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宁波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师 专业发 展 的 自主意识 ; 完善 教 师的 准入 和 评价 制度 ; 强校企合 作 , 加 提升 教 师专业 实践 能 力 ; 构建 完善
的教 师培 训 体 系 , 以促进 高职教 师专业 发展 。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师专业 发展 ; 教 问题 对 策 中图分类 号 : 7 5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编 号 :0 8— 8 1 2 1 ) 6— 0 5— 4 G1 A 10 3 7 ( 0 1 0 0 8 0
21 0 1年 1 月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LI UNI N VERS TY I
第2卷 l
第 6期
No . O1 v2 1 V0 . . 1 21 No 6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 展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
— 7 , J 马 雪琴 白振飞。 U ,
性 知识 , 能在 教学 实践 中指导 学生 , 才 培养 出符合 社
21 . 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专业发展意识是“ 个 体基于现实 的需要和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关于
自己未来发 展 目标 的 系统 化 、 论化 的认识 ” , 理 J是 教 师 自觉 的职 业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 识 , 是教 师专 业 发 展 的 内 也
期, 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教师 专业持续健康发展 , 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持续
健康 发 展 的前 提 条 件 。因此 , 必 要 分 析 当前 我 国 有 高 职 院校教 师专 业 发 展 中存 在 的问题 , 寻 促进 高 探 职 院校 教 师专业 发 展 的有 效 策略 , 以期 促 进 高职 院 校 持续 健康 发展 。
质 和特 点在 职业 生涯 中 以学 习 专业 知 识 与 技 能 、 提 高 自身 专业素 质 和职业 教育 能力 为 目的的终 身化 的

高职学生“微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

高职学生“微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
第 l 5卷

J O URNAL OF NI NGB O I NS T I T U T E O F ED UCA T I ON
V0 I | 1 5 No . 5
2 0 1 3年 1 0月
0c t . 2 0 1 3
高职学生“ 微 阅读 " 现状 的调查与分析
索便捷 、 便 于保存 、 成本低 廉等 优点【 ” 。 移 动 阅读 是指 人们运 用手 中 的手 机 、 MP 4 、 P S P等数码 产 品 , 在公 交 车或 地铁里 边走边 读 的现象闭 。 碎 片化 阅读 就是 指通 过手机 短信 、 电子 书 、 网络 等 电子终端 接收器 进
行 的不 完整 的 、 断断续续 的 阅读 模式[ 3 ] 。 浅 阅读是 指一 种浅层 次 的 、 以简 单轻松甚 至娱 乐性 为最高 追求
问卷 6 0 0份 , 收 回有 效 问卷 5 7 8份 , 回收率 为 9 6 . 3 %, 其中 , 在被调 查者 中一 年级 学生 占 4 9 . 8 %, 二年 级
学生 占 4 2 . 7 %. 三年 级学 生 占 7 . 5 %。本 次调研 围绕 高职学 生对 “ 微 阅读 ” 的认 知 、 阅读 范 围 、 阅读 习惯 、


