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_尹国君

合集下载

16658424_基于RCA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16658424_基于RCA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Liaoning Economy近年来,随着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强烈需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大国,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已是当前形势下支撑经济增长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服务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不断扩大。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6615.02亿美元。

其中,服务贸易出口2084.88亿美元,贸易逆差2445.26亿美元。

从服务贸易各部门来看,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旅游、交通运输、建筑等服务部门,保险、金融、专利与特许权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非常小。

2016年,旅游、运输、建筑三大部门的出口占据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43.64%,而保险、金融、专利与特许权部门出口所占比重总计不足5%,专利与特许权出口不足1%。

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RCA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的相关数据,计算出2011-2016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服务贸易RCA指数(见表1)。

从表1可看出,2011-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基本小于0.5,远低于美国、英国、法国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没有竞争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同时竞争力在进一步减弱;美国、英国、法国服务贸易的RCA均大于1,英国的RCA指数更是高达1.8-2.0之间。

同处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高于中国,印度的RCA 指数达1.5左右。

从服务贸易主要部门来看,2011-2016年期间,除了2012年和2013年外,中国建筑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始终高于3,2015年更是达到3.8687,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旅游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在1左右,2014年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达到0.8左右;运输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始终在0.9左右;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部门的竞争基于RCA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内容提要〕当今世界,服务业特别是服务贸易的发展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培育新兴产业的引擎,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

中国创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TC指数和相对(技术)复杂度指数

中国创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TC指数和相对(技术)复杂度指数

中国创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TC指数和相对(技术)复杂度指数张鹏;周升起【摘要】在分析中国创意服务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竞争力(TC)指数和相对(技术)复杂度指数,采用UNCTAD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对中国以及世界其他五个国家的创意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创意服务贸易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创意服务贸易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各分项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加强对进出口市场的了解,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创意服务进口的技术水平,同时注重创意服务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8页(P49-56)【关键词】创意服务;国际竞争力;相对(技术)复杂度【作者】张鹏;周升起【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一、研究综述近年来,全球创意服务贸易的增长十分迅猛,成为世界服务贸易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增长点。

创意服务贸易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9.2%,而创意产业的增长却超过20%,增幅为经济增长率的两倍。

伴随着创意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创意服务和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地位及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开始出现。

马向敏(2007)指出贸易结构不合理、经济规模低下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意服务贸易的发展,使之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何伟(2009)通过对世界和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分析,认为我国在世界创意产业国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仍存在商品结构单一、服务贸易巨额逆差等问题。

尚涛(2010)在对1997-2005年创意服务贸易的数据研究后认为,我国创意服务整体处于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劣势在进一步增加。

朱文静、顾江(2010)认为我国文化贸易存在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贸易方向过于集中,文化贸易的经济动力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

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估计及国际比较基于截面数据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估计及国际比较基于截面数据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估计及国际比较基于截面数据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一、内容概括本文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角度出发,在全球服务贸易框架下,通过应用截面数据引力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

文章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截面数据,以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出口潜力值。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存在正向关联,同时服务贸易出口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对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以及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外经济环境、服务行业本身特点等。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解释变量的截面数据引力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大小和变化。

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经济体之间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与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利用截面数据引力模型对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文章揭示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在不同地区和服务行业中存在较大差异。

文章还发现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服务贸易政策等因素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具有显著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优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等。

文章也强调了政府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加强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创业等。

文章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指出尽管本研究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仍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其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全球贸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与服务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准确评估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制定科学的贸易政策、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我国的对策研究论文

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我国的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服务贸易在这一时期表现出的抗衰退性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促进服务贸易竞争力提高再次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作为我国开放较早、开放程度较高的省份,如今又面临“十二五”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无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规模和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横向对比,以及近十年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动态发展变化的纵向对比,发现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处于全国中下水平。

再通过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分析,找出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所在。

之后根据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我国相应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此主成分作为解释变量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通过了拟合优度检验和显著性检验。

