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考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考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考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36Ω,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闭合S、S1、S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为3V;闭合S、S1,断开S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灯泡正常发光。求:

(1)电源电压;

(2)R0的阻值。

【答案】(1)12V(2)

【解析】

【详解】

(1)灯泡的电阻:;

当闭合S、S1、S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最右端时,

电路中的电流

电源的电压U=I(R L+R)=0.25A×(12Ω+36Ω)=12V;

(2)闭合S、S1,断开S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最左端时,

∵灯泡正常发光,

∴电路中的电流

R0两端的电压U0=U-U L=12V-6V=6V,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变化的判断和知道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

2.以下对直导线内部做一些分析:设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现将导线中电流I与导线横截面积S的比值定义为电流密度,其大小用j表示.

(1)请建立微观模型,利用电流的定义

q

I

t

=,推导:j=nev;

(2)从宏观角度看,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就形成电流;从微观角度看,若导体内没有电场,自由电子就不会定向移动.设导体的电阻率为ρ,导体内场强为E,试猜想j与E的关系并推导出j、ρ、E三者间满足的关系式.

【答案】(1)j=nev(2)

E j

ρ=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直导线内任选一个横截面S,在△t时间内以S为底,v△t为高的柱体内的自由电子

都将从此截面通过,由电流及电流密度的定义知:

I q

j

S tS

V

V

==,其中△q=neSv△t,

代入上式可得:j=nev

(2)(猜想:j与E成正比)设横截面积为S,长为l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则

U

E

l =;

电流密度的定义为

I

j

S =,

U

I

R

=代入,得

U

j

SR

=;

导线的电阻

l

R

S

ρ

=,代入上式,可得j、ρ、E三者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E

j

ρ

【点睛】

本题一要掌握电路的基本规律: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流的定义式,另一方面要读懂题意,明确电流密度的含义.

3.为了检查双线电缆CE、FD中的一根导线由于绝缘皮损坏而通地的某处,可以使用如图所示电路。用导线将AC、BD、EF连接,AB为一粗细均匀的长L AB=100厘米的电阻丝,接触器H可以在AB上滑动。当K1闭合移动接触器,如果当接触器H和B端距离L1=41厘米时,电流表G中没有电流通过。试求电缆损坏处离检查地点的距离(即图中DP的长度

X)。其中电缆CE=DF=L=7.8千米,AC、BD和EF段的电阻略去不计。

【答案】6.396km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得出等效电路图,再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及电阻定律进行分析,联立可求得电缆损坏处离检查地点的距离.

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流表示数为零,则点H和点P的电势相等。

由得,

由以上各式得:X=6.396km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能否正确作出等效电路图,并明确表头电流为零的意义是两端的电势相等.

4.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500,满偏电流Ig为1mA,求电阻R1,R2的值。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接a、b时,为串联的,则

接a、c时,为串联的和,则

考点:考查了电表的改装原理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电表的改装原理

5.如图所示,长为L、电阻r=0.3Ω、质量m=0.1kg 的金属棒 CD垂直跨搁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轨间距也是L,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有R=0.5Ω 的电阻,量程为0~3.0A 的电流表串接在一条导轨上,量程为

0~1.0V 的电压表接在电阻R的两端,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现以向右恒定外力F使金属棒右移,当金属棒以v=2m/s 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的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个电表未满偏。问:

(1)在图中标出两块表的正负接线柱;

(2)此满偏的电表是什么表?说明理由;

(3)拉动金属棒的外力F 多大?

【答案】(1)电压表上正下负、电流表左正右负;(2)电压表满偏,理由见解析;(3)1.6N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电压表上正下负、电流表左正右负

(2)电压表满偏

若电流表满偏,则I=3A

根据欧姆定律

==

1.5V

U IR

大于电压表量程,故电压表满偏

(3)U =1V 时根据欧姆定律

2A U

I R

=

= 由能量守恒可知回路的电功率等于外力的功率,即

2)I R r Fv +=(

解得F =1.6N

6.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

5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A .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为多大? 【答案】2A

【解析】 【详解】

设是导体两端原来的电压为U ,电流为I ,则导体电阻

U R I

=

, 又由题,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 ,则有

35(0.4)

U

R I -=

联立得

()

350.4U U I I -=, 解得

=1.0A I ,

当电压变为2U 时,

22A I I '==

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原理图.当使用O 、A 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V ;当使用O 、B 两接线柱时,量程为15V .已知电流计的内电阻R g =500Ω,满偏电流I g =100 μA .求分压电阻R 1和R 2的阻值.

