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铁及其化合物_基础

知识讲解_铁及其化合物_基础
知识讲解_铁及其化合物_基础

铁及其化合物

审稿:曹玉婷责编: 宋杰

要点一、铁

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高清课堂:铁及其化合物】

1.物理性质

⑴常温下,纯铁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纯铁的抗蚀力相当强),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⑵铁的熔沸点都很高:熔点是1535℃,沸点是2750℃。

⑶铁能被磁体吸引,在磁场的作用下,自身也能产生磁性。

【高清课堂:铁及其化合物】

2.化学性质

当跟弱氧化剂反应时:Fe-2e-=Fe2+;

当跟强氧化剂反应时:Fe-3e-=Fe3+。

⑴铁与非金属的反应:

3Fe+2O2 Fe3O4

2Fe+3Cl22FeCl3,2Fe+3Br2=2FeBr3

Fe+I2=FeI2,Fe+S FeS

⑵铁和某些盐(如CuSO4)溶液的反应:

Fe+Cu2+=Fe2++Cu

⑶铁与酸的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⑷铁与水蒸汽的反应:3Fe+4H2O(g) Fe3O4+4H2(注意产物是Fe3O4)

注意:①该实验所用铁粉为还原铁粉(即刚用还原的方法得到的铁粉)。

②实验中收集气体,并通过爆鸣实验来验证氢气的产生。

要点二、铁的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1)FeO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就迅速被氧化成Fe3O4。

(2)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的原料。

(3)Fe的常见化合价只有+2价和+3价,Fe3O4可以看成由FeO和Fe2O3按物质的量之比1∶1组合而成的复杂氧化物,通常也可写成FeO·Fe2O3的形式。Fe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高清课堂:铁及其化合物】

2.铁的氢氧化物

名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化学式Fe(OH)2Fe(OH)3

分类碱碱

性质

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与酸反应Fe(OH)2+2H+=Fe2+ + 2H2O Fe(OH)3+3H+=Fe3++3H2O

还原性

稳定性

4Fe(OH)2 + O2 + 2H2O =4Fe(OH)3

2Fe(OH)3Fe2O3+3H2O(受热分解)

制法原理Fe2+ +2OH-=Fe(OH)2↓Fe3+ +3OH-=Fe(OH)3↓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红褐色沉淀要点诠释:Fe(OH)2的制备要点:

①.硫酸亚铁要现配(配制时,蒸馏水要煮沸,以减少蒸馏水中溶解的氧,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②.制取Fe(OH)2时,要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苯或煤油(不能用CCl4),以防止空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

3.铁盐和亚铁盐:

铁盐(Fe3+)亚铁盐(Fe2+)

颜色黄色淡绿色

与碱反应Fe3++3OH—=Fe(OH)3↓Fe2++2OH—=Fe(OH)2↓

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

2Fe3++Fe=3Fe2+

氧化性:Fe2++Zn=Zn2++Fe 还原性:2Fe2++Cl2=2Fe3++2Cl—

要点三、Fe2+、Fe3+、Fe的相互转变——“铁三角”

1.Fe只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成Fe2+、Fe3+。

(1)Fe能被S、Fe3+、Cu2+、H+等较弱氧化剂氧化为Fe2+,如Fe+S △

FeS,Fe+2Fe3+=3Fe2+。

(2)Fe能被Cl2、Br2、HNO3、浓H2SO4等强氧化剂氧化为Fe3+,如2Fe+3Cl2点燃

2FeCl3。

2.Fe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可以被氧化为Fe3+,也可以被还原为Fe。

(1)当Fe2+遇到强氧化剂O2、Cl2、HNO3、KMnO4等时,被氧化为Fe3+,如2Fe2++Cl2=2Fe3++2Cl-。(2)当Fe2+遇到C、Al、Zn、CO等还原剂时,可以被还原为Fe,

如Fe2++Zn=Zn2++Fe,FeO+CO △

Fe+CO2。

3.Fe3+具有较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Fe2+或Fe。

(1)Fe3+被C、CO、活泼的金属(钾、钠、钙除外)还原为Fe,

如Fe2O3+3CO2Fe+3CO2,Fe2O3+2Al2Fe+Al2O3。

(2)Fe3+被KI、H2S、Fe、Cu、SO2等还原为Fe2+,如2Fe3++Cu=2Fe2++Cu2+。

要点诠释:①.不同价态的铁及铁的化合物在相互转化时,要注意所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不同。

②.利用以上转化关系,可总结出铁及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用途、试剂保存、溶液配制、除杂等。如Fe2+的溶液中含有Fe3+,可加入Fe粉以除去Fe3+等。

