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意义

价值观意义
价值观意义

价值观的意义*

魏国力

摘要:价值观决定着个体的生活方式和目标,也影响着社会的理想和风尚。当代个体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主体性,使得价值观的选择之课题成为可能并具有了意义。本文从人性、社会、文化等角度论述了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并从价值观确立的出发点、内容、途径、层次等维度论述了个体如何选择和树立健康向上、自我认同并合情合理之价值观。

关键词:价值观意义基础确立

一、何为价值观

我们经常会这样问别人和问自己说:“你这么做值得吗?”“有必要吗?”“有意义吗?”“你能得到什么呢?”“你满意吗?你快乐吗?”所有这些日常从我们嘴里自然吐露出来的字眼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含义:价值。物的价值,人的价值,行为的价值,事的价值,选择的价值,思想的价值,最终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主体在社会关系中作为客体相对于他人和集体的价值。到底什么是价值呢?价值具有双向性,并且它有它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的古汉语词源中,“价”通“價”,储货买卖的意思,“值”是尺度,衡量的标准,正义,价格的意思。价值原初的含义是表达物资交流和经济生活的。因为从艰苦的原始生活中走出来的人们,其生存问题是首要的、根本的,在一段时期内甚至是唯一重要的需求。价值的内涵基本就是它本源的物质意义。随着社会的扩张和文明的发展,人之作为人的价值需求也不断上升。社会地位,众人崇尚,身份尊贵,权利大小,死后的威严等等都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对象,价值也就随之扩展了它原有的意义。演变到后来,价值几乎代表着和涵盖着我们所需要的,所欲求的,所渴望的,所缺少的所有的东西。如果用学术术语来表述价值,它是个表示对象、客体的作用、效用以及意义的词,它在汉语言中应是一个客观性的词。但是,既然语词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象征,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表明人之为人的重要证据,那么,"价值"从产生之初就必然地带有主体的意愿,是主体对有效用之事物、行为与思想的感觉、观察、思考、认定、渴求和表述,它的本质是人们意识到的意向性。而且这种意向性具有双向性。人要衡量对象物对自身的价值,而人自身也同时是他者的对象物和被评价物。一个人作为个体的生命,其最终的价值评定是要落脚在他者,历史,社会的,并由后者来做定论。因此,国内也有人用关系说来定义价值。认为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即客体以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主体的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它总是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欲求和兴趣,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结构、属性,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个客体包含的内容应该是极其广泛的,具有某种风格和境界的主体形象也可以成为主体所欲求的对象。价值观一旦形成,不管它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就会成为指导人们进行选择、判断、取舍、行动的航标、指针和动力,

*

基金项目:是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01JAZHD720004)研究主持人宣兆凯调查报告之一

决定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和目标,是人们的灵魂,并且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评价各种制度、体制是否合法和合于道义的基础,主导社会的理想、信念、风气,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所在。

二、自由是价值选择的前提

价值观存在着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能够进行自主、自由地思考与选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是缺少自主选择性的。且不说绝大部分中老年人仍处在中国传统中重责任义务、轻权利自主的文化习俗氛围的包裹中,就是当前的社会主力军中青年们,包括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来自家庭中的压力(家境困难或父母的强大期待与安排等),漫长的学业压力(考试,排名,升学等),生存的就业压力,融入社会后的压力(对社会认可度的渴望和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自身的缺陷等等,各种各样的因素交叠在一起,替他们决定着生活的方式和脚步。他们所显示出来的价值选择往往是被动的产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动意识去自觉自愿进行的选择。

当然,上个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们(他们常被叫做"新生代")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因为父母辈辛苦积累的财富支撑和多元自由的文化思潮传播),似乎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了,但他们大多因为缺少苦难的经历和生活的历练而使自我与社会脱节,更难以找到和形成意义的支撑和价值感的确立。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问题。

我们从上小学开始直到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在接受意识形态的教育,固定的一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教育和灌输却很少能够真正走进我们心里。直到有一天,我们开始成熟起来,阅读了大量中外的书籍,领略了古今的思潮,独立地进行理性反思时,才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和高度来思考和审视,真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去探寻和确立?它的意义在哪里?实质上,这也是一个寻找、确证和实现自我的需要和过程,甚至也可以说是为自己寻觅和设立精神家园的需要和过程。

