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ppt教案

认识ppt教案
认识ppt教案

【教学课题】认识老朋友---ppt 2003

【教案背景】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信息技术应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通过学生亲自上机操作、实践、摸索,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其目的不单单要教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为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第一册第六章《演示文稿的制作》的第一节,课文用简洁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讲解了PowerPoint的启动、创建与制作标题幻灯片。文字不多,却尽显PowerPoint使用的精髓。

因此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PowerPoint,知道它的作用,并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应用。

【学情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步入千家万户,初中生对计算机已不陌生,多数学生小学阶段学过信息技术,学习过文字处理软件WORD等,因此,学生对文字处理这一类的软件,尤其是WORD的启动、退出等都略知一二,部分学过演示文稿制作的学生对PowerPoint的窗口有一定的印象。但是现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自信,初入门就以为自己是大师。因此,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我试图抓住学生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教学,较好的控制课堂教学。

【教学基本思路】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且有类似经验可借鉴,PowerP oint的学习内容较适合学生进行对比、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本课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协作学习为中心,教学过程尽量轻松、活泼、但具有挑战性,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具体思路如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对比教学,温故知新。

3、自主探究,强化技能。

4、小组协作,发布作品。

5、交流评价,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

1、知识

(1)掌握演示文稿的打开、保存、关闭。

(2)制作一个简单的幻灯片。

2、技能

(1)能将Word中学过的知识迁移到PowerPoint,学会利用知识迁移进行高效地学习。

(2)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和剖析ppt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

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

难:培养学生有意识、合理地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对比学习自主探究竞赛激励协作学习【教学地点】网络教室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因为学生小学接触过幻灯片,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我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感价值观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对计算机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淡化老师的讲,突出学生学,最后老师系统总结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创建,但每张幻灯片都仅仅由简单的文字构成而让学生感到单调。

【网络资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forum/viewthread.php?tid=74416&extra=page%3D1个人简历动画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programs/view/DlNMiXn39a4/惊变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view/fcb07d24ccbff121dd368312.html富士康跳楼事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view/e859cbee102de2bd9605886a.html?from=rec&pos=0&weight=16&l astweight=7&count=5青春狂想曲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p-108421103.html时代广场推广方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paratop/blog/item/ff69250fe50914206159f345.html值得学习的14个动画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html/201012/2437704.html最值得学习的7个动画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view/3c0e2249cf84b9d528ea7a1c.html中国加油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view/e4e2a80f79563c1ec5da715b.html优秀ppt欣赏集锦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post/ppt-animation.html国内优秀ppt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post/ppt-animation.html优秀的海报招贴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view/65381d6448d7c1c708a1455b.html?from=rec&pos=1&weight=4&la stweight=2&count=559张优秀的国外海报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view/23213.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3576278.html,/view/1953.htm

倒数的认识优秀教案完整版

倒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佴家湾小学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4页例1、例2及练习六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和求法。 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的倒数。 一、猜字游戏引入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的语文学得如何。“吞”这个字读什么,如果把上下部分颠倒后是什么字?(“吞”——吴),“杏”这个字读什么,如果把上下部分颠倒后是什么字( “杏”——呆), 师:中国汉字有不少字有这样的关系,在数学中也存在这种关系。如:(板书:)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调换,是哪个分数( ) 师:谁还能说出这样的数(生说师相应板书。) 师:象这样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上下颠倒之后就成另一个数,你能给这种特性给这些上下颠倒的数起个名字吗? 生:倒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 师:看到“倒数”这个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哪此问题? 生:什么时倒数怎样求倒数学习倒数有什么用 二、引导发现倒数的特征 师:那我们就一起先来研究什么是倒数呢?