【高清课堂:铁及其化合物】

要点四、Fe2+、Fe3+的鉴别

鉴别方法Fe2+Fe3+

观察法浅绿色黄色

加碱

(NaOH)法

①现象:白色沉淀???→

迅速灰绿色???→

最终

红褐色沉淀

②反应: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

①现象:红褐色沉淀

②反应:Fe3++3OH-=Fe(OH)3↓(红褐色)

加盐

(SCN-)法

①现象: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

入氯水变成红色溶液

②反应: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红色)

①现象: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②反应:Fe3++3SCN-=Fe(SCN)3(红色)

【典型例题】

类型一:金属与水(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例 1 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干燥管还可用________(填装置名称)代替。

(3)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

【答案】(1)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3Fe+4H2O (g)

Fe3O4+4H2

(2)碱石灰(或无水CaCl2、硅胶等)吸收水蒸气,干燥氢气U形管

(3)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酒精灯酒精喷灯

【解析】常温下Fe不与H2O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H2O (g)反应生成Fe3O4和H2。因铁粉和Fe3O4均为黑色,因此实验过程中固体颜色无明显变化,但产物H2可用点燃的方法验证。石棉绒成分为硅酸盐,它耐高温且性质稳定,是铁粉的载体。

举一反三:

【变式1】有人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

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1)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

(2)如何进行操作?________。

(3)实验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小试管和酒精灯(2)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

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 (3)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逐渐消失,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时,有尖锐的爆鸣声

类型二: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例2 有0.4 g 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CO 2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 g 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FeO B .Fe 2O 3 C .Fe 3O 4 D .Fe 4O 5 【答案】B

【解析】可设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x O y ,则发生的反应为Fe x O y +yCO

高温

xFe+yCO 2,

Ca(OH)2+CO 2=CaCO 3↓+H 2O 。从而得到Fe x O y 与CaCO 3的关系式为: Fe x O y ~ yCaCO 3 56x+16y 100y 0.4 g 0.75 g

56161000.4g 0.75g

x y y

+=

解得:x ∶y =2∶3。

所以,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2O 3。 【总结升华】(1)Fe 3O 4是一种纯净物,而不是由FeO 和Fe 2O 3组成的混合物。其组成也可用盐的形式表示为Fe(FeO 2)2。

(2)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铝粉混合发生铝热反应,其通式可以表示为: 2yAl+3Fe x O y

高温

yAl 2O 3+3xFe

此反应可应用于野外焊接钢轨,在定向爆破中熔断钢筋。 举一反三:

【变式1】对于金属的氢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部由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制得 B .可以用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制得

C .Fe(OH)2、Fe(OH)3、Al(OH)3都不溶于过量的强碱

D .金属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均较差 【答案】B

类型三: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

例3 将铁粉、铜粉、FeCl 3溶液和CuCl 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的离子是:________;铜单质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

(2)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的单质是________,Fe 2+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 【答案】(1)Fe 3+、Cu 2+ 一定 (2)Fe 、Cu 一定

【解析】本题属于物质共存问题,解答时应首先弄清物质间可能发生的反应,凡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就不可能大量共存。本题涉及的反应有:

①Fe+2FeCl 3=3FeCl 2 ②Fe+CuCl 2=Cu+FeCl 2 ③Cu+2FeCl 3=2FeCl 2+CuCl 2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 3+、Cu 2+,因为它们能发生上述①②反应,一定有铜单质。 (2)若FeCl 3和CuCl 2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一定没有Fe 、Cu ,一定有Fe 2+。

【总结升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不同还原剂反应时,应先与还原性强的反应;同样,还原剂

与不同氧化剂反应时,也应先与氧化性强的反应,即遵循“先强后弱”的规律。

举一反三:

【变式1】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少量氯水②加入少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

【答案】C

类型四:Fe(OH)2的制取

例4 用下面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2)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煮沸(2)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

【解析】

(1)气体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所以煮沸后的蒸馏水中溶解的O2变少。

(2)避免生成的Fe(OH)2被空气(氧气)氧化。

举一反三:

【变式1】根据下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按右图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B管中的现象。

操作1: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B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操作2:打开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在B

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B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A管中有液体被压入B管,在B管中看到产生白色沉淀,又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A管中有气体进入B管,在B管中看到产生白色沉淀,且在一定时间内不变色

