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行胸穿9.21

合集下载

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适应症1.心力弱竭、休克、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须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者。

2.胃肠道大手术后、短肠综合征、高位肠瘘、消化道阻塞长久不可以进食,须行完整胃肠道外营养者。

3.须长久静脉输液而四周血管塌陷、硬化、纤细柔弱不易穿刺者。

在外周静脉塌陷时可使用颈内和锁骨下静脉,赐予高张或刺激性溶液。

禁忌症1.凝血功能阻碍或浑身肝素化的病人。

2.胸部畸形、解剖标记不清或严重肺气肿病人,肺尖部位过高易发生气胸者。

3.躁动不安没法拘束者。

4.不可以取肩高头低位的呼吸急促病人应尽量防止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5.做过颈部手术、解剖地点发生显然改变者以及局部有感染灶者应防止行颈内静脉穿刺。

操作步骤演示1.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1)经锁骨上穿刺术:①采纳头低肩高位或平卧位(肩下垫枕),头转向对侧(一般采纳右边颈部进针),显现胸锁乳突肌外形。

以甲紫画出该肌锁骨头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该角均分线的顶端或后来0.5cm 左右处为穿刺点。

② 惯例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

③ 于预先标记的进针点,以注射器抽吸 1%普鲁卡因,行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为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并调整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试穿刺锁骨下静脉。

一般进针 2.5~4cm 即达锁骨下静脉。

④助手预先以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将硅胶管膨大的一端装入注射器筒内;另一端从注射器管口穿出并插入穿刺针腔内,连结穿刺针及注射器,按试穿方向及角度将穿刺针快速经过皮肤,穿刺锁骨下静脉,见回血后迅即推动硅胶管,硅胶管即随液体进入血管。

以手指压住穿刺针顶端,将针退出,边退针边向内插入硅胶管,轻轻退出穿刺针。

连结输液接头并固定接口、固定输液导管及硅胶管。

( 2)经锁骨下穿刺术:①体位及准备同经锁骨上穿刺插管法。

②取锁骨中点内侧 1~2cm 处(或锁骨中点与内 1/3 之间)的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项选择用右边。

③局部以 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45°角,与胸壁平面呈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 1 肋骨的空隙为准。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护理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置管长度为20~25cm。

1、滴速: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可达80滴∕m1n以上,如果发现重力滴速很慢应仔细检查导管固定是否恰当,有无打折或移动。

如经导管不能顺利抽得回血,可能导管自静脉内脱出,或导管有血凝块,此时应考虑在对侧重新置管。

2、液体泄漏:当导管老化,折断或自静脉内脱出时,都可造成液体自导管的破损处或进皮点外漏。

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更换导管。

因导管一旦破裂,整个输液系统的严密性就遭到破坏,如不及时将导管拔除,容易造成微生物的侵入而导致导管败血症。

空气栓塞立即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立即通知医生。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给予对症处理。

给予心理支持。

误穿动脉立即退出穿刺针,手指按压穿刺部位至少5—10分钟,然后检查出血情况。

如患者凝血困难,延长按压时间。

出血、血肿气胸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取半卧位。

协助予X线检查。

肺压缩>25%,应立即准备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心律失常放入导丝或导管时注意深度,一般右侧不超过15cm,左侧不超过17cm,发生心律失常立即将导丝或导管往外退出少许。

临床表现:穿刺局部皮肤发红,有渗出物;病人发热、寒战、甚至休克;导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处理:局限于出口部位的感染可用局部处理,如温热湿敷,增加局部护理次数。

严重者立即拔管。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导管相关性感染重在预防严格无菌操作;一般留置时间为15-30d,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原因(1)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2)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3)输液系统内出现异物阻塞(4)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分类部分堵塞:能通过导管输液而不能抽回血。

完全堵塞:既不能输液也不能抽回血处理(1)正确封管及导管肝素化预防。

(2)用内含尿激酶20000U∕2m1.的注射器反复抽推,待导管内血块溶解后抽出血块。

(3)更换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汇总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汇总

颈外静脉
容易定位,静脉暴露明显
缺点
离颈动脉近 敷料不易固定 穿刺点易被污染 与肺尖近,易造成气胸 靠近锁骨下动脉 止血困难
限制病人运动,易形成血栓和 感染 可能穿入股动脉 敷料不易固定 穿刺点易被污染 敷料不易固定 送管困难
注:选择右颈内静脉穿刺优于左颈内静脉,右 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条 直线,且右侧无胸导管。
⑷封管方式承受脉冲式封管
封管过程中封管液在管腔内形成涡流,可以 彻底冲走管腔内壁附着的药液,尤其是白蛋 白,脂肪乳等大分子液体,从而降低了静脉 留置针堵塞的时机。
⑸准时冲管合理安排补液挨次
在输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刺激性或黏附性强的药 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输注胃肠外养分液时, 因其浓度高、输注时间长极易引起导管堵塞,故输 注前后要脉冲式推注生理盐水20mL ,使冲管液在 管腔内产生湍流,清洁和漂净管壁,削减养分液在 导管内的残留,防止其黏附管壁发生堵管。
⑷持续输液,每12小时应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 式冲洗导管;
⑸输液完毕,用正压封管。正压封管:2-3ml肝 素稀释液(10-100u/ml),边注射边向后退针, 推注大于退针速度。
3 、肝素帽消毒及更换 (1)每次输液前,应消毒肝素帽。建议:用75%的酒精
棉球或棉片(尽量拧干),包住导管接口用力旋转10 次以上。 (2)常规每隔7天更换一次; (3)如输血、抽血、输注脂肪乳剂后准时更换; (4)如肝素帽有回血时或任何缘由将肝素帽从导管上取 下,就应马上换上新的肝素帽。 (5)肝素帽疑有裂纹损坏时,应马上更换。
处理: 马上拔管;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导管相关性感染重在预防:
①严格无菌操作;

