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

合集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8例胸腔积液患者在B超定位后做胸腔穿刺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结果中心静脉置管均一次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满意。

结论全程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置管成功,良好的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应用;护理胸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胸膜腔内给药[1]。

此项操作在内科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

现将58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科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经胸部CT及B超确诊中等量,大量胸腔积液58 例,男39例,女19 例,年龄22~83 岁,平均年龄52.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1. 2 治疗方法患者取骑坐位或半卧位,安尔碘消毒皮肤两遍,铺巾,利多卡因局麻后,将导管针缓慢刺入胸腔内,见胸水流至注射器时即停止进针[2]。

将金属软导丝沿注射器的导丝孔徐缓推入胸腔内,退出导管针及注射器,用皮肤扩张器沿导丝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退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导丝置入胸腔内约15 cm后即退出导丝并固定于胸壁。

穿刺处予3M透明贴膜固定,在导管外端接肝素帽。

2 结果58 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1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3~7 d;39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10~20 d。

3 护理3. 1 术前护理3. 1. 1 患者评估病情,疼痛的耐受情况,进食情况,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凝血功能情况,利多卡因过敏情况,B超定位标记。

3. 1. 2 心理护理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胸穿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消除心理负担使其极配合治疗[3]。

3. 2 术中护理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骑坐位或半卧位,充分暴露穿刺点,注意保暖。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艾 贝尔一 次性 无 菌 中心静 脉 导 管包 ( 山 市 南 佛
术 前 向患者解 释 中心静 脉 导管 胸 腔 闭式 引流 的 目的 、 意事 项 、 作程 序 、 中配合 方 法 , 除其 紧 注 操 术 消
海百合 医疗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其 内包 括 : 刺 针 、 , 穿 导
导致 气胸 、 胸腔 感染 等并 发症 J 同时增 加 医务人 员 ,
局部 皮肤 , 助导 丝将 导 管 导人 胸 腔约 1 借 O一1 m, 5c 固定 导管 拔 出导 丝 , 针 回抽 见 胸水 抽 出证 实 穿 刺 空 成 功 。引 流管 局部 固定 , 出导丝 并接 三 通 管 、 贝 拨 艾
2 结 果
4 O例 患者 行 胸 腔穿 刺 置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引 流 均

次成 功 , 发 生胸 腔 出血 、 胸 、 腔 感 染 等并 发 未 气 胸
症 。2例 患者 出现轻 微 胸 痛 , 给予 对 症 处 理后 缓 解 ,
本组 患者 4 0例 , 2 男 4例 , 1 。年 龄 2 女 6例 O~
工作量 和 患者 的经 济负 担 。我科 20 0 8年 7—1 1月
为4 0例 胸腔 积液 患者 , 使用 改 良中心 静脉 导 管胸 腔 尔 引流管 、 流袋 。 引
置人引流胸腔积液 , 取得 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
报 道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 0 9年第 6卷第 8期( 下半月版

1 ・ 7

护 理 实践 ・
改 良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 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是通过穿刺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经导管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的一种治疗手段。

由于其直接通向心脏,使得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进行大量液体输注和各种药物给药,减少了药物对静脉壁的刺激并能迅速到达全身循环。

所以中心静脉导管在肺部疾病、尤其是胸膜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心静脉导管便于输液。

对于胸膜腔积液患者,由于其存在液体潴留,静脉血管受到压迫,使得外周静脉注射较困难,而中心静脉导管则可直接通过静脉进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快速输液,有利于患者迅速调整体液平衡。

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准确置管的优势。

胸膜腔积液的处理需要准确地将导管送入患者的上腔静脉,在这方面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超声、X线等辅助确保导管的准确置入,避免了传统外周静脉置管可能存在的困难。

中心静脉导管还可用于抽液。

胸腔积液患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性的腔内引流,保持胸膜腔内压力稳定,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胸痛,降低了并发症的概率。

中心静脉导管在处理胸膜腔积液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心静脉导管在植入时需使用全麻,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和压力。