Fe2++2OH-=Fe(OH)2↓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完整版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图线GB/T 4457.4-2002 GB/T 17450-1998 注:粗虚线和粗点画线的选用 (1)两种粗线都用来指示零件上的某一部分有特殊要求。但应用场合不尽相同。粗虚线专门用于指示该表面有表面处理要求。(表面处理包括镀(涂)覆、化学处理和冷作硬化处理。) (2)粗点画线是限定范围的表示线常见于以下场合: a.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如上图) b.限定不镀(涂)范围(如下左图) c.限定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范围(如下右图) 二、视图GB/T 17451-1998 GB/T 4458.1-2002 1.按第一角法配置的六个基本视图 2.局部视图 1)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2)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不要 “向”字

三、剖视图及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 17452~17453-1998 GB/T 4458.6-2002

图形不对称时,移出断面不得画在中断处

四、简化画法GB/T 16675.1-1996 1.管子 1)可仅在端部画出部分形状,其余用细点画线画出其中心线 2)可用与管子中心线重合的单根粗实线表示。 2. 五、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1-1995 GB/T 197-2003 无论是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剖视或剖面图中的剖面线都应画到粗实线。 根据GB/T 197-2003的规定,将普通螺纹的标记方法介绍如下: 六、弹簧表示法GB/T 4459.4-2003 七、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GB/T 19096-2003 1.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应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如下图)

现在通信技术知识讲解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论文 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姓名:李龙飞 学号:02509331 2011年6月15日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信息社会基础的通信技术也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通信技术名词如IP、CDMA、3G、GPRS、4G都已经家喻户晓。作为一门选修课我们对现代通信技术还是要十分的了解的。现代通信技术包括很多方面,所以还是从更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的角度出发,都要全面学习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3G技术的发展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3G技术能够提供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理论速率,在高速运动的环境下提供144kb/s步行384kb/s室内2m的不同网速,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我自己使用的就是3G手机在实际的使用当中网速要比过去的GPRS快很多,不过速度还是达不到2M的速度。现在中国的3G 技术还属于发展阶段,不同的运营商代理着不同的3G技术。如中国移动的国产TD-SCDMA,中国联通引进的欧洲的WCDMA以及中国电信引进美国的CDMA2000技术。我使用的是摩托罗拉DEFY,这是一款3G手机支持很多的网络,网络模式GSM,WCDMA。据业务GPRS,EDGE,HSPA。支持频段2G:GSM 850/900/1800/1900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11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 我很高兴在大一刚来到这个校园就选择了《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我选择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劲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变化。 2.我是一名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和掌握通信及其网络新技术。因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日益丰富与多样化。而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通信网使我们所学选的第一对象,而且,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在数字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向智能化,移动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我们都应该掌握它。 3.想要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增加我的知识面,而以前对通信技术了解的不多,但我认为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以后的学习。 4.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这门课程村在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根据老师在课上的耐心讲解和自己在课下认真阅读教,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1.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指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 2.现代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型:(1)接入功能模块 (2)传输功能模块

(3)控制功能模块 (4)应用功能模块 3.现代通信网的特点:(1)使用方便,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等通信终端使用非常便捷,擦作者通过按键或者点击鼠标的简单操作。(2)安全可靠,现代通信网的服务功能充分考虑了用户传递信息的安全和可靠因素,采用了大量的有效措施。 (3)灵活多样,现代通信网提供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通信双方可以交换和共享数据信息、进行话音交流、文字交流和多媒体信息交流。 (4)覆盖范围广,现代通信网的信息交流服务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及地理空间的距离。 4.现代通信技术的特征:通信技术数字化、通信业务综合化、网络互通融合化、通信网络宽带化、网络管理智能化、通信服务个人化。 5.基带传输,数字信号从原传到目的地。需要有数字传输设备和传输媒介,以及某些信号转换设备。用基带信号直接进行传输成为基带传输。 6.通信网基础技术,最深的印象是数字信号的复接技术,我觉得这种技术应用性强。所以听得比较认真。 7.电信网的交换,老师讲的非常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话通信网基本构成:用户终端、交换机、通信信通、路由器及附属设备。 8智能网是在原有网络基础上,为快捷、方便、灵活、经济地生成和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以及各部分的功能?(P101 是指发岀信息的信息源,或者说是信息的发岀者。信源:变换器的功能是把信源发岀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变换器(发送设备):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信道:反变换器是变换器的逆变换。反变换器(接收设备): 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信宿: 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又是客噪声源并不是一个人为实现的实体,噪声源:各类干扰的统称。观存在的。 )2、信噪比定义(P9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信噪比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的P其中P 和其计算方法是dB , 10lg(P/P),信噪比的计量单位是NNSS有效功率 、信息量的计算3 P(x)的关系式为消息所含的信息量I与消息x岀现的概率 、信息熵的计算(即平均信息量)4 叭工)二-送品9)吨』弋]g ^Tribal) 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系5、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由什么指标来衡量(统) (P11)有效性(传输速度(数字),带宽(模拟)):传输速度:在给定信道内能传输的信息 的量) 资源的利用率(频率,时间和功率可靠性(传输质量):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dB,分贝模拟系统:信噪比数字系统:误比特率 、传输速率:信息速率、码元速率,二者关系(会计算、单位)、误码率的计算、频带利6 )用 率(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P11),即符号(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 的符号个数,记为RB,单位是波特(baud每秒的符号个数。 成反比T与码元间隔RB. 这里的码元可以是二进制的,也可以是多进制的,即码元速率与符号进制没有关系 信息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或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符号个数称为信息速率, 又称数码率,记为Rb,单位是bit/s 对于二进制信号RB= Rb 对于一般的M进制信号Rb= RB*log2M 式中,M为符号的进制数 7、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特征,P4) 模拟信号是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其特点为幅度连续的信号;电话、传真、 电视信号等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讲义教材

