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塔里木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欣赏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塔里木河的欣赏,了解其音乐风格和特点;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3.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完成以下三个聆听任务:(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2)分段聆听,分别描述每个乐段的情绪和特点;(3)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塔里木河的美景和音乐表达。

2. 音乐知识作业:学生需了解塔里木河的相关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并完成一篇关于塔里木河的文章,字数不少于100字。

3. 实践作业:学生需根据自己对塔里木河的了解,创作一首以塔里木河为主题的歌曲或舞蹈,并录制或拍摄视频,上传至班级群。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聆听作业需认真记录,确保完成质量;3. 实践作业需积极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4. 文章和视频需符合音乐课程的要求,不得偏离主题。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聆听作业、音乐知识作业和实践作业;2. 评价标准包括完成质量、原创性、音乐性等方面;3. 对于完成优秀的作业,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展示机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向教师提出建议和疑问,以便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2.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反馈进行回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3. 班级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塔里木河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还能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通过独立完成作业和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这些能力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塔里木河》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感受乐曲的丰富情感和优美旋律。

《塔里木河》课件(宁夏县级优课)

《塔里木河》课件(宁夏县级优课)

பைடு நூலகம்同学们分工,分组准备用歌、舞、乐器伴奏的形式完整表现《塔 里木河》。
分组合作,完整表现《塔里木河》。
你还知道哪些新疆的音乐作品,请课后与大家交 流,下课。
一、导入: (1)复习《举杯祝福》,引出新疆节奏,请 同学拍。
(2)写出节奏型并带领同学们练习。
5
塔里木河
1、前奏里出现的是什么乐 器?
2、间奏里加入了什么乐器?
再次欣赏第二部分音响,对照乐谱,这一段可以怎么分句?
请用前面设计过的节奏练习用课堂乐器为这一段音乐伴奏。
新疆的舞蹈具有什么特点?有谁能为大家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带 领同学们练习。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欣赏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塔里木河的欣赏,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2.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1)完整聆听音乐作品《塔里木河》,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分片段聆听,分别描述每个片段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3)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塔里木河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表演作业: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1)尝试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摇摆身体,体验音乐的韵律感。

(2)在音乐作品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段,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增强音乐表现力。

(3)分组进行合作表演,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表演水平。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代写。

2. 聆听作业需认真记录和思考,表演作业需积极尝试和展示。

3.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录音或视频资料,以供教师评价和反馈。

4. 作业过程中,需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聆听作业的记录和分析、表演作业的表现和合作情况等。

2. 评价标准包括:是否认真聆听、是否准确描述音乐特点、是否积极尝试表演、是否具有合作精神等。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反馈形式包括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口头反馈可用于课堂讨论和交流,书面反馈可用于评价表或邮件等形式。

3. 反馈内容应包括对作业的整体评价、具体建议和鼓励话语等,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聆听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塔里木河的历史文化背景,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独立完成作业、提交录音或视频资料、教师评价和反馈等环节,使学生能够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和提高。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欣赏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塔里木河的欣赏,了解新疆地区独特的文化与音乐风格。

2.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塔里木河的音乐,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作业内容1. 听写作业:学生需完整听一遍塔里木河的音乐,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听后感。

作业字数不限,但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模仿秀:学生需找一首与塔里木河风格相近的音乐,进行模仿表演。

可以模仿音乐节奏、旋律、演唱方式等,形式不限,可以是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

3. 创编表演:学生根据自己对塔里木河音乐的理解,自行创作一段表演节目。

可以包括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要求体现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

4. 音乐知识学习:学生自行收集关于塔里木河的相关音乐知识,如音乐背景、乐器介绍、音乐风格等,并整理成一篇短文。

5. 家乡文化分享:学生向家人、朋友介绍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特别是与塔里木河相关的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至指定平台。

2. 作业内容应真实、客观,严禁抄袭和剽窃。

3. 在创编表演和模仿秀中,要体现自己的创意和个性,避免模仿过度。

4. 收集的音乐知识要准确、全面,短文要符合逻辑、通顺易读。

5.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加深对音乐和家乡文化的理解。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创新性、探究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包括:(1)听后感是否真实表达了自己的感受;(2)模仿表演和创编表演是否体现了自己的创意和个性;(3)音乐知识短文是否准确、全面;(4)家乡文化分享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深度的评价。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五单元欣赏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欣赏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下册

《欣赏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欣赏塔里木河》这一音乐课程,让学生们能够:1. 了解塔里木河流域的地理文化背景。