今天,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生存空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文化和思想的更大开放与包容性,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了更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所以,谈论价值观的意义也才有了意义。

由此,价值选择的前提就必然是人的自由。而人获得自由的程度,源于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主能力,自觉创造,以及社会提供的宏观条件与背景。

三、价值观产生的基础

1、人性的基础。在我们现在这个所存在于其中并不断创制和积累文明的世界里,人,勿庸质疑地是核心。他创造了语言文字、社会、国家、文化,发展出可以表达、记录并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他感觉、认知、经历、概括、改造这个世界。从古至今的一切人文社会学科,其基础都只能是人性论,只是表述的语言和角度不同而已。价值观的主体是人,它产生的基础也只能从人性上来建立。

人性到底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回答纷纷纭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比一般生物物种更高等的具有理性的社会动物和政治动物。进化论者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灵,但有着和宇宙与生物界一样的发展规律。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们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理性,而西方现代的非理性主义者们认为人的本源在于生命之流的冲击、释放与绵延。马克思主义者认

为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从人的追求和价值观上来看,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感性生命与人的独特的思想功能。

从人是生物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生命体。它需要能量支撑来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它首先需要满足自己的生存条件以维系自我。但生命体应该同宇宙万物一样具有守恒定律,它也要释放生命的能量。我们可以看一下法国生命哲学家居友的“道德生殖”理论。他用生命活力论或生命动力学来解释人的利己利他的根源与关联。他认为,智力生殖是人的精神生产,如同生命本身的生殖一样,必然指向他人,生命的存在就是为了发光。情绪生殖与感觉生殖指人们在感情上对他人的发散。情感也充满着强大的活力,要向外发散,悲人之所悲,乐他人之乐,超出自己走向他人和群体。意志的生殖是人们在行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有利于他人的欲望和行动。居友的生命活力论彰明的是生命本身具有的自生自长,它以生命智力的能动升华、生命情感的自然扩张、生命意志与行动的完全自律来超越自我和环境,这样,生命的展现也必然体现为一种层次和阶段性:底层的基本需求和欲求,中层的关系和网络维系,高层的自我实现,顶层的超越有限性。

从人区别于他物的视角来看,人的高级和独特在于人的自我意识,反思能力。人的意义以及对意义的探寻就源于他的意识的存在与功能,在于他由此而产生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性。属人的强大的理性与情感力量也源于这种意识性。这种能够反观的自我意识使人不仅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与外界世界的存在,并且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短暂与虚无性,也就痛楚地感受到自我的渺小和对死亡的恐惧。因之,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情感上的孤寂与虚无,它逼使人不只为了物质生存需要群体和伴侣,为了解除孤独恐惧感也需要与他人间情感的支撑,甚至是在追求一种永恒和普遍性中把自己融进、奉献给一个群体。另一方面,这种意识的反观和思考、概括、总结功能使人发展出了理性的能力,这种能力给人类插上了实实在在的翅膀,让人类能够在科学和社会领域里翱翔创造。这两者,情感与理性,使人的价值实现就有了超越的必要和可能。这种意识功能也让人有意识地创制了价值语词、价值概念、价值信念和价值选择,倾注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觉性,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价值语词的人类将价值的层次可以上升到一种永恒,甚或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这样,人们才能创造出属人的与外界的依存关系,人的精神世界才能超越功利性而趋近无限,通过精神的力量与普遍的人类相通。

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人的反思意识与理性能力都使得人具有了与其他物种不同的自觉和自主意识,他会不停地去思考自身和外部世界,自主地去适应、改变、创造和推动。而每个人寓于自身特定的条件所形成的这种自觉自主意识和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其层次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将马斯洛的需求原理暂时作为以人性为基础而设立的价值层级。他把人的需要从总体上分为基本需要和发展与超越需要。基本需要又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需要,食、色等最基本而强烈的有机体生存的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人还需要一种生存的维系和延续,有安全机制可以使有机体运转,第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在人的基本生存满足后,人要爱情、社交、友谊等情感需求,渴求理解与被理解。之后是自尊的需要。人要对自己有个评价,也极其重视社会的评价,人要趋向人之为人的阶梯,独立、自主、个性、尊严和人格等。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人要达到自我本性力量的圆满实现。*爱与归属的需要虽然排在第三个层次,但它可以说是起着中间支柱的作用。它有助于第一第二层次得以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77页

