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以格莱珉银行为例_图文
穷人的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穷人的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刘嘉佳
【期刊名称】《科技智囊》
【年(卷),期】2006(000)011
【摘要】今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共有191名候选人,在这些人中,包括了曾促成签订印尼亚齐省和平协议的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资深的和平斡旋者——澳大利亚加雷思·埃文斯,还有印尼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等等,他们都是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热门人物,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当10月13日评委会宣布结果时,这些政坛的风云人物都没能当选,而中选的却是一名来自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他就是被人们誉为“穷人银行家”的穆罕默德·尤努斯。
评委会“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而将这项荣誉授予他和他的同事们。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刘嘉佳
【作者单位】《科技智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33.427
【相关文献】
1.村镇银行经营模式比较——以格莱珉乡村银行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为例 [J], 刘盈
2.执着地服务穷人——格莱珉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r——兼与《格莱珉银行变形记:"从普惠金融到普通金融"》商榷 [J], 杜晓山;张睿;王丹
3.格莱珉银行模式对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示 [J], 丁桂萍
4.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J], 蔡柯婷;邹小红
5.《穷人的诚信: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故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莱珉模式与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之路

格莱珉模式与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之路
陈坚;李天柱;曹海涛
【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17)001
【摘要】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都需要资金.而目前国内银行金融资本大量汇集于城市,广大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资金来源少.荣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国格莱珉乡村银行在农村针对穷人的信贷方面做得很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孟加拉国的发展和农村建设.分析了格莱珉银行经营运作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对发展我国村镇银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陈坚;李天柱;曹海涛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6
【相关文献】
1.疏堵结合·对公益性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究--基于格莱珉信托复制项目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J], 余喆杨;乔国荣;李董林
2.格莱珉模式在当下中国农村的发展环境研究 [J], 张邹焱;刘娇;苑黛君
3.格莱珉模式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现状——以内蒙古格莱珉商都小额货款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J], 余友昌;曹静;王艳
4.格莱珉银行模式对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示 [J], 丁桂萍
5.格莱珉中国发展模式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启示研究
——基于格莱珉中国项目点的实地调研 [J], 孔令佳;张婷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莱珉银行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启示

格莱珉银行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启示作者:邓奇云汪序梅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5期摘要:格莱珉银行模式是社会企业向贫困人口发放小额信贷以解决其问题的借贷模式。
此借贷模式具有高还款率的特点,同时又帮助穷人脱离贫穷。
对此,文章剖析了格莱珉银行经营范例的成功历程,并考虑到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的现状及不足,探讨出格莱珉银行运营模式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一些启发。
关键词: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利率市场化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是提升我国农村金融水平和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的重要道路。
目前,在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中,当数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最为成功。
如今,格莱珉银行规模扩大,凭借其掌控的2565个分行,已成为孟加拉国穷人群体贷款的主要银行。
在穷人群体中,妇女占据了很大比重。
近年来,减贫效果显著,据该银行内部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助贫困群体得以脱贫,少部分受助贷款者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改变和提升,“穷人天使”尤努斯因此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除1983年、1991年、1992这三年外,保持盈利是格莱珉银行的常态。
2006年,其资金净流入曾高达2000万美元,并且其还款率高达98.6%。
一、格莱珉银行的运行模式(一)以穷人为贷款对象传统商业银行的目标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是格莱珉银行作为一个社会企业,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从成立起便向穷人倾斜(尤其是贫穷妇女群体),为个体提供创收的无抵押小额贷款以及住房贷款等,以帮助贫困群体脱离贫困。
如表1所示,格莱珉银行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其贷款人群、服务内容及价值目标都截然不同。
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由传统商业银行提供,而格莱珉银行除了提供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外,还专注于消除贫困,贫困群体可凭借小额信贷开展具有快速回报率的经济活动,如种植经济作物、饲养牛羊等,这为贫困群体脱离贫困提供了机会。
(二)货款利率市场化,还款期限宽松格莱珉银行坚持商业化利息收取原则,除了取特殊贷款(乞丐零利率贷款)之外,其于贷款都收取一定利息,确保银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格莱珉银行风险控制

