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ⅢD 型 触摸屏电力直流电源监控系统

PMS-ⅢD 型 触摸屏电力直流电源监控系统
PMS-ⅢD 型 触摸屏电力直流电源监控系统

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04T14:34:15.217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2期作者:张玉琴1 程佳音2 [导读] 在电力系统之中加强新能源发电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改善目前的社会能源供应系统效率较低的情况,推动社会能源的高效利用。 (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涉县供电分公司河北邯郸 056400; 2.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新能源在不断地出现,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推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今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所以,在电力系统之中加强新能源发电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改善目前的社会能源供应系统效率较低的情况,推动社会能源的高效利用。基于此,本文就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方向以及相应的应用要求进行一定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在今后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过程之中对相关人员能够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离不开电能,可以说电能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生产的进步,未来阶段内我国用电数量会逐年增长,而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过去中,我国发电普遍使用的是化石燃料,如碳煤以及石油等,而这些化石燃料并非可再生资源,用多少就消耗多少,如果一直使用化石燃料的话,必然会导致化石燃料的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能源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分布式光伏的特点与应用效果的阐述 以光生伏特效应为基础,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元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光伏发电。由于半导体硅在加入了不同特性的半导体材料,最终导致半导体内部出现了多余的空穴或者自由电子。分布式光伏发电是除了风力发电外在发电中光伏应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将光伏发电接入风电场用电系统中,负责照明电力的需求,这种新能源技术已经得到了的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我们常说的光伏发电,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发电,风电场采取在综合办公楼、材料库等建筑物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式,采取就近接入或者分散接入的方式将光伏发电接入发电站用电系统中。为了确保就近接入、分散接入的顺利进行,发电站必须在确保自身建筑配电间配有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础上,将光伏发电电流有效的转化为符合发电站用电要求的电能。就目前而言,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直接电流控制火灾间接电流控制等几种类型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如果采取直接电流控制的话,则电流控制器在通过电力反馈闭环直接对电流输出进行调节,不仅不会影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电流的稳态与动态等各方面性能。但是,其对于电流控制器性能的要求相对较高。而间接电流控制,虽然对控制器要求较低,结构简单且不需要引入反馈电流,但是由于间接电流控制的稳定性较差,电路的动态响应较慢,因此应用这一方式就会导致并网电流跟踪精度的下降。 2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利用燃烧电池进行发电技术 燃烧电池是现代技术发展出的众多新能源技术中的一类,其工作方式与传统电池的工作方式并无不同,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虽然在机构之上与传统电池相差不大:都存在正负极,电池之中都具备电解质以供电解,然而在具体的核心结构之中仍然与传统电池有所不同,即燃烧电池在其正负极之上并没有像传统电池那样放置有一定量的活性物质来保持工作的稳定以及效率的提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燃烧电池主要以供给的燃料与电池内部的氧化剂进行反应,通过这一反应从而实现电能的输出。因此在燃烧电池工作过程中,要想保证足够多的电能的产生,只需保证发生反应的燃料以及内部的氧化剂充足即可,相较于传统能源的使用条件而言已经有了极大地简化。所以从理论上来讲这一发电技术能够实现百分百的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即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仍然能够保持远高于传统能源使用效率的百分之八十的能源利用。 2.2海洋能源利用的可能性与前景调查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海洋所占面积为71%,陆地所占面积为29%,海洋所蕴含的资源非常大。可以说,谁掌握了海洋技术,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我国新能源发电主要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这两种方式,忽视了海洋所蕴含的能源。其实,海洋的能量巨大,并且是现阶段找到可替代能源前唯一可依靠的能源。海洋不仅蕴含大量的生物和物种资源,还潜藏大量的能源,比如生物能、潮汐能等,这些能源值得人们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压力。海洋能源并不完全指海洋自身,地球存在于太阳系中,只要其一直存在,海洋能源就永远不会枯竭。现阶段,以海洋能为基础进行发电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施工人员将沸点较低的水质加热使其呈现为蒸汽;第二种:以温水为基础,将其运送到真空室内加热至沸腾状态,从而转变为蒸汽。液体水转换为蒸汽后具有强大的热能,推动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再从600~1000m深处进行冷却水的抽取,从而实现冷凝蒸汽的目的。1930年,法国科学家借助海水存在的温差进行发电,并取得试验成功,但发出的电能与消耗的电能相比少之又少,不值得推广和使用。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海水温差发电。大量的试验证明,其具备一定的优点:(1)将温海水作为基础进行发电,能有效避免化学物质对海水产生污染;(2)采用开放式循环能降低试验成本,提高发电效率;(3)采用塑料制造的直接接触热交换器,能有效提高设备的抗腐蚀性;(4)能产生大量的蒸馏水,为其他部门的使用节省资源。我国的潮汐能发电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并且正常运营的潮汐发电站已达到几十座。经过5~10年的发展,我国的潮汐能发电站势必会超过100座。由此可以看出,海洋能发电和宽阔的海洋一样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我国的海岸线较长,具有丰富的海洋能源,具有一定的优势。海洋能是可再生能源,并且永远不会枯竭,其与煤炭发电相比较,不会消耗现有的能源,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与太阳能发电进行比较,不会占有现有的土地资源,能过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与核能发电进行比较,不需要消耗稀有的能源,也不需要强大的保护措施和科学技术作为依靠。 2.3太阳光伏发电技术运用 我国现阶段的太阳光伏发电技术可以分为三种,具体如下:(1)由电压源电压控制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这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结构被称为独立户用型。(2)由电压源电流控制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这种结构被称为并网型。(3)融合独立户用型以及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可在电压源电压和电压源电流控制之间进行切换。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由功率变化装置把转化来的电能调节成可以接入电网的电能。太阳能电池转化来的电能为直流电,只能为直流负荷输出所需要的电

