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在线作业二-0009.1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在线作业二-0009.1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在线作业二-0009.1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在线作业二-0009

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

A:方向性标识

B:说明性标识

C:宣传性标识

D:警告性标志

答案:C

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

A:移动平均法

B:指数平滑法

C:月度比例系数法

D:德尔菲法

答案:D

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

A:一次乘客

B:二次乘客

C:三次乘客

D:四次乘客

答案:C

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

A:准时

B:形成网络

C:快捷性

D:延续性

答案:B

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

A:发量大而集中

B:多向集散和换乘

C: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D: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答案:D

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

A:放射状结构

B:放射+环形结构

C:栅格网状结构

D:网格+环线结构

答案:A

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

A:单向峰型

B:双向峰型

C:突峰型

D:无峰型

答案:B

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

A:信号系统

B:通信系统

预防医学作业

名词解释 1公害病是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 2大气、土壤或水体等受到污染后能够自然净化的作用,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作用 而使污染物总量减少,浓度降低,逐渐恢复到未污染的状态。= 3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简称。 4铅吸收是指尿铅含量超过正常值上限,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5矽肺(silicosis) 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6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食物中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和木质素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海藻胶、木质素等 7推荐摄入量RNI :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RNI= EAR+2SD8必需氨基酸//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行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 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如果饮食中经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响健康。 9合理膳食指多种食物构成的膳食,这种膳食不但要提供给用餐者足够数量的热量和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还要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平衡和多样化的食物来源,以提高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 10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平衡膳食宝塔以直观的形式告诉居民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 的身体活动量。 11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 I),是 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 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12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 13变异:即同质的观察单位之间某项特征所存在的差异。 14表示某个量的准确数与其近似数之差。 15非参数检验:在统计推断中,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形式,直接对总体分布位置是否相同进行检验的方法,称非参数检验。 16发病率(incidene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 17筛检:screening是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方法,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 18)是指某传染病的传播自消灭之日起永远终止,并达到全球所有国家永不再发生该种传染 病。 19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 20垂直传播:胎盘传播;上行感染;产道污染 21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

北交 计网 自顶向下 第二章作业答案

Chapter 2 注:括弧之中红色标注为与课本习题对应的编号 2.1,2.2节后作业: 1.(R2)For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a pair of processes, which process is the client and which is the server? 建立连接的是客户等待的是服务器。 2.(R3)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网络架构为标准的五层或七层,应用架构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3.(R4)What information is used by a process running on one host to identify a process running on another host? 端口号和IP地址 4.(R7)Suppose you wanted to do a transaction from a remote client to a server as fast as possible. Would you use UDP or TCP? Why? UDP,因为不需要建立连接,速度更快。 5.(R8)List the four broad classes of services that a transport protocol can provide. For each of the service classes, indicate if either UDP or TCP (or both) provides such a service. 可靠数据传输,安全,吞吐量,定时 6.(R9)Why do HTTP, FTP, SMTP, and POP3 run on top of TCP rather than on UDP? 因为与这些协议相联系的应用都要求应用数据能够被无差错的有序的接收,而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7.(R11)What is meant by a handshaking protocol? 握手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保证可靠传输 2.3,2.4节后作业 8.(R15)Suppose Alice, with a Web-based e-mail account (such as Hotmail or gmail), sends a message to Bob, who accesses his mail from his mail server using POP3. Discuss how the message gets from Alice's host to Bob's host. Be sure to list the series of application-layer protocols that are used to move the message between the two hosts. 信息从Alice的主机发送到她的邮件服务器,使用HTTP 协议。然后邮件从Alice的邮件服务器发送到Bob 的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协议。最后Bob将邮件从他的邮件服务器接收到他的主机,使用POP3协议。 9.(R17)From a user's perspectiv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ownload-and-delete mode and the download-and-keep mode in POP3? 在下载并删除方式下,在用户从POP服务器取回他的邮件后,信息就被删除。 在下载并保留方式下,在用户取回邮件后,邮件不会被删除。 10.(R18)Is it possible for an organization's Web server and mail server to have exactly the same alias for a hostname (for example,foo. com)? What would be the type for the RR that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三、判断题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二、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 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五、简答题 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 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答:(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题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 )A.相加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5.飘尘的直径在(C )C. 5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C )C.转移 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B)B.上呼吸道