一、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1.幅面、图框格式国标GB4457.1 ○1机械图纸共有A0~A5六种幅面。 A3、A4为我公司图纸常用幅面。 A3 幅面尺寸大小:297*420 A4 幅面尺寸大小:210*297 其中总成图、总装图、芯体图纸一般采用A3幅面。 其它零件图、部装图为A4幅面。 ○2图框格式分加装订边和不加装订边两种 2.比例国标GB4457.2 比例—指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举例:1:10 则图面绘制线长100mm,实际物件1000mm 但图面标注为1000mm。 ○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比例。 若某个视图采用不同比例,必须另行标注。 ○2不论缩小还是放大,在注尺寸必须标注机件的实际尺寸值。 3.图线简介国标GB4457.4 介绍几种我们公司常见图线: 粗实线:可见轮廓线线宽 b 细实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螺纹底线、引出线线宽1/3b 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线宽1/3b 细点划线:中心线、轨迹线线宽:1/3b 波浪线:剖视的分界线线宽:1/3b 4.尺寸标注国标GB4458.4 尺寸标注由尺寸数字、尺寸界线、箭头组成。 尺寸标注规则: 1>真实反应机件大小,以图样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大小及绘图准确度无关。 2>标注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3>以毫米mm为单位,不需标注计量单位。 4>机件每一个尺寸,只标注一次,标注在反映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尺寸标注规范: 1>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以在中断处。 2>参考尺寸、尺寸数字加圆括弧。 3>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 4>标注线性尺寸、尺寸线必须与所在标注的线段平行。 5>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必须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 6>从它们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 7>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标注半径时数字前加注符号“R”,其尺寸线 通过圆心,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 8>狭小部位的标注,尺寸数字可以在外,也可以箭头数字都可以布置在外面。 9>半标注,在一半剖视时的标注。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识图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 25 300×700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青岛市技师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编号:QGJ-QR-JW-50L 版本:A/0 流水号:课时授课计划(一体化)

可见轮廓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剖面线、过渡线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同波浪线 限定范围表示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轨迹线、中断线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平行。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2)尺寸线 尺寸线由细实线和箭头组成。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在尺寸界线之间, 如图1-7(a )所示。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如图1-7(b )中尺寸3和8的尺寸线,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相交,图1-7(b )尺寸14和18标注不正确。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同方向的各尺寸线的间距要均匀,间隔应大于7mm ,以便注写尺寸数字和有关符号。标注角度和弧长时,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圆心是该角的顶点,尺寸线不得用其他图线代替。 24 8 16 18 14 R42×φ4 箭头尺寸线数字尺寸界限 2-R416 8 24 3 φ4 18 14 (a)正确 (b)错误图1-7 标注尺寸的要素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和细斜线。 箭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形,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如图1-9所示。 (a )箭头的画法 (b )正确注法 (c )错误注法 图1-9 箭头画法 箭头的尾部宽度等于图形中可见轮廓线的宽度b ,长度约为 4b ~5b 。箭头的位置应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留有间隙。细45° 斜线的方向和画法如图1-8所示,当尺寸线终端采用斜线形式 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并且同一图样中只能采用 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画箭头地方不够时,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 替箭头,也可用单边箭头。 (3)尺寸数字 讲解, 结讲解 强的画法

现代通信技术知识点总结(考研复试)

