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病诊治

合集下载

鹅的八大疾病

鹅的八大疾病

鹅的八大疾病夏季鹅群中常见的八大疾病分别为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鹅大肠杆菌病、鹅霍乱(巴氏杆菌病)、鹅曲霉菌病、鹅软脚病、鹅白痢、鹅中毒症。

1、小鹅瘟:病鹅会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水样稀便,鼻孔会流出浆性分泌物,治疗时可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

2、鹅副黏病毒病:病鹅出现拉稀、精神萎靡等症状,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一、小鹅瘟1、症状(1)鹅发生严重的下痢,排出水样稀便,颜色多为黄白色或黄绿色,鼻孔还会流出浆性分泌物,且经常摇头。

(2)部分患病鹅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2、防治方法(1)种鹅产蛋前1个月,注射2次小鹅瘟疫苗,如果不对母鹅做防疫处理,可在小鹅1日龄时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或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

(2)发病时,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喂服藿香正气水,每天2次,每次1毫升。

二、鹅副黏病毒病1、症状(1)症状具有3-5天的潜伏期,发病后病鹅会出现拉稀(排出黄色、绿色、白色、红色的稀粪)、眼中有分泌物、精神萎靡、随水漂流、行走无力的情况,部分鹅在发病后期会表现出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

(2)10日龄的雏鹅,会出现甩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发病6-7天会有所好转,9-10天后自然恢复。

2、防治方法此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打疫苗进行预防。

三、鹅大肠杆菌病1、症状此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取决于发病年龄、侵害部位以及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等因素,发病原因主要为饲养管理不当,其中饲料和饮水被病鹅的粪便污染是传播此病的主要原因。

2、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定时消毒,舍内保持通风干燥,冬季做好防寒措施。

(2)向饮水中添加土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轮换使用。

四、鹅霍乱(巴氏杆菌病)1、症状病鹅食欲废绝,从口鼻处流出粘液或泡沫,同时会排出绿色或灰黄色的稀便。

2、防治方法每升水中添加0.05克环丙沙星,让病鹅饮用。

每公斤饲料添加0.2克氟哌酸,喂服病鹅。

五、鹅曲霉菌病1、发病原因(1)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

雏鹅副粘病毒的诊治

雏鹅副粘病毒的诊治

日经 诊 断后 使 用 鹅 副粘 病 毒 血 的黄 白色 结痂 , 囊 充 盈 , 胃 嗉 腺 时 环境 消射 , 月6 至2 日死 鹅 得到 充 血 、 血 , 胃 粘 膜 糜 烂 , 易 亡 停 止 。 出 肌 不 控制 , 前后 死亡 雏 鹅5 2 , 1 只 平均 剥 落 ,十二 指肠 淤血 、出血 、 空
眼缩 头 , 毛 粗乱 , 群 , 蹲 , 肿 大 羽 离 喜
病 鹅 主要 表现精 神沉 郁 , 闭 盲 肠 内充满 白色水样 稀粪 。 肾脏 毫 升 ,同 时要 求 养鹅 户互 不 窜 户 , 再发 生副粘 病毒 病。 口 未
膜发 炎 , 肿胀 , 别 鸡 只 近 喉 头 个
免疫失败导致鸡传染性 喉气 管炎
病 理 剖 检 变 化 和小 鹅 瘟 血 清治
疗 效果 , 初步 诊 断为鹅 副粘 病 毒
死 亡 高峰 达 1%, 户 曾先后 使 2 农
死 鹅经 剖 检后可 见 : 皮下 淤 病 发 病 鹅 立 即用 副粘 病 毒 血
心 5 治疗和预 防 用 土霉 素 、复方敌 菌净 拌料 , 环 血 , 肌冠 状 部有针 尖大 小 的 出 丙 沙 星饮 水 , 霉 素 肌 注 , 鹅 血点 , 、 淤血 , 氯 小 肝 脾 上有大 小不 等 食 每鹅 注射2 升 , 毫 同 瘟血清 肌 注 , 死鹅 不 断 2 的白色坏 死 灶 , 道粘 膜有 散 在 清肌 肉注 射 , 仍 月2
1 发病 情况 及症 状
L Ec  ̄ o) 喘气 , 泪 , 孔 有 分 泌 物 并粘 诊 为IT与 大肠 杆 菌 ( . 1 混 流 鼻 2 0 年4 日, 户 从 外地 有 饲 料 , 0 1 月4 该 剧烈 咳 嗽 , 出物 中带 台感染 。 咳

