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练习题

40×54=10×80=11×40=30×20=23×30=570÷3= 216÷2= 840÷4= 604÷2= 880÷4=42×60=28×14=38×40=12×73=46×30=780÷6=252÷9=563÷4=963÷9=212÷4=77×48=36×29=24×13=23×81=64×98=

152÷5=314÷3=870÷9=315÷3=264÷2=38×15=74×63=20×38=18×70=45×46=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64×14=19×81=72×32=95×26=83×56=1400÷7=2400÷6=5400÷9=2100÷7=2800÷4=17×15=26×20=25×48=33×60=33×14=

306÷6=912÷8=3550÷5=1600÷2=1220÷4=38×15=74×63 =20×38=18×70=24×36=249÷9= 94 ÷ 9=96÷3=84÷4=815÷4=20×90=76×40=29×24=36×15=45×36=460÷7= 271÷5= 513÷3= 159÷4= 909÷9=19×45=16×32=16×78=76×18=21×19=

242÷6=872÷8=63÷3=75÷5=513÷9=15×67=19×24=78×79=21×34= 23×78=782÷4= 646÷3= 254÷7= 645÷9= 323÷5=61×23=76×98=54×14=23×19=64×45=205÷5= 648÷8= 187÷6= 329÷5= 843÷4=58×36= 40×11= 44×49= 12×34= 72×47=

