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密立根油滴仪测量电子电量实验报告记录

用密立根油滴仪测量电子电量实验报告记录
用密立根油滴仪测量电子电量实验报告记录

用密立根油滴仪测量电子电量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用密立根油滴仪测量电子电量

摘要:密立根油滴仪可以测定油滴的电量,并可验证电荷的量子性,即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量都是基本电荷的整数倍.密立根油滴仪的设计思想巧妙,其测量油滴电量的方法筒单,而结果却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密立根在这一实验工作上花费了近10年的心血,从而取得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果,那就是(1)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具有颗粒性)。(2)测量并得到了元电荷即为电子电荷,其值为e =1.602×10-19

C 。

关键词:油滴仪;电子电量;静态平衡测量法; 喷雾; 中图分类号: +O 文献标识码:A

Using Millikan oil drop instrument measuring of electronic charge

Abstract: Millikan oil drop instrument can measure the oil droplets of the electricity, and can validate the charge quantization, namely anybody charged with electricity are integer multiples of the basic charge. Millikan oil drop instrument of the ingenious design, the measurement of oil droplet charge method and the result is a single cylinder, allow all doubt persuasion. Millikan in this experimental work has spent nearly 10 years of efforts, and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t is proved that the charge (1) discontinuity ( having a particle ). (2) Measurement and get the elementary charge is the charge of the electron, its value is e=1.60× 10-19C. Keyword: Oil drop instrument; Electronic charge; Static balance measuring method; Spray;

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七年功夫(1909~1917) 所做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设计巧妙,简单方便地证明了所有电荷都是基本电荷e 的整数倍,明确了电荷的不连续性。现在公认的基本电荷为e =(1.602±

0.002)×10-19

C.由于实验中喷出的油滴是非常微小的,难于捕捉、控制和测量,因此做本实验时,特别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实验操作,准确的数据处理,才能得到比较好的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

1. 领会密立根油滴实验的设计思想。

2. 掌握密立根油滴仪的使用方法。

3. 运用密立根油滴仪测定油滴的电量,并验证电荷的量子性。

二、实验原理

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块相距为

d 的水平放置的平行板之间。由于喷射时的摩擦,油滴一般带有电量q 。

当平行板间加有电压V ,产生电场E ,油滴受电场力作用。调整电压的大小,使油滴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相等,油滴将静止地悬浮在极板中间,见图1。此时

d

V

q

qE mg ===

图1 带电平行板间油滴的平衡

qE mg

V

d

V

mgd q =

(1)

V 、d 是容易测量的物理量,如果进一步测量出油滴的质量m ,就能得到油滴所带的电量。实验发现,油滴的电量是某最小恒量的整数倍,即q =ne ,1±=n ,2±,……。这样

就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并存在着最小的电荷单位,即电子的电荷值e 。

设油滴的密度为ρ,油滴的质量m 可用下式表示:

3

43

ρπr m = (2)

为测量r ,去掉平行板间电压。油滴受重力而下降,同时受到空气的粘滞性对油滴所产生的阻力。粘滞力与下降速度成正比,也就是服从斯托克斯定律:

v r f r ηπ6=

(3)

(式中η是空气粘滞系数,r 是油滴半径,v 是油滴下落速度)油滴受重力

g r p 3

4

3ρπ=

(4)

当油滴在空气中下降一段距离时,粘滞阻力增大,达到二力平衡,油滴开始匀速下降。

v r g r ηπρπ63

43

= (5) 解出油滴半径:

g

v r ρη29=

(6)

对于半径小到610-m 的油滴,空气介质不能认为是均匀连续的,因而需将空气的粘滞系

数η修正为:

pr

b +

=

'1η

η

式中b 为一修正系数,p 为大气压强,于是可得:

pr

b g

v

r +

?=

1129ρη (7)

ρρηπ?????

?

???????+

?

=2

3

112934pr b g v m (8)

上式根号中还包含油滴半径r ,但因它是处于修正项中,不须十分精确,故可将(6)带

入(8)式进行计算。

考虑到油滴匀速下降的速度v 等于匀速下降的距离与经过这段距离所需时间的比值,即v =l / t 。得到:

ρρηπ?????

?

???????+?

=2

3

112934pr b gt l m

(9)

将上式代入(1)式可得:

V d

pr b t l g ne q ?

??????

???????????? ??+=

=2

3

1218ηρπ

(10)

上式及公式(6)就是本实验的所用的基本公式。

三、实验仪器

密立根油滴仪包括:油滴盒、油滴照明装置,测量显微镜、供电电源以及电子停表、喷雾器等部分组成。

如图3所示,油滴盒由两块经过精磨的平行极板

组成,间距500.0=d cm 。上电极板中央有一个

4.0Φmm 的小孔,以供油滴落入。整个油滴盒装在有

机玻璃防风罩中,以防空气

流动对油滴的影响。防风罩

上面是油雾室,油滴用喷雾

器从喷雾口喷入,并经油雾孔落入油滴盒。为了观察油

滴的运动,附有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发光二极管发热量小,因此对油滴盒中的空气热对流小,油滴就比较稳定。

