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细胞呼吸作业苏教版!

江苏盐城市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细胞呼吸作业苏教版!
江苏盐城市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细胞呼吸作业苏教版!

第2讲细胞呼吸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5·上海卷)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

产生ATP的是( )

A B C D

2. (2016·无锡一模)把鼠肝细胞磨碎后进行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 4层,向c层加入葡萄糖,无CO2和ATP产生;可是加入丙酮酸,有CO2和ATP产生。c层必定含有的结构和成分是( )

A. 线粒体和ADP

B. 核糖体和ADP

B.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细胞质基质和ADP

3. (2016·上海卷)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

①酒精②乳酸③ CO2 ④ H2O ⑤ ATP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4. (2016·苏锡常镇二模)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正常进行

B.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 无氧呼吸产物的不同是由于参与反应的酶不同

D. 种子晒干可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从而有利于种子贮藏

5. 下式中①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相关场所,甲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C6H12O6甲CO2

A. 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 ②中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都能找到

C. ①和②中都能产生[H]

D. 甲一定进入线粒体

6. (2016·苏州一模)利用葡萄汁发酵生产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 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 葡萄汁中的营养物质不足

C. 发酵液中pH逐渐降低影响酶的活性

D. 氧气过少导致酵母菌无法进行细胞呼吸

7. (2017·盐城模拟)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下列有关“自体保藏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 “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CO2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C. 在密闭环境中,O2浓度越低,CO2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

D. 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使温度保持在1~5 ℃,贮藏时间会更长

8. 据交警反映,驾驶员若食用荔枝后,立即用酒精检测仪吹气检测,秒变“酒驾”。其原因是荔枝糖分含量较高,且荔枝果皮较厚,O2不易进入造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O2很难进入荔枝果实中,造成荔枝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这唯一的产物

B. 因为荔枝进行无氧呼吸时无法产生[H],所以不能产生H2O

C. 荔枝在进行无氧呼吸时,糖类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转移至ATP中储存,其余的都以热能释放

D. 若要检测荔枝中是否含有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

9. (2013·江苏卷)将下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

A. 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 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 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 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10. 为研究植物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影响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无细胞体系的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通过测定仪中的氧电极测量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B. 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

C. 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

D. 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二、多项选择题

11. (2016·淮阴中学等五校联考)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能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B. 粮食贮藏时,应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

C. 透气性好的“创可贴” 可保证人体细胞有氧呼吸所需O2的供应

D. 温室种植时,夜间适当降温,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12. (2016·江苏卷)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 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 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 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13. (2016·南通、扬州、泰州、淮安二模)右图是某同学在一定条件下测定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打开软管夹将试管恒温水浴,10 min后再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 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保温10 min有利于消耗掉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

B. 实验中可观察到毛细管中液滴向右移动

C. 需另设一组相同装置,用等量死酵母菌代替活酵母菌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D. 去掉油脂层、打开软管夹、通入氧气,该装置可用于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

三、非选择题

14. (2015·安徽卷)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下图1和图2。请回答:

图1 图2

(1) 由图可知,与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 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 ℃和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 ;

b. 。

15. 下图表示测定消过毒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熵(呼吸熵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 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2) 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 ℃温度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过程。

(3) 在25 ℃温度下10 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 mm(以糖类、脂肪为呼吸底物),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 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

(4) 为校正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1. D 【解析】线粒体利用丙酮酸产生ATP,A错误;内质网不能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产生ATP,B错误;丙酮酸可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ATP,不能在内质网中分解,C错误;仅细胞膜破裂的真核细胞中含有线粒体,能将丙酮酸分解产生ATP,D正确。

2. A 【解析】 c层不能分解葡萄糖,能分解葡萄糖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能分解葡萄糖但能分解丙酮酸产生CO2和ATP的场所是线粒体,故c层中有线粒体,也含有生成ATP所需的原料ADP和Pi等。

3. 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人体内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两种过程都能产生ATP。

4. B 【解析】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丙酮酸不能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无氧呼吸产物的不同直接原因是由于参与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基因不同;含水量少的细胞中代谢较弱。

5. C 【解析】①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场所细胞质基质,②代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线粒体基质(若原核细胞则为细胞质基质),都没有膜结构,A错误;②中所含的酶为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