2. 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

3.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音乐课作业设计以音乐欣赏和知识理解为重点,内容如下:1. 课前预习:学生们需要预先在家中通过网络或音乐书籍等资源,搜集有关塔里木河的地理文化信息,并尝试理解其与新疆音乐的关系。

2. 课堂听赏: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将通过音响设备欣赏《塔里木河》这首歌曲,同时结合老师讲解的背景知识,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新疆地域文化与风情。

3. 知识问答与分享:课堂学习中,老师会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们就所学内容发表看法、提出疑问。

之后通过小组形式交流自己的预习心得和对音乐的理解。

4. 课堂创编:学生们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尝试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或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塔里木河》的感受和想象。

5. 创作感悟与汇报: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学生们需以书面形式汇报自己学习此课的心得感悟和课堂创作的心路历程。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质量与效率,作业具体要求如下:1. 预习时需要主动搜寻并整理相关资讯,整理成书面资料。

2. 听赏时要全神贯注,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所传达的情感。

3. 问答与分享环节需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4. 课堂创编要围绕歌曲主题进行,动作或绘画应体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5. 创作感悟与汇报需真实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体会,表达清晰、有条理。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的充分程度和资料整理的条理性。

2. 课堂听赏的专注度和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3. 问答与分享环节的积极性和观点的独到性。

4. 创编动作或绘画的创意性和表现力。

5. 创作感悟与汇报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1.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欣赏塔里木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塔里木河的历史、文化有初步了解;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感受乐曲中的情感表达;3.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河的历史、文化背景;2. 聆听《塔里木河》乐曲,认真记录自己的感受,分析乐曲的情感表达;3. 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择不同的角度(如乐器演奏、旋律特点、情感表达等),对《塔里木河》进行分析和评价;4. 准备展示:各小组制作PPT,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点评。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阅读和聆听任务,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3. 按时完成展示准备,确保展示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尊重其他小组的展示成果,认真倾听并给予客观评价。

四、作业评价1. 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独立完成阅读和聆听任务、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情况进行评价;2. 质量情况:根据学生分析乐曲的情感表达是否准确、小组讨论是否具有深度和广度、展示内容是否完整准确等情况进行评价;3. 合作能力:根据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是否能够与其他同学协作完成展示任务等情况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完成质量、合作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小组互评:让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内容完整性、表达清晰度、观点新颖性等方面,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学习;3.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果,给出综合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此次作业,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深入了解塔里木河的历史文化,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欣赏和评价这首乐曲,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也将密切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不足之处给予改进建议。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母亲河欣赏塔里木河》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母亲河欣赏塔里木河》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冬不拉
都塔尔
热 瓦 甫
弹布尔
卡姆 胡西塔尔
达 甫
歌曲的情绪 什么地区的歌曲
歌曲情感 模仿出典型的节奏
请视唱下面的歌谱,拍击旋律的节奏,注意切分 节奏的准确。
总结一下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情绪 节奏 调式
• 塔里木河流域是以维吾尔族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运输 线漫长,能源、邮电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经济、 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很不发达。塔里木流域目 前仍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体系还很薄弱, 但近几年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和石油化工有了较 大的发展。
• 流域内仍以农牧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和棉花, 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棉、粮基地,此外,也是新疆 库尔勒香梨、杏、薄皮核桃、伽师瓜、石榴、无 花果等特色果品园艺产品基地。
克里木
•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在天山山脉和 昆仑山山脉之间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流, 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河之一,流域面 积102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我国最大的 盆地——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是保 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自然生态和各 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线,被誉为“生命之 河”“母亲之河”。
• 塔里木河流域中心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布着山 地、绿洲、自然植被、荒漠等。塔里木河流域属 典型的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十分丰富, 流域内干燥多风,日气温差较大,降水稀少,蒸 发强烈。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六年级下册 《母亲河欣赏塔里木河》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塔里木河
1940年,爱说爱笑的克里木出生在“葡萄之乡”吐鲁番一个维吾尔族艺术 世家,克里木从小就能歌善舞.1959年对克里木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 折,这一年他参加了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作为第 一位用汉语唱维吾尔族 歌曲的歌手,克里木出色的演唱受到毛主席的赞扬,也让大家知道并了解 了新疆的维吾尔族。 克里木一边唱着反映新疆的歌曲,一边深入生活不断创作歌曲。他创作并 演唱的歌曲《阿凡提之歌》《塔里木河故乡的河》《库尔班大叔你在哪儿》 《羊肉串香又香》都来源于生活,让人听出了地地道道的新疆味,至今广 为流传,并广泛传唱。

六年级音乐《塔里木河》教案

六年级音乐《塔里木河》教案

六年级音乐《塔里木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音乐舞蹈的特点,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塔里木河》。