2. 显微镜

1. 油雾室

2. 油滴盒

3. 防风罩

4. 照明灯

5. 电压表

6. 平衡电压调节旋钮

7. 平衡电压换向开关 8. 升降电压调节钮

9. 升降电压换向开关 10. 电源开关 11. 测量显微镜

图2 油滴仪外形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和测量油滴运动的,目镜中装有分划板,共分六格,每格相当视场中的

0.050cm ,六格共0.300cm ,分划板可用来测量油滴运动的距离l ,以计算油滴运动的速度v 。

3.电源共提供三种电压:

(1) 5V 交流电源供照明装置用。

(2)500V 直流平衡电压,该电压的大小可以连续调节,数值可以从电压表上读出来。平衡电压由标有“平衡电压”的拨动开关控制。开关拨在中间“0”位,上下极板被短路,并接零电位。开关拨在“+”位置,这时能达到平衡位置的油滴带正电荷,反之油滴带负电荷。

(3)300V 直流升降电压,该电压的大小可以连续调节,可通过标有“升降电压”拨动开关叠加在平衡电压上。由于该电压只起一个改变已达到平衡的油滴在两块极板间上下位置的作用,不需要知道它的大小,因此没有读数。 4. 计时器

计时器是一只液晶显示数字电子停表,精度为0.01s 。

四、实验测量及数据记录

1.正式测量须知及步骤:由公式(10)可知,进行本实验要测量的只有两个量,一个是平衡电压V n ,另一个是油滴匀速下降一段距离l 所需要的时间t 。测量平衡电压必须经过仔细调节,将油滴悬于分划板上某条横线附近,以便准确判断出这颗油滴是否平衡了。

测量油滴匀速下降一段距离l 所需的时间t 时,为保证油滴下降时速度均匀,应先让它下降一段距离后再测量时间。选定测量的一段距离应该在平行极板之间的中央部分,若太靠近上极板,小孔附近有气流,电场也不均匀,会影响测量结果。太靠近下极板,油滴容易丢失,影响重复测量。一般取分划板中央部分200.0 l cm 比较合适。

由于实验的统计涨落现象显著,对于同一颗油滴应进行6次测量,而且每次测量都要重新调整平衡电压,并记录此电压值。同时还应该分别对5颗油滴进行反复的测量。

2.

数据表格:

N o .

U(vo

lt) Tg(s ec) N o

.

U(vo lt) Tg(s ec) N o

.

U(vo lt) Tg(s ec) 1 201 14.5 1

223 24.6 2

200 23.4

图4 目镜分划板 图3 油滴盒侧视图

1 1

2 196 14.

3 1

2 225 24.5 2

2

199 23.4

3 202 14.5 1

3 225 28.8 2

3

200 23.4

4 206 14.6 1

4 253 28.7 2

4

201 23.4

5 209 14.7 1

5 254 28.

6 2

5

237 24.3

6 20

7 14.6 1

6 256 28.

7 2

6

238 24.3

7 211 24.9 1

7 255 28.8 2

7

236 24.2

8 218 25.6 1

8 255 28.9 2

8

238 24.3

9 220 24.5 1

9 199 23.3 2

9

237 24.3

1 0 221 24.4 2

198 23.3 3

238 24.3

表格1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公式(10)及(6)进行计算油滴平均带电量:已知:

油的密度: 3

/981m kg =ρ

空气粘滞系数:

)/(1083.15

s m kg ??=-η 重力加速度: 2

/80.9s m g =

油滴匀速下降的距离取: m l 3

1000.2-?=

修正常数: b=6.17×10-6 m ·cm(Hg) 大气压强: p=76.0cmHg 平行极板间距: d=5.00×10-3 m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

()[]

n

V t t q 102.011043.12

/314

?+?=

-

由上式可得:

油滴序数 带电荷值q

( C ) 1 9.82 2 4.64 3 3.16 4 5.53 5

4.42

表格2

可以看到,油滴所带电荷量的取值不是杂乱的,而是大体集中在1.6×10-19C 或其倍数附近。当然此次实验数据较少,但作为一个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一定程度上已能够说明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量是离散的,即电量具有量子化特征。 2.基本电荷的测定:

正如实验原理里所说,测量油滴上带的电荷的目的是找出电荷的最小单位e 。为此可以对不

同的油滴,分别测出其所带的电荷值q,它们应近似为某一最小单位的整数倍,即油滴电荷量的最大公约数,或油滴带电量之差的最大公约数,即为元电荷。

对此,做出表格如下:

油滴序数带电荷

()

元电荷

倍数

取整倍

元电荷值

(C)

1 9.8

2 6.14 6 1.55

2 4.64 2.9

3 1.57

3 3.16 1.98 2 1.58

4 5.53 3.46 2.