[H],C正确;甲(丙酮酸)不一定进入线粒体,可发生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6. D 【解析】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酒精对酵母菌具有毒害作用会导致酵母菌死亡,A 正确;随着发酵的进行,营养物质的减少、pH的改变、有毒物质的积累等都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B、C正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D错误。

7. C 【解析】 O2浓度较低时,植物细胞会发生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不利于贮藏。

8. D 【解析】荔枝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A错误;荔枝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

[H],用于第二阶段,B错误;无氧呼吸产生少部分能量,糖类等有机物中能量大部分存在于酒精等有机物中,少部分释放出来,其中又有少部分转移至ATP中储存,C错误;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正确。

9. B 【解析】图中管口1为进气口,管口2为排气口,管口3可以检查液体中的成分,因此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应打开阀a通入O2;管口3可以检测酒精,管口2可以与澄清石灰水相连以检测CO2。

10. A 【解析】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①过程O2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错误;加入呼吸底物后,耗氧速率明显增加,故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B正确;②过程加入ADP,O2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O2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O2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H2O,因此限制②过程O2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ADP后,⑤过程O2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O2与[H]结合的因素是ADP的量,因此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C、D正确。

11. ABD 【解析】作物栽培时,及时松土透气,利于根系的有氧呼吸,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A正确;储藏粮食、种子时,应该是零上低温、低氧、同时要保持干燥,以抑制细胞呼吸,B 正确;选用“创可贴”、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而不是保证人体细胞有氧呼吸,C错误;大棚蔬菜进行温度调控,阴天和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抑制酶的活性以降低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农作物的产量,D正确。

12. BD 【解析】突变酵母细胞中乙醇代谢途径未变,但有氧呼吸的途径改变,A正确;突变酵母细胞可通过乙醇代谢途径在其第一阶段产生[H],B错误;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突变酵母因有氧呼吸链中断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故野生型酵母释放能量多,繁殖速率快,C正确;由于线粒体中的有氧呼吸链被中断,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13. ABC 【解析】实验开始前,保温10 min的目的是消耗掉葡萄糖溶液中原有的氧气,避免酵母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试管内气体体积增大,毛细管中液滴向右移动,B正确;实验受温度、气压等影响,需设置用等量死酵母菌代替活酵母菌的对照组,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C正确;去掉油脂层,打开软管夹,通入氧气,无法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因为消耗氧气能产生等量的CO2,D错误。

14. (1) 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CO2 O2

(2) 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解析】 (1) 由图可知,与25 ℃相比,0.5 ℃条件下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根据可重复性原则,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15. (1) 增大吸收CO2的面积 (2)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3) 0.85 (4) 等量煮熟的无生命力的小麦种子、清水

【解析】 (1) KOH溶液扩散到筒状滤纸上,可增加吸收CO2的面积。 (2) 糖类作细胞呼吸底物时,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体积与消耗的O2体积相等。甲装置中CO2不能被吸收,墨滴不移动,说明产生的CO2体积与消耗的O2体积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乙装置墨滴左移是因为产生的CO2被KOH溶液吸收,有氧呼吸消耗O2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甲装置墨滴右移,说明可能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也可能只进行无氧呼吸;乙装置墨滴不动,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 (3) 乙装置墨滴左移200 mm可用于代表消耗的O2的体积,与甲装置对照分析可知,释放的CO2体积可表示为200-30=170 mm,所以呼吸熵为170/200=0.85。 (4) 温度等物理因素也会引起气体体积的变化,校正时设置的对照装置中要排除生物细胞呼吸的影响。因是与甲装置作对照,故对照装置中大试管应放等量的煮熟的无生命力的小麦种子,小烧杯中的液体则和原装置中相同,为清水。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 (2)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动态的课件展示,阐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解决方法: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特征,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⑵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⑶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⑷畜之以道则民和,_____________。(《管子》) ⑸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张养浩《潼关怀古》)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⑻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而言之,是为中国……(鲁迅《藤野先生》) 二、字词书写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享受春天,坐在卧室的窗前,听鸟儿第一声腼腆的啼鸣;享受春天,坐在园圃的栅.栏边,看如云般fēi()红的樱花;享受春天,坐在大都市的立交桥上,凝望穿唆人群中神采yìyì()的面孔;。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fēi(_______)红神采yìyì(________)栅.(________)栏 ⑵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⑶仿照前文,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 ....一项是()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 ....,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 ....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C.大理的蝴蝶泉花开似锦,游人如织,美景实在是引人入胜 ....。 D.危难时刻,绿色的迷彩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 4.下列句子有语病 ...的一项是() A.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雄安可能会率先进行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示范。 B.为防止学生在作文中随便使用网络流行语,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