患者在长期持有中心静脉导管时需警惕感染和栓塞风险,需要定期更换导管并进行导管护理。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由于胸膜腔积液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性休克等情况,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心静脉导管在处理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仍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新型医疗材料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减少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栓塞等。

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超声引导技术的普及将有助于提高导管置入的准确性,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成功率。

在未来,中心静脉导管在处理胸膜腔积液中的应用将更加普遍,成为肺部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技术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积液处理中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对30例恶性胸水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结果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在b 超定位下对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疗效好,护理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

结论该法简便易行,能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有效,护理方便,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g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恶性胸腔积液(mpe)的常规治疗方法为胸腔穿刺,单纯胸穿抽液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液体可迅速重聚,而且反复抽液使蛋白质和免疫细胞随之消耗,使患者越来越衰弱[1],常规的穿刺针头反复穿刺,易造成患者的痛苦及恐惧感,并且由于穿刺针在胸腔内停留时间长,增加了气胸、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且引流不彻底,导致疗效不佳增加了护理难度。

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对2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及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2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经x线胸片确诊为中至大量胸水500~1000 ml,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60~84岁,平均70岁。

其中,卵巢癌并发胸腔积液2例,乳腺癌并发胸腔积液7例,肺癌并发胸腔积液13例。

22例患者,置管时间最长14 d,最短5 d。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b超准确定位后进行,定位时先测定表皮至积液的直线距离,以便于掌握进针的深度。

体位以坐位或半坐卧位为主,穿刺点选择在腋中线偏后或腋后线处。

常规消毒铺单,2%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针方向略指向后方缓慢进入胸腔,回抽有积液后停止进针,置入导丝,沿导丝放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在10~12 cm,抽出导丝留置导管。

用无菌注射器试抽出胸腔积液后调整导管至胸腔积液引流通畅,夹闭导管,连接引流袋,穿刺点再次用安尔碘消毒后,用3敷料固定。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引流积液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具体应用,选择与放置技巧,引流后的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同时也提到了注意事项,如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和引流情况,避免感染等。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病情的稳定和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积液治疗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机会。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治疗、应用、护理、引流、选择、放置技巧、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处理、注意事项、重要性、前景展望1. 引言1.1 介绍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作用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可以直接进入心脏静脉系统的导管,通常通过锁骨下静脉置入。

在胸腔积液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的主要作用是引流胸腔积液,帮助患者减轻呼吸困难、缓解胸痛等症状,同时提供药物输注或液体静脉补液。

胸腔积液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缓解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压迫肺部、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情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既可以引流积液快速有效,又可以通过导管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监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在临床实践中,中心静脉导管的正确使用和合理护理对于胸腔积液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2 胸腔积液治疗的重要性胸腔积液是指在胸腔内积聚的异常液体,通常由于疾病导致胸腔内的淋巴循环受阻、心力衰竭、感染等原因造成。

胸腔积液会导致呼吸困难、胸痛、肺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胸腔积液会给患者带来胸痛、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液气胸的疗效。

方法:20例液气胸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简便,微创安全。

关键词液气胸中心静脉导管应用护理资料与方法2005年以来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对8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和12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病人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自发性气胸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70岁;肺部压缩带在20%~40%,置管1~6天,置管后8例气胸完全闭合。

胸腔积液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5~72岁,置管时间3~30天,引流通畅性良好。

5例结核性胸水在积极综合治疗下胸水完全吸收,5例癌性胸水患者胸闷、气憋等胸水压迫症状明显改善而出院。

患者准备:向患者讲清治疗目的与方法,以取得理解和合作,测量体重、生命体征。

物品准备:消毒用0.5%碘伏、75%酒精、2%利多卡因,无菌手套1副、中心静脉置管1副、5ml注射器1个、无菌洞巾、无菌纱布、无菌透明3M敷贴1张,一次性无菌引流袋、肾上腺素、氧气。

术中配合:穿刺时,嘱患者坐位,给予吸氧,根据B超定位标记确定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穿刺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行浸润麻醉后,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用特殊注射器,边进针边回抽,有落空感,发现有胸液进入注射器内即停止推进,用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导引钢丝J型端从注射器内腔插入至胸腔,固定钢丝,退出穿刺针。

