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液胸闭式引流的观察护理体会

11 临床资料 .
采用 中心静脉导管 ( 上海产 1G×2 m 4 0a
S g 导丝 0 5n对 3 il ne 3i) 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 、 肺癌等原 因所致 的
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放液。其中男 2 , 8例 , 2例 女
年龄 1 7岁 一 0 。 7岁
菌敷贴(M透明敷贴 ) 张 、 3 2 橡皮筋 1 、 别针 1 根 塑料 根。利多
o pe rl f s nw r k ncoe ria eo toa i c vt yc nrl e o s ah tr( h n h i rd cin . h r f lua u i eet e ls dd an g fh rcc a i b e t n u tee S a g a o u t ) T ee e o a y av c p o
改善情况 , 胸痛程度 , 穿刺点周 围有无 捻发感 , 有无渗血 、 渗液 , 引流管是否通畅。每 日放液 量不 超过 1 0 ~ 0 L 根据患 0 300m ( 0 者情况而定 ) 。
二次 剪脐法与传 统剪脐法的疗效对 照观察
代德 高
( 昌县人民医院 , 隆 四川 隆昌 6 2 5 ) 4 1 0
w r 2 mae a d 8 fmala d te g d f m 7 0 y a s od ee 2 l n e i n y a e r h o 1 t 7 e r l .Re u t T e p e r lf i o t t ,s mp o o sl s h lu a u d ls me y tms l i i r v d t e u ttd wi e r o l a in . n l so Cls d d a n g o a i c vt y c n r l e o s mp o e med c rae , t fwe mp i t s Co cu i n i h c c o o e ri a eo t r cc a i b e t n u f h y av c t ee a d q aey d a n g lu a f so ,e e t ey rd c o l ai n n n ain a s T e a v na e ah trc n a e u t l ri a e p e r l u in f ci l e u e c mp i t s a d ip t t y . h d a t g s e v c o e d i cu e smp eo e ain s l l r u h n e f ne t n p o e t x u ain wo n e l gwi mals arn , n n l d i l p r t , ma a ma c a c so fc o , r n e t b t , u d h ai t s l c r g a d o t i i o o n h i ls u e i g. oi ’ w0 f es r a l ia r ciewi ey e ss f r n S S r t b p e di ci c l a t d l. t ho n n p c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摘要】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于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方法本次6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与此同时,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对策,分析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8.33%,护理满意程度是96.67%。
结论给予胸腔积液患者中性静脉导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联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身体症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指的是临床特征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的临床症候。
胸膜腔是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的缝隙,对于正常人来讲,其胸膜腔内大约存在5-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期间,其起到润滑的功效,胸膜腔内每天大约有500-1000ml的液体吸收与形成,其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胸膜腔内液体减少或者增多,进而产生胸腔积液[1]。
根据发生机制,将其分为渗出性胸腔积液和漏出性胸腔积液两种。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将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其中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值是87岁,最小年龄值是25岁,均值(65.32±2.13)岁。
1.2 方法1.2.1 置换方法患者选取半卧体位,利用B超对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将中心静脉导管包打开,并穿戴无菌手套,对穿刺位置实施常规消毒,铺放面积直径在10cm以上的铺孔巾,采用2%的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左手对穿刺位置的皮肤进行固定,右手拿穿刺针,由肋间隙下缘缓慢、垂直进针,在进针的同时回抽,一旦出现落空感之后,抽出液体,并停止进针,左手对穿刺注射器进行固定,右手将引导钢丝插入之胸腔中,并对钢丝进行固定,将注射器推出,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外露部分,然后逐步推进,在进入胸腔12-15cm,将导丝拔出,与此同时,关闭导管,避免气体进入到胸腔当中采用无菌胶贴对导管进行固定,连接无菌引流袋和三通管,将关闭的导管打开,并对液体流出进行再次明确。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气胸37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7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置管后接水封瓶持续闭式引流。
结果 37例自发性气胸治愈3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好转率91.89%。
结论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5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7-0030-02气胸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发病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诊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损害心肺功能,甚至威胁生命。