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5-16T15:26:32.6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作者:李翔波 [导读] 摘要:新能源发电技术是解决电力生产消耗过多煤炭等战略资源的最佳途径。 (广州艾博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新能源发电技术是解决电力生产消耗过多煤炭等战略资源的最佳途径。本文以新能源发电形式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电力系统运用实际情况,将简单阐述一下新能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对现行的几种新能源发电技术进行简单点的介绍。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原则;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进行发电,在相关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分布式发电同新能源发电应运而生。为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整个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得到长时间且可持续性的发展,展开有关新型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所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逐渐提高,新能源发电逐渐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人们的关注。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解决了传统发电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且减少了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可再生的清洁的新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等。但是在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多个小型的发电站所产生的电流对电力系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首先分析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而提出几种新能源发电技术。 一、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在新能源发电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的过程中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因为由于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发电机组容量有限,只能采用异步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因为缺少相对独立的励磁装置,所以在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并入电网之前发电机自身是没有电压的。在发电机并网前后其电压电流必然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记载,在并网时会出现大概比额定电流大5-6倍的并网冲击电流。在并网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容量较小的电网而言,数量比较大的异步发电机同时并入电网的瞬时会将电网电压大幅拉低,瞬间降低的电压会对在同一电网上运行的其它电气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威胁到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在新能源发电的电力并网过程中,除了上文所介绍的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以外,新能源电力并网还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当风力发电的电能并入大型电网的过程中,由于大型电网所配备的备用电容和调节电力的设备比较充足,因而风电并网不会对电网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风电所并入的电网并不都是具有相当调节能力的大型电网,当风电将要并入小型电网的时候,并网所造成的频率改变和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同上文所介绍的情况一样,当多台大型风力发电机将其所发的电量同时并入电网中的时候,会造成电网电压的瞬间降低。风力发电过程中,风速是不稳定的,当风速超过切出值的时候,风力发电机就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并网状态。由于风电的并入而造成的电网电压的下降无疑会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威胁。 二、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1、利用开发风能发电 在目前的电力电子背靠背变频技术的支持下,风力发电系统能够对发电功率的各个参数的输出作业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风力发电的目标也是通过控制电磁转矩控制机组转速频率来实现的。风能在利用过程中因为没有产生辐射、也不会对空气产生污染是一种公认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基本原理,利用自然界的风力带动发电企业安装的风车叶片旋转,通过增速机把风车旋转的速度加快,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2、利用海洋能发电 (1)波浪发电 波浪发电需要利用转换装置,把波浪能转化为机械、气压或液压的能量,以催动机械的运行。其中,我国最典型的波浪发电案例,应该是广东油尾建成的100千瓦的振荡水柱式波浪发电站,当然,还有一些地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海南、福建,现如今,很多沿海城市已经把建设100千瓦以上的波浪发电站,作为建设目标。虽然说波浪发电技术难度大、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是却符合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潮汐发电 潮汐是海洋水位受太阳和月球等天体的引力影响,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水位波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因而,潮汐发电的方式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创造势能,把势能转化为电能,来投入使用。可再生、存储量大、生产成本少是潮汐能的最大优势,同时,潮汐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把潮汐能发电水库建立在河口或海湾,不会占用地区的耕地。但是,在潮汐能发电方面,我国存在着电价高、成本高等问题,给潮汐能的推广和运用带来不利影响。 3、太阳能发电技术 目前世界储备量最多的自然资源就属太阳能了,当电力、煤炭、石油等资源存储量耗尽时,太阳能发电将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方法。在地球外层空间建立太阳能发电基地是太阳能技术的基本构想,产生的电能将通过微波传输到地面上太阳能接受装置里。然后在经过相应的处理把太阳能从液态变为气态,用于汽轮发电机发电。其中太阳能发电形式包括: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光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更新,这不仅提升了电能产生的效率,同时各种能源的转化运用也得到了加快。由于光伏发电领域在国内起步比较早,所以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对于缓解国内能源危机提供了很有效的方式。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变成电能的部件主要运用了光伏效应。太阳光的光子在电池里激发出点子空穴对,电子和空穴则会移动到了电池的两端,如果外部存在通路就会有电流的出现,最终生成电能;光热发电技术是指将自然界中所有的光能聚集在一起,然后结合聚光器汇集太阳能。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国家在研究光热发电方面进展迟缓,对光热发电能源尽管进行了全力研究但还是没有取得很突出的成绩。 4、利用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发电时蕴含在生物中的能量,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等特点,在能源资源中占有比例重,是第四大能源。在中国,农村地区秸秆等资源丰富,大部分都是经过燃烧处理掉,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将其利用与发电上,将会创造大量的电能。同样,在一部分的林区,可以实施林业生物质直燃的方式进行发电。在甘蔗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可以变废为宝,利用蔗渣进行直燃发电。另外,在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利用垃圾焚烧进行发电,既能够有效解决发电问题,还可以同时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最后,在大