维系运行,它也是第四第五层次的基础和背景。它是支撑,是目的,是分享。而发展与超越的需要则指更具本体论意义的对真善美的追求。

2、社会的基础

当人具有了价值意识时,他应该已经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了,只有在有文明的、有自然界与他者作为对象和参照物的背景下,才可能有体现主客体关系的价值之存在。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政治动物,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对于具有价值意识的人来说,社会是逻辑和历史地先在的。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延续的持动者和目的地,每一个个体汇成了社会之流,整个社会群体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宏观的自我,更具普遍形式的自我。一个人隶属于某个国家、民族和社会,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存在、发展、延续也便是这个个体自我最高形式的使命和载体。*前者的发展与实现也便是后者的最高实现。自我在这个宏观之流中把自己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追求和创造紧紧联结在一起,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趋向无限,为自己找到一个终极的目标和依托。

从现实上,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于,社会为人提供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条件、对象的存在、评价的标准和场遇、评价的历史尺度和价值认可。没有人固然没有价值——文明社会以语言表达的价值;没有社会,也没有价值的存在,因为没有价值产生的可能和必要性了。人的价值性是一种社会的产物,是文明的衍生品。在创造、评价和追求价值的过程中,又存在着个体与社会的搏弈。个体对社会既依赖又要承受它的重压和制约,既想逃离和背叛又要依赖它来实现自己人之为人的价值。人渴望自由,而又只有在这个不能完全自由的社会中才能见得这种渴望的意义。

历史地看,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和方式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是不相同的。在古代社会,集体的生存比个体的存在更为重要和迫切,因而人的价值往往是以顺从集体或为集体牺牲的形式得到承认的,个体常常被淹没在集体之中;而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商品给了每个人平等的身份,也在逻辑上给了每个人自由选择的可能,个人价值得到了张扬和越来越广泛的承认。个体开始在另一个极端上寻求纯自我的感受和释放。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所呼喊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就是这一转变的开始和象征。但是,当西方的物质生活高度发展后,人们却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虚无,空虚,解构,找不到意义和终极的家园。个体,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是都不能脱离社会的,群集的沙粒会构成沙流和沙风暴,而单个的沙粒却是会渺小得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踪影。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人的价值必将建立在个体与集体、与社会、与人类的统一的基础之上,只有类主体才能成为人的价值的真正体现。人从社会群体中找到自我,辨识出自我,确定自我,之后,再通过在符合自我本性的领域里奉献于社会而发展为一个普遍的自我。这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和路线吧。

一个社会得以存在和运行的两个基本领域是政治和经济领域。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它必须要以经济为基础,并受制于政治制度。从社会的经济基础来看,奴隶社会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主义的又与它们不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温饱是他们追求的价值,可能只有少部分受教育的上层人士和读书人才会意识到并关注和追求个人的价值实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的平等度和自由度都大幅度增加,在满足了温饱的基础上,更多的人注重自我人

*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36页

生的意义,意识到并追求个体的价值实现。就个体而言,一个极其贫穷连吃住都还没有解决的人是很少有能力和愿望去追求自身的价值实现的,即使有这样的例子,他这样的个体也不具有合理的普遍性,那一般应属于特定时代的特殊产物。作为现实的具有动物性生存需求的正常人,满足了生存需要并有了相对的安全性才可能萌生更高的实现自我的愿望和想法。这时候,他拥有了更多的外物价值(比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等以上的财富或至少能让自己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他本人对于他者也有了更高的价值比(比如他的慷慨好施,他成为一个社会公正的管理者,他将智慧传扬下去)。一个有悟性的、享尽了荣华富贵的人,还可能放弃财富和荣誉等外在的东西去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比如道家的成仙,佛家的普度众生。

3、文化的基础

对于个体来说,既然存在着社会的先在性,就会存在着文化的先在性。由一国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共同作用而累积流传成的文化习俗与文化精神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个人的价值观。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产物。当人的生命个体一降落到群体和社会的人世间,就要开始承接这个群体和社会给他的训导、教育、评价和灌输。社会会把文化习俗与精神这个“软件”系统灌输到个体的思想意识体系中,规诫他,引导他,影响他,左右他,使个体的价值观念与当下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念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个体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且,由于文化具有的传播性,人们可以通过它吸收新的更多的关于世界和人自身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人推到文明和社会的前进,完善着自己,丰富着文化的资源。另一方面,一个个体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进行什么样的价值选择又取决于他所接受和形成的文化水平,如他的受教育程度、认识水平、知识结构、人格层次等,也就是说,文化层次可以成为决定一个人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的重大因素。