【答案】45

2.9510,1.210?Ω?Ω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电压表是电流表与分压电阻串联而改装成的,当电压表达到量程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应为满偏电流,然后根据串并联规律求出分压电阻的大小即可. 解:串联分压电路的特点就是电流相同,在改装的电压表中,各量程达到满偏电压时,经过“表头”的电流均为满偏电流. 根据串并联规律,接O 、A 时:I g =

,解得

==2.95

接O 、B 时:I g =,解得

===1.2

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路的电压U 一定.当滑动变阻器指针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答案】电压表示数变小 电流表示数变大 【解析】 【详解】

若将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在路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

1I 增大,1R 分压增大,并联电阻部分分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

通过3R 电流312I I I =-,1I 增大,2I 减小,则3I 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

9.如图所示,当a 、b 开路时,120V ab U =,当a 、b 间接入一个100W 的灯时,

110V ab U =,灯泡正常发光,再并联一个电炉时,90V ab U =,已知灯和电炉的额定电

压相同,求电炉的额定功率.

【答案】267W 【解析】 【详解】

当a 、b 开路时,120V E =

当a 、b 之间接入一个灯时,110V ab U =,则有:

22

1110Ω121Ω100

ab U R P ===

1

ab

ab U U r E R -

= 联立可解得:

11r =Ω

当a 、b 之间再并联一个电炉时,90V ab U =,则有:

1212

ab ab

E U r R R R U R =+

+ 可得:

245.375R =Ω

所以电炉的额定功率:

2

2110W 267W 45.375

R P ==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AB 间的电压24V AB U =,电阻110R =Ω,220R =Ω,

330R =Ω,X 、Y 表示两个理想表,求下列情况下两电表的读数:

(1)X 、Y 分别表示两个电压表; (2)X 、Y 分别表示两个电流表; (3)X 表示电流表,Y 表示电压表.

【答案】(1)120V U =,212V U = (2)1 3.6A I =,22A I = (3) 2.4A I =,

24V U = 【解析】 【详解】

(1)X 、Y 分别表示两个电压表V 1、V 2,三个电阻是串联关系; 电流为

123

0.4A U

I R R R =

=++

电压表V 1读数为

()12320V U I R R =+=

电压表V 2读数为

()11212V U I R R =+=

(2)X 、Y 分别表示两个电流表A 1、A 2,三个电阻是并联关系;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为

11

2.4A U

I R =

=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为

22

1.2A U

I R =

= 通过电阻R 3的电流为

33

0.8A U

I R =

= 电流表A 1的电流为:

113 3.2A A I I I =+=

电流表A 2的电流为

2232A A I I I =+=

(3)X 表示电流表A ,Y 表示电压表V ,电阻R 2和R 3被短路,电流表读数为

1

2.4A U

I R =

= 电压表V 读数为24V ;

11.如图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的电路.当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I 1=1A ,当使用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I 2=0.1A ,.已知表头的内阻R g 为100Ω,满偏电流I 为2mA ,求电阻R 1、R 2的值.

【答案】电阻R1、R2的值分别为0.2Ω和1.84Ω

【解析】

试题分析:接a、b 时为G表头与R2串联成一支路,该支路再与R1并联,作为电流表,由电路得出量程的表达式.接a、c时为R1与R2串联后与G表头并联成一电流表,由电路得出量程的表达式.由两个表达式求得R1与R2的值.

解:接a、b时,R1起分流作用为一支路,G与R2串联为一支路,此时量程为 I1=1A,而电流表的量程为当G表头达到满偏时通过两个支路的总电流,即为

I1=I g+…①

同理,接a、c时,R1+R2为一支路起分流作用,G为一支路,此时量程为 I2=0.1A

则 I2=I g+…②

由①②式构成一方程组,只有R1与R2为未知量,代入数据求得:

R1=0.2Ω,R2=1.84Ω

答:电阻R1、R2的值分别为0.2Ω和1.84Ω

【点评】本题考查电流表的改装原理,要明确改装原理,会分析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能根据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求解量程的表达式.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 kΩ,R2=6 kΩ,电路两端所加的电压U=60 V,用某电压表测得R1两端电压为20 V,用该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时示数为多少?

【答案】30 V

【解析】

【详解】

测量R1时:

1

1

21

20V

R

U U

R R

==

+

又因为

R并1=1V

1V

R R

R R

+

得:

R V=12 kΩ;

测量R2时:

R并2=2V

2V

4k

R R

R R

+

所以两部分电阻相等,故电压表示数为30 V。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