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合总答案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合总答案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合总答案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填空

1.水质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

2.水质分析的项目可分为物理指标、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3.水样的预处理包括过滤、浓缩、蒸馏排除干扰杂质和消解。

4.煤的元素分析项目有碳、氢、氧、氮和硫。

5.自然界的水分为地下水、地面水、大气水、三类。

6.煤试样的制备分为破碎、筛分、混合和缩分。

7.煤中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1.气体试样的采集方法分为常压取样、正压取样、负压取样取样。

2.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

3.馏程是指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

4.闪点的测定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

5.常用的气体吸收剂氢氧化钾溶液、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亚铜盐溶液和饱和溴水。

6.可燃烧性气体的燃烧常用的方法爆炸法、缓慢燃烧法和氧化铜燃烧法。

7.石油产品中水分测定方法有卡尔·费休法和有机溶剂蒸馏法。

8.卡尔-费休试剂包括碘、二氧化硫、吡啶、甲醇。

1.硅酸盐试样的分解处理方法包括酸分解法和熔融法或半熔法。

2.硅酸盐快速分析系统包括碱熔、酸溶和锂硼酸盐熔融快速分析系统。

3.用EDTA 滴定法测定硅酸盐中的三氧化铁时,使用的指示剂是磺基水杨酸。

4.铬天青S 和铝生成红色颜色的配合物。

5.EDTA 配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镁以酒石酸钾钠和三乙醇胺为掩蔽剂。

6.钢铁分为钢、生铁、铁合金和铸铁。

7.钢铁中的碳有化合碳和游离碳存在形式。

8.钢铁中硫的测定,其试样分解方法有燃烧法和酸溶解分解法两类。

1.化学肥料的分析项目有有效成分含量、水分含量、游离酸、粒度、杂质含量等

2.水分含量是指固体肥料中的游离水和结晶水。

3.氮肥中的氮在化合物中,通常以氨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三种形式存在。

4.磷肥包括自然磷肥和化学磷肥。

5.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硝酸铵以及氨水等。

6.化工生产分析主要是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分析。

单项选择题

1.通常用“Mad”表示煤样中哪类水分的含量(空气干燥煤样水)

2.煤流中采样时间间隔按(T≤Gn

Q 60)计算。 3.采集天然水样时,应将取样瓶浸入水下面(50)cm 处取样。

4.以下测定项目不属于煤样的工业分析的是(总硫)。

5.库仑滴定法测定硫使用的催化剂(三氧化钨)

6.pH 的测定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

7.水中重金属不包括 (铁)

1.下列气体中可以用燃烧法测定的有(H 2)。

2.吸收二氧化碳时,常用的吸收剂是(浓KOH)。

3.有H2和N2的混合气体50mL,加空气燃烧后,体积减少15mL,则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0%)。4.煤气中主要成分有CO2、O2 、CO、H2、CH4等,用吸收剂吸收,吸收顺序是(CO2、O2、CO) 。

5.油品蒸发性能的测定不包括(酸度) 。

6.油品杂质的测定不包括(馏程) 。

1.磷酸(H3PO4)在200~300o C时,对硅酸盐试样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原因是(强配位性)

2.EDTA滴定法不可以测定(二氧化硅)。

3.溶解钢铁样品一般采用(酸分解法)方法。

4.磺基水杨酸光度法可以测定哪种离子(Fe3+)。

5.对硅酸盐样品进行分析前,应该除去其中的(吸附水)。

6.不属于钢铁中五元素的是(铁)。

1.欲测定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含量时,制备分析试液应选用的提取剂是(水、彼得曼试剂)。

2.四苯硼酸钠重量法用于下列哪一种肥料元素的分析(K元素)。

3.对氮肥中氨态氮的测定,不包括哪种方法(尿素酶法)。

4.可以用甲醛法测定氮含量的氮肥是((NH4)2SO4 )

5.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法)

简答题

1.什么是水的颜色,其测定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

答: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和无机矿物质,使其呈现一定的颜色。

①铂-钴标准比色法:用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成颜色标准溶液,再和被测水样进行目视比色,以确定水样的色度。规定1mg/L以氯铂酸离子形式存在的铂产生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②稀释倍数法:或工业废水污染,水样的颜色和标准色列不一致,不能进行比色时,用颜色来描述。可用无色、微绿、绿、微黄、黄、浅黄、棕黄、红等文字来描述颜色,记载颜色种类及特征。取一定量的水样,用光学纯水稀释到刚好看不到颜色,根据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其水样色度相当于铂-钴色列的色度×水样稀释倍数。

2.什么是水的硬度?水硬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

答:通常把含有较多钙、镁金属的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而把水中钙、镁金属的化合物的含量称为硬度。

水的总硬度的测定:在pH=10的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水中的钙、镁离子。对于干扰离子铁、铝用三乙醇胺来掩蔽;铜、锌可用硫化钠来掩蔽;微量锰用盐酸羟胺还原来消除。

3.什么是化学需氧量?如何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答: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滴定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即化学需氧量。

4.煤中水分测定有几种方法?

答:①通氮干燥法: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②甲苯蒸馏法:根据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低于其中易挥发组分沸点的原理,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共同煮沸。分馏出的液体收集在水分测定管中并分层,量出水的体积(mL)。以水的质量占煤样的质量分数作为水分的含量

③空气干燥法: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至质量恒定。根据煤样的

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5.煤中硫含量的测定有哪几种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①艾氏卡法:将煤样和艾氏卡试剂(Na2CO3+ MgO)混合均匀,在800~850℃灼烧,煤中各种硫化物生成硫酸盐。然后使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再换算出煤中全硫的含量。

特点:使用设备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繁琐,费时较多。

②库仑滴定法: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空气流中燃烧分解,煤中的硫生成二氧化硫并被碘化钾溶液吸收后,以电解碘化钾溶液所产生的碘进行滴定,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

特点:准确度高,操作快,是快速分析法。

③高温燃烧-酸碱滴定法: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在氧气流中燃烧,硫生成硫的氧化物,用过氧化氢吸收生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碱的量,计算煤中全硫含量。

特点:准确度高,操作快,是快速分析法。

1.气体分析仪中的吸收瓶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用途?