第一章通信网基础知识 1、信号是信息传输的载体 2、模拟信号:信号波形模拟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幅度连续。数字信号:幅度离散的信号,即信号的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是离散的。 3、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 4、信息传输方式:并行传输、串行传输。串行传输中如何解决码组或字符的同步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异步传输方式和同步传输方式 5、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和噪声源构成。通信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信宿。 6、按照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模拟通信系统是以模拟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数据通信使随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指信源、信宿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而传输信道既可以是数字信道也可以是模拟信道的通信过程或方式。通常,数据通信主要是指计算机(或数字终端)之间的通信。 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信道的传输带宽来衡量,有效带宽越大,则传输的话路越多,因此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常常用信道内传输的话路多少来表示。采用复用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整个通信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传输速率、传输差错率、信噪比和系统的频带利用率(衡量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8、通信网就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设备和交换设备)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协同工作,以实现2个或多个用户间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9、通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硬件)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 10、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要素,其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实现1个呼叫终端(用户)和它所要求的另1个或者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路由选择的连接。 11、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主要有网状型、星型、复合型、环型、线型、总线型和树型。 12、通信网的分层结构:垂直描述是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信息应用层、业务网层和接入与传输网层。水平描述是基于通信网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可分为核心网,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或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等。 13、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的合理性。 14、协议是指系统间互换数据的一组规则,主要是关于相互交换信息的格式、含义、节拍等。 1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7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

现代通信基础知识讲解

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什么? 用户终端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链接的工作方式,他们有何异同? 相同点:通信过程均可分为三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链接拆除 不同点:电路交换传送信息之前建立通信的 通信网的分集方式有哪些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支持业务的不同进行分类:电话通信网,电报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根据采用传输模式的不同分类:电路传送网,分组传送网,异步传送网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 根据采用传输媒介的不同分类: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 根据传输和交换采用信号的不同分类:数字通信网,模拟通信网 星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树形网,总线型网,复合型网 通信的支撑网络主要包括哪三种网络,它们分别起何种作用? NO.7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网的“神经网络”,为现代通信网提供高效,可靠的信令服务 数字同步网:用于保证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与数字传输设备之间信号时钟的同步,并且使通信网中所有数字交换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工作在同一个时钟频率 下 3电信管理网: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管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各种不同应用的管理系统按照TMN的标准接口互连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实体,并且在有限点上与电 信网接口,典型网络互通,从而达到控制和管理整个电信网的目的,TMN 是一个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综合的电信管理系统 6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 相同:通信过程均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连接拆除 异:电路交换传送信息之前,建立通信源和目的之间的信息通路的链接,它是一条物理通路。分组交换通过通信连接上的所有交换节点保有选路结果和路由连接关系来实现连接是逻辑通路。ATM:分虚通道和虚信道。 第二章 举例说明什么是严格无阻塞网络,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广义无阻塞网络? 答:1严格无阻塞路由,交换网络中只要连接的起点与终点是空闲的,则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建立一个链接。2.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大小: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按间地时连接重新建立一个链接,只要这个起点低于空闲状态。 第三章 1.用户电路的BORSCHT七大功能是什么,还有哪些功能在一些特殊应用时会用到? 用户电路的七大功能:1.B馈电 2.D过压保护 3.R振铃控制 4.S监视 5.C编译码和滤码 6.H混合电路7.T测试。另外还有主叫号码显示,计算脉冲发送,极性反转等功能2.数字中断电路完成哪些功能? 1.码型变换 2.帧同步 3.复帧同步 4.时钟提取 5.提取和插入信号 6.帧定位(再定时)3.什么是集中控制,什么是分散控制,他们各有什么缺点?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材料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 杨少龙 一、培训范围 主要讲述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剖面符号、图样表达、尺寸标注、简单机械图样画法等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二、培训目的 了解机械制图中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识图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能够读懂基本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三、培训内容 1 图纸幅面 1.1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下表中规定的图号,各图号幅面按约二分之一的关系递减。 1.2图纸应画有图框,其格式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图2、图3为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4、图5为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1.3为了绘制的图样便于查阅和管理,每张图纸都必须有标题栏。标题栏应位于图框的右下角,看图方向应与标题栏方向一致。标题栏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1.4在装配图中一般应有明细栏,其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的上方,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填写。明细栏一般由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质量(单件、总计)、分区、备注等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2 比例 2.1绘制图样时所采用的比例为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即图形的大小与机件的实际大小之比。 2.2绘制图样一般采用下表中规定的比例。