电力系统通信试题及答案

1.简述一般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宿、传输介质和收信、发信设备五部分组成。 信源:把各种可能消息转换成原始的电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产生的信号变换为适于信道传输的信号. 传输介质:也叫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介. 接受设备:作用是将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2.一个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步骤有哪几步?其中第一步应满足什么定理的要求?叙述该定理的主要内容。 脉冲编码调制(PCM):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处理步骤转变成数字信号。第一步抽样需满足低通信号抽样定理,内容:如果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m,若采样频率fs大于或等于2 fm的采样频率,则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序列就能完整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3.常用的交换技术有哪几种?并做简要说明。 交换就是按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完成主叫和被叫之间的信息转接。常用的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交换设备在通信双方找出一条实际的物理线路的过程。 2.信息交换: 1)报文交换:整个报文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在交换过程中,交换设备将接收到的报文先存储,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级中转,直到目的地。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称为存储-转发。 2)分组交换将报文划分为若干个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有强大的纠错机制、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 4.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光发信机:光发信机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功能是将来自于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光波进行调制,成为已调光波,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 2)光收信机: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汲去。3)光纤或光缆:光纤或光缆构成光的传输通路。其功能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或光缆的远距离传输,完成传送信息任务。 4)中继器: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作用:一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受到的衰减;另一个是对波形失真的脉冲近行政性。 5)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一条光纤线路可能存在多根光纤相连接的问题。于是,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完成光纤间的连接、光纤与光端机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传统电力系统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传统能源作为一次能源,由于其可储存的特性以及稳定可靠的发电技术,使得电力系统供应侧可控可调。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一次能源具有的不可储存及波动特性,使得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电力系统供应侧可调控性降低,电力系统呈现出较强的供需双侧随机性。新能源电力系统就是通过电力系统结构、运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使电力系统更够承受供需双侧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冲击,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有两点: 第一,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较低的能量密度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的分布格局,未来我国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应该是集中式与分布式可再生电源、远距离大电网输送与区域微网就地消纳相结合的形式,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第二,供应侧的横向多能源互补,系统纵向源—网—荷