1.答:吸收瓶按照结构不同可分为接触式和鼓泡式两种。

接触式吸收瓶的作用部分有许多紧密排列的细玻璃管,用来增加气体和吸收剂的接触面积。鼓泡式吸收瓶的作用部分有一气泡喷管,气体进入作用部分后,经气泡喷管被分散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气体和吸收剂的接触面积。

2.气体分析过程中,水准瓶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量取气体体积时,应使水准瓶内液面和量气管内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答:水准瓶中注有封闭液,其作用是使气体吸入或排出量气管、吸收瓶、爆炸瓶、燃烧管等,并使气体处于封闭系统中。

当水准瓶升高时,液面上升,可将量气管中的气体排出。当水准瓶降低时浓面下降,将气体吸入量气管。读数时,应将量气管的液面和水准瓶的液面对齐,读出量气管上的读数,即为气体的体积。

3.试述测定石油产品水分的方法及测定原理。

答:①有机溶剂蒸馏法:根据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低于其中易挥发组分沸点的原理,在试样中加入有机溶剂并进行蒸馏,使试样中的水分全部分离出来。由蒸馏出来的水量即可计算出水分。

②卡尔·费休法: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消耗定量的水分,其反应如下:

I2 + SO2 + 2H2O 2HI + H2SO4

据此可测定许多物质中的水分,但上述反应是可逆的,要使反应向右进行,需要有碱性物质以中和反应后生成的酸。可加入吡啶,此时反应为:

I2 + SO2 + H2O+ 3C5H5N2C5H5N·HI+ C5H5N·SO3

生成的亚硫酸吡啶颇不稳定,能和水发生副反应,消耗一部分水。当有过量水存在时可进行如下反应:C5H5N·SO3+H2O→C5H5NH·SO4H

当有甲醇存在时则生成稳定的甲基硫酸吡啶:

C5H5N·SO3+CH3OH→C5H5NH·SO4CH3

4.什么是沸程、馏程、馏分组成?

答:在外压一定时,油品的沸点范围,称为沸程。

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蒸馏,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叫做馏程。

而在某一温度范围蒸出的馏出物,称为馏分,

5.什么是石油产品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使用专门仪器在规定条件下,将石油产品加热后,所产生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物,接近火焰而能发生闪

火现象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石油产品的闪点。

在测定油品开口杯闪点后继续提高温度,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混合气能被外部火焰引燃,能发生持续5s以上的燃烧现象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将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再使之和空气接触,无需引燃,油品即可因剧烈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这就是油品的自燃现象,能发生自燃的最低油温,称为自燃点。

油品的闪点和燃点的高低取决于低沸点烃类含量,当有极少量轻油品混入高沸点油品中时,就能引起闪点显著降低,润滑油混入溶剂也会使闪点降低。大气压力升高时,闪点和燃点也会升高。

1.硅酸盐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其测定原理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答:①氯化铵重量法:试样以无水碳酸钠烧结,盐酸溶解,加固体氯化铵和水浴上加热蒸发,使硅酸凝聚。滤出的沉淀灼烧后,得到含有铁、铝等杂质的不纯的二氧化硅。沉淀用氢氟酸处理后,失去的质量即为纯二氧化硅的量。加上从滤液中比色回收的二氧化硅,即为总二氧化硅的量。

特点: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繁琐,费时较多。

②氟硅酸钾容量法:在有过量氟、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沉淀。经过滤、洗涤及中和残余酸后,加入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从而间接计算出试样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特点:准确度高,操作快,适合于硅含量高的试样。

③硅钼蓝光度法:在酸性介质中,硅酸和钼酸铵生成黄色硅钼杂多酸(硅钼黄) ,在硫酸亚铁、氯化亚锡或抗坏血酸等还原剂作用下,硅钼黄被还原为硅钼蓝。在660nm处测定生成物的吸光度,即可求出二氧化硅的含量,特点:准确度高,操作快,适合于硅含量低的试样。

2. 测定五氧化二磷的光度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①磷矾钼黄光度法:在硝酸溶液中,磷酸盐和钼酸铵、钒酸铵作用生成黄色的磷钒钼杂多酸。

②磷钼蓝光度法:在酸性溶液中,磷酸和钼酸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可被硫酸亚铁、二氯化锡、抗坏血酸、硫酸肼等还原成蓝色的磷钼杂多酸(磷钼蓝)。

3. 在钛的测定中,H2O2光度法和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的显色介质是什么?为什么?两种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①过氧化氢光度法:显色反应可以在硫酸、硝酸、过氯酸和盐酸介质中进行。一般在5~6%的硫酸溶液中显色。

特点:该方法简便快速,但灵敏度和选择性都较差。

②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盐酸介质中进行。

特点: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好。

4. 简述燃烧-碘量法和燃烧-酸碱滴定法的测硫测定原理。

答:①燃烧-碘量法:钢铁试样在高温(1250~1300℃)下通氧燃烧,其中的硫被氧化为二氧化硫。燃烧后的混合气体经除尘管除去各类粉尘后,用含有淀粉的水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用碘或碘酸钾-碘化钾标准溶液滴定。

IO3-+5I-+6H+2+3H2O

I2+SO32-+H2O-+SO42-+2H+

②燃烧-酸碱滴定法:试样在1250~1300℃及有助熔剂存在下通入空气灼烧,试样中所含的硫、硫化物和硫酸盐均转变成二氧化硫逸出。燃烧-酸碱滴定法是用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和少量的三氧化硫,生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体积计算硫的含量。

5. 说明氯化亚锡还原-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的方法原理,如何消除硅的干扰?