640÷6=238÷2=288÷9=264÷4=296÷4=

24×73=28×53= 24×36=47×18= 52×35=449÷6=126÷2=279÷3=583÷9=416÷6=

63×53= 18×23= 52×41= 63×42= 46×38=

233÷8=764÷5=136÷4=539÷7=327÷6=

78×56= 42×35= 24×28= 14×25= 12×17=

498÷8=738÷9=640÷3=114÷9=125÷8=

73×24= 26×16= 81×18= 94×11= 45×34=68÷4= 95÷5= 72÷6= 84÷7= 51÷3=

83×26= 33×66= 84×59= 26×47= 54×25=48÷3= 57÷3= 96÷6= 96÷8= 76÷4=

464÷4= 365÷8= 972÷6= 635÷3= 328÷4=

46×38= 65×82= 56×29= 60×37= 78×65=637÷7= 282÷3= 775÷5= 678÷6= 345÷9=

49×78= 52×37= 70×54= 49×28= 37×73=333÷8= 581÷6= 752÷4= 257÷8= 432÷9=

570÷5= 256÷2= 705÷5= 912÷7= 836÷6=

72×48= 67×34= 28×54= 96×81= 37×51=

315+432= 241+454= 235+645= 784+457= 456+545=

784-654= 456-124= 426-159= 486-423= 562-145=

486+452= 456+345= 464+655= 987+564= 688+556=

452-154= 483-145= 758-453= 789-466= 754-658=

878+154= 424+154= 486+482= 157+658= 324+486=

487-234= 621-541= 854-532= 845-658= 458-157=

756+158= 158+657= 597+598= 584+687= 488+598=

489-354= 815-598= 874-745= 541-481= 865-245=

786+564= 486+154= 465+458= 158+354=

456-123= 154-135= 594-365= 945-324= 845-344=

216+599= 488+489= 156+764= 415+657= 156+587=

489-156= 587-245= 215-159= 486-145= 658-156=

548+654= 468+456= 784+324= 486+415=

873+654=

486-455= 254-251= 564-154= 846-764= 954-746=

698+489= 865+945= 684+159= 876+458= 158+548=

789-254= 648-596= 845-354= 154-123= 568-486=

156+156= 486+245= 264+266= 248+265= 264+265=

574-416= 354-156= 687-564= 864-564= 945-597=

464+156= 241+325= 354+156= 489+987= 157+568=

489-215= 687-156= 846-156= 645-565= 658-456=

632+131= 102+20= 480+90= 45÷5= 4+

0.6=

6.5+4.7= 4.6+2.4= 3.8+6.6= 40+580= 75÷5

320-180= 600+300= 6000+3096= 7681+2309= 15+3+7

439+46= 200+5000= 280+70= 266+358= 12+12÷

12=

8501+537= 865+4736= 5268+29= 8650-473= 157-75=

450-175= 45-9-17= 7894-66= 6789-789= 8020-8000=

125-25×2= 733-29= 117-79= 812-57= 91-59=750-78= 51-4×6= 600-50= 183-105= 54-9=

26-8= 350-70= 80-36= 500-240= 540-360=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导学案 毛岸学校:石雷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 (三)学习目标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自学互动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测评训练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32×12 43×12 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题 姓名:__________ 54×63=25×38=36×19=774÷8= 508÷2=370÷5=19×47=900÷5= 23×34= 392÷4= 360×5= 32×68= 203÷9=63×36=26×38=770÷5= 696÷2=882÷4=809÷8=56×79= 64×28=820÷3=630÷6=458÷4= 4+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题3-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题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940÷2= 207÷3= 992÷8= 648÷9= 276÷2= 341×60= 27×36= 34×20= 20×50= 81×92=324÷4= 656÷3= 844÷2= 498÷8= 738÷9= 50×60= 40×49= 23×20= 20×70= 25×32=850÷5= 340÷2= 960÷4= 650÷5= 306÷3= 36×22= 80×60= 38×42= 70×70= 25×36=627÷3=725÷6=912÷3=280÷5=840÷7=

40×54=10×80=11×40=30×20=23×30= 570÷3=216÷2=840÷4=604÷2=880÷4= 42×60=28×14=38×40=12×73=46×30= 780÷6= 252÷9= 563÷4= 963÷9= 212÷4=77×48= 36×29= 24×13= 23×81= 64×98=152÷5= 314÷3= 870÷9= 315÷3= 264÷2=38×15= 74×63= 20×38= 18×70= 45×46=1250÷5= 4760÷4= 1800÷4= 5400÷6= 3000÷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公开课教案

2、笔算乘法 第3课时笔算乘法 课题: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

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完整)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