—储协调互动。安全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目标。在供应侧,一方面,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精确预测技术、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及控制技术,最大程度上做到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可调可控;另一方面,通过可再生能源与传统水火电、抽水蓄能电站之间,不同可再生能源之间,集中式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协调控制,实现多类型能源电力互补,使得供应侧整体呈现出稳定的出力特性,减小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对系统造成的冲击。在输配环节,新型的电网结构、先进的输配电方式、控制和安全防御系统及储能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使得电网对可再生能源拥有足够的接纳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物理通道对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在需求侧,一方面,通过AMI 及先进的通信系统,使用户能够实时掌握自身用电情况与不同层级的系统运行情况,根据价格响应信号,调整自身的用电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对用户的终端用电器做到精确计量与控制,最大程度的利用需求侧“暗储能”潜力。 综上所述,新能源电力系统核心特征就是要借助相关的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中真正意义上的“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最终使得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 史学伟

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史学伟 发表时间:2019-09-17T10:35:19.9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作者:史学伟徐晓川苏长江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张家口市 07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想要在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同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力的研发与利用清洁能源就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太阳能、风能是典型的清洁能源,其没有任务污染,并且可以再生,因此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其自身的稳定性不足。这就给电力系统的供应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与优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阐述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概况与特点,其次则从四个方面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控制的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 前言 作为煤炭大国,煤炭在我国电力系统的供应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煤炭资源正在逐渐的减少。并且煤炭发电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其他的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等也应为电力供应量越来越大,导致其剩余量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应当充分的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资源,也是我们大力研发与利用的清洁能源,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新能源发电有着随机性以及不可控制性的特点,单纯的依靠传统的供给侧调度已经难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与优化进行研究。 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概况与特点 天然气、煤炭以及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电力系统就是利用其进行发电的。但是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发电,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因此为了减少对这些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降低污染,人们开始研究并利用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发电。但是实际上可再生资源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是其不能够进行存储,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进而使得电力系统的双侧供应可调控性相对较差。新能源的出现就是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在保证稳定供电的情况下,更加高效与安全的应用可再生资源。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渗透率较高,资源可再生。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主要是在新疆、甘肃等地区应用,在地里位置上而言,这是相邻的两个省份,这样就不需要进行远距离的电网输送,一方面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则高效的利用了可再生资源。第二,侧向供应多能源互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供应。其二,需求。供应指的就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发电。保证电力资源的绿色、安全、稳定的供应。并且通过科学技术可以使这些能源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如此就解决了由于稳定性较差所造成的一些问题。需求方面则主要指的是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根据目前电力系统中的技术,用户可以详细的获知自身用电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准确的知道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便于用户对用电方式与策略等进行调整。 二、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控制的方法 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还不完善,存在着资源浪费以及能源的不稳定性情况。要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该项工作中,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其一,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要促进整个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完善,促进其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其二,从局部来分析。要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自主化。由于不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因此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要坚持部分与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友好型控制方法 与传统的能源形势向比较而言,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作为新能源,通过友好型的控制方法,可以提供更加稳定与高效的电力输出。具体而言,新能源电力系统友好型控制的方法,主要就是对历史记录的数据、对天文气象的预测数据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经验进行解读,然后在分析出可控制的手段或者是方法。实际上这就是对新能源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利用友好型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环节电网调峰的压力。从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来看,优化其控制方法,对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因此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我们要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出发,完善友好型控制方法。此外,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各种新能源之间,还应当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以促进新能源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更好的应用。 (二)多源互补控制方法 新能源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由于其形式不同,导致在利用其发电时,也存在着不同的优势与劣势。而想要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就应当采用多能源互补的方式。传统的能源,例如煤炭资源、水利资源等,其在发电时主要的优点就是稳定。而这些就可以同新能源中不稳定的电力输出形成互补。多个能源之间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才能够使达到电力系统达到平衡的状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存储的又灵活的资源是极度匮乏的。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多,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能源利用率低,使得我们必须提升燃煤能源。如此才能够实现与可再生资源之间的互补。同时还可以提升对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双侧资源控制方法 就目前而言,我国各个企业、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都十分激烈。与其他的生产方式向比较而言,电力资源的能耗低,污染少,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能力。所以各个行业的用电量也在迅速的增长。换言之,就是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在迅速增长。我们原来是采用单侧资源控制的方式来控制电力系统,但是面对庞大的电能需求,这一方式已经不再合适。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我们可以采用双侧资源控制的方式。双侧资源控制的方式有着随机波动的特点,因此其就可以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但有效的减少了误差,同时还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四)基于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控制 微电网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发配电系统。利用微电网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促进对分布式电源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数量大、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导致出现电源并网难的问题。微电网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从实际上来讲,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是十分巨大的。并且其每一个种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却不能够明显的区分出其电压等级之间的差异。因此对其进行控制并非易事。对微电网进行整体上的控制,就是以对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以及负荷的控制方法为基础,促使其各个设备与环