“ 微 阅读” 概 念 辨析
目前 , 国 内外关 于 “ 微 阅读 ” 暂 时还 没有 严格 的定 义 , 互 动百 科 对 “ 微 阅读 ” 的 网络定 义是 : 一 种借 短 消息 、 网文 和短文 体生存 的 阅读方式 , 阅读 口袋 书 、 手机 报 、 T w i t t e r等 , 都代 表 “ 微 阅读 ” 。 与“ 微 阅读 ”
相关 的概念有 数字 阅读 、 移动 阅读 ( 手 机 阅读 ) 、 碎 片化 阅读 、 浅 阅读 等 。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风格及学习能力研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风格及学习能力研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引言
学 习风 格 (er igs l) 由美 国学 者 哈 伯 特 ・ L ann t e 是 y 塞 伦 ( ret h 1) 1 5 Heb rT ee 于 9 4年 最 先 提 出 , 以研 究 学 习者 用 的 个 体 差 异 。 学 习 风 格 是 学 习 者 个 体 在 长 期 的 学 习过 程 中 受 多 种 因 素 影 响 逐 步 形 成 的相 对 稳 定 的 学 习 方 式 , 及 生 理 的 、 理 的和 社 会 的 因素 , 约 着 学 生 的 涉 心 制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对 象 :本 次 调查 采 用 计 算 机 随机 抽取 学 生 学 号的方式 , 大限度地保证了调查的普遍性和可信度 。 最 本 次 问 卷调 查 参 加 学 生 1 0 0余 人 , 收有 效 问 卷 1 0 1 回 00 份 ( : 目回答 完 整 , 漏 题 或 错 答 的 为 有 效 问 卷 ) 注 题 无 ,
发放 。
结果的处理 : 用 SS1. 行分析处理。 采 P S 5进 1:0 o 1 - 5 2 1一 1 2 作者简介: 习明( 9 8 , , 史 16 一)男 浙江宁波人 , 法学硕士, 副教授 , 律师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究方 向: 研 教育法学 、 思政 教育 。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0 —0 年

学 生 工 作 ・
高职院校学 生学 习风格 及学 习能 力研 究
以宁波职 业技 术 学院为例
史 习明
(宁波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5 0 18 0)

要 :高职院校 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 习能力是构 成高职院校 学风 建设 的核心要素 ,关 系到 高 职 院校人 才培养的整体策略 以及培养 成效 ,学风建设是 高职 院校 建设 的重要 方面 。本 研 究以宁波职 业技 术学院为例 ,通过五 个方面 内容的调 查与分析 ,提 出了四个方面的 人 才培 养对策。发 挥学生的主题 能动性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学 习心理素质 ;加强校 园文 化建设 ,营造积 极有益的学 习氛 围;提 高教 师的思 想业务 素质 ,以 良好的教 风带动 学

高职教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教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教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当前,教师专业水平相对不高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笔者试图以高职发展较快的广州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问题,并尝试提出初步的建议与对策。

一、高职教师的现状当前高职教师的状况如何?我们试图通过实证调查掌握其基本情况,调查涉及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7所广州地区高职院校。

各校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各选取30个样本,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为100%。

结果如下。

1 本体性能力(1)最需补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本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就专业知识与技能而言,被访者认为自己最需补充的分别是(由高到低排列):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76.2%),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63.5%),相关专业的知识与理论(20.1%),本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11.6%)。

其中对前两项需求的认同均在六成以上,远高于后两项。

这说明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目前高职教师急需提高本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即能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尤其是有机会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2)知识与能力结构上以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最为欠缺。

教师在所列举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五大方面,认为自己最需补充的分别是(由高到低排列):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74.5%),职业教学实践经验和技能(56.9%),职业教育教学理论(33.0%),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25.5%),文化基础及通识性知识(11.2%)。

可见,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是目前高职教师急需的。

2 条件性能力(1)职业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以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技能最为急需。

