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杜甫翻译、背景、主题思想

《春望》杜甫翻译、背景、主题思想
《春望》杜甫翻译、背景、主题思想

《春望》杜甫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原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动乱、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在他的名篇巨作中。后人评杜诗为“诗史”,称杜甫为“诗圣”。

【背景】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同时,唐朝中央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主旨】

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导入。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

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

北征 杜甫

北征 唐代: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复制下一首赞55 叙事,长诗,战争,忧国忧民,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肃宗即位的第二年,闰八月初一日那天, 我杜甫将要向北远行,天色空旷迷茫。 这时因为战乱,时世艰难让人忧虑,朝野很少有空闲的时日。 想来惭愧,因为只有我一人蒙受皇恩,皇上亲自下令允许我回家探亲。 我到宫阙拜辞,感到恐惧不安,走了好久尚未走出。 虽然缺乏敢于谏诤的气魄,总惟恐皇上思虑有所疏失。 皇上确是中兴国家的君主,筹划国家大事,本来就该要谨慎努力。 安史叛乱至今尚未平息,这使君臣深切愤恨。 我只有挥泪告别,但仍恋念凤翔行宫,走在路上仍然神志恍惚,放心不下。如今天下尽是创伤,我的忧虑何时才能结束啊! 我拖拖沓沓地穿过田间小路,不见人烟,到处一片萧条。 路上遇见的人,有很多都是带着创伤,痛苦呻吟,有的伤口还在流血呢!我回头看看凤翔县,傍晚时,旗帜还忽隐忽现。 向前登上一道道寒山,屡屡发现战士喂马饮水的泉源水洼。 到了邠州郊外,由于地势低凹,如同走入地底,泾水在邠郊中水流汹涌。猛虎蹲立在我的眼前,吼啸声震山谷,苍崖好像会崩裂一般。 今秋开满了菊花,石道上留下了古代的车辙。 青云激发起高雅的兴致,隐居山林的生活也很欢悦。 山里的水果都很散乱细小,到处混杂生长着橡树和山栗。

杜甫诗三首翻译

杜甫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注释 秋兴八首(其一)① 玉露②凋伤③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④。 江间波浪兼天⑤涌,塞上⑥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⑦他日⑧泪,孤舟一系⑨故园心。 寒衣⑩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1.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春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古物抒怀的意思。 2.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3.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4.萧森:萧瑟阴森。 5.兼天:连天。 6.塞上:指巫山。 7.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8.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9.系:指系舟上岸。 10.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11.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12.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 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 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 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登高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②清沙白鸟飞回③。

《望岳》作者:杜甫(拼音版、带拼音、注音、精校)