格莱珉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研究1972年,时为经济学教授的尤努斯,给42个编织竹凳的农妇发放了第一笔贷款27美元....时到今日,他所创立的小额信贷银行---格莱珉银行,已经拥有300多万个借贷者,其中95%是赤贫妇女,年贷款额5亿美元,共发放贷款39亿美元,还款率到达98.89%。
格莱珉银行如此之高的还款率,还是在借款者不被要求任何担保抵押物,不签署任何法律文件,也不打算将任何没有还款的借款者送上法庭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一事实证明,只要制度设计可取,穷人比富人值得信任。
那么格莱珉银行能够把大量的贷款分成如此零碎地小份分发出去而又做好风险控制呢?一、信贷资金风险特征信贷资金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它置身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循环运动并且能够使自身增值。
这种以货币资金为借贷条件的有偿让渡,取得了一个外表上与再生产过程相别离的价值运动的独特形式---信用。
由于借贷资金的发放和收回存在着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能使信贷资金不能有效增值和平安归流,从而蒙受损失,因为信贷资金有以下风险特征:1、风险的客观性信贷活动的经济根底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由于信贷活动和经济活动中存在不确定的因素,直接影响到资金的合量配置以及借款者的有效使用,从而危及资金平安,这类风险滋生于商品经济,是客观存在而不以人意志而为转移的。
2、贷款风险的可变性贷款风险的质态和程度有不断变化的特征。
借款者的经营风险的可变性,由于借款者所处的社会地位、技术能力、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差异,往往会改变借款者面临风险的种类的大小;贷款工程的风险变化,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如通货膨胀、环境、技术、政策或国际因素的影响,贷款工程出现的风险变化;自然因素对贷款工程造成的风险,由于各种自然灾害风险的发生、严重程度都是偶然的并且难以预测3、贷款风险的可控性虽然贷款风险具有客观性、可变性,但仍有规律性,可以依据影响贷款风险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对贷款风险认识、测定和控制,以降低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损失。
小额贷款公司的格莱珉之路

⼩额贷款公司的格莱珉之路2019-10-25【摘要】⼩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贷公司)为⼩微企业融资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在经营中资⾦来源渠道单⼀,⾯临着资⾦不⾜的实际困难,其未来发展⽅向值得探讨。
本⽂认为⼩贷公司可发展为格莱珉式的乡镇银⾏,为此,政府应加⼤⽀持⼒度。
【关键词】⼩贷公司;资⾦来源;乡镇银⾏⼀、⼩贷公司的现状及问题⼩贷公司是由⾃然⼈、企业法⼈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在近⼏年的时间内,⼩贷公司发展迅速,为三农、⼩微企业融资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央⾏数据显⽰,截⾄2012年6⽉末,全国共有⼩贷公司5267家,贷款余额4893亿元。
虽然⼩贷公司数量发展迅速,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也遇到⼀些困难。
作为贷款公司,资⾦最为重要。
现阶段⼩贷公司的资⾦来源主要是注册资本⾦、捐赠资⾦和商业银⾏贷款。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贷公司能够向银⾏业⾦融机构融资不超过资本净值的50%。
捐赠资⾦⼜及其有限,因此⼤部分贷款资⾦是公司⾃⾝的注册资⾦。
为解决⼩贷公司资⾦来源问题,⽬前主要有两种意见:⼀是⼩贷公司应该转制为村镇银⾏,⼆是应该成为⾦融公司。
如果⼩贷公司能够转制成为村镇银⾏,那么资⾦压⼒就会减轻很多。
转制村镇银⾏之后,就能够吸收存款,进⾏放贷,⽽不是仅仅依靠注册资⾦。
同时,转制以后,就成了银⾏业⾦融机构,能够享受到⼀些政策优惠,⽬前⼩贷公司是⼯商企业,没有类似优惠政策。
虽然⼩贷公司转制村镇银⾏有着许多好处,但是并不是唯⼀选择,也存在⼀些缺陷。
如果只是成为⼀般的乡镇银⾏,⼩贷公司很难避免会⾛农村信⽤社等⼀些⾦融机构的⽼路,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服务⼩微企业的宗旨,⽽成为以营利为⽬的的银⾏机构。
我国不缺少全国性的银⾏,缺少的是踏踏实实在社区为群众、为⼩微企业服务的⾦融机构。
⼀旦转制为乡镇银⾏,很难确保其不⾛资本、规模扩张之路。
为获得更多回报,单笔⼩额贷款的规模也会逐步扩⼤。
乔为国论商业模式创新(二)

乔为国论商业模式创新(二)2010-10-08 23:09:20| 分类:商业模式阅读4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二、含义要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创新,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商业模式。
虽然最初对商业模式的含义有争议,但到2000年前后,人们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商业模式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如何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的,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如何赚钱的(Timmer,1998;Linder等,2000;Rapper, 2001)。
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组成部分、各部分间连接关系、及其系统的“动力机制”三方面所组成(Afuah等,2005)。
商业模式的各组成部分,即其构成要素,如下表所示,大体有9个,可归为5类。
有些要素间密切关系,如核心能力和成本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结果或体现,客户关系依赖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及提供渠道。
每个要素还以更为具体的若干维度表现出来,如市场类的目标客户要素,从覆盖地理范围看,可以是当地、区域、全国或者国际;从主体类型看,可以是政府、企业组织或者一般个体消费者;或者是根据年龄、性别、收入、甚至生活方式划分的一般大众市场或细分市场等等。
表商业模式9个构成要素协作网络:(价值提供中与其他公司合作关系网络)l 合作网络内部基础:(提供价值的资源与活动安排)l 企业内部价值链l 核心能力成本产品:(价值的形态)l 产品或服务l 渠道l 客户关系收益:(价值实现的途径)l 收益方式市场:(为谁创造价值)l 目标客户资料来源:Chesbrough等(2002)、Osterwalder等(2005)、Morris等(2005)。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新引入的商业模式,既可能在构成要素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也可能在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
穆罕默德·尤努斯

