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吸附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汪清海

合集下载

双环醇片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

双环醇片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

Vol. 33 Semimonthly No.24
揖临床研究铱
双环醇片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的效果
彭晓文
(舞钢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 舞钢 462500) 【摘要】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比较两组乙型肝
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 水平、HBV-DNA 转阴率、肝功能指标 [ 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 水平、肝纤维化指标 [ 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
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片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降低 HBV 血清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
提高 HBV-DNA 转阴率,优于单纯替诺福韦酯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双环醇片;替诺福韦酯;HBV 血清标志物;肝功能;肝纤维化;HBV-DNA 转阴率
Ⅲ型前胶原(PC Ⅲ)]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6 个月后,两组血清 HBsAg、HBeAg、ALT、AST、TBiL、HA、LA、PC Ⅲ水
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两组 HBV-DNA 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 HBV-DNA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疗效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疗效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疗效宛月【摘要】目的:观察TUDCA治疗HEV感染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4例HE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加以TUDC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有效性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研究组TBIL、ALT、GGT等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6.77%比对照组79.03%高(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头晕、头痛1例(1.6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TUDCA治疗HEV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1页(P82-82)【关键词】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慢性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作者】宛月【作者单位】锦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辽宁锦州 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DCA)可有效减少胆汁郁积及各种肝细胞坏死的生化指标,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超微结构及功能等作用[1]。

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的124例HEV感染患者分别予以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4例HEV 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8∶24,年龄18~66岁,平均(52.16±2.18)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92±1.53)d。

研究组男女比例37∶25,年龄18~68岁,平均(53.61±2.15)岁,病程2~14个月,平均(7.14±2.51)d;两组上述各项基线因素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人工肝、内科保肝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0.50 mg恩替卡韦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H20100129,0.5 mg)治疗,1 次/天,0.50毫克/次;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TUDCA(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H20070200,250毫克×20粒/盒)治疗,250毫克/次,3 次/天,两组均为3周为1个疗程。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28 4 4・ຫໍສະໝຸດ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r ora o It r e rd i a C i s n s r e in 0 0Jl 9 2 ) o e Jun l fne a dTaio l hn ea dWet nM dc e 1 u,1 (0 n gt tn e e i 2
a e e t n i lc lra sre t e yl gs s m ( t r f rt ame t t moe ua b ob n c ci yt wh r n e MARS )Arica ie n p rah tec rt eefc n aey t il vra da p o c h uai f t dsft. i f L v e a
[ 要 ] 目的 观 察 分子 吸 附再 循 环 系 统 ( R ) 工 肝 在 慢 性 重 型肝 炎治 疗 中临 床 摘 MA S 人 生 化 指 标 的 变化 , 讨 其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 方 法 对 常 规 治 疗 效 果 欠 佳 的 l 探 5例 慢 性 重 型 乙型 肝 炎 患 者 , 原 有 的 治 疗 基 础 上 加 用 MA S人 工肝 治 疗 , 定 治 疗 前 及 治 疗后 血 清 生 化 指 标 在 R 测 的 变化 。 结果 加用 M R A S人 工 肝 治 疗之 后 , 患者 血 清 总胆 红 素 、 素 氮、 酐 较 治 疗 前 明 显 尿 肌
M eho p te t f c r n c s v r h p tts B who wee beo t ak fe o v nt na te t e twe e te t d t ds 1 5 ai ns o h o i e e e e a ii r l w he m r a r c n e i l r am n r ra e wih t o t