《望wàn ɡ 岳yuè 》作zuò 者zhě :杜dù 甫fǔ 岱dài 宗zōnɡ 夫fú 如rú 何hé ,齐qí 鲁lǔ 青qīnɡ 未wèi 了liǎo 。 造zào 化huà 钟zhōnɡ 神shén 秀xiù ,阴yīn 阳yán ɡ 割ɡē 昏hūn 晓xiǎo 。 荡dàn ɡ 胸xiōnɡ 生shēnɡ 层cén ɡ 云yún ,决jué 眦zì 入rù 归ɡuī 鸟niǎo 。 会huì 当dānɡ 凌lín ɡ 绝jué 顶dǐnɡ ,一yì 览lǎn 众zhòn ɡ 山shān 小xiǎo 。 【注zhù 解jiě 】:1、岱dài 宗zōnɡ :泰tài 山shān 别bié 名mín ɡ 岱dài ,居jū 五wǔ 岳yuè 之zhī 首shǒu ,故ɡù 又yòu 名mín ɡ 岱dài 宗zōnɡ 。2、钟zhōnɡ :赋fù 予yǔ 、集jí 中zhōnɡ 。3、决jué :裂liè 开kāi 。 4、凌lín ɡ :跃yuè 上shàn ɡ 。 【韵yùn 译yì 】:泰tài 山shān 呵hē ,你nǐ 究jiū 竟jìn ɡ 有yǒu 多duō 么me 宏hón ɡ 伟wěi 壮zhuàn ɡ 丽lì ?你nǐ 既jì 挺tǐnɡ 拔bá 苍cānɡ 翠cuì ,又yòu 横hén ɡ 跨kuà 齐qí 鲁lǔ 两liǎnɡ 地dì 。造zào 物wù 者zhě 给ɡěi 你nǐ ,集jí 中zhōnɡ 了le 瑰ɡuī 丽lì 和hé 神shén 奇qí ,你nǐ 高ɡāo 峻jùn 的de 山shān 峰fēnɡ ,把bǎ 南nán 北běi 分fēn 成chén ɡ 晨chén 夕xī 。望wàn ɡ 层cén ɡ 层cén ɡ 云yún 气qì 升shēnɡ 腾tén ɡ ,令lìn ɡ 人rén 胸xiōnɡ 怀huái 荡dàn ɡ 涤dí ,看kàn 归ɡuī 鸟niǎo 回huí 旋xuán 入rù 山shān ,使shǐ 人rén 眼yǎn 眶kuàn ɡ 欲yù 碎suì 。 有yǒu 朝zhāo 一yí 日rì ,我wǒ 总zǒnɡ 要yào 登dēnɡ 上shàn ɡ 你nǐ 的de 绝jué 顶dǐnɡ ,把bǎ 周zhōu 围wéi 矮ái 小xiǎo 的de 群qún 山shān 们men ,一yì 览lǎn 无wú 遗yí ! 【评pín ɡ 析xī 】: 杜dù 甫fǔ “望wàn ɡ 岳yuè ”诗shī 共ɡònɡ 三sān 首shǒu ,这zhè 一yì 首shǒu 是shì 写xiě 望wàn ɡ 东dōnɡ 岳yuè 泰tài 山shān 的de 。诗shī 以yǐ “望wàn ɡ ”入rù 题tí ,赞zàn 叹tàn 东dōnɡ 岳yuè ,讴ōu 歌ɡē 造zào 化huà 。希xī 望wàn ɡ 凌lín ɡ 顶dǐnɡ 而ér 小xiǎo 天tiān 小xiǎo ,以yǐ 抒shū 雄xión ɡ 心xīn 壮zhuàn ɡ 志zhì 。开kāi 首shǒu 两liǎnɡ 句jù ,写xiě 泰tài 山shān 的de 高ɡāo 峻jùn 伟wěi 大dà ,先x iān 写xiě 对duì 它tā 的de 仰yǎnɡ 慕mù ,再zài 写xiě 它tā 横hén ɡ 跨kuà 齐qí 鲁lǔ 两liǎnɡ 地dì 的de 壮zhuàn ɡ 伟wěi 。三sān 、四sì 句jù 写xiě 近jìn 望wàn ɡ ,所suǒ 见jiàn 泰tài 山shān 的de 神shén 奇qí 秀xiù 丽lì 和hé 能nén ɡ 分fēn 割ɡē 日rì 夜yè 的de 巍wēi

小学必背古诗词加拼音

. Word 文档一年级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òng庐,笼lǒng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pí pá)马上催。醉(zuì)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bú教jiào马度阴山。11、芙蓉楼送辛渐jiàn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chǔ山孤。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hú。 12、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shè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白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唐)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唐)白 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白 故人西辞cí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孤帆fān远影碧空尽,惟wéi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唐)白

古诗望岳拼音版

古诗望岳拼音版 杜甫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名篇,全诗主要写的内容是什么? 望岳 杜甫 dài zōnɡ fū rú hé,qí lǔ qīnɡ wèi liǎo.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zào huà zhōnɡ shén xiù,yīn yánɡɡē hūn xiǎo.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 dànɡ xiōnɡ shēnɡ cénɡ yún,jué zì rùɡuī niǎo.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 huì dānɡ línɡ jué dǐnɡ,yì lǎn zhònɡ shān xiǎo.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评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