盐城市亭湖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盐城市亭湖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江苏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决定整合全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一、基本原则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一是政府主导与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二是从城乡居民实际情况出发,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三是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二、目标任务 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整合新农保与城居保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参加新农保和城居保及已享受新农保和城居保待遇的人员,全部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三、参保范围 具有本区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以上、60周岁以下,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四、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 定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100元、1200元、1500元、1800元、2000元1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按规定逐年缴纳保费,多缴多得。区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集体补助机 制。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集体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区财政共同承担。区人民政府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多缴多补。选择100元-400元档次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选择500元-900元档次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0元;选择10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80元;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区人民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五、建立个人账户 政府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个人账户利息及其他来源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息。 六、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2014年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90元。对于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城乡居民,每超过1年,基础养老金增发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依法继承;政府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一、积累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桃李不言,。(司马迁《史记》)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 (5)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6)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8)《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既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荷兰花海“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的美名,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峰拥而至。每到3月末,300多个品种,3000万株的郁金香次第绽.()放,wèi()然壮观。在寓意的构思、花境的布置上,花海采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将“一带一路”、“复兴号”、“不忘初心”等元素融入到花卉.()的种植设计中,用郁金香的“七色画笔”,勾勒出花海发展的鸿伟蓝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括号里书写汉字。(3分) 绽.()放wèi()花卉.()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盐城将成为一座浮光掠影 ....的宜居城市。 B.清明节,手拿鲜花去祭祀亲人的人车流如织,不绝如缕 ....。 C.在学雷锋月中,我校团委、少先队精心筹划,处心积虑 ....,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D.班会课上,班长对近来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作了重点强调,防患未然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萤王》是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2018年的全新力作。 B.据美国零售业领导协会数据,在美国销售的超过41%以上的衣服和72%左右的鞋子都来自中国。 C.亚洲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D.今天的盐阜儿女建设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2分) ①心底无私天地宽。 ②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③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④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6.名著阅读(7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死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廖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 B.《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了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楷模、真正的共产党人,于重庆解放后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 第五单元 《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教师用卷)精编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五) 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也被称为“串腰龙”或“缠腰火丹”。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与原核生物均有无膜细胞器 B.在进化上,病毒晚于单细胞生物出现 C.病毒体内只有A、C、G、T四种碱基 D.病毒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病毒是寄生生活,晚于单细胞生物出现;病毒体内的核酸可能是DNA或RNA,不一定有A、C、G、T四种碱基;病毒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答案:B 2.右图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是一种连接蛋白质中两条肽链之间的化学键(-SH+-SH→-S-S-+2H)。则 A.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氧原子 B.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羧基 D.该蛋白质水解产物增加(2n-4)个氢原子 解析:如图所示,该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和一个环状肽组成。由结构分析可知,该蛋白质含有(n-2)个肽键,故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每条肽链(除环状肽外)至少含有1个羧基,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个羧基;每个肽键中含1个氧原子,每个羧基含有2个氧原子,故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2×2=(n+2)个氧原子。该蛋白质水解时需加入(n-2)分子水,破坏两个二硫键需要4个氢原子,故该蛋白质水解产物增加2×(n-2)+4=2n个氢原子。 答案:B 3.核酸已经成为刑侦人员侦破案件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DNA能携带遗传信息 B.DNA、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场所不同 C.核酸与遗传、变异有关,与催化作用无关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2)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3)学生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童义。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2)学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有氧呼吸 一、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过能量,那么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硝化细菌的化学合成作用),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