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 6 ) 无 活动 性 出血 。
1 0 例患者仅在肝移植手术前接受 B S A治疗 , 5 例患 者接受 B S A治疗至肝移植术后 。 1 5 例患者中位等待 肝移植手术时间 1 3 . 5 d ( 5 ~ 1 8 d ) , 平均等待手术时间 ( 1 3 . 1 2 + 4 . 8 9 ) d 。 常 规 内科 治疗 组 1 0 8例 患 者 中位 等 待手 术 时 间 7 . 8 d 。肝 移植 围 手 术 期 患 者 全部 存 活, 仅2 例发生肝移植术后肺感染 ( 2 / 1 5 ) , 1 例肝移 植 术 后胆 道 感染 ( 1 / 1 5 ) 。6 2次 B S A治疗 的不 良反 应: 黑便 4 例, 但是在下次治疗之前 出血停止 ; 体外 循环血液凝固 1 次。其他结果见表 1 、 2 。
4 . 9 ) ( 4 9 ~ 6 3 ) 岁。 均 为慢性 重 型 乙型肝 炎患 者 。 C h i l d —
P u s h 肝功能评分 B级 1 5 例; 肝 陛脑病 I 期3 例。 如
果 B S A治疗 过 程 中病 情 急剧 恶 化 ( 包 括脑 病 急 剧进
观察项 目
B S A治疗前
是 由于血 源 的短缺 及血 源性 的感染 导 致我 们开 始 选
进行 B S A治疗 。每 次 吸附血浆 量 4 5 0 0 ~ 5 0 0 0 m l , 血
流速 1 0 0 1 2 0 m l / m i n , 分浆量 2 0 ~ 2 5 m l / m i n , 单次治 疗时间 3 . 5 ~ 4 h 。治 疗 间 隔 2 4 h , 接受 2次 以上 治疗 者间歇期 为 2 ~ 4 d 。 根据凝血功能酌情使用肝素进行 体 外循 环抗 凝 , 保持 K P T r在 6 0 S以内 。 1 . 3 观 察项 目 在B S A治疗 中监 测血 压 ( 血流 动力 学) 、 神经状态 、 尿量 。 治疗当 日留取血标本监测全血 细胞计数 、 凝血功能 、 肝肾功能 、 血氨 、 乳酸 、 血气分 析, 观察 B S A治疗前后效果及安全性 。与本 中心既

