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相关性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CFO过度自信对公司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

CFO过度自信对公司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

CFO过度自信对公司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作者:陈静来源:《现代企业》2020年第08期作为公司的财务决策者,CFO不仅能够参与甚至决定相关财务战略的制定,而且对公司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话语权。

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离不开财务尤其是资金的支持,CFO可以通过财务政策的制定、公司资金的调配对研发活动产生影响。

从过度自信视角出发,研究CFO过度自信对公司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可以为我们解释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提供有益思路。

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显著提高,这无疑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进入“新常态”,呈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将经济发展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对于企业而言,就需要将公司的研发活动提上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研发活动,企业可以抢占先机,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为公司创造超额利润的同时,也能够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研发活动,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借鉴日益成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公司的盈利和发展能力。

在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发了委托代理问题,而代理人(高管)与委托人(股东)信息和利益的不一致,导致高管在进行决策时未必会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从而对公司的研发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而CFO作为高管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又掌握着公司的资金流向,因此CFO对公司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也不容忽略。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的关于研发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公司内部环境出发,研究治理结构,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以及高管特征等对研发活动的影响;二是从公司外部环境出发,研究国家政策、产权制度等对研发活动的影响。

这些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研发活动的认知,也为公司进行研发投资决策提供了指导性建议,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

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

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度量方法研究述评陈菊花,隋姗姗(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注: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预研课题“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应的研究”(编号:9214000507)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0-10-20作者简介:陈菊花(1965-),女,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摘要:过度自信替代变量的选择是行为金融学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及金融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个角度回顾和评述相关研究及其所使用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由此引发对过度自信衡量标准和模型的思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过度自信;度量方法;综述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1-0121-04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金融决策行为的研究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形成了经典金融学理论。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金融“异象”不断出现,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把研究视角投向经济现象的背后,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拓宽理性经济人假设,于是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过度自信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对市场有效性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挑战,引入经济人非理性的假设。

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是行为金融学的一大难题,也是阻碍过度自信研究的瓶颈。

本文从过度自信的界定入手,对国内外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从管理者和金融市场投资者两个角度讨论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对目前度量方法的缺陷进行评述,并对未来过度自信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管理者和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表现(一)管理者过度自信热尔韦(Gervais )、希顿(Heaton )和欧丹(Odean )建立的两阶段资本预算模型把管理者高估自身决策能力而低估决策失败概率的心理特征定义为管理者过度自信。

[1]戈尔(Goel )和撒克(Thakor )把管理者过度自信定义为高估公司未来业绩,而低估未来风险的感知偏差。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研究》摘要:本文以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其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本文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企业的融资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可能对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方式和融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引言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融资行为对于其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企业的融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对自身能力及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过于乐观,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对企业的融资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成因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高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从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和融资行为。

相关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风险更高的融资方式,同时也可能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

此外,过度自信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资本结构。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方式和融资效果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会倾向于选择风险更高的融资方式,以追求更高的收益;同时,他们可能会低估融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此外,过度自信还可能导致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忽视市场信号,影响融资效果。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相关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管理者的个人特征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公开的财务报告、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数据库等。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融资方式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较高的融资方式。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摘要】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一种常见的管理问题,对企业价值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综述研究现有文献,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

管理者过度自信往往会导致决策行为的冲动和偏见,影响企业绩效和创新。

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问题,应对策略包括建立规范的决策流程、加强人才培训和提倡团队合作。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深入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找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并进一步探讨管理者自信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管理者过度自信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价值、影响、表现形式、决策行为、企业绩效、创新、应对策略、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决策和行为中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认识偏差,导致其在决策和行为中容易出现错误判断和冒险行为。

过度自信在管理者中普遍存在,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过度自信的预期效果。

他们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预测结果,忽视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在决策和行为中出现偏差。

在企业管理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做出过于冒险的决策,忽视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和绩效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在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判断中存在偏差,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导致企业的绩效表现不佳。

过度自信还可能抑制企业的创新活动,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能力。

了解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机制对于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有针对性地应对管理者过度自信问题,提升管理者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和绩效表现。