答:①钢铁试样用氧化性的酸分解后,以氧化剂氧化使磷以磷酸形式存在。在适当的酸度和钼酸铵浓度下,于高

温下形成磷钼杂多酸,用氟化钠-氯化亚锡混合溶液还原为磷钼蓝,在69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②可加入酒石酸钾钠,使其生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不致生成硅钼杂多酸,从而消除干扰。

1.对磷肥中磷的定量方法有哪几种?各方法的测定原理。

答:有四种方法。

①磷钼酸喹琳重量法:在酸性介质中提取液中正磷酸根离子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经过滤、洗涤、

干燥和称量所得沉淀,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出五氧化二磷的含量。

②磷钼酸铵容量法: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根离子和钼酸铵生成磷钼酸铵沉淀,过滤后将沉淀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解,过剩的氢氧化钠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硝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为终点,根据沉淀消耗氢氧化钠的量计算出五氧化二磷的含量。

③磷钼酸喹啉容量法:在酸性介质中,用水、碱性柠檬酸铵溶液提取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提取液中正磷酸根离子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过滤、洗涤所吸附的酸液后将沉淀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再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沉淀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算出五氧化二磷含量。

④钒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用水、碱性柠檬酸铵溶液提取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提取液中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钼酸盐及偏钒酸盐反应,生成稳定的黄色配合物,于波长420nm处,用示差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算出五氧化二磷的含量。

2.试述四苯硼酸钠重量法测定氧化钾含量的原理。

答:在微碱性的介质中,以四苯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样溶液中的钾离子,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及称重,同时做空白试验。

3.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生产工艺过程。

答:①石灰石的煅烧和石灰乳的制备:将石灰石在窑内煅烧,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除尘,然后再用于碳酸化;氧化钙用水消化得到石灰乳。

②盐水的精制:地下卤水或用原盐制成的饱和盐水,需除去钙、镁等杂质,通常选用石灰碳铵法和石灰纯碱法除去。

③盐水的氨化和碳酸化:用精盐水吸收氨后,再进行碳酸化得到重碱(碳酸氢钠)。

④重碱(NaHCO3)的煅烧:洗涤后的重碱经煅烧得到轻质纯碱,并回收近一半的二氧化碳再供碳酸化用。

⑤蒸馏回收氨:将碳酸化过滤母液加石灰乳分解,然后将分解出来的氨用蒸馏方法回收。

4.浓硝酸成品分析中硝酸含量的测定过程。

答:①将安瓿球预先称准至0.0002g,然后在火焰上微微加热安瓿球的球泡。将安瓿球的毛细管端浸入盛有样品的瓶中,并使冷却,待样品充至1.5 mL~2.0 mL时,取出安瓿球。用滤纸仔细擦净毛细管端,在火焰上使毛细管端密封,不使玻璃损失。称量含有样品的安瓿球,称准至0.0002g,并根据差值计算样品质量。

②将盛有样品的安瓿球,小心置于预先盛有100mL水和用移液管移入5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锥形瓶中,塞紧磨口塞。然后剧烈震荡,使安瓿球破裂,并冷却至室温,摇动锥形瓶,直至酸雾全部吸收为止。

③取下塞子,用水洗涤,洗液收集于同一锥形瓶内,用玻璃棒捣碎安瓿球,研碎毛细管,取出玻璃棒,用水洗涤,将洗液收集在同一锥形瓶内。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然后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将过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橙色为终点。

5.简述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

答:硫酸生产主要以硫铁矿为原料,在沸腾炉焙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经过除尘、水洗等净化和干燥后,混合

气进入转化炉,通过钒触媒接触将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最后用98%的硫酸吸收,得到产品。

计算题

1. 准确移取水样100mL,调pH=10.0,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0.02000mol/L 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15.00mL ;另取水样100mL,调pH=12.0,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用0.02000mol/L 的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消耗10.00mL 。计算:(1)水样中钙、镁总量(以mg/L 表示);(2)钙、镁各自含量(以mg/L 表示)。[M(CaCO 3)=100.09g/mol] 解:L mg V M V EDTA c CaCO /27.3001010009.10000.1502000.0)()(3

13

=???=??=-水总ρ L mg V M V EDTA c CaCO /8.120010

10009.10000.1002000.0)()(323

=???=??=-水钙ρ ()L mg V M V V EDTA c CaCO /09.10010

10009.100)00.1000.15(02000.0)()(3213

=??-?=?-?=-水镁ρ 2. 称取空气干燥基煤试祥1.0000g ,测定挥发份时失去质量0.2080g ,测定灰份时残渣的质量0.1075g ,如已知空气干燥基水分为5%,求煤样的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的百分含量?

.解: %1001?=m m A ad %1000000

.11075.0?=%75.10= ad ad M m

m V -?=%1001 %5%1000000.12080.0-?= =%80.15 ()ad ad ad ad V A M FC ++-=%100

=%)5%80.15%75.10(%100++-%45.68=

3.自溶解氧瓶中吸取已将溶解氧固定的水样50.00mL ,用0.01000mol/L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用同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共消耗2.50mL ,求该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O 2,mg/L )。[M (O 2)=16.00g/mol]

解:DO( O 2,mg/L) 632232210008.0)()(???=水

V O S Na V O S Na c =61000

.5008.0050.201000.0??? L mg /00.4= 1.有H 2、CH 4、的混合气体气体25.0mL ,加入过量的氧气燃烧,体积缩减了35.0mL ,生成二氧化碳体积17.0mL ,求混合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

解:0.1724==CO CH V V

0.3522423=+=H CH V V V 缩

得 mL V CH 0.174= mL V H 67.02=

%0.68%1000.250.174=?=

CH %68.2%1000

.2567.02=?=H 2.含有CO 2、O 2、CO 、CH 4、H 2、N 2等成分的混合气体99.6mL ,用吸收法吸收CO 2、O 2、CO 后体积

依次减少至96.3mL 、89.4mL 、75.8mL ;取剩余气体25.0mL ,加入过量的氧气进行燃烧,体积缩减了12.0mL ,生成5.0mL CO 2。求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CO 2%100010?-=V V V %1006

.993.966.99?-=%31.3= O 2=%100021?-V V V =%1006

.994.893.96?-%93.6= CO=

%100032?-V V V %1006.998.754.89?-=%65.13= 0.524==CO CH V V

0.1222423=+=H CH V V V 缩

得 mL V CH 16.15258.750.54=?