课件出示算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算式,并认真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完成的同桌交流。 生:(两个数相乘积是1。) 师: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师:看等号左边两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 5X1/5的5没有分母啊,它跟1/5的分子分母上下颠倒关系吗? 生:的分母是1,所以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研究,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倒数? 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课件出示几组数据,你能多这些算式中说出谁和谁互为倒数。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师:我也说一个3/5是倒数,对吗为什么 生:应该说3/5和5/3互为倒数。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透彻,注意到了互为这两个字。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它们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倒数。就像倍数和因数。 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小明和小华解决一个问题(课件出)(1)三个数的积是1。(2)写等于的倒数。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些有没有倒数,如果有它的倒数是多少,如果没有为什么? 课件出示:2/3,11/8,5,4又1/4,0。25,1,0。 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后并同桌交流) 师:指名回答。谁来说一说哪些数有倒数, 师:象4又3/4这样的带分数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怎么找。 生:先把它化成假分数,再颠倒这来, 师:能不能这样求。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课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明水小学 王晓囡

课题:秒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知道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设计思路:结合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简要写我执教此内容的思路。 (1)唤起生活经验,激发兴趣,进入新课:联系学生非常熟悉的春节晚会场景,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在探究,观察,合作中认识秒,理解新知:通过观察,摆弄钟表,在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有关“秒”的知识,从“1”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水到渠成。 (3)在体验中收获智慧: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听声音,拍手“1分钟任务”等方式,体验1秒,1分钟的长短,体验时间的感受。

《倒数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倒数的认识》公开课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例1、例2及练习六第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倒数,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掌握求倒数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 2、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知道不仅可以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倒数,还可以用调换分子和分母位置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倒数的一些特征。 课型:新授课。 教法:情境引入、举例讲解。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字游戏引入新课。 上课之前,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的语文学得如何。“吞”这个字读什么,如果把上下部分颠倒后是什么字(“吞”——吴),“杏”这个字读什么,如果把上下部分颠倒后是什么字( “上”——下)。 中国汉字有不少字有这样的关系,在数学中也存在这种关系。 如:(板书:3/8)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调换,是哪个分数(8 /3)。 师:谁还能说出这样的数(课件出示) 象这样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上下颠倒之后就成另一个数,你能给这种特性给这些上下颠倒的数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并让学生读一读。)

秒的认识教案

秒的认识教案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知道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情境激趣(播放课件): 提问:这是一幅什么画面,(新年钟声的倒计时)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呢,学生举例,师课件演示:(马路上的红绿灯、比赛等)。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一)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 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谁来介绍一下时钟朋友(又短又粗的那根针是时针,长的那根针是分针)。 (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钟面上的这位新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呢,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特征。(秒针又细又长,跑得最快)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播放课件) 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 2、体验感受1秒。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嘀嗒”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 (1)(钟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吗,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点一下头) (3)你感受1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数学第十一册19页----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会求倒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口头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0为何没有倒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倒数. 1.同学们,老师已经和你们认识几年了?在这两年里我们互相帮助,一起成长,互相成为了朋友.所以我可以说我和同学们互为朋友.那谁能说说什么是“互为”呢? 2.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倒”字. 师:这是什么字呀?你是怎么理解“倒”字呢?(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的倒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 通过大家的预习和你对倒数的理解,我们尝试求下面数的倒数. 1.求分数35 、72 的倒数. 学生试着说,师板书: 35 的倒数是(53 )或者35 的倒数是(123 ) 师在这里说明这两种写法都可以. 72 的倒数是(27 )[启慧]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尽量让学生说,最后教师板书).

在这里教师要问一下35 和53 应该怎样描述它们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35 和53 互为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只需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练习:求411 、78 的倒数. 2.求整数6、1的倒数. (让学生同桌讨论,怎样求他们的倒数?讨论完后,教师让学生说并板书) 6的倒数是(16 ) 1的倒数是( 1)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尽量让学生说,最后教师板书). 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可以先把整数表示成分数的形式,让后再求这个分数的倒数. 练习:求10、12的倒数. 3.求0.25、0.6的倒数. 师:这是什么数?怎样求他们的倒数呢?(让学生同桌讨论,怎样求他们的倒数?讨论完后,教师进行归纳并板书) 0.25的倒数是(4) 0.6的倒数是(53 )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求一个小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尽量让学生说,最后教师板书). 求一个小数的倒数的方法:可以先把小数表示成分数的形式,让后再求这个分数的倒数. 练习:求0.2、1.2的倒数. 通过上面的尝试练习,谁能总结一下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让学生说并总结,教师应该恰当地进行补充说明) 三、探索倒数的意义. 1.师:通过求一个数的倒数,我们来观察一下每个数与其倒数之间的关系,(返回去,从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开始,一直到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每个数和它的倒数的乘积是“1”,教师并板书算式.)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秒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1、6题。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国最传统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是? 生:春节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新年的钟声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孩子们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一起倒数的10、9、8、7表示什么呢? 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为什么不用时或则分来做时间单位呢? 生:因为时表示的时间很长。 师:说的太好了,时往往表示的时间很长,而我们刚才倒数的时间很短。所以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通常用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秒

