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1初识文字

1初识文字处理软件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Word启动方法,认识Word窗口。

过程与方法:

通过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掌握文本的插入与删除方法,感受用计算机修改文章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修改后文档的保存,进一步巩固文件的另存操作及规范命名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学习打字的时候学过使用写字板,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经过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对汉字输入方法已基本掌握但不熟练,因此在练习中安排了学生对作文当中错别字的修改,既是巩固和提高输入技能,也是让学生通过修改作文体会到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带来的便利。

3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Word窗口及主要工具栏。

难点:

掌握文本的插入与删除。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知道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意义

我们中间有很多小朋友是衢州晚报的小记者,大家都向晚报投过稿吗?现在报社为了编排报纸的方便,都要求投稿的文章是电子稿的。你知道用什么软件来编辑你的文章吗?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主要来学习文字处理软件。也就是文章编辑软件,我们学的这个软件叫Word。

二、了解Word软件。

1、打开Word软件。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2页试试打开Word软件。

指名学生演示。

教师小结并演示。

2、认识Word界面。

教师打开PPT课件,请学生回答部分的名称。

教师提示:与上学期用过的写字板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教师小结:Word与写字板两款软件是同一个公司设计的,所以在界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写字板功能比较简单,而Word功能很强大,在功能区里有很多选项卡,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一步步去了解应用。

三、xx

老师这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同学写的作文。想请同学一起学习修改一下。

1.老师演示从Word界面中打开文档的方法。

2.这篇文章存放在哪里你知道了吗?还有其他的方法也能打开这篇文章,谁会?

3.请你仔细阅读: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这位同学是怎么学习游泳的。

(2)从中有没有错别字等要修改?有请修改或找出来讨论。

4.请会修改的同学演示。

有不同方法,要是有学生会就演示,没有就教师演示。

5.PPT投影出示用退格键和删除键修改的方法板书。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

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6、广播把文章搞得很乱的同学的文档,教师演示用撤销键后退。

7、用另存为xx。教师演示。

要求:另存在桌面,文件名用“学号+姓名”

回过头再去看保存的文档和在“我的文档”中的原文档。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Word文字处理软件。并亲手尝试了修改文章。你觉得电脑里修改文章跟你平时作文本上修改,有什么不同?

五、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一幅文档作品并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