根据气胸的类型、病因、发病频次、肺压缩程度、病情状态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可适当选择保守治疗、胸腔减压、经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等具体治疗措施,部分轻症病人可经保守治疗治愈,但多数需作胸腔减压以助患肺复张,少数患者需经手术治疗。
一般胸腔减压方法为反复胸腔穿刺抽气或肋间切开置入粗硅胶管闭式引流,操作时间较长、创伤大,且后者预后局部常留有疤痕,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及心理压力,尤其是反复发作性气胸患者,且易发生广泛性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我科自2007年6月-2010年4月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37例,治疗效果良好并明显减少了患者痛苦及治疗并发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37例均为我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9.4岁;所选患者多不同程度的表现为突发胸痛、胸闷、气急、喘憋、干咳等症状,均经胸部X线片,左侧气胸19例,右侧气胸18例,肺组织压缩30%-95%,部分患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治疗方法1.2.1 一般治疗:37例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胸闷、气急、喘憋者给予吸氧治疗、严格卧床休息,选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酌情给予镇痛、镇静、镇咳等药物,同时给其他对症、营养支持治疗,严密地观察其生命体征。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作者:庞先琼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观察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
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5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经彩超定位,治疗组30例,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等。
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心静脉导管组的患者形成包裹性积液少、疼痛、出血、感染、医源性气胸及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操作简便、创伤小,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与常规胸腔穿刺术抽液相比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胸膜腔是位于肺与胸壁之间的一个负压腔隙,正常情况下有少量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呼吸运动中起润滑作用,任何能使胸膜内液体形成过快或者是吸收过缓的因素都可以产生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原发和转移性肺或胸膜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中、大量胸腔积液压迫症状明显,产生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所以胸腔抽液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既可迅速减轻压迫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同时又抽取胸水送检,明确病因,以利后续治疗,必要时还可以胸腔内注射药物,传统胸腔抽液方法是胸腔穿刺术抽液,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新方法。
我科自2011年6月以来应用上海普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内有:中心静脉导管、导引导丝、扩张器、Y型穿刺针、肝素帽、破皮刀、缝合针、橡皮医用手套、消毒刷、创可贴、纱布、洞巾、中单、蝶形夹、一次性注射器)对部分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定时开放进行胸水引流,与传统胸腔穿刺术相比,具有引流效果佳、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18例

照组 l 例 , l , 4例 , 6 男 2例 女 年龄 l 6 7— 9岁, 平均
4 岁。两组患者均无出血性疾病和肝 肾功能异常 , 3 术前 、 术后均经过多次胸透 、 胸片或双肺 C T检查诊
断, 肺压缩 >3% 。两 组性 别 、 龄 、 0 年 病程 均 具有 可 比性 。本组无 张力性气 胸病例 。
4 讨 论
在 过去 数年 中 , 国和其 他 发达 国 家利用 联合 美 使用 高效 抗 H V药 物 , 得 A D I 使 I S的发 病 和死 亡人
[ ] C r A,a aa K,u o ,t 1A y d m f e p— 1 a Sm rs B  ̄ nS e a. sn r eo pf h r o i
无死 亡病 例 。治疗 后 4例患 者 的 C 4 D T细胞 均呈
定, 治疗后复查 2例 , 病例 3治疗 前 200p/ , 90 csml治
疗 6个 月时 已无检 出 ; 病例 4治疗 6个月 后 , 由治疗
前 10 0 0 p/ l 到 10 p/ l后 未测定 。 90 0 csm 降 0c sm , 1 33 毒 副反应 . 晨起 胃肠道 反应 4例 , 坚持 服用后 减轻 ; 出现双下肢 麻 木 2例 , 生在 用 药 2个 月后 , 发
浙江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1 0 0年第 2 0卷第 5期
Z e ag IC hj n T WM( o.0N . 00 i J V 1 o52 1 2
3 2 H V R A 4例 治 疗 前 均 进 行 H V—N 测 . I . N I RA
的 AD I S患 者得 到 了有 效 的 H A T治疗 。本 组应 A R 用 国产高 效抗逆转 录病 毒药 治 疗 A D , 内 IS4例 1年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应用

[5] 王建伟 ,罗从风.切 开复位 内固定治疗 Lisfranc关节损伤 [J].上 海 医学 ,2008,3l(2):l13一l15.
[6] Kuo RS,Tejwani NC,DiGiovanni CW,et a1.Outcome afte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Lisfranc joint i ̄urie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0,82: 1609.
[7] 何小文 ,黄涛 ,刘成文 ,等.跖 跗关节骨折脱 位的诊治体会 [J]. 中国 骨 与关 节 损 伤 杂 志 ,2008,23(8):697—698.