竖式计算 43×12=34×26=60×45=70×42=19×77= 44×21=76×48=90×34=37×25=75×52= 23×23=45×66=22×36=36×47=39×23= 105×5=72×42=18×45=18×90=60×54= 43×22=85×25=89×44=32×65=23×19= 34×11=46×65=35×15=50×27=95×12= 11×65=13×70=27×23=14×25=508÷8= 43×12=34×26=60×45=70×42=19×77= 44×21=76×48=90×34=37×25=75×52= 23×23=45×66=22×36=36×47=39×23= 105×5=72×42=18×45=18×90=60×54= 43×22=85×25=89×44=32×65=23×19= 34×11=46×65=35×15=50×27=95×12= 11×65=13×70=27×23=14×25=508÷8=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18×(537—488)303—(73—49)249÷3×7 165÷(92—89)72×(63+21)615÷(15÷3)321—816÷8 54×(71-33)30×9+1 45+60÷5 153-(53+38)80÷2+2 326-25×8 173-(15+83)258-(58+29)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18×(537—488)303—(73—49)249÷3×7 165÷(92—89)72×(63+21)615÷(15÷3)321—816÷8 54×(71-33)30×9+1 45+60÷5 153-(53+38)80÷2+2 326-25×8 173-(15+83)258-(58+29)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完整版)四年级组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特色作业设计—数学医院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为了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习了《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及《除法与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后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一、趣味游戏性作业——《数学医院》 《数学医院》 将自己这两天常犯错的数学题送进数学医院诊疗 病程纪录: 名称: 原因: 医治方法: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较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针对学生作业中经常犯的的一些错误,我们设计了《数学医院》这样一个带有趣味游戏性的作业,让学生将自己最近两天常犯错的数学题送进数学医院诊疗,并填写病历。把一道道计算中的错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探究开放性作业——《智力比拼》 《智力比拼》 下图中标有6个条件,请分别选取其中3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列出先乘除后加减的综合算式,比比谁列出的算式最多 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为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我们设计了《智力比拼》这样一个带有探究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从图中自主选择3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列出先乘除后加减的综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转化 新问题 24×12=288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你所读的课外书是从哪里来的? :从图书室借来的。。 生 1 师:借阅。 :我是买的。。 生 2 师:购买。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购书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图 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课外读物每本24元. 师:第一个问题:(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师: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生:24×2=48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第二个问题:(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应付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24×10=240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这些都是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 师:小红这次买了一套,一共12本,应付多少元钱? 师:你们会列式吗? 生:24×12(板书:算式)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呢?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师:我们原来学过吗? 生;没有!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边说边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1:把24看作20,12看成10,20×10+200 师:你的估算是合理的。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生2:12看成10,等于240。 师:你的估算也可以。 师:同学们的估算方法很多,估算能力很强!估算对以后的计算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要养成自觉估算的好习惯。 师:那么,小红付钱时,只用估算行吗? 生:不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小学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姓名班级 日期:月日 一、口算 7.2+2.8= 321-99= 4.13-2.8= 31×4= 23×3= 320×5×8= 27×3= 27×9= 1.7+0.43+3.3= 320×5×2= 二、四则运算 125-25×6 (135+75)÷(14×5) 三、简便运算 355+260+140+245 102×99 四、应用题 1.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8分钟,锯成10段要几分钟?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日期:月日 一、口算 1.2+9= 5.43-3.06=3+1.2= 0.12+5= 12×2×5= 640÷80=15×5= 4- 2.5-1.4= 480÷80= 16×5= 二、四则运算 120-60÷5×5 1024÷16×3 三、简便运算 2×125 645-180-245 四、应用题 3.9.2加上8.4与1.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4.13.7与22.3的和除以12,得出的商再乘9,积是多少?

4-1.6-1.4= 90÷15= 48÷4= 640÷16= 39÷3= 24×20= 8×99+8= 32×3= 48÷16= 12×10=二、四则运算 (135+415)÷5+16 1200-20×18 三、简便运算 125×32 25×46 四、应用题 5.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16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6.李2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日期:月日 一、口算 56÷14= 24÷8= 14×2= 83-45= 560÷80= 96÷24= 40÷20= 40×300=0.3+0.6= 2.7+5.4= 二、四则运算 720-720÷15 (360-144)÷24×3 三、简便运算 101×56 99×26 四、应用题 7.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8.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小学三年级数学竖式计算题

825÷25= 9864÷48= 900÷22= 57×307= 59×198= 689÷34= 1105÷55= 504×32= 358÷25= 538÷33= 986÷29= 13320÷70= 603×36= 812÷57= 860÷30= 647÷27= 786÷94= 689÷21= 783÷58= 45×368= 750×40= 188×25= 2704÷26= 343÷32= 4800÷600= 2700÷300= 986÷29= 25×480= 905÷45= 450×78= 899÷36= 367÷29= 99007÷45= 7403÷68= 864÷57= 562+865= 528+462= 952-653= 965+652 = 562*56= 513*56= 2565-545 = 432-85= 2132+52=

222-15= 5258x552 = 422+52= 4521-655= 424+536= 524-855= 56+578 = 452*54= 854-465= 552+652= 465-52= 4562-565 = 156x56= 6125+46= 446x58 = 125+65 = 123+665= 122-45 = 135-62 = 123+56= 452-125= 589-69 = 623+533= 958-652= 364x59=35×12= 359÷3= 567+284= 602-394=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426÷4= 23×37= 46×58= 326×5= 482÷8= 370÷7= 784-685= 76×15=486÷2= 607÷5= 900-80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练习题