重症监护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临床观察

重症监护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临床观察

重症监护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气胸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4.8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重症监护室对气胸患者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胸;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气胸是呼吸内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是指患者无明显外伤、无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的胸腔积气,是一种病情较为严重的疾病[1]。

气胸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甚至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积极的治疗。

临床上在治疗气胸疾病时,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进而减少疾病的危害[2]。

本文主要研究重症监护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临床效果,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气胸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0-66岁,平均(43.08±4.02)岁。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43.15±4.04)岁。

两组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胸腔穿刺治疗,方法为:以患者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作为穿刺点,对其实施常规消毒,并使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常规麻醉,麻醉生效后对患者实施常规胸腔穿刺,然后尽可能多的将气体抽吸出;若患者气体量超过1000ml,则可以隔日再抽气;抽气完成后需要进行胸部检查,以明确肺是否完全复张,若已完全复张,则24h后再次胸部检查,若仍有积气则需要再次的抽吸。

浅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心包穿刺中的应用

浅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心包穿刺中的应用

浅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心包穿刺中的应用目的浅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心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包积液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穿刺后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选择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并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心包腔、胸腔的持续引流治疗,评定效果。

结果24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2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3.3%,治疗过程中仅1例患者发生引流管意外拉开导致气胸的情况,无任何病例出现并发症,效果满意。

结论在胸腔穿刺、心包穿刺中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效果良好,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且具有微创、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标签:心包穿刺;胸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积液、胸腔积液和气胸等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以往临床主要选择金属套管针、钢质胸腔穿刺针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案极易造成血管、肋骨神经、腹胀的肺脏损伤情况。

静脉留置针胸腔引流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可是,其管腔细而窄,脱落、堵塞、移位等会导致引流效果不佳或引流失败[1]。

探寻一种安全有效、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包积液24例其中2例穿刺后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包积液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穿刺后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2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6.8±5.5)岁。

1.2 置管物品准备一套完整的中心静脉导管,主要包括括针、ARROW管、空针、特制的穿刺针、导丝等。

胸腔穿刺包包括输血器、引流袋以及为气胸患者准备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同时要准备好消毒药物和局部麻醉所需的利多卡因等药品。

1.3 操作方法(1)体位选择:协助气胸患者选择坐位,与椅背保持面对面,嘱其将两个前臂放在椅背之上,前额在前臂上保持伏状。

如果患者无法起床,可协助其选择半卧位,上举患侧前臂并抱于枕部。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穿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6例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穿刺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6例

对 4 例结核 性 胸膜炎 患者( 为胸腔 中到大量 积液 ) 8 均 随
机分 为 治疗组(6 和对 照组(2 , 2 例) 2例)治疗组 用 中心静 脉导 管 置入胸腔 内引流 , 无液 流 出。 照组 为传统 胸腔 穿刺术按 传统 胸腔 穿刺 至 对 术抽 液 ,d 次首 次不超 过 60 L以 后不 超过 10 m 。 结 论 采 用中 心静脉 导管 胸腔 穿 刺引流术 治 疗结核性 胸膜 炎 中大量 胸腔积液 31 0m 00L
p e i y n c n r l r up l ur s a d o t o g o us n t a t o a p e a e t s s Co c us o Us c n r l i g r di i n l l ur c n e i . n l in e e t a ve o s a he e t t r c n e i f r r a n u c t t r o ho a e t s s o t e t t b r u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 p e r s i b ter h n s n t a i i n l l r c n e i b c u e f u e c o s l u i y s e t t a u i g r d t o a p eu a e t s s e a s o hi a t a d ho t o r e f t e t n . gh s f y n s r c u s o r a me t
【 b t at O jci e T t d h fe t o sn e ta e o s c t e e o t o a e t ss f r t e t t b ru o s p e rs .Me h d A s rc ] be tv o su y t e e f c f u i g c n r l v n u ah t r t h r c n e i o r a u e c l u lu iy to