四、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属于思想意识领域的,因为它比较漫长的形成过程和对人生的重大指导意义,它具有相对的坚性和稳定性,因为思想和文化本身具有的吸纳与发展性质,它又天然地具有软性和活性因素。也就是说,它是稳定性与发展性并存的。价值观在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普遍性,特定的社会一般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主流价值观,但落实到每个个体又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因此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而无论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同时,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又是可以发生改变的,社会历史的变迁、知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都可能使社会和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努力地树立属于自己的最适合而又合理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体系呢?

1、价值观确立的内容: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历史,认识社会。听从内心声音的呼唤,找到自己内心最热爱的领域,发现自己可能蕴藏的最大能量。认识历史,感觉和分析历史生活之流的规律和趋势,其现状与未来。关注社会,寻找和整合周围的环境和资源,找到最具可能性的落脚点。在认识这一切的基础上,确定突破和实现的途径,也即是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领域和层次,方向和目标。人只有在通向历史和社会的贯通的长流上,才知道如何在无限性的宇宙中定位自己,知道自己对于他者的意义和他者对于自己的意义,才能把自己融进一个宏观的统一性中,找到生命归依感和价值所在。这要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我是

什么?”——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这个社会范围既包括历史、国家、世界也包括家庭、学校、单位)。“我在做什么?”——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对

自己是否在创造价值或创造多大价值的反思。“我能做什么?”——对自己的能力思考和价值实现的定位。“我应该做什么?”——对自己使命的思考和目标理想信念的确立。“我要如何去做?”——确立了目标方向之后,人要订立具体的计划和步骤,培养意志力来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人的价值观,就这样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反思的导引下,在社会和实践中形成并发展。

2、价值观确立的途径:人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对自我、历史、社会有比较明智的正确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如何得来呢?

首先是好奇心和责任心的培养。求知、求智、爱智与自我反省。主动去观察和思考周围身边的人和事,寻找它们背后的本质、规律和意义。这种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和精神应该贯穿生命的始终,它让人肯于学习,善于学习,并能够进行不懈的反思。反思与反省对于一个人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确证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在不断地反省中,在不断地反身评价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和互动中找到自己的特点、潜能与应该专注的领域。

其次是重视教育的机会和作用。启蒙教育通常来自家庭和父母亲人,家庭环境常常成为一个人性格和人格形成的基础因素。学校教育则能够提供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让人发展思维,拓宽知识领域,把握各种思考能力和谋生的技术,发现自己未来的事业目标,并在其中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寻找志同道合者。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就大力提倡“教育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在当今信息流通如此迅速方便的时代,媒体的作用不可低估。各种正面负面的信息扑面而来,声光五色引人耳目,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直接影响着对受众者们价值观的形成。在其中进行取舍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取舍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和极大的意志力。在这里,人对社会与自身的认知程度与能力就开始发挥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精英部落自始至终对一个社会群体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他们是整体素质上的佼佼者,是在社会争斗中居于中上游者,是生活相对优越、思维比较锐利、眼界比较开阔的群体。他们有资源有能力对社会和他人发挥影响。他们具有个性的着装风格、生活品味、休闲偏好和其创造娱乐、提倡文化、引导潮流,对社会进步的优先感知、接受与推进都给社会和个体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不可忽视的强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一个人价值观的确立有时还取决于他偶然的人生际遇,比如遇到一个非常难得的导师,这位导师具有渊博的学识,高瞻远瞩,并具有高尚的品格和追求,能够指导学生和求教者以更深刻的眼光思考问题,开展学业和事业,并言传身教地感染和带动后人同样追寻高洁的品格和奉献的价值诉求。

3、价值观确立的层次:价值体系是有层次的。这里我想借用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说来说明价值的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冯先生的四境界是在他的“觉解”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觉解”实质上就是人与动物之根本区别的人性说。他认为“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而

*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三联书店,2007.第11页

认识事物的性质应该是智力与智慧的功能,在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人主动地进行价值和意义的选择,这种选择又随着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不同而不同的。