再将中心静脉导管顺暴露在体外的钢丝末端,逐渐向皮内推进达胸腔10cm,即固定导管,退出钢丝,将尾端接上引流瓶或引流袋,最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即形成了与输液形状倒置的引流系统。

心理护理:胸腔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操作,病人往往产生担心疼痛、损伤肺部等恐惧心理。

应着重介绍本引流方法的优点,使其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导管的固定:固定时,敷贴外的导管应再盘1圈用胶布固定。

嘱病人注意固定导管防止脱落、扭曲、阻塞,以保持引流通畅。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和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和护理
1 . 操 作 方 法 3
苍白、 出冷汗 、 头晕 、 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 ; 胸 根据病情 予以
吸氧。置管成功后 , 先将导管向上盘 1 , 应 圈 以增大导管 与敷贴 接触面积 , 并留有缓冲余地 , 协助患者取舒适 卧位 。
33 置 管后 护理 .
置 管结束后 让患者 卧床休息 , 继而适 当活 动 , 食高蛋 白 、 进
患者取坐 位或半坐位 , 局麻后用 单腔 中心静 脉导管盒 中配 备 的套 管 针 穿 刺 ,进 入 胸 腔 后 置人 导 丝 ,导 丝 进入 胸 腔约 1 c 拔 出套管针 , 0m, 使用扩 皮针扩皮 , 中性静 脉导管 由导丝引 将
导 置 入 胸 腔 , 根 据 患 者 体 型 及 胸 腔 厚 度 , 导 管 置 入 胸 腔 约
29 4第7第0 0年 月 4 1 0 卷 期

~ ~
・ 临床 护 理 ・
中 脉导管 腔积液中 用和护 心静 在胸 的应 理
秦瑞玲 ( 郑州大学第二 附属 医院呼吸科 , 郑州 4 0 0 ) 5 0 3
【 摘要】目的 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 引流及腔 内灌 注药物 的护理 。方 法 对 6 5例胸腔积液的患者行胸腔 内留 置单腔静 脉导 管 ; 间断引 流胸 腔积液及 腔 内灌注药物 ; 做好 心理护理 ; 严密 观察 病情变化 ; 协助患者 变换 体位 ; 留导管通 保 畅并给予相应 的护理措施 ; 预防药物毒副反应 。结果 通过加强置管术前 、 中 、 术 术后( 包括局部药物应用 ) 的护理工作 , 提高 了治疗 的安全性 、 有效性 , 融洽 了医患关系。结论 熟练掌握护理要点 、 时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及 [ 关键词】胸腔 积液 ; 单腔静脉导管 ;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总结了42例中心静脉导管在晚期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措施。

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角度介绍护理措施,在术后护理中强调了胸腔引流、导管固定、导管管理和防止感染等护理要点。

提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穿刺操作过程简单,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置管后引流胸腔积液对减轻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效果明显,进一步明确了积液病因,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肺癌;胸腔积液;胸腔引流;护理晚期肺癌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患者自觉胸痛、气急、纳差、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传统治疗方法常采用胸腔穿刺抽液。

但反复胸腔穿刺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易并发感染。

我科2006年1月~2007年8月对42例晚期肺癌伴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作胸腔穿刺引流,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2例患者均为肺癌晚期,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49~73岁,平均61岁。

临床体检:消瘦,胸部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患者心悸气促明显,喜卧于患侧,纵隔移向健侧。

X线胸透立位时患侧均为致密阴影,仅肺尖尚透亮,纵隔推向健侧。

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1.2物品准备无菌穿刺包1个,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1根,无菌手套1付,无菌压脉带1根(约10 cm)一次性引流袋,无菌敷贴,2%利多卡因。

1.3方法穿刺时患者取坐位或半侧卧位,常选腋中线第5~6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进针前用2%利多卡因局麻,穿刺成功后,经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于胸腔内,妥善固定,导管外端接一次性三通延长管,通过三通延长管与无菌压脉带及无菌引流袋相接使之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装置。

2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为7~36 d,平均21.5 d,42例均在治疗结束后拔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标签: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穿刺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也改变了传统的切口放置引流管的治疗方式。