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卸甲镇伯勤小学 曹天平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例7,练一练及第51页练习十第1-4题 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探索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导学案、 Popwerpoint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 1、关于同桌的说法 李明是张强的同桌,张强是李明的同桌,李明和张强互为同桌。 照这样子,谁来说一下自己和同桌的关系? 2、计算下面各题【导学案】预习部分 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倒数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倒数的意义 出示例7:下面几个分数中,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 83 45 53 107 54 32 710 38 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互为倒数”。【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齐读。 提问:那么怎样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呢(自学课本) 初步理解 38×83=1,那么我们可以说:“因为38×83=1,所以38和83 互为倒数”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 。)【课件】 你能照样子,说说算式中两数之间的关系吗?45和54 、 107和710

《5-时、分、秒》秒的认识 参赛教学设计

《5-时、分、秒》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 (1)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 1.建立1分钟的观念。 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 教师接通钟面的电源,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馈。 教师强调:尽管1分钟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 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想的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方法的教学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观察、分析、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认识倒数的特征,自主构建新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它是学习分数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沟通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教材中通过几组乘积为“ 1”分数乘法的算式,积累学生对倒数的感性认识。试一试的安排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关于倒数的知识,但是对于倒数概念的建立非常不系统、不牢固,他们不会用语言叙述倒数的意义,在写法上也会出错,并且认为倒数就是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将倒数的意

义和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混为一谈。 学生对倒数的认识局限于一个数,或者是把两个数倒过来。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倒数知识。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自己的举例、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为学习的主要方法,获得“倒数”的概念这一知识要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不同数的倒数的一般方法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 课标要求: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探索“倒数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学习运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并发现它们的规律;借助几何直观渗透数学知识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感悟“ 1”的重要作用。 3、初步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体会数学的特点,感受数 学的价值。 学习目标: 1、知道倒数的意义。 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 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数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而不能单独

2017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83×3 2 157×75 6×31 801×40 (2)83×38 157×715 3×31 80 1×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 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5 3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6 1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3、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 四、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追记: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秒的认识教案

课题:秒的认识 云梦县吴铺镇三湖小学方桂凤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9-61页 教材分析:《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 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理念: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自主、开放、富有生机的数学课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发展数学。 本课选用学生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场景导入,借助这一情境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从而在自然而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本节课始终是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发现、自主地体验。本课在认识秒针和1秒;认识1分=60秒时,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始自终是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发现、自主地在生生、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同时在练习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时间的价值,我设计了即兴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建立1分、1秒的时间 观念,,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培养学生 交流、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生活事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公开课《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师: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天天与数打交道,并且总结出关于数的运算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规律,比如:一个数和1相乘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还是0;一个不是0的数除以它本身结果得1;……这些运算中都有着非常稳定的规律,说明两个数的关系比较稳定。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出示: 3883和 715157和 515和 1212 1和 请大家思考:每组中的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生交流汇报) 生1:每组中都是一个真分数和一个假分数。 生2: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正好颠倒了。 生3:它们的乘积都是1。 师:看来大家已经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了两个数的本质关系,即乘积都是1。请大家逐个验证一下。 2、学生举例,丰富体验。 师:请大家自己举出这样的例子。 生:…… 3、提炼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具有这种关系的数叫互为倒数。谁来具体说一说什么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二、加深理解 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在这个概念中你认为哪个词比较关键?为什么?自己思考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后汇报) 组1:“互为”非常关键。 师:“互为”是什么意思? 组1:“互为”是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比如:3 883和