5 1.58

5 4.41 2.7

6 3 1.57

表格3

由表计算元电荷:=1.572(C)

而理论值为: 1.6021.65(C),误差1.9%

六、实验结论

本次试验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带电量适中,大小适当的油滴作为实验对象。油滴过大

过小都会产生较大误差,油滴太大,自由降落太快,测量时速度尚未达到匀速,必然误差大;油滴太小,又会因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使测量时涨落太大。最后测得结果为 1.572(C)

七、回答问题

(1)重力与电场力不平衡,会造成下落路线不垂直,导致测量时间偏大,误差大。

(2)由于两极板间有电容的存在,在通电之后电容充电,用两根导线短路是为了电容放电,消除极板间的电场.若在向气室喷雾时,会由于电场的存在影响实验效果。

(3)只有当油滴的运动状态为匀速运动或者静止,才说明此时的电场力等于重力;实验上油滴通过两个格的时间相等即为匀速运动。

(4) 油滴上电荷的改变用一个均匀电场,油滴先平衡,若平衡被破坏则油滴上电荷改变,

而时间误差只能用不确定度算。

参考文献

蒋达娅、肖井华、朱洪波等,大学物理实验教程,2011第三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一范文

实验一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 数字示波器将输入信号数字化(时域取样和幅度量化)后,经由D/A转换器再重建波形。数字示波器具有记忆、存贮被观察信号功能,又称为数字存贮示波器。 当处于存储工作模式时,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存储和显示两个阶段。在存储工作阶段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在逻辑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依次写入到RAM中。 在显示工作阶段,将数字信号从存储器中读出转换成模拟信号,经垂直放大器放大加到CRT的Y偏转板。同时,CPU的读地址计数脉冲加至D/A转换器,得到一个阶梯波扫描电压,驱动CRT的X偏转板,如图2.1所示。 图2.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图 2.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方式 (1)数字存储器的功能 随机存储器RAM包括信号数据存储器、参考波形存储器、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显示缓冲存储器四种。 (2)触发工作方式

1)常态触发 —同模拟示波器基本一样。 2)预置触发 —可观测触发点前后不同段落上的波形。 (3)测量与计算工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对波形参数的测量分为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两种。一般参数的测量为自 动测量,特殊值的测量使用手动光标进行测量。 (4)面板按键操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面板按键分为立即执行键和菜单键两种。 3.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1)存储显示 ——适于一般信号的观测。 (2)抹迹显示 ——适于观测一长串波形中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的瞬态信号。 (3)卷动显示 ——适于观测缓变信号中随机出现的突发信号。 (4)放大显示 ——适于观测信号波形细节。 (5)X —Y 显示 图2.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6)显示的内插 插入技术可以解决点显示中视觉错误的问题。 主要有线性插入和曲线插入两种方式。 4. 实时采样和等效时间采样 在现在为止我们所介绍的波形数字化方法称为实时采样,这时所有的采样点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次序来采集的,这个波形采样的次序和采样点在示波器屏幕上出现的次序是相同的,只要一个触发事件就可以启动全部的采样动作。如图2.3所示。 (a) 卷动显示 (b) 放大显示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信息工程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姓名: 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 10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 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

垂直的直线。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 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 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 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 点开始。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 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 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 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 两种工作方式。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 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 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 加,波形失真等问题。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 示功能。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 x 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y 形,如李沙育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幅度、相位和频率关系。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1)函数信号发生器,型号YB1634,指标:0.2Hz-2MHz,数量2台; 2)双踪示波器,型号YB4320A,指标:20MHz,数量1台。 3)其它实验室常用工具。

密立根油滴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实验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物理 姓名 学号 时间 2013年12月9日

密立根油滴实验 【摘要】 本实验我们根据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引进了CCD摄像技术,从监视器上观察油滴运动,测定了油滴带电量q,并运用差值法处理了相应数据,得出了元电荷e的值,验证了电荷的量子性,同时也了解了密立根巧妙的设计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技能。 【关键词】油滴;平衡态;非平衡态;电荷大小 【引言】 1917年密立根设计并完成了密立根油滴实验,其重要意义在于它直接地显示出了电量的量子化,并最早测定了电量的最小单位——基本电荷电量e,即电子所带电量。这一成就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电和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油滴实验中将微观量测量转化为宏观量测量的巧妙设想和精确构思,以及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测得比较精确而稳定的结果等都是富有创造性的。由于上述工作,密立根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的实验装置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但其实验原理至今仍在当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前沿发挥着作用,例如,科学界用类似的方法测定出基本粒子——夸克的电量。 【实验方案】 一、实验原理 1、静态(平衡)测量法 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块相距为d的平行极板之间。油在喷射撕裂成油滴时,一般都是带电的。设油滴的质量为m,所带的电量为q,两极板间的电压为V ,如图1 所示。

图1 如果调节两极板间的电压V ,可使两力达到平衡,这时: d V q qE mg == (1) 为了测出油滴所带的电量q ,除了需测定平衡电压V 和极板间距离d 外,还需要测量油滴的质量m 。因m 很小,需用如下特殊方法测定:平行极板不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加速下降,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降一段距离达到某一速度g ν后,阻力r f 与重力mg 平衡,如图 2 所示(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匀速下降。此时有: mg v a f g r ==ηπ6 (2) 其中η是空气的粘滞系数,是a 油滴的半径。经过变换及修正,可得斯托克斯定律: pa b v a f g r + = 16ηπ (3) 其中b 是修正常数, b=6.17×10-6m ·cmHg,p 为大气压强,单位为厘米汞高。 图2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答案解析