《预防医学》第三次作业

[1分] A.暴露怀疑偏倚 B.无应答的偏倚 C.诊断怀疑偏倚 D.报告偏倚 E.测量偏倚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为阳 A.99.82% B.95.65% C.82.06%

D.82.50% E.15.06%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验证病因假说 E.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可进行临床比较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符合率 E.预测值 A.纳入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易感性便宜 A.计算标准化率 B.多因素分析 C.限制 D.匹配 E.盲法收集 [1分] A.400﹡0.1∕0.9=44 B.400﹡0.9∕0.1=3600 C.400﹡70∕30=933 D.178﹡0.1∕0.9=20 E.178﹡0.9∕0.1=1602 0.9 A.92.7% B.0.O7 C.13.71 D.1.71 E.8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正确,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 D.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 E.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 0.9 A.0.89%, B.92.7% C.87.5% D.0.49%o E.0.40% A.高灵敏度试验 B.高特异度试验 C.高可靠性试验 D.高符合率试验 E.高精确度试验 ,在此期间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保险学作业题 (1)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保险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定值保险: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即已确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将其载之于合同当中的保险合同。 2.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3.弃权和禁止反言:是指合同一方任意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将来不得再向他方主张这种权利。 4.可保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某种合法的经济权力或利益。这种利益,在海上运输货物保险中具体体现为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如货物、运费、保费、佣金、预期利益等)享有所有权或承担某种经济风险和责任,被保险人会因为保险标的的安全或按期抵达而获益,或因该标的发生灭失或损毁而蒙受损害或承担责任。 5.保险公估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受保险公司、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委托办理保险标的的查勘、鉴定、估损以及赔款的理算,并向委托人收取酬金的公司。公估人的主要职能是按照委托人的委托要求,对保险标的进行检验、鉴定和理算,并出具保险公估报告,其地位超然,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使保险赔付趋于公平、合理,有利于调停保险当事人之间关于保险理赔方面的矛盾。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试述代位求偿与委付的区别。 答:委付和代位都是保险人接受权利转移后而采取的一种法律行为。但委付与代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行为,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以下三方面:委付适用于推定全损;而代位适用于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委付转让的是保险标的之所有权及其他有关的权利和义务;而代位是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委付是保险人取得保险标的之所有权后,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款;而代位是以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为前提。 2.比较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

交大预防医学习题册及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预防医学课程练习册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科)、护理学(专升本) 绪论 一.选择题 1."人类-环境"系统是以____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A. 环境 B. 生物 C. 人类 D. 物质 E. 食物 2.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及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时间,一定条件内处于: A.相对的不平衡状态 B.相对的暂时的平衡状态 C.绝对的不平衡状态 D.绝对的平衡状态 E.无关状态 3.人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辩证关系是: A.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B.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人类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 D.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E.进行信息传递 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目标是 A.防治急性传染病 B.防治慢性传染病 C.防治恶性肿瘤 D.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E.防治营养不良性疾病 5.影响健康的因素来自 A.生活方式 B.环境条件 C.生物遗传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 E.以上都是

6. 我国现代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 全社会的人群 B.对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 C.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 D.机体对疾病抵抗力较低的人群 E.高危人群 7. 现代医学模式是 A.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D.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8. 关于临床前期预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康复训练 B.疾病临床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 传染病确诊后的疫情报告 D. 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 E.对接触有害因素的人群进行定期体格检查 9.一级预防的内容不包括: A.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 B.预防接种、合理营养 C. 健康咨询、健康教育 D.开展婚前检查 E. 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 。 二.填空题 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_环境因素_、行为生活方式_、医疗卫生服务_、_生物遗传因素_。 2. 预防医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3. WHO宪章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整个身体、精神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4. 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三.名词解释 1.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等原理和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探讨其作用规律,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消除或最大限度的减小