[8] Buzzard B M,Briggs P J.Surg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tarsometa- tarsal fracture dislocation in the adult[J].Clinorthop,1998,353:
125.
[9] 叶珲 ,林其仁 ,曾昭浚 ,等.手术 治疗 跖跗关节损伤 [J].实用骨 科 杂 志 ,2006,12(2): 120—122.
[10] Ross G,Cronin R,Hauzenblas J,et a1.Plantar ecchymosis sign:a clinical aid to diagnosis of occult Lisfranc tarsometatarsal injuries [J].J Orthop Trauma,1996,10:119—122.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3 8・ 4
东直 垦堕
2l 7月第 1 o2年 4卷箍 4 期 Mla ei lom l fot at h aV11,o4J1 21 ityM d a J a oSu esCi ,o 4N . , y 02 ir c u h n . u.
・
临床 经验 ・
中心静脉导 管闭式引流在 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王 学军 徐 小平 张 珩 张绍 明 , , ,
[ 要] 目的 摘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 自发性气胸 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 。方 法 将 18例 自发性气胸 随机 5
分为两组 , 中心静脉导管组 ( 8例 ) 7 采用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 , 硅胶管组 (0例 ) 8 采用传统粗管 闭式引流 。对两 组间 的疗 效 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 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 、 院时间无 明显差异 ( 0 0 ) 住 P> .5 。中心静脉导管组疼 痛和皮下气肿 发生率
采用粗管 , 虽效果确切 , 但创伤大 , 分离组织较多 , 增 加患者 痛 苦 j 0 8年 1 。20 2月至 2 1 0 1年 1 2月我 科 接诊单侧 自发性气胸 18 , 5 例 按接诊顺序随机分为 两组 , 中心静脉 导管 组 (8例 ) 7 和硅 胶 管组 (0例 ) 8 。 前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 , 后者予传统粗管
均在发 病 1h之 内就诊 , 为单 侧气 胸 , 压 缩 2 皆 肺 2% 一 0 0 9 %。其中肺压缩 3 % 以下共 3 , 0 例 为慢性
阻塞 性 肺 病 (hoi osuteploa i ae , crnc bt cv um nr ds ss r i y e CP) O D 继发 气胸 , 因胸 闷气 急症状 明显 而置管 。 12 使 用材 料 中心 静脉 导 管 器材 采 用美 国 A - . R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发表时间:2015-09-25T10:01:02.5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作者:薛静侯美丽魏瑞枝[导读]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人民医院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胸腔积液的过程中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安全有效,护理方便。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人民医院薛静侯美丽魏瑞枝摘要总结了解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入住ICU并患有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包括置管前及置管术中的护理,引流期间的护理,引流不畅或者堵管时的护理,以及饮食指导。
认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胸腔积液的过程中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安全有效,护理方便。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我国每年约有672万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病因多种多样,常见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或胸膜恶性肿瘤、心力衰竭、低蛋白、肺炎旁积液等疾病。
在ICU中,心力衰竭和低蛋白等为常见原因,可导致严重呼吸困难、脱机拔管困难、加重心脏负担等,如不及时处理,常致预后不良,延长住ICU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胸腔积液的常规治疗方法为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常规的穿刺针头反复穿刺,易造成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感,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ICU患者常一般情况较差,难以忍受。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项技术,2012年2月~2013年10月对本科18例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取得满意效果,且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10月入住本院ICU且有胸腔积液的患者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55~82岁,平均63岁;其中心衰3例,低蛋白10例,其他原因5例;单侧12例,双侧6例。
18例患者置管时间最长14d,最短3d。
1.2 操作方法所有患者均在B超准确定位后选择最佳穿刺点,在胸水最大液深处穿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可对心、肺等重要脏器产生压迫症状,可导致胸部胀痛、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无论是从诊断还是治疗上都应该把积液积极地排出。
先前传统胸穿针方法:由双人进行操作,采用一次性胸腔穿刺包内胸腔穿刺针进行治疗,首先应进行常规消毒.其术野需要铺设无菌洞巾,采用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通过左手将皮肤固定.左手利用胸腔穿刺针进行穿刺,使得穿刺针进入胸腔。
方可抽取到少量的胸水,并保证已经进入胸膜腔之后,将针头进行固定,操作者通过 50 mL 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抽液,完成后随即将针拔除。
若胸腔积液过多,需反复的胸膜腔穿刺,每次穿刺点不同,引流量以及引流速度等也不可控,容易引起胸膜反应、肺水肿、气胸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所以现在临床上基本不在采用。
使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肋间插管,主要有细管和粗管,置管时需外科医生手术切开,故切口愈合时间长,易发生切口感染,漏气率高,长时间带管也容易引起疼痛。
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带针胸管,即保证引流通畅,又使穿刺难度降低,但需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出现皮下气肿,感染等。
而如今胸腔引流都在用中心静脉导管,那么中心静脉导管都有什么作用呢?