中,不能说83是倒数,应该说83是3 8的倒数,即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倒数。 师:还可以怎么说? 组1:38是8 3的倒数。 组2:我们组认为“两个”这个词非常关键,必须是两个数。 师:1214338=??,2 14338、、成倒数关系吗? 组2:不成,因为我们研究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多了不行。 组3:我们组认为“乘积是1”非常关键。如果乘积不是1的两个数就不能称为“互为倒数”。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已经找到了在这个概念中特别关键的部分,那就是“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 师: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概念中的“两个数”有可能是两个怎样的数?你能举例说明吗?再次小组讨论。 组4:有可能是两个分数,也有可能是一个整数和一个小数,或者整数和分数,只要乘积是1就行。 三、探究方法 1、探究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都举出了许多倒数的例子。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谁能很快的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 出示例1。 生汇报结果: 生1:我找到了,53和35互为倒数,27和7 2互为倒数。我的方法是看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不是颠倒了位置。 生2:我有补充,6 1和6也互为倒数。我是看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为1。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2:我们要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就要看它们是否符合倒数的概念,也就 是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为1,因为61和6的乘积也是1,所以6 1和6也互为倒数。 师:都回答的很好,看来你们对“倒数”理解得很透彻。那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 生3:第一种方法,因为比较简便,一眼就可以判断。 生4:我也喜欢第一种,因为它比较快。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喜欢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判断,也就是看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不是交换了位置。 (2)师:同学们都会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了吗?如果给你一个数,你能写出它的倒数吗? 生齐说:能。 师板书:11 7 生汇报方法:

秒的认识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秒的认识》 潘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过程: 一. 创境设疑,初步感受秒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 放映课件(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咱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师生一起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 生1:1秒很短。 生2:1分钟就是60秒。 生3:滴答一下就是1秒。 [分析: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倒计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 观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 观察秒针(出示一个钟面) 师:看来孩子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儿的?同桌的孩子互相指指,说说看。 师:钟面上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2. 认识秒针走动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迁移导入,引出学习目标 1、口算下列各体 3 8× 8 3 4 5 × 5 4 7 10 × 10 7 3× 1 3 2、教师:“上面的这组题有什么共同点?”(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是1。) 教师:“像这组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它们之间有特殊的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互为倒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师“这节课我想通过条形码的自学,达到下面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理解并掌握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师:为了更好的自学新知,老师给同学们几点建议: (出示学习指导)

(1)自学课本50页例7,通过计算一算,观察、思考,发现倒数的意义。(2)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是什么?并用你的方法去验证。 (3)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达成共识,总结出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自学课本,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4、班内回报,总结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5、师:通过自学,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以小组为单位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1)总结倒数的意义 师:什么是倒数?也就是倒数的意义是什么?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验证自己的发现。 同桌互相说出两个互为倒数的例子,让同位判断一下。 (教师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2)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找四个同学写出课本50页练一练的五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注意格式) 师:0有倒数吗?说一说你的想法?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同桌互相说一个数,让对方说出它的倒数,看看谁能把自己的同桌难倒了。(三)实践应用

秒的认识 教案

秒的认识教案 、钟面的教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或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的场景,其中钟面时刻为11:50) s:这是春节联欢会的现场,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来倒计时、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s:刚才倒计时时,每两个数字之间经历的时间有多长? s: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秒”的认识齐读课题。 s:说一说,在哪些地方我们还用到时间单位“秒”?(神舟5号、跑步比赛、红绿灯、电子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 s:同学们了解的真多,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秒”这个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要和“秒”交上朋友了。 二、合作探索、发现新知 (一)认识秒针 s: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钟表,你们瞧瞧,这里的钟表哪些可以直接计量时间过去了几秒?你为什么要找这几种钟? s:请同学们也拿出准备好的钟表,观察一下钟面,看看秒针长

什么样?和分针时针比呢? s:是呀,钟面上有行影不离的三兄弟,除了分针和时针就是又细又长的秒针。 (二)认识秒针走动 s:以前我们已经知道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现在我们认识了秒针,你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吗?(版书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s:秒针走一大格时间是多少呢?为什么呢?(版书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 (每一大格有5小格,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5格就是5秒了)s:你知道秒针走几大格是几秒吗?(同桌互说、汇报) (三)了解1分=60秒 s:那走一圈是多少秒?(一圈是60秒)你是怎么知道的?版书60秒 (秒针走一圈就走了60个小格,就是60秒)课件演示,学生一起数51015202530354045505560 s:真棒,那你知道秒针从12走到6是多少时间吗?(30秒、半分钟) (四)秒与分的关系 s:我们已经知道了秒针走一圈是60秒,注意看大屏幕,看看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没有发生变化? s:(分针走了一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版书1分,指