鹅副粘病毒病

鹅副粘病毒病

3 实 验 室 检 验 ( ) 菌 采 取 病 猪 的 心 血 涂 片 、 1无 肝
脏 触 片 , 美 蓝 染 色 . 检 , 现 多 量 两 极 着 色 的 杆 用 镜 发 菌 似 双 球 菌 。 2) 菌 取 心 包 液 划 线 于 鲜 血 琼 脂 平 板 ( 无 上 . 养 2 培 4 h后 观 察 , 落 呈 细 小 湿 润 、 形 微 凸 的 菌 圆 灰 白 色 露 珠 状 。 动 物 接 种 试 验 : 病 猪 的 肝 脏 , 无 取 用 菌 生 理 盐 水 制 成 1:5的 乳 剂 , 种 于 小 鼠 的 腹 腔 . 接 在 2 0~ 2 左 右 , 鼠 死 亡 . 心 血 涂 片 , 蓝 染 4h 小 取 美
鸡 场 存 养 3 日 龄 罗 曼 肉 鸡 84 ( , 2 0 5 。]只 于 0 0年 1 1 月 2 日发 病 。 发 病 前 5天 内 每 天 死 鸡 3 4只 , 食 ~ 采 量 正 常 , 病 的 5天 巾 . 天 死 亡 6 发 每 0多 只 , 多 的 一 最 天 死 亡 9 只 。 鸡 精 神 沉 郁 , 稀 , 门 周 围 粘 有 黄 0 病 拉 肛 绿 色 或 白色 稀 粪 , 食 量 明显 下 降 。 采 瘟 血 清 , O 日 龄 时 存 活 率 达 9 。4月 1 日起 陆 续 2 8 9 发 生 死 亡 , 5月 6日 死 亡 3) 到 【]多 只 , ( 5月 7 日用 氟

治 疗 通 过 药 敏 纸 片 试 验 , 实 该 菌 对 氯 霉 素 、 证
肠 立 佳 、 大 霉 素 高 敏 ; 格 比 较 肠 立 佳 最 低 , 选 庆 价 故
用 肠 立 佳 ( 原 市 恒 丰 强 生 物 技 术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生 太 产 ) 每 瓶 肠 立 佳 加 水 1) k 自 由 饮 用 , 饮 5天 , , (] g, ( 连

一例鸭曲霉菌病的症状与诊治

一例鸭曲霉菌病的症状与诊治

Poultry Science㊉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分析临床症状在鹅感染初期阶段,病鹅会精神不振、 进食与饮水减少,即使勉强进食与饮水后也会立刻甩头吐出;排泄物多为白色稀粪或水样腹泻。

部 分病鹅患病后经常出现甩头的行为,并发出“咕 咕”的咳嗽声。

病情加重后,病鹅往往蹲伏在地,双腿无力不愿行走。

在发病后期,病鹅的整体状态表现为极度衰弱,眼睛流泪,浑身打颤,伴有鼻孔流 出清亮的水样液体,并且头颈颤抖,呼吸困难。

最终,病鹅互相拥挤在一起,体重迅速下降衰竭而死。

种鹅在感染后会出现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产蛋, 饮水明显增多。

病鹅在患病初期,排泄物主要以白 色稀粪为主,病情加重后其粪便为水样,颜色通常 为暗红色、黄色或墨绿色。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重 症病鹅与病死鹅泄殖腔周围羽毛通常会沾染大量白色粪便。

疫苗防治现阶段没有针对鹅副粘病毒病的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对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控应以疫苗为 主。

在疫苗防治过程中,通常采用灭活疫苗。

鹅副粘 病毒病灭活苗,通常分为I 号和II 号两种剂型,面对不同地方、疫病流行情况以及鹅群用途,能够实现对鹅副粘病毒病的有效预防。

有研究证实,使用 鸡ND I 系疫苗对感染副粘病毒病的鹅群进行紧急接种后,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结果。

还有研究表明 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后,7d 左右鹅的体内便会产生抗体,并在30d 后达到高峰,45d 后会逐渐出现 缓慢下降的趋势。