电力数据传输方案

电力数据传输方案 ——广州海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面积辽阔的中国,电力信息的采集在很多地区依然是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青海省内共有600多个自然村庄因地处高原,供电范围地形复杂且尚未实现移动等三大公网的信号覆盖,需依靠每月一次的人工方式进行走抄,这成为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建设目标的主要障碍。因此,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通信方式来满足在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台通信无法覆盖的地区的电力数据传输是非常必要的。本方案是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的短报文功能作为数据传输的主要手段,为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台通信无法覆盖的地区实现电力数据传输。 应用场景 目前电网行业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采用光纤、微波或手机公网(GPRS、3G等),而对于人烟稀少山区、牧区、深山中的峡谷水电站等,其既无光纤通路,也尚无法保证稳定的公网信号覆盖,而新建设通信通道存在着成本高昂、通信架构受限、建设与维护等问题。 解决方案 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的短报文功能作为数据传输的主要手段,在移动通信和无线电台通信无法覆盖的山区、牧区、深山中的峡谷水电站等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手段。

系统构成 由“厂站端子系统”和“主站系统”组成。通过厂站端采集通信子站、北斗卫星、主站通信管理系统通信链路现场采集终端利用北斗卫星这条新的通信链路,实现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技术要点 厂站端北斗通信终端 相较于其它传统集抄方式,本方案中只有北斗终端为新增装置。北斗终端功能如下: 1.与北斗卫星链接,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实时通信; 2.支持主站端主动数据召唤模式; 3.支持厂站端向采集器召唤数据,将数据主动上送到主站; 4.植入国网集抄的376.1规约; 5.实现国网用电信息通信协议与北斗通信协议转换; 6.大数据的长报文自动拆包、组包处理; 7.可远程修改数据采集参数和程序升级; 8.通过网口与采集器连接; 拆包/组包 单条北斗短报文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超过最大长度报文,必须分包进行发送。为保持流畅通信,需保持单条报文长度不超过100字节,在超过100字节时,数据转发装置将按照单帧报文100字节进行拆包,并重新组包。 例: 当厂站端的采集装置将长度为1000字节的数据传送到北斗终端时,北斗终端会将数据拆分成10个100字节的子包,逐一发送到主站的北斗通信子站端,北斗通信子站端在接收完10个子包后,进行重新组包,还原成原数据包格式。 主站端北斗电能数据管理系统 主站接入程序需要完成以下功能: 1.按照国网的376抄表规约,接收来自厂站端的数据; 2.按照国网的376抄表规约,模拟各台厂站端与主站保持TCP/IP实时连接; 3.与北斗之间通信遵循国家测绘局颁布的北斗通信协议; 4.与主站、与终端二者之间通信遵循国网公司颁布的电力抄表通信协议; 5.实现北斗通信协议和电力抄表通信协议的转换; 6.大数据的长报文自动拆包、组包处理; 7.数据采集内容按照营销采集主站规范执行; 8.无需对现有的电力系统管理计费主站进行修改; 方案特点 施工快捷、便于维护 采用北斗通信一体机和北斗数据转发装置,嵌入式的接入到现有系统中,无需对现有已投运系统作任何改造。现场终端设备迁移或变更时无需更改系统配置,维护方便。 不占用其它网络资源 随着电力信息化、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有限的IP资源在分配应用上显得捉襟见肘。北斗通信通道不占用电力内网IP,也不占用电力信息内网带宽。