《预防医学》 考试作业

1.名词解释 (1)计划免疫:是根据人群免疫状况与疫情监测分析,按照规定程序,在特定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疾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4)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 (5)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和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2.简答题 (1)简述三级预防策略的主要任务及实施对象。 三级预防是以人群为对象,以健康为目标,以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 (2)简述如何指导本地居民进行PM2.5的自我防护。 1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在一天中污染严重的时候呆在室内,通常污染严重时是从黎明直至黄昏这段时间,减少户外锻炼。2.空调:当使用空调是设置空气内部循环按钮。3.口罩:带上绿盾口罩有效防止PM2.5,但是要确保佩戴正确很紧的包裹住脸部。 (3)简述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 1.倡导:倡导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对健康措施的认同和卫生部门调整服务方向,激发社会关注和群众参与,从而创造有利健康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条件。 2.赋权:使群众获得控制影响自身健康决策和行为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保障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及资源的平等机会;使社区的集体行动能更大程度地影响、控制与社区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关的因素。 3.协调:协调个人、社区、卫生机构、社会经济部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在健康促进中的利益和行动,组成强大的联盟与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努力实现继康目标。

北交《铁路运输设备》在线作业二秋答案

北交《铁路运输设备》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是在哪个国家修建的?()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比利时 正确答案: 2. 准轨铁路是指轨距为()mm的铁路。 . 1235 . 1335 . 1435 . 1535 正确答案: 3. ()是转辙器的主要部件,通过连接杆与转辙机械相连。 . 基本轨 . 尖轨 . 转辙机械 . 连接部分 正确答案: 4. 车站级“列车预确报”系统根据()系统产生的到达、出发列车编组信息,核对到达、出发确报,对确报信息进行卡控以及必要的编辑。 . 车辆类型识别 . 车号自动识别 . 货物自动识别 正确答案: 5. 液力变扭器主要由()个工作轮组成,外面包以壳体。 . 1 . 2 . 3 . 4 正确答案: 6. FMOS系统采用了()分布式体系结构,符合铁路业务管理模式,有利于信息的分级处理。 . 四级 . 三级 . 二级

. 一级 正确答案: 7. 铁路货运制票工作是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货运工作的基础。 . 铁路区段站 . 铁路技术站 . 铁路车站 正确答案: 8. FMOS是为适应()改革要求,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各联网点为信息源点,从货主提出申请到铁路计划安排、合同签订、装车实际、市场分析等,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的系统工程。 . 列车运行计划 . 运输生产计划 . 作业计划 正确答案: 9. RH2020中字母代表() . 车种 . 技术序列 . 制造序列 . 型号系列 正确答案: 10. 在铁路的两条汇合线路线间距离为4米的中间,设置指示机车车辆的停留位置,防止机车车辆侧面冲撞的设备是 . 进站信号机 . 通过信号机 . 出站信号机 . 警冲标 正确答案: 11. 在电传动内燃机车中,应有的部件是() . 变扭器 . 牵引变电所 . 牵引发电机 正确答案: 12. 铁路运输货运技术计划(简称技术计划)是为了完成()货物运输计划而制定的机车车辆运用计划。 . 列车运行计划 . 运输生产计划 . 作业计划 正确答案: 北交《铁路运输设备》在线作业二

预防医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如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废水引起的水俣病、由含镉废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2、自净作用一般指受污染的物体经本身的作用达到净化或无害化的现象。 3、三致:致突变、致畸和致癌,应用在药品管理法中,环境保护及饲料添加中经常用到。 4、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的且危害较为严重的职业病。目前是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之一,也是12种尘肺中较重的一种。 5、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 6、推荐摄入量(RNI):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组成部分。RNI的含义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推荐摄入水平。 7、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它是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8、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合理饮食可以达到显著减肥的目的。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平衡膳食宝塔以直观的形式告诉居民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 11、BMI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12、等级资料: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13、变异:指的是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指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 14、误差:一个量的观测值或计算值与其真实值之差;特指统计误差,即一个量在测量、计算或观察过程中由于某些错误或通常由于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变化偏离标准值或规定值的数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5、非参数检验:单样本非参数检验是对单个总体的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其中包括卡方检验、二项分布检验、K-S检验以及变量值随机性检验等方法。 16、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 17、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有缺陷者。 18、传染病的消灭:简单的讲就是通过针对某种传染病开展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如儿童基础免疫中,通过五种疫苗的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的七种传染病,使之在人间绝迹。 19、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20、垂直传播:主要是指胚胎内的婴孩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而感染上与母亲相同的疾病。 21、人畜共患病:一种传统的提法,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如狂犬病、血吸虫病等。 二、简答题 1、何为三级预防 答:1.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亦称为病因预防,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溃疡病等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

