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概论思考题

大众文化概论思考题

一,举例说明文化的嬗变律

文化嬗变律主要有四种含义:一是文化的蜕变;二是一种文化通过核反应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三是文化的彻底改变;四是文化的演变。文化的嬗变主要有四种规律:复古律、扩张律、上升律和下降律。

1,复古律。一般意义上,复古通常特指兴起旧时代的元素,引领新风尚。把元素、言语经过想象还原成旧的事物。文化复古即指兴起过去的文化引领风尚。例如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流行,即在流行歌曲当道的乐坛掀起了复古过去古典中国风文化的潮流,还有时尚文化中每隔几年就重新流行的牛仔风、阔腿裤等等,这些都是复古文化的经典例子。

2,扩张律。文化的扩张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扩张。

横向的扩张是指文化的跨时空、跨地域扩张,一种文化扩张渗透到另一种文化中。以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文化的扩张为例,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好莱坞电影在美国文化扩张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有效的宣传了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形态,是美国的本地文化扩张渗透到了全球范围。

纵向的扩张,我认为是文化自身内涵的扩充,即指一种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扩充的过程。以中医文化为例,以前中医文化仅包括治病救人,现在中医文化囊括了治病救人、养生、美容等很多内容,其延展性更大。

3,上升律。文化进化的历程,一直伴随着文化的上升运动,即从一种文化通过进化上升成另一种文化。例如,从低俗文化向高雅文化的蜕变。低俗文化是指迎合低级趣味、满足感官肉欲、宣泄不满情绪的文化,而高雅文化是指能陶冶情操、愉悦心灵、引人向善的文化,连接二者的是通俗文化即流行民间的大众文化。

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在武侠小说诞生时,因为涉及过多的暴力、情爱和反主流的价值观,被定义为低俗文学,列为禁书,官方是禁止青少年阅读的。后来随着阅读人数越来越多,金庸武侠在民间流行开来,里面的很多思想逐渐被大众接受,武侠小说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再到后来武侠专家对其文学的研究,发现其中包含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尤其是作品中的武侠人物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之美,特别是儒家文化之美。金庸构筑出一个江湖秩序,给不受世俗王法约束的侠客提出了必要的规范和制约。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也展现出英雄所拥有的另一面。这些都展现出金庸武侠其高雅的一面,具有陶冶情操,引人向善的作用,

4,下降律。文化的下降是指文化的低俗化,和大众文化品味的下降。例如从高雅文化向流行文化的转变。流行文化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以流行趣味为引导的文化。

以音乐文化为例,从高雅的陶冶情操的古典乐、交响乐逐渐变为以盈利为目的流行音乐,反映出音乐格调的下降,这就是文化的下降。

二,选取你感兴趣的大众文化类型运用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分析。

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

1,积极的大众文化观

2,大众文化的两种生产理论,他认为文化产品可以同时在两种平行的、半自主的经济中流通,即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众文化逐渐取代高雅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潮流。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不能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大众文化,下面我结合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分析一下电视文化。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完全否定不同,约翰费斯克肯定了大众文化的价值。

万物相生,褒贬不一,电视自诞生起,一方面他为大众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户,同时他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称其虚掷了多数人宝贵的时间。

用费斯克的积极大众文化观来看,其实电视文化不仅是单纯的文化传播媒体,它也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了自身的价值,电视产业带动了广告、综艺、电视剧等多个产业,电视观众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意义,消费拉动的经济是大众文化潜在的进步力量。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尽管权力集团控制文化形式的生产和文化形式接收的空间,但大众并不是消极接收,电视观众成了主动参与者。节目的热播完全取决于观众,甚至观众的喜好能影响结局。

在电视文化研究方面,我引用费斯克的两种生产理论,即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理论。金融经济流通的是经济,文化经济流通的是意义、快感。就以湖南卫视2016年的跨年晚会为例来解析该模式。湖南电视台演播室作为生产者把跨年晚会作为商品卖给经销商谋求利益。跨年晚会在被消费时自然产生一批观众,而这批观众成为商品,又被卖给了加多宝凉茶等广告商。跨年晚会被销售之时,金融经济流通就算完成。

