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课(山东教育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课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9年9月

全册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本教科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为主要目标。本册教科书是六年级全学年使用,共包括五个单元:尚德修身;砥砺品学;孝慈齐家;仁爱乐群;公众报国。

第一单元包括1—9课

第二单元包括10—18课

第三单元包括19—22课

第四单元包括23—27课

第五单元包括28—32课

教学计划及进度上学期:

第一单元:

1—9课,第1—9周完成本单元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

10—18课,第10—18周完成本单元学习内容

第19周学期总复习

下学期:

第三单元:

19—22课,第1—4周完成本单元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

23—27课,第5—9周完成本单元学习内容

第五单元:

28—32课,第10—15周完成本单元学习内容

第16周学期总复习,全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以“尚德修身”为主题,包括“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等9课。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本单元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养成好品格。

立人先立德,处事必修身。“德”是一个人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基石,它的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人无德不立,欲做事,必先做人。古人讲修齐治平,就是说只有先修身立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阅读本单元经典名句,我们要用心感受先贤“尚德修身”的思想理念,品悟历代经典故事中的做人道理,更要联系实际,付诸行动,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了小学五年传统文化教材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外体验,但没有系统的“尚德修身、砥砺品学、孝慈齐家、仁爱乐群、公忠报国”学习历程,学生各自的学习力也有所不同。

在对新教材的新鲜感和对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热爱前提下,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有期待,更有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经典句的主题;

2.在文化活动体验中活动情感的熏陶和品格的成长。

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教学目标】

1.理解“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2.在读研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教学过程】

一、诵读原文,交流理解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二、古语新说,体味经典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三、明道喻理,知人论世

学习薛仁贵德才兼备的故事,你如何看待薛仁贵的“才”和“德”?

四、知行合一,提升道德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瞧不起其他同学。班干部竞选时,他落选了,他很苦恼。

你认为小明同学落选的原因是什么?

五、拓展诵读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教学反思】

薛仁贵故事这个学习活动,让学生体悟到了道德的力量。

知行合一活动的效果也比较好。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读研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定不要强加给别人。

【教学过程】

一、诵读原文,交流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古语新说,体味经典

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定不要强加给别人。

三、明道喻理,知人论世

理解战国时期魏国宰相白圭“以邻为壑”的故事:

思考同样是治水,为什么白圭不能与大禹相提并论?

四、知行合一,提升道德

公交车上,一位女士随手把雨伞放在了旁边的空座上,讨论:

这位女士的行为合理吗?

生活中你有过“换位思考”吗?

五、拓展诵读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教学反思】

用故事使学生“明道喻理”的环节有一定难度,学生一开始不理解白圭的狭隘之处,说明这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很有价值,值得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养。

雨伞案例学生很容易理解,谈认识也到位,希望能进一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教学目标】

1.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在读研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抱怨、不生气,正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教学过程】

一、诵读原文,交流理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古语新说,体味经典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抱怨、不生气,正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三、明道喻理,知人论世

了解孔子周游列国遇到绝粮、不受待见等情况的表现,思考:

你认为孔子身上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知行合一,提升道德

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有人不理解你、不认可你的情况,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做。

五、拓展诵读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教学反思】

在“知行合一”学习环节,有的学生谈到自己虽然考试成绩一般般,但出黑板报和手抄报中漂亮的绘画能力给自己很大信心和鼓励,在互相交流中,学生互相找优点,更全面理解了同学,更扎实落实了学习的方面,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信心。

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深受启发,自己干了30年的小学教育,一直怨天尤人,以为自己不受重视,嫌职称嫌待遇,嫌家长嫌学生,听到学生的交流,再读“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真的汗下,踏实上好课,真正教出好学生,才是为师正道!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教学目标】

1.理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在读研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明白刚强是由无欲无求托起,宏大是由度量来支撑。

【教学过程】

一、诵读原文,交流理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二、古语新说,体味经典

大海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成就其宏大;高山峻峭挺拔,因为无欲无求才成就其刚强。

三、明道喻理,知人论世

了解林则徐的自题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思考林则徐为自己写对联的目的是什么?

四、知行合一,提升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