627÷3= 725÷6= 912÷3= 280÷5= 840÷7=40×54=10×80=11×40=30×20=23×30=570÷3= 216÷2= 840÷4= 604÷2= 880÷4=42×60=28×14=38×40=12×73=46×30=780÷6=252÷9=563÷4=963÷9=212÷4=77×48=36×29=24×13=23×81=64×98=

152÷5=314÷3=870÷9=315÷3=264÷2=38×15=74×63=20×38=18×70=45×46=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64×14=19×81=72×32=95×26=83×56=1400÷7=2400÷6=5400÷9=2100÷7=2800÷4=17×15=26×20=25×48=33×60=33×14=

306÷6=912÷8=3550÷5=1600÷2=1220÷4=38×15=74×63 =20×38=18×70=24×36=249÷9= 94 ÷ 9=96÷3=84÷4=815÷4=20×90=76×40=29×24=36×15=45×36=460÷7= 271÷5= 513÷3= 159÷4= 909÷9=19×45=16×32=16×78=76×18=21×19=

242÷6=872÷8=63÷3=75÷5=513÷9=15×67=19×24=78×79=21×34=23×78=782÷4= 646÷3= 254÷7= 645÷9= 323÷5=61×23=76×98=54×14=23×19=64×45=205÷5= 648÷8= 187÷6= 329÷5= 843÷4=58×36= 40×11= 44×49= 12×34= 72×47=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练习题

我是计算小能手 姓名:成绩: 940÷2= 207÷3= 992÷8= 648÷9=276÷2= 341×60=27×36=34×20=20×50=81×92= 324÷4= 656÷3= 844÷2= 498÷8= 738÷9= 50×60=40×49=23×20=20×70=25×32= 850÷5= 340÷2= 960÷4= 650÷5= 306÷3= 36×22=80×60=38×42=70×70=25×36= 627÷3= 725÷6= 912÷3= 280÷5= 840÷7= 40×54=10×80=11×40=30×20=23×30= 570÷3= 216÷2= 840÷4= 604÷2= 880÷4= 42×60=28×14=38×40=12×73=46×30= 附加题(20分) 1、三年级同学种树6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4倍多16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2、王阿姨要在一块菜地四周围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长的一面),菜地长24米,宽16米,问要围多长的篱笆?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3、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48个,师傅比徒弟的2倍少20个,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4、这个月的电费是82元,水费是37元,照这样计算,全年的水电费各是多少元?780÷6=252÷9=563÷4=963÷9=212÷4= 77×48=36×29=24×13=23×81=64×98= 152÷5=314÷3=870÷9=315÷3=264÷2= 38×15=74×63=20×38=18×70=45×46=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 64×14=19×81=72×32=95×26=83×56=1400÷7=2400÷6=5400÷9=2100÷7=2800÷4= 17×15=26×20=25×48=33×60=33×14= 306÷6=912÷8=3550÷5=1600÷2=1220÷4= 38×15=74×63 =20×38=18×70=24×36= 249÷9= 94 ÷ 9=96÷3=84÷4=815÷4= 20×90=76×40=29×24=36×15=45×36= 460÷7= 271÷5= 513÷3= 159÷4= 909÷9= 19×45=16×32=16×78=76×18=21×19= 242÷6=872÷8=63÷3=75÷5=513÷9= 15×67=19×24=78×79=21×34=23×78= 782÷4= 646÷3= 254÷7= 645÷9= 323÷5= 61×23=76×98=54×14=23×19=64×45= 205÷5= 648÷8= 187÷6= 329÷5= 843÷4= 58×36= 40×11= 44×49= 12×34= 72×47=

小学四年级暑假数学作业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暑假数学作业及答案 (一) 1. 同学们在长2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__)【解答与提示】这道题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先想200米里面包含多少个间隔(4米),就能求出一端栽的情况下能栽多少棵,因为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1。 2. 两座楼之间相隔60米,每隔5米栽一棵松树,两座楼房之间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解答与提示】这道题也是植树问题,不过和上题不同的是两端都不能栽树,所以,先求出60米里面包含多少个间隔(5米),再减去1。 小学四年级暑假作业 3. 一个正方形假如把它相邻两边都增加6厘米,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新的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大120平方厘米,求原来正