保险学原理在线作业2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被保险人 标准答案:被保险人 8. 一台电视机投保时,市价是2500元;而遭受损失时,市价为1900元,若保险单的保险金额是2000元,则保险人最高应赔偿 500元 1900元 2000元 2500元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1900元 标准答案: 1900元 9. 保险中所讲的近因,是指引起保险事故发生的()的原因。 空间上最近 时间上最近 空间上、时间上均最为接近 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作用或支配作用的原因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作用或支配作用的原因 标准答案: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作用或支配作用的原因 10. 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 法律事实 保险财产 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被保险人本身的意外伤害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标准答案: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11. 由若干保险人同时承保一笔业务,在发生赔偿责任时,由各保险人按照各自承担的份额或比例赔偿损失的保险是 重复保险 原保险 共同保险 再保险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共同保险 标准答案:共同保险 12. 保险投资的首要原则是 安全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 补偿性原则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安全性原则 标准答案:安全性原则 13. 影响健康保险保费的因素是 残疾率、利率和费用率 残疾率、利率和汇率 残疾率和利率 残疾率和费用率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残疾率、利率和费用率 标准答案:残疾率、利率和费用率

《预防医学》作业集答案(高起专)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逸择题: 1> C 2. C3、B4、A5、B 6、8 7、B8、E9. C 10. Aik B 12、D 仁ABCD 2、ABCDE 3、ABC0 4、ABC0E 二.名词解释: 仁预吩医学得定乂:以人群为主要对象?研究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得关系,疾病在人群中得分布规律,为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提出改善与利用环境因索得对策,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得科学. 三.论述题 1.预防医学研究得内容有: (1)环境与健康:研究环境中得因素对健康得影响,并利用环境中有利因素促进健康,消除不利因素,保护健康,如清洁得大气、水、土壤等就是有利于健康得,而受污染得空气如二氣化硫污染可刺激眼与呼吸道,可引起酸雨. (2)食物与健廉:研究食初中得营养素对机体健康得作用,如何达到平衡膳食满足机体健屣得需要,防止營养性得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营养过剩引超得肥胖等。 (3)流行病学研究;从群体得角度研究健康与疾病得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和用流行病学得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探索疾病发生得原因。 (4)卫生统计;就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分析数据必不可少得手段■研究环境中得多种因素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得相互关系时,用统计学得方法才能根撼样本得一些统计特征正确推斷出总体得悄况。 (5)毒理学:研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损害机制,可为制定卫生标准与预防措施提供基本依据。如大气质量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得卫生标准,药物得毒性作用等都依据毒理学得研究结杲制定? 2、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得用途: 随着医学模式得转变与人类对健康得认识发生了变化,促使护理工作成为范国更广泛得独立专业。护士得职责扩大为“促进健廉,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护理工作得范?从个体扩大到社区人群,从对疾病护理扩大到全身心得整体护理,从临床治疗期扩大到预防、康复、保健。护士就是预彷保健工作得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发