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 贾钊

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贾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的电能发电装置,由于过多的消耗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不断短缺和对环境的持续破坏,将逐渐被新能源的发电形式所取代。新能源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装 置能够在发电的过程中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在环境污染方面几乎为零,因此,新能源的发电形式逐渐的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但在这其中,新能源发电面临 部分问题,主要是发电效率不够及时有效,时刻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对 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 控制和优化做了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优化 1引言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利用新能源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 然趋势,但使用新能源进行电能生产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将其并入电网 当中会加大电网的控制难度,而这正是导致对新能源电力进行消纳存在困难的主 要原因,根据我国在能源方面的发展规划,要逐渐将新能源从辅助能源向主导性 能源过度,形成新能源的电力系统,该系统使得各方面的联系得到了有效的增强,而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控制及优化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对 于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的解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新能源电力系统相关内容综述 2.1使用概况 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使用天然气、煤炭及石油等非能源来进行运作,煤炭燃 烧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再生 能源系统逐渐取代传统的非可再生能源系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式。传 统能源具有稳定性与存储性特征,致使电力系统拥有稳定的发电模式,而新能源 虽然满足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却存在不可存储与不稳定性特征。对此,有 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对新能源使用技术的研究,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可控可调性。 2.2特点 2.2.1采用高渗透的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电力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渗透性。目前,我国新能源的使用主要 分布于新疆、甘肃等地区,而高渗透性特点也是我国国情与地理格局上的需要。 受到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仍遵循集中式的发展计划,结合各地能源 分布形式,构建独立的电网输送系统,减少了大电网输送上的能源浪费,实现了 对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2.2.2侧向供应的多能源互补 新能源电力系统主要运用电源、电网等技术实现对电力的统一调度,进而保 障了系统的高效运作。从供应角度来讲,新能源电力系统主要以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能源作为原料,辅以精确的预测技术,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极大的改善了系统不稳定性问题。从需求方面来讲,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感应系统,用户能够准确的掌握用电量,并结合电力的运行状态来实现对价格变化的控制, 通过以上两种手段,实现对用电量的有效调节。 3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控制的方法 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还不完善,存在着资源浪费以及能源 的不稳定性情况。要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该项工作中,应当从两个方面

谐振耦合式无线电力传输系统matlab建模

Modeling Resonant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谐振耦合式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建模 This example shows how to create and analyze resonant coupling typ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 system with emphasis on concepts such as resonant mode, coupling effect, and magnetic field pattern.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2-element system of spiral resonators. 这个例子显示了如何创建和分析谐振耦合式无线电力传输系统(WPT)的概念如谐振模式,强调耦合效应和磁场模式。此分析是基于两螺旋谐振器系统。 This example requires the following product: 这个例子需要以下产品: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Toolbox? Design Frequency and System Parameters设计频率和系统参数 Choose the design frequency to be 30MHz. This is a popular frequency for compact WPT system design. Also specify the frequency for broadband analysis, and the points in space to plot near fields. 选择的设计频率为30MHz。这是便携式WPT系统设计的一个流行的频率。还指定了宽带分析的频率,和在附近的空间中的点。 fc=30e6; fcmin = 28e6; fcmax = 31e6; fband1 = 27e6:1e6:fcmin; fband2 = fcmin:0.25e6:fcmax; fband3 = fcmax:1e6:32e6; freq = unique([fband1 fband2 fband3]); pt=linspace(-0.3,0.3,61); [X,Y,Z]=meshgrid(pt,0,pt); field_p=[X(:)';Y(:)';Z(:)']; The Spiral Resonator螺旋谐振器 The spiral is a very popular geometry in resonant coupling typ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its compact size and highly confined magnetic field. We will use such a spiral as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in this example. 螺旋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几何形状在谐振耦合型无线功率传输系统,其紧凑的尺寸和高度密闭的磁场。我们会使用这样一个螺旋的基本元素在这个例子中。 Create Spiral Geometry The spiral is defined by its inner and outer radius, and number of turns. Express the geometry by its boundary points, then import its boundary points into pdetool. The mesh is generated in pdetool and exported. The mesh is described by points and triangles. 创建螺旋几何形状的螺旋是由它的部和外部半径定义,和数量的圈数。由边界点的几何表达,那么进口边界点为有效。网格产生有效和出口。网格是由点和三角形描述的。 Rin=0.05; Rout=0.15; N=6.25; [p,t]=createSpiral(Rin,Rout,N);