《电子测量与仪器》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一、填空题 1.比较法;数值;单位;误差。 2.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理论;电子测量仪器。 3.频率;电压;时间。 4.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 5.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 6.国家计量基准;国家副计量基准;工作计量基准。 7.考核量值的一致性。 8.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9.有界性;对称性。 10.绝对值;符号。 11.准确度;精密度。 12.2Hz ;0.02%。 13.2/3;1/3~2/3。 14.分组平均法。 15.物理量变换;信号处理与传输;测量结果的显示。 16.保障操作者人身安全;保证电子测量仪器正常工作。 二、选择题 1.A 2.C 3.D 4.B 5.B 6.D 7.A 8.B 9.B 10.D 三、简答题 1.答:测量是用被测未知量和同类已知的标准单位量比较,这时认为被测量的真实数值是存在的,测量误差是由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引起的。计量是用法定标准的已知量与同类的未知量(如受检仪器)比较,这时标准量是准确的、法定的,而认为测量误差是由受检仪器引起的。 由于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了计量,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需要计量予以保证,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测量又是计量联系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测量,计量也将失去价值。计量和测量相互配合,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2.答:量值的传递的准则是:高一级计量器具检定低一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同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只能通过比对来鉴别。 3.答:测量误差是由于电子测量仪器及测量辅助设备、测量方法、外界环境、操作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误差、影响误差、理论误差和方法误差、人身误差、测量对象变化误差。按照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三大类。误差的常用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四、综合题 1.解:绝对误差 ΔX 1=X 1-A 1=9-10=-1V ΔX 2=X 2-A 2=101-100=1V 相对误差 1111 1%100100%A X A γ-=-?=?= 2 22 1 1%100 100%A X A γ=?=?= 2.解:ΔI m1= 1m γ× X m1 =± 0.5%×400=±2mA ,示值范围为100±2mA ;

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使用

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 使用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一、数字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示波器面板介绍

单踪示波模式 注意下列几点: 8. 频率显示 显示当前触发通道波形的频率值。UTILITY 菜单中的“频率计”设置为“开启”才能显示对应信号的频率值,否则不显示。 10.触发位移 使用水平 POSITION 旋钮可修改该参数。向右旋转使箭头(初始位置为屏幕正中央)右移,触发位移值(初始值为 0)相应减小;向左旋转使箭头左移,触发位移值相应增大。按下该键使参数自动恢复为 0,且箭头回到屏幕正中央。 11. 水平时基 表示屏幕水平轴上每格所代表的时间长度。使用 S/DIV 旋钮可修改该参数,可设置范围为~50S。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水平时基”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13. 电压档位 表示屏幕垂直轴上每格所代表的电压大小。使用 VOLTS/DIV 旋钮可修改该参数,可设置范围为 2mV~10V。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版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实验报告

实验一仪器使用总论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学习了解实验的常规仪器,常用设备,以及耗材; 2,掌握以后做实验所用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知道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区别,优缺点; 4,知道以后实验中该注意的事项,该注意的问题,实验室的秩序。 二、实验设备: 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中参观的仪器: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 2,起到的作用: 1)万用表:主要用来测量电阻值、电压、电流,有的可测频率、三极管、温度等。 2)示波器: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能把肉眼看不到的信号变换成看得 见的图像,还可以利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线,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周期性时间图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频率可调。 3)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电压的交流电压表,主要用于测量毫伏级以下的豪 伏电压等。 3,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区别: 1),模拟示波器,操作简单,操作都在一个面板上,数字示波器往往要较长处理时间。 2),垂直分辨率高,连续而且无限制,数字示波器一般只有8 位至 10 位。 3),模拟示波器数据更新快,可以每秒捕捉几十万个波形,而数字示波器只能每秒 捕捉几十个波形。 4),模拟示波器可以实施带宽和实时显示,即连续波形和单次波形的带宽相同,而数 字示波器的带宽和取样率密切相关,取样率不高时需借助内插计算,容易出现混淆波形。5),如果某一个事件只发生一次,那么模拟示波器一般是不能应付的,而数字示波器 能够捕捉这种罕见一次性事件,并且长时间的将它显示出来。 4,仪器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共地,保证所有仪器的接地电位相同。 2),函数发生器输出端不能短接,且不能接到带有较高电压的的两端。 3),信号发生器的微调应从零开始增加,毫伏表的档位要适当。 4),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时,校准旋钮应顺时针旋转到校准位置。 5),所有仪器要轻拿轻放。 6)用电脑做实验时,注意对实验室电脑的爱护,做完实验记得关机。 7)示波器使用时注意接口正确。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三 电压表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电压波形对不同检波方式电压表的影响,学会正确解读和修正测试数据 2.学习用电压表测量噪声电压的方法 二、 实验条件 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DFG30一台 2、超高频数字毫伏表TH2270一台 3、均值表ESCORT97/EDM89S 一台 4、6 位数字电压表 一台 5、模拟数字示波器HM1507-3一台 三、 实验原理 1.交流电压表的波形响应 一交流电压UX 的大小,可用该电压的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表征。 交流电压的峰值:是指任意周期性交变电压u (t)在一周期内,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交流电压的平均值:指交流电压经过理想检波器后的平均值,实际中,不特别注明,是指全波平均值。数学表达为: dt t u T V T ?=0 )(1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指电压通过某纯组负载所产生的热量与一个支流电压在同一负载上产生的热量相等时,该直流电压的数值就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数学表示为: ?=T dt t u T V 02)(1 电压表的示值除另有说明外,均按正弦有效值刻度,读数用α表示。 根据交流电压的三种特征,可用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检波电路将测试电压变成直流,按直流电压进行刻度,分别构成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电压表。 由检波方式的不同,要正确解读表的显示值,需加以换算。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F 定义为该电压的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 V V K f = 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P 定义为电压的波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V V K p ?= 2.测试按图3-1进行 21