一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浆胆红素吸附护理-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一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浆胆红素吸附护理-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一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浆胆红素吸附护理-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各种肝病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为了阻止患者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减轻胆红素、内毒素对肝功能的损害,护理时我们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BA)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来治疗一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主因肝区疼痛两月余、皮肤巩膜黄染七余天,嗜睡一天,初步诊断为:①肝硬化;②肝性脑病;③肝脏恶性肿瘤[1];④原发性高血压.于2013年6月入院治疗,入院查体:神志嗜睡状,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颈部前胸出现蜘蛛痣.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测、卧床休息、保肝、促醒、营养治疗等内科综合治疗.5天后患者神志变为浅昏迷.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CRRT的方法.采用日本旭化成公司生产的OP-05W型血浆分离器,珠海健帆的BS-330型胆红素吸附器,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股静脉通道,普通肝素抗凝,实行吸附治疗3h后进行CRRT治疗6~8h.经3次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患者的主要病理指标变化如表1所列.【表1】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良好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会给病人亲切感和安全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此病例中,首先,护理工作要从仪表和态度入手,取得病人信任.其次,对该新入院的患者给予关怀、温暖、爱护、尊重,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护理环境,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最后,了解病人的病史、病情,患者在治疗前存在较重的焦虑情绪,对患者和家属暴露出的相关心理矛盾应足够重视,在治疗前首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其关心的问题: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等,同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者和家属消除焦虑情绪,建立合理的治疗期望值,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建立良好的护理道德,对心理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2.2 术前护理术前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如病程时间、肝肾功能,特别是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有无出血史、血小板计数、有无肝昏迷前期表现等,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治疗时的观察.1者的体温、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血糖等各项生化指标,对心率快、血压低、体温高的患者纠正后方可进行治疗.同时,术前应使患者保持相对舒适体位,排空大小便.医护人员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选择、建立血管通路,并进行反复的核查.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血管,采用16G的血液透析导管建立动-静脉通路,多选择股静脉或颈静脉.注意保护血管,观察有无血肿、脱出、渗出,回抽是否通畅.同时,仔细检查血浆置换管路有无破损,正确连接管路并用肝素盐水冲洗管路,排净管路和滤器及吸附柱内的空气.2.3 术中护理治疗过程中要持续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心律、血糖的变化.ICU重症病人多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须加强病情观察.本病例中使用机械通气,需做好机械通气相关护理.控制血流量为80~120mL/min,防止因血流量过快或过慢引起溶血或凝血.应准确完成有关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定期监测血生化全套及凝血酶原时间,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处理.2.4 及时正确处理各种应密切观察机器运转的各项指标,常见原因及处理如下:(1)静脉压力.其原因可能在于管路受压、扭曲、深静脉置管位置不当、病人体位影响等.应排除管路因素后,沿逆时针方向用手指转动废液泵或者拔下回路上的夹子,待回路压力250mmHg,按Continue键重新启动血泵.如果无效果,可能是因为静脉回路凝血,堵塞严重者需更换滤器;(2)动脉压力.多是由血流量不足、血管壁贴住静脉导管侧孔引起.应暂时减小血流量,检查管道有否松脱、移位、扭曲,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低血压,设法解决上述问题.若效果不佳,可能是管路凝血或静脉穿刺导管血栓形成,应考虑重新建立新的体外循环通路或更换滤器.本例病人反复出现动脉压力过高,因此暂时停止CRRT治疗,保证管道和血液通路均通畅后,将动脉端和静脉端互换,则解除,仪器运行正常.病人在吸痰操作时,均出现动脉压力过高,吸痰结束后, 解除,因此,CRRT治疗的病人要合理安排吸痰间隔时间,按需吸痰以减少对CRRT治疗的影响;(3)滤器压和跨膜压过高.往往提示滤器凝血,只能暂停CRRT治疗,更换滤器后继续进行;(4)空气.空气是严重信号,提示空气进入管路及滤器.虽然CRRT机器有保护装置,空气不能进入病人体内,但这很可能引起血泵停止运转, 发管路凝血,影响治疗效果和滤器寿命.因此,必须及时排除空气.首先应查找空气来源,其来源主要有:第一,动脉血流量不足,空气从动脉管路进入;第二,置换液袋液体流空,没有及时更换新的置换液,空气从置换液管路进入;第三,各种连接接头没有连接好,不密闭,引起漏气;第四,更换置换液袋子时,没有排清残留的空气;第五,每次预冲,需置换液约流动20mL,置换液泵就停止转动;第六,若使用加热补液管,忘记先预冲满加热管,单纯依赖预冲时补液泵的转动,无法使整个置换液管路充满液体,空气从加热管经置换液管进入滤器.应该采取的措施为:若空气少量:立即按下Stop键停止血泵转动,夹住有空气的管路两端,以注射器抽吸管路中的空气;若空气大量:马上按回血程序进行回血,回血结束后,将静脉管路与静脉穿刺导管分离.同时将静脉管路连接至生理盐水,按Prime键进行预冲,排除管路及滤器中的空气.重新自检,上机重新开始治疗.2.5 术后护理治疗结束后,需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尤其是监测患者体温变化,防止发生继发感染.拔管后用力压迫穿刺部位10~30 min(因病人凝血功能差),加压包扎,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渗血.对留置导管做好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正确封管,保持插管处皮肤干燥清洁,每周更换敷贴2次.为减少导管腔内污染,严禁导管做输液、采血等.治疗后由于病人内环境的改善,食明显改善.但是,患者肝脏功能及胃肠道水肿充血尚未恢复,若食入过多蛋白质饮食,可引起血氨升高,严重者可发肝性脑病.进食过量、食物过硬有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因此,需要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提倡少量多餐,流食、半流食,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从肠外途径供给营养.3 讨论肝功能衰竭是病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均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肝移植手术受肝源、费用、排斥反应等诸多因素制约,因而难以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最近新兴的人工肝治疗,包括胆红素吸附治疗,为该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环境.由各种肝病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的高胆红素血症,血液中的胆红素指标升高,会造成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利用对流原理,将血液中的水分持续、缓慢地超滤出来,与此同时,补充置换液,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及氮质产物,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并可保证全静脉营养.血浆胆红素吸附(BA)使用树脂作为吸附剂,其对毒素的吸附能力由树脂的类型、颗粒大小、孔率所决定.本例治疗中使用的吸附柱对胆红素和各种毒素的吸附能力均较强,每根吸附柱可使血浆总胆红素下降29%.作为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胆红素吸附克服了血浆用量限制、血浆过敏、输血感染风险等不良反应.BA联合CRRT可充分发挥两种治疗模式协同的治疗效果,同时弥补两种治疗模式各自应用时的不足.因此,采用该联合治疗模式,有利于拓宽单纯BA的适用范围,可及时为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提供人工肝支持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水平.然而,该治疗技术是一项有创的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治疗方法,需要严格的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机器运行知识.治疗顺利完成的保障和治疗有效率的重要条件是严格的护理操作和熟练的机器运行操作.本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效果满意,与较高的护理技能密切相关.该治疗方案为今后开展此类治疗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参考文献:[1] 张永权,张新定,郭祖才.联合用药超选择性动脉灌注治疗恶性脑瘤[J].甘肃科学学报,1999,11(4):67-71.[2] 党建中,孙莉.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的治疗[J].甘肃科学学报,114(s1):114-115.[3] 李兰娟.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11(8):453-454[4] 李保森,邹正升,陈菊梅.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2,4(10):1096-1 098.[5] 李兰娟.人工肝临床应用若干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1):844-845.[6]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053-1 056.[7] 谢明仁,连秀珍,俞发荣.中年人群身心健康调查[J].甘肃科学学报,2013,25(3):22-26.[8] 李涛,袁萍,韩涛.用HB-H-6树脂血浆灌流治疗重度黄疸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09,8(5):2 -266.[9] 刘传贵,孙昌,孙康宁.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甘肃科学学报,2004,16(1):57-62.[10]魏屏,张景辉,刘薇.TRAIL在重型肝炎患者PBMC和血清中的表达及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9):2063-2 067.[11]王怀奎,郭晓霞,穆德琪.高品质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9,11(3):43-47.。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肝合并黄疸患者肝功能及胆红素的影响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肝合并黄疸患者肝功能及胆红素的影响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慢性乙肝合并黄疸患者肝功能及胆红素的影响张改玲【期刊名称】《《中国合理用药探索》》【年(卷),期】2019(016)006【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慢性乙肝; 黄疸;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肝功能; 胆红素【作者】张改玲【作者单位】[1]河南宏力医院消化科河南新乡45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黄疸为慢性乙肝活动期常见症状之一,若持续不退或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可能导致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细胞凋亡等,故促进黄疸消退、减轻肝功能损伤为改善预后的关键[1-2]。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具有良好的解毒、抗氧化、减轻肝细胞损伤等作用,可有效预防肝内胆汁淤积,加快肝功能修复[3]。