样进行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胞呼吸。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什么,指的是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的,这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细胞呼吸指的是什么,它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请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介绍细胞呼吸其实就是糖的氧化。Ppt展示光能—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细胞呼吸--将能量释放供机体利用,根据有无氧气的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说明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这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主要形式。 教师:结合木头的燃烧的过程,它是一个较剧烈的化学变化,在高温下发生产生光和热,细胞呼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产生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是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则变成热能释放出去。比较细胞呼吸的过程,总结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糖的的氧化过程, 教师:提问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学生:线粒体 教师:PPT展示线粒体结构模型,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线粒体各部分结构,细胞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所以称其是动力车间。 教师: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让学生阅读书本P73-74,然后请同学回答哪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场所。 学生:阅读并回答三个阶段及场所。 教师:解释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过程,并书写每个过程的方程式,和同学一起来配平方程式,对[H]进行解释,它是一种脱氢酶的辅酶,其实就是脱氢酶脱下的氢然后给它拿着,待会给第三个环节利用,NADH是还原型的,NAD+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糖酵解)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ord无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wor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B.C.D. (★) 2 . 已知⊙ O的半径为4,点 P到圆心 O的距离为4.5,则点 P与⊙ O的位置关系是() A.P在圆内B.P在圆上C.P在圆外D.无法确定 (★) 3 . 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5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A.8B.9C.10D.11 (★) 4 .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 同.把它们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A.B.C.D. (★) 5 . 如图,点 A、 B、 C均在⊙ O上,若∠ AOC=80°,则∠ ABC的大小是() A.30°B.35°C.40°D.50° (★) 6 . 方程的两根之和是() A.B.C.D. (★★) 7 . 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A.5B.10C.20D.40 (★) 8 . 二次函数在下列()范围内, y随着 x的增大而增大. A.B.C.D. 二、填空题 (★) 9 . 若,则x=__. (★) 10 .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y轴的交点坐标是__. (★) 11 . 将抛物线y=x 2+x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 12 . 如图,转盘中6个扇形的面积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 指向的数小于5的概率为 _____ . (★★) 13 . 一种药品经过两次降价,药价从每盒80元下调至45元,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 __. (★★) 14 . 某电视台招聘一名记者,甲应聘参加了采访写作、计算机操作和创意设计的三项素 质测试得分分别为70、60、90,三项成绩依次按照5:2:3计算出最后成绩,那么甲的成绩为__.(★) 15 . 如图,的弦,半径交于点,是的中点,且,则 的长为__________. (★★★★★) 16 . 如图,抛物线与 x轴交于 A、 B两点,与 y轴交于 C点, ⊙ B的圆心为 B,半径是1,点 P是直线 AC上的动点,过点 P作⊙ B的切线,切点是 Q,则 切线长 PQ的最小值是__. 三、解答题 (★) 17 . 解方程: (1)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分章试题(共6套)_Hooker

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不可能的原因足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与此相对应的 ①目镜越短②物镜越短③目镜越长④物镜越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禽类体内,对人是没有危险的 B、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禽类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禽流感病毒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培养 D、禽流感病毒之所以具有高致病性,是因为它同时含有DNA和RNA 4、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居民家中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据调查是由于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等因素导致蓝藻爆发。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蓝藻体内产生A 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C、蓝藻球、颤藻、褐藻和衣藻等均属于蓝藻 D、蓝藻细胞内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5、“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6、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区级公开课《细胞呼吸的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南航附中张娴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苏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本课内容包括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三个概念的学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子概念,是细胞呼吸这一概念的深化。 二、学情分析: 对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具体过程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而且牵涉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对学生而言,本节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是,有关细胞呼吸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较广,如酵母菌酿酒,苹果储存久了有酒香,剧烈运动会感到肌肉酸痛等。因此,如果围绕这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是比较高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②辨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和过程。 ③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巧。 ③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④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②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五、教学策略和和方法:

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 C.D. 2.(3分)x取下列各数中的哪个数时,二次根式有意义()A.﹣2B.0C.2D.4 3.(3分)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截止到2018年3月盐城市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17.6亿元,若把数17.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1.76×108B.1.76×109C.1.76×1010D.0.176×1011 4.(3分)苹果的单价为a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 A.(a+b)元B.(3a+2b)元C.(2a+3b)元D.5(a+b)元5.(3分)在某个常规赛季中,科比罚球投篮的命中率大约是8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比罚球投篮2次,一定全部命中 B.科比罚球投篮2次,不一定全部命中 C.科比罚球投篮1次,命中的可能性较大 D.科比罚球投篮1次,不命中的可能性较小 6.(3分)设方程(x﹣1)(x﹣2)=30的两实根分别为α、β,且α<β,则α、β满足() A.1<α<β<2B.1<α<2<βC.α<1<β<2D.α<1<2<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3分)计算:sin60°=.