2.3注意: 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一栏中填写。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另行标注。 2)当图纸中孔的直径或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mm以及斜度和锥度较小时,可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 3)画图时比列不可随意确定,应按照上表选取,尽量采用1:1的比例画图。4)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3 字体 3.1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应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 3.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单位为毫米),分为20、14、10、7、5、3.5、 2.5七种。字体的宽度约等于字体高度的三分之二。 3.3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采用小一号字体。 4 图线 4.1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代号、宽度以及在图上的一般应用见下表。 4.1.1 粗实线:主要用于可见轮廓线和可见过渡线。 4.1.2 细实线:用途较多,主要用于尺寸线、尺寸界线及剖面线。 4.1.3 虚线:主要用于不可见轮廓线和不可见过渡线。 4.1.4 细点画线:主要用于轴线及对称中心线。 4.1.5 双点画线:主要用于相邻零件的轮廓线及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4.1.6 粗点画线:主要用于特殊要求的线。 4.1.7 波浪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及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4.1.8 双折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70327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 英文名称: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5 学分:2.5 适用对象: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 二、课程简介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有通信技术的各门课程相对独立,缺乏关联性,学生很难由此建立起对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整体概念,而且通信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所以本课程根据新的通信网络构架和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来编写新的通信技术教材。 As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evelop at very fast speed, the cours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s comparatively independent and is short of connections. The students can hardly build the concept of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that. And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renovate faster and faster.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ies come forth. So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of who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ie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和教学任务是:通过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讲解,从全程全网和网络融合的角度讲述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力争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强调工程方法论基本思想的学习和培养,不仅使学生能够在网络分层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到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迅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为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现在通信网与支撑技术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2.了解现代通信网的支撑技术 3.了解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总结

现代通信技术总结 篇一: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11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 我很高兴在大一刚来到这个校园就选择了《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我选择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劲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变化。 2.我是一名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想要的了解和掌握通信及其络新技术。因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日益丰富与多样化。而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通信使我们所学选的第一对象,而且,通信络的发展趋势是在数字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向智能化,移动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我们都应该掌握它。 3.想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增加我的知识面,而以前对通信技术了解的不多,但我认为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以后的学习。 4.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这门课程村在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根据老师在课上的耐心讲解和自

己在课下认真阅读教,思想汇报专题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1.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指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 2.现代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型:(1)接入功能模块 (2)传输功能模块 (3)控制功能模块 (4)应用功能模块 3.现代通信的特点:(1)使用方便,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等通信终端使用非常便捷,擦作者通过按键或者点击鼠标的简单操作。 (2)安全可靠,现代通信的服务功能充分考虑了用户传递信息的安全和可靠因素,采用了大量的有效措施。 (3)灵活多样,现代通信提供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通信双方可以交换和共享数据信息、进行话音交流、文字交流和多媒体信息交流。 (4)覆盖范围广,现代通信的信息交流服务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及地理空间的距离。 4.现代通信技术的特征:通信技术数字化、通信业务综合化、络互通融合化、通信络宽带化、络管理智能化、通信服务个人化。 5.基带传输,数字信号从原传到目的地。需要有数字传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资料讲解

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箱盖的零件图 (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 标题栏 技术要求

一致。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1.公差与配合 公差反映的是零件的精度要求,配合反映的是零件之间相互结合的松紧关系。 (1)尺寸公差 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如图2所示 图2 尺寸公差概念 2)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4)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永为正值 例如:Φ20 0.5 -0.31;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0.81为公差。0.5为上偏差,-0.31为下偏差。20.5和19.69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7)零线 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8)标准公差 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公差等级。 公差分为CT 、IT、JT 3个系列标准。CT系列为铸造公差标准,IT是ISO 国际尺寸公差,JT为中国机械部尺寸公差 不同产品不同的公差等级。等级越高,生产技术要求越高,成本越高。例如砂型铸造公差等级一般在CT8-CT10,我们公司为精密铸造件,一般用国际标准CT6-CT9。 9)基本偏差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建筑识图基本知识讲解

第一章建筑识图基本知识 1.1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 依据 GB/T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104-2001——建筑制图标准 一、图幅与图框 1、图幅:图纸的大小 l:图纸的长度b:图纸的宽b:l=1:√2 A0:1189×841——正好等于1m2 A1:841×594 A2:594×420 A3:420×297 A4:297×210 2、图框:做图区域的界限 a:装订边宽度,无论多大的图幅,装订边宽度不变

c :除装订边的另三边宽度,A0——A2,c =10mm ,其余小图纸取5mm 3、 对中标志:用于复制图纸,0.35mm 宽,伸入图幅内5mm 二、 标题栏与会签栏 1、 标题栏(图标) 反应该图的设计、绘图方面的等等情况,包含:工程名称、图名、设计单位及设计师、绘图员、图号等等 2、 会签栏:建筑是一项综合工程,包含了方方面面的专业和技术, 会签栏是各专业负责人对该图纸的认可签字,包括:城市规划、消防、给排水、结构、暖通、环保、燃气等。 三、 图线 1、 线宽组及线型 线宽组:b :2,1.4,1,0.7,0.5,0.35,0.25,0.18 b /2,b /4