熊去氧胆酸为治疗黄疸的常用药物,具有利胆、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

本研究对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肝合并黄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的应用效果。

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肝合并黄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

观察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05±2.96)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92±0.74)年。

对照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09±2.91)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93±0.76)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①无心、脑、肺、肾等严重原发疾病;②近期未接受过抗病毒、保肝等药物治疗;③无语言、精神障碍,且能够配合完成临床治疗者。

1.2.2 排除标准①由药物、酒精中毒等引发的肝硬化患者;②合并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患者;③肝外胆管阻塞性黄疸者;④过敏体质者。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高蕾;许家璋;隋云华;耿玲玲;韩振红;汪茂荣;何长伦【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1(016)020【摘要】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195例各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均在300μmol/L以上),随机分为两组,ALSS治疗组9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日本产KM8800型人工肝血液净化装置进行血浆交换,比较该法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指标变化情况及不同病期患者的存活率;对照组103例常规治疗,两组进行存活率比较. 结果:ALSS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以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最大(P<0.01);ALS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期患者存活率有明显提高(P<0.05),而两组早、晚期存活率比较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LSS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较佳,能够改善中期患者的预后.【总页数】2页(P915-916)【作者】高蕾;许家璋;隋云华;耿玲玲;韩振红;汪茂荣;何长伦【作者单位】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相关文献】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凝血指标的观察 [J], 杨小娟;裴豪;吴国荣2.地塞米松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J], 袁术生;方平安;陈科帆;刘启如;罗飞;易斌;曾瑜;李佳萌3.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35例 [J], 刘宁湘4.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内科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 邓一鸣;罗光汉;吴建林;刘志红;隆华5.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J], 赵亚娟;李良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置换分别联合胆红素吸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血浆置换分别联合胆红素吸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临床探索血浆置换分别联合胆红素吸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对比张静1,王小女2,闪海霞3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河南南阳 47300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骨系,河南南阳 473000;3.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目的:对比血浆置换(PE)分别联合胆红素吸附(PBA)、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肝功能衰竭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

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PE联合PBA治疗,观察组采用PE联合DPMAS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对照组,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PE联合DPMAS较PE联合PBA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对凝血功能影响小,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当肝脏在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肝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即为肝功能衰竭[1]。

目前临床治疗肝功能衰竭主要以血浆置换(PE)为主,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致病物质,但血浆消耗量极大,同时易出现过敏反应[2]。