= mL V H 03.4258.7533.12=?= %22.15%1006

.9916.154=?=CH %05.4%1006

.9903.42=?=H 3.在50℃时,测得某种试样在毛细管粘度计中的流出时间为136.2s ,若使用的毛细管粘度计常数为2.00mm 2/s 2,求该试祥的运动粘度。

解:C ν=τ=136.2×2.00=272.4 mm 2/s

1.硅酸盐试样1.0000g ,以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SiO 2的含量,滴定时消耗0.1000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9.00mL ,求试样中SiO 2的含量。[M (SiO 2)=60.08g/mol] 解:%100)()()(2412???=s

m SiO M NaOH V NaOH c SiO ω =%1000000

.108.60411000.191000.03?????-%85.2= 2.称取水泥试样0.5000g ,碱熔后分离除去SiO 2,收集滤液并定容于250mL 的容量瓶中。移取25.00mL

溶液,加入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调整pH=2用0.02500mol/L 的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消耗3.30mL ,计算试样中的氧化铁的含量。[M (Fe 2O 3)=159.69g/mol] 解:123223()()()100%25.00250

s c EDTA V EDTA M Fe O Fe O m ω??=?? =3

120.02500 3.30159.6910100%13.17%25.000.5000250

-?????=? 3.称取钢样1.000g ,在20℃、100.0kPa 时,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为4.80mL ,试样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100)(???=m

f V A C ω

3

0.998 4.80.50010100%0.24%1.000

-???=?= 1.称取过磷肥试样2.400g ,依次用水和碱性柠檬酸溶液提取,分别从两个250mL 的提取溶液中吸取l0.00mL 试样,用磷钼酸喹啉称量法测定其有效磷含量,干燥后得到磷钼酸喹琳沉淀0.4250g ,求

该肥中有效磷的含量。[M(P 2O 5)=141.95g/mol] 解:2525141.950.425022213.9()100%100%14.19%20.0020.002.400500500

P O s M m M w P O m ???=?=?=??磷钼喹啉 2.称取氯化钾化肥试样24.132 g ,溶于水,过滤后制成500mL 溶液。移取25.00mL ,再稀释至500mL 。吸取其中15.00mL 和过量的四苯硼酸钠溶液反应,得到0.1451 g 四苯硼酸钾沉淀。求肥料中氧化钾的含量。

[M(K 2O)=94.20g/mol, M(四苯硼酸钾)=716.89g/mol] 解:%100500

00.1550000.252)(22????=s O K m M M m O K w 四苯硼酸钾 %71.53%10050000.1550000.25132.2445.358220

.941451.0=?????

= 3.称取工业碳酸钠产品0.3500g ,用1.0000 mol/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消耗盐酸体积6.54mL ,求工业碳酸钠中碳酸钠的含量。 解:123223()()()100%s

C HCl V HCl M Na CO w Na CO m ??=? =%02.99%1003500

.099.105211054.6000.13=?????-

工业分析与检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 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生物和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2017年8月15日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与检验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石油和化工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生物与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工业分析技术 570207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是依据高职教育工业分析技术相关专业 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对接。通过理论与仿真考核、化学与仪器分析操作考核,考查学生产品质量监控的意识及现场分析与处理样品的能力;考查学生工作效率、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考查学生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规范的能力。通过竞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展示教学“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对接岗位”的教学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提高毕业学生满意率和优秀率。 四、赛项设计原则

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自2006年开办,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办赛原则。 该赛项关联的职业岗位涉及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农业、林业、卫生和防疫等领域,是目前涉及行业最多的赛项。赛项培养的人才能够广泛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分析检验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全国开办工业分析检验专业的高职和中职学校达500余家。 本赛项在进行竞赛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工业分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理论及仿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三个竞赛单元,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考核;从化学分析实践测试、仪器分析实践测试考核学生分析检测的技能、产品分析的技能;从大型分析仪器的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大型分析仪器使用及微量物质的检测能力,全面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工业分析检验(高职组)赛项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均为通用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仿真软件能够定性定量进行虚拟样品测定,为目前高校通用的虚拟测试系统。 工业分析检验的竞赛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经过专家和同仁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竞赛实施,已经非常成熟。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团队合作意识。项目设定的考核内容,既考核选手个人能力,也考核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体整体实力。 (二)核心技能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在竞赛内容侧重点的设计上,赛项以职业核心技能考核为主。在专项比赛内容设计上,