倒数的认识教案完整版

倒数的认识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倒数的认识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理解倒数的含义,能进行准确的叙述,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新知识,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扫清障碍。由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因此认识倒数的概念以及熟练地求出一个非0数的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 3.学情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基础。 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能说出倒数的意义。 2.体验找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经历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学习过程。 评价任务 1.学生口算、思考互为倒数的特征。 2.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通过交流、游戏活动探讨找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活动“造反”游戏。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造反”游戏 反说: 刷牙—牙刷球台—台球唱歌—歌唱 反写: 杏—呆吴—吞干—士

师:在我们的语文上有许多这样有趣的文字,那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这样有趣的数学,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像这样有趣的现象,在数学上叫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板书“倒数的认识”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 生2: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倒数” 我们先来算一算 谁能照上面的例子,再说一说? 通过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 生2: 师:大家都是活眼金睛啊!那么大家的这些发现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学一下下面的知识。 请学习完的同学坐端正。 回答:什么是倒数? 怎样叙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1: 生2: 生3: 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些字或词语比较重要呢? 那么,根据上面的两组算式,谁来叙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1: 生2: 大家的叙述都非常准确,老师这有两道题,请你也来试一试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知道1分=60秒。 2、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估算较短时间的能力。 3、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一系列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秒,体验秒,培养估计较短时间的能力,建立秒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秒表、题卡、彩纸、剪刀等

设计思路: 秒的认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注重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秒、体验秒。课伊始,我便采用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情境作为导入,这一神圣又历历在目的画面立刻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这一倒计时的情境也能非常好地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上,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由1秒、10秒过渡到几十秒,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以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建立秒的概念,同时在体验几十秒的环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实实在在地体验,亲自估一估,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节丰富多彩的数学课。接着便进入一分钟的教学,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观察分针的变化,完整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且得出1分=60秒;其次通过1分钟的介绍安阳的短片既丰富了学生对1分钟的体验,又能在课的最后也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开始疲惫的这个时段再次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将整节课推向高潮。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们,今年暑假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了一个受到全世界人民称赞的体育盛会,

倒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佴家湾小学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4页例1、例2及练习六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和求法。 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的倒数。 一、猜字游戏引入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的语文学得如何。“吞”这个字读什么,如果把上下部分颠倒后是什么字?(“吞”——吴),“杏”这个字读什么,如果把上下部分颠倒后是什么字?(“杏”——呆), 师:中国汉字有不少字有这样的关系,在数学中也存在这种关系。如:(板 书:3 4)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调换,是哪个分数?( 4 3) 师:谁还能说出这样的数?(生说师相应板书。) 师:象这样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上下颠倒之后就成另一个数,你能给这种特性给这些上下颠倒的数起个名字吗? 生:倒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倒数的认识) 师:看到“倒数”这个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哪此问题? 生:什么时倒数?怎样求倒数?学习倒数有什么用? 二、引导发现倒数的特征 师:那我们就一起先来研究什么是倒数呢? 课件出示算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算式,并认真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完成的同桌交流。

生:(两个数相乘积是1。) 师: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师:看等号左边两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 5X1/5的5没有分母啊,它跟1/5的分子分母上下颠倒关系吗? 生:的分母是1,所以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研究,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倒数? 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课件出示几组数据,你能多这些算式中说出谁和谁互为倒数。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师:我也说一个3/5是倒数,对吗?为什么? 生:应该说3/5和5/3互为倒数。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透彻,注意到了互为这两个字。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它们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倒数。就像倍数和因数。 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小明和小华解决一个问题(课件出)(1)三个数的积是1。(2)写等于的倒数。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些有没有倒数,如果有它的倒数是多少,如果没有为什么? 课件出示:2/3,11/8,5,4又1/4,0。25,1,0。 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后并同桌交流) 师:指名回答。谁来说一说哪些数有倒数, 师:象4又3/4这样的带分数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怎么找。 生:先把它化成假分数,再颠倒这来, 师:能不能这样求。 师:那0。25有没有呢? 师:是这样的吗?谁来说一说, 师;所以小数学也有倒数, 师;那1和O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