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___复习题

建筑概论___复习题
建筑概论___复习题

《建筑概论》复习题

一、概念题

1、什么是建筑

答:“建筑”一词具有多义性,既表示一种营建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建筑技术

答: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和建筑设备四个方面。

4、建筑设备

答:建筑设备一般概括为水、暖、电三方面的内容,分别包括:给排水和消防用水、采暖空调和建筑节能、采光照明和各种设备用电。

5、《建筑十书》

答: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建筑学专著。书中第一次提出“坚固、实用、美观”建筑三原则,为欧洲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6、空间论

答:空间论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一段著名的论述,即“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7、建筑物的自重

答:建筑物的自重涵括建筑的屋顶、墙体、楼板、地面、基础等各部分重量。

8、建筑功能

答:建筑功能是用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

9、机器论

答:机器论是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观点,即“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他主张盖房子就应象制造机器一样工厂化、标准化、批量生产。

10、采光系数

答:采光系数是建筑空间的窗面积与地面面积的比值。

11、建筑物活荷载

答:建筑物的活荷载包含人、家具、设备等荷载。

12、流动空间

答:1929年,密斯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创造了既分隔又连通的“流动空间”。后来又发展成为“全面空间”。

二、简述题

1、简述建筑艺术的涵义

答:建筑艺术,不仅具有建筑美观的含义,同时反映建筑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也能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又能作为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2、包豪斯

答: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的魏玛建立包豪斯学校。其教学活动是将现代建筑艺术以及其它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密切结合起来,为建筑理论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3、广义建筑学

答:我国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在其论著《广义建筑学》中,阐述

说:“谈建筑的活动与建筑业的发展,不能就建筑论建筑,必需从人——建筑——环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4、有机建筑

答: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莱特是有机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其核心源于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莱特的典型代表作是威尔茨住宅(1902年)、罗比住宅(1908年)和流水别墅(1936年)等。

5、建筑环境论

答:建筑理论家刘光华先生在《建筑?环境?人》中阐述(环境论)观点时认为建筑师应把“建筑、环境和社会结合在一起,在设计过程中把它们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去设计”,并“体现出建筑局部对环境整体的尊重,体现出建筑——环境——人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6、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答:世界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所提出倡导的现代主义建筑五个特点是:⑴建筑底层用独立支柱架空;⑵屋顶花园;⑶自由的平面;⑷横向长窗;⑸自由的立面。

7、采光系数

答:实际设计中,用采光系数来控制房间的采光效果,即:窗面积/地面面积)。其数值大小要根据房间使用情况而定。一般地,教室、办公室的采光系数为(1/6~1/8);阅览室的采光系数为(1/4~1/6);起居室的采光系数为(1/8~1/10)。

8、形式美法则

答:形式美法则的辩证关系是多样统一,即有机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其具体手法:⑴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⑵主从与重点。⑶均衡与稳定。⑷对比与微差。⑸节奏与韵律。⑹比例与尺度。

三、论述题

1、论述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

答:⑴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用墙柱形成空间的垂直面,承受垂直的压力;用梁板形成空间的水平面,承受弯曲力。其特点是墙体本身既起到围合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承担屋面的荷载。如古埃及神庙建筑、古希腊神庙屋顶建筑。

⑵框架结构体系: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隔空间的墙面明确地分开。目的是让各种材料物尽其用。例如:印地安人式帐篷的骨架是由许多根树干、树枝形成的,树干下端插入地下,上端集束在一起,四周覆以兽皮等。又如欧洲的半木结构。我国的故宫、颐和园等,以及高直式建筑所采用的砖石框架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等。

⑶大跨度结构体系:适用于跨度大于30米的空间体系。具体包括:

A.拱形结构。如罗马时代的卡瑞卡拉浴场。

B.穹隆结构,如罗马时代的潘泰翁神庙和圣索非亚教堂。

C.桁架结构,如北京故宫。

D.悬索结构,如美国的拉莱城牲畜贸易馆等。

E.网架结构,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体育馆。

⑷悬挑结构体系:主要有单面出挑、双面出挑以及伞状悬挑结构。如体育馆看台上部的遮棚。火车站、航空港建筑中的雨蓬,影剧院的挑台,以及比利时勃拉班特省展览馆等。

⑸其他结构体系:A.剪力墙结构,如广州白云宾馆。B.帐篷式结构,是由撑杆、拉索、薄膜层组成,如蒙特利尔博览会西德馆和半永久性建筑的屋顶结构。C.井筒结构。如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D.充气结

构。如美国的亚克体育馆。

2、论述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特点

答:东方建筑文化的特点:

⑴东方建筑的建筑体系多为木构架,以木为材料,柱、梁、枋(额)、檩、瓦等为结构,以梁柱承重,以“间”为单位,形成空间形制。⑵东方传统建筑体现着中国的宗教特征和伦理特征。表现现实性和理性精神。如北京四合院就有着明显的伦理等级观。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传统,是在儒、道的对立统一中存在并演化的。因此演化出许多礼教规范和中庸精神。在这种一统的、一成不变的格局下,建筑空间的布局和形式法则,也就被这种格局所固定并沿用下来。四合院的布局就是符合礼教规范和等级观,体现中国乃至东方建筑的文化特点。⑷东方建筑自成体系,是一个完整、封闭而完美的系统,显示出不可调和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西方建筑文化的特点:

⑴西方建筑的建筑体系多以石建筑为主,以石为材料;⑵在结构上以柱、梁、檐板、屋顶、基座等各部分的组合,形成具有一定格式的“柱式”。 ⑶在空间形态上多以柱网形成空间,后来发展成为拱结构的空间。

3、论述实际工程设计的步骤

答:⑴设计前期阶段:主要收集信息和查阅资料,分析典型案例,考察现状地形,进行现场调研。 ⑵方案论证阶段:可以同时对几个方案多方论证,并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⑶初步设计阶段:对选定的方案做出初步设计。包括功能设计、流线分析、平面形态和外部造型等。⑷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要求进行具体设计,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⑸施工图阶段: 根据技术设计要求绘制施工图。

⑹质检验收阶段:建设完成交付甲方使用之前进行质检验收和消防验收。

4、论述职业建筑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答:⑴专业能力方面:

职业建筑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造型能力;同时应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要关心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要在总结先人建筑经验的同时,努力探寻新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发展途径,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先进的建筑结构、材

料塑造满足时代要求的建筑形象。

⑵素质能力方面:

注重建筑教育理论与实际社会需求相结合;在专业领域按正确方向积极进行讨论、交流,提出不同的论点,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广义建筑学背景下,注重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发扬地区特色和延续地区文脉,注重运用先进技术,多层次的发展;要有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