自然境界是一种最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在其中人们几乎是凭借本能在生存着。在功利境界中的人,他的行为明确地是为了寻求“利”的,物质利益,功名荣誉等等。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他不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有了清楚的觉解,而且对人性和人世也有完全的了解,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人性中蕴含着社会性,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发展、完善,也只有通过社会,个人才能实现和体现其完善性和意义性。天地境界是四境界中最高的境界。天地境界中的人对宇宙人生有最深的觉解,他不仅完全觉解人之性和人世之理,而且觉解到宇宙之性、宇宙之理。他认为人不仅是社会“全”的部分,而且是宇宙“全”的一部分。天地境界超过了个人和社会的狭小空间,是以新的视角和高度来视万物与苍生。生有何种觉解,宇宙人生对其即有何种意义,他即可达到何种境界。用一个简洁的说法可以这样表述:自然境界中的人是求一种本能的利或说善,功利境界中的人是追求个体的利与善,道德境界中的人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善,天地境界的人追求的是整个宇宙的善,也就是我们所崇仰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价值观的层次与境界之划分彰显了价值观具有的发展性:社会中的群体在当下的时段里处于不同的层次,随着社会的总体发展,社会群体的价值走向,也即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可能会改变;对于个体来说,也可能随着经历、境遇的改变而发生价值观的改变。无论是社会与个体,价值观的发展进程与社会和个体的成长过程一样是曲折的,但是其大趋势应该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呈现升级走向的。

参考文献:

1.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冯友兰《新原人》[M] 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企业价值观与使命感的重要性

企业价值观与使命感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很多企业都把企业文化摆上了议事日程。其中相当多的企业把文娱设施和文娱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利润不是一味的索取,还包括给予。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当然也不是局限于文娱设施和文娱活动,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说使命感和价值观。 企业的宗旨、精神和目标这些抽象的观念要获得员工的认同和赞许,首先要让员工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如果员工能把个人的理想融入企业的价值体系当中,那么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是被动的完成任务,而是积极的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成功的企业能够做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 企业的行为和个人的行为一样,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有的企业唯利是图,为了眼前的利益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然而风光一时不是长久之计。要获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对社会的付出。企业对于社会的回报将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有什么样的企业就有什么样的员工,企业的使命感和价值观就是员工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企业文化这个词总是能给人很虚的感觉,既然是种文化,那就让人说不清楚!但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企业访谈中,谈到成功毕离不开对自己企业文化的阐述,当然失败也由于企业文化,那我们该如何去认识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实际包括3个层面: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愿景在这里不谈,等以后再说。那就谈使命吧:使命实际就是一个方向的概念,是指引企业往何处前进。但是它需要在可能与不可能的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样才能给员工带来壮志雄心,让人们感觉自己是伟大事业中的一部分。 价值观乃是企业的行动,是具体的、本质的、可以明确描述的,它不是一种口号,不是很虚的东西(目前国企喜欢喊口号)。价值观是一定要得到员工的认同才有价值,为此,价值观的制定要鼓励员工参与讨论,同时也要反复实践。 所谓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价值观是人们生活价值状态的反映和实践经验的凝结,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价值观的内容体现在方方面面,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人生价值等等,是一种深层次的、系统的而且相对稳定的东西,不会轻易转变。 对企业来说,最要紧、最有价值的东西仍然是企业的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不同,企业文化的性质也就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那么什么叫企业价值观呢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西方企业价值观大致经历了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三个阶段。 当代企业价值观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西方社会的企业价值观,它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我们企业的价值观,同样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现代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包括如下内容: 一、企业的价值观应该是股东、经营管理人员、职工和顾客都得到利益。 二、应该同样重视个人的成果和集体成果,不能为了一种成果而牺牲另一种成果。 三、再好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如果不能得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支持和合作,也难以实现。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充分的互相协商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四、经营管理人员共有的三种价值观,即严守交货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是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妥协的。如果不能同时实现这三项,而需要决定其优先顺序的话,第一是严守交货期,第二是保证质量,第三是降低成本。令人放心的交货期和可靠的质量是现在新的非价格竞争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增大。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理想脚踏实地 随着《蜗居》的热播,很多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在《蜗居》中,海藻是一个悲剧,不是一个胜利者。剧中的海藻在物质上是得到了少许和短暂的满足,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女人的生育权被永久的剥夺了,真爱的小贝随之远去,还有母亲的白眼,社会的唾弃,道德的煎熬,心灵的折磨可能在陪伴她的一生。这正是海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流和现实残酷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正面领着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有正确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 (一)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是我们党顺应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因为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或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必将创造出比以往社会形态条件下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中央在多次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中论及公民道德规范方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应是深植民族之心的价值理念,是全体国民长期追随和追求的理想,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一分子理应以此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总的指导原则和思想理论前提。 现今社会缺乏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信念。思想观念进步和道德行为失范并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持怀疑态度,荣辱观错位现象较突出。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全体国民和谐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本文是关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我们在我们党课快要结束时,进行了我们的小组讨论。每个人的发言都很精彩,我也从中获益匪浅。更让我明确了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树有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为人民服务谁都可以做到。但为什么要在为人民服务前面加一个全心全意呢。我觉得这就是针对我们的党员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而汪金权老师作为一个普通党员,我认为他是真正正正的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一名重点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本来已经在著名中学黄冈中学任教了。可当他了解了家乡的教育现状后,毫不犹豫并且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立刻就回到家乡学校去任教。而且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我总在思考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些呢?难道他就没有什么追求吗?其实不然,他不但有追求,而且他的追求很伟大,很崇高。而他为什么能够做到那些我们一般人都不能想象的事呢?我认为归根结底是他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全心全意的奉献。其实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只有真正具有了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也只有如此,才会彻底冲破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在亿万人民创造历史的广阔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而对于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来说,在学习汪金权老师的先进事迹时,扪心自问下,到底有没有树立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只有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我们作为人这个属性的价值,我们才有可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培训时间:2014年4月2日(19:30-22:30 参训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中心小学 辅导人:宋三元 辅导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是我们党顺应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因为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或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我们一般把价值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价值观,另一类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它仅仅体现社会某个方面或领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种价值观我们就称之为一般价值观;另一种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它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这种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就叫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 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遵循。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们又是相互区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特点,而社会主义