……故事
便从这里开始
尤努斯的故乡,是位于南亚的孟 加拉,虽然拥有美丽的自
然风光, 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之一。
2008年,孟加拉的人均GDP 为444 美元,位居世界倒数第20
位,远
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 孟加拉 的总人口为1.44亿,其中 40%生活 在贫困线下,就是在这样 一个国
度里,尤努斯和格莱珉银
1976年,尤努斯碰到了一名制作竹凳的 赤贫妇女,因为受到放贷人的盘剥, 她一天连两美分都挣不到。他找出 村里另外42位有着类似困境的村民。 在把这些村民们的资金需求汇总后, 尤努斯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 次震动:这个数目一共只有27美金。 尤纳斯当即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27 美金,借给了这42位穷人,而向这 些没房没产的穷人提供借贷的想法 就此诞生。 随后,他去找一些银行家,试图说 服他们向这些穷人提供无需抵押的 贷款,却遭到银行家们无一例外的 嘲讽。
尤努斯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曾谈到过他创立格 莱珉银行的缘由:“我是教经济学的, 我的梦想 就是让人们有更好的经济生活,于是我常 常扪 心自问:我在教室里所讲授的课题到底 有什么实质的好处?因为我教给学生的全都是一些关 于经济学的理论,而当我真正走出教室时,看到的却 是人民深重的灾难,骨瘦如柴的人们奄奄一息,整个 国家都陷入了困境。所以我一定要走出大学校园,到 村庄中。
1978 — 孟加拉国总统奖 1984 — 菲律宾Ramon Magsaysay Award 1985 — 孟加拉银行奖 1993 — CARE Humanitarian Award 1994 — 世界粮食奖得奖者 1996 — Winner of the Simón Bolívar Prize of UNESCO 1998 — Winner of the Sydney Peace Prize 2001 — 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 — 第八届韩国和平奖 2006 — 诺贝尔和平奖, shared with Grameen Bank 2009 — 获得由奥巴马颁发的美国总统自由 勋章 另有47个奖项,共计62个奖项。
中外乡村银行运行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外乡村银行运行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国内外乡村银行运行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标签:乡村银行运行模式村镇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巴西BRADESCO银行是国外典型的乡村银行案例,在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国村镇银行是面向“三农”,定位于服务农村地区的股份制小型商业银行,运行时间尚短,源自于对国外乡村银行的模仿。
银监会统计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已批准组建村镇银行936家村镇银行及其所设立的分支机构。
一、国外乡村银行运作模式1.孟加拉格莱珉银行。
格莱珉银行只为穷人服务,不要求任何担保抵押,贷款者就是银行的股东。
组织结构为“总行-分行-支行-乡村中心-借款小组”,其中,贷款者5人为一组,6个组为一个乡村中心,每个支行只有一名员工,并实行自负盈亏。
成立之初资金主要由其创办者自行注入或接受捐赠,目前该银行不吸收公众存款,主要资金来源于借款者缴纳的借款基金。
格莱珉银行规定借款小组成员申请借款前必须接受培训并在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借款,为减少借款人还款压力,同时要求贷款人贷后一周开始分期偿还贷款本息,若不按时还款,则面临借款小组声誉受损影响其他小组成员借款。
2.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
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成立于1865年,定位在40-170万美元的私人商业抵押贷款业务范围内,提出了保证银行新业务发展的条件和措施。
如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参与贷款原则;贷前审查、贷后持续监督,与客户建立长期友好联系,确保贷款在授信额度内恰当使用;根据客户需求确定银行服务,使服务更直接;重视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参与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培植集体协作精神。
3.巴西BRADESCO银行。
BRADESCO银行成立于1808年,是巴西仅有的为中低阶层服务的银行,始终坚持为居民服务,网点遍布城乡,业务涉及银行、租赁、保险、投资等。
该银行不断进行技术研究,以高效的自助柜机代替人工,并且完全开放网络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是巴西第一家促进客户使用支票的银行;重视社会责任,设立基金并一直致力于支持低收入家庭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