检测和转换技术试题,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以下哪一种情况可能产生随机误差 A 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B 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 C 许多因素微小变化的总和 D 传感器的不稳定 2、2、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A 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B 量纲与被测量有关 C 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D 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 3、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A 1Kg B 10% C D 10Kg 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 A 热电偶 B 铜热电阻 C 半导体热敏电阻 D 铂热电阻 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7.下列温度测量中哪一种热惯性小,适合温度的快速测量 A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B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C 用铜热电阻测量温度 D 用铂热电阻测量温度 8、用下哪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 A 采用差动电桥 B 采用电流源供电 C 采用有源电路 D 采用双差电桥 9、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 A 代替方法 B 交换方法 C 采用温度补偿方法 D 采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影响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 A 使用寿命 B 标定测值的变化 C 反应时间 D 分辨率 二、创新思考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设计一种肺活量测量装置,并简述原理。(试考虑2种以上的传感器) 2. 检测液位一般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考虑2种以上方法) 三、某全对称电桥接有阻值为100Ω、灵敏度为2的电阻应变片,若电桥工作电压为6伏,应变片承受2000×10-6的微应变力,试求:(15分) 1、单臂电桥的开路输出电压U0的大小 2、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δf的大小 3、要进一步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什么措施 四、对容器中一溶液的浓度共测量15次,结果为: ,,,,,,,, ,,,,,,% 试判断并剔除异常值。(15分) 五、试用所学的传感器知识设计一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画出示意图并说明工作原理)(20分)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液的多少 03.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重量 B、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A、折光仪 B、奥氏仪 C、电导仪 D、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分别为15.0mL和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B 160mg/L;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A、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银; B、瓷; C、铂; D、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 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CO2,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吸收,吸收,吸收,吸收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 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04.试述燃烧-碘量法测定硫的测定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检测与转换技术》检测题目

8、下面哪种电路主要是为了远距离传输?( ) A.频率-电压变换; B.电流-电压变换; C.数模变换; D.电压-电流变换。 9、测量不能直接接触的高温物体温度,可采用( )温度传感器。 A. 热电偶; B. 亮度式; C. 半导体三极管; D. 半导体二极管。 10、下列哪种热敏电阻适合做温度升高电阻值降低的温度补偿元件()? A. NTC型热敏电阻; B.PTC 型热敏电阻; C. CTR 型热敏电阻。 11、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为( )的输出。 A. 电阻; B. 电容; C. 电压; D. 电荷。 12、雷电对测控系统造成的噪声干扰按其产生的原因来分属于?() A. 浪涌噪声; B. 高频振荡噪声; C. 放电噪声。 13、热电偶的热电效应主要是把温度变化转化为什么参数变化?() A. 电阻变化; B.电势变化; C. 电容变化; D. 电感变化。 14、在信号的变换中,我们有时为了处理信号的方便,常常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 微处理器进行处理,下面哪一个是采用这种技术?() A.A/D变换电路; B. F/V变换电路; C. D/A变换电路; D. V/I转换电路。 15、一般来说,对屏蔽罩材料的要求()? A.选用高电阻的金属材料; B.选用低电阻的金属材料; C. 选用半导体材料; D. 选用绝缘材料。 16、电磁炉主要是应用了下面哪种技术?( ) A. 微波; B. 电涡流; C. 热电式; D. 红外。 17、下面哪种电路主要是为了抑制干扰?( ) A. A/D转换器; B. D/A转换器; C. 变压器耦合; D. 调 制电路。 18、由于热电光导摄像管的信号比可见光弱一个数量级,必须采用( )的前置放大器。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1、一般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测量手段分类、按测量方式分类 2、相对误差分为哪几种具体误差表示 实际相对误差、示指相对误差、引用相对误差 3、什么是仪表的基本误差它与仪表的精度等级有何关系 最大引用误差又称为满度(引用)相对误差,是仪表的基本误差形式,故也常称之为仪表的基本误差。 基本误差去掉(%)后的数值定义为仪表的精度等级。 4、按误差表现的规律把测量误差划分哪几种误差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缓变误差 5、简述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的4个特征。 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 6、什么是传感器简述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就是能够感觉外界信息,并能够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的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7、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简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传感器输入信号处于稳定状态时,其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现的关系。 表示为: 主要指标有:精确度、稳定性、灵敏度、线性度、迟滞和可靠性 8、现有一只量程为0 ~600℃,准确度为1.5级的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锅炉的蒸汽温度。 若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5℃,试问:此传感器能否满足要求如不能满足,应选用多少等级的 9、某量程为400V、1.5级的电压表,当测量值分别为300V、200V、100V时,求测量值得 最大绝对误差和示指相对误差。 10、欲测量220V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5%,若选用量程为250V的电压 表其准确度等级应该选多少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1、简述常用的几种弹性敏感元件名称。 弹性圆柱、悬臂梁、薄壁圆筒、弹簧管、膜片、波纹管 2、简述丝式应变片的组成和常用规格。 敏感栅、基底和盖片、黏结剂、引线。规格120兆欧 3、什么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什么是圧阻效应 电阻应变效应: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变化。 半导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其电阻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圧阻效应。 第三章变磁阻式传感器 1、简述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分类。 自感式传感器、变压器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 2、什么是涡流效应涡流传感器分哪几类电涡流传感器可以进行哪些非电量参数测量 金属导体被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运动,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被称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被称为涡流效应。 可以分为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低频投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检测与转换

思考与练习

第1章信号检测与转换技术概述 1.自动检测与转换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检测: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获得客观事物的量值; 转换: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客观事物的大小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存贮和传输的量值。 一个典型的检测与转换系统基本组成如下: 2.简述心电信号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通 道控制电路差动 放大 电路 滤波 限波 电路 光电 隔离 电路 通道 控制 电路 光电 隔离 电路 A/D 转换 电路 微机 接口 电路 信号地系统地 信号地系统地 控制 微机系 统(显 示、存 储、分 析) 远端数字系统有线或无线数字通信 信号地