峰值表的检波探头如图3-2: 用这种探头可检测10KHz 以上的交流电压。 四、 实验内容 1.用峰值表TH2270测电压 置信号源输出2V ,频率100KHz ,占空比50%,偏置为零的正弦、三角和方波,有效值即DFG30所显示峰值的换算数值,或由数字电压表测得,作 2.用均值表测电压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用万用表 测试二极管、三极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常用的电子仪器有: 1、通用示波器20MHZ 2、低频信号发生器 HG1021型 3、晶体管毫伏表:DA-16 4、万用表(500型)或数字万用表 5、直流稳压电源+12V、500mA 为了在实验中能准确地测量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些仪器的方法,这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因此以后每次实验都要反复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一、实验目的 (一)学习或复习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及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二)学习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三极管管脚的方法及判断它们的好坏。 (三)学习识别各种类型的元件。 二、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利用它可以测出电信号的一系列参数,如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幅度、周期(或频率)、相位等。 通用示波器的结构包括示波管、垂直放大、水平放大、触发、扫描及电源等六个主要部分,各部分作用见附录。YX4320型波器。 三、预习要求 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时使用的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等有关资料。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1、将示波器电源接通1至2分钟,调节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出现扫描线,熟悉“辉度”、“聚焦”、“X轴位移”、“Y轴位移”等到旋钮的作用。 2、启动低频信号发生器,调节其输出电压(有效值)为1~5V,频率为1KHZ,

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电压波形,熟悉“Y轴衰减”和“Y轴增幅”旋钮的作用。 3、调节有关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出的波形增加或减少(例如在荧光屏上得到一个、三个或六个完整的正弦波),熟悉“扫描范围”及“扫描微调”旋钮的作用。 4、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开关置0db、20db、40db、60db位置,测量其对应的输出电压。测量时晶体管毫伏表的量程要选择适当,以使读数准确。注意不要过量程。 (二)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的极性、辨别二极管e、b、c各极、管子的类型(PNP 或NPN)及其好坏。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欧姆档的内部电路可以用图1-1(b)所示电路等效,由图可见,黑棒为正极性,红棒为负极性。将万用表选在R×100档,两棒接到二极管两端如图1-1(a),若表针指在几KΩ以下的阻值,则接黑棒一端为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正向导通;反之,如果表针指向很大(几百千欧)的阻值,则接红棒的那一端为正极。 (2)鉴别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棒接二极管正极,红棒接二极管负极,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在几KΩ以下为好,要求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棒接二极管的正极,黑棒接二极管负极,可测量出反向电阻。一般应大于200KΩ以上。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犹如“背靠背”的两个二极管,如图1-2所示。测试时用R ×100档。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班 别姓名 专业名称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模拟电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锯齿波信号波形,方波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仪器与材料】 DS1062E数字示波器一台 AS101E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DA-16D交流毫伏表一台 【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实验步骤】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

密立根油滴实验报告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密立根油滴实验——电子电荷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带电油滴在重力场和静电场中运动的测量,验证电荷的不连续 性,并测定电荷的电荷值e 。 2. 通过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调整、油滴的选择、耐心地跟踪和测量以及 数据的处理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态度。 3. 学习和理解密立根利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巧妙设想 和构思。 【实验原理】 1. 静态(平衡)测量法 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块相距为d 的平行极板之间。油在喷射撕裂成油滴时,一般都是带电的。设油滴的质量为m ,所带的电量为q ,两极板间的电压为V ,如图 1 所示。如果调节两极板间的电压V ,可使两力达到平衡,这时: d V q qE mg == (1) 为了测出油滴所带的电量q ,除了需测定平衡电压V 和极板间距离d 外,还需要测量油滴的质量m 。因m 很小,需用如下特殊方法测定:平行极板不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加速下降,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降一段距离达到某一速度g ν后,阻力r f 与重力mg 平衡,如图 2 所示(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匀速下降。此时有: mg v a f g r ==ηπ6 (2) 其中η是空气的粘滞系数,是a 油滴的半径。经过变换及修正,可得斯托克斯定