《保险学概论》形考作业2答案-2013

《保险学概论》形考作业2答案 一、判断正误 1、我国保险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保险活动。(×) 2、农业保险也要符合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3、.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当事人、关系人和辅助人。(√) 4、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5、父母可以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6、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保险代理所知晓的事情都视作保险人已知。(√) 7、保险合同是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协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8、保险凭证是一种简化了的保险单,但在法律上效力不如一般保险单。(×) 9、保险合同发生争议时,仲裁不成,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被保险人生前的债权人有权从受益人领取的保险中获得债务的清偿。(×) 11、特约条款完全由保险双方自由商定,因此其效力要低于主要险种的基本条款和其他险种的保险条款。(×) 12、投保方和保险人均有自由选择权,有权随时解除保险合同。(×) 13、保险合同是射幸性合同。(√) 14、只有在被保险人死亡的情况下,受益人才享有受益权。(√) 15、当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时,由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领取保险金,并作为遗产处理。(√) 16、在个人人寿保险中,允许变更被保险人。(×) 17、在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间赔付的保险金不进行累加,只有当某一次保险事故的赔偿金额达到保险金额,保险合同才终止。(√) 18、保险合同条款解释的原则是必须坚持有利于保险人(×) 19、财产保险的标的是各种物质财产及有关的利益。(×) 20、一般来说,财产保险资金的流动性比人身保险资金的流动性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是(A)。

《计量经济学》第二章作业

《计量经济学》第二章作业 (注:本次作业请各位同学在4月8日前完成并提交) 一.单选题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指的是( D ) A.使︱^ 1()n i t Y t Y =-∑︱达到最小值 B.使min ︱^ i Y i y - ︱达到最小值 C.使ma x ︱^ t Y t y - ︱达到最小值 D.使^ 2 1 () n t t Y t Y =-∑达到最小值 2.在回归模型中,正确表达了随机误差项序列不相关的是( B ) A. (,)0,i j COV u u i j ≠≠ B. (,)0,i j COV u u i j =≠ C. (,)0,i j COV X X i j =≠ D. (,)0,i j COV X u i j =≠ 3. 对解释变量的t 检验属于经济计量模型评价中的( A ) A.统计准则 B.经济理论准则 C.计量经济准则 D.识别准则 4. 年劳动生产率X (千元)和工人工资Y (元)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 2060i i Y X =+,这表明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 ) A.增加60元 B.减少60元 C.增加20元 D.减少20元 5.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认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变量是( A ) A.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虚拟变量 D.前定变量 6.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 B ) A. i C (消费) i I 8.0500+=(收入) B. di Q (商品需求) i I 8.010+=(收入) i P 9.0+(价格)

C. si Q (商品供给) i P 75.020+=(价格) D. i Y (产出量) 6 .065.0i K =(资本)4.0i L (劳动) 二.多选题 1.对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的优良性有( ABC ) A.无偏性 B.线性特性 C.方差最小性 D.确定性 E.误差最小性 2.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样本回归直线i 10i X ??Y ? β+β=具有以下特点 (ABC ) A.必然通过点(Y ,X ) B.残差ei 的均值为常数 C.i Y ? 的平均值与Yi 的平均值相等 D.残差ei 与Xi 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E.可能通过点(Y ,X ) 3.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下列哪些假定是正确的( ABDE ) A. E(ui)=0 B. Var(ui)=2 i σ C. E(uiuj)≠0 D. 随机解释变量X ,与随机误差ui 不相关 E. ui ~N(0,2 i σ) 4.指出下列哪些现象是相关关系( ABCDE ) A.家庭消费支出与收入 B.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销售价格 C.物价水平与商品需求量 D.小麦亩产量与施肥量 E.学习成绩总分与各门课程成绩分数 5.随机误差项产生的原因有( ABCD )

《预防医学》第三次作业

《预防医学》第三次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预防医学》第3次作业 您本学期选择了“预防医学”,以下是您需要提交的作业。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下篇04---下篇06-01,发布时间为2014-10-18,您从此时到2015-1-30前提交均有效。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 [1分] A.暴露怀疑偏倚 B.无应答的偏倚 C.诊断怀疑偏倚 D.报告偏倚 E.测量偏倚 2. 某一特定筛检试验,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1分]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3. 对5000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糖尿病病人161例,测口服葡萄糖2h后的血糖,以血糖大于6.16mmol/L(110mg/dL)为阳性,小于6.16mmol/L(110mg/dL)为阴性进行筛选,查得真阳性154人,真阴性为3971,则符合率为 [1分] A.99.82% B.95.65%