杜甫北征翻译

北征翻译 肃宗即位的第二年,闰八月初一日那天,我杜甫将要向北远行,天色空旷迷茫。这时因为战乱,时世艰难让人忧虑,朝野很少有空闲的时日。想来惭愧,因为只有我一人蒙受皇恩,皇上亲自下令允许我回家探亲。我到宫阙拜辞,感到恐惧不安,走了好久尚未走出。虽然缺乏敢于谏诤的气魄,总惟恐皇上思虑有所疏失。皇上确是中兴国家的君主,筹划国家大事,本来就该要谨慎努力。安史叛乱至今尚未平息,这使君臣深切愤恨。我只有挥泪告别,但仍恋念凤翔行宫,走在路上仍然神志恍惚,放心不下。如今天下尽是创伤,我的忧虑何时才能结束啊!我拖拖沓沓地穿过田间小路,不见人烟,到处一片萧条。路上遇见的人,有很多都是带着创伤,痛苦呻吟,有的伤口还在流血呢!我回头看看凤翔县,傍晚时,旗帜还忽隐忽现。向前登上一道道寒山,屡屡发现战士喂马饮水的泉源水洼。到了邠州郊外,由于地势低凹,如同走入地底,泾水在邠郊中水流汹涌。猛虎蹲立在我的眼前,吼啸声震山谷,苍崖好像会崩裂一般。今秋开满了菊花,石道上留下了古代的车辙。青云激发起高雅的兴致,隐居山林的生活也很欢悦。山里的水果都很散乱细小,到处混杂生长着橡树和山栗。有的红得像朱砂,有的黑得像点点的生漆。它们有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甜的或苦的,全都结了果实。遥想那世外桃源,更加想到自己生活的世界真是太差了。在坡陀上遥望廊州,山岩山谷交相出没。我已来到了水边,我的仆人还落后在坡上(回头看,因为坡陡,以致他好像在树梢上一

样)。鸱鸟在枯桑上鸣叫,野鼠乱拱洞穴。夜深时,我走过战场,寒冷的月光映照着白骨。回想起潼关的百万大军,那时候为何溃败得如此仓促?使秦中百姓遭害惨重。何况我曾经堕入胡尘(困陷长安),等到回家,头发已经尽是花白了。经过了一年多,回到这茅屋,妻儿衣裳成了用零头布缝补而成的百结衣。伤心得在松林放声痛哭,并激起回响,泉流也好像一起呜咽,声音显得悲伤极了。平生所娇养的儿子,脸色比雪还要苍白。看见了父亲就转过身来啼哭(分别很久显得陌生),身上污垢积粘,打着赤脚没穿袜子。床前两个小女孩,补缀的旧衣裳刚过两膝(女儿长高了裙子太短了)。有海上景象图案的幛子裂开,因缝补而变得七弯八折。绣在上面的天吴和紫凤,颠倒的被缝补在旧衣服上。老夫情绪恶劣,又吐又泻躺了好几天。奈何囊中没有一些财帛,救你们寒颤凛栗。打开包裹取出化妆用的粉黛,被褥和床帐可稍稍张罗铺陈。瘦弱的妻子脸上又见光采,痴女自己梳理头发。学他母亲没有什么摆弄,清早梳妆随手往脸上涂抹。一会儿涂胭脂一会儿擦粉,乱七八糟把眉毛涂得那么阔。我能活着回来看到孩子们,高兴得好像忘了饥渴。他们问我事情,竞相拉着我的胡须,谁能对他们责怪呼喝?反而使我想起困在贼窝的愁苦,我真的心甘情愿受他们杂乱吵嚷。我刚回来要宽慰心情,生活料理、生计问题,那里还顾得谈论?肃宗还流亡在外,几时才可以停止训练兵卒?抬头看看天色的改变,觉得妖气正在被消除。阴风从西北吹来,惨淡地随着回纥。回纥怀仁可汗愿意帮助唐朝,回纥的特性是善于驰骋冲击。回纥送来了五千个战士,赶来了一万匹战马。这些兵马以少为贵,唐朝及其他民