中心静脉用及护导管在胸腹水中的应理

中心静脉用及护导管在胸腹水中的应理

引流时的护理
• 引流速度不可过快,一般腹水≤3 000 mL/ 次,首次≤1 000~1 500 mL/次;胸水≤1 000 mL/次,首次≤500 mL/次。严格无菌技 术操作常规,术中除配合医生外,还应密 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面色等情 况,并注意抽出液颜色、性状,患者的胸 闷、气促、腹胀改善情况。抽吸过程中如 出现咳嗽加重、头晕、心慌、面色苍白、 恶心、大汗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观察病人有无循环衰竭征象,及时给予 对症处理。(穿刺时应嘱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及
Thank You!
传统的留置引流管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 水和腹水引流不同处 • 传统的留置引流管行胸水和腹水引流,引 流管为较粗的胶管,留置后固定,创伤面 大,易发生感染。反复穿刺抽放胸腹水, 增加了病人痛苦,操作不当,易致气胸等 不良反应。
传统的留置引流管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 水和腹水引流不同处 •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腹水具有以 下优点:①操作方便,局部密封性好,置 入的导管质地柔软,局部无刺激性,组织 相容性好,管径细,直径为 1.7 mm,对血 管损伤小,用于胸、腹腔置管较安全。② 留置时间长,避免了反复穿刺放液老办法 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而且不易形成气胸, 减少了感染发生的机会,也减轻了护理人 员工作量;一次穿刺置管可以充分引流, 可控制引流速度,减轻病人不适症状,患 者耐受性好,不影响活动、睡眠。
引流管的护理
• 患者经引流解除腹胀、胸闷、气促等症状 后,可循序渐进的增加患者自理范围及活 动量,但应避免俯卧、过度躬屈运动、衣 服摩擦等所致的导管打折、脱落、损伤脏 器及引流不畅。术后给予优质蛋白、低脂、 低盐,富含维生素饮食。
穿刺置管处的护理
• 穿刺处以无菌敷帖覆盖,穿刺第2天换敷帖 并观察穿刺处皮肤情况。此后,视皮肤情 况每3天更换1次敷帖或及时更换污染的敷 帖。每日观察穿刺处皮肤情况及穿刺管, 保持穿刺管通畅。若夏天天气炎热或穿刺 处发红,可用无菌敷料覆盖,但应妥善固 定,防止穿刺管脱出。

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和情况。

其中,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需要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的病人是适应症之一。

此外,胃肠道大手术后、短肠综合征、高位肠瘘、消化道梗阻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以及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的病人也适用于中心静脉穿刺。

禁忌症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或全身肝素化的病人、胸部畸形、解剖标志不清或严重肺气肿病人、躁动不安无法约束的病人、不能取肩高头低位的呼吸急促病人以及做过颈部手术、解剖位置发生明显改变者以及局部有感染灶的病人。

对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有两种方法:经锁骨上穿刺术和经锁骨下穿刺术。

在进行穿刺前,需要采用头低肩高位或平卧位(肩下垫枕),头转向对侧(一般选用右侧颈部进针),显露胸锁乳突肌外形。

对于经锁骨上穿刺术,需要在事先标记的进针点,以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行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为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并调整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试穿刺锁骨下静脉。

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脉。

对于经锁骨下穿刺术,需要在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1/3之间)的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侧。

局部以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45°角,与胸壁平面呈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

一般成人进针3~5cm即见有回血,按经锁骨上穿刺插管法置管及固定。

对于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需要平卧,头低20°~30°角或取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取右侧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其次,要准确选择穿刺点,掌握好穿刺针的方向,避免发生并发症,如气胸、血胸、血肿、气栓、神经损伤、感染等。

如果误伤颈总动脉,应立即拔针,并压迫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次性水封瓶。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精选ppt
5
禁忌症
1 、有严重出血倾向者,未经纠正时 不宜操作;
2 、穿刺部位有急性化脓性感染时, 不宜在该处穿刺;待感染控制或避 开感染部位进行穿刺;
精选ppt
6
禁忌症
3、不合作者、有精神病病史的患者 不宜作胸穿;
4、体质虚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 操作者。
精选ppt
7
用物准备
? 一、抽胸水 ? 1、胸穿包一个; ? 孔巾(洞巾)、弯盘、血管钳、
镊子。
精选ppt
8
胸穿包
精选ppt
9
抽胸水用物
? 2、胸腔穿刺针;
? 3 、 10 毫升注射器、局麻 药 (2%利多卡因 10毫升一支)、 砂轮;
精选ppt
11
抽胸水用物
? 4、50毫升注射器、盛胸水标 本容器。
精选ppt
12
二、抽气
? 1、胸穿包;
? 2、胸穿针;
? 3、10毫升注射器、局麻药 (2%利多卡因10毫升一支)、 砂轮;
精选ppt
1
胸腔穿刺术
祥云县中医医院
内一科 梁维琼
精选ppt
2
胸腔穿刺术
?自胸腔内抽取积液 或积气的操作。
精选ppt
3
适应症
? 1、诊断性穿刺:胸腔积液; 2、胸腔内大量积液或气胸,影响呼 吸循环功能,缓解症状; 3、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4、胸腔内注射药物。
精选ppt
4
胸腔穿刺术
? 胸膜腔穿刺术是解除胸膜腔填塞, ? 缓解病情,病因诊断的的重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