实际应用中,使用灭活苗进行紧 急接种,对鹅副粘病毒病发病鹅群的保护率达到 83.33%。

对种鹅进行免疫时,应在留种时进行一次,在进入产蛋期的前两周安排第二次免疫,第三 次免疫则需要在进行第二次免疫后三个月进行,保障种鹅在产蛋期的免疫力。

对雏鹅进行免疫时, 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鹅应在13-15日龄后进行首次 免疫,两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鹅应当在7日龄后进行首次免疫。

当发生鹅 副黏病毒病时,可对未发病鹅使用灭活苗进行紧 急预防接种。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原因及防制对策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原因及防制对策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原因及防制对策作者:王丽娟,卜春华,杨惠超,黄文峰,刘德成,陈士华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1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S858.3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1)01-0020-02鹅副粘病毒病(GPM)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具有新的流行特点的疾病。

该病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Avian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的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国内最早于1997年7月被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等[1]和扬州大学王永昆等[2]发现,而后江苏、浙江、辽宁、吉林等地也陆续发生[3],在短短的几年内,流行地区不断扩大,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特点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农村养鹅高峰的春夏季多发,常引起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的鹅均可感染发病。

该病对不同日龄的鹅均具有较强的易感性,一般发病率为15%~60%,平均为30%左右;死亡率为30%~100%,平均为50%左右。

日龄越小、饲养环境越差,鹅群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发病最小日龄仅为3日龄,最大300多日龄,其中以15~60日龄雏鹅最为多见,占60%左右。

15日龄以内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甚至可达100%;耐过者可自然康复,但康复鹅生长缓慢;产蛋种鹅感染后产蛋率明显下降。

病鹅能引起同户或附近饲养的未经ND免疫的鸡也感染发病死亡,但对鸭没有致病性。

鹅群发病后用氟哌酸、恩诺沙星等多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小鹅瘟高免血清等治疗均无效果。

2流行原因(1)病鹅和流行期间的带毒鹅是主要传染源。

病鹅的胴体、内脏、羽毛及其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污染的饲料、水源、草地、用具和环境,都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传染源;带毒鹅及携带病毒的人员流动对传播也起到重要作用。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或黏膜破损处感染。

(2)被污染的炕坊是重要传染源。

鹅副粘病毒可通过鹅蛋垂直传播。

鸡新城疫苗在防治鹅副粘病毒病中的应用

鸡新城疫苗在防治鹅副粘病毒病中的应用
54 加 强 饲 养 管理 .
平 及免 疫方 法 ,以及 当地 发病 情 况 。
做 好 生 物 安 全 工 作 ,注 重 消 毒 工
作 。严 格 的 卫 生 消 毒 措 施 、完 善 的 生
在 肾 型 传 染 性 支 气 管 炎 高 发 区 ,笔 者
建 议 将 首 免 日期 提 前 到 1日龄 , 目的
鹅 副 粘 病 毒 病 是 一 种 以 腹 泻 、 呼 吸 困难 、神 经 症 状 为 特 征 的 鹅 的 急 性
疡 面 。 这 可 与 小 鹅 瘟 加 以鉴 别 。心 肝 肾表 面 有 少 量 细 小 的 出 血 点 .有 的 出 现 白色 坏 死 点 。
4 诊 断
鸡新城疫苗在防治鹅副粘 病毒病中的应 用
治 疗 .无 显 著 疗 效 ,每 天 死 亡 3 4只 , —
于 是 各 带 3只 病 鹅 死 鹅 到 泰 兴 市 畜 牧 中心 动 物 门诊 部 进 行诊 治 。
2 临床 症 状
康 复
6 体 会
3只病 鹅 均 表 现 为精 神 萎 顿 ,食 欲
笔 者 曾 在 3个 鹅 场 用 鸡 新 城 疫 苗 弱 毒 苗 与 鸡 新 城 疫 油 乳 剂 灭 活 苗 预 防 鹅 副 粘 病 毒 病 取 得 满 意 效 果 , 并 采 血 送 扬 州 大 学 农 学 院 进 行 检 测 ,抗 体 水
病 能力 。
苗 毒 株 的特 点 、鸡 群 母 源 抗 体 水 平 等 来 决 定 ,以便 选择 适 当的 免疫 时 间 ,
有 效 地 发 挥 疫 苗 的 保 护 作 用 。 由 于 本 病 引 起 的损 失 主 要 在 幼 龄 阶 段 ,且 母
鸡 群 开产 前使 用灭 活疫 苗 加 强免 疫 ,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作者:王子学符友祥曾冬梅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3年第11期摘要: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引起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介绍了鹅副粘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鹅副粘病毒病;诊断;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16-01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引起的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在诸多鹅病中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雏鹅死亡率高达90%~100%,随日龄增加死亡率明显下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某养鹅专业户饲养26日龄鹅2 600羽,采取野外放养,发病鹅临床表现以排多种颜色的稀粪为主要症状,日均发病30来羽,死亡10来羽,服用抗浆膜炎、大肠杆菌药物均不见效。

