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试卷设计说明

六年级语文试卷设计说明
六年级语文试卷设计说明

六年级语文试卷设计说明

本次检测题目符合我区小学毕业生的实际水平,整套题以基础为主,以学过的内容为主,以课本为主,遵循了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

本次试卷编写上突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学”与“练”的结合。

为了真正发挥考试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的三重功能,现谨就本次考试卷作如下说明:

一、试题具有全面性

本次测试共有十二大题,可以概括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读与理解,习作四大类。这四大类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进行检测。如词语、诗句文积累运用占39%,阅读理解运用占31%,习作占40%,这样的比例分配体现了高年级以理解运用为主的教学重点,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如语文基础知识中包括读准汉字的读音,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对识字、写字的检测不仅检测了学生能否正确读准汉字,规范地书写,还检测了学生的态度与习惯。积累与运用中包括成语、歇后语、警句、古诗词句,经典课文片段等。阅读与理解中包含词句段篇的阅读理解,包含了词句段的运用,包含了课内、课外的知识结合,读写结合,包含了想象体验,这些内容检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四部分习作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又与新生事物紧密结合体现了语文的时代性。

二、试题面向全体照顾了全体同学

欣赏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着重检查学生课内课文的掌握情况,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外阅读部分着重知识的延伸和应用,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既能与课文想联系,又能扩展课内知识的精美短文,并设计与社会生活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试题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其具有工具性,自从新课改实施,教师就采用新课标理念、目标来训练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习作练习就是要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写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学生必定是有话要说。更因为有深刻的感受,那么也就自然是言之有物,自然也就能灵感迸发,妙笔生花了。

2010—2011学年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C

二、清丧屈焚简鼎

说明:填对一个字得0.5分,计3分。

三、1、急——及端——瑞 2、晴——睛塘——搪 3、捕——哺沁——泌

说明:改对一个字得0.5分,计3分

四、清新清澈清凉清脆

说明:填对一个词得1分,计4分

五、王羲之刘禅韩信苏秦孙敬文与可

说明:本题5分,填对一格得1分。

六、1、男孩子扶起同伴。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干旱的天气,泥土怎会这样湿呢?

3、老师对我说,她(他)教我写。

七、略。说明:造对一个句子得1分,本题共2分。

八、1、“语文”和“我”对调

2、“辽阔”改为“宽阔”

说明:改对一个句子得1分,本题共4分。

3、“武断”改成“果断”

4、将句尾“写的”去掉。

九、略

十、1、天下物无全美。

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北西子

4、安徒生马克·吐温

十一、(一)本题7分

(1)剥削人民、自私自利的人

为他人谋福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填对1格得1分。

(2)剥削人民,自私自利的人在人民心中没有一点位置,而一心为他人着想,虽默默无闻,就算他死了,人民也会怀念他,他永远在人民心中。

理解正确得3分。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写对一句名言得2分

(二)本题共18分

1、六十说明:填对得2分。

2、B 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说明:选对1分,意思解释正确得1分

3、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说明:补充正确得2分

4、“我”又看到了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即使岁月改变,不变的还是那一如既往的母爱。

说明:原因写对得4分。

5、一是:“我”上学时,母亲牵着我的小手送我过马路。

二是:“我”长大后,陪母亲买菜时,“我”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

说明:概括正确每小题2分,共4分。

6、略。本题4分

十二、作文40分

一等 36-40 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的。

二等 32-35 内容较具体,条理比较清楚,有真情实感的。

三等 28-33 内容还具体,有条理,有情感的。

四等 24-27 有内容,欠条理

23分以下空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