2、图线画法 1)同张图纸,同比例的图样应采用相同线宽组 2)图框、标题栏的界限用b线绘制 3)平行线之间的间隔不能小于0.7,避免误认为一条线 4)虚线、单点长划线、双点长划线等,应线段相交,不能短划线和空隙相交。只有虚线是实线的延长线时,应留空隙 5)图形小时可以用细实线代替单点长划线、双点长划线 四、字体

工程字为长仿宋字,字高等于字号,为20,14,10,7,5,3.5,2.5 分别用在不同的地方。写字方法:横平竖直,注意起落,结构匀称,填满方格。 五、比例 图形与实物相应线性尺寸之比。写在图名右侧,用小一号或小二号字体书写。 常用比例:1:1,1:2,1:5等,P11表。 六、尺寸标注 标注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1、尺寸组成 四个要素: ①尺寸界限:控制所注尺寸范围的线,应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注长度垂直;其一端应离开图样轮廓线不小于2 mm。另一端宜超出尺寸线2~3 mm。必要时,图样的轮廓线、轴线或中心线可作用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是用来注写尺寸的,必须用细实线单独绘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且不宜超出尺寸界线。任何图线或其延长线均不得用作尺寸线。 ③尺寸起止符号一般应用中粗斜短线绘制,其倾斜方向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角,长度宜为2~3 mm。半径、直径、角度和弧长的尺寸起止符号,宜用箭头表示 ④尺寸数字:是建筑施工的主要依据,建筑物各部分的真实大小应以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以及各部分的功能?(P10) 信源:是指发出信息的信息源,或者说是信息的发出者。 变换器(发送设备):变换器的功能是把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 反变换器(接收设备):反变换器是变换器的逆变换。 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噪声源:各类干扰的统称。噪声源并不是一个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又是客观存在的。 2、信噪比定义(P9) 信噪比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信噪比的计量单位是dB,其计算方法是10lg(P S/P N),其中P S和P N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的有效功率 3、信息量的计算 消息所含的信息量I与消息x出现的概率P(x)的关系式为 4、信息熵的计算(即平均信息量)

5、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由什么指标来衡量(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系统)(P11) 有效性(传输速度(数字),带宽(模拟)): 传输速度:在给定信道内能传输的信息的量 资源的利用率(频率,时间和功率) 可靠性(传输质量):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模拟系统:信噪比(dB,分贝) 数字系统:误比特率 6、传输速率:信息速率、码元速率,二者关系(会计算、单位)、误码率的计算、频带利用率(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P11) 符号(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符号个数,记为RB,单位是波特(baud),即每秒的符号个数。 RB与码元间隔T成反比 这里的码元可以是二进制的,也可以是多进制的,即码元速率与符号进制没有关系 信息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或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符号个数称为信息速率,又称数码率,记为Rb,单位是bit/s 对于二进制信号RB= Rb 对于一般的M进制信号Rb= RB*log2M 式中,M为符号的进制数 7、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特征,P4) 模拟信号是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其特点为幅度连续的信号;电话、传真、电视信号等 数字信号: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它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电报信号、数据信号。 8、信号的表示:3个重要参数(幅度、相位、频率)(P5)

建筑识图基础知识

建筑识图基础知识

第十六章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 §16-1 建筑工程施工图概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图的作用 工程图纸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表达工程设计和指导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也是重要的技术档案文件。 二、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 建筑工程图纸的设计,一般是由业主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并与之签订设计合同,进行委托设计的(按有关规定可以不招标投标的设计项目,可以直接委托)。 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技术上不太复杂的项目,可以按扩大的初步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大型的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初步设计前增加方案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方案的优选)。 三、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种类 建筑工程施工图通常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主要用以表示房屋建筑的规划位置、外部造型、内部各房间的布置、内外装修、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等。 结构施工图主要用以表示房屋结构系统的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构件种类、数量、构件的内部构造和外部形状、大小以及构件间的连接构造。 设备施工图主要表达房屋给水排水、供电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燃气等设备的布置和施工要求等。主要包括各种设备的布置平面图、系统图和施工要求等内容。设施图可按工种不同进一步分为水施图、暖通图、电施图等。 四、结构施工图包括的内容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JBT-518 03G101-1)(以下简称《平法规则》) 熟悉和掌握有关工程图样的标准和规定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六、建筑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简介 1、图纸幅面 2、图纸编排顺序 3、图线 4、字体 5、比例 6、符号 7、定位轴线 8、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9、图样画法 10、尺寸标注 内容详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七、建筑工程结构制图规定 1、一般规定 2、钢筋的一般表示方法 3、钢筋的简化表示方法 4、混凝土结构中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表示方法 5、常用型钢的标注方法 6、螺栓、孔、电焊铆钉的表示方法 7、常用焊缝的表示方法 8、钢结构中的尺寸标注 9、常用木构件断面的表示方法 10、木构件连接的表示方法 11、常用构件代号