遂到永丰县畜牧兽医局求诊,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分析,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

肌注肽好鹅康与加头孢,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1 临床症状病鹅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缩颈离群,行动迟缓,嗜睡不食,排泄黄绿色、灰白色、暗红色、墨绿色混有气泡的稀粪。

2 病理变化剖检病鹅可见皮肤和肌肉粘连难以剖离,皮下肌肉苍白;心脏、肾脏表面有少量细小出血点;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肌内极易剥离;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与渗出的纤维素一起形成假膜,将肠内容物包裹,形成套管,阻塞肠腔,致肠道极度膨大和充血。

3 诊断根据病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及流行病学与前期用药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为鹅副粘病毒病,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

4 防治措施(1)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发病初期,将病鹅与健康鹅分开饲养,发病鹅用肽好鹅康按每只1.5 mL加适量头孢肌注,一般一次即可,重症连用2~3 d,同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多种维生素、益生态制剂、葡萄糖等,连用3~5 d即可康复。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
1 病 原 学
大、 出血 ; 十二 指肠 、 空肠 、 结肠 黏 膜 有淡 黄 色或 灰 色大 小 不

的灰 白色结 痂 , 出 血溃 疡 面 ; 部 出 血 , 有 粟粒 大 小 有 肺 散 的淡 黄色结 痂 。
42 病 理 组 织 学 检 查 .
肝 细胞 严 重水 泡 变性 或 脂肪 变性 , 有 大量 坏死 溶 解 ; 并
病 鹅初 期 拉灰 白色稀 粪 . 病情 加 重后 粪 便 呈水 样 , 有 带
暗 红 色 、 色 、 色 或 墨绿 色 。 黄 绿 病鹅 精神 不 振 , 有 分泌 物 , 眼
522 雏鹅 感染 试 验 。 尿 液经 口服 . .. 绒 滴鼻 及 点 眼感 染 5日
龄 雏鹅 ( mL 只 )6  ̄ 0 05 / 。 0 7 h开始发 病 , 10 至 2 h全部 死 亡 , 发
内 灭活 病 毒 。 病毒 存 在 于病 鹅 的 肝 脏 、 脏 、 脏 、 脾 肾 胰脏 、 脑 以及消 化道 、 气管 的分 泌物和 排 泄物 中 。
2 流 行 病 学
51 临 床 诊 断 .
根据 流 行 病 学 、 临床 症 状 、 理 学 变 化 、 病 雏鹅 抗 小鹅 瘟 血 清及 抗 生素 治疗 无效 , 初步 诊断 为 鹅 副粘 病毒 病 。 可 本病 的临 床特 征 是消 化 道症 状 明显 , 有神 经症 状 , 脏 有较 大 或 脾
521 胚接 种 试验 。 1 1 .. 1 ̄ 2日龄 的 S P鸡 胚或 1 ̄ 4日龄 的 P 21 非疫 区鹅 胚 , 绒 尿 腔接 种 内脏 或 脑 组 织研 磨 病 料 02 于 mL,
性。 病鹅 的 胴 体 、 内脏 、 泄 物或 分 泌 物 。 排 以及 污 染 的 饲料 、 水源 、 地 、 具和 环 境 。 含 有病 原 体 , 主要 传 染 源 。 草 用 都 是 种 蛋 和炕 坊 也是 传 染来 源 . 从疫 区引 进 带 毒鹅 是 发 病 的 重 要 原因。 本病 主要经 消 化道 、 吸道 、 呼 皮肤 或黏膜 破 损处 感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