为了有效利用血浆资源,提高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有效率,PE 联合其他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模式方案已成为研究重点。

为明确不同PE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90例肝衰竭患者分别采取PE联合胆红素吸附(PBA)及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并进行了分析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ere hepatitis B. Methods㊀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4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prothrombin activity PTA > 25%
+ + - 2+ 2+ 2+
[ ( )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1,2014 to December 31,2015, and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BSA. The results of routine blood test [ white blood cell ( WBC)count, red blood cell ( RBC)count, hemo ,and platelet ( ,coagulation function [prothrombin time (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 globin ( Hb) PLT)count] ] ,liver function [ ,direct bilirubin ( ,total bile acid ( ,albumin ( ,and globu and fibrinogen ( Fib) total bilirubin ( TBil) DBil) TBA) Alb) ] ,and electrolytes ( lin ( Glb) K , Na , Cl , and Ca )were collec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1 week after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breath,heart rate,and oxygen saturation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before,during,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ymptoms such as fear of cold, pyrexia, dizziness, chest distress, and abdominal pain was observed. The t - test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data between groups. Results㊀ All the patients had good tolerance of the treatment,and clinical symptom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Bil, DBil, and TBA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Alb, Glb, and Fib showed slight reductions, and PT and APTT were signifi cantly prolonged ( t = 21. 254 , 22. 395 , 7. 821 , 6. 986 , 7. 580 , 9. 852 , 10. 705 , and 5. 528 , all P < 0. 001 ) . After treatment, Ca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WBC cou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t = 6. 924 and 9. 852 ,both P < 0. 001 ) . At the 1 - week follow - up, Alb,Glb,Fib,PT,APTT,Ca level,and WBC count almost returned to the same levels before treatment,and TBil,DBil,and TBA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increases compared with the values after treatment, but remained lower than the values before treatment. Of all the
结 论 ㊀ 胆红素吸附治疗对 PTA > 25% 的慢性
关 键 词 : 肝炎, 乙型, 慢性; 胆红素; 治疗 中 图 分 类 号 : 献 标 志 码 : R512. 62㊀ ㊀ ㊀ 文 A㊀
㊀ ㊀
文 章 编 号 : 1001 - 5256 ( 2016 ) 07 - 1296 - 04
, 415003 ,China)
㊀ 沂 汪 清 海 ,罗 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忠 ,田
1 2 2

