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题型强化冲刺卷:信息给予题强化冲刺卷

2018年中考化学题型强化冲刺卷:信息给予题强化冲刺卷
2018年中考化学题型强化冲刺卷:信息给予题强化冲刺卷

信息给予题强化冲刺卷

1.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 ,实验8 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人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暇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9.8%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 .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答案】A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原子序数是“ 30”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D.电子数是“6.5 41”

【答案】D 3.据报道,我国将印制塑料钞票,这种钞票是由特殊的聚酯材料印制而成,具有高防伪、硬度接近于钞票纸、不易产生褶皱、抗腐蚀性强、能燃烧、回收方便等特点.某种聚酯塑料,其化学式为(C9H8O3)n,可能成为其印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聚酯塑料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写出聚酯塑料的化学性质(写出一条即可);

(3)上述聚酯塑料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其中C 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1)有机物;(2)抗腐蚀性强(或能燃烧);(3)27:2:12;65.9%.

4.【(1)2019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开采已经连续产气22 天,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①请写出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在点燃甲烷气体之前需要对其进行;

②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请再写出一例新能源;

(2)利用右图装置我们认识了水的组成:

①试管“2中”的气体是;

②在实验室中用自来水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是;③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

答案】⑴.①CH4 +2O2 点燃CO2 +H2O; 检验纯度。②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⑵.①氢气;

②蒸馏。③使用节水龙头,淘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5.2019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

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 )乙酸和过氧乙酸都是无色液体,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要把两种液体区别开来,可以采用的方法

【答案】(1)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易挥发;(2)H+;(3)6:1:12;(4)

取适量的两种物质分别放入试管中,微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使木条复燃的是过氧乙酸,不复燃的是乙酸.

6.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1)第一组实验中“?”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_ 。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或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料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20 (2)相同时间收集到氢气(气体)的体积(3)硫酸铜与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铜附着在锌粒表面,加快了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7.2019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

第 2 页

燃冰。这项中“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据资料记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可燃冰形成条件,可采用、等方案开采可燃冰。

(3)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 倍,因此可燃冰幵采应注意。

【答案】(1)CH 4+2O2 CO2+2H 2O(2)升温分解减压释放(3)控制号对CH4 的收集,防止CH 4逸入空气

8.(10分)2019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 H4 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 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l 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

洁能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 。(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 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I 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 ,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混合物(1 分)(2)CH 4+2O2

CO2+2H2O(2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减少了空气污染( 1 分)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1分)(3)甲(1 分)(4)1:1(2 分)2H2+CO CH3OH (2分,产物的化学式为CH 3CHO 或CH4O 等合理即可)

9.一次用餐中,小丽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买回一袋,和同学一起对其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做出猜想】小丽猜想: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小明猜想: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纳,你的猜想:部分交变质,含有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小丽取少量固体酒精在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取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丽说氢氧化钠没变质,小明认为她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请你补全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的①②③,证明固体酒精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所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拓展提升】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做出猜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或Na2CO3和NaOH; 2NaOH+CO 2= Na2CO3+H2O;【实验探究】滴加盐酸的量少,和氢氧化钠反应了;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②再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想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③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成红色;【扩展提升】Na2CO3+Ca(OH)2=CaCO3↓+2NaOH

10.(5 分)表中是四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根据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NO2属于 _____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阿斯巴甜中含有_____ 种元素。

(3)β一胡萝卜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

(4)1kg某胶基糖果中含环七糊精11.0g,_____ (填“符合”或“不符合”)其使用标准。

(5)“我国应该禁止使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5.(1)无机化合物;(2)4;(3)5:7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符合;(5)不正确,只要按使用标准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1.(4 分)如图所示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60℃时,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将40℃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制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 (举1例)。

(3)在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铵固体,会有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 4HCO3 = NaHCO 3↓ +NH4Cl ,请根据以上信息和题13 图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以硫酸铵固体为原料制取较纯硫酸钾晶体的方法:▲ 。

【答案】(1)硫酸铵(或(NH 4)2SO4)(2)加溶质氯化钾至不再溶解为止(或恒温蒸发至晶体析出)(3)28.6%

(4)向热的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足量的氯化钾,有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或向热的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足量硫酸铵,有固体析出,降温至20℃左右,过滤)

1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 )2溶液中滴加2﹣3 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甲曲线M 点时混合液体呈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M 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 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来源:学.科.网]

B.M 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C.M 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 +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 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 .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②N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

水,导致其浓度(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AgNO 3+NaCl=AgCl ↓ +NaNO3离子方程式:Ag ++Cl ﹣=AgCl ↓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

第 5 页

中 Ca 2+的浓度变化情况 .

【答案】(1)Ba (OH )2+H 2SO 4=BaSO 4↓+2H 2O .;无; C ;(2)A ; Na +、 OH ﹣、SO 42﹣;减小.(3)Ba 2++SO 42

=BaSO 4↓.先减小后增大.

13.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其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l )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H 4HCO 3固体,固体不能溶解,则该溶液为 NH 4HCO 3的 _____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2)操作 I 的名称是 ____ ;“一系列操作 ”中包括蒸发,实验室中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_____ ( 3)副产品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一种可直接进入上述流程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 。

答案】( l )饱和( 2)过滤;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氨气

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 (示意图如右图 )进行下列探究。

[ 查阅资料 ] 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 ___________ ( 填试剂名称 )、

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 2)室温时,用 pH 试纸测得溶液的 pH=3,则该溶液呈 _____ 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 猜想与假设 ] 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 设计并进行实验 ]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__________ (填“正确 ”或“不正确 ”、)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

10%盐酸 (装置如

【答案】( 1)氢氧化钙溶液( 2)酸( 3)不正确( 4)0.10g ,> ;( 5)碳酸氢钠 15.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_______ (填编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 x=___;V1___V2(填 “>、” [ 分析并得出结论 ]

(5)白色粉末是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 终得到 CO2 体积 /mL 名称

质量 /g ①

碳酸氢钠 0、10 V1 ②

碳酸钠 0、10 V1 ③ 白色粉末 x V3 ;表中 图 2) ,记录如

表: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有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______ 能;

(3)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 .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 .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里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②④;(2)2NaCl+2H 2O 2NaOH+H 2↑ +C2l↑;化学;(3)AD ;(4)偏大。

16.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 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 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显________ 。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璧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 。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 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 。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 或Na2CO3,并完成下表。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

溶滚、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答案】【探究实验一】碱性【探究实验二】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①质量守恒定律② I 氯化钙溶液。II 溶液不变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