2、感受歌曲中所包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用打击乐器为《塔里木河》配伴奏。

2、对新疆音乐的体会、感受与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歌曲谱例、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歌曲《塔里木河》音乐片段,学生随音乐即兴律动。

2、提问: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新疆)小结: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歌舞之乡”,那里是音乐舞蹈的海洋。

3、展示色彩艳丽、五彩缤纷的新疆民族服饰,模仿维吾尔族人的行礼动作。

介绍维吾尔族男女老少都喜欢戴的“朵帕”。

请学生做新疆舞蹈中的典型动作:移颈、托帽、转手腕。

二、教学新课学唱《塔里木河》。

1、聆听歌曲《塔里木河》,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等。

2、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感受。

3、熟悉歌曲旋律。

找出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并指导学生练习。

4、跟琴学唱《塔里木河》,教师及时指导。

5、拿出打击乐器:铃鼓等,邀请学生来敲敲打打,合着歌曲的节奏自主配伴奏,进行自由律动。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歌曲《塔里木河》,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教学反思: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本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仅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塔里木河》,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调,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歌曲《塔里木河》,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更多有关母亲河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

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

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重点难点
聆听歌曲《塔里木河》,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调,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通过欣赏歌曲《塔里木河》,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更多有关母亲河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塔里木河
教师:这首歌曲具有我国什么地方的音乐特点?(新疆)它特
别在哪里呢?(节奏极具典型舞蹈性) 2.再次聆听 (1)教师:你能模仿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吗?(切分节奏) (2)教师:歌曲还有什么
特别之处呢?(乐器也独具特色)老师出示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达卜”、“都塔尔”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2【讲授】塔里木河
教师用切分节奏型示范演奏:演奏“达卜”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

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音响有别的“咚”、“哒”之声,也可以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出“沙沙”的音响。

在维吾尔族,“达卜”一般由男子演奏。

(4)学生尝试为歌曲编配有切分节奏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5)教师:切分节奏是新疆音乐作品中常见的节奏型,正是这种节奏型的运用使新疆的作品都带有一种独特的舞蹈性。

(6)请学生学习新疆舞蹈中的典型动作:移颈、托帽、转手腕。

边哼唱边做舞蹈动作。

(7)学生分成男女生来随乐律动。

(男生做击切分节奏的手鼓动作,女生做新疆舞蹈动作。

) 【设计意图】抓住歌曲的风格特点,设计拍击切分节奏和学习新疆舞蹈动作的音乐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让这种体验式的参与深入人心,不易忘记。

【教学建议】老师要掌握好编配节奏和学习新疆舞蹈动作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后面
的听赏教学。

3.简介歌曲 (1)学生说说歌曲歌唱的内容? (2)
教师:《塔里木河》是一首典型的新疆维吾尔族歌曲,塔里木河它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全长2179公里,它的流域主要位于新疆南部,对于每一个新疆人来说,她不仅是故乡之河,也是母亲之河、生命之河,她的神奇、她的壮美,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

4.分段聆听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学生听辨发现这四乐句旋律的特点。

(旋律的进行由同音反复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开始,按缓缓的音阶式下行,四乐句的节奏都比较紧密。

) (2)学生边用切分节奏拍击边随乐跟唱。

(3)学生随录音跟唱第二乐段,学生找出第二乐段乐句之间的变化。

(节奏从动感—舒展—动感,音区从低—高—低,情绪更激动。

) (4)学生随录音将这种变化跟唱出来。

(5)学生为舒展的乐句设计相应的伴奏音型。

(可以引导学生在衬词“哎”用上手鼓的另一种演奏方法:摇动鼓身。

) 【设计意图】关注乐曲结构,从音乐细节(基本要素)入手,用对比聆听和比较欣赏的方式,让学生在理性上对音乐有一个印象,再通过
感性欣赏把这种印象变得丰富、丰满起来,从而真正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活动3【活动】塔里木河
(1)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学生听辨发现这四乐句旋律
的特点。

(旋律的进行由同音反复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开始,
按缓缓的音阶式下行,四乐句的节奏都比较紧密。

) (2)学生边用
切分节奏拍击边随乐跟唱。

(3)学生随录音跟唱第二乐段,学生找出第二乐段乐句之间的变化。

(节奏从动感—舒展—动感,音区从低—高—低,情绪更激动。

) (4)学生随录音将这种变化跟唱出来。

(5)学生为舒展的乐句设计相应的伴奏音型。

(可以引导学生在衬词“哎”用上手鼓的另一种演奏方法:摇动鼓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