就职业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而言,被访者认为自己最需补充的分别是(由高到低排列):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技能(64.5%),教育教学研究能力(36.6%),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34.4%),课堂教学技能(31.7%),教学测量与评价技术(19.9%),教育教学基础理论(11.8%)。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机基础 教 学 的内容 重新认 识 与 安排 。本 文在 对本 校 学生 计算 机基 础 课 程教 学现 状 进行 调 查 的基础 上 , 出了相应对 策 , 提 以改进 高职 院校 的计算 机基础课 程教学 。
2教 学现状分 析
本次 共调查 了我 校非计 算 机专业 3 1 高职学 生 。 中学 前教 育专 业 6 2 名 其 8人 , 文秘专 业 7 4人 , 应 用英语 专业 9 9人 , 市场 营销专业 8 0人 。采 用无记 名 问卷方式 进行 调查 , 主要 了解 学生在 计算 机学 习 兴趣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学习效果 等方 面情况 , 结果 显示 : 1大 部分学 生 的学 习态度 端正 , () 也都 意识到
1引 言
随着 我 国信息 技术 教育 在 中小 学 的普及 , 高校 的计 算 机基 础 教学 “ 起点 ” 零 已不 再适 用所 有 的新 生, 并且计算 机在各个 领域 中的应用 也越来 越广 泛 , 社会 对 人才 的培养又 提 出了新 的要 求 , 以 , 所 我们 必须顺 应市 场 , 新 审视高 职 院校计 算机基 础 教学 , 重 深入 分析计 算 机基础 教学 面 l 的新情 况 , I 缶 对计算
4 3
宁波 教 育 学 院学 报
20 0 9年 第 3 期
社会提 供适应 性较强 高级人 才的 目标 , 我们 必须认 真研 究 学生 的特 点 、 业 的性质 、 专 将来 工作 的需 要 . 实事求 是地做 出规划 , 使我们 培养 的学生 将来 能承担 本领 域 中不 同层 次 的计 算机应 用任 务 。 教 育部高 等学校非 计算 机专 业计算 机 基础课 程 教学 指导 委员会 在 “ 于进 一步加 强 高等学 校计 关

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研究

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研究

年月总第期2013566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研究欧鹏飞(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本文从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绩效情况、激励情况、培训情况等7个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剖析其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人力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3)05-061-02投稿日期:2013-04-07作者简介:欧鹏飞(1979~),讲师,硕士。

研究向:运动训练。

宁波市现有7所高职院校,当前,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结构尚处于雏形阶段,尚有许多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和解决。

因此,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特征,分析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索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和模式,是促进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宁波市行政区划内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并就其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结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调查问卷法 编制了《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状况调查问卷》,针对宁波市7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4份,回收问卷80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有效率为92.5%。

1.2.3 访谈法 选取宁波市教育局等行政部门、体育教师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为访谈对象,了解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现状。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2 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状况分析2.1 体育教师数量状况在对于宁波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数量的调查显示,7所宁波市高职院校共有体育教师74人,每所学校平均10.5人,以2010年宁波市统计的全市高职高专生人数5.9万人为例,人均体育教师比例仅797.3:1,远低于2003年全国人均体育教师320:1的水平。

民办高校的差异化发展——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

民办高校的差异化发展——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

宁波大红 鹰学 院 由大红鹰 教育集 团 出资创 办 , 身是宁波 大红鹰职 业技术学 院 , 前 创建于 20 02年 4月 。 20 03年 1 1月,成为全 国试 办国家级 示范性软件 学 院的 3 所 高校之 一。2 0 5 08年 4月顺 利通过 了全 国高等 学校 设置评 议委 员会对学 院 “ 申本”工 作 的考 评 ,升格为 民办本科 院校 。学院之所 以能在 短短 6年 时间
和 科技 进步等等 ;内部优劣 势分析 主要是 学校 内部 资源 评估 ,即学 校 的有 形资源和 无形资源 的评估 。有
形资源 是指那些 能够计 价 ,可在学校 的财务报 表 中反映 出来 的项 目。无形 资源则是对 声誉 、品牌 、文化 、 师资 力量 、科研 能 力以及组 织能 力等软 实力 的评 估 。其 中的组织 能力是指 学校组织 、管理 、运用各 种资
养 的实 际出发 ,采 用 了 “ 向制定法” 逆 :即首先 从人才市场 对专业 的实 际要求 出发 ,以职业技 术、职 业素
快绝无 仅有 ,其 中 “ 差异 化 ( 个性 化)发展” 战略的实 施起 了关键作用 。主要 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1 学院定位 的差 异化
大红鹰 学院经过对 国家 高等教育 大众化 以及 所处 的长三 角地 区和宁波市等 环境扫 描 以后 定位为 “ 以 工科类 为主 ,多学科 协调 发展 的专业 建设方 向,以区域 现代 化建 设服 务为宗 旨 ,努 力为地 方经 济服 务 , 为地方培养符合 需求 的高质量应 用型 、技术型人 才” 。该定位避 开 了与其它大 多数 民办高校 以热 门专 业和 文科类专业 为主的类 同,突 出了学校定位 上的差异化 发展战 略。
收稿 日期:2 1 0 0 1— 2— 2 3 作者简介:张世全 ,男,宁波工程学 院,高工。研 究方 向:民办高等教育 ( 浙江 宁波 3 5 1 ) 12 1