方形的面积。 【解答与提示】这道题需要画出图来,才好理解,同学们画出图来,就能看出新的正方形比原来正方形增加的部分是由两个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我们先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然后从120平方厘米里减去36平方厘米,就得到两个同样的小长方形的面积,120-36=84平方厘米,再求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84除以2得到42平方厘米,再用小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它的宽就能求出小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原来小正方形的边长。42除以6得7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7乘7得49平方厘米。 (一) 1. 同学们在长2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__)【解答与提示】这道题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先想200米里面包含多少个间隔(4米),就能求出一端栽的情况下能栽多少棵,因为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部编小学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部编小学练习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考/高考的胜利是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拼搏出来的。而在学生们拼搏的路途中,老师是指路人、掌舵人,老师引领的方向对了,学生们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627÷3= 725÷6= 912÷3= 280÷5= 840÷7= 40×54=10×80=11×40=30×20=23×30=570÷3= 216÷2= 840÷4= 604÷2= 880÷4=

42×60=28×14=38×40=12×73=46×30=780÷6=252÷9=563÷4=963÷9=212÷4=77×48=36×29=24×13=23×81=64×98=152÷5=314÷3=870÷9=315÷3=264÷2=38×15=74×63=20×38=18×70=45×46=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

64×14=19×81=72×32=95×26=83×56=1400÷7=2400÷6=5400÷9=2100÷7=2800÷4=17×15=26×20=25×48=33×60=33×14=306÷6=912÷8=3550÷5=1600÷2=1220÷4=38×15=74×63 =20×38=18×70=24×36=

20×90=76×40=29×24=36×15=45×36=460÷7= 271÷5= 513÷3= 159÷4= 909÷9=19×45=16×32=16×78=76×18=21×19=242÷6=872÷8=63÷3=75÷5=513÷9=15×67=19×24=78×79=21×34=23×78=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练习题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我是计算小能手 姓名:成绩: 940÷2= 207÷3= 992÷8= 648÷9=276÷2= 341×60=27×36=34×20=20×50=81×92=324÷4= 656÷3= 844÷2= 498÷8= 738÷9= 50×60=40×49=23×20=20×70=25×32=850÷5= 340÷2= 960÷4= 650÷5= 306÷3=

36×22=80×60=38×42=70×70=25×36=627÷3= 725÷6= 912÷3= 280÷5= 840÷7=40×54=10×80=11×40=30×20=23×30=570÷3= 216÷2= 840÷4= 604÷2= 880÷4=42×60=28×14=38×40=12×73=46×30=附加题(20分)

1、三年级同学种树6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4倍多16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2、王阿姨要在一块菜地四周围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长的一面),菜地长24米,宽16米,问要围多长的篱笆?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3、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48个,师傅比徒弟的2倍少20个,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4、这个月的电费是82元,水费是37元,照这样计算,全年的水电费各是多少元?780÷6=252÷9=563÷4=963÷9=212÷4=

