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

中药材种植及资金分配实施方案

为了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全面提升我县中药材生产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按照“适地、适时、适生、适种”的思路,充分利用我县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经过政府扶持引导、规模开发,实现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使中药材逐渐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二、种植任务及任务分解

我县推广种植中药材12300亩,计划投资2300余万元,实现总产值1000万元以上。

中药材种植计划分配表

其中:发耳、新街主要以生姜为主,其它乡镇皆根据其上

报数据统计后,视情况而分配任务。种植品种根据各乡气候及自然资源条件选择种植品种。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大力扶持和发展重点村、重点户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县中药材种植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中药材人工种植在我县是一项新的产业,各乡镇要把中药材种植工作做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农业后续产业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要做好上下协作,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地块的选择与落实,乡村组及农户的配合上搞好衔接;要及时建立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夯实责任;要加强中药材销售工作,及早和药业集团沟通联系,争取实行定单农业,千方百计的确保农民种有所获、销有去路。

2、加强宣传。一是要加大中药材人工种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要明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加大宣传中药材种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各项优惠政策,经过市场效益分析,种植能手现身说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不断增强中药材

种植户的认识,使广大农民能自觉从事中药材种植,努力营造一个中药材生产的良好氛围。

3、科技支撑。县农业局将聘请专家从整地、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林药间套等关键技术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同时积极选派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做好快捷、有效的技术服务。

4、资金扶持。县政府将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并经过补贴形式投放农户,集中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各乡镇也要加大对此项产业的资金投入,全力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此项产业健康有效地发展。

5、督查考核。县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目标要求,层层分解、细化、夯实责任,逐乡、逐村、逐地块夯实面积,坚决杜绝虚报数字,做到面积实、底数清。同时,各乡镇要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县将对各乡镇种植中药材面积进行专门抽样检查,逐乡进行验收,将结果作为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主要依据。

五、资金分配

根据政府安排,农业局配套100万元中药材种植补助资金,对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扶持。补助标准为100元/亩。

1、补助标准:按每亩100元标准进行补助。

2、补助形式:一是对有分配任务的乡镇视其完成情况进行补助,但生姜不拿入补助范围。二是种植规模应在10亩以上才能拿

入补助范围。三是用项目的形式给予补助。根据实施亩数编写项目文本,视其种植规模和成效确定补助金额。

3、公司化经营且与农户签订订单的企业采用项目扶持企业,对农户不在加以补助,但企业必须提供与农户签订的种植协议书。

4、合作社、协会操作运营模式拟以公司化经营方式补助,同样用项目形式进行扶持集体,不再给予农户补助。

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采取抱团取暖方式联合体经营,能有效应对风险,确保中药材产业发展稳定。为推进产业化、规模化进程,拟定在具备种植乡镇寻找试验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水城县农业局

.5.2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