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自2006年10月成功开展了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抽液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此种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着患者创口小、痛苦轻微、活动方便的优点。

笔者整理了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156例经此方法治疗的患者,穿刺成功率100%,留置过程中有16例曾一度堵管,经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得以畅通,其余的均通畅至拔管。

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科胸腔积液患者156例,男98例,女58例,年龄18~74岁,平均52岁。

术前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胸痛、胸闷憋气不适等临床表现。

最后由胸水检验或病理得出最终诊断肺癌75例(包括从别处转移而来的)、肺结核42例、肺炎19例﹑肺脓肿20例。

1.2方法(1)材料:采用佛山市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1856W-1089-160艾贝尔PICC穿刺包1个。

(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侧胸水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打开PICC穿刺包,0.5%碘伏常规消毒穿刺周围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由穿刺点逐层麻醉后,嘱患者勿用力屏气,均匀呼吸,用无菌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腔,有破空感后置入导丝,扩皮后插入内置管,抽出导丝,连接引流袋,缓慢引流出胸腔积液,并留取胸水标本送常规化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核杆菌及病理检查,一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 ml,防止因胸腔压力骤减而发生肺水肿及循环衰竭。

引流完毕,撤去引流袋,末端旋紧肝素帽,用肝素盐水封管,夹闭活塞。

并在导管近皮肤处做记号,以便发现导管有无滑出体外。

以穿刺部位为中心,再次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敷贴范围,平整粘贴无菌敷贴,最后将导管固定好。

(3)注意事項:整个操作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嘱患者敷贴处勿抓搔,引流管勿随意拉拽,以防自行拔管等。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穿刺处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杜冷丁,肌肉注射,同时观察生命体征。

2结果
成功留置导管后,可每日或隔日进行抽液,并随时留取标本检验。

待检验结果出来后,可由导管注入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肺癌患者注入顺铂等化疗药物;肺脓肿患者由导管注入0.5%甲硝唑200 ml胸腔冲洗,2次/d,操作简捷,减轻了反复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护理
3.1心理护理胸腔穿刺毕竟为一项手术,患者有一定的思想顾虑,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担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针对这一问题,术前应详细告知导管的性能、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取得患者心理上的认同。

3.2预防感染手术中及每次抽液均应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处每2~3 d更换无菌贴膜1次,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热疼及渗血污染。

如保护膜浸湿污染或与皮肤卷脱,应及时消毒穿刺部位并更换敷贴[1,2]。

敷贴用无菌透明贴膜以保证穿刺部位的可视性。

3.3导管护理每次抽液前后均应严密消毒导管及肝素帽连接处,并观察记录导管近皮肤处的刻度标记是否与置入时一致,检查导管有无松动、脱落、打折、牵拉,以便发现导管有无滑出。

肝素帽应每周更换1次,如有脱落及可疑污染应
(1)125 U/ml 及时更换。

教材中应用10~100 U/ml肝素盐水封管。

有一些观点认为:
肝素盐水封管为最佳浓度;(2)有出血倾向的禁用肝素盐水封管而应用生理盐水每8 h封管一次;(3)对凝血机制正常者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是安全的,而且肝素浓度越大封管保留天数越长[3,4]。

每次抽液或注入药物后均应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以防堵塞导管。

3.4拔管护理患者无胸闷憋气,并在B超或X线胸片检查示无胸腔积液确需拔管的,应缓慢拔出导管,并观察导管的完整性,以穿刺处为中心向外消毒皮肤,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处[5,6]。

156例留置导管的时间为3~35 d,拔管后做导管末端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4小结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并留置抽液现已成为笔者所在科治疗胸腔积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良好的护理术后配合更能预防感染,提高长期置管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敏,江素玲.PICC导管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6,5(6):47-48.
[2]生艳,谭超.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3.
[3]邓华琼,刘芳,刘建蓉.肝素盐水封管浓度对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影响的研究.华西医学杂志,2001,16(3):358-360.
[4]战锐.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39-140.
[5]王钢花,王波.PICC导管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14.
[6]任国琴,俞萍.PICC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1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