1.2 研究意义Management overconfidence, 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business world,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manager overconfidence on corporate value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effectively.2. 正文2.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能会表现在多个方面。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决策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决策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 决策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定义与影响 •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企业财务
决策中的表现 •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成因 • 如何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
业财务决策的负面影响 • 案例分析
0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管理者在决策过 程中表现出过度的乐观和自信,对自 身能力和判断力的估计超过实际水平 。
在股利分配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过于保 守,导致股利支付不足或过于稳定,不利于企业 的长期发展。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财务困境与破产风险
01
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做出高风险的财务决策,企业面临
更大的财务困境和破产风险。
资本成本与融资约束
02
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企业资本成本上升和融资约束加剧,因为投
资者会对企业的风险评估进行调整。
案例二
某上市公司高管过于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判断不会出错,在未经充分尽职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并购,最终 因目标公司财务造假而陷入法律纠纷。
成功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案例
案例一
某集团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立了风险评估委员会,通过集体决策和第三方意见降低CEO的 过度自信。在投资决策前,委员会会对项目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有效避免
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
03
长期来看,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产生负面影响,因
为不当的财务决策可能损害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
02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企业财务 决策中的表现
过度投资
总结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高估项目的收益和低估风险,导致过 度投资。
详细描述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过于乐观,认为自己的 决策能够带来更高的回报,因此可能会过度投资于某些项目 ,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和成本。这种过度投资行为可能导致 资源浪费和企业价值的降低。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管理者在并购决策中的角色和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现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讨论多集中在其对企业投资决策、企业创新以及企业财务政策等方面的影响。

而在企业并购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其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多数研究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并购决策中可能因高估自身能力、低估潜在风险而导致不合理的并购决策,进而影响企业并购绩效。

三、研究假设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并购决策中可能因过于乐观的预期和低估风险而导致不合理的决策,从而降低企业并购绩效。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某时间段内发生并购事件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企业年报、数据库以及相关研究报告。

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

五、实证分析1. 变量定义与测量本研究以企业并购绩效为因变量,以管理者过度自信为自变量,同时控制企业规模、行业特征等潜在影响因素。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测量采用相关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如管理者对自身业绩的评估、对未来市场的乐观预期等。

2. 实证结果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并购决策中更可能高估自身能力,低估潜在风险,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并购决策。

这些不合理的决策可能降低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效果,进而影响企业并购绩效。

六、讨论与解释本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具有负面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过于乐观,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范文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用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资源整合等目的。

然而,并购的成败往往与管理者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密切相关。

近年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在评估市场机会和风险时表现出乐观偏差,这种心理倾向可能会对企业的并购决策和最终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效应的影响,以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及其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低估风险、高估自身能力,这种心理倾向可能导致他们在并购决策中过于乐观,忽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已有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倾向于做出更为激进的并购决策,这种决策往往带来短期的股价上涨,但长期来看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收集了某时间段内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进行量化。

其次,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效应之间的关系。

最后,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效应的影响1. 短期效应:在短期内,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的潜在收益,导致企业做出更为激进的并购决策。

这些决策往往伴随着股价的短期上涨,因为市场对企业的乐观预期给予了积极反馈。

然而,这种短期效应并不能代表长期的企业价值。

2. 长期效应:从长期来看,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企业过于乐观地估计了整合资源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这可能导致企业在并购后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应对潜在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此外,过度自信还可能使企业忽视市场中的其他机会和竞争者的动态变化,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五、案例分析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在某次并购中表现出明显的过度自信特征。

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1. 问题背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决策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或过度悲观可能对其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公司的损失。

因此,需要研究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对投资决策的具体影响机制,以提高公司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其具体机制,为提升公司决策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情况,分析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探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相关问卷,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

(2)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结合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分析其管理者的投资决策,揭示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对决策带来的影响。

(3)机制探究:基于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究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对投资决策的具体机制,如何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思考、决策结果,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等。

(4)管理对策:结合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如加强风险控制、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管理者决策的监管等。

4.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深入探析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情况,揭示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为提升公司决策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全面分析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对投资决策的具体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为企业提升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调查和分析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情况,将有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管和引导,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