律: pa b v a f g r + = 16ηπ (3) 其中b 是修正常数, b=6.17×10-6m ·cmHg,p 为大气压强,单位为厘米汞高。 至于油滴匀速下降的速度g v ,可用下法测出:当两极板间的电压V 为零时,设油滴匀速下降的距离为l ,时间为t ,则 g g t l v = (4) 最后得到理论公式: V d pa b t l g q g 2 3 )1(218????? ? ??????+= ηρπ (5) 2. 动态(非平衡)测量法 非平衡测量法则是在平行极板上加以适当的电压V ,但并不调节V 使静电力和重力达到平衡,而是使油滴受静电力作用加速上升。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上升一段距离达到某一速度υ 后,空气阻力、重力与静电力达到平衡(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匀速上升,如图 3 所示。这时: mg d V q v a e -=ηπ6 (6) 当去掉平行极板上所加的电压V 后,油滴受重力作用而加速下降。当空气 阻力和重力平衡时,油滴将以匀速υ 下降,这时: mg v g =πη6 (7) 化简,并把平衡法中油滴的质量代入,得理论公式: 2 12 3 1111218???? ?????? ??+???? ???????????? ? ? +=e e e t t t v d pa b l g q ηρπ (8)

电子测量 第一次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万用表的应用 姓名:谭姣 学号:2008964039 班级:08—通信工程(兴) 指导老师:王永才 实验日期:2011.10.30

实验一数字万用表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2 熟悉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电阻测量、电容测量、二极管检测、三极管检测; 2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直流电压及电流的测量、交流电压及电流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1 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 2 数字万用表1块 3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板1块 4 实验箱1台 5 4700Pf、IN4007、9018 各1个 四、实验步骤 1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元器件 1.1 通断检测:正确选取档位,检测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板上线路连接是否良好。(填表1-1) 1.2电阻测量:正确选择量程,测量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板上电阻1R5、1R7和电位器W1的阻值。(填表1-1) 1.3 电容检测:正确选择量程,测量给定电容的电容量。(填表1-1) 1.4 二极管检测:正确选取档位,检测给定二极管1D1、1D2的好坏。(填表1-1) 1.5 三极管检测:正确选取档位,检测给定三极管BG2、BG3的好坏。

(填表1-1) 表1-1 电阻、电容、二极管及三极管的检测 序号项目选取档位操作及显示描述结果/结论 1.1 通断检测“”将功能、量程开关转到“”位 置,两表笔分别接测试点若有短路(电 阻约小于70Ω),则蜂鸣器会响。蜂鸣器响了,因为电阻本身就只有10Ω,不是短路 1.2 测量1R5 200Ω10.34Ω测量1R7 20KΩ 5.025KΩ测量W1 2MΩW1=158.7-47-27=84.7kΩ84.7KΩ 1.3 检测给定电容20nF 4.656nF 1.4 检测给定二极 管电压档红表笔为正,黑表笔为负,正向导通、 反向截止 带百圈的为 阳极 1.5 检测给定三极 管 hFE 111.1档111.1档 2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 2.1 直流电压测量:正确选取档位,测量实验箱上直流电源电压Vcc。 (填表1-2) 2.2 直流电流测量:正确选取档位,测量集成功放电路静态时的总电流 I。(填表1-2) 表1-2直流电压及直流电流测量

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动态温度界面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abVIEW的基本使用方法 2.了解LabVIEW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步骤 3.熟练掌握动态温度界面的设计 4.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数字温度计系统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对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包括温度采集电路和显示电路;二是对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三是与设置上下报警温度比较,当温度超过设置范围内时,实现报警。通过DS18B20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之后在PC机上进行输出显示,最终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总体设计。数字温度计系统硬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信号的采集及基于LabVIEW环境的温度显示。 三、设计步骤 1.在电脑上打开LabVIEW软件,单击“File”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ew VI”选项,这样就新建一个空白的工作空间。 2.单机“File”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ave as”选项,命名为“实验一”将新建的文件保存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3.前面板的设计 前面板包含两个温度计、温度显示框、报警指示灯、停止运行按钮。其中报警指示灯的作用是,当温度上升超过设定温度值上限(本

设计为60℃)时,报警指示灯亮(变红),见下图(一)。 图(一)前面板设计 4.后面板设计 后面板由一个环路系统组成,其中包含Random Number、Greater、Multiply、温度计框图、温度计报警上限框图、报警灯框图、停止按钮。通过Random Number与100相乘产生一个随机温度,通过温度计检测,然后与报警设定值比较,比较器输出信号接指示灯。具体设计框图如下图(二): 图(二)后面板设计图(三)程序运行 四、实验运行结果 单击“Operate”选项,在下拉菜单中选择“Run”,进入运行状态。当温度超过设定值(60℃)时,指示灯亮,见上图(三)。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STOP”按钮,使程序停止。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指导教师:曾国宏 实验日期:2014.11.23