价值观建设之路

我们向何处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梁启超先生的这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了,但却真实地道出了我少年至于国家的紧密程度。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不禁会想,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应该怎么走? 我们不禁要从此次论文的题目出发——从外面的世界到内心的自己。 当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充斥、信息爆炸、文化冲击的时代,当然,现在的外部世界、社会的大环境总体上说是和平与发展,这注定了我们不能天真地幻想着自己是“乱世枭雄”。以目前的形式来说,读书仍然是我们获取价值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即正确的是非观、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发展,正确地认识个人的发展。 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一个未受过教育的人相比,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前者对社会存在的潜在威胁要远远大于后者。更不用说代表着未来国家的力量的我们大学生。 目前中国的大学——当然社会上的某些方面也是——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上至领导老师下至学生,对英语的重视要远远大于对汉语的重视。很多大学里面除了中文系外其他专业的同学的语文都不是必修课,但所有专业的学生的英语都是必修课。当然,重视英语本没错,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信息的兼收并蓄都离不开英语。但长时间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则会有本末倒置的危险。随着英语的流行,国外的文化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势必会给传统文化带来强大的冲击,而在文化的交融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强势与弱势。“崇洋媚外”在新时期或许已经有了新的定义。 现在的青年绝大部分都知道圣诞节情人节甚至是愚人节的日子,但或许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重阳端午在哪一天。人们会津津乐道于肯德基好莱坞,却还天真地问别人同仁堂是饭馆还是茶楼……更别说还存在某国的动作激情大片对广大青年身心的毒害。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虽然当前社会并不需要我们做“毛泽东”、“黄继光”、“邱少云”,但我们身上的担子仍然很重。 反观我们自身,作为大学生,思想正确是很重要的。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从大的方面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觉得这有点空洞,说现实点,就是要让我们作为中国人在国际上有地位有面子。从小的方面来说,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幸福。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在大学应该干些什么。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应该使我们在大学最基本的行为处事标准,明道德之善,求科学之真。我们从祖国的五湖四海聚集于此,也带来了全国各地不同的行事作风和生活习惯,同时随着我们从家乡小城来到国家首都,从社会上所能获取的文化影响也大大增强,这其中龙蛇混杂,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冷静理智的心,认真地对待身边充斥着的各种生活氛围文化气息的影响。很多人在高中老实本分,但一进入大学,就变得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甚至违反校纪校规,很显然他们没有经受住环境的诱惑。如果连抵制诱惑的毅力和定力都没有,不明道德是非,那么我们又怎么能算得上是上过大学的人呢? 当然大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诚意正心,修其身而齐其家,治其国而平天下,这才是我们大学生应有的志向。当然,这些不能像喊口号那样每天只挂在嘴边,我们应把这些真正付诸行动。但有一个我们很不愿看到的事实是,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远远没有初高中时候的足,不少同学都是平时打游戏考前临时抱佛脚,这样的话上大学的意义将要大打折扣。大学不仅仅是学习,我们也没必要像高中应付考试一样在大学也整天抱着一本书死啃,但对学业我们首先应有足够的重视。今后的生活并不能靠打游戏来过日子,想赚钱想出名想为国家做贡献自己首先得有足够的能力。不要忘了上大学正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这些能力。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迫切需要解决好人们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谈及价值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谈似乎意义不大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经常被谈论,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现今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强调关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问题了。更进一步地去看便是,现在我们虽然能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无数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的人生价值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让人痛心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道德败坏、人生价值低下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其中一部分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们又怎么能去回避谈论这样一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呢? 所谓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西方世界,大多数的人们信仰基督教,而在印度,佛教则十分盛行。宗教对于这些信徒而言,就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事处事时所必须恪守坚持的原则。价值观虽然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与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义一样,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决不在于一朝一夕之间,其价值观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烙印着他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并在一定岁月的积淀之后,固定成为价值观。 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前的大学岁月里,被教科书中无数光辉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马克