77×48=36×29=24×13=23×81=64×98=152÷5=314÷3=870÷9=315÷3=264÷2= 38×15=74×63=20×38=18×70=45×46= 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下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一)》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笔算乘法算理,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 口算。 24 X10 24 >2 40 X30 32 >20 2 .笔算 23 X 43 X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情境图:妈妈带小红到书店买书 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 导言:知识百科全书一套共12本,每本的价钱是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哪个同学来估算一下大概用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24 X2,能够把24看成20 ,,把12看成10,再用20 X0~200. 生:24 X2,能够把12看成10,再用24 X0~ 240. 生:24 X2,能够把24看成20,再用20 X2~ 240. 3 .师:要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就是计算12个24元是多少,列出算式就是:2 4 X2 =? (1 )让学生独立试算 (2)小组交流试算的方法。各组展示自己本组的算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实行板书。 ⑴ 24+24+24+ ……+24=288 (2)12+12+12+ ??…+12=288 ⑶24X 2X 6=288 ⑷24X 3X 4=288 (5) 12X 6X 4=288 (6) 12X 8X 3=288 ⑺20 X 12+4X 12=288 (4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每个算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 1 / 1 竖式计算 43×12= 34×26= 60×45= 70×42= 19×77= 44×21= 76×48= 90×34= 37×25= 75×52= 23×23= 45×66= 22×36= 36×47= 39×23= 105×5= 72×42= 18×45= 18×90= 60×54= 43×22= 85×25= 89×44= 32×65= 23×19= 34×11= 46×65= 35×15= 50×27= 95×12= 11×65= 13×70= 27×23= 14×25= 508÷8= 43×12= 34×26= 60×45= 70×42= 19×77= 44×21= 76×48= 90×34= 37×25= 75×52= 23×23= 45×66= 22×36= 36×47= 39×23= 105×5= 72×42= 18×45= 18×90= 60×54= 43×22= 85×25= 89×44= 32×65= 23×19= 34×11= 46×65= 35×15= 50×27= 95×12= 11×65= 13×70= 27×23= 14×25= 508÷8=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 18×(537-488) 303—(73—49) 249÷3×7 165÷(92—89) 72×(63+21) 615÷(15÷3) 321—816÷8 54×(71-33) 30×9+1 45+60÷5 153-(53+38) 80÷2+2 326-25×8 173-(15+83) 258-(58+29) 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 (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 18×(537—488) 303-(73—49) 249÷3×7 165÷(92-89) 72×(63+21) 615÷(15÷3) 321-816÷8 54×(71-33) 30×9+1 45+60÷5 153-(53+38) 80÷2+2 326-25×8 173-(15+83) 258-(58+29) 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 (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作业

10月17日星期四 一、填空题 1、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度,是()角。 2、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3、已知∠1+∠2=125°, ∠2=35°,那么∠1=()。 4、∠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5、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二、请你做判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2)两个锐角相加得到的角一定是钝角。() (3)小明画了一条长6米的直线。 () (4)汽车灯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射线。 () (5)线段比射线短,射线又比直线短。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是射线。 A、米尺 B、手电筒的光 C 、D、竹棍 2、小强画了一条()长5厘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 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4、右图中有()个角。 A、3 B、4 C、5 D、6 5、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①2时②6时③12时④9时 6、一条()长3000米。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 7、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①一个锐角,一个钝角②两个锐角③两 个钝角④两个直角

四、区分下面的角。 15° 2° 92° 100° 180° 90° 360° 168° 52° 179° 锐角: 钝角: 直角: 周角: 平角: 五、量一量,想一想。 (1)请你在这条直线上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1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龙门中心小学白清霞2013年4月9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80×30=900×10= 60×70= 21×20= 88×10=13×30=32×20= 2、笔算: 24×3=38×2=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