高职教育中对学生产出性技能培养缺失的研究——以宁波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为例

高职教育中对学生产出性技能培养缺失的研究——以宁波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为例

第9卷第4期 2010年12月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VoI-9 No.4 

Dee.2010 

高职教育中对学生产出性技能培养缺失的研究 以宁波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为例 

温江霖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本研究在宁波地区选择了三所高职院校,井在每个学校选定了已进行课程改革的一个英语类专业的班级,并对这 些班级的抽样学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跟踪调查。用Stx3S17.0软件对调查信息进行了处理,通过数据分析,阐述了高职学 生的学习类型、学生产出性技能培养缺失的现实并以斯万(Swain)的输出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提高学生产出性技能的对 策.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有重要的借鏊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类型;语言输出;输出理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671—9565(2om)o4—013-05 

On Insufficiency of Studen ’Output Sl【iIi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lh Examples fr0m English Majors in Ningb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N Jiang—lin ( ] ̄U.¥ill,e.qs Techm ̄logy Ir ̄titute,Ningbo 315012,China) Abstract:Tifs research states the students’learning sty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reality of insufficiency of students’output skill trai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by software SPPS17.0 analyzing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 collected throughout one year from tim sampl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hsh of the thre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osen in Ningbo who have taken p耐in the course reform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based on Swain’S Output Theory,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language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oHege;leaming styles;language output;output theory,;strategi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我 国高等教育 的一种新类型 , 高等职业教育正以前所未有 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热情大踏步迈 进, 取得 的成绩有 目共睹 , 但也暴露 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 其中 ,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较低 已
逐渐 成 为影 响我 国高职 院校 进一 步发 展 的瓶 颈 , 尤其 是 随着 我 国高职 院校 由规模 发 展转 向 内涵发 展 的
管理机制不健全等 问题 , 因此 , 应通过科学的政 策引导、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支持等措施促进 高职 院校
教 师 专业发展 。
关键词: 高职 院校 ; 教师; 专 业发展
中 图 分类 号 : G 4 5 1 .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7 0 5 9 ( 2 0 1 3 ) 1 0 一 O 1 0 2 — 0 6
过程中, 这一问题又进一步被放大 , 因此 , 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显得刻不容缓。近十年 , 宁波地 区的高 职 教育 发 展迅 速 , 逐 步成 为高 职 教育 发展 影 响力 较 大 的地 区 , 因而 , 选择 宁 波作 为 研究 的载 体 , 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据此 , 我们 围绕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文献收集和研究 , 并对
— —
( 宁波职 业技 术 学院 ,浙江 宁波 3 1 5 8 0 0 )
摘 要: 教 师专 业发展 已成 为世界 教 师教 育 改革 的趋 势和 潮 流 , 也 是 我 国 高职 教 育培 养 高质 量应 用 型人 才 的重要 保 障和提 升 高职教 师 素质 的关键 所在 。但 当前 高职 院校 教 师 专业发展 还 存在 素 质不 高 、
专业发展要求每位教师应把个体的专业发展与整个学校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 协调好二者之
间的关 系 , 共 同提 升专 业发 展水 平 。 ( 二) 高职 院校 教 师专 业发 展 的素 质要 求 在 新 形势 下 , 高 职院校 教 师专 业 发展 也有 了新 内涵 , 对 教师 专业 发 展 的素质 提 出 了新 要求 。 1 . 基 于 工作 过程 的课 程设 计 与实 施 能力 工 作 过 程是 指 在 企 业里 为 完 成 一件 二 r 作 任务 并 获 得 工作 成 果 而进 行 的 一个 完 整 的工 作 程序 。从
作者 简 介 : 王 义( 1 9 7 6 一) , 男, 河 南信 阳人 , 宁 波职 业 技术 学 院助 理研 究 员 , 硕士, 研究 方 向 : 职业 教 育理 论 。