㊀ 评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胆红素吸附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 ㊀ 前瞻性研究 2014 年 1 月 1 日 - 2015 年 12 月 31 摘 要 : 目 的 法 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 25% 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 40 例,均予胆红素吸附治疗。 收集治疗前 后以及治疗后一周的患者血常规[ 白细胞( WBC)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 ] ,肝功能[ TBil、DBil、总胆汁酸( TBA) 、白蛋白( Alb) 、球蛋白( Glb ) ] 、电解质( K + 、 Na + 、 Cl - 、 Ca2 + ) , 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发热、头晕、胸闷、腹痛等症状。 计量资料组间 比较采用 t 检验。 ㊀ 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均较好,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 TBil、 DBil、 TBA 均下降, Alb、 Glb、 Fib 亦有轻 结 果 度下降,而 PT、APTT 则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21. 254 、22. 395 、7. 821 、6. 986 、7. 580 、9. 852 、10. 705 、5 528 , P 值均 < 0. 001 ) 。 治疗后 Ca2 + 较治疗前降低, WBC 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 6 . 924 、9 . 852 , P 值均 < 0. 001 ) 。 在随访 1 周时,Alb、Glb、Fib、PT、APTT、Ca2 + 、WBC 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TBil、 DBil、 TBA 较治疗后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比治 疗前低。 40 例患者中有 12 例( 30% ) 发生不良反应,其中 3 例( 7. 5% ) 畏寒( 或寒颤) 、3 例( 7. 5% ) 血压下降、2 例( 5 0% ) 心率下 降、1 例( 2. 5% ) 头晕、1 例( 2. 5% ) 恶心呕吐、1 例( 2. 5% ) 腹痛、1 例( 2. 5% ) 出冷汗。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清 Ca2 + 、WBC 有短暂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㊀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bilirubin serum adsorption BSA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5256. 2016. 07. 016 收 稿 日 期 : 修 回 日 期 : 2016 - 03 - 29 ; 2016 - 05 - 04 。 基 金 项 目 : 湖 南 省 卫 生 厅 科 研 基 金 资 助 课 题 (B2006 - 052 ) 1974 - ), 作 者 简 介 : 汪 清 海 ( 男 , 副 主 任 医 师 , 主 要 从 事 病 毒 性 肝 炎 方 面 的 研 究 。 通 信 作 者 : 田 沂 , 电 子 信 箱 : doctortianyi@ qq. com。
reduced blood pressure 2 5. 0%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出 现 胆 红 素 显 著 升 高 , 往 往 伴 有 凝 血 因 子 合 成 不 足 而 导 致 出 血 倾 向 , 以 血 浆 置 换 为 主 的 人 工 肝 支 持 系 统 能 降 低 患 者 机 体 内 多 种 炎 症 介 质 及 , 促 进 早 中 胆 红 素 水 平 , 补 充 凝 血 因 子 及 白 蛋 白 (Alb) [ ]。但 存 在 受 血 浆 供 应 不 足 期 肝 衰 竭 患 者 的 恢 复 [ ] 限 制 和 血 制 品 潜 在 感 染 、 血 浆 过 敏 等 不 良 反 应。分 子 吸 附 再 循 环 系 统 能 清 除 蛋 白 结 合 毒 素 与 水 溶 性 毒 [ ] 且 价 格 昂 贵 , 素 , 却 不 能 补 充 血 浆 凝 血 因 子 和 Alb , 不 易 推 广 使 用 。以 阴 离 子 树 脂 构 成 的 血 浆 吸 附 器 进 行 血 浆 胆 红 素 吸 附 ,能 缓 解 血 浆 供 应 不 足 的 局 [ ]。但 应 用 于 凝 血 功 能 异 常 的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 临 面 床 上 对 其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仍 存 在 顾 虑 。本 研 究 对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进 行 一 次 性 胆 红 素 吸 附 治 疗 , 严 格 对 比 治 疗 前 后 , 及 治 疗 一 周 后 各 项 血 液 生 化 指 标 及 临 床 症 状 的 变 化 , 对 其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进 行 评 估 , 为 临 床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胆 红 素 吸 附 的 应 用 提 供 参 考 。 1㊀ 资 料 与 方 法 究 对 象 1. 1㊀ 研 ㊀ 选 2014 年 1月 1日 - 2015 年 12 月 取 31 日 于 中 南 大 学 湘 雅 二 医 院 感 染 科 住 院 的 慢 性 重 型 乙 , 其 中 男 , 女 , 年 龄 , 型 肝 炎 患 者 40 例 36 例 4例 26 56 岁 岁 , 有 肝 硬 化 基 础 。诊 断 标 准 符 平 均 ( 37 4 ʃ 10 5) 6例 [ ] 合 《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防 治 指 南 ( 版 ) 》 。为 临 床 安 2010 年 全 起 见 , 选 择 病 例 均 处 于 黄 疸 稳 定 期 、 凝 血 酶 原 活 动 度 PTA) > 25% , 无 肝 性 脑 病 、 肝 肾 综 合 征 、 消 化 道 出 血 及 ( 自 发 性 腹 膜 炎 等 并 发 症 的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 疗 方 法 有 病 例 均 予 以 恩 替 卡 韦 抗 病 毒 治 1. 2㊀ 治 ㊀ 所 疗 , 常 规 予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 腺 苷 蛋 氨 酸 、 前 列 地 尔 脂 质 体 护 肝 治 疗 , 血 浆 、 白 蛋 白 支 持 治 疗 。胆 红 素 吸 附 浆 分 离 器 及 配 套 的 KURARAY - KM8900 α 血 用 日 本 一 次 性 消 耗 材 料 进 行 。血 浆 分 离 器 用 型 Evance 4A 膜 血 浆 分 离 器 。胆 红 素 吸 附 柱 用 日 本 旭 化 成 可 乐 丽 医 型 选 择 性 血 浆 成 份 吸 BR - 350 ( L) 疗 株 式 会 社 生 产 的 附 器 或 爱 尔 血 液 净 化 器 材 厂 生 产 的 阴 离 子 吸 附 柱 股 静 脉 留 置 双 腔 单 针 管 为 血 液 净 化 采 血 AR - 350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