8.(3分)计算:(x﹣3y)(﹣6x)=. 9.(3分)若﹣2xy m和x n y3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10.(3分)下面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则这两人10次射击命中环数的方差.(填“>”、“<”或“=”) 11.(3分)分式方程的解x=. 12.(3分)化简的结果是. 13.(3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和(m,﹣1),则m的值是.14.(3分)抛物线y=2x2+8x+m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的值为.15.(3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如果将该三角形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到△AB1C1的位置,点B1恰好落在边BC的中点处,那么旋转的角度等于. 16.(3分)如图,点P是⊙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作直线交⊙O 于C、D两点.若AB=6,BP=2,则tan∠P AC?tan∠P A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 程或演算步骤)

盐城市亭湖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盐城市亭湖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共7题;共31分) 1. (10分) (2018七下·广东月考) 古诗默写。 (1)《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韩愈的《晚春》中启示人们“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6分)(2016·玄武模拟) 下面是纪录片《记住乡愁》片尾曲歌词之一,依要求答题。 每个有月亮的晚上,都看到思念在生长/村庄、水井与小巷,心中依然那么kě望。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总是记忆中的模样/炊烟升起仍带清香,熟悉的呼唤就在耳旁。 乡愁是一壶佳酿,离家越久越醇香/有它就有最初的方向,未来会绽出耀眼光máng。 (1)依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kě________________máng ________望模样绽出光________ (2)歌词中的“________ ,________”两句让我们想到席慕蓉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3. (2分)(2016·玄武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 . 人们希望《记住乡愁》中的故事讲得温暖,希望它能回味我们的精神家园。 B . 影视纪录者应该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 C . 镜头中的人和物所承载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总萦绕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 D . 纪录片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让人重温世代相传的祖训,寻觅传统文化基因。 4. (5分)(2016·玄武模拟) 用正楷或行楷将“浓醇的乡愁,文化的守候”两句抄写在田字格里 5. (2分)(2016·玄武模拟) 对下列书法作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习题及答案

重庆市云阳中学高2017级生物周练题 1.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甲烷杆菌 B.疯牛病病原体 C.噬菌体 D.乙肝病毒 2.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蓝藻、香菇 B.烟草、变形虫、链霉菌(放线菌) C.小麦、番茄、杨树 D.酵母菌、灵芝、土豆 4.下列微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青霉菌、黄曲霉菌 C.噬菌体、大肠杆菌D.乳酸菌、谷氨酸棒状杆菌 5.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正确顺序是()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③①② B.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7.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 A.I、Mg、Fe B.Cu、Mg、I C.I、Fe 、Mg D.Fe 、Mg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的生物必不可少的,比如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 B.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最多 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在生物体中一种元素能被另一种代替 9.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0.一条多肽链共有肽键99个,则它含有的–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是( ) A.110、110 B.109、109 C.9、9 D.1、1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呼吸作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三、教学时数 本节内容需要约2课时完成。第一节为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本节讲述第二课时。 四、教学用具 要求学生合上课本,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表格,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五、教学方法 结合PPT课件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六、学法指导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注意细胞呼吸过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及条件,注意整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以及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七、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生活中的食物图片,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2: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大家知道,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可以释放出其中的能量。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内怎样才能释放出来呢? (回答:有机物必需分解才能释放其中的能量。) 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细胞要生活在常温常压下,这就意味着在细胞内葡萄糖不可能通过燃烧释放出能量。在细胞中应该有一个类似葡萄糖燃烧的过程,可以将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但又不伤及细胞。又由于生命活动是持续不断的,需要葡萄糖将储存的能量逐步地、缓慢地释放,随时被细胞利用。这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也叫做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1)主要场所:线粒体 (2)过程 请观察,第一阶段的变化 提问:这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什么?(回答: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还原型[H]和少量ATP。)提问:这个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回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提问:这个阶段在哪儿进行?(回答:细胞质基质。)