根据回归方程中各解释变量的权重,我们确定了各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紧密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契机,就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字: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第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20 世纪80 年代,货物贸易和科技进步为服务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倡导服务贸易自由化。

随后,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或自愿响应或迫于形势压力,也纷纷投入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经过十多年的协商、谈判,《服务贸易总协定》最终于1995 年1 月1日生效。

自此,服务贸易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其发展势头甚至超越货物贸易,并且,在近些年的几次经济危机中,服务贸易均表现出了相对于货物贸易更强的抗跌性,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就中国而言,虽然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额由1982 年的44 亿美元(占世界0.6%)增长到2009 年2867 亿美元(占世界4.5%),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国际比较

中国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国际比较

中国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国际比较摘要:运用建筑服务的进出口数据,通过构造“10国经济体模型”来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贸易竞争力指标,对中国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建筑服务贸易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且整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关键词: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中国;测度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2-0082-05Measure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hina’s architectur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ZHANG Ru-qing(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nhui Bengbu 233004,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data of architecture service and constructing 10 economies model,this article calculates trade competence indexes such as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index and revealed competitiveadvantage trade index,and make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status of China’s architecture service trade competence in the wor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architecture service trade has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in some degree and goes up in whole.Key words:architecture service trade;competitiveness;China ;measurement建筑业是集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于一身的产业,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中是一个独立的分类。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

长期 趋势 。如 表 1可示 :

收稿 日期 :20 07—1 1—1 2
作者简介 :吴珍彩 (9 6一 ,女 ,河南禹州人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 校经济 贸易系讲师 。 17 )

5 ・ 7
维普资讯
2 0 第 1期 0 8年
中国服 务贸易 国际竞争 力实 证 比较 分析 与对 策研 究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1 期 20 0 8年 1月
河 南商 业 高等专 科学 校学 报
Ju n l fHe a u ie sC l g o r a n n B s s ol e o n e
V0 .21 No 1 1 .
Jn 2 0 a .0 8
表 1中国服 务 贸易显 性边 际优 势 的国 际 比较 ( “ 经 济模 型” 的 R A 指数 ) 3个 C
年 份 中 国 19 19 19 19 19 19 19 2 0 20 2 0 2 0 2o 2 0 93 94 93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o4 05 20 06
07 6 8 0 7 9 7 0 6 0 6 0 6 0 6 96 0 6 0 5 0 6 0 5 0 5 3 .2 .7 .2 .6 .5 .1 4 .3 .0 .9 .4 .0 .2
美 国 印度
13 13 13 13 13 .2 .5 .5 .4 .1
差 距 。印度 是 和 中国一样 是世 界上 比较 大 的发 展 中
为 了反 映服务 贸 易的 国际竞 争力 ,可 借助 显性 比较优 势指数 对 其 进行 测 定 。显性 比较 优 势 ( e R- vae o prteavn gs 指 数 ( C el C m aai dat e) d v a R A指 数 ) , 又称 “ 相对 出 口绩 效 指 数 ” (ne fR li x Idxo eav E - te pr Pr rac ) ot ef m ne ,它 是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巴 拉 萨 o ( aas,16 )首 创 的一 个 具 有 较 高经 济 学 价 值 B l a 95 s 的竞 争力测 度 工具 。它 可 以定 义 为一 国某种 商 品或 服务 的出 口额 占该 国出 口总额 的份额 与世 界该 种商

基于RCA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基于RCA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引言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中国经济正经历新一轮对外开放,重点服务业不断深化。

由此可见,在世界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来,论文对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研究比较多,普遍认为中国的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迅猛。

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都是利用传统的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来衡量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例如,李锦梅(2021)利用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评估系统对中国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1]王琼林(2021)利用R CA 指数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研究发现,尽管服务类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仍存在问题。

国外有关课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多集中于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和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