经典古诗词大全--带拼音

shī zhōnɡ chūn 诗中春 1 、 chūn mián bù ju? xiǎo , chù chù w?n tí niǎo 。 ( manɡ hào rán :《 chūn xiǎo 》》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春晓》》 2 .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 bào d? sān chūn huī。 ( manɡ jiāo :《 y?u zǐ yín 》 )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游子吟》 ) 3 . h?nɡ d?u shēnɡ nán ɡu?, chūn lái fā jǐ zhī ?( wánɡ w?i :《 xiānɡ sī ))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王维:《相思 )) 4 . hǎo yǔ zhī shí ji?, dānɡ chūn nǎi fā shēnɡ。 ( dù fǔ:《 chūn ya xí yǔ ))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 5 . y? huǒ shāo bú jìn , chūn fēnɡ chuī y?u shēnɡ。 ( bái jū yì: ( fù d?ɡǔ yuán cǎo s ?nɡ bi? )) 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6 . chūn zhǒnɡ yí lì sù,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lǐ shēn :《 mǐn n?nɡ》 )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悯农》 ) 7 .ɡu? p? shān h? zài , ch?nɡ chūn cǎo mù shēn 。 ( dù fǔ:《 chūn wànɡ }) 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 8 . lu? h?nɡ bú shì wú qínɡ wù, huà zu? chūn níɡanɡ hù huā。 ( ɡōnɡ zì zhēn : ( jǐ h ài zá shī》 ) 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 己亥 杂诗》 ) 9 . bù zhī xì ya shuí cái chū,ar yua chūn fēnɡ sì jiǎn dāo 。 ( ha zhī zhānɡ:《 yǒn ɡ liǔ》 ) 9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 柳》 ) 10 . chūn sa mǎn yuán ɡuān bú zhù, yì zhī h?nɡ xìnɡ chū qiánɡ lái 。 ( ya shào wēnɡ:《 y ?u yuán bù zhí》 ) 1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 《游园不值》 ) shī zhōnɡ xià 诗中夏 1 . lì jìn bù zhī ra, dàn xī xià rì chánɡ。 ( bái jū yì:《ɡuān yì mài )) 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白居易:《观刈麦 )) 2 . shēn jū fǔ jiá ch?nɡ, chūn qù xià y?u qīnɡ。 ( lǐ shānɡ yǐn : ( wǎn qínɡ )) 2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 ( 晚晴 )) 3 . shǒu xià y?u qīnɡ h?, fānɡ cǎo yì wai xiē。 ( xia línɡ yùn : ( y?u chì shí jìn fā n hǎi 》 ) 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 ( 游赤石进帆 海》 ) 4 . zh?nɡ xià kǔ ya duǎn , kāi xuān nà wēi liánɡ。 ( dù fǔ:《 xià ya tàn 》 ) 4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 5 . n?nɡ fū fānɡ xià yún ,ān zu? wúɡǎn shí。 ( dài fùɡǔ:《 dà ra》 ) 5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 戴复古:《大热》 ) 6 . r?n jiē kǔ yán ra, wǒài xià rì chánɡ。 ( lǐánɡ:《 xià rì lián jù》 )

杜甫《北征》诗词鉴赏

杜甫《北征》诗词鉴赏 北征 唐代: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更*。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七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同步练习题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朝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等,皆为古今传诵。 注释译文: 岳:此指东岳泰山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写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课前预习】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 三、背景介绍 《秋兴八首·其一》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又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四起唐王朝难以复兴。此时,老友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失去依靠,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时年已经50多岁,常年卧病在床,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情寂寞、抑郁。《秋兴八首·其一》融合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凉的秋声、诗人暮年多病的苦况和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 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

疯狂背古诗注音版245首

疯狂背诵古诗

1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2题西林壁(宋)苏轼 3终南望雨雪(唐)祖咏 4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5望洞庭(唐)刘禹锡 6耶溪泛舟(唐)孟浩然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9对雪(唐)高骈 10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11杂诗(唐)王维 1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3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 14赠花卿(唐)杜甫 15山中问答(唐)李白 16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唐)王维 17途次望乡(唐)孟浩然 18富贵曲(唐)郑遨 1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2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21赠妇诗(东汉)秦嘉 22画佚名 2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24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唐)常建25塞下曲(唐)卢纶 26思归莫方 2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8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唐)许浑 29长相思(宋)陆游 30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31山中留客(唐)张旭 32闺情(唐)孟浩然 33江上渔者(唐)范仲淹 34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35清明(唐)杜牧 36春晓(唐)孟浩然 3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38山中客访(五代)李映 3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40相思(唐)王维 41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42彩树歌(唐)陈子昂 43蚕妇(唐)杜荀鹤 44途中早发(唐)刘禹锡 罗隐 47一日复一日(唐)韩愈 48晚春(唐)韩愈 49鸳鸯篇(唐)陈子昂 50悼正弘禅师(唐)孟浩然 51别董大(唐)高适 5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53题花山寺壁(北宋)苏舜卿 54春日(南宋)朱熹 55悯农(唐)李绅 56示儿(宋)陆游 57游山村黄昏所见(明靳书 58秋浦歌(唐)李白 59夜会问答(唐)皮日休 6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61客广陵(唐)王昌龄 62点绛唇(北宋)王禹偁 63一去二三里佚名 64南乡子(五代)欧阳炯 65乌衣巷(唐)刘禹锡 66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井(唐)韩愈67采桑子(宋)晏殊 68过南岳入洞庭湖(唐)杜甫 69千秋节宴应制(唐)张说 70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71又呈吴郎(唐)杜甫 72公子行(唐)贯休 73醉落魄(宋)魏了翁 7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75望天门山(唐)李白 76游悟真寺(唐)白居易 77江南春(唐)杜牧 78归园田居(晋)陶潜 79夜宿山寺(唐)李白 80愤世少年行(清)陈中 8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82鸟鸣涧(唐)王维 83晓出闻书声李玉 84望岳(唐)杜甫 85池上二绝(唐)白居易 86拜新月(唐)李端 87菊花(唐)黄巢 88冬夜(唐)白居易 89墨梅(元)王冕 90壮志少年行钟行