细胞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细胞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 昌吉州一中金永灿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在教材构成上,除以文字描述为主外,还有一图一表,图表都简明扼要阐明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本内容中有三个重要的名词概念,细胞呼吸代替了原教材中的生物呼吸,强调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中增加了反应物水的变化,有氧呼吸(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二者均由细胞呼吸这一概念分化而来,故此细胞呼吸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应受到重视。 二、目标叙写 1、知识目标:记住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图解(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识记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和概念,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在本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生物体中的生命现象,强化图文转化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会用比较法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尝试概念的推导式,探索式教学,学会理解和分析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生命物质的特殊性所在,同时更是发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规律的化学变化,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2)细胞呼吸的意义 难点:(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细胞呼吸教案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备课人:陈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3)、理解有氧呼吸中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巧。 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思考、归纳总结反应式来突出,并用课堂练习巩固、反馈。 2、难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可通过引导、思考,写相关反应式来突破,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并可通过列表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点和区别点。 2)、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是本节书的另一个难点。

三、教学资源 1、文字资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2、多媒体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细胞呼吸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图片等,并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多媒体演示上一节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 的方式这一实验的结果,并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呼吸的 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教师讲授细胞呼吸的概念 介绍细胞呼吸的类型 多媒体演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并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 多媒体演示无氧呼吸的过程 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并概括无氧呼吸的概念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多媒体演示细胞呼吸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 中学生分析细,老师总结应用的例子 小结学生:练习 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答疑 五、教学过程

2020届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已审阅)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一、积累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桃李不言,。(司马迁《史记》)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 (5)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6)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8)《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既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荷兰花海“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的美名,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峰拥而至。每到3月末,300多个品种,3000万株的郁金香次第绽.()放,wèi()然壮观。在寓意的构思、花境的布置上,花海采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将“一带一路”、“复兴号”、“不忘初心”等元素融入到花卉.()的种植设计中,用郁金香的“七色画笔”,勾勒出花海发展的鸿伟蓝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括号里书写汉字。(3分) 绽.()放wèi()花卉.()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盐城将成为一座浮光掠影 ....的宜居城市。 B.清明节,手拿鲜花去祭祀亲人的人车流如织,不绝如缕 ....。 C.在学雷锋月中,我校团委、少先队精心筹划,处心积虑 ....,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D.班会课上,班长对近来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作了重点强调,防患未然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萤王》是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2018年的全新力作。 B.据美国零售业领导协会数据,在美国销售的超过41%以上的衣服和72%左右的鞋子都来自中国。 C.亚洲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D.今天的盐阜儿女建设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2分) ①心底无私天地宽。 ②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③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④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6.名著阅读(7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死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廖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 B.《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了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楷模、真正的共产党人,于重庆解放后被敌人杀害。

细胞呼吸优质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优质课教案:《细胞呼吸》教案 普宜中学:毛万波 一.教材分析:除了光合作用不利用细胞呼吸所产生的A TP外,其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几乎是由细胞呼吸供给的。所以学习细胞呼吸对于理解物质过膜的主动运输、线粒体的作用、细胞分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四.教学难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以及细胞呼吸的意义。 五.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从个性到共性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事物联系和进化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六.学法指导: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注意细胞呼吸过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及条件,注意整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以及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七.教师的教法:要求学生合上课本,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生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表格,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八.教学课时:1学时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各数是有理数的是() A.﹣1B.C.D.π 2.(3分)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 C.D. 3.(3分)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B. C.D. 4.(3分)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3分)如图,一个正六边形转盘被分成6个全等的正三角形,任意旋转这个转盘1次,

当旋转停止时,指针指向阴影区域的概率是() A.B.C.D. 6.(3分)小明和小刚从相距25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人相遇,小明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设小刚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列方程得() A.4+3x=25B.12+x=25C.3(4+x)=25D.3(4﹣x)=25 7.(3分)一个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x>2B.x≤4C.2≤x<4D.2<x≤4 8.(3分)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a﹣b|+|c﹣b|=() A.a+c﹣2b B.a﹣c C.2b D.2b﹣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3分)“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场馆之一,它的外层膜的展开面积约为260000平方米,将26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3分)已知a是27的立方根,则a=. 11.(3分)为了检查某批次20000包奶粉的质量,从中抽取50包进行检查,这个样本容量为. 12.(3分)如图,一人在游乐场乘雪橇沿斜坡下滑AB=72米,且∠A=28°,则他下降的铅直高度BC为米.(只列式,不计算) 13.(3分)线段AB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线段CD(A与C对应),则点D的坐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