1 02・
师个体 专 业 发展 ” 是 指 教师 个 体 的 、 内在 的专 业性 的提高 , 是 教 师 的专 业 成 长或 教师 内在 专 业结 构不 断 更新 、 演进 和丰 富 的过程 , 它主 要是 从 教育 学 的角 度加 以考虑 u 。而 “ 教 师群 体专 业发 展 ” 主 要是 强调 教 师 群体 的 、 外 在 的专业 性 提升 , 它更 多 是从 社 会学 的维 度加 以界定 的。 教 师群 体专 业 发 展 的提 升也 代 表 着 教 师这 一 职业 地位 的确立 与巩 固 , 即教 师 职业 专 业化 的发展 与巩 固。就 具 体某 个 学 校而 言 , 教 师
宁波地 区高职 院校开 展 了一系列 调研 活 动 , 为研究 提供 了支撑 。


高职 院 校教 师专 业发展 内涵
在 高职 院校 的发展 过 程 中 , 师 资问题 是学 校发 展不 可 回避 的核心 问题 。教 师水 平 的高低 是决 定 一 所 高职 院校 教学 质量 和办 学特 色 的关键 因素 。 ( 一) 教 师专 业发 展是 师 资队伍 建设 的关 键 因素
2 0 1 3 年第1 0 期 第3 1 卷 ( 总第 1 5 9 期)






J OURNAL OF BI J I E UNI VERS I T Y
NO. 1 0. 2 01 3 V0 l - 31 Ge n e r a l NO . 1 5 9
高职院校教 师专 业发展 的现 状及对策研究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3
基金 项 目 : 宁 波 市教 育科 学 规划 课 题 “ 高职 院 校教 师 专业 发 展 的现 状及 对 策研 究— — 以 宁波 高职 院校 为 例 ” 研 究成 果 之一 。
项 目编号 : 2 o 1 O C H 1 O 8 )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 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中, 教师可 以说是学校办学思想 、 教育理念的
实践者 ; 是学 校 办学 特 色 、 教 育 特 色 的创造 者 和传 承者 。特 色 源 于创 新 、 创造 , 一 所 高职 院校 若 没有 一 批教 育理 念先 进 、 学术 功底 深厚 、 教 学艺术 高超 、 实 践操 作熟 练 、 不断追 求创 新 的“ 双 师型 ” 教师, 其 办学
力外 , 还 应具 备 与该职 业相 匹配 的专 业能 力 。 “ 教 师专业 发展 ” 更 多是从 教 育学 维度 加 以界定 的 , 主要指 教 师个 体 的 、 内在 的 专业 化 提 高 。这 两个 不 同 的思维 角 度是 随着 教 师专 业 发 展研 究 进程 而不 断 明 晰 的, 教师 专业 发展 的内涵 可 以分 为两 个方 面 : 一是 教师 个体 的专 业发 展 ; 二 是教 师群 体 的专业 发展 。 “ 教
特色的建设便成了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一名名师能带起一个专业 , 创 出一个品牌。从这个意义上讲 , 高职院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 关键靠师资队伍建设。 教 师既 是一 种 职业 , 又具 有很 强 的专 业性 , 这 就 要求 从 事教 学事 业 的人 除具 备 教 师 的一般 职 业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