北征看杜甫.朱延涛

由《北征》看杜甫及其诗歌艺术 朱延涛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社科部,河南信阳 464000) 提要:杜甫《北征》写于“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三年(公元757年),此诗叙写了作者由凤翔归家途中的经历感想,以及到家后的情事,并提出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期望。 关键词:杜甫;《北征》;诗歌艺术 唐肃宗二年四月(七五七),杜甫逃出长安,至行在凤翔,五月授左拾遗,后因疏救房馆,触怒肃宗。八月,放还福州探望妻子,因作此篇。它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都是杜诗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合称“双璧”。后者写于“安史之乱”前,而此文作于“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三年(七五七),全诗叙写了由凤翔归家途中的经历感想,以及到家后的情事,并提出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期望。 下面我将具体分析此文,并试着从中探索和发掘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和沉郁顿挫的情感特征及艺术技巧,我认为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东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叙写告别肃宗,回福州,并表忠心。虽则被放还,仍念君王之恩,“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这或许是一种所谓“怨而不怒”的讽刺,然而杜甫更把肃宗奉若圣主,并对之寄予绝高的期望,在他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好皇帝的幻想,似乎近迂,不过这正是他的儒家信仰所必然决定的,也正是这一点使他认识不到“惟以一人治天下”的极端不合理性和危险性,而关于圣主的期盼的彻底解构也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最终完成的,所以在此我们似乎不应该对诗人苛求太多,而应更多地把它看成是诗人的一种政治理想,认识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 第二部分,“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到“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记述归家途中见闻及感想,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社会凋敝、疮痍满目、民不聊生的惨状,对战乱进行了最痛心深刻的控诉,“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渺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本来我们觉得诗人应该要痛斥战争的罪恶了,一种不平愤懑之气要喷薄而出了,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把这种深沉的痛楚抑制住了。“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一个回首把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凝聚了起来,把平定战乱的全部信念倾注到了逃难在外的皇帝身上,这是诗人的期望,也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内心渴望。在饱尝了悲苦困顿之后,诗人看到青云,也不免动了离尘绝俗、避世隐居的情趣,又看到“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的野林欣欣向荣、果实累累,简直是世外桃源,由此诗人“益叹身世拙”,在这赫然的对比之下,更加突显出乱世人生的动荡流离之苦,诗人的所指愈加沉痛哀绝。接下来诗人写到“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虽无正面描写,却从战争的后果揭出了战乱的残酷悲凉,更加震撼人心,不知不觉中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或许是诗人不忍回想官军面临叛军时的溃败,不过,“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这四句诗就足以概括官军的惨败,更可见出诗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悲痛和忧伤,也正是由于此战的败北,诗人堕胡尘。一路的经历已暗示了家庭也一定受尽了破坏,这更加深了诗人的痛苦,同时也更加强了诗人对“中兴主”的渴盼。 第三部分,“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到篇末。述说了回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加的情事,之后又着重叙写了在家听到回汔助肃宗收复两京的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并抒发了一番真挚而深刻的感慨。“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中的经年、百结,精练而准确地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鉴赏分析。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2、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3、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 * ,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古诗北征·皇帝二载秋翻译赏析

古诗北征·皇帝二载秋翻译赏析 《北征·皇帝二载秋》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

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前言】《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此诗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八月,诗人从凤翔到鄜州探家途中所作,叙述一路见闻及到家后的感受。当时宰相房琯被贺兰进明等人诬谤受贿而论罪,作为左拾遗的杜甫上疏为房琯辩罪,触怒唐肃宗,下三司问罪,得张镐营救释放。八月,肃宗命他离凤翔探家,实为遣归。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陈述了自己对时事的见解。诗人采用以赋为主、有比有兴的方法,表现了宏大的历史内容,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注释】(1)墨制:是用墨笔书写的诏敕,亦称墨敕。这里指唐肃宗命杜甫探家的敕命。(2)皇帝二载:即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3)初吉: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