3.简述工业检测技术涉及的主要物理量有哪些? 工业检测技术涉及主要内容包括: 热工量:温度、压力(压强)、压差、真空度、流量、流速、物位、液位等。 机械量:直线位移、角位移、速度、加速度、转速、应变、力矩、振动、噪声、质量(重量)等。 几何量:长度、厚度、角度、直径、间距、形状、粗糙度、硬度、材料缺陷等。 物体的性质和成分量:空气的湿度(绝对、相对);气体的化学成分、浓度;液体的粘度、浊度、透明度;物体的颜色等。 状态量:工作机械的运动状态(启停等)、生产设备的异常状态(超温、过载、泄漏、变形、磨损、堵塞、断裂等)。 电工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电阻、电感、电容、频率、磁场强度、磁通密度等。 4.传感器的基本组成是什么?简述各部分主要功能。 敏感元件(如:弹簧管、波纹管、膜盒、膜片)能直接感受被测量,并将被测非电量信号按一定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转换为电信号的另一种非电量的元件。 传感元件能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信号或直接将被测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元件。 转换电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量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处理、传输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 5.检测仪表和检测系统的技术性能有哪些?有什么含义?如何测量或计算? ①量程 max min B x x =- ②误差 绝对误差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201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学生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检验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对现代化分析技术所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工业分析岗位综合职业素养的掌握;推进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检验及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分析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门型人才。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分别参加理论知识考核,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能操作考核。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核范围依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竞赛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竞赛与技能操作竞赛的成绩比例为20%∶80%。技能操作竞赛设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项目。 1.考核方法 理论知识竞赛考核为闭卷、机考方式进行(不同机位号试卷相同,但题目顺序号随机产生)。

2.试题内容及分布 (1)试题内容分布比例 (2)理论试题其它要求 ①试题题型结构分布 单选题占35%;多选题占35%;判断题占30%。 ②试题难度结构分配 较高难度的题目占5%;中等难度的题目占75%;较低难度的题目占20%。 3 . 化学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独立操作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给定样品溶液中Ca2+含量的测定。 (2)具体考核内容 用基准碳酸钙标定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再用该EDTA标准溶液对给定Ca2+样品溶液中Ca2+的含量进行测定。 4.仪器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独立操作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中铁的浓度。 (2)具体内容

检测与转换技术期末试题库

传感器习题集及答案 第01章检测与传感器基础 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 1.1答: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2答: 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 关系,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 1.3答: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 1.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由哪些性能指标描述?它们一般可用哪些公式表示? 1.4答: 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1.5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如何确定的?确定拟合直线有哪些方法?传感器的线性度γ表征了什么含义?为什么不能笼统的说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多少。1.5答: L 1)实际传感器有非线性存在,线性度是将近似后的拟合直线与实际曲线进行比较,其中存在偏差,这个最大偏差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即线性度, 2)选取拟合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理论线性度(理论拟合);端基线性度(端点连线拟合);独立线性度(端点平移拟合);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γ是表征实际特性与拟合直线不吻合的参数。 3)线性度L 4)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是以一条理想直线作基准,即使是同一传感器基准不同时得出的线性度也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提出线性度, 当提出线性度的非线性误差时,必须说明所依据的基准直线。 1.6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ω;阻尼系数ξ。 1)传感器动态特性主要有:时间常数τ;固有频率n

工业分析检验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一、竞赛名称 工业分析检验 二、竞赛目的 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分析检验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中等职业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工作过程设臵竞赛项目。通过竞赛,考核各参赛选手对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技能项目的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展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检验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成果,推动职院校紧贴行业需求,培养适应我国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竞赛采取团体竞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2名选手(男女不限)、1名领队、1名指导教师组成。竞赛分别计个人成绩和团体成绩。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核范围依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两大部分,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与技能操作竞赛的成绩比例为30%:70%。理论知识竞赛采用计算机软件现场考核,内容包括大型设备仿真考核和必要的知识点与安全考核。技能操作竞赛设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项目。 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计算机直接报出成绩,由现场裁判员确认。技能操作竞赛考核由现场裁判员执裁,根据竞赛专家设计的评分表给出现场操作成绩;经赛场外阅卷裁判员把选手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评判的成绩综合后给出得分。 (三)理论竞赛考核内容及分布

2.理论试题其它要求 (1)试题题型结构分布 单选题占35%;多选题占35%;判断题占30% (2)试题难度结构分配 较高难度的题目(标记为1)占5%;中等难度的题目(标记为2)占75%;较低难度的题目(标记为3)占20%。(难度标记只出现在题库内,不出现在考卷上)。 (3)试题出题范围 试题库原题占85%,另有15%的题目在不超过原试题库的范围内重新修改或设计。 3.理论试卷形成方式 理论试卷形成方式为:从题库和重新修改或设计的题库中按知识点分配比例分别抽取85%和15%的题目形成出卷题库。竞赛前再安排专人在大赛执委会的监督下采用按知识点比例由该出卷题库抽题形成A、B、C三份试卷,考试前由执委会抽一份进行考核。 4.理论题库 本次竞赛采用的理论和操作题库以《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为依据。 (四)化学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项目,要求各参赛队一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给定样品溶液中Ni2+含量的测定。

(完整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 适用班:级

一、培养方案制定依据 (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三)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四)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 二、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学制 三年制。 (三)招生对象 参加全国统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四)毕业生服务面向 1.能在化工、环保、石油、轻工、医药、冶金、地质、建材等部门进行分析检验工作及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 2.能参与对分析方法的选择、改进和制订等科研工作;