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则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一个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简单来说,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 树立符合企业自身文化背景的核心价值观,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几年,凭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比如以“和谐共处、效率为先、服务至上、互利共赢”为核心价值观的珠江人寿保险公司,在短短几年之内由弱变强,是各方优秀人才、各类深厚文化理念和各种先进管理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了和谐的创业和发展环境,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个体经验融合于大环境中,大胆创新。在此基础上,珠江人寿千方百计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市场应变能力,自上而下地形成一心一意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为公司发展壮大贡献全部的才智与精力。珠江人寿企业内部形成“管理即服务”,“后台服务前台,全员服务基层”的共同认识;市场竞争中,形成“客户至上”、“服务是第一生产力”的竞争意识。同时要意识到为员工、为伙伴、为投资人创造价值是公司的天然使命,只有多方沟通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形成合力,创造企业最大价值。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理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珠江人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灵魂,为企业提供了一把衡量内聚力的标尺,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无异于一盘散沙,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犹如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它在为自身树立品牌、创建商誉、建立声望的进程中起着导向作用。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 摘要:人生价值观地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地问题.在社会大变革地时代,大学生如何从多元地价值观中做出正确地价值选择,坚持正确地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地问题.人生观从萌芽、发展到基本形成都是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要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地本质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地人生才更有意义”等问题,懂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地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有利地客观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出崇高地人生价值.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观、价值观、金钱、享乐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地价值,是人地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地作用和意义.有什么样地人生价值观,就有什么样地人生.当前,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地主流是积极向上地,他们知道人生地价值不仅包括自我价值,也包括社会价值,即他们在获得社会地物质和精神认可地同时,也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如何在为社会地贡献中实现自己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人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地统一.对人生价值地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地实践活动,为人们地人生目地和人生态度地选择提供依据.当代大学生只有真确理解人生价值地内涵,明是非、辩善恶、知荣耻,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地价值,成就人生地辉煌.但是,大学生在朝着文明、健康、向上方向地同时,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青少年是祖国地未来、民族地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地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地是非常有必要地. 一、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就必须树立正确地人生观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地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地意义地理解不同,存在各种不同地人生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重要时期,每个人都树立要正确地人生观,以指导自己走正确地人生道路.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地对于人生目地和意义地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地目标、人生道路地方向和对待生活地态度.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地、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人生目地,是人们生活实践中地根本问题,也是人生观地核心.它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地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不同地理想意识、观念,有高尚地、平庸地、低级地观念.在各种观念地指导下,实际生活中就有不同地人生目地.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地对人生问题地一种稳定地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价值主要是指人对社会地贡献,对人生意义地评价,是把人作为一个特定地社会个体所应具有地最基本价值地取向问题,也是决定人生观形成地重要因素. 科学地人生观是时代地精华,具有鲜明地时代性.不同地时代、不同地历史背景,有不同地人生观.每一个时代地人生观,都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地反映,都铭记着那个时代地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地人生观,它是历史地产物.处于不同历史阶段地人,由于对人生问题认识地深度、广度和正确程度不同,而又不同地人生观.人生观是随着历史地发展而发展地,没有超越历史和历史永恒地人生观;代表时代发展方向地人生观往往就是那个时代地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又推动着历史地进程.所以对于广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掌握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意义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姓名:向伟学号:2008300000026 人文科学试验班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从战略高度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规律的认识达到 了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具有相对稳 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认为,其内涵应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涵盖了社会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