C.82.06% D.82.50% E.15.06% 4. 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验证病因假说 E.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可进行临床比较 5.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1分]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6. 反映诊断试验收益的指标 [1分]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符合率 E.预测值 7. 某地区居民队列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为其他人群的2.8倍(有统计学意义);而该地区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BM>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OR为1.22(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表明此差异的原因是,病人诊断为高血压后,开始注意饮食、体育锻炼等。引起上述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偏倚是 [1分] A.纳入偏倚

保险学作业 (2)

保险学作业 名词解释 保险: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人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P24 可保风险:可保风险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P17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例如,诈骗、纵火等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均属于道德风险因素。P11 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均属此类风险。P13 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由保险合同的当事人确定、并在保单上载明的被保险标的的金额,它又可以被看做是保险人的责任限额。P49 有利于被保险人解释原则:是指当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往往会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 重复保险:所谓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投保同一危险,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P85 定值保险:所谓定值保险是指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约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以此确定为保险金额,视为足额投保。 火灾保险:火灾保险,简称火险,是指以存放在固定场所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财产物资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财产遭受保险事故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P113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规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又称普通责任保险或综合责任保险,它以被保险人的公众责任为承保对象,是责任保险中独立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保险类别。 共同海损: 意外伤害保险, 生死合险, 未赚保费、 总准备金, 劳合社、 保险经纪人。 物上代位、 非比例再保险。 赔付率、 纯保费、 生命表 简答 风险有哪些特征 可保风险的要件 保险的职能 简述保险的基本原则 影响火灾保险费率的因素 保险经营的特殊原则 保险基金的特征

《预防医学》作业集答案(张娟妮)(高起专)教案资料

《预防医学》作业集答案(张娟妮)(高起 专)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C 2、C 3、B 4、A 5、B 6、B 7、B 8、E 9、C 10、A 11、B 12、D 1、ABCD 2、ABCDE 3、ABCD 4、ABCDE 二、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的定义:以人群为主要对象,研究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为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对策,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的科学。 三、论述题 1、预防医学研究的内容有: (1)环境与健康:研究环境中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利用环境中有利因素促进健康,消除不利因素,保护健康,如清洁的大气、水、土壤等是有利于健康的,而受污染的空气如二氧化硫污染可刺激眼和呼吸道,可引起酸雨。 (2)食物和健康: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对机体健康的作用,如何达到平衡膳食满足机体健康的需要,防止营养性的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等。 (3)流行病学研究: 从群体的角度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4)卫生统计: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分析数据必不可少的手段,研究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时,用统计学的方法才能根据样本的一些统计特征正确推断出总体的情况。 (5)毒理学:研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损害机制,可为制定卫生标准和预防措施提供基本依据。如大气质量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药物的毒性作用等都依据毒理学的研究结果制定。 2、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用途: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促使护理工作成为范围更广泛的独立专业。护士的职责扩大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护理工作的范围从个体扩大到社区人群,从对疾病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预防医学》第三次作业

《预防医学》第3次作业 您本学期选择了“预防医学”,以下是您需要提交的作业。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下篇04---下篇06-01,发布时间为2014-10-18,您从此时到2015-1-30前提交均有效。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 [1分] A.暴露怀疑偏倚 B.无应答的偏倚 C.诊断怀疑偏倚 D.报告偏倚 E.测量偏倚 2. 某一特定筛检试验,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1分]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3. 对5000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糖尿病病人161例,测口服葡萄糖2h后的血糖,以血糖大于L(110mg/dL)为阳性,小于L(110mg/dL)进行筛选,查得真阳性154人,真阴性为3971,则符合率为 [1分]

4. 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验证病因假说 E.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可进行临床比较 5.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1分]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6. 反映诊断试验收益的指标 [1分]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符合率 E.预测值 7. 某地区居民队列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为其他人群的倍(有统计学意义);而该地区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的人群患高血压的OR为(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表明此差异的原因是,病人诊断为高血压后,开始注意饮食、体育锻炼等。引起上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偏倚是 [1分] A.纳入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偏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