3.能到各类质量管理部门、中心实验室及技术监督部门从事产品测试、检验等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 4.能从事企业的清洁生产; 5.能从事企业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 (五)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 1.职业岗位知识构成 ●掌握必须够用的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足够的工业分析、化工工艺基础、有机分析、环境 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 能。 ●掌握环境监测仪器分析设备的操作及使用方法,掌握分 析、监测操作技能。 ●了解环境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参与 企业管理和企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作业能力。 ●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有较广泛的技术、管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有较良好 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习题及答案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以下哪一种情况可能产生随机误差 ??? A 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 B 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 ??? C 许多因素微小变化的总和 ??? D 传感器的不稳定 2、2、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 A 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 B 量纲与被测量有关 ?? C 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 D 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 3、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A 1Kg B 10% C 0.1Kg D 10Kg 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 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 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 A 热电偶 B 铜热电阻 C 半导体热敏电阻 D 铂热电阻 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 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 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 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 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7.下列温度测量中哪一种热惯性小,适合温度的快速测量 ? A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 B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C 用铜热电阻测量温度 ? D 用铂热电阻测量温度 8、用下哪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 ? A 采用差动电桥 B 采用电流源供电 ? C 采用有源电路 D 采用双差电桥 9、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 A 代替方法 B 交换方法 C 采用温度补偿方法 D 采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影响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 A 使用寿命 B 标定测值的变化 C 反应时间 D 分辨率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 (含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本文档适合电气工程类专业同学朋友们,希望能帮到你们) 一、填空题 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 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 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因为U≥2/3Umax) 8、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 大误差为 1℃,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9、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将非电量转换成 与之具有一定关系的电量。 10、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组成。 11、某位移传感器,当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其灵敏度为 60 mv/mm 。 二、选择题 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 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嵌入式微处理器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毕业作品相关要求及评分细则 一、毕业作品类型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作品包括以下5类: 1.分析测试报告 ①样品来源、样品名称和分析检验的目的; ②检验的项目; ③分析方法(尽量用国家标准)和原理; ④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如果不是带有工作站的仪器分析以及化学分析项目一律要有手写的原始记录为准,有图表的不可缺少图表; ⑤检测结果及评价; ⑥实习后的体会与收获。重点写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2.分析检验方法的改进报告 ①原来分析方法及原理; 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③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完成技术工作的具体过程; ④解决时具体写出涉及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⑤改进方法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改进前后都要有数据对比加以说明; ⑥自己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3.实验室质量管理报告 ①质量管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调研;

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③改进的方法; ④在某些方法有什么提高; ⑤自己和收获和体会。 4.生产工艺的调研和改进报告 ①生产的产品和工艺流程; 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存在的问题; ④改进的建议和创新点; ⑤改进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 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类作品 二、毕业作品要求 1. 学生毕业前,均应完成毕业作品一件; 2. 学生毕业作品的主题,须与本专业课程体系相关,不能用原有的专业综合实训报告代替毕业作品,作品最后需附有相关原始记录; 3. 毕业作品的制作,需个人独立完成; 4. 学生毕业作品均需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和一名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按系部的统一安排,校外指导教师一般为实习项目的现场负责人。 5.指导教师在2015年3月31日前依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情况确定学生的毕业作品选题范围,与所指导学生沟通后确定最终毕业作品选题,并制定毕业作品指导工作任务书。 6.学生需在确定选题后的半个月内(2015年4月17日前)向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计划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代码: 一、专业培养目标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及培养要求: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 能力要求: 1、培养从事工业分析与检验的工作能力 2、具备与同事合作共事、依靠团队力量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文献检索、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素质要求: 1、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 2、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 3、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思想品德。 4、具有敬业、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业方向: 1、化工、医药、轻工、环保及相关领域从事工业分析技术应用 2、产品分析检验 三、学制、学历及总学时:三年制、大专学历、2426学时

四、主干课程、课程简介、教材选用原则、实验实训条件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工业分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仪器分析、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等。 课程简介: 1、无机化学(代码:0210015、0210001) 课程内容有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和电化学、配位化合物、酸碱理论及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化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主编:袁亚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有机化学(代码:0210016、0210100) 课程内容: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问题的学科。工科类有机化学(包含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轻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主编:袁红兰化学工业出版社 3.分析化学(代码:0210017) 分析化学是环境与化工制药类、轻化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技术等各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科研、生产活动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和结构等信息的获得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科学。 建议使用教材: 《分析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主编:陶仙水化学工业出版社 4.物理化学(代码:0210020、0210002)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案集

绪论

本课介绍非电量的检测。 三、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 (1)系统框图: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或电路的名称画在方框内,按信号的流程,将几个方框用箭头联系起来,有时还可以在箭头上方标出信号的名称。在产品说明书、科技论文中,利用框图可以较简明、清晰地说明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对具体的检测系统或传感器而言,必须将框图中的各项内容赋以具体的内容。 图0-1 自动检测系统原理框图 图0-6 人体信息接受过程框图与自动检测系统框图比较 通过PPT,介绍方框图的画法: 1.洗衣机;2.家用或中央空调;3.电饭煲;4.电冰箱5.电视机的框图举例。 (2)传感器(Transducer)指一个能将被测的非电量变换成电量的器件(演示教具,发散性课堂讨论)。 (3)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包括放大(或衰减)电路、滤波电路、隔离电路等。其中的放大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量变成具有一定驱动和传输能力的电压、电流或频率信号等,以推动后级的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及执行机构。 (4)显示器目前常用的显示器有四类:模拟显示、数字显示、图象显示及记录仪等。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量。模拟显示是利用指针对标尺的相对位置来表示读数的,常见的有毫伏表、微安表、模拟光柱等。 数字显示目前多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和液晶(LCD)等,以数字的形式来显示读数。前者亮度高、耐震动、可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后者耗电省、集成度高。目前还研制出了带背光板的LCD,便于在夜间观看LCD的内容。 图像显示是用CRT或点阵LCD来显示读数或被测参数的变化曲线、图表或彩色图等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引用误差所不超过2.5%。 表1-1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基本误差 准确度等 0.1 0.2 0.5 1.0 1.5 2.5 5.0 级 基本误差±0.1% ±0.2% ±0.5% ±1.0% ±1.5% ±2.5% ±5.0% 例题: 1. 已知被测电压的准确值为220V,请观察并计算图1-4所示的电压表上的准确度等级S、满度值A m、最大绝对误差Δm、示值A x、与220V正确值的误差Δ、示值相对误差γx以及引用误差γm。 2. 示值相对误差有没有可能小于引用误差?在仪表绝对误差不变的情况下,被测电压降为22V,示值相对误差γx将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解: 1. 从图1-4可知,准确度等级S=5.0级,满度值A m=300V。 最大绝对误差Δm=300V×5.0÷100=15V,示值A x=230V。 用更高级别的检验仪表测得被测电压(220V)与示值值的误差Δ=10V,示值相对误差γx=4.3%。 引用误差γm=(10/300)×100%=3.3%,小于出厂时所标定的5.0%。 2. 若绝对误差?仍为10V,当示值A x为22V,示值相对误差 γx=(10/22)×100%=45% 。与测量220V时相比,示值相对误差大多啦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1、洗衣粉的生产工艺及分析检验 2、化工企业水质调查 3、煤的发热量测定 4、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快速测定复合肥钾含量 5、水溶液中铁含量测定方法探究 6、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7、酸性腐蚀液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8、PAR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铜合金镀液中铜镍含量 9、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0、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1、氨氧化率的测定意义和分析方法 12、低温煤焦油分析检测 13、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14、电解铝生产的分析检测 15、煤的分析与检验 16、氯乙烯的成分分析 17、水泥强度新检验方法探讨 18、胡萝卜籽的抗氧化性研究 19、尿素总氨含量的测定分析 20、电厂水质量的测定及处理方法 21、油脂酸价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22、氯乙烯成分的分析 23、石油产品的分析检测 2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Fe(II)的初步研究 25、论乙酸乙脂合成实验及工业分析 2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27、奶酪的加工工艺与三聚氰胺的测定 28、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含量 29、炉水磷酸盐–PH协调控制对锅炉的影响和深远意义的研究 30、不同种类甘薯中Ca、Fe、Zn、Se等矿物元素含量比较 31、循环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32、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3、油品质量分析过程中应用的工作原理

