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中国与世界经济强国差距的路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小中国与世界强国差距

外国语学院

指导老师:温丽

小组成员:

李晓玲: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班12012240734 收集资料

王娥: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班12012240755 编辑整理

李晓晴: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班12012240722 编辑整理

杨榕: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班12012240743 收集资料抄写论文

缩小中国与世界经济强国差距的路径思考

内容摘要: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我们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揭示了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以缩小中国与世界经济强国差距。

关键词:经济强国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文:

一、全方位提高综合国力

现阶段,中国和发达国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差距较远,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追上,而文化软实力不行。有人认为中国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50年左右.有人认为是几百年,但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经济实力是很有潜力的。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现阶段相对缺乏创新力和凝聚力,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少。

综合国力是国际地位的体现,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主要包括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民族凝聚力、文化普及程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仅比较经济规

模的大小,而且要看综合经济和现代化水平。

提高硬实力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发展经济由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来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国内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稳增长。巩固、提升军事实力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因此,我们应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努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二、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安邦特约经济学家高辉清认为,首先应该清楚,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至少需要以下几个先决条件:一是老百姓能够从经济的增长中获得财富;二是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民族企业强力支撑的基础上;三是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具有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

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在目前的中国,这些条件被满足的程度还非常低,有许多现实的经济社会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注意到,全球近两年都在谈中国“世界工厂”、“中国需求”、“中国制造”;中国的宏观经济变化,正在引起全球的关注,因此,对于满世界宣扬的“中国注意力”,我们应该保持清醒,深化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与转变。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

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大跃进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正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国家的竞争优势,蕴藏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推广应用程度之中;而一个国家能不能长久地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已越来越取决于其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在科学技术领域初步具备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较强实力。但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当多的企业和产业正面临着知识产权问题。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

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表现便是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特别是工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