其以15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和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三、诊断要点
类别:各日龄易感
外观:扭颈转圈仰头、饮水量增加、口流粘液、单脚提起
呼吸道:偶见呼吸困难
肠道:初期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

解剖:消化道粘膜坏死、溃疡、结痂、假膜,偶见肠道栓子;脾脏胰腺白色坏死
其它:采食量下降、脱水消瘦
四、临床症状
1、病鹅精神沉郁,无力常蹲地,少食或不食,体重减轻消瘦脱水,但饮水量增加,严重者口腔流出液体;初期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

2、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

3、10日龄左右雏鹅常出现甩头、咳嗽现象。

五、解剖症状
1、病理变化特征是脾脏和胰腺呈现灰白色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2、消化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常有散在的淡黄色豆大小坏死性假膜、溃疡、结痂,剥离后呈溃疡面,偶见肠道栓子。

六、预防措施
1、加强消毒,同时鹅群必须与鸡群分开饲养,不准混养,避免相互传染。

2、种鹅产蛋前2周进行,胸部注射0.5ml鹅副粘病毒灭活疫苗或多价苗。

3、母鹅未经免疫和经过免疫的雏鹅,分别在2-7天和15-20天进行胸部注射
0.3-0.5ml鹅副粘病毒灭活疫苗或多价苗。

七、危害
1、各日龄均发,发病急,死亡及高。

2、NDV分布广(ND弱毒苗的广泛使用),有鸡的地方就有该病,鹅鸡和相互传染,而鸭则例外。

3、NDV一旦感染就会在群内长期持续传播,不能通过免疫的方法从群中清楚,一旦免疫力或抗体水平下降,就会表现出症状而造成损失。

4、小鹅发病,易与小鹅瘟混淆,造成误诊而耽误治疗。

5、该病是一种新鹅病,但造成的损伤远比小鹅瘟大,但很多养殖户病未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