34、无汞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实验研究 35、尿素成品分析 36、紫菜中锶含量的测定 37、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38、微量元素肥料的分析 39、甲基橙—重铬酸钾法测定硫铁矿渣铁含量 40、检测焦炭中煤的含量及构造分析 41、全铁不同测定方法的不同比较 42、从废旧干电池回收锰并制备MnCO3 43、天然硝酸钠的制取及分析实验 44、低温煤焦油的研究 45、PITC法测定常见二十种氨基酸的方法研究 46、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浸出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47、ICP-AES法测土壤中铜和铁含量 48、糖的高郊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 49、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银含量 50、冻干脑膜炎球菌多糖参比品含量标定 5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实验条件研究 52、离子色谱法茶叶中氟离子含量测定 53、工业用丁二烯产品中烃类杂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54、ICP法测定多种饮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55、邻菲啰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离子 56、EDTA法测定矿石中的铅 57、矿泉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58、水硬度测定不同方法的比较 59、HPLC测婴幼儿奶瓶中的双酚A残留量 60、常见肉类脂肪含量的测定 61、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62、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检测 63、离子色谱法测定面条及面粉制品中的溴酸盐 64、人体头发中锌含量分析研究 65、丙烯酸乙酯反应液组成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66、X射线衍射仪在全岩矿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67、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大纲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学时:48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 教材:《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是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误差概念、传感器、自动检测工程应用及抗干扰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大纲涉及到的误差理论是为测量各种物理量打好理论基础;传感器部分主要涉及各种非电量的测量,也涉及某些电量的测量,但主要是弥补电工知识中未讲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工程项目应用实例是为学生提供部分真实案例;自动检测的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抗干扰技术是为学生提供测控系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由于传感器技术发展较快,本大纲删去了陈旧、过时的传感器内容;考虑到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的性质,压缩了理论推导和复杂的计算,突出了工程应用,并增加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检测基本概念、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和自动检测技术综合应用等几部分。(带“*”的内容需根据专业方向而做删减) 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1.1 测量的基本概念 1.2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1.3 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1.4 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 2.1 弹性敏感元件 2.2 电位式传感器

2.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4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2.5 压阻式传感器 第3章变磁阻式传感器 3.1 自感式传感器* 3.2 变压器式传感器* 3.3 电涡流传感器 3.4 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4章电容式传感器 4.1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4.2 测量电路 * 4.3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4.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5章热电偶传感器 5.1 热电偶工作原理 5.2 热电偶的材料、结构及种类 5.3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5.4 热电偶测温线路* 5.5 热电阻* 第6章光电式传感器 6.1 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 6.2 红外传感器 6.3 光电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6.4 光电开关和光电断续器 第7章霍尔传感器 7.1 霍尔元件工作原理 7.2 霍尔元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性参数7.3 霍尔元件的测量电路及补偿* 7.4 霍尔集成电路 *

工业分析与检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 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生物和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2017年8月15日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与检验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石油和化工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生物与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工业分析技术 570207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是依据高职教育工业分析技术相关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对接。通过理论与仿真考核、化学与仪器分析操作考核,考查学生产品质量监控的意识及现场分析与处理样品的能力;考查学生工作效率、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考查学生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规范的能力。通过竞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展示教学“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对接岗位”的教学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提高毕业学生满意率和优秀率。 四、赛项设计原则

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自2006年开办,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办赛原则。 该赛项关联的职业岗位涉及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农业、林业、卫生和防疫等领域,是目前涉及行业最多的赛项。赛项培养的人才能够广泛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分析检验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全国开办工业分析检验专业的高职和中职学校达500余家。 本赛项在进行竞赛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理论及仿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三个竞赛单元,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考核;从化学分析实践测试、仪器分析实践测试考核学生分析检测的技能、产品分析的技能;从大型分析仪器的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大型分析仪器使用及微量物质的检测能力,全面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工业分析检验(高职组)赛项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均为通用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仿真软件能够定性定量进行虚拟样品测定,为目前高校通用的虚拟测试系统。 工业分析检验的竞赛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经过专家和同仁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竞赛实施,已经非常成熟。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团队合作意识。项目设定的考核内容,既考核选手个人能力,也考核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体整体实力。 (二)核心技能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在竞赛内容侧重点的设计上,赛项以职业核心技能考核为主。在专项比赛内容设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