示波器波形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曾国宏 一、实验目的 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进一步巩固加强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的掌握,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技巧。 1.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峰峰值,有效值及其直流分量。 2.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周期及频率。 3.熟练掌握用示波器在单踪方式和双踪方式下测量两信号的相位差。 二、实验预习 实验所用示波器为SS7802A型示波器。SS7802型示波器是日本岩崎公司生产的带有CRT 读出功能的20MHZ带宽模拟双踪示波器。该示波器带有CRT读出功能,所以能够方便、准确地进行电压幅度、频率、相位和时间间隔等的测量。 单踪示波器和双踪示波器的差别:单踪示波器只能显示一个信号的波形,双踪可以同时显示两个信号的波形。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SS7802A型示波器 a、主要参数: SS-7802模拟示波器·具有能够选择场方式、线路的TV/视频同步功能·附有光标和读出功能·5位数计数器规格及性能·显像管:6英寸、方型8×10p(1p=10mm)约16kV·垂直灵敏度:2mV/p~5V/p(1-2-5档)(通道1、通道2)精度:±2%·频率范围:20MHz·时间轴扫描A·100ns/p~500ms/p·TV/视频同步:能够选择场方式、能够选择ODD、EVEN、BOTH、扫描线路· b、主要功能描述 示波器操作板如图所示:

?包括如下五个操作控制区域: 水平控制区 【?POSITION?】:将【?POSITION?】向右旋转,波形右移。 FINE 指示灯亮时,旋转【?POSITION?】可作微调。 MAG×10 :扫描速率提高10 倍,波形将基于中心位置向左右放大。 ALT CHOP :选择ALT(交替,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或CHOP(断续,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 ◆垂直控制区 INPUT :输入连接器(CH1、CH2),连接输入信号。 EXT INPUT :用外触发信号做触发源。外信号通过前面板的EXT INPUT 接入。 【VOLTS/DIV】:调节【VOLTS/DIV】选择偏转因数。按下【VOLTS/DIV】;偏转因数显示“”符号。在该屏幕下,可执行微调程序。 【▲POSITION▼】:垂直位移,向右旋转,波形上移。 CH1 、 CH2 :通道选择,按下 CH1 或CH2 选择通道显示或不显示。 GND :按下 GND 打开接地开关。 DC/AC: 选择直流(DC)或交流(AC)耦合。 ADD 、INV :显示(CH1+CH2)(相加〈ADD〉)或(CH1-CH2)(相减〈INV〉)。 ◆触发及扫描控制区 【TIME/DIV】:选择扫描速率。 【TRIG LEVEL】:调整触发电平。 SLOPE :选择触发沿(+、―)。 SOURCE :选择触发来源(CH1、CH2、LINE、EXT、VERT)。 COUPL :选择触发耦合方式(AC、DC 、HF REJ 或LF REJ)。 TV :视频信号触发选择(BOTH、ODD、EVEN、或TV-H)。

(完整版)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及应用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及应用 电子测量仪器按其工作原理与用途,大致划为以下几类。 1.多用电表 模拟式电压表、模拟多用表(即指针式万用表VOM)、数字电压表、数字多用表(即数字万用表DMM)都属此类。这是经常使用仪表。它可以用来测量交流/直流电压、交流/直流电流、电阻阻值、电容器容量、电感量、音频电平、频率、晶体管NPN或PNP电流放大倍数β值等。 2.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测量电压波形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把被测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图形显示出来。使用示波器不仅可以直观而形象地观察被测物理量的变化全貌,而且可以通过它显示的波形,测量电压和电流,进行频率和相位的比较,以及描绘特性曲线等。 3.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包括函数发生器)为检修、调试电子设备和仪器时提供信号源。它是一种能够产生一定波形、频率和幅度的振荡器。例如: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斜波和矩形脉冲波等。 4.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是一种专用示波器,它能直接观察各种晶体管特性曲线及曲性簇。例如:晶体管共射、共基和共集三种接法的输入、输出特性及反馈特性;二极管的正向、反向特性;稳压管的稳压或齐纳特性;它可以测量晶体管的击穿电压、饱和电流、自或a参数等。 5.兆欧表 兆欧表(俗称摇表)是一种检查电气设备、测量高电阻的简便直读式仪表,通常用来测量电路、电机绕组、电缆等绝缘电阻。兆欧表大多采用手摇发电机供电,故称摇表。由于它的刻度是以兆欧(MΩ)为单位,故称兆欧表。 6.红外测试仪 红外测试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器,它包括光学系统、电子线路,在将信息进行调制、线性化处理后达到指示、显示及控制的目的。目前已应用的红外测温仪有光子测温和热测温仪两种,主要用于电热炉、农作物、铁路钢轨、深埋地下超高压电缆接头、消防、气体分析、激光接收等温度测量及控制场合。 7.集成电路测试仪 该类仪器可对TI1、PM0S、CM0S数字集成电路功能和参数测试,还可判断抹去字的芯片型号及对集成电路在线功能测试、在线状态测试。