A r s had 建立协同度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熵权法定量分析服务贸易协同水平。

[3]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大,服务贸易总体形势正处于由中等协同水平向较高协同水平过渡阶段。

Ji ang 使用传统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目前的文献要么是用不同的指标来研究中国的整体服务贸易能力,要么就是单纯地考察中国的某个产业。

国际上普遍使用三个指标,即运用M O R 、贸易竞争力指数、R CA 来衡量国际竞争力。

此文通过计算R CA 指数,对我国基于10类服务行业的国刘吉祥(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01)摘要:运用R C A 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

首先阐述中国服务贸易行业总体现状。

然后通过R C A 指数对我国基于10类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我国的传统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但新兴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则恰恰相反。

为了更有说服力、更方便从行业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单个行业继续分析国际竞争力,分别从竞争力高、一般和较低三种竞争力水平中选择了三个行业:使用T C 指数得出中国建筑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N R C A 指数得出中国运输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M S 指数(市场占有率)得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经验借鉴

加快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经验借鉴

加快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经验借鉴作者:赵静来源:《全球化》2024年第04期摘要:服务贸易作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既是推动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环节。

当前,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和地缘冲突加剧,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焦点逐渐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领域。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一方面是我国加快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高国际规则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我国虽然抓住了加入WTO的历史机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服务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已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二服务贸易大国地位,但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生产要素保障不足、开放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

当前,亟需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服务贸易强国发展经验,加快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开放要素禀赋作者简介:赵静,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处长、副研究员。

引言服务贸易作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既是推动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环节。

从全球看,服务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焦点逐渐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刘斌,2021)。

我国也抓住了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历史机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服务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2001—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以超过10%的年均增速高速发展,进出口额从726亿美元增长到9331亿美元,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二服务贸易大国地位。

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逆差稳步下降,服務业利用外资稳步扩大。

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生产要素保障不足、开放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成为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7期区域国别市场

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尹国君刘建江摘要:文章运用联合国贸发组织公布的中美服务贸易统计数据,通过RCA指数和CA指数对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进行显性比较优势和显性竞争优势测度,认为中国服务贸易在金融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两大服务贸易部门同时存在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而美国正好在这两个部门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因此为了赢得中国服务贸易的未来竞争力,当前应主要发展我国的弱势部门:金融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服务业。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RCA指数;CA指数

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美方频频以此为借口向我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更大幅度地开放市场,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限制从我国进口商品。但是,中美贸易差额中的商品结构性不平衡是非常显著的,中方整体贸易顺差的背后,是商品贸易的巨额顺差与服务贸易的逆差并存。而美国以逆差过大对我国进行贸易报复的同时,却相对忽视其巨额的服务贸易顺差事实,尤其忽视了服务贸易领域所获得的贸易增加值(贸易利益)要远远超过商品贸易领域的现实(刘建江,袁冬梅,2008;刘建江、杨细珍,2011)。经过多年发展,美国服务贸易长期以来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2010年其进出口总额达9396.55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2.18%,其中顺差1513.49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不过服务贸易竞争力还比较弱,尽管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在全球排名第4位,但从总量上来说只及美国的1/3。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国内物价水平居高不下、成本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量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而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增长,服务贸易环境不断改善,竞争力持续攀升,服务贸易利益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中国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需要大力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服务产品。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有待于中国服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研究”(10ZD&028);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11ZDB16);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产品内贸易条件下中美贸易失衡中贸易利益分配问题实证研究”(09YBB016);湖南省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项目(11jdmsyb07)阶段性成果。尹国君: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10114电子信箱:ygj7698@yahoo.com.cn;刘建江:长沙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58《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7期区域国别市场