浅谈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

浅谈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 发表时间:2019-09-19T17:27:56.43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作者:但小容程柱胡媛媛[导读] 必须要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新能源电网的健康运行。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43007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3001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430074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电力新能源的开发模式已成为当前能源系统的一大主题内容,随着我国电力比例的不断提升,受到化石能源主导结构的影响,在日后很长时间内我国将进入混合性能源时代,但同时新能源电力的不断使用,也加剧了间歇性、随机波动性、不确定性的消耗问题。因此,必须要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新能源电网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措施 众所周知,新能源与传统的能源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其属于可再生资源,所以在大范围、大力度的进行推广。在应用新能源发电的模式下,电力系统能够在稳定运行的同时,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并能够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量,实现节能降耗的发展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增强电力行业发展的时代性、节能性、绿色性, 1 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1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发挥其灵活性、清洁性、永久性的优势,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当前的技术来说,光伏发电的主要技术,就是半导体的光伏特性,同时利用光伏材料实现光能、电能之间的转换,目前,晶体硅是光伏发电的重要材料,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能够达到90%以上,在太阳光辐射到光伏半导体上时,就会形成一个全新的结构,即空穴-电子。在这一基础上,受p-n结内建电厂的影响,空穴就会从全新的n区向p区流动,而对应的电子就会反方向运动,进而形成了电流,实现光伏发电的目的。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提高电网运行的负荷,影响技术人员预測的准确性,就会影响电量的具体调度计划,所以技术人K需要加大重视,避免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2风力发电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其载体为电力电子技术,其能够对电机组的参数,进行合理的控制、调整,从而实现风力发电的目的。其中,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设备包括调向系统设备、主控制器设备、变距系统设备、制定系统设备等,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等,均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风力发电系统能够避免系统振动的问题,所以系统有着较高的阻尼系数。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风力发电系统并不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任何影响,但是会一定程度上,改变线路的潮流方向,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加大重视力度。 2 优化和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途径 2.1 对电网友好型发电的控制和管理 对于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波动性是导致并网困难以及规模化的主要因素,针对于电测的友好型的发电控制来说,特别为了能够实现控制新能源电网友好型,并且能够有效的方式在进行规模化并网过程中对电网系统所产生的一定影响,并能够有效的促进消纳规模化新能源电力。 将新能源与传统的能源形式相对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能源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针对于,历史数据、气象信息、先进的知识等进行超前的预测与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新能源的自身发电功率,并且已经不断成为了将电能西戎的备用容量、缓解电网的调风压力、提升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新能源的发电机中的单元机组来说,对电网友好型发电机的设计与设计控制策略、控制水平具有紧密的联系,例如风机组,相关研究者和风电制造成根据电动系统的自身风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传统系统的传递控制、高自由度的控制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根据对上述的研究和设计,具有局部变桨能力的智能叶片,能够在源头上面实现对所捕获的风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功率输出具有电网友好型,在设计制水平上,在控制单元机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应该具有较多的方式和较强的灵活性,并且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控制发展,对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另外针对于规模化的新能源的电力并网来说还能够增加电力系统发生危险概率。所以运用电力友好型的新能源的发电控制系统其中还包含了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处理灾害和和故障穿越的能力,;例如针对与低电压穿梭能力的风电机能够保障电力系统在电压波上防止出现连锁性的故障、不解力,进而能够确保电风场能够在经济、安全的条件下运行,另外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控制高电压的穿梭、电压频率的穿梭的控制、处理自然灾害的安全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都对电网友好型的新能源的发电技术具有具有的意义。 2.2 针对多元互补性中的火力发电弹性的控制 在能源系统中的多能源的互补是利用水电、火电灯以往的发电形式将功率输出,并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可调性的特点,在太欧阳能、平阳风电等一些列新能源的电力输出了随机波动性的功率,促使其形成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可以调控的发电功率输出系统,邦之电力系统实现电能平衡提供有利的条件。党由于我国缺乏燃气、水电等灵活性的电源,其调频调峰的能力相对较差,并且燃煤火电组站在主导性的地位,所以,应该不断提升燃煤火电组的自身弹性控制能力,这一功能的实现家也是实现我国提升电力系统的消纳新新能源能力、多想能源互补的有效途径。可将活力大点弹性控制分成三部分内容:快速爬坡的控制、深度调峰的控制、循环启停的控制。 实际上如果火电组自身的深度调峰能力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出现弃光弃风的现象,在我国的纯凝式的火力当中在电机组调峰的区间内,可将其的额定负荷设置为50%-100%,在一般情况下热点联机的产机组在冬天供暖时机组的最小出力仅能达到额定负荷的60%-70%,将其与丹麦、法国等国家的活力调峰能力进行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火电机组自身的深度调峰力,在锅炉的位置,可运用等离子点火、投燃气稳燃、投油稳燃等措施来解决最小的稳燃负荷,此外,通过对锅炉位置的燃烧控制,能够有效的拓展机组低负荷的运行区间。

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精)