下面看一下文化经济,在这过程中,流通的是意义和快感。Bigbang、李易峰、井柏然、杨洋、李宇春、张杰等一众小鲜肉和明星大咖的加盟,80后偶像张信哲掀起的怀旧风潮,05年超女三甲的十年再同台,各大明星大咖的新年运动会等等,跨年晚会现场气氛火爆热烈。观众在电视机前做出符合自己利益和价值偏好的解读,获得自己想要的快感和意义,在这里,他们不再是被支配者,而是具有主导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费斯克认为,真正的大众文化并不是文化工业的商品本身,而是观众在观看和交流过程中被激活的快感和意义,只有这样,以受众为主体的电视文化才得以产生。

费斯克的理论固然正确,但我们在承认电视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消极影响。电视将感官刺激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内容,仍然是一种“肤浅、无聊、琐碎的低俗文化”,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电视文化。

三,论述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你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众文化作为产生于城市工业社会和消费型社会的文化形态,预示着一个新的审美时代的到来,与青少年形影相随,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和意识形态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

一,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众文化悄然兴起,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和内容的流行化,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强大的渗透。

1,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赋予青少年乐观的生活观,广阔的生活空间和多样的生活色彩。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像听音乐、看电影可以疏解烦恼,网络更为新少年提供了一种新的交友娱乐方式。

2,大众文化促使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造就了青少年的消费主义观念。大众文化以盈利为目的,必然使青少年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

3,大众文化形成了当代青少年的“酷”时尚。青少年作为工业社会的大众,为得到被众人发现的满足,也必然选择“酷”这一彰显个性的生活方式。

二,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层面,它的变化更能代表青少年文化的流行轨迹。

1,大众文化有益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文化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

2,大众文化的商业化使青少年文化正在经历世俗化的洗礼,世俗性成为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精神特质。(1)青少年的价值观呈现出理想主义淡化和理论性价值淡化,向个人主义靠拢。(2)当代青少年的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崇拜明星,形成追星文化(3)青少年的社会观日趋现实化。(4)受大众文化的冲击,当代青少年文化世俗性的精神特质呈现庸俗化的倾向。

三,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审美情趣的影响

90年代后,大众文化以更明显的消费性和乐观性的姿态呈现,深刻影响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1,当代青少年审美追求个性化,广阔的生活空间、多样化的生活图景、多样的消费方式,有利其个性发展。

2,当代青少年审美追求感性化,大众文化类像化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大众文化产品的接受和理解,同时也造就了青少年审美趣味的感性化。

3,青少年审美情趣低俗化,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浅阅读取代深阅读、追星文化取代名人榜样。

你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大众文化是经济高速发展时代,文化的衰败,还有人认为文化是深邃的,残败的只是人心,大众文化代表着人性贪婪的无限膨胀,其低俗性和商业性,显示着人性的腐败。其实,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大众文化是适应时代发展必需的文化意识形态。

时代是进步的,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都在不断发展,你不可能食古不化,一味的要求文化处于一个阶段不发展,过去确实存在很多高雅的精英文化,但是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就像有些东西很好很美,但却不一定适合你,文化也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大众文化发展,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本质,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废弃与迎新,而是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就好像我们现在拥有大众文化,但我们也并没有丢弃我们千年的传统文化,文化是可以并存的,文化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大众文化固然拥有其消极一面,例如庸俗低俗性,会削弱人们的批判能力、创造性,可能形成文化霸权。但其同时也拉动经济的增长,使社会文化形态多元化,消除落后意识,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传统价值,产生平民意识和民主意识,这些我们同样不能忽略。

文化会发展,会上升,大众文化在这个时代是不可避免的,它在急速发展,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其他文化取代,继而升华成相应的精英文化。例如追星文化,有人盲目追星倾家荡产,但大部分人会把偶像当作榜样,偶像的力量伴随着一代人的青春,是他们青春的风向标。什么是精英文化,能陶冶情操、引人向善就是,优质偶像所呈现出的正能量鼓舞了无数颗彷徨的心,我们又怎能否定其精英文化的一面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