四年级数学作业

6月5日—6月18日四年级数学学习指导 6月5日星期四 学习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建立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判断方程,明确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2.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明确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组概念。 学习过程: 1.看P101的问题(1)(2)及讨论题。 ①把上面的式子分成两类,你准备怎样分?(按等式和不等式分成两类5×2=10, 2y+5=10,2x+4=10,2y=10,2x+2·5=10为一类;3x<10,4x+2>10,5+4+ x>10,3+2×2<10为另一类.) ②哪些式子相等?(第一类)哪些式子不相等?(第二类) ③哪些式子含有未知数?(2y+5=10,2x+4=10,2y=10,2x+2·5=10这些等式含 有未知数。)哪些式子里不含有未知数?(5×2=10这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由此得出:像2y+5=10,2x+4=10,2y=10,2x+2·5=10,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 方程。 2.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用集合图来表示) 小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强调方程既是等式,又要含有未知数。 3.完成P102下面的讨论: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 (x-7=0,12x=84,15÷x=3是方程;符合方程的意义,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其 余则不是方程。) 4.x-7=0当未知数x等于几时,才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x 还能等于其他数吗? (不能等于其它数,否则方程两边就不相等了。) 说明:未知数x =7,这个数值在这里是唯一的。 15÷x=3这个方程中,唯一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x的值是几?(x=5)。 说明:在x-7=0中,只有当x=7时,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x=7是这个方程的解, 同样x=5是方程15÷x=3的解。 5.你能概括什么是方程的解吗?(看书) 6.反馈练习:下列方程的解各是多少?6·3÷x=7 5x=15 20-x=9 问:x=9,x=3,x=11是怎么算出来的? 说明: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7.解方程是一个什么过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数。求方程 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我们过去学过的求未知数х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 方程,求出的х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例如:20+х=100 х=100-20(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х=80 (80是方程的解) 8.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概念。方程和等式有密切关系,就是说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才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也容易混淆。解方程是经过计算求出х的过程,而方程 的解是求出的正确的х的值。 6.作业:在单线本上完成P103练一练 6月6日星期五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题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竖 式计算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计算练习 一、口算。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320-180= 30×40= 40+580= 560÷4= 72÷4=8000÷2= 102+20= 4000÷50= 3+= += = 50×0×8= 75+25÷5=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6×(103-98)= 7+3×0= 51-4×6= 二、列竖式计算。 332×3= 76×24= 55×21= 32×24= -=? +=? -=865÷5= 362÷6= 702÷7=? 三、脱式计算。 326×5-387 488÷8+201 1000-46×22 27+27×10 四、单位换算。 7分=( )元 6分米=( )米 64厘米=( )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元4角2分=( )元 5元7角=( )元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65吨=( )千克 5分米6厘米=( )米 10分米=( )米 9分米6厘米=( )米分=( )元( )角( )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 400厘米=( )米 3吨500千克=( )千 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3千克=( )克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1吨-320千克=( )千克 3日=()小时 48个月=()年35天=()星期 3时20分=()分五月份=()天 5年=()月 3平方米=()平方分米 3厘米=()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8秒=()分( )秒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公顷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写学过的单位以及基本的换算公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二)

3、5、6笔算乘法(二) 课型新授使用教师 主备人修改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笔算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录像或画面)或投影仪;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口算游戏好不好。看哪个小组完成又对又快。 1、口算 20×16=15×30=84×40=27×50= 33×20=30×52=18×10=91×20= 2、笔算 36×5=22×24= 3、呈现下围棋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谁会下围棋呀?若学生没有围棋方面知识老师介绍有关围棋赛事例。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板书19×19) 同学们这道题如果用口算好算吗?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好方法来计算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就写在黑板上。 (1)19≈20(2)20×19=380(3)19 20×20=400380-19=361 ×1 9 171 1 9 361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要求,口算方法适合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而有些题运用笔算比较简单。 老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需要计算准确得数。所以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第三种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3)学习笔算。 让学生看板书,把笔算过程结合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先让优等生说一说。 (19×19先用9×19,九九八十一,写1进8,一九得九,9+8=17,第一层是171,再用十位1乘19,一九得九,9对着十位写,一一得一,第二层就是190,0省略不写;171+190=361)教师重点标出。学生边说师边板书各部分算法。并强调笔算时注意问题。 19 ×1 9 71……9×19积 1 9 ……10×19积 361……19×19积 观察今天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与昨天学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后汇报。 让学生根据刚才计算过程再重新算一遍。师巡视,给予指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4道题。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几个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24×3627×1415×6236×25 63×5242×2848×3145×3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 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贴出写有算式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