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
它的作用有这些:
1. 测量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参数,以及估计体液的多少。
2. 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常出现在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
3. 长期肠外营养,长期抗生素注射,长期止痛药注射的给予途径。
4. 对于周边静脉(小静脉)较具刺激性的药物,需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
5. 血液透析的管道,如血浆置换或洗肾
6 肿瘤的化疗,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防止药液外渗,
7. 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
8. 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
除了这些作用,医护又给它开发出来了胸管的功能,那临床上具体怎么操作呢?
如何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膜腔闭式引流胸液?
先用 B 超定位,选择最佳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巾,用 2% 利多卡因作皮肤浸润局麻,麻醉良好后用穿刺针沿麻醉穿刺径路穿入,有落空感后用 5 mL 注射器抽吸,有胸水流出后,将导丝经穿刺针另一接口送入胸腔,将中心静脉导管沿着导丝送入胸腔,用无
菌注射器试抽出胸腔积液后,调整导管至胸腔积液引流通畅,夹闭导管,导管外端连接三通接头,再接延长管后接一次性引流袋,穿刺点再次用安尔碘消毒后,用 3M 敷料固定,打开导管夹可见胸水流出即为成功。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时,只能排液吗?
NO!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还可以治疗气胸。
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点,患者取半卧位,常规皮肤消毒,2% 利多卡因局麻,术者左手将穿刺处皮肤固定,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膜腔至有突破感时进行回抽,确认抽出气体后以左手将穿刺针妥善固定,右手送入导丝 5~10 cm,再将穿刺针退出, 将导丝固定,沿导丝使用扩皮器扩皮后置入导管约 5~10 cm,再将导丝退出,缝针固定导管并以无菌敷贴固定于皮肤上,再将一次性引流胸瓶延长管与前述导管口进行连接,连接好后打开导管夹,确气泡溢出即为操作成功。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有什么优劣势?
1. 操作简单方便,一人即可进行。
穿刺过程中只有一个穿刺点,不需切开皮肤,一次性置管,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2. 中心静脉导管织相容性好,管径细材质柔软,创伤小,有一定弹性,不易被压扁、扭曲、成角,减少了导管与肺组织以及胸膜之间的摩擦,可送入胸腔底部,使胸腔引流充分,固定方便,患者
术后痛苦小,心理压力小,活动不受限,特别是睡眠姿势不受影响。
3. 可根据患者具体身体情况来控制引流量,如有患者引流不充分,可再连接注射器抽吸抽液,可使胸水引流更彻底;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症状减轻快,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
4. 术后并发症少,引流速度慢,可避免因引流过快而导致患者肺复张性肺水肿;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可以随时留取胸水标本化验。
5. 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入药物比从肋间插入的粗细硅胶管内注入更方便。
6. 唯一劣势就是因中心静脉导管管腔细,如胸腔积血量大,或积液粘稠,可能引起引流不畅或者堵塞。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注意事项
1. 第一次引流量不超过 600 mL,引流要缓慢,同时要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是否有肺部湿啰音等。
以后每天缓慢放水 1000 mL 左右,在引流过程中,如导管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即引流通畅,到引流后期,如每天引流量不足 50 mL,可用 50 mL 注射器抽吸至不能抽出,行 B 超、胸部 DR 片或胸部 CT 检查为少量(液性暗区少于 2 mL)或无胸腔积液可拔管,如需胸腔注药,药物注入后再拔管。
2. 拔管方便,拔管后创口无需特殊处理,留置期间注意避免导管阻塞、脱落,切口周围皮肤继发感染。
对于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视患者症状而定,不能盲目的应用,以防止蛋白质的流失,必要时可行胸膜粘连术。
3.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时,如果管子意外脱出,因为引流口小,也不用担心外界空气通过伤口不断进入胸腔内而压迫心肺和大血管,危及生命!所以现在在临床上已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液的管道定为中危管道,而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时,胸管便是高危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