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新能源概述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1.1 新能源的定义 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等。 《2013-2017年中国新能源产业调研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1.2 新能源概况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能利用的甚微。地热能资源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发展前途。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运用研究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25T16:28:14.3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蔚文洁 [导读] 摘要:太阳能电池其实就是通过利用光伏效应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 摘要:太阳能电池其实就是通过利用光伏效应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当太阳能电池板被太阳光照射的时候,光子会使电池板中产生成对的电子和空穴,由于它们的极性不同,因此会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外部存在通路,就会逐渐产生电流,这样就使光能转化为了电能。通过把那些电气性能比较类似的电池单元进行组合,然后封装,就可以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 关键词: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离不开电能,可以说电能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生产的进步,未来阶段内我国用电数量会逐年增长,而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过去中,我国发电普遍使用的是化石燃料,如碳煤以及石油等,而这些化石燃料并非可再生资源,用多少就消耗多少,如果一直使用化石燃料的话,必然会导致化石燃料的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能源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常见新能源发电形式分析 (1)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可再生能源以及分布式能源等称作新能源。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这也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就目前来看,应用最为广泛的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在国内能源使用中所占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对于风力发电来说,据统计,现在全球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已经超过1.2亿千瓦,由于近些年来政府对于新能源发展的重视,我国的风力装机总容量也有了很大提升,已经跃居世界第四。(2)现阶段,国内对于风力发电等相关的建设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这种新能源在国内的发展前景非常好;而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来说,目前在国内属于刚起步的阶段,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据统计我国现在光伏发电的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了1.02亿千瓦,但是这一数据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想使这一差距逐渐缩小,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加大对新能源发电的重视力度。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光伏发电的重视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并且加大了资金和技术方面扶持,该产业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运用 2.1 电力系统中风力发电技术的运用分析 (1)通常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调向系统、以及制动系统装置等这几个部分组成,因此,这使得风力发电的控制系统与常规发电控制系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利用双馈方式来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控制的时候,需要对频率进行合理的控制,而这一来都是利用对转子交流励磁频率开展调节来完成的。(2)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对风力发电接到电力系统之后的运行稳定性开展研究的时候发现:一般情况下,当风电接到电网之后,并不会对以往的机电震荡模式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由于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相对来说非常小,因此,由它所导致的负阻尼震荡不是特别明显。此外,当风电接入到电网中之后,基本上不会对其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损害,但是会导一部分线路的潮流方向出现变化,因此,应当在对线路保护设置的时候给予重点关注。 2.2 光伏发电 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而且成本也在持续的下降。就目前来看,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针对光伏发电制定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这为光伏发电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在这个领域我国的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早,现在国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和制造已经逐渐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国内有很多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所都对相关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有利于国内光伏发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它其实就是蕴藏的太阳内部,通过核聚变的形式而释放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储量非常丰富。因此,对于太阳能的开发来说,它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能够将这项能源利用好,那么就意味着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人类拥有取之不尽的能源,不会面临能源危机。但是,现阶段我们利用太阳能的能力依旧非常差,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99%的太阳能还未被开发,因此潜力非常大,发展前景也很好,但是凭借现有的技术还不能够真正的实现低成本开发太阳能。 2.3 燃烧电池发电技术运用 燃烧电池也是现代新能源技术的一种,通过燃烧电池可以把化学能给转化为电能。它可传统意义上的电池一样,拥有正负极,同时也具备电解质,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电池,它没有在电池的正负极放置一定量的活性物质。在燃烧电池运作的过程中,供给的燃料会和氧化剂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所需要的电能。在燃烧电池技术下,只需要对内输送供给燃料和氧化剂,那么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电能。这种发电技术,对于能源的使用理论上来说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但在现实理想状态下,对于能源的利用能达到百分之八十。 2.4 生物能 生物能主要是发展沼气、作物秸秆以及废弃物等生物质能,这些能源供给原材料我国资源同样丰富。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生物能电力资源,目前我国计划建设两百多个生物绿色能源示范县,并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撑,这些建设规划以及政策保障对我国发展生物能电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5 核能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几所规模比较大的核电站,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核能电力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核能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核电供电规模也将进一步提高。 3 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上,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未来必然会成为主流趋势。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国家领导的不断重视,传统火力发电会逐渐推出历史的舞台,而低污染、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发电会成为主要发电力量。目前,由于思想和技术方面的限制,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现阶段而言,风力发电受环境、地理位置的影响,还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这种局限性会在未来阶段来限制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再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只能在自天才可以进行光能装化,这种局限性也会阻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动和发展。我国想要推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国家政府方面需要给于一定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全体业界人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