电工电子设计性实验报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题目家庭照明电路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张锋 时间 2013.3.1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张锋 设计课题: 设计任务与要求根据应用电路的功能,确定封面上的题目,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电路由几个部分组成,并用方框图对它进行整体描述; 2、对电路(不可以复制或截屏!)的每个部分分别进行单独说明,画出 对应的单元电路,分析电路原理、元件参数、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 3、用简单的电路图绘图软件绘出整体电路图,在电路图中加上自己的学 号或姓名等信息; 4、对整体电路原理进行完整功能描述; 5、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6 制作电路实物(成功者可给优秀)或对进行电路仿真,演示并记录其实际效果;写出设计心得体会。(注意:设计如果与同学或网络作品雷同大于50%,则此设计作废) 设计步骤(请同学们认真在宿舍抓紧时间完成,无故拖延者扣分处理) 1、查阅相关资料,开始撰写设计说明书; 2、先给出总体方案并对工作原理进行大致的说明; 3、依次对各部分分别给出单元电路,并进行相应的原理、参数分析计算、 功能以及与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说明; 4、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5、总体电路的绘制及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6、列出设计中所涉及的所有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在说明书中按出现的顺序在设计说明书中,采用上标标注。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家庭照明电路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安装要求 三、设计的总体思路 四、电路功能框图 五、安装用电路元器件以及预算 六、施工要求 七、设计总结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调研报告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发展与仪器 姓名: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2013年6月16日

电子测量技术发展与仪器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地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本文介绍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并论述了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最后,探讨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测量、仪器、趋势 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大生产中那些要求精密和准确测量的内容通常都是运用了电子测量的方法来实现的。电子测量主要应用于电专业的测量,例如电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电子测量也广泛的应用于非电专业的测量。例如,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能量转化器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进行研究,而后得出反映出非电量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的内容愈来愈广泛,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能量的测量,包括对于电流、电压、电功率的测量。 (2)信号的特性及所受干扰的测量,例如信号的失真度、频率相位、脉冲参数、调制度、信号频谱、信噪比等。 (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例如电限、电感、电容、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扬效应管等)的测量,集成电路的测量,电路频率响应、通频带宽度、品质因数、相位移、延时、衰减和增益等的测量。 由于电子测量技术的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许多非电量的测量也可以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再利用电子技术进行测量。例如,高温炉中的温度、深海的压力等许多人们不能亲身到的地方或无法直接测量的量,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测量。与其它的测量相比,电子测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测量频率范围宽,电子测量能工作在这样宽的频率范围,这就使它的应用范围很广。 (2)量程很广,由于所测量的大小相差极大,要求测量仪器的量程也极宽,同一台电子仪器,经常能做到量程宽达很多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电子仪器的准确度通常可比其它测量仪器高很多,特别是对频率和时间的测量。电子测量准确度高,正是它在现代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4)测量速度快,电子测量由于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波的传播来进行工作的,因此具有其它测量方法通常无法类比的高速度。 (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显示方式又可以做到清晰、直观。由于可以把电子仪器或与它连接的传感器放到人类不便长期停留或无法到达的区域去进行遥测,而且可在被测对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对于测量结果,电子测量的显示方法也比较清晰、直观。 (6)易于利用计算机,形成电子测量与计算技术的紧密结合。 二、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过去与现状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大致经历了“模拟式-数字式-智能式、程控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重点发展电子产业中就规划了电子测量仪器。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不但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子仪器产业体系,还有一大批电子测量技术人才。最近几年,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在以下一些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调制域分析仪研究成功。调制域测试技术是20世纪末出现的十分重要且技术难度很

密立根油滴实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专题:密立根油滴实验

目录 摘要 .............................................................. - 3 -实验目的 ........................................................ - 3 -实验原理 ........................................................ - 3 -实验器材 ........................................................ - 5 -实验步骤 ........................................................ - 5 - 1.调整仪器................................................ - 5 - 2.练习测量................................................ - 5 - 3.正式测量................................................ - 6 -注意事项 ........................................................ - 7 -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 .................................... - 7 -对实验的进一步讨论(研究性学习)......... - 9 - 一、误差分析........................................... - 9 - 二、对油滴的控制方法分析................... - 9 - 二、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 9 -参考文献 ...................................................... - 10 -

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使用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一、数字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示波器面板介绍 单踪示波模式

注意下列几点: 8. 频率显示 显示当前触发通道波形的频率值。UTILITY 菜单中的“频率计”设置为“开启”才能显示对应信号的频率值,否则不显示。 10.触发位移 使用水平 POSITION 旋钮可修改该参数。向右旋转使箭头(初始位置为屏幕正中央)右移,触发位移值(初始值为 0)相应减小;向左旋转使箭头左移,触发位移值相应增大。按下该键使参数自动恢复为 0,且箭头回到屏幕正中央。 11. 水平时基 表示屏幕水平轴上每格所代表的时间长度。使用 S/DIV 旋钮可修改该参数,可设置范围为 2.5nS~50S。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水平时基”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13. 电压档位 表示屏幕垂直轴上每格所代表的电压大小。使用 VOLTS/DIV 旋钮可修改该参数,可设置范围为 2mV~10V。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电压档位”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15. 当前通道 显示当前正在操作的通道。可同时显示两通道标志。 双踪示波模式: 二、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两种种信号波形。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输出电压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衰减开关20dB为衰减到原信号幅值十分之一;衰减开关40dB为衰减到原信号幅值百分之一。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1)面板介绍 1.POWER开关:电源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