领域,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 理想,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理应是我们所遵循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既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是和谐、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和谐、自由的途径与手段,和谐、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要达到的目的与最终目标,而和谐更侧重社会层面,自由更侧重个体层面。具体来说,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和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自由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自由提供情理支持、可靠保障和动力条件;而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和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要阶段 性实现,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执政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上的认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诉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内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意义

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文化道德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在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的同时,还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思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应把这种古训当作指引我们行动的准绳。人作为道德建设主体,既是道德建设的实践者,也是道德建设的受益者。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层次性要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一定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育是件大事,因此,作为人师,小事情上的失信行为,将会带来大事情上的不和谐,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品德教育,育心为本。若要教育学生的心灵,就必有高尚的师德,作为教师就应安贫乐道,一心从教,要经受起道德的考验,建立正确的荣辱观,做到知荣耻以修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地认识“荣”与“耻”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再将这种科学的荣辱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身体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迫切需要解决好人们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谈及价值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谈似乎意义不大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经常被谈论,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现今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强调关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问题了。更进一步地去看便是,现在我们虽然能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无数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的人生价值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让人痛心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道德败坏、人生价值低下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其中一部分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们又怎么能去回避谈论这样一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呢? 所谓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西方世界,大多数的人们信仰基督教,而在印度,佛教则十分盛行。宗教对于这些信徒而言,就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事处事时所必须恪守坚持的原则。价值观虽然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与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义一样,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决不在于一朝一夕之间,其价值观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烙印着他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并在一定岁月的积淀之后,固定成为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课稿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 进性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首先必须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明确强调,共产党员“要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曾庆红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广大党员把科学理论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深刻检查、认真反思,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深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把它贯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就是它的先进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一个先进的政党,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要由全体党员来执行;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作为一个党员,要具备这种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少数党员干部经不住利欲诱惑,堕落成腐败分子,就是动摇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必然要求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只有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正确看待各种事物,改造主观世界有力的思想武器。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对照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点,真正解决好在对待权力、地位、政绩、利益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理论上透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实要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核心是“公”字;执政为民,核心是“民”字。共产党员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态度,时刻不忘人民群众,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刻不忘群众利益,努力实现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从维护人民、民族、国家大局利益出发,科学地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解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

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又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走向,所以我们大学生要真切的认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使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价值的反映和判断,并影响自己所采取的的态度和行为等。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指导人们价值活动多的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一般思想原则。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等问题的追问及评价的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因为他们在获得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认可的同时,也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如何在为社会做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大学生在朝着文明、健康、向上方向发展的同时,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某些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规则别废弃或者搁置,而某些新树立起来的观念和规则也难以很快建立健全,加上封建腐朽观念以及资本主义负面观念的冲突,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朝着多

元化方向发展趋势,甚至产生一下误区: 1、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 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的观念。有的大学生非常崇拜这种观念,把“挣钱”、“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的价值标准,认为读书无用。 因此他们吧大号的学习时间用到挣钱上,在大学里欣起一番不可忽视的“厌学风”。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会变得唯利是图,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这事非常不可取的。 2、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主张人生的 唯一目的就是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的思想理论。人们在辛勤劳作之后享受生活,这是正当的需要,也是有利与经济发展的。 如果一味的把享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作为一种“主义”的话就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校园里用父母的血汗钱来比阔气,摆排场,在消费上过度追求品牌等。这些都是错误的价值观。 3、个人注意。个人主义就是以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思 想和道德原则,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表现的自私自利,不愿意关心他人,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损害集体利益而保证自己的利益。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尚未走出大学的我们来说,目前的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我价值,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