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能否有效提升。如何借鉴美国经验,以最有效的方式迅速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是不少学者们努力研究的重要领域。这需要我们全面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各部门竞争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中国服务贸易具有比较弱势和竞争弱势的部门,进而为政府、行业及企业各个层面制订服务贸易战略,为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参考。关于两国或多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国外研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中国与其它国家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该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与相邻的亚洲国家之间的比较,例如H.Ahn&S.Lee(2007)考察了中国、日本与韩国三个国家的服务业现状,认为该地区服务业竞争力不足,需要通过加强竞争和进一步开放来提升该地区服务业的竞争力。另一类研究是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特定部门进行比较分析,例如B.Seyoum(2007)从选定的特定的服务行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商务、金融、运输、旅游等方面运用RCA指数进行分析,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各个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国内学者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整体上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现状。杜志敏(2009)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认为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和RCA指数都有所提高,但是与美国、欧盟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刘海云、余道先(2008)运用TC指数和MI指数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弱。焦克(2010)从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市场准入和法律体系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手段主要是规范服务贸易标准,完善服务贸易立法等。另一类是针对特定类型的服务贸易行业的服务竞争力进行分析,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王志伟(2010)对中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美金融服务贸易差距较大,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张玥(2010)对中美电信服务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美国电信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我国仍处于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相当薄弱。以上研究对于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中美服务业发展趋势、竞争力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面对中美服务贸易之间中方的巨额逆差,需要对中美服务贸易各部门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全面分析,找准我国服务业的薄弱环节,找出发展的重点,进而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缩小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本文拟运用RCA指数和CA指数对中美两国11大服务贸易部门进行比较分析,力图找出中美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的具体差距,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寻找突破口。

二、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比较1.服务贸易整体现状比较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进展。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02.5亿美元,28年间增长了68.1倍。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82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921.7亿美元,增长了106.7倍。但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到2010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219.3亿美元,而同--59《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7期区域国别市场

期货物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见表1)。

美国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头号大国,无论是服务贸易发展规模还是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都居世界首位。2010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高达1543.4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服务贸易出现219.2亿美元的逆差。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美国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从2001-2010年中美服务贸易出口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见表1)。

表1中、美服务贸易进出口状况(单位:百万美元)年份中国出口美国出口出口差距中国进口美国进口进口差距中国盈亏美国盈亏20003043129596526553436031223739187708-56007222620013333428305424972039267221764182497-59336129020023974528878824904346528231049184521-67845773920034673430105325431955306250328195022-85735072520046243434624028380672133292214220081-96995402620057440438461231020883796315632231836-939168980200691999418848326849100833342817241984-8834760312007121654472680351026129245341673212428-75911310072008146446521378374932158004367911209907-115581544672009128700470217341517157500330759173259-288001394582010170250545502375250192170394153201982-21920154349资料来源:来自UNCTADHANDBOOKOFSTATISTICS2010,http://unctadstat.unctad.org/。

表2中、美2001-2009年服务贸易分部门出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总额交通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版税与许可证费用其它工商业服务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

政府服务

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中美20003043129596536715049016231979431345412860224191083631781602635656228043233766348215116379285178792001333342830544635463681779288779271459083029502273424991549846154231104069684485231528661843316393200239745288788572046241203858475255041251246234920944155117746638539313344508104195714630653436315579200346734301053790647307174068331663846931290265031359741521969911026253107469881742760160337137359168752004624343495761206855807257399410744049091467329538173149427766163767002365671519952660234175493781939220057440438529515427622502929610207048550562593379154975651453100418407319157643952328371725134695849523162200691999432126210156826033949106906738742627535442548944414547883295810079205707272897365138137128235792799920071222065006963132477185372331197811175856353776359904108412306139343451195334384580404087959431614423552299072008147112545589384189056740843134972157097261032975971383135393156079862521335457193920463498848641813598666272702009129549504766235697181239675121131119895489463702615961465143755728651213378429897914562389605971380995030867

资料来源:来自UNCTADHANDBOOKOFSTATISTICS2010,http://unctadstat.unctad.org/。注:由于部分数据缺失,后文的分析数据都以收集到2009年数据为止。--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