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初衬施工组织设计

竖井初衬施工组织设计
竖井初衬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中成富景科技有限公司外电源工程

竖井施工案

编制: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

北京海供达电力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3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施工案 (6)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0)

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5)

第六章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0)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1工程施工图。

1.2本工程涉及的、地指定的有关法规、规、标准等文件

1.3北京电力公司对电力隧道工程相关行业要求。

1.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5我公司在电力隧道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2.1以设计文件及有关规为依据,通过仔细的现场和交通调查,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案。

2.2质量目标明确,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格管理,保证各种措施完善,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级。

2.3安全目标明确安全措施可靠,制度完善,确保施工安全。

2.4工期目标明确,合理进行施工部署,制定可行、高效的施工进度计划,协调统一,确保总体工期要求。

2.5施工中做到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

2.6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位、全过程的密监控、科学管理。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起点自京密路白马路向北至昌金路,再延昌金路往西约550米,本段全长共5087米,敷设12Φ150+2Φ150M-PP管,牛栏山园区牛相路需敷设12Φ150+2Φ150M-PP管290米,合计5377米。

在牛栏山园区需新建埋管2m*2m现浇混凝土三通二层井一座

2、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2.2.1 工程土质

在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最大勘探20m深度围所分布的地层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层三大类,按地层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5个大层,现分述如下:人工堆积层:该层分布于地表,为人工堆积之杂填土①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素填土①1层、碎素填土①2层。

新近沉积层:该层分布于人工堆积层之下,为新近沉积之粘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碎②3层。

一般第四纪沉积层:该层分布于新近沉积层之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之粘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碎③3层、粘质粉土④1层、粉质粘土⑤层、粘质粉土⑤1层。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现场钻探工作中最深钻至地面下20m,止于第⑤大层。

隧道主要穿越卵层。

2.2.2 水文地质

根据勘察报告,在勘察深度围未实测到地下水。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2.2.3、竖井结构设计:

1)竖井结构设计及功能:

本形竖井采用逆作法,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初衬结构形式为:“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

钢榀架间由Φ20竖向连接筋焊接,连接筋环向间距1m,沿钢榀架、外主筋侧梅花形交错布置,其搭接不小于0.2m,连接筋焊接用E50焊条;钢榀架外绑扎钢筋网片,网片规格为φ6@0.1×0.1m,网片搭接不小于0.1m。

竖井底板钢榀架、连接筋与竖井侧壁拱架焊接牢固;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8%(重量比)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喷射混凝土中的子粒径不大于16mm。

2)竖井结构设计

竖井结构设计形式一:

剖面图

三通二层井支护衬砌厚0.25m,钢架竖向间距0.6m;初衬受力钢筋Φ18,期间用Φ12钢筋冷压成型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架。

底板一衬采用250mm厚喷射C20混凝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竖井设环向锚杆,竖直向两榀一打,上下错开,角度15~20度,锚杆直径32mm,长2.5m,水平间距1m。打设环向锚杆时不得破环现有地下建筑及构筑物。通过锚杆向地层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地层。

第三章施工案

1、竖井施工工艺流程

竖井初衬施工工艺流程图2、竖井施工法

竖井圈梁示意图

3、圈梁部位施工

圈梁部位施工工序如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