现代通信网阶段作业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一个连通图有不只一棵支撑树。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基础 学生答 案: [A;] 标准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主从同步方式各节点必须采用原子钟作为时钟源。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6章电信支撑网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错误)综合信令转接点是具有用户部分功能的信令转接点。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6章电信支撑网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 案: A 得分: [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两局间的话务流量与两局的用户数的乘积成正比,而与两局间距离成反比。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8章通信网络规划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5.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的预测方法,一般用于短期预测。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8章通信网络规划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信号传输的透明性是指在通信网中传输时不对信号做任何处理。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最终路由是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可以选择的最后一种路由,由无溢呼的低呼损 电路群组成。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2章电话通信网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ATM网中采用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3章ATM网 学生答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4.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系统,既可以提供固定无线接入,也可以提供移动无 线接入。 A.正确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vWBr / I iiuihji Trctmidan iBdumr 淮海技师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20 14至20 15学年第二学期 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授课班级13计算机班 13计算机3+2班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 吴琪 _________ 填表日期:2015年2月28日

开课时间:第 1 周至第7 周,学时84 ,学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考试教学大纲:颁发部门信息工程系(系部) 主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时间:2015 年2 月28 日 成绩分配:平时成绩占总分比例30 %结业考试成绩占总分比例70%。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总课时:84学时;理论学时:84学时;实习(操作)课时:0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选修课。 2. 课程作用 本专业学生全面展示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知识的“综合”型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新;旨在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通信领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为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通信行业的系统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3. 课程任务 作为全面展示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知识的“综合”型课程,本课程系统讲述通信领域的“通信网基础技术”、“电信交换”、“数据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光传输网”“宽带网络通信”等各类专业知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新;旨在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通信网络的技术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1)把握课程设置的目标和作用,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 (2)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引导文法、对比法、头脑风暴法、分数激励法等; (3)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4)培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通信原理”、“数字电子技术”等信息类原理课程的基础上,为本专业学生

现代通信基础知识

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什么? 用户终端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链接的工作方式,她们有何异同? 相同点:通信过程均可分为三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链接拆除 不同点:电路交换传送信息之前建立通信的 通信网的分集方式有哪些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支持业务的不同进行分类:电话通信网,电报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 根据采用传输模式的不同分类:电路传送网,分组传送网,异步传送网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 根据采用传输媒介的不同分类: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 根据传输与交换采用信号的不同分类:数字通信网,模拟通信网 星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树形网,总线型网,复合型网 通信的支撑网络主要包括哪三种网络,它们分别起何种作用? NO、7信令网:就是现代通信网的“神经网络”,为现代通信网提供高效,可靠的信令服务数字同步网:用于保证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与数字传输设备之间信号时钟的同步,并且使通信网中所有数字交换系统与数字传输系统工作在同一个时钟频率下3电信管理网: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管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各种不同应用的管理系统按照TMN的标准接口互连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实体,并且在有限点上与电信网 接口,典型网络互通,从而达到控制与管理整个电信网的目的,TMN就是一 个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综合的电信管理系统 6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 相同:通信过程均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连接拆除 异:电路交换传送信息之前,建立通信源与目的之间的信息通路的链接,它就是一条物理通路。分组交换通过通信连接上的所有交换节点保有选路结果与路由连接关系来实现连接就是逻辑通路。ATM:分虚通道与虚信道。 第二章 举例说明什么就是严格无阻塞网络,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广义无阻塞网络? 答:1严格无阻塞路由,交换网络中只要连接的起点与终点就是空闲的,则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建立一个链接。2、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大小: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按间地时连接重新建立一个链接,只要这个起点低于空闲状态。 第三章 1、用户电路的BORSCHT七大功能就是什么,还有哪些功能在一些特殊应用时会用到? 用户电路的七大功能:1、B馈电2、D过压保护3、R振铃控制4、S监视5、C编译码与滤码6、H混合电路7、T测试。另外还有主叫号码显示,计算脉冲发送,极性反转等功能 2、数字中断电路完成哪些功能? 1、码型变换 2、帧同步 3、复帧同步 4、